《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组合数》教学设计 参赛优质文档
- 格式:doc
- 大小:597.50 KB
- 文档页数:2
数学三年级上册简单的组合教案设计范文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组合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方法准确地计算出组合数。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学具准备:每生准备主题图中相关的学具卡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老师漂亮一点呢还是喜欢老师丑一点?生:大多数的小朋友说喜欢老师漂亮。
师:那你们帮助老师打扮打扮。
我最喜欢红*体恤和这三件下衣,到底怎样搭配最漂亮呢?请小朋友们给老师出出主意。
小朋友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说出了自己的理由。
师:谢谢。
你们的建议都不错。
那我这一件上衣、三件下衣能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呢?老师接着问:那我有两件上衣、三件下衣又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呢?有说4种、有说5种、也有说6种的,到底有几种呢?(二)1.自主合作探索新知试一试师:请同学们也试着想一想,如果你觉得直接想象有困难的话可以借助手中的学具卡片摆一摆。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2.发现问题学生汇报所写个数,教师根据巡视的情况重点展示几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有的重复了,有的漏写了。
3.小组讨论师:每个同学算出的个数不同,怎样才能很快算出两件上衣、三件下衣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呢?并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
4.小组汇报汇报时可能会出现下面几种情况:(1)、无序的。
用学具卡片或实物摆,然后再数。
(2)、用连线的方法算出。
(3)、用图式的方法算出。
引导学生及时评价每一种方法的优缺点,使其把适合自己的方法掌握起来。
5.小结教师简单小结学生所想方法引出练习内容见课本112页。
(三)拓展应用数字2、3、4、5、6、7写出不同的两位数?写完交流。
(或者也可用这样一道题:用△○□能摆成6种排法,例如:□○△请你试着摆出其他几种排法。
《简单的组合》教学设计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简单的组合》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简单的组合》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3、引导学生使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组合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教学难点: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准备:三只小动物的头像、两顶小雨伞图片、上锁的大门图片、纸条、实物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一、以故事形式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3只可爱的小动物,你们看它们是谁呀?小刺猬、小鸭和小鸡三个好朋友今天准备到企鹅博士家去做客呢,可是刚走了一半路,突然下起雨来,可是三只小动物只有两把伞,怎么办呢?▲当学生在回答以上方法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相应的动物头像帖在伞的下面。
师:大家想的办法都不错。
的确,三只小动物都和你们一样试了上面这三种方法,可最后它们却选择了第③种方法,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原来呀,当它们开始用前面两种方法时,可没走几步,小刺猬身上的刺就把小鸭和小鸡给刺疼了,所以只能选择第③种方法。
二、用开密码锁的方法进行数的排列活动师:三只小动物到了企鹅博士家的数学城堡,却发现大门紧闭,门上还挂着一把锁。
想要开锁就要找到开锁的密码。
锁的密码提示是:请用数字1、2、3摆出所有的两位数,密码就是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中的第4个。
──企鹅博士留。
)师:三只小动物都犯傻了,怎么办呢?同学们能不能给他们帮帮忙?(生略)师:那么我们就先每人拿出数字卡片,自己摆一摆,边摆边记,完成后,再小组内交流汇总,组长把整个小组摆出的数全写出来,当然重复的数字不用再写,然后全组同学一起把这些两位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找到密码。
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排列数简单事物的排列数教案班级:三(2)班执教:课题:简单事物的排列数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有序地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
教学难点: 有序地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
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1、师:森林学校的数学课上,猴博士出了这样一道题:用数字1、2能写出几个两位数?问题刚说完小动物们都纷纷举手说能写成两个数:12、21。
接着猴博士又加上了一个数字3,问:“用数字1、2、3能写出几个两位数呢?”小猪站起来说能写成3个,小熊说6个,小狗说7个,到底能写出几个呢?你们认为能写几个呢?2、学生自主回答,并有规律对说出是哪些两位数。
3、你还想知道四个一位数能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初步感受简单的排列数》。
二、探究新知1、用0、1、3、5 能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1)师:请同学们也试着写一写。
怎样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3)发现问题。
学生汇报所写个数,教师根据巡视的情况重点展示几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有的重复写了,有的漏写了。
(4)小组讨论。
每个同学写出的个数不同,怎样才能很快写出所有的用数字组成的两位数,并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5)小组汇报。
(6)引导学生归纳先选一个数字写在十位上,十位上不能是0。
把十位上是的两位数写完,先选一个数字写在十位上。
把十位上是的两位数写完,十位上再换一个数字。
这样按顺序写,就能不重不漏。
它们分别是:10、13、15 把十位上是3的两位数有30、31、35十位上是5的两位数有50、51、53. 十位相同,个位不同的两位数各有3个,所以一共有9个两位数。
三、巩固练习101页做一做第1、2题1、学生独立完成2、集体订正四、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五、布置作业第104页练习二十二,第1~3题。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一)课题:简单的组合第 2 课时教学目标:经历对几个事物进行搭配的过程,感受与顺序无关的搭配——组合,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表示这种搭配方法。
教学重点:根据已知条件通过活动判断出结论,感受简单排列和组合的不同。
教学难点:根据已知条件通过活动判断出结论,感受简单排列和组合的不同。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用数字1、2、3组成两位数,一共能组成多少个两位数?(6个。
)你还记得怎样摆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吗?(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有序地排列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在我们学习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这节课我们继续带着这种思想让我们一起到数学王国里寻找宝藏。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2。
(1)教师出示3个数5、7、9。
提出要求:任意选取其中2个数组成两位数,快速写出来。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来,指名回答,汇报,教师板书:57、59、75、79、95、97。
(2)开启密码锁。
(课件出示宝箱。
)瞧,这是我们寻到的第一个宝箱,里面藏着宝贝,想不想知道里面藏着的是什么?开启宝箱需要密码,这个密码是从5、7、9任意选取2个求和的所有得数组成,你知道密码是什么吗?从3个数5、7、9中任意选其中2个求和,得数有几种可能?这一道题和前面的求法是不是一样呢?(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
)汇报交流。
学生说教师板书:方法一:用表格表示。
师: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5加7和7加5的和是相同的。
)两个数求和与顺序无关,两个数交换位置和还是一样的,因此只填一种。
小结:如表格所示,得数有3种可能。
方法二:画线法。
12 165 7 914得数有3种可能。
(3)深入探究。
老师现在有一个疑问,排数字卡片时用3个数摆两位数可以摆出6个数,但求和的时候只有3种可能,为什么出现的结果会不一样呢?(学生交流、讨论。
)教师指出:两个数的和与顺序没关系。
2.完成教材第98页“做一做”。
(1)师:同学们真棒,打开了宝箱,老师觉得你们聪明极了,想和你们握手表示庆祝,每两个人握一次手,3人一共握几次手呢?(学生活动。
第2课时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组合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东进学校陈思思课题: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组合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2、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六一儿童节到了,哆哆从衣柜中找出了自己喜欢的两件上衣,一条裤子和两条裙子,你们看(出示教材第102页例2 的情境图)哆哆可能穿哪两件呢?请你猜一猜。
哆哆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二、探究新知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可以怎样穿?思考:怎样记录不同的穿法比较清楚?汇报:想一想: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学生说出自己组不同的算法。
教师强调:只要有顺序地搭配连线,就能保证不重不漏。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教材第102页做一做的第2题。
2、妈妈在一张纸上给小明出了3道较易题,2道较难题,让小明各做一道,小明有几种选择方法?四、思维训练1、教材练习二十二的第4题。
2、教材练习二十二的第6题。
五、板书设计反思:【素材积累】1、冬天是纯洁的。
冬天一来,世界变得雪白一片,白得毫无瑕疵,白雪松软软地铺摘大地上,好似为大地铺上了一层银色的地毯。
松树上压着厚厚的白雪,宛如慈爱的妈妈温柔地抱着自己的孩子。
白雪下的松枝还露出一点绿色,为这白茫茫的世界增添了一点不一样的色彩。
2、张家界的山真美啊!影影绰绰的群山像是一个睡意未醒的仙女,披着蝉翼般的薄纱,脉脉含情,凝眸不语,摘一座碧如翡翠的山上,还点缀着几朵淡紫、金黄、艳红、清兰的小花儿,把这山装扮得婀娜多姿。
这时,这山好似一位静羞涩的少女,随手扯过一片白云当纱巾,遮住了她那美丽的脸庞。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14页《数学广角——“简单的组合”》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学生在上节课已经学习了简单的排列和组合,对有关排列组合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
例3的教学是通过探索四个队一共要踢多少场球,学习简单的组合。
在四个选项上进行组合充分的给学生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实践中突破难点,获得新知。
教学目标:1、通过摆一摆、玩一玩、画一画等实践活动。
2、了解有关两组合的知识。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有序的、全面思考问题意识。
4、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思维的学习品质。
5、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概括、总结以及正确表达、交流的能力。
6、学生能应用组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两两组合规律的过程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方法准确地计算出组合数。
教学用具:主题图的课件、学具卡片、铅笔、直尺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排列和组合的知识,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来深入学习组合的知识。
(板书:简单组合)2、激趣导语:小朋友们喜欢什么样的球类运动呢?(让学生个抒己见)当有人说到篮球时。
老师马上引到校运动会上,我们三年级3个班的比赛情况,结果我们班得了第一。
三个班比赛,每两个班比赛一场,那一共要比赛多少场?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然后汇报,并说理由。
二、共同探究。
师:2002年世界杯足球C组比赛有几国家?是哪几个国家?由学生发表意见,说不出时,老师才引导。
师:如果这四个队每两个队踢一场球,一共要踢多少场?(课件演示主题图)1、让学生大胆说一说、猜一猜。
2、同桌之间摆一摆学具卡片、讨论讨论。
3、派代表汇报。
4、汇报时可让学生利用学具卡片在黑板上演示他们求组合数的方法。
5、学生演示。
6、通过观察互相探讨、补充。
7、方法可以多样。
放手让学生相互交流、学习。
老师适当引导。
8、师生共同小结。
(1)这种方法是组合的其中一种方法,列举法(板书),说说这种方法的好坏,引出另一种方法(连线法)。
《简单的组合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理解并掌握有关组合的知识,感受到组合数与顺序无关,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以及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概括、总结以及正确表达、交流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调动学生学好数学的积极性。
学情分析:排列与组合作为组合数学的最初步知识和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
在二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排列与组合知识,学生通过观察、猜测以及实验的方法可以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本节课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事物的组合数。
教学重点:学习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解决简单的组合问题教学难点: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请看屏幕,这是谁?【课件1】对了,他就是我国著名的篮球运动员姚明。
【课件2】这又是谁?对,他就是亚洲飞人刘翔。
【课件3-8】其实,在运动场上还有这样一群青年,他们用青春和汗水托起了我们国家的足球事业,他们就是中国足球队的运动员们!二、新课:1.出示例题在【课件9】2011年的亚洲杯上,他们遇到了另外三支亚洲劲旅:卡塔尔、科威特和乌兹别克斯坦,他们在举行比赛前有个问题想请同学们帮忙解决,你们愿意吗?【课件10出示题目】【课件11】谁能重复一下问题是什么?你们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吗?为了帮助你们,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自学提示【课件12】谁能大声读给同学们听?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提示都说了什么?2.小组合作解决问题下面就请同学们按提示开始自学吧(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3.汇报交流哪个小组能来汇报你们小组的想法?(指名汇报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答案都是比几场?你更喜欢哪种方式?为什么?有没有什么更简单的方法展示你们的答案呢?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简单又明了,有序,又不重复不遗漏的方法。
“简单的排列组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使学生找出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让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组合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初步感悟简单的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3.培养学生有顺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渗透排列1.猜年龄师随机先猜测几个学生的年龄,然后请学生猜师的年龄,猜对有奖。
2.设疑激趣师:老师为什么能猜出你们的年龄,而你们猜不出老师的年龄呢?3.引导提示师:老师的年龄是由1和4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想一想,老师的年龄是多少岁呢?为什么?还有其他的可能吗?二、探究方法,寻找规律1.感知排列方法(1)猜密码(出示装奖品的包,上面有个三位数密码锁):老师将密码忘记了,谁能帮老师想办法打开这把锁?(2)师提示:老师只知道密码是1、2、8三个数字,请大家想办法将密码试出来。
怎样试呢?(3)激发思考:比一比,看谁能最快写出所有的三位数。
2.探讨排列方法(1)学生汇报交流,师用实物投影展示并板书。
预设学生出现以下几种方法:随机写,先确定首位再写数,先确定中间数再写数,先确定末尾数再写数。
(2)师生评议方法,并对方法进行比较:你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这几种方法有规律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3)师小结并板书:不重复、不遗漏,先确定一个数的位置,再将另两个数调换。
(4)激发思考:密码是从小到大排在第四个的三位数,大家想想,是哪一个三位数?3.应用排列方法(1)解决照相问题(三选三)。
①师先输入密码,再出示奖品――照相机。
②师现场选三人一起照相并提问: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请他们自己排队,大家来做小摄像师,帮他们照相,边照边数一共照了几张。
生得出结论:6张。
③师启发:如果没有同学的帮忙,你能用别的办法得出结论吗?哪种方法你认为最好?预设学生回答:用物品、字母、符号、数字等来代替排队。
④让学生分别用字母来表示,列出不同的排法,并交流“怎样排的”“为什么要这样有序排列”等问题。
第2课时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组合数课题: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2、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六一儿童节到了,哆哆从衣柜中找出了自己喜欢的两件上衣,一条裤子和两条裙子,你们看(出示教材第102页例2 的情境图)
哆哆可能穿哪两件呢?请你猜一猜。
哆哆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二、探究新知
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可以怎样穿?
思考:怎样记录不同的穿法比较清楚?
汇报:
想一想: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学生说出自己组不同的算法。
教师强调:只要有顺序地搭配连线,就能保证不重不漏。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102页做一做的第2题。
2、妈妈在一张纸上给小明出了3道较易题,2道较难题,让小明各做一道,小明有几种选择方法?
四、思维训练
1、教材练习二十二的第4题。
2、教材练习二十二的第6题。
五、板书设计
反思:
【素材积累】
1、冬天,一层薄薄的白雪,像巨大的轻软的羊毛毯子,覆盖摘摘这广漠的荒原上,闪着寒冷的银光。
2、抬眼望去,雨后,青山如黛,花木如洗,万物清新,青翠欲滴,绿意径直流淌摘心里,空气中夹杂着潮湿之气和泥土草木的混合气味,扑面而来,清新而湿热的气流迅疾钻入人的身体里。
脚下,雨水冲刷过的痕迹跃然眼前,泥土地上,湿湿的,软软的。
优质文档
1
《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组合数》参赛教学设计
课题 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
的组合数。
2、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的
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具准备 图片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设 计
个性化设计及反思
一、 学前准备
六一儿童节到了,哆哆从衣柜中找出了
自己喜欢的两件上衣,一条裤子和两条
裙子,你们看(出示教材第102页例2
的情境图)
哆哆可能穿哪两件呢?请你猜一猜。
哆哆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二、探究新知
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可以怎样穿?
思考:怎样记录不同的穿法比较清楚?
汇报:
优质文档
2
想一想: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
教师强调:只要有顺序地搭配连线,就
能不重不漏。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102页做一做的第2题。
2、妈妈在一张纸上给小明出了3道较
易题,2道较难题,让小明各做一道,
有几种选择方法?
四、思维训练
1、教材练习二十二的第6题。
2、教材练习二十二的第4题。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