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价值评估:成本法
- 格式:ppt
- 大小:1.98 MB
- 文档页数:79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介绍
企业价值评估是对企业的价值进行客观、准确估计的一种方法。
它是投资者、股东、管理者等利益相关者决策的重要依据,对于企业的规划、发展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1. 市场比较法:以市场上类似企业的交易价格为基准,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指标和经营状态进行比较,估计出企业的价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市场活跃、交易频繁的行业,比较可靠。
2. 收益法:根据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未来的盈利预期,通过贴现现金流量的方法来估计企业的价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盈利稳定的企业,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企业的价值。
3. 资产法:根据企业的资产组成和市场价值来评估企业的价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资产密集型企业,但无法涵盖企业其他价值因素。
4. 成本法:根据企业重建或替代所需的成本来评估企业的价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新建或重组企业,但不考虑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条件。
5. 实证法:通过对已上市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企业价值与财务指标的关系模型,通过这个模型来估计企业的价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市场上已有可比较数据的企业。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
围和局限性。
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要根据企业所处行业、发展阶段、盈利能力等因素来确定。
此外,企业价值评估还需要进行风险分析、行业分析等综合考量,以得出更准确的估值结果。
企业价值评估八大核心方法27548一、市场方法市场方法是通过对市场交易数据的分析,结合行业情况和市场竞争状况,确定企业的价值水平。
常见的市场方法包括市盈率法、市销率法和市净率法。
市盈率法是通过企业的市盈率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市盈率进行比较,确定企业的价值水平。
一般来说,市盈率越高,代表市场对企业的未来盈利前景越看好,企业价值就越高。
市销率法是通过企业的市销率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市销率进行比较,确定企业的价值水平。
市销率越高,代表市场对企业的销售情况越看好,企业价值就越高。
市净率法是通过企业的市净率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市净率进行比较,确定企业的价值水平。
市净率越高,代表市场对企业的净资产的价值越看好,企业价值就越高。
二、收益贴现法收益贴现法是通过把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贴现到现值,以确定企业的价值水平。
收益贴现法包括净现值法、内含现值法和资本贴现法。
净现值法是通过将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净额贴现回现值,然后减去投资成本,确定企业的价值水平。
净现值越高,表示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越高,企业价值就越高。
内含现值法是通过将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净额贴现回现值,然后加上企业的净资产价值,确定企业的价值水平。
内含现值越高,表示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和净资产价值越高,企业价值就越高。
资本贴现法是通过将企业未来的经济利润贴现回现值,然后加上无风险利率乘以企业的弥补风险的资本,确定企业的价值水平。
资本贴现法能够考虑到企业的风险情况,更加准确地评估企业的价值。
三、收益倍率法收益倍率法是通过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估计的营业收入进行比较,确定企业的价值水平。
收益倍率法不仅考虑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还考虑了企业的增长潜力。
四、成本法成本法是通过评估企业的重建成本和替代成本,确定企业的价值水平。
成本法适用于企业的资产重组或者处于停业状态的情况。
五、权益市场价值法权益市场价值法是通过对企业的股票进行交易,以确定企业的价值水平。
权益市场价值法适用于已上市的企业,但需要考虑到市场波动和股权结构等因素。
资产评估成本法的适用范围以资产评估成本法的适用范围为标题,本文将详细探讨该法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
一、房地产行业在房地产行业中,资产评估成本法是常用的评估方法之一。
该法通过计算建筑物的建造成本、土地购买成本以及其他相关费用,来确定房地产资产的价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新建房产或改建项目,能够提供相对准确的资产估值,为投资者和开发商提供决策依据。
二、制造业在制造业中,资产评估成本法常被用于评估企业的固定资产。
通过计算设备、机器等生产资产的采购成本,结合折旧、维修和更新费用,可以得出资产的价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造企业的资产评估,有助于企业了解其资产配置情况,并为决策提供参考。
三、金融行业在金融行业中,资产评估成本法常用于评估证券投资组合的价值。
通过计算证券的购买成本、交易费用以及其他相关成本,可以得出证券投资的总成本。
该方法适用于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对投资组合进行估值,有助于监控投资风险和评估投资绩效。
四、能源行业在能源行业中,资产评估成本法常用于评估发电设备和输电设备的价值。
通过计算设备的采购成本、安装费用、运营和维护费用,可以得出设备的总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电力公司、能源设施运营商等对能源设备进行估值,有助于了解设备的价值和投资回报情况。
五、交通运输行业在交通运输行业中,资产评估成本法常用于评估船舶、飞机、铁路等交通工具的价值。
通过计算交通工具的购买成本、维护费用、燃料费用以及其他相关成本,可以得出交通工具的总成本。
该方法适用于航空公司、船运公司等对交通工具进行估值,有助于资产管理和决策。
六、农业领域在农业领域中,资产评估成本法可以用于估算农田、农作物、农机具等农业资产的价值。
通过计算农田的购买成本、农作物的生产成本、农机具的采购成本等,可以得出农业资产的总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农业企业、农场主等对农业资产进行估值,有助于决策和经营管理。
资产评估成本法在房地产、制造业、金融、能源、交通运输和农业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企业价值评估时,根据评估对象、价值类型、资料收集情况等相关条件,分析收益法、市场法和成本法三种资产评估基本方法的适用性,恰当选择一种或多种资产评估基本方法。
目前在企业整体价值评估实践中,根据企业情况和评估目的,多采用收益法和成本法分别进行评估,然后对两种方法得出的评估结论进行分析比较后,最终选取一种评估方法作为企业价值的评估结论。
一、评估结论差异的原因分析收益法是指通过将被评估企业预期收益资本化或折现以确定评估对象价值的评估思路,从企业预期收益的角度来估算企业价值;成本法是指在合理评估企业各项资产价值和负债的基础上确定评估对象价值的评估思路,是从企业当前拥有的各项资产价值高低的角度来估算企业价值。
一般来说,企业拥有的资产越多,其获利能力就越强,所以从理论上来说,收益法与成本法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评估企业的价值,所得出的评估结论应该相差不大,但实际操作起来,两种评估方法得出的评估结论往往会出较大的差异,出现较大的差异的原因比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有是几个原因造成的:(一)评估范围不同造成的收益法的评估结果是企业预期获利能力高低、获利风险的大小及获利期限长短的综合体现,其理论依据为效用价值论,即收益法评估结果是被评估企业所有有效资产价值的综合反映,包括被评估企业所拥有的有形和无形资产;成本法评估一般是按被评估企业账面反映的资产进行评估的,而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无形资产的价值不在账面值中反映,如专利技术、商标、非专利技术、销售网络、商誉等无形资产。
在一些“轻资产”类型的企业价值评估中,收益法与成本法的评估结果差异尤为明显,收益法评估结果往往是成本法评估结果的几倍。
在评估实践中,也可以将专利技术、商标、非专利技术等不在账面中反映的可辩认无形资产进行单独评估并入成本法评估结果中。
(二)外部经济环境变化较大造成的成本法是对被评估企业评估基准日所拥用的资产进行价值重置的结果,而企业现在所拥有的资产一般是历史期投资形成的,对各类资产进行评估时,多采用复原重置成本进行评估,即历史投资现时价格的体现;收益法评估结果是被评估企业未来期企业预期收益的体现,未来不是历史的重演,当外部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两种评估方法得出的结果会出现较大较差,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时,很多企业盈利下降,尤其是周期性行业的企业,出现了巨额亏损,在此情况下,收益法的评估结果往往比成本法低很多。
资产基础法和成本法一、资产基础法资产基础法(Asset-Based Approach)是一种评估企业价值的方法,它通过对企业资产进行估值来确定企业的价值。
资产基础法认为企业的价值取决于其拥有的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如设备、房地产等)和无形资产(如专利、商标等)。
在运用资产基础法进行企业估值时,首先需要对企业的资产进行全面的估值。
对于有形资产,可以根据市场价值或者折旧等指标进行估算。
对于无形资产,可以通过专利评估、商标评估等方法进行估值。
在计算企业价值时,还需要考虑到企业负债的情况,以得出净资产值。
资产基础法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在企业并购中。
买方可以通过对目标企业的资产进行估值,确定出一个合理的收购价格。
同时,通过对自身企业资产的估值,可以确定合适的交易结构,以达到最优的并购效果。
二、成本法成本法(Cost Approach)是另一种用于评估企业价值的方法,它基于企业资产的成本来确定企业的价值。
成本法认为企业的价值应该等于重建或复制该企业所需的成本。
在应用成本法进行企业估值时,首先需要确定企业的重建成本。
这包括建筑物、设备、库存等有形资产的成本,以及专利、商标等无形资产的成本。
其次,还需要考虑到企业的折旧和磨损等因素,以及市场的供需情况等因素。
最后,通过对企业负债的考虑,可以得出净资产值。
成本法的一个主要应用是在保险领域中。
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成本法来确定保险赔偿的金额。
当发生保险赔付时,保险公司可以根据被保险人所损失的资产成本来确定赔偿金额,从而保证被保险人能够得到合理的赔偿。
总结起来,资产基础法和成本法都是用于评估企业价值的方法,它们分别基于企业的资产和成本来确定企业的价值。
资产基础法强调企业拥有的资产对价值的影响,而成本法则侧重于企业的重建成本。
这两种方法在企业并购和保险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和保险公司做出合理的决策。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并考虑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以得出准确可靠的估值结果。
数据资产价值评估成本法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已成为企业和组织的重要资产。
准确评估数据资产的价值对于企业的决策制定、资源配置和交易活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数据资产价值评估方法众多,其中成本法是一种常用的评估途径。
成本法,顾名思义,是基于重建或重置被评估资产所需的成本来确定其价值。
在数据资产价值评估中,成本法主要考虑的是创建或获取数据资产以及使其达到当前可用状态所发生的全部支出。
首先,要明确数据资产的成本构成。
这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通常包括数据的采集费用、存储设备的购置费用、数据处理和清洗的人工成本等。
间接成本则相对较为复杂,可能涵盖了为支持数据资产的获取和使用而投入的基础设施建设费用、相关的管理费用、培训费用等。
以一家电商企业为例,为了收集和分析用户的购买行为数据,他们投入了大量资金购买数据采集工具,聘请专业的数据分析师进行处理和清洗,还建立了专门的数据存储服务器。
这些直接的支出都是构成数据资产成本的重要部分。
同时,为了保障数据处理的顺利进行,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优化网络设施,这些间接成本也应在评估中予以考虑。
在运用成本法评估数据资产价值时,有几个关键的步骤。
第一步是确定资产的重置成本。
这需要对各项成本进行详细的清查和核算。
对于一些较新的数据资产,获取其重置成本可能相对容易,因为市场上有较为明确的价格参考。
但对于历史较久或独特的数据资产,确定重置成本可能需要更多的分析和判断。
第二步是要考虑资产的贬值因素。
数据资产可能会因为技术进步、数据过时、市场需求变化等原因而发生贬值。
例如,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存储设备的价格不断下降,早期购置的高价存储设备在当前的价值就会相应降低。
此外,如果数据的时效性较强,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也可能大打折扣。
第三步是计算数据资产的价值。
通过重置成本减去贬值,得出数据资产的评估价值。
然而,成本法在评估数据资产价值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方面,成本法往往侧重于历史成本的核算,可能无法充分反映数据资产在未来所能带来的潜在收益。
公司价值评估的基本方法《国际价值评估准则》(IVS)指南6指出,公司价值评估主要有资产基础法、收益法和市场法三种评估方法,可以说,这也是目前比较成熟的三大基本方法。
在本章节中,就将对这三大方法和其相关的、派生的一些价值评估方法予以介绍。
2.1资产基础法公司价值评估中的资产基础法基本上类似于其他资产类型评估中使用的成本法,而且成本法在实际中也有应用,因此,在这里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成本法。
2.1.1成本法成本法又称为成本加和法,具体说就是将构成公司的各种要素资产的评估值加总求得公司整体价值的方法。
通常在实际处理中,是以公司的资产总值超过负债总额后的净值,剔除债券折价、组建费用以及递延费用,再加上存货跌价准备。
因此,该方法也称为账面价值法。
1、成本法的优点运用成本法对公司进行价值评估具有的有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成本法比较简单,易于计量和确认。
只要评估出所有单项资产的价值,不用考虑资产间的组合效应,因而显得比较容易;2)成本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根据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的相关资料就可以计算出公司的资产价值;3)可以防止资产流失。
在我国国有企业效益低下,资产盘子大,非经营性资产占有相当大比重,而且证券市场不完善的条件下,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成本法却不失为一种比较恰当的选择;4)成本法可以作为评价公司整体价值的基础,成本法计算的资产价值,虽然不能真实反映公司的价值,但它作为公司价值的构成部分,可以作为评价公司整体价值的基础(如果公司的整体价值低于公司的资产价值,此时说明公司资产的组合效应为负效应,反之为正效应)。
2、成本法的缺点诚然,成本法也具有一些缺点:1)成本法仅是从历史投入(即构建资产)的角度来考虑公司价值,而缺乏从资产的实际效率和公司运行效率的角度考虑;2)成本法对无形资产的价值估计不足,尤其不适用于高新技术公司的价值评估;3)对于成本法评估的结果,容易产生误解。
这种方法评估的结果,无论效益好坏,只要同类公司的原始投资额相等,则公司价值评估值相同,甚至有的时候,效益差的公司评估值还会高于效益好的公司评估值,因此会产生误解;4)成本法忽视了资产的时间损耗。
企业价值评估通常采用的评估方法有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资产基础法)。
按照《资产评估准则-企业价值》,评估需根据评估目的、价值类型、资料收集情况等相关条件,恰当选择一种或多种资产评估方法。
国资委产权【2006】274 号文件规定“涉及企业价值的资产评估项目,以持续经营为前提进行评估时,原则上要求采用两种以上方法进行评估,并在评估报告中列示,依据实际状况充分、全面分析后,确定其中一个评估结果作为评估报告使用结果。
”对于市场法,由于缺乏可比较的交易案例而难以采用。
收益法虽然没有直接利用现实市场上的参照物来说明评估对象的现行公平市场价值,但它是从决定资产现行公平市场价值的基本依据——资产的预期获利能力的角度评价资产,能完整体现企业的整体价值,其评估结论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说服力。
同时,企业具备了应用收益法评估的前提条件:将持续经营、未来收益期限可以确定、股东权益与企业经营收益之间存在稳定的关系、未来的经营收益可以正确预测计量、与企业预期收益相关的风险报酬能被估算计量。
成本法(资产基础法)的基本思路是重建或重置被评估资产,潜在的投资者在决定投资某项资产时,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不会超过购建该项资产的现行购建成本。
本评估项目能满足成本法(资产基础法)评估所需的条件,即被评估资产处于继续使用状态或被假定处于继续使用状态,具备可利用的历史资料。
而且,采用成本法(资产基础法)可以满足本次评估的价值类型的要求。
因此,针对本次评估的评估目的和资产类型,考虑各种评估方法的作用、特点和所要求具备的条件,此次评估我们采用成本法(资产基础法)和收益法。
在对两种方法得出的评估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后,以其中一种更为合适的评估结果作为评估结论。
第一节成本法(资产基础法)成本法(资产基础法)是指在合理评估企业各项资产价值和负债的基础上确定评估对象价值的各种评估技术方法的总称。
本次评估的评估范围包括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及流动负债,评估方法主要采用成本法。
精心整理企业价值评估八大核心方法对目标企业价值的合理评估是在企业并购和外来投资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非常重要的问题之一。
适当的评估方法是企业价值准确评估的前提。
本文将聚焦企业价值评估的核心方法,分别从方法的基本原理、适用范围以及局限性等方面给予分析和总结。
模型和EVA 主要方法方法是参考企业比较法、并购案例比较法和市盈率法。
图1成市场1企业资产创造的现金流量也称自由现金流,它们是在一段时期内由以资产为基础的营业活动或投资活动创造的。
但是未来时期的现金流是具有时间价值的,在考虑远期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时候,需要将其潜在的时间价值剔除,因此要采用适当的贴现率进行折现。
图2DCF法现金流量示意图如图2所示,如果以t0为项目的起始日期,则该项目的贴现现金流量为2来代替企业一般而言,对于企业的投资或者并购,投资方不仅想知道目标企业值不值得投资,更希望了解目标企业的整体价值。
而内部收益率法对于后者却无法满足,因此,该方法更多的应用于单个项目投资。
3、完全市场下风险资产价值评估的CAPM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对风险资产(如股票)进行估价。
但股票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购进股票后获得收益的风险程度。
其性质类似于风险投资,二者都是将未来收益按照风险报酬率进行折现。
因此CAPM模型在对股票估价的同时也可以用来决定风险投资项目的贴现率。
在一般经济均衡的框架下,假定所有投资者都以收益和风险为自变量的效用函数来决策,可以推导出CAPM 模型的具体形式:,市场组合4EVA标,将EVA的核心思想引入价值评估领域,可以用于评估企业价值。
在基于EVA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中,企业价值等于投资资本加上未来年份EVA的现值,即:企业价值=投资资本+预期EVA的现值。
根据斯腾?斯特的解释,EVA是指企业资本收益与资本机会成本之间的差额。
即:EVA=税后营业净利润-资本总成本=投资资本×(投资资本回报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
企业价值评估基本方法一、收益法收益法是企业价值评估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其基本思想是通过评估企业未来的经济收益来确定企业的价值。
收益法的核心是预测企业未来的自由现金流,并将其贴现到现值。
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评估期限:评估期限通常为3-5年,需要根据行业特点和企业的发展阶段来确定。
2.预测未来的自由现金流:自由现金流是指企业在评估期内产生的可自由支配的现金。
3.计算折现率:折现率是根据风险和收益要求来确定的,一般是根据类似行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来确定。
4.贴现自由现金流:将预测的自由现金流按照折现率贴现到现值。
5.确定终值:评估期结束后,需要估计企业在终值时的价值,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倍数法或者内在价值法。
6.计算企业价值:将贴现后的现金流和终值加总,得出企业的价值。
二、市场法市场法是通过参考市场上类似企业的交易价格来确定企业的价值。
在市场法中,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市盈率法:通过参考类似企业的市盈率,将其应用于企业预测的未来净利润来估计企业的价值。
2.市净率法:通过参考类似企业的市净率,将其应用于企业预测的未来净资产来估计企业的价值。
3.市销率法:通过参考类似企业的市销率,将其应用于企业预测的未来销售收入来估计企业的价值。
4.市现率法:通过参考类似企业的市现率,将其应用于企业预测的未来自由现金流来估计企业的价值。
三、成本法成本法是通过估计企业的重建成本来确定企业的价值。
其基本思想是企业的价值应该等于重建该企业所需的成本。
具体步骤如下:1.估计重建成本:根据企业的资产、设备、土地等进行评估,并计算出重建该企业所需的成本。
2.考量折旧、损耗等因素:将重建成本进行相应的调整,考虑到资产的折旧和损耗。
3.考虑资产负债情况:除了考虑企业的资产情况,还需要考虑企业的负债情况。
通过减去企业负债,得出净资产值。
4.计算企业价值:将净资产值作为企业的价值。
综上所述,企业价值评估的基本方法包括收益法、市场法和成本法。
资产评估主要方法之重置成本法资产评估方法是对企业资产价值进行评估时所采用的计算方法。
通常包括收益现值法、重置成本法、现行市价法、清算价格法等。
收益现值法,指将被评估的长期资产未来预期收益按一个合理的折算率计算出的现值作为估算该项资产现值标准的评估方法。
主要适用于因使用而引致价值损耗(忽略无形损耗) 的长期资产。
重置成本法的基本公式为:评估价值=重置成本-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经济性贬值评估价值=重置全价×成新率设备实体性贬值与重置成本之比称为实体性贬值率,功能性贬值、经济性贬值与重置成本之比称为功能性贬值率与经济性贬值率。
实体性贬值率、功能性贬值率与经济性贬值率之和称为总贬值率或综合贬值率。
因此有评估价值=重置成本×(1-综合贬值率) (1-2)评估中,通常将(1-综合贬值率)称为成新率。
所以,上述公式可写成评估价值=重置成本×成新率(1-3)①实体性贬值。
设备的实体性贬值是指资产在存放或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磨损和自然力的作用,造成实体损耗而引起的贬值。
实体性贬值的估算,一般由具有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对设备的主要部位进行技术鉴定并综合分析其使用、维护、修理、改造等情况,并考虑物质寿命等因素,将评估对象与全新状态相比较,考虑由于使用磨损和自然损耗时设备的功能、使用效率的影响程度,判断设备的成新率,从而估算实体性贬值。
计算公式设备实体性贬值=重置成本×(1-成新率) (1-4)或式中残值―指被评估资产在清理报废时收回的现金净额;预计使用年限―综合考虑经济和物质寿命,即设备的有效使用的寿命。
②功能性贬值。
由于无形损耗而引起价值的损失称为功能性贬值。
估算功能性贬值时,主要根据设备的效用、生产能力和工耗、物耗、能耗水平等功能方面的差异造成的成本增加和效益降低,相应确定功能性贬值额。
同时,还要重视技术进步因素,注意替代设备、替代技术、替代产品的影响,以及行业技术装备水平现状和资产更新换代速度。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选择企业价值评估是指对企业的整体价值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价值评估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为决策提供依据,并且对于企业的投资者和合作伙伴也是重要的参考依据。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1.财务指标法:财务指标法是通过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来评估企业的价值。
常用的财务指标有净资产收益率、市盈率、市净率等。
财务指标法主要应用于上市公司和规模较大的企业,对于小微企业来说,由于财务数据的不完善和难以准确反映企业的运营状况,使用财务指标法评估企业价值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市场比较法:市场比较法是通过对同行业或类似企业的交易数据进行分析,来评估企业的价值。
这种方法通过对标企业的市盈率、市净率等指标进行比较来确定被评估企业的价值水平。
市场比较法相对简单易行,适用于企业间价值差异较小的情况。
但是,由于每个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内在价值都存在差异,所以该方法的评估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
3.收益法:收益法是通过对企业未来预期收益进行现值计算,来评估企业的价值。
常用的收益法有折现现金流量法和市盈率倍数法。
折现现金流量法适用于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稳定可预测的情况,而市盈率倍数法适用于企业未来盈利能力较强的情况。
收益法在评估相对复杂的企业或项目时比较常用,但是需要准确的收益预测和合理的折现率才能得出可靠的评估结果。
4.资产法:资产法是通过对企业的资产进行评估,来确定企业的价值。
常用的资产法有重置成本法和市场价值法。
重置成本法适用于企业拥有大量专利、技术和品牌等无形资产的情况,通过计算重置这些资产所需的成本来评估企业的价值。
市场价值法适用于企业的资产可以通过市场交易得到明确价格的情况。
资产法适用于企业的经营状况不稳定或投资回报率不确定的情况。
总体来说,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目的来确定,可以综合应用多种方法,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财经管理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分析邓和智马睿清(广西大学商学院,广西南宁5:30004)摘要:金融危机以来,企业经营面临更大的挑战a随着企业并购活动的活跃,运用相关的方法和工具对企业价值的衡量,已经成为学者和投资者的一项研究内容。
据此,将通过描述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相关理论、应用所需的环境以及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如何应用好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局限;适用范围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 o i:10. 19311/j.c n k i. 1672-3198. 2016. 24. 0581研究背景在以往企业并购活动中,如何衡量一个企业的价值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920世纪80年代以来,价值管 理(V a lu e B ased M a n a g e m e n t V B M)的思想得到广大专 家和学者的推崇,企业价值逐步成为并购决策的一个关键的指标。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地位和运用得到了 广泛的认同。
相关学者在研究各种评估方法的优势及 局限的基础上,意识到单种企业价值评估方法难以满足复杂的评估实践需求。
虽然有不少观点提出了使用 多种方法进行估值,但仍未就最后如何整合运用各种估值方法评估出的结果达成共识。
企业价值评估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考虑,企业的 价值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如:账面价值、公允价值、公平市场价值、投资价值、清算价值等。
客观来讲,企 业价值的每一种表现形式都有其合理性和适用性a按 照20Q5年中国资产评估师协会颁布的《企业价值评估 指导意见(试行)1的规定:企业价值评估“是指注册评估师对评估基准日特定目的下企业整体价值、股东全 部权益或部分权益进行分析、估算并发表专业意见的行为和过程”。
企业价值评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评估内容I其一是评估一个企业的整体价值(也称公司股 价其二是评估企业股权(所有者权益)的价值,可能 是全部股权,也可能是部分股权;其H是评估企业的无 形资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