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黄秋葵种植技术
- 格式:docx
- 大小:14.06 KB
- 文档页数:3
保健蔬菜黄秋葵栽培技术
黄秋葵,又称芥子芋,是蔬菜中具有独特风味及营养价值的一种,其品种可以分为圆头,长白,长黄,等等。
其营养价值非常高,可以抗衰老,抗癌,降低胆固醇,增强肝脏功能等等,所以被广泛应用于保健食品和药物中。
黄秋葵栽培技术有很多,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些常用的栽培技术:
一、种子选择:
黄秋葵种子存放在温暖、湿润、通风的地方,种子的质量要求特别高,种子的大小要一致,而且要保证种子的新鲜性,以保证种子的发芽率和质量。
二、田间栽培:
土壤的操作必须到底,土壤的肥力要求高,含磷量适中,整个栽培过程要坚持施肥护茬,以保证植株的发育。
三、施肥、护茬:
施肥越及时越好,施肥要求适时、适量,以维持土壤的肥力,施肥时可以把氮磷钾肥配比适当改变,以适应不同种植形态、季节气候变化。
此外,还要定期进行护茬,以免杂草抢占黄秋葵的养分。
四、收获:
黄秋葵的收获是大家非常重视的,一般在9月的时候,收获的最佳时期就到了,这个时期植株最完善,收获的时候要尽量用手拔起,以免损伤植株。
五、储存:
黄秋葵收获后,要及时处理,以保证品质,一般需要采用自然风干的方式,把赤芋头晾在室内晒干,然后用塑料袋包装,储存在室温的阴凉处,可以保存1-2个月左右。
以上就是关于黄秋葵栽培技术的介绍,黄秋葵作为保健蔬菜,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关注,如何通过切实的技术促进黄秋葵的种植,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健康食品,也是我们要重视的问题。
同时,消费者在购买黄秋葵时,也要谨慎选择,以保证自己购买到的产品质量。
黄秋葵的应用价值及栽培技术黄秋葵的应用价值及栽培技术黄秋葵,是一种古老的蔬菜作物,有着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同时也可以用于纺织、医疗和工业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黄秋葵的应用价值及栽培技术。
一、黄秋葵的应用价值1、药用价值黄秋葵具有补虚助阳、滋阴养胃、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等功效,能够治疗虚弱体质、消化不良、肺热咳嗽等症状,对于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也有一定的帮助。
2、食用价值黄秋葵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C、钙、铁等多种营养物质,具有清热解毒、滋阴益气、生津止渴等功效,不仅可以促进身体健康,还可以预防和治疗很多疾病。
3、工业价值黄秋葵含有一种叫做秋葵黏液的粘稠物质,可以用于制作纤维、纸张、稠化剂等,还可以用于医疗和军工等领域。
二、黄秋葵的栽培技术1、选地及土壤要求黄秋葵喜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的环境,并且喜欢酸性土壤,PH值在5.5-6.8之间。
在种植前,需要进行土壤消毒和施肥,增强土壤肥力,提高产量。
2、种植方法黄秋葵适合进行拔插和插秧两种种植方式,其中插秧种植方法更为普遍和适用。
选好适合种植黄秋葵的地块后,先在土中挖些浅沟,沟深要求10-15厘米。
将黄秋葵种子依据一定的距离沿沟线均匀地撒下去,再将土壤覆盖在种子上,最后轻轻压实。
3、养护管理黄秋葵在生长期间需要进行浇水、追肥、除草等工作。
一般的肥料可以选择有机肥和化肥混合施用,浇水要确保土壤湿润,但不要过度沉水。
黄秋葵的病虫害主要有霜霉、白粉病、长距蚜和蓟马等。
平时要勤于观察,发现病虫害及时处理,避免对黄秋葵的生长和产量造成影响。
4、收获和储存黄秋葵的收获时间一般在6月份,果实开花后3-5天左右,果实刚刚成熟的时候即可采收。
应该尽量避免在天气潮湿的情况下收获。
采摘后要进行清洗和包装,保证果实的新鲜度。
储存宜采取低温、冷藏和干燥等方式,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的环境影响品质。
三、结语黄秋葵的应用价值及栽培技术,对于我们了解和种植黄秋葵都有一定的帮助。
希望大家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更好地利用黄秋葵这个宝贵的蔬菜资源,同时为人们的健康和社会的经济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YI黄蜀葵(Abelmoschus manihot ),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与我们夏季常吃的保健蔬菜黄秋葵同科同属。
原产我国南方地区,常生长在山谷、草丛、田边或沟旁灌丛间。
它对生长环境要求不严,适应性较强,丘陵、平坝、山地排水良好的地区均可栽种。
黄蜀葵的株高可达一米以上,具粗壮的肉质根,叶片互生,掌状深裂或浅裂。
在南方地区因播种时间的不同,可多季开花。
每株开花30朵以上,花大如碗,花冠金黄,内面基部紫色,似豹子眼睛(图1),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作为园区、庭院、道路等片区景观(图2和图3)。
黄蜀葵全身是宝,根据历代本草记载,它的花、茎、叶、根和种子均可入药。
黄蜀葵花药用始载于《嘉祐本草》,味甘、辛,性凉,具有清利湿热,消肿解毒的功效,《中药大辞典》中记载:“黄蜀葵茎,甘滑,微寒,无毒。
和血,除邪热。
治产褥热,烫火伤。
黄蜀葵种子,甘,寒,滑。
利水消肿,通乳,治淋病,水肿,乳汁不通,痈肿,跌扑损伤,骨折。
”《本草纲目》则记载:“黄蜀葵根,甘,寒,滑,无毒。
主治痈肿,利小便,五淋水肿,产难,通乳汁。
”现代的许多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学成分是黄蜀葵发挥传统功效的主要物质基础,尤以花朵中含量最高。
黄蜀葵花具有抗炎、抗氧化、扩张血管、利尿、保护心肌和脑缺血等多重生物活性,是制备用于治疗肾炎等疾病药物的原料。
除其花朵外,目前对于黄蜀葵其他部位的研究甚少。
黄蜀葵是天然黄酮含量较高的植物之一,花朵中富含金丝桃苷、芦丁、槲皮素、异槲皮苷、杨梅素等天然黄酮类化合物,以及多糖、有机酸类化合物、矿质元素(钙、钾、镁、锌、铁等)和多种氨基酸等。
它的花、茎、根、叶均可晒干,加工成细粉,制成添加剂,或添加于各种面食之中做成糕点、面条和粗粮等,从而改善食品的柔韧度和口感。
未展开的花蕾和盛开的花朵均可烘干制作花茶(图4),具有保健和美容作用,长期饮用对治疗老年人高血脂、高血压有一定疗效。
鲜花也可凉拌、清炒、炒鸡蛋、做汤或掺面食食用,或搭配其他食品原料制作出各种美味菜肴、馅料、冷食等(图5和图6)。
黄秋葵的大棚种植方法黄秋葵可食用部分是果荚,分绿色和红色两种,营养价值很高,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黄秋葵的大棚种植方法,一起来看看。
黄秋葵的大棚种植方法(1)播种与育苗:黄秋葵适宜在土层深厚,土层疏松肥沃的地块上种植。
整地同时施足基肥。
一般每亩施土杂粪2000公斤,饼肥100公斤。
育苗一般于3月底至4月中旬在阳畦或日光温室里播种。
苗床土按菜园土、腐熟有机肥和细砂6:3:1的比例配制,以10厘米见方的密度点播。
因黄秋葵种壳较坚硬,所以播前应先浸种24小时,后放在25—30℃下催芽,4—5天发芽,苗龄30一40天,即幼苗3—4叶时定植。
直播一般于4月上旬至5月上中旬播种,按1米宽做畦,每畦播两行,密度为50厘米见方,每穴播2—3粒种子。
地膜覆盖栽培可早播4—6天。
当苗长出两叶时进行间苗,每穴只留一株壮苗,4—5叶时定苗。
(2)田间管理:黄秋葵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
当株高40—50厘米时,应环株施1次肥,结合中耕培土。
采收第一一二个果后每亩追尿素l0公斤。
生长后期,为防止早衰,可进行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隔5—7天喷1次,连喷2—3次。
黄秋葵比较耐旱,苗期可少浇水,开花前适当中耕蹲苗,促进根系伸展。
午旱时随时浇水,夏季注意保持畦面湿润,一般7—10天浇1次水。
生长后期酌情浇水。
雨季水多,温度高,易导致渍水烂根,要及时清沟沥水。
黄秋葵以主蔓结果为主,应及时摘除侧枝,减少养分损耗。
开始采果后适当摘去基部老叶,以利通风,减少病害。
雨季要注意培土,防止植株倒伏。
(3)病虫害防治:黄秋葵病虫害较少,偶尔有蚜虫、螟虫和地老虎危害。
防治蚜虫和螟虫,可用2.5%敌杀死3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剂2500倍液喷治;防治地老虎,可在根际周围灌80%敌敌畏1500倍液,或90%敌百虫500倍液,毒杀幼虫。
连阴雨季节,枝叶出现较多病斑,可在天转晴后,及时在植株基部附近撒施石灰,防止病害蔓延。
(4)采收:黄秋葵采收的产品是嫩果。
黄秋葵的栽培技术说明书黄秋葵高产栽培技术黄秋葵属锦葵科秋葵属1年生草本植物。
英名:okra。
别名:补肾菜/洋辣椒/羊角豆/羊角菜/秋葵/黄葵/咖啡黄葵等。
它既是营养丰富的保健型佳蔬,又是疗效显著的常用中药,还是观赏价值颇高的绿化、美化材料,是一种菜、药、花兼用型植物,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1栽培季节黄秋葵在长江流域,从4月上旬至8月下旬,均可以露地播种,当年都可以采收嫩果;采用大、小棚覆盖育苗,可以提早到3月上旬播种,提前采收嫩果。
(北方与南方按气候类推。
)2品种选择果荚颜色和肉质从果色看,分浓绿色黄秋葵,,淡绿色黄秋葵和红色(红秋葵)三类。
目前市场上浓绿色荚种肉质较好,颇受消费者青睐;3选地、整地与施肥3.1选择适宜的地块:黄秋葵为短日照植物,耐热力强,喜强光,故需选择通风向阳、光照充足的地段;直根入土深,侧根又发达,吸收肥水能力强,需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或沙壤土;耐旱耐湿,但不耐涝渍,稍有积水,即叶黄根烂,种植地需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不宜重茬,忌酸性土,土壤PH值以6〜6. 8为好;前茬最好是菜园,棉花茬不宜种植。
3.2施足有机底肥:黄秋葵不同于豆科作物,根部未发现根瘤菌,没有固定空气中游离态氮的能力,即自身不能制造氮肥;同时,它又是需肥较多的作物。
因此,必须增施肥料,特别要施足有机农家底肥。
要求每667平方米要施用经过充分腐熟的畜禽粪2000 k g以上,钙镁磷25-50公斤,氮磷钾15-20公斤,在春季整地前铺撒地面,然后翻入土中,耙细拌匀,使土、肥充分混合,既能提高肥力,又能改良土壤,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3.3秋冬深耕冻晒垄:准备种植黄秋葵的地块,在前茬收获后,要及时进行秋冬深耕,力争耕深达25 cm以上,再经充分晒堡、冻堂,以加深熟土层,进一步疏松土壤,增强土壤蓄水保肥能力。
3.4开沟做畦:春种前整地,要求达到细、平、松、软,上虚下实。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开沟做畦。
保健蔬菜黄秋葵的高产栽培技术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非洲,我国也有野生种。
目前在欧洲、非洲、中东,印度及东南亚等热带地区广泛栽培。
黄秋葵素有蔬菜王之称,肉质柔墩、润滑,可炒食、煮食,凉拌、作汤,也可加工泡菜、遇头,其营养十分丰富,含有由果胶,乳聚糖和阿拉伯树胶等组成的粘滑汁液,常食有健胃润肠、保肝、强肾等功效。
黄秋葵的叶、芽、花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盐,种子具有特殊的香味,可榨油,又可作为咖啡的添加剂或代用品,其植株和花朵还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美化环境,近年来为日本、台湾、香港、上海等地的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的保健蓝菜,具有广阔的开发市场。
单产达到1200-2000kg/667m²。
以每公斤 3元计算,每667m²效益可达3600-6000元为水稻的4-5倍,经济效益显著。
1、生物学特性1.1刑志特征直根系,根系发达,吸收力强;茎赤绿色,圆柱形,直立,茎秆较粗。
株高可达1.0-2.0m,叶呈掌状3-5裂,互生,有硬毛,叶缘有锯齿,叶柄细长,中空有刚毛;花黄色,瓣基褐红色,直径7-10cm,色艳丽,具观赏价值,花由下部逐渐向上开放:果实为萌果,似羊角而较直,萌果着生于叶腋中,由下而上陆续开花结果,果面有沟5-9道,长8-20cm,横径1.9-3.6cm,子房10或12室,每室有种子7-8粒:种子为球形,大小似绿豆,灰黑色至褐色,表面被细毛,千粒重约为55-75g。
喜温暖,耐热怕寒,不耐霜冻。
种子发芽、生长发育适温25-30℃,12℃以下发芽缓慢,开花结果期最适温度26-28℃,月均温度低于17℃影响开花结果,气温低于14℃生长不良。
黄秋葵喜光,不仅要求光照时间长,而且要有一定的光照强度,光照充足,有利于生长发育,座果率高,果实发育快,产量高,品质好。
黄秋葵耐早、耐湿、不耐涝,结果期要求水分充足,利于果实发育,反之植株长势差,果实品质劣。
黄秋葵对土壤适应性广,但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宜,忌连作,也不宜选果菜类作物为前茬。
秋葵种子怎么种植方法秋葵,又名黄秋葵、羊角豆,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其种子种植方法相对简单,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步骤和技巧,就能轻松种出健康的秋葵植株。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秋葵种子的种植方法。
首先,选择适合的种子是种植的第一步。
在选择秋葵种子时,应该选择外观完整、无病虫害的种子,并且最好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生长环境,提高成活率。
接下来,准备肥沃的土壤。
秋葵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对土壤要求不是很高,但是最好选择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这样有利于种子的生长和生根。
在土壤中加入适量的有机肥料,可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促进植株生长。
然后,进行种子的浸种处理。
将秋葵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6-8小时,可以促进种子的发芽和生根,提高成活率。
浸种后的种子,可以更快地吸收水分和养分,有利于种子的生长。
接着,选择适当的播种时间。
一般来说,春季是秋葵种植的最佳时间,此时气温适宜,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在播种前,可以在土壤中开沟,将种子均匀地撒在沟内,然后轻轻覆土,注意不要覆盖过厚,以免影响种子的发芽。
最后,注意适当的灌溉和管理。
在种子发芽后,要及时进行适当的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避免积水。
同时,要及时除草、松土,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阳光,有利于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在植株长到一定高度后,可以适当进行支架或整枝,有利于植株的稳定和通风。
总的来说,秋葵种子的种植方法并不复杂,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步骤和技巧,就能够轻松地种出健康的秋葵植株。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祝愿大家都能成功种植出丰收的秋葵!。
黄秋葵怎么种植黄秋葵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黄秋葵怎么种植呢?黄秋葵属锦葵科蔬菜,是一种营养保健蔬菜,近年来在日本、香港等国家及地区巿场上成为热门蔬菜、素有蔬菜王之称。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黄秋葵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
一、黄秋葵的育苗方法黄秋葵种子浸种12小时,后置于25~30摄氏度下催芽,约24小时后种子开始出芽,待60%~70%种子"破嘴"时可种植。
播种时以穴播为宜,每穴3株,穴深2~3公分。
到2片子叶展平为发芽期,约需10~15天。
25~30摄氏度适温下播种4~5天即可发芽出土。
通常露地直播幼苗出土约需7天左右,地膜覆盖可提前2~4天出苗。
二、黄秋葵的苗期管理从2片子叶展平到第-朵花开放为止,约需40~45天。
-般子叶充分展开后,经15~25天,第-片真叶展开。
以后每2~4天发生-片真叶,其中第-二片真叶为圆形。
幼苗期生长缓慢,地温过低时更甚。
三、黄秋葵的田间管理从始花到采收结束,约需85~120天。
出苗后需50天,第一朵花即开放。
第二朵花从开花到收获所需天数稍长。
以后随温度升高,收获时间缩短。
通常播种后70天左右即可第一次采收。
在昼温28~32摄氏度,夜温18~20摄氏度适温下开花后4天即可收获。
黄秋葵开花结果后生长速度加快,长势增强,尤以高温下生长更快,7月每3天即展开-片真叶,9月则需4~5天展开一片真叶。
四、黄秋葵的采收要求黄秋葵从播种到第-嫩果形成约需60天左右。
以后整个采收期长达60~70天,黄秋葵采摘标准以果长8~10公分,果外表鲜绿色,果内种子未老化为度。
一般第一果采收后,初期每隔2~4天收一次,随温度升高,采收间隔缩短。
8月盛果期,每天或隔天采收一次。
9月以后,气温下降,3~4天采收一次。
采收时宜用剪刀,并套上手套,以免茎、叶、果实上刚毛或刺瘤刺伤皮肤,奇痒难耐,此时用肥皂水洗一下或火上轻烤,可减轻痛痒程度。
黄秋葵种植如何实现高产?黄秋葵的高产种植技术黄秋葵的嫩荚脆嫩多汁、滑润不腻,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同时黄秋葵还具有丰富的营养、香味特殊,有着清热解毒、润燥滑肠等功效,是一种新世纪理想的高档绿色营养保健蔬菜。
近年来,随着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养生,具有一定保健功效的黄秋葵也备受青睐,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
因此,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实现黄秋葵的高产种植十分重要。
那么,黄秋葵种植如何实现高产?现将黄秋葵的高产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一、品种选择果荚颜色和肉质从果色看,分青绿色和紫红色两类。
目前市场上青绿色荚种肉质较好,颇受消费者青睐;而紫红色荚种则较差,不宜选用。
二、植株高矮1.矮秆种:株高1m左右,侧枝多,主、侧枝均可开花;结荚早,荚果浓绿色,荚较尖,成熟荚长可达20cm,有五棱,横断面呈五角形;品种有长绿、清福、五福等,均可选用。
2.中秆种:株高1.5m-1.8m左右,果实横断面呈五角形,多为深绿色;品种有卡里巴、绿箭、美丽五角、绿五星等,可选用。
3.高秆种:株高2m左右,侧枝少,果荚绿色,果实横断面呈五棱或八棱;品种有帕金斯大型长角、大筱等,可选用。
三、选地、整地与施肥1.选择适宜的地块:黄秋葵为短日照植物,耐热力强,喜强光,故需选择通风向阳、光照充足的地段;直根入土深,侧根发达,吸收肥水能力强,需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或沙壤土;耐旱耐湿,但不耐涝渍,稍有积水,即叶黄根烂,种植地需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不宜重茬,忌酸性土,土壤PH值以6-6.8为好;前茬最好是菜园,棉花茬不宜种植,亦不宜连作。
(注:黄秋葵禾杆最好就地粉碎返田,以利某些营养元素返回土地)。
2.施足有机底肥:每亩约施用经过充分腐熟的畜禽粪1000kg以上,在春季整地前铺撒地面,然后翻入土中,耙细拌匀,使土、肥充分混合,既能提高肥力,又能改良土壤,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注:黄秋葵不同于豆科作物,根部未发现根瘤菌,因此可考虑间种大豆)。
黄秋葵营养价值,黄秋葵露地种植方法黄秋葵是一种具有较高养分价值的新型保健蔬菜,有很高的开发通过价值和潜力。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黄秋葵这一新型蔬菜必定会获得越来越多人的接受和认可。
黄秋葵的种植前景可观,是一个农村创业致富好项目。
怎样种植黄秋葵?黄秋葵种植前景怎样?一起看看吧。
黄秋葵的养分价值秋葵又名羊角豆、咖啡黄葵、毛茄,目前黄秋葵已成为人们所热追养分保健蔬菜,风靡。
它的可食用部分是果荚,又分绿色和红色两种,其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深受百姓青睐。
黄秋葵的养分保健价值很高,各个部分都含有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
嫩果含有丰盛的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和磷、铁、钾、钙、锌、锰等矿质元素及由果胶和多糖等组成的粘性物质。
在美、英等国家被列入新世纪更佳绿色食品名录的秋葵,因被许多国家定为运动员的蔬菜而被称为“奥运蔬菜”。
黄秋葵种植办法:1、整地施肥:预备种植黄秋葵的地块,在前茬心得后,要准时举行秋冬深耕,深耕30厘米,以加深熟土层,进一步疏松土壤,增加土壤蓄水保肥本事。
种植前把土地整得细、平、松、软,上虚下实。
黄秋葵需肥较多,每亩撒施腐熟厩肥5000公斤、复合肥20公斤,在整地前铺撒于地面,然后深翻入土,细耙拌匀,使土肥混合,然后开沟做畦。
2、适期播种:多采纳直播法,也可育苗移栽。
普通5月中旬播种,6月中旬定植,8月大量采收。
3、间苗中耕:黄秋葵出苗后要准时间苗,2~3片真叶时,除去病、弱、小苗,每穴留2株。
幼苗出土后,要准时中耕除草,每10天左右举行1次。
首朵花开放前应强化中耕,适当蹲苗,增进根系发育。
封垄前中耕培土,防止植株倒伏。
4、肥水管护:黄秋葵较耐旱、耐湿,在生长久间要求较高的空气和土壤湿度,尤其是开花结果期需要充沛的水分。
黄秋葵生长采收期长,囫囵生育期约100天。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适当追肥,首次追肥在出苗后举行,每亩施尿素6~7公斤。
5、设架摘叶:夏季要设支架防倒伏,可用长1米的竹竿或树枝插在植株根旁,支撑植株。
黄秋葵种植技术播种与育苗:黄秋葵适宜在土层深厚,土层疏松肥沃的地块上种植。
整地同时施足基肥。
一般每亩施土杂粪2000公斤,饼肥100公斤。
育苗一般于3月底至4月中旬在阳畦或日光温室里播种。
苗床土按菜园土、腐熟有机肥和细砂6:3:1的比例配制,以10厘米见方的密度点播。
因黄秋葵种壳较坚硬,所以播前应先浸种24小时,后放在25~30?下催芽,4~5天发芽,苗龄30~40天,即幼苗3~4叶时定植。
直播一般于4月上旬至5月上中旬播种,按1米宽做畦,每畦播两行,密度为50厘米见方,每穴播2~3粒种子。
地膜覆盖栽培可早播4~6天。
当苗长出两叶时进行间苗,每穴只留一株壮苗,4~5叶时定苗。
田间管理:黄秋葵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
当株高40~50厘米时,应环株施1次肥,结合中耕培土。
采收第一二个果后每亩追尿素l0公斤。
生长后期,为防止早衰,可进行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隔5~7天喷1次,连喷2~3次。
黄秋葵比较耐旱,苗期可少浇水,开花前适当中耕蹲苗,促进根系伸展。
干旱时随时浇水,夏季注意保持畦面湿润,一般7~10天浇1次水。
生长后期酌情浇水。
雨季水多,温度高,易导致渍水烂根,要及时清沟沥水。
黄秋葵以主蔓结果为主,应及时摘除侧枝,减少养分损耗。
开始采果后适当摘去基部老叶,以利通风,减少病害。
雨季要注意培土,防止植株倒伏。
病虫害防治:黄秋葵病虫害较少,偶尔有蚜虫、螟虫和地老虎危害。
防治蚜虫和螟虫,可用2.5,敌杀死3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剂2500倍液喷治;防治地老虎,可在根际周围灌80,敌敌畏1500倍液,或90,敌百虫500倍液,毒杀幼虫。
连阴雨季节,枝叶出现较多病斑,可在天转晴后,及时在植株基部附近撒施石灰,防止病害蔓延。
采收:黄秋葵采收的产品是嫩果。
采收过早,影响产量;过迟,纤维增多,肉质老化,降低品质,甚至失去食用价值,因此适时采收非常重要。
一般花谢后7~8天,嫩果长到8~10厘米时采收,可获得最佳商品果。
黄秋葵种植技术如何种植黄秋葵?
黄秋葵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这种蔬菜具有很不错的营养,如今在市场中的需求量比较高,得到了大家的青睐。
那么黄秋葵种植技术是什么呢?如果去种呢?其实它并没有那么麻烦,只需掌握好几个要点就行。
通常种这个的时候都是选择繁殖,一般都会在四月份的时候,由于它的种子有着很不错的适应能力,差不多七天左右的时间就能发芽。
在播放之前可以先用水去浸泡,要泡上二十个小时左右,等到看到已经破嘴之后就能去播了,等到播放在泥土里面之后,还应该在上面铺点泥土,差不多有了三四片的叶子即可去做定植的事情。
它在生长期间是需要有很多养分的,此时应该要去给它添加肥料。
由于它的耐干旱能力特别强,不需要每天都去补充,差不多七天左右的时间去浇水就行。
如果碰到雨季,事先还应该做好排水的措施,另外还要把多余的侧枝都给修剪掉,以免抢夺更多的养分。
通常来说当它的花凋谢了之后,要是看大果实有八到十厘米左右就能去采摘了,一般都是早晚的时候比较高。
最好不要放在气候比较高的地方,差不多十度左右是最高的,当然也不能太低了,以免影响最后的产量。
总体说起来在平常是很少会出现病虫害的情况,不过如果碰上下雨比较多,依然还是很有可能会有病斑。
想要更好的预防,就在天气不错的时候可以在它的周边适当添加点石灰,这样就能避免传染给其
他的枝叶,另外也应该及时去剪掉,使得它能够长得更加旺盛。
黄秋葵全身都是宝,想要获得高产,做到这几点很关键,值得收藏!黄秋葵又名黄蜀葵、茄菲葵、羊角豆,是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非洲东北部。
2000年前,埃及开始驯化栽培,由非洲黑人传到美洲。
20世纪30年代,热带各国都有种植。
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南方各省(区)有零星栽培;近几年由于黄秋葵作为“网红蔬菜”,被广泛栽培。
黄秋葵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保健蔬菜。
据日本有关资料介绍:黄秋葵的嫩果含有丰富的人体不可缺少的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蛋白质和矿物质等。
维生素B 1和维生素C的含量均高于菜豆,特别是含有一种黏性物质——糖聚合体(果胶、半乳聚糖、阿拉伯胶等的混合物),能增强人体的耐力,有促进消化和保护肠、胃、肝脏、皮肤和黏膜的作用,并且有治疗胃炎、胃溃疡的功效。
黄秋葵嫩果的食用方法多,烹调技术简单,凉拌、烧炒、打汤均可。
质嫩而黏、富有特殊的麝香气味,其风味比丝瓜好。
此外,嫩果还是做西餐辣酱油、色拉和菜汁的好原料,还可以醋渍、糖渍、酱渍、煮后晒干制罐头等。
黄秋葵的种子也大有用途,可提炼精制食用油和工业用油,油色清澈。
老熟种子含油量为16.96%~22%。
在湖南、湖北等省也作为油料作物栽培。
老熟种子烘烤粉碎后,可作类似咖啡饮料和做高蛋白豆腐。
花朵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不但可做切花(瓶花、花束、花篮、花圈等),还适于公园、庭院和室内栽培,美化环境。
黄秋葵适应环境的能力强,耐干旱、高温的气候和瘠薄的土壤,能够在炎热的夏季生长旺盛,所以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都可以栽培。
果实上市期正值炎热的夏季,既调节市场供应,又增加花色品种,亩产值高达万元。
正因为黄秋葵具有营养、保健、调节市场和观赏等作用,适应性又强,所以有些国家如美国、日本、巴西以及加勒比海地区、东南亚各国都把它作为重要的蔬菜作物在大面积栽培,并且在不少国家成了运动员的首选蔬菜和老年人的保健食品。
近年来,日本、加拿大等国家还从我国台湾地区、泰国等进口。
◆那黄秋葵到底要如何种植呢?掌握这些技巧高产不是难事,下面听听小编怎么说:一、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温度:黄秋葵喜欢温暖,是不耐寒植物,怕霜冻,寒冬季节难生存;在没有霜冻的地方可以生长2年。
黄秋葵的种植方法、最佳时间和种植条件黄秋葵是一种热带蔬菜,是南亚地区和非洲的传统食品。
它的果实是长长的、绿色的、充满弹性的壳和类似番茄的籽。
黄秋葵可以烹饪、炒或用于汤。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有关种植黄秋葵的方法、最佳时间和种植条件的相关信息。
一、种植方法1. 找到适合黄秋葵生长的土壤黄秋葵需要土壤的排水性好,富含有机质。
所以,在种植黄秋葵之前,您需要检查土壤的质量。
如果您在种植黄秋葵之前还没有进行土壤质量测试,建议您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人员,以确保您可以为黄秋葵提供适合的土壤。
2.准备种子和土壤首先,您需要购买适合黄秋葵生长的种子。
黄秋葵种子通常可以在当地园艺中心或互联网上购买。
拥有了种子之后,需要准备适合黄秋葵生长的土壤。
黄秋葵最喜欢的土壤是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土壤。
您需要从一个有机农业店购买适合黄秋葵生长的肥料。
使用这种肥料不仅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还可以为黄秋葵提供足够的营养。
3. 选好种植位置黄秋葵需要温暖、阳光充足的环境生长,最好种植在阳光充足的位置上。
为了避免植物之间互相影响或挤压人行道,您可以选择一个独立的种植区域。
当选址好后,您可以在种植地中挖一个浅旅裂,深度约为5-6英寸。
等待根部露出(大约需要一周)。
4. 播种将黄秋葵种子埋进浅坑中,使它们均匀分布在整个播种区域。
浅坑不需要盖住土壤,因为黄秋葵种子需要阳光才能生长。
您可以根据气温和湿度来决定播种的时间。
通常,播种最适宜在春季或夏季。
5. 管理植物在种植初期,黄秋葵需要更多的肥料(大约每两周一次)。
您可以加入一些有机肥料来增加土壤的质量。
苗期的黄秋葵需要不断注水和保持适当的湿度。
随着它们的茎越来越长,您需要考虑使用支架来支撑植物。
如果黄秋葵植物在成熟期内呈现出黄叶子或被虫子咬,您应该立即采取措施以防止灾难性的收获。
二、最佳时间在阳光充足、天气较暖的季节,黄秋葵种子发芽的速度会更快。
因此,在春季或夏季最适合播种黄秋葵。
如果您在夏季种植黄秋葵,请确保植物可以得到充分的阳光和水分,以保持它们的健康生长。
广东黄秋葵种植技术
一、播种育苗
直播为主,播种前用20-25℃温水浸种12小时,然后擦干,于25-30℃条件下催芽48小时,待一半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按行距70厘米、株距40厘米挖穴,先浇足底水,每穴播种2-3粒,覆土2-3厘米,每亩栽6000穴左右。
二、田间管理
1、间苗破心时即第一次间苗,间去残弱小苗。
2-3片真叶时第二次间苗,选留壮苗。
3-4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1株。
2、中耕除草与培土幼苗出土或定植后,气温较低,应连续中耕2次,提高地温,促进缓苗。
3、浇水施肥
(1)浇水秋葵生育期间要求较高的空气和土壤湿度。
播后20天内缺水时宜早晚人工喷灌。
幼苗稍大后可机械喷灌或沟灌。
炎夏季节应在早上9点以前,下午日落后浇水,避免高温下浇水伤根。
(2)追肥栽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应适当追肥,不可偏施氮肥。
4、植株调整秋葵在正常条件下植株生长旺盛,主侧枝粗壮,叶片肥大,往往开花结果延迟。
可采取扭枝法,即将叶柄扭成弯曲状下垂,以控制营养生长。
生育中后期,对已采收嫩果以下的各节老叶及时摘除。
采收嫩果者适时摘心,可促进侧枝结果,提高早期产量。
田间管理
(1)间苗破心时即第一次间苗,间去残弱小苗。
2~3片真叶时第二次间苗,选留壮苗。
3~4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1株。
(2)中耕除草与培土
幼苗出土或定植后,气温较低,应连续中耕2次,提高地温,促进缓苗。
第一朵花开放前加强中耕,以便适度蹲苗,以利根系发育。
开花结果后,植株生长加快,每次浇水追肥后均应中耕,封垄前中
耕培土,防止植株倒伏。
夏季暴雨多风地区,最好选用1米左右竹竿、或树枝插于植株附近,防止倒伏。
(3)浇水施肥
①浇水黄秋葵生育期间要求较高的空气和土壤湿度。
播后20天
内缺水时宜早晚人工喷灌。
幼苗稍大后可机械喷灌或沟灌。
炎夏季
节正值黄秋葵收获盛期,需水量大,地表温度高,应在早上9点以前,下午日落后浇水,避免高温下浇水伤根。
雨季注意排水,防止
死苗。
整个生长期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度。
②追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应适当追肥,不可偏施氮肥。
第一次为齐苗肥,在出苗后进行,每公顷施尿素90~120千克。
第二次为提苗肥,定苗或定植后开沟撤施,每公顷施复合肥
225~300千克。
开花结果期重施一次肥,人粪稀30000~45000千克,或氮磷钾复合肥300~450千克。
生长中后期,酌情多次少量追肥,防止植株早衰。
(4)植株调整黄秋葵在正常条件下植株生长旺盛,主侧枝粗壮,
叶片肥大,往往开花结果延迟。
可采取扭枝法,即将叶柄扭成弯曲
状下垂,以控制营养生长。
生育中后期,对已采收嫩果以下的各节
老叶及时摘除,既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消耗,又可防止
病虫蔓延。
采收嫩果者适时摘心,可促进侧枝结果,提高早期产量。
5.采收
黄秋葵从播种到第一嫩果形成约需55天左右。
以后整个采收期
长达90~120天,全生育期可达150天左右,甚至更长。
黄秋葵商
品性鲜果采摘标准以果长8~10厘米,果外表鲜绿色,果内种子未
老化为度。
如果采收不及时,肉质老化,纤维增多,商品食用价值
大大降低。
一般第一果采收后,初期每隔2~4天收一次,随温度升高,采收间隔缩短。
8月盛果期,每天或隔天采收一次。
9月以后,
气温下降,3~4天采收一次。
采收时宜用剪刀,并套上手套,以免
茎、叶、果实上刚毛或刺瘤刺伤皮肤,奇痒难耐,此时用肥皂水洗一下或火上轻烤,可减轻痛痒程度。
通常花谢后4天采收嫩果,品质最佳。
每亩产多在2000~3000千克左右。
秋葵嫩荚含有丰富的果胶、膳食纤维,其果胶的粘稠状态是植物界非常少见的,膳食纤维的占比及其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占比均是植物中非常高的。
秋葵嫩荚富含有维生素A、胡萝卜素,以及维生素C、E等,尤其是维生素A与胡萝卜素含量在目前发现的动植物中位列第一。
秋葵嫩荚还含有硒、钙、铁、磷、钾等多种微量元素,但含量并不特别丰富。
秋葵嫩荚粘稠液质除果胶外还含有丰富的目前被某些科学家指称为LM的物质(一种类似于天然荷尔蒙的物质)。
如果这一指称获得业界广泛认同,那么它是目前独占其名的物种。
据有关专家研究,黄秋葵嫩荚中富含植物黄酮,但比花中少(黄秋葵花中含量比大豆叶子中所含黄酮高300倍左右。
)
人参和黄秋葵的抗疲劳作用进行对比试验:包括小鼠耐力实验、耐缺氧试验、耐寒耐热实验和剧烈运动后血乳酸水平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黄秋葵与等量的人参耐力作用相当,耐缺氧项目黄秋葵用量比人参大一倍时,效果相当。
耐寒力的效果低于人参,但这却相反是大量进补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