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钢筋窄间隙焊接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Specification for welding andacceptance of reinforcing steelbarsJGJ 18—2003J 253—20032003第 1页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Specification for welding and acceptance of reinforcing steelbarsJGJ 18-2003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3 年 5 月 1 日2003第 2 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128 号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的公告现批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 G J18—2003,自2003 年5 月 1 日起实施。
其中,第1.0.3、3.0.5、4.1.3、5.1.7、5.1.8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 同时废止。
本规程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3 年 3 月27 日第 3 页前言根据建设部建标[2000] 284 号文的要求,标准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修订了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3 材料;4 钢筋焊接;5 质量检验与验收;6 焊工考试。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1.根据国家现行标准,修改适用于焊接的钢筋牌号。
名称和接头强度指标;2.增加H RB500钢筋闪光对焊和封闭环式箍筋闪光对焊;3.增加熔态气压焊工艺和氧液化石油气压焊的规定;4.增加H R B400钢筋与钢板电弧搭接焊、预埋件钢筋电弧焊和埋弧压力焊、钢筋电渣压力焊的规定;5.各种钢筋焊接接头和焊点的质量检验与验收划分为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两类,纵向受力钢筋 4 种焊接接头的拉伸试验合并成一条,2 种焊接接头弯曲试验合并成一条,均规定为主控项目,增加附录 A 纵向受力钢筋焊接接头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的规定;6.增加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头拉伸试验的断裂位置和断口特征的质量要求;7.某些焊接工艺规定适当简化、合并,或移于“条文说明”中;8.电阻点焊焊点的质量验收由两节合并为一节,统一焊点抗剪力指标;9.焊工操作技能考试评定标准局部修改等等。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施行日期:2012年08月01日、夕、-刖a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标[2009] 88号文的要求,标准修订组认真贯彻国家节材节能,环境保护的政策,调查研究,进行大量钢筋焊接试验,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和资料,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编制了本规程。
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材料;4钢筋焊接;5质量检验与验收;6焊工考试;7焊接安全。
本规程修订的主要内容:1.增加了术语和符号;2.根据国家现行标准,特别是 GB1499. 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中细晶粒钢筋的出现,做了细晶粒钢筋各种焊接方法的试验后,增加了适用于焊接的钢筋牌号和规格;3.对用于钢筋电渣压力焊的钢筋下限直径,从14mm延伸至12mm; 4.在焊接工艺方法方面,将箍筋闪光对焊从原来“钢筋闪光对焊”中列出,增补内容,单独成节;5.在钢筋电弧焊中,增加了CO?气体保护电弧焊的内容;6.在钢筋气压焊方面,增加了半自动钢筋固态气压焊和钢筋氧液化石油气熔态气压焊的内容;7.在预埋件T形接头焊接中增加了钢筋埋弧螺柱焊。
在质量检验与验收的一般规定中,对于焊接接头拉伸试验质量要求作了较大修改,更好地符合生产实际,便于操作;对焊箍筋接头质量要求,独立成节;增加对焊箍筋接头、预埋件钢筋T型接头的连接方式和力学性能检验为主控项目。
新增第7章焊接安全。
本规程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艮P: 1.0.4, 3. 0.8, 4. 1.4, 5. 1.9, 5. 1. 10 共五条,必须严格执行。
与JGJ18-2003中条文比较,条文内容有所修改补充。
本规程第1版于1965年批准发布以来,随着钢筋焊接技术的不断发展,经84版、96版、2003 版,至此已是第四次修订。
钢筋焊接技术具有很多优越性,是一项节材、节能、少尘、少烟的环保技术,钢筋焊接工作者应正确实施规程,确保质量,降低成本,精益求精,有所创新, 为国家经济建设作贡献。
16G101平法图集-钢筋的连接方式、搭接长度及相关规定(第二节)16G101平法图集-钢筋的连接方式、搭接长度及规定(第二节)原创作者:头条号/西北工程人一、钢筋种类很多,通常按化学成分、生产工艺、轧制外形、供应形式、直径大小,以及在结构中的用途进行分类:1、按直径大小分钢丝(直径3~5mm )、细钢筋(直径6~10mm)、粗钢筋(直径大于22mm)。
2、按力学性能分I级钢筋( 235/420 级);II级钢筋( 335/455 级);III级钢筋( 4/540 )和IV级钢筋( 5/630 ) 3、按生产工艺分热轧、冷轧、冷拉的钢筋,尚有以V级钢筋经热解决而成的热解决钢筋,强度比前者更高。
4、按在结构中的作用分受压钢筋、受拉钢筋、架立钢筋、分布钢筋、箍筋等。
配置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按其作用可分为下列几种:1受力筋一承受拉、压应力的钢筋。
2.箍筋一承受一部分斜拉应力,并固定受力筋的位置,多用于梁和柱内。
3.架立筋一用以固定梁内钢箍的位置,构成梁内的钢筋骨架。
4・分布筋一用于屋面板、楼板内,与板的受力筋垂直布置,将承受的重量均匀地传给受力筋,并固定受力筋的位置,以及抵抗热胀冷缩所引起的温度变形。
5.其它一因构件构造规定或施工安装需要而配置的构造筋。
如腰筋、预埋锚固筋、预应力筋,环等。
二、钢筋的连接方式钢筋的三种连接方式及规定施工现场钢筋的4种焊接方式绑扎搭接、机械搭接和焊接三种各自的特点常用焊接方法涉及电阻点焊、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气压焊、电弧焊,使用者应注意:1.电阻点焊:用于钢筋焊接骨架和钢筋接网。
焊接骨架较小钢筋直径不大于10mm时,大小钢筋直径之比不宜大于3倍;较小直径为12~16mm 时,大小钢筋直径之比不宜大于2倍。
焊接网较小钢筋直径不得小于较大直径的60%。
2.闪光对焊:钢筋直径较小,钢筋牌号较低,在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23表规定的范围内,可采用连续闪光焊”;当钢筋直径超过该规程规定,端面较平整时,宜采用预热闪光焊”;当钢筋直径超过规程规定且端面不平整时,应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焊”连续闪光对焊所能焊接的钢筋直径上限应根据焊接容量,钢筋牌号等具体情况而定,并应符合该规定表的规定。
钢筋焊接机验收规范1 总则1.0.1为了在钢筋焊接施工中采用合理的焊接工艺和统一质量验收标准,做到技术先进,确保质量,制订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焊接施工及质量检验与验收。
1.0.3从事钢筋焊接施工的焊工必须持有焊工考试合格证书,才能上岗操作。
1.0.4在进行钢筋焊接施工及质量检验与验收时,除按本规程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钢筋电阻点焊resistance spot weldingof reinforcing steel bar将两钢筋安放成交叉叠接形式,压紧于两电极之间,利用电阻热熔化母材金属,加压形成焊点的一种压焊方法。
2.0.2钢筋闪光对焊 flash butt welding of reinforcing steel bar将两钢筋安放成对接形式,利用电阻热使接触点金属熔化,产生强烈飞溅,形成闪光,迅速施加顶锻力完成的一种压焊方法2.0.3钢筋电弧焊 arc welding of reinforcing steel bar以焊条作为一极,钢筋为另一极,利用焊接电流通过产生的电弧热进行焊接的一种熔焊方法。
2.0.4钢筋窄间隙电弧焊 narrow-gap arc welding of reinforcing steel bar将两钢筋安放成水平对接形式,并置于铜模内,中间留有少量间隙,用焊条从接头根部引弧,连续向上焊接完成的一种电弧焊方法。
2.0.5钢筋电渣压力焊 electroslag pressure welding of reinforcing steel bar将两钢筋安放成竖向对接形式,利用焊接电流通过两钢筋端面间隙,在焊剂层下形成电弧过程和电渣过程,产生电弧热和电阻热,熔化钢筋,加压完成的一种压焊方法。
2.0.6钢筋气压焊 gas pressure welding of reinforcingsteel bar采用氧乙炔火焰或其他火焰对两钢筋对接处加热,使其达到塑性状态(固态)或熔化状态(熔态)后,加压完成的一种压焊方法。
钢筋电弧焊施工作业指导书一、定义及材料要求:1、钢筋电弧焊的定义:以焊条作为一级,钢筋为另一级,利用焊接电流通过产生的电弧热进行焊接的一种熔焊方法。
2、材料要求:⑴凡施焊的各种钢筋均应有质量证明书;焊条应有产品合格证。
进口钢筋还应有化学复试单,其化学成分应满足焊接要求,并应有可焊性试验。
⑵电弧焊所采用的焊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T5117或《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的规定,其型号应根据设计确定,若设计无规定时,可按下表选用。
钢筋电弧焊焊条型号二、一般要求1、焊工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持上岗,在工程开工正式焊接之前,参与该项施焊的焊工应进行现场条件下的焊接工艺试验,并经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进行焊接施工。
2、钢筋焊接施工之前,应清除钢筋、钢板焊接部位以及钢筋与电极接触处表面上的锈斑、油污、杂物等;钢筋端部当有弯折、扭曲时,应予以矫直或切除。
3、带肋钢筋进行电弧焊时,宜将纵肋对纵肋安放和焊接。
4、当采用低氢型碱性焊条时,应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烘焙,且宜放入保温筒内保温使用;酸性焊条若在运输或存放中受潮,使用前亦应烘焙后方能使用。
5、在环境温度低于-5℃条件下进行电弧焊时,宜增大焊接电流,减低焊接速度。
电弧帮条焊或搭接焊时,第一层焊缝应从中间引弧,向两端施焊;以后各层控温施焊,层间温度控制在150~350℃之间。
多层施焊时,可采用回火焊道施焊。
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不宜进行焊接。
6、雨天、雪天不宜在现场进行施焊,必须施焊时,应采取有效遮蔽措施。
焊后未冷却接头不得碰到冰雪。
在现场进行电弧焊,当风速超过7.9m/s时,应采取挡风措施。
7、焊机应经常维护保养和定期检修,确保正常使用。
三、焊接工艺㈠工艺流程:检查设备→选择焊接参数→试焊、作模拟试件→试件送试→确定焊接参数→工程焊接接头施焊→质量检验→现场按规范取试件试验。
㈡工艺要求:钢筋电弧焊包括帮条焊、搭接焊、坡口焊、窄间隙焊和熔槽帮条焊五种接头型式。
梁钢筋焊接规范篇一:钢筋焊接及规范1 总则1.0.1为了在钢筋焊接施工中采用合理的焊接工艺和统一质量验收标准,做到技术先进,确保质量,制订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焊接施工及质量检验与验收。
1.0.3从事钢筋焊接施工的焊工必须持有焊工考试合格证书,才能上岗操作。
1.0.4在进行钢筋焊接施工及质量检验与验收时,除按本规程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钢筋电阻点焊 resistance spot welding ofreinforcing(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梁钢筋焊接规范) steel bar将两钢筋安放成交叉叠接形式,压紧于两电极之间,利用电阻热熔化母材金属,加压形成焊点的一种压焊方法。
2.0.2钢筋闪光对焊 flash butt welding of reinforcing steelbar将两钢筋安放成对接形式,利用电阻热使接触点金属熔1化,产生强烈飞溅,形成闪光,迅速施加顶锻力完成的一种压焊方法2.0.3钢筋电弧焊 arc welding of reinforcing steel bar以焊条作为一极,钢筋为另一极,利用焊接电流通过产生的电弧热进行焊接的一种熔焊方法。
2.0.4钢筋窄间隙电弧焊 narrow-gap arc welding of reinforcing steel bar将两钢筋安放成水平对接形式,并置于铜模内,中间留有少量间隙,用焊条从接头根部引弧,连续向上焊接完成的一种电弧焊方法。
2.0.5钢筋电渣压力焊 electroslag pressure welding of reinforcing steel bar将两钢筋安放成竖向对接形式,利用焊接电流通过两钢筋端面间隙,在焊剂层下形成电弧过程和电渣过程,产生电弧热和电阻热,熔化钢筋,加压完成的一种压焊方法。
2.0.6钢筋气压焊 gas pressure welding of reinforcingsteel bar采用氧乙炔火焰或其他火焰对两钢筋对接处加热,使其达到塑性状态 (固态 ) 或熔化状态(熔态)后,加压完成的一种压焊方法。
钢筋焊接作业指导书本工程钢筋焊接主要采用电弧焊、闪光对焊的焊接方法。
闪光对焊用于框架梁等水平构件钢筋的连接;电弧焊用于板及部分框架梁钢筋的连接。
凡施焊的各种钢筋应有材质证明书或试验报告。
焊条、焊剂应有合格证。
各种焊接材料应分类存放和妥善管理,并采取防锈、受潮变质的措施。
在每批钢筋正式焊接前,要先进行现场条件下的焊接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生产。
钢筋焊接施工前,要清除钢筋焊接部位表面上的锈斑、油污、杂物等;钢筋端部当有弯折、扭曲时,要予以矫直或切除。
焊机要经常进行保养和定期检查,确保正常使用。
一、电弧焊电弧焊分为帮条焊、搭接焊、坡口焊等。
本工程主要采用搭接焊。
根据钢筋级别、直径、接头形式和焊接位置,选择适宜的焊条直径和焊接电流,保证焊缝与钢筋熔合良好。
施焊前,钢筋的预弯和安装,应保证两钢筋的轴线在一直线上。
焊接时,用两点固定,引弧应在形成焊缝的部位进行,不得烧伤主筋。
焊接地线与钢筋应接触紧密;焊接过程中应及时清渣,焊缝表面应光滑,焊缝余高应平缓过渡,弧坑应填满。
施焊时,应在搭接焊形成焊缝中引弧,在端头收弧前应填满弧坑,并应使主焊缝与定位焊缝的始端和终端熔合。
焊缝长度不应小于搭接长度,焊缝高度≥0.3d;焊缝宽度≥0.8d。
焊接接头应按规定数量取样进行强度检验。
外观检查应符合以下要求:1、焊缝表面平整,不得有较大的凹陷、焊瘤;2、焊接接头区域不得有肉眼可看见的裂纹。
3、咬边深度、气孔、夹渣等缺陷允许值及接头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4、坡口焊、熔槽帮条焊和窄间隙焊接头的焊缝余高不得大于3mm。
钢筋电弧焊接头尺寸偏差及缺陷允许值安全措施:1、弧焊机必须接地良好,露天放置的焊机应有遮盖措施,焊接施工场所不能使用易燃材料搭设。
2、焊工操作要佩戴好安全防护用品,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3、焊接用电线应保持绝缘良好,焊条应保持干燥;大雨天应禁止作业。
4、在施工区域内进行焊接作业时,应检查附近有无易燃物,避免因焊接时产生的火花引起火灾。
钢筋焊接及验收第一小节材料1、适用于本规程的焊接钢筋,其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应分别符合下列国家标准的规定:(1)《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3)《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14;(4)《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5)《低碳钢热轧盘条》GB∕T701o2、预埋件接头、熔槽帮条焊接头和坡口焊接头中的钢板和型钢,宜采用低碳钢或低合金钢,其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700或《低合金高强结构钢》GB/T1591的规定。
3、电弧焊所采用的焊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T5U7或《低合金钢焊条》GB/T5U8的规定,其型号应根据设计确定。
4、在电渣压力焊和预埋件埋弧压力焊中,可采用HJ431焊剂。
5、凡施焊的各种钢筋、钢板均应有质量证明书;焊条、焊剂应有产品合格证。
6、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中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7、各种焊接材料应分类存放、妥善管理;应采取防止锈蚀、受潮变质的措施。
8、氧气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用氧》GB/T3863的规定,其纯度应大于或等于99.5%。
乙快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溶解乙块》GB6819的规定,其纯度应大于或等于98.0%。
液化石油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液化石油气》GB1U74或《油气田液化石油气》GB9052.1的各项规定。
第二小节钢筋焊接V1>一般规定1、电渣压力焊适用于柱、墙、构筑物等现浇混凝土结构中竖向受力钢筋的连接;不得在竖向焊接后横置于梁、板等构件中作水平钢筋用。
2、在工程开工正式焊接前,参与该项施焊的焊工应进行现场条件下的焊接工艺试验,并经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生产。
试验结果应符合质量检验与验收时的要求。
3、钢筋焊接生产之前,应清除钢筋、钢板焊接部位以及钢筋与电极接触处表面上的锈斑、油污、杂物等;钢筋端部当有弯折、扭曲时,应予以矫直或切除。
2024年高层建筑后浇带施工注意事项后浇带作为超长建筑不留温度伸缩缝及高层建筑高层部分与裙房之间不留沉降缝的技术措施,已经普遍使用。
但如在施工过程中有些环节注意不到,往往会使后浇带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还可能给施工带来不便,给结构造成隐患。
结合我们近十年来施工高层建筑工程后浇带的做法,就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谈几点体会。
1.模板支撑系统要独立作为温度后浇带,一般要求砼浇注的间隔时间不少于60天;沉降后浇带要求高层部分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再浇注砼,间隔时间可能要几个月甚至十几个月。
在这期间,后续工程还要往上施工,已施工过的后浇带两侧面的梁板结构就变成了悬挑构件,且要承受上部其他结构层的自重和施工荷载,单靠正常施工的模板支撑系统远远不够。
因此,后浇带下及其两侧各1m范围内的模板及支撑必须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经过计算独立设置,确保受力和稳定。
否则,可能会造成梁板上部裂缝或后浇带部位下挠,顶板面不平下沉等质量事故。
这部分支撑尽量采用上下可调支撑,待结构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逐根卸荷随即再旋紧撑牢,以避免原支撑层层满负荷往下传力,致使最下层无支撑结构受力和挠度过大的不合理情况。
1.1后浇带两侧保留受荷支撑不少于两排,排距不大于1m(包括梁板支撑均应保留)。
该部分模板支撑系统要相对独立,以便于其他模板及支撑的正常拆除和周转。
1.2被后浇带断开而形成悬臂的结构梁,要留有早拆支撑,以备其他支撑拆除后留作受荷支撑(其他支撑的拆除时间以该梁砼强度达到设计值的100%和上一层梁砼强度≥75%设计值为准)。
早拆支撑的间距应以计算确定,计算时可考虑扣除该悬挑梁所能承担的荷重,其他荷载(包括本层结构部分荷载和上一层结构施工荷载)由早拆支撑承担。
如果一般φ48壁厚3mm普通钢管受力不够(或间距过密时),应换撑120×120或150×150方木。
1.3后浇带保留的支撑,水平方向应可靠拉结,以防失稳。
1.4对地下室较厚底板、大梁等属大体积砼的后浇带,两侧必须设置专用模板和支撑,以防止砼漏浆而使后浇带底部断不开。
水平钢筋窄间隙焊接技术
第1章
焊接原理
水平钢筋窄间隙焊接,是将待焊钢筋的两个端头置于一个铜质模具内,在两个钢筋端头之间
留出一定的间隙,然后采用手工电弧焊连续焊接,使焊条熔化,金属填满间隙,将两端钢筋结合
成一体的焊接工艺(图3-26-l)。
这种工艺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工程的直径16~40mm的Ⅰ~Ⅲ级水平钢筋的焊接。
第2章
焊接设备
1.焊接电源:可采用空载电压大于75V的交流或直流电焊机,其二次电流的容量应不小于300
A。
2.焊接模具:主要由铜质U形模体、主体支座和夹紧装置等组成(图3-26-2)。铜模具的大小
应与待焊钢筋直径相匹配,一般一种模具只宜用于两种直径的钢筋焊接。
3.烘干焊条的烘干炉和保温筒等工具。
第3章
焊接工艺
第1节 焊接初期
将焊条在引弧板引弧后,迅速插入间隙底部一侧钢筋端部,待充分熔透根部使熔池金属超过l
/2的问隙时,移至底部另一侧钢筋端部,重复上述动作,使熔池金属连成一体。必要时可交替运
弧完成打底焊缝(图-3-26-3a)。
第2节 焊接中期
根据间隙处钢筋部状态,焊条可左右前后运弧连续施焊,使熔池金属充填至4/5高度(图3-2
6-3b)。
第3节 焊接末期
逐渐扩宽焊缝,可改连续焊为断续焊,直至完成盖面焊缝(图3-26-3c)。
第4节 焊接参数选择
水平钢筋窄间隙焊的焊接参数主要包括间隙尺寸、焊条直径和焊接电流等。上述参数随钢筋
直径的大小而变化。焊接参数的选择见表3-26-1。
水平钢筋窄间隙焊接时的焊接参数表3-26-1
第4章
焊接注意事项
焊条的选用必须与钢筋强度等级相适应。焊接前,焊条需在烘干炉中经250℃烘熔2h后,放保
温筒内备用。
钢筋待焊部位的铁锈、油污及泥浆等,需清除干净后方可焊接。
选择适当的焊接参数,采用短弧施焊,以避免产生气孔缺陷。
电弧移至钢筋边缘时,应减慢运弧速度,以利于熔渣顺利排至钢筋与铜模之间的空穴中,避
免产生夹渣缺陷。
电弧移至钢筋表面时,宜稍停片刻,可改连续焊为断续焊,避免产生过热缺陷。
接头焊缝力求饱满、匀称,外形呈鼓状,纵剖面呈倒铁轨形。焊缝宜高出钢筋表面2~3mm,但
不宜大于3mm,并平缓过渡至钢筋表面(图3-26-4)。
每批钢筋正式焊接前须进行现场焊接试验。
第5章
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和机械性能试验两部分。l1.外观检查应逐个进行,并符合下列要求:
!焊缝饱满,不得有裂纹和深度大于0.5mm的咬边;l
钢篇接头处轴线偏移不得超过0.1倍钢筋直径,同时不:;\噩结』区母者
得大于2mm;钢筋接头处的弯折,不得大于4。。外观检x…查不合格的接头,应切除热影响区
后重焊,或参照《钢图3-26.4窄间隙焊接筋焊接及验收规程》中帮条焊补强的规定执行。接头纵
剖面图
2.应从每批接头中随机抽取3个试件做拉伸试验。如有必要,再抽取3个试件做冷弯
一般构筑物,每300个同级别、同直径的钢筋接头作为一批;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每一个楼
层或施工区段以300个同级别、同直径的焊接接头作为一批,不足300个时仍作为-批。
拉伸试验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至少有2个试件断于焊缝之外,且呈延性断裂;若断于焊缝或
热影响区,其抗拉强度均不得低于该级别钢筋的抗拉强度值。
当检验结果有1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值低于规定指标,或有2个试件发生脆性断裂时,应再取6
个试件进行复验。复验结果仍有1个试件强度低于规定指标,或有3个试件呈脆性断裂时,则该批
接头为不合格品,不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