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分离法-8C
- 格式:ppt
- 大小:14.48 MB
- 文档页数:69
电化学法题库1-1-8
问题:
[填空题]电化学电池的电极电位大小决定于溶液中氧化还原体系的()能力。
问题:
[判断题]电化学分析法大致可分成5类:电位分析法、电导分析法、电解分析法、库仑分析法、伏安法和极谱法。
A.正确
B.错误
问题:
[判断题]标准氢电极是参考电极的二级标准。
A.正确
B.错误
标准氢电极是参考电极的一级标准。
出处:山东11选5 https://;
问题:
[判断题]由外界电能引起化学反应的电池称作原电池。
A.正确
B.错误
由外界电能引起化学反应的电池是电解电池。
问题:
[判断题]电化学分析是利用物质的电化学性质测定物质成分的分析方法,它以电导、电位、电流和电量等电化学参数与被测物质含量之间的关系作为计量的基础。
A.正确
B.错误
问题:
[单选]()属于电位分析法。
A.A.离子选择电极法
B.B.电导法
C.C.电解法
问题:
[单选]国际上规定:以标准氢电极作为标准参比电极,在任何温度下,标准氢电极的相对平衡电势都为。
()
A.A.2
B.B.1
C.C.0。
甲醇气相氧化羰化合成碳酸二甲酯反应本征动力学研究王召王淑芳王延吉赵新强(河北工业大学绿色化工与高效节能河北省重点实验室,天津300130)摘要:采用管式固定床反应器研究了Pdcl2一cua2一KOAc/AC催化剂上甲醇气相氧化羰基化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反应的本征动力学。
实验表明:在进料空速大于5771,4h-。
,催化剂的粒度小于285tan时,可以消除内外扩散的影响。
通过动力学实验,在一系列压力、温度和浓度组成条件下,得到了24组动力学数据,采用Powell法回归了幂函数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方差和残差分析。
该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关键词:碳酸二甲酯动力学氧化羰基化Pda2一cua2一KOAc/AC催化剂J前言碳酸二甲酯(Dimethylcarbonate,简称DMC)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环保型绿色化工产品。
由于其分子中含有CH3一、Ctt30一、CH,o—co一、一C卜等多种官能团,因而具有良好的反应活性。
以DMC为原料,可以开发、制备多种高附加值的精细专用化学品,而且DMC有望在诸多领域全面替代光气、硫酸二甲酯(DMS)、氯甲烷及氯甲酸甲酯等剧毒或致癌物进行羰基化、甲基化、甲酯化及酯交换等反应,生成多种重要化工产品uoJ。
甲醇低压气相氧化羰化法,以其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污染及腐蚀小等优点,受到碳酸酯生产企业的重视,被誉为最有前途的DMC生产方法L4J。
化学反应动力学特征是化学反应器选型、操作方式和操作条件确定及反应过程最优化的重要依据。
本文研究了PdCl2一CuCl2一KOAc/AC催化剂上甲醇气相氧化羰基化一步合成碳酸二甲酯反应的本征动力学。
2实验2.1催化剂的制备及预处理催化剂制备方法同文献c53。
催化剂预处理及活化:将催化剂装入反应器,通人氮气吹扫20min,连续打入一定浓度的含氯有机物的甲醇溶液,溶液经气化后进入床层,于一定温度下处理4h,再在220。
C下于氮气气氛中活化2h。
巴德电化学方法原理与应用第五章答案1、游离生物碱和生物碱盐都易溶解的溶剂是()[单选题] *A三氯甲烷B正丁醇C乙醇(正确答案)D水2、当一种溶剂无法结晶时,常常使用混合溶剂,下列不是常用的混合溶剂是()[单选题] *A甲醇-水B乙酸-水C乙醚-丙酮D石油醚-水(正确答案)3、中药紫草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属于()[单选题] *A苯醌类B萘醌类(正确答案)C蒽醌类D菲醌类4、苯丙素类的基本母核是具有一个或数个()单元的天然化合物()[单选题] * AC6-C3基团(正确答案)BC6-C6基团CC5-C3基团DC8-C8基团5、下列方法中哪一个不是按照色谱法的操作形式不同而进行分类的()[单选题] * A离子交换色谱(正确答案)B薄层吸附色谱C纸色谱D吸附柱色谱6、一般情况下,为无色的化合物是()[单选题] *A黄酮B花色素C二氢黄酮(正确答案)D查耳酮7、巴豆的致泻成分是()[单选题] *A丁二酸B巴豆油酸(正确答案)C绿原酸D抗内毒素8、中药补骨脂中的补骨脂内脂具有()[单选题] * A抗菌作用B光敏作用(正确答案)C解痉利胆作用D抗维生素样作用9、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单选题] * A芦荟大黄素B大黄酚C大黄素甲醚D大黄酸(正确答案)10、生物碱碱性的表示方法常用()[单选题] * ApKBBKBCpH(正确答案)DpKA11、临床用于上呼吸道抗菌消炎的是()[单选题] *A穿心莲内酯(正确答案)B青蒿素C莪术醇D薄荷脑12、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常用的是()[单选题] *A溶剂提取法B水蒸气蒸馏法(正确答案)C超临界液体萃取法D超声提取法13、沉淀法的分类不包括以下哪一种方法()[单选题] *A水提醇沉法B碱提酸沉法C铅盐沉淀法D结晶法(正确答案)14、香豆素及其苷发生异羟肟酸铁反应的条件为()[单选题] *A在酸性条件下B在碱性条件下C先碱后酸(正确答案)D在中性条件下15、可与异羟肟酸铁反应生成紫红色的是()[单选题] * A羟基蒽醌类B查耳酮类C香豆素类(正确答案)D二氢黄酮类16、在分配色谱中,属于反相色谱的是()[单选题] * A固定相的极性大于流动相B固定相的极性小于流动相(正确答案)C固定相的极性等于流动相D以上都不是17、中药厚朴中含有的厚朴酚是()[单选题] *A双环氧木脂素类B联苯环辛烯型木脂素类C环木脂内酯木脂素类D新木脂素类(正确答案)18、所有游离香豆素均可溶于热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是由于其结构中存在()[单选题]* A酮基B亚甲二氧基C内酯环(正确答案)D酚羟基对19、二萜的异戊二烯单位有()[单选题] *A5个B6个C3个(正确答案)D4个20、分馏法分离挥发油的主要依据是()[单选题] *A密度的差异B沸点的差异(正确答案)C溶解性的差异D旋光性的差异21、E连续回流提取法(正确答案)能用乙醇作溶剂提取的方法有(多选)()*A浸渍法(正确答案)B渗漉法(正确答案)C煎煮法D回流提取法(正确答案)22、厚朴酚的结构类型为()[单选题] *A简单木脂素B单环氧木脂素C木脂内酯D新木脂素(正确答案)23、萃取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而到达分离的方法,所谓两相溶剂是指()[单选题] *A两种相互接触而又不相溶的溶剂(正确答案)B两种不相互接触而又互相溶的溶剂C两种不相互接触而又不相容的溶剂D两种互相接触而又互相溶的溶剂24、以芦丁为指标成分进行定性鉴别的中药是()[单选题] *A葛根B黄芩C槐花(正确答案)D陈皮25、木脂素母核结构中的C6-C3单体数目为()[单选题] * A1个B2个(正确答案)C3个D4个26、水提醇沉法可以沉淀下列()等成分()[单选题] * A葡萄糖B多糖(正确答案)C树脂D生物碱27、下列含有蒽醌类成分的中药是()*A丹参B决明子(正确答案)C芦荟(正确答案)D紫草28、以橙皮苷为指标成分进行定性鉴别的中药是()[单选题] * A葛根B黄芩C槐花D陈皮(正确答案)29、四氢硼钠反应变红的是()[单选题] *A山柰酚B橙皮素(正确答案)C大豆素D红花苷30、挥发油可析出结晶的温度是()[单选题] *A0~-20℃(正确答案)B0~10℃C0~20℃D0~15℃。
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简称HPLC-EC)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和电化学检测原理相结合,实现对样品中化合物的分离和定量分析。
此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重复性好等优点,因而在环境科学、生物医药和食品安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五个部分进行阐述。
引言部分是对整篇文章的概述,介绍了HPLC-EC 技术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第二部分将对HPLC技术和电化学法以及它们之间的结合进行简要介绍。
接下来一节将详细讨论HPLC-EC的实验原理与分析过程。
第四部分将探讨HPLC-EC在环境污染物、生物医药和食品安全领域中的应用案例。
最后一节是总结与展望,回顾整篇文章所提到的内容,并展望该技术在未来发展中可能取得的进展。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的相关知识,深入探讨其原理及其在环境科学、生物医药和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
通过文章阐述,读者可以对HPLC-EC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且了解到该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实际应用和发展趋势。
2. 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概述:2.1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简介高效液相色谱(HPLC)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分析化学领域的分离技术。
它基于物质在溶剂流动下通过固定相的不同速率进行分离,可用于分析和检测各种化合物。
HPLC技术具有分离效果好、选择性强、重复性好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生物医药和食品安全等领域的样品分析中。
2.2 电化学法简介电化学法是利用电极与溶液中存在的化学反应产生的电流或电势来检测或测定物质的一种方法。
根据所使用的电极类型和测量参数,常见的电化学方法包括极谱法、电化学滴定法、恒定电位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实现对不同种类和浓度范围内的物质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和分析。
2.3 结合应用优势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HPLC-EC)是将HPLC技术与电化学方法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分析技术。
第52卷第8期 辽 宁 化 工 Vol.52,No. 8 2023年8月 Liaoning Chemical Industry August,2023收稿日期: 2022-08-21电化学方法检测胆固醇的研究进展飏吕龙,顾婷婷,尚帅,林常瑞(辽宁科技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辽宁 鞍山 114051)摘 要: 随着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胆固醇的检测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电化学方法具有选择性强、检测速度快等优点。
综述了近年来利用电化学方法在有酶和无酶的条件下测定胆固醇含量的电化学原理和最新进展,并对用电化学方法检测胆固醇进行了展望。
关 键 词:胆固醇;有酶;无酶;电化学传感器中图分类号:O65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935(2023)08-1193-04胆固醇是一种化学式为C 27H 46O 的环戊烷多氢菲的衍生物。
胆固醇是人体内最普遍存在的化合物,主要存在于大脑的中枢神经组织,另外还存在于肾脏、脾脏、皮肤以及胆汁。
胆固醇能经由多种途径进入身体。
高胆固醇会引起慢性心脏病、高血压、脑血栓等致命的心脑血管病[1-2]。
目前,胆固醇的检测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3-4],比色法[5-6]和光谱法[7-8]等,这些检测方法一般存在检测周期长、灵敏度低、选择性、仪器标准化、样品预处理要求高等缺点。
另一方面,电化学方法[9-10]由于具有选择性强、制备方法简单、仪器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检测速度快等特点,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11]。
电化学检测胆固醇的方法包括包括差分脉冲伏安法(DPV)[12]、安培法[13-14,15-17]、电荷转移(CT)[18]、循环伏安法(CV )[19-22]、线性扫描伏安法 (LSV)[23-24]、电化学发光法(ECL)[25]和电化学阻抗谱(EIS)[26]。
在这些方法中,电流测量法是许多研究中最常用和最敏感的方法[27]。
随着技术的发展,基于各种材料制备出的胆固醇电化学传感器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压轴题05电化学原理电化学是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应用和延伸,是高考每年必考内容,通常会以新型二次电池为载体考查原电池原理与电解原理。
试题以新型电源及含有离子交换膜的原电池、电解池为背景,通过陌生电化学装置图,在复杂、新颖的研究对象和真实问题情境下,主要考查电极反应式的正误判断与书写,电池反应式的书写,正负极的判断,电池充、放电时离子或电子移动方向的判断,电极附近离子浓度的变化,电解的应用与计算,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等,体现了对电化学知识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和应用性的考查。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2·湖北·统考高考真题)含磷有机物应用广泛。
电解法可实现由白磷直接制备()2Li P CN ⎡⎤⎣⎦,过程如图所示(Me 为甲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生成()21molLi P CN ⎡⎤⎣⎦,理论上外电路需要转移2mol 电子B .阴极上的电极反应为:()---42P +8CN -4e =4P CN ⎡⎤⎣⎦C .在电解过程中-CN 向铂电极移动D .电解产生的2H 中的氢元素来自于LiOH 2.(2022·辽宁·统考高考真题)某储能电池原理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放电时负极反应:()()-+3242433Na Ti PO -2e =NaTi PO +2NaB .放电时-Cl 透过多孔活性炭电极向4CCl 中迁移C .放电时每转移1mol 电子,理论上4CCl 吸收20.5mol Cl D .充电过程中,NaCl 溶液浓度增大3.(2023·浙江·高考真题)在熔融盐体系中,通过电解2TiO 和2SiO 获得电池材料()TiSi ,电解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石墨电极为阴极,发生氧化反应B .电极A 的电极反应:2228H TiO SiO 8e TiSi 4H O=+-++++C .该体系中,石墨优先于Cl -参与反应D .电解时,阳离子向石墨电极移动4.(2022·重庆·统考高考真题)硝酮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采用“成对间接电氧化”法合成。
2017年第36卷第1期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299·化工进展ZIF-8基多孔碳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王春宇,张晶,张青云,徐炳乾,杜艳(南京工业大学环境学院,江苏南京 210009)摘要:氮气氛围中煅烧ZIF-8,对煅烧后样品采用XRD、FESEM、BET、HRTEM等进行表征,并通过对亚甲基蓝的脱除来测试其吸附和光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煅烧温度低于500℃时,碳化样品保持了ZIF-8的结构及形貌。
温度达到600℃时,ZIF-8开始分解碳化,结构中的Zn转变成ZnO,形成ZnO@C复合物,但其光催化活性较低,这是由于ZnO被C包裹减少了与亚甲基蓝分子接触概率。
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ZIF-8碳化成为具有石墨相结构的多孔碳。
煅烧的温度越高,颗粒的团聚越明显,纳米级颗粒聚结形成明显的的块状物;碳化样品的比表面积越高,介孔和大孔所占比例也越大。
亚甲基蓝的脱除实验显示,随着碳化温度的增加,碳化样品的脱除效果显著提高,1000℃碳化所形成多孔碳的脱除效果优于市售的活性炭,主要与高的表面积及多的介孔及大孔相关。
关键词:ZIF-8;热解;多孔碳;制备;亚甲基蓝;吸附中图分类号:O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6613(2017)01–0299–06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17.01.038Preparation and adsorption properties of ZIF-8 based porous carbon WANG Chunyu,ZHANG Jing,ZHANG Qingyun,XU Bingqian,DU Yan(College of Environment,Nanjing Tech University,Nanjing 210009,Jiangsu,China)Abstract:ZIF-8 was calcined in nitrogen,and the calcined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FESEM,BET,and HRTEM. The adsorption and photocatalytic properties of the calcined samples were tested through the removal of methylene blu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of ZIF-8 were maintained when the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was less than 500℃. When the temperature reached 600℃,ZIF-8 began to decompose,the Zn in the structure changed to ZnO,and the complex ZnO@C was formed.Unfortunately,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ZnO@C was not high,because the formed ZnO was covered by C,which reduced tits contact with methylene blue molecules. With the further increase of the temperature,porous carbon of graphite structure was formed. The higher the calcination temperature,the more the particles’ agglomeration and blocks of large particle size were formed by the aggregation of nano-sized particles. The increase of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also led to the increases of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the number of mesoporous and large pores of the calcined samples. The methylene blue removal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removal efficiency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carbonization temperature.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porous carbon formed by carbonization at 1000℃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commercial activated carbon,which is mainly because the former had the surface area and larger pore size.Key words:ZIF-8;pyrolysis;porous carbon;preparation; methylene blue;adsorption活性炭是一种拥有优良吸附性能的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发达的孔隙结构,可用作吸附材料,广泛应用废水处理。
第8章电化学分析法导论(Chapter Introduction to Electrochemical Analysis) (2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电化学分析法的概念及分类。
2.了解电化学分析中常用的电极和分类。
3.熟悉自发电池和电解池。
4.掌握电极电位的计算方法。
5.了解扩散电位(液接电位和盐桥的作用)。
6.了解电解现象。
7.掌握分解电压、析出电位、过电压过电位的概念。
8.学会析出电位和分解电压的计算。
教学要点和所涵盖的知识点:电化学分析法的概念及分类;常用的电极和分类,自发电池和电解池;电极电位的计算方法,扩散电位(液接电位和盐桥的作用);电解现象(分解电压、析出电位、过电压、过电位)。
重点和难点:电解现象(分解电压、析出电位、过电压、过电位)。
一定义和内容(一)定义电化学分析法也称为电分析化学,尽管存在不同意见,一些著名学者还是提出了大多数人可接受的定义。
50年代,I.M. Kolthoff 提出: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 as the application of electrochemistry to analytical chemistry。
80 年代,由于分析化学的快速发展,电分析化学的内容的扩充和更新,这一定义不能准确适应,J.A.Plambeck 修正了这一定义: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 is that branch of chemical analysis that employs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to obtain information related to the amounts,properties, and environments of chemical species.在我国早期引用Kolthoff 的定义。
80年代后,提出的中文定义为:“依据电化学和分析化学的原理及实验测量技术来获取物质的质和量及状态信息的一门科学。
污水处理技术之8种电化学水处理方法所属行业: 水处理关键词:污水处理水处理技术电化学水处理世间万物,都是有一利就有一弊。
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不可避免地对环境产生污染。
废水就是其中之一。
随着石化、印染、造纸、农药、医药卫生、冶金、食品等行业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的废水排放总量急剧增加,且由于废水中含有较多的高浓度、高毒性、高盐度、高色度的成分,使其难以降解和处理,往往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水环境污染。
为了处理每天大量排出的工业废水,人们也是蛮拼的。
物、化、生齐用,力、声、光、电、磁结合。
今天笔者为您总结用“电”来处理废水的电化学水处理技术。
电化学水处理技术,是指在电极或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在特定的电化学反应器内,通过一定的化学反应、电化学过程或物理过程,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的过程。
电化学系统设备相对简单,占地面积小,操作维护费用较低,能有效避免二次污染,而且反应可控程度高,便于实现工业自动化,被称为“环境友好”技术。
电化学水处理的发展历程电化学水处理技术包括电絮凝-电气浮法、电渗析、电吸附、电芬顿、电催化高级氧化等技术,种类繁多,各自都有适用的对象和领域。
所属行业: 水处理关键词:污水处理水处理技术电化学水处理 01电絮凝-电气浮法电絮凝法,实际上就是电气浮法,因为絮凝的过程也伴随着气浮的发生,因此可合称为“电絮凝-电气浮法”。
该法通过外电压作用下,产生的可溶性阳极产生阳离子体,阳离子能够对胶体污染物发生凝聚效应。
同时,阴极在电压作用下的析出大量氢气,氢气在上浮的过程中能够将絮体上浮,电凝聚法就这样通过阳极的凝聚和阴极的絮体上浮实现污染物的分离和水的净化。
以金属为溶解性阳极(一般为铝或铁),在电解时产生的Al3+或Fe3+离子生成电活性絮凝剂,来压缩胶体双电层使其脱稳,以及吸附架桥网捕作用来实现的:一方面形成的电活性絮凝剂M(OH)n,被称为可溶性多核羟基配合物,作为混凝剂能快速有效地凝聚污水中的胶体悬浮物(细微油珠和机械杂质)并“架桥”联接,凝成“大块”而加速分离.另一方面胶体在Al盐或Fe盐等电解质作用下压缩双电层,因库仑效应或凝结剂的吸附作用,导致胶体凝聚而实现分离,发生电絮凝剂。
电化学分离法的原理及应用简介电化学分离法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原理实现分离和纯化的方法。
它通过控制电解液中的电流和电势,利用电化学反应将溶质分离出来。
电化学分离法在环境保护、能源开发、化学合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原理电化学分离法的原理基于物质在电解液中的电荷转移行为。
当施加电流通过电解液中的溶质时,溶质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这些反应导致溶质分离为不同的物质,在电极表面形成沉积物或气体产物。
这种分离方法可以通过控制电流和电势来实现高效纯化。
应用1. 金属提取和电解精炼•电化学分离法常用于提取和精炼金属。
例如,铜的提取和精炼常通过电解铜硫酸盐溶液来实现。
电解过程中,正极是纯铜板,负极是铜的硫酸盐溶液。
施加电流后,铜离子被还原到纯铜板上,从而实现了铜的纯度提高和分离。
2. 水处理•电化学分离法可用于水处理过程中的去离子和废水处理。
例如,电渗析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分离法去除水中离子的方法。
电渗析通过施加电场将离子从溶液中引导到电极上,使其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可以高效地去除水中的杂质和离子,从而提高水的纯度。
3. 药物分析•电化学分离法在药物分析中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电化学滴定法可以用于测定药物中的氧化还原性活性成分的含量。
通过与滴定剂反应,药物中的氧化还原性活性成分可以被滴定溶液定量分离和测定。
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好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
4. 电化学合成•电化学分离法也可以用于化学合成过程中的纯化。
例如,在有机合成中,电化学分离法可以分离和纯化产物和原料。
通过选择合适的电解液、电极材料和电解条件,可以实现高效的分离和纯化,避免了传统纯化方法中的繁琐步骤。
5. 能源储存•电化学分离法在能源储存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锂离子电池就是利用电化学分离法将锂离子嵌入负极材料,实现锂离子和电子的分离和储存。
这种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环境友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移动电源、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等领域。
结论电化学分离法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原理实现分离和纯化的方法,通过控制电流和电势来实现高效纯化。
高放废液的处理及杯芳烃的合成方法应仲毅(宁波市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宁波315040)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核能是解决能源危机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目前阻碍核能发展的主要障碍是高放废液的处理。
杯冠化合物对137Cs 的萃取有很好的效果,已成为现在研究的热点。
本文介绍了高放废液的处理及杯芳烃的合成方法。
关键词:杯冠化合物;高放废液;铯离子;发热元素;杯[4]芳烃中图分类号:X771;O615.11 文献标识码:A1核能的国内外发展长期以来,人类依赖的都是煤炭、石油、天然核能的可持续发展从技术上要解决两个问题:1)核资源的有效利用。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可以用作民用动力的核能,仍然是裂变能,其初始原料始自然界的铀和钍。
现行动力堆中,核燃料为富集浓度约3%的铀-235,其利用率不是很高,残存于动力堆乏燃料元件中的大量核燃料未被利用。
为此需要进行乏燃料后处理。
此外,在天然铀中同位素丰富度比铀-235 高得多的铀-238 以及地壳中含量比铀高五倍的钍-232 的利用,有待于发展快中子增殖堆、高温气冷堆等;2)放射性废物的安全处理处置技术。
后处理高放废液(HL LW)因其汇聚了99 %以上的放射性,含有超铀元素(镎、钚、镅、锔)、长寿命裂变产物元素(129I、99Tc)和高释热核素(90Sr、137Cs)而备受瞩目[2]。
核能的和平利用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1999 年,全世界有29 个国家的433 个核电站运行。
截至1999 年12 月31 日的统计表明,工业化国家、东欧/前苏联和发展中国家占世界核电比例分别是79.7%、13.0%、7.3%。
美国能源部信息中心对世界核电能力进行了预测(表1)。
气等化石能源。
据2004 年世界能源统计年鉴的最新数据显示,世界石油总储量为1.15 万亿桶,全球天然气总储量为176 万亿立方米。
根据日本权威能源研究机构的统计,全球煤炭埋藏量10316 亿吨,仅供开采100 年。
电化学分析习题一、选择题1.不属于电化学分析法的是CA.电位分析法 B. 极谱分析法 C. 电子能谱法 D. 库仑滴定2. Ag-AgCl参比电极的电极电位取决于电极部溶液中的 BA.Ag+活度 B. Cl-活度 C. AgCl活度 D.Ag+和Cl-活度之和3.正确的饱和甘汞电极半电池组成为BA. Hg/Hg2Cl2(1mol/L)/KCl(饱和)B.Hg/Hg2Cl2(固)/KCl(饱和)C.Hg/Hg2Cl2(固)/KCl(1mol/L)D.Hg/HgCl2(固)/KCl(饱和)4.pH玻璃电极的膜电位产生是由于测定时,溶液中的 DA.H+离子穿过了玻璃膜 B.电子穿过了玻璃膜C.Na+与水化玻璃膜上的Na+交换作用 D.H+与水化玻璃膜上的H+交换作用5.玻璃电极使用前,需要 CA.在酸性溶液中浸泡1h B.在碱性溶液中浸泡1hC.在水溶液中浸泡24hD.测量的pH不同,浸泡溶液不同6.氟离子选择电极对氟离子具有较高的选择性是由于 BA.只有F-能透过晶体膜 B.F-能与晶体膜进展离子交换C.由于F-体积比拟小 D.只有F-能被吸附在晶体膜上7.在电位法中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电位应与待测离子的浓度DA. 成正比B. 的对数成正比C. 符合扩散电流公式的关系D. 符合能斯特方程式8. 当金属插入其金属盐溶液时,金属外表和溶液界面会形成双电层,所以产生了电位差。
此电位差为BA.液接电位B.电极电位C.电动势D.膜电位9. 用pH玻璃电极测定pH为13的试液,pH的测定值与实际值的关系为 B A.测定值大于实际值B.测定值小于实际值C.二者相等D.不确定10.直接电位中,参加TISAB的目的是为了 CA.提高溶液酸度B.恒定指示电极电位C.固定溶液中离子强度和消除共存离子干扰D.与待测离子形成配合物11.测量pH时,需要用标准pH溶液定位,这是为了 DA.防止产生酸差 B.防止产生碱差C.消除温度的影响 D.消除不对称电位和液接电位的影响12.玻璃电极不包括 CA.Ag-AgCl参比电极B.一定浓度的HCl溶液C.饱和KCl溶液D.玻璃膜13.电位测定水中F-含量时,参加TISAB溶液,其中NaCl的作用是 B A.控制溶液的pH在一定围B.使溶液的离子强度保持一定值C.掩蔽Al3+和Fe3+干扰离子D.加快响应时间14.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离子活度时,与测定的相对误差无关的是 CA.待测离子的价态B.电池电动势的本身是否稳定C.温度D.搅拌速度15.pH玻璃电极玻璃膜属于 DA.单晶膜B.多晶膜C.混晶膜 D.非晶体膜16.通常组成离子选择电极的局部为 AA.参比电极、参比溶液、功能膜、电极管B.参比电极、饱和KCl溶液、功能膜、电极管C.参比电极、pH缓冲溶液、功能膜、电极管D.电极引线、功能膜、电极管17.测量溶液pH通常所适用的两支电极为 AA.玻璃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B.玻璃电极和Ag-AgCl电极C.玻璃电极和标准甘汞电极D.饱和甘汞电极和Ag-AgCl电极18.液接电位的产生是由于 BA 两种溶液接触前带有电荷B 两种溶液中离子扩散速度不同所产生的C 电极电位对溶液作用的结果D 溶液外表力不同所致19. 电位滴定法是以测量电位的变化为根底的,以下因素中对测定影响最大的是 B A.参比电极电位B.待测离子的活度C.液接电位D.不对称电位20.用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值时,电极系统由玻璃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组成,其中玻璃电极是作为测量溶液中氢离子活度〔浓度〕的__C_。
专题08电化学类题1 原电池工作原理1.利用小粒径零价铁(ZVI)的电化学腐蚀处理三氯乙烯,进行水体修复的过程如图所示。
H+、O2、N O3-等共存物会影响水体修复效果,定义单位时间内ZVI释放电子的物质的量为n t,其中用于有效腐蚀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n e。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①在负极发生,反应②③④均在正极发生B.单位时间内,三氯乙烯脱去a mol Cl时,n e=2a molC.④的电极反应式为N O3-+10H++8e-N H4++3H2OD.增大单位体积水体中小粒径ZVI的投入量,可使n t增大类题2 燃料电池2.某大学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酸性乙醇电池,电池总反应为C2H5OH+3O22CO2+3H2O,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极为电池的正极B.电池工作时,H+由a极区向b极区迁移C.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4H++O2+4e-2H2OD.电池工作时,每1 mol乙醇被氧化转移6 mol电子3. (双选)随着各地治霾力度的加大,大力发展高性能燃料电池汽车成为研究课题。
某课题组设计的液体燃料电池如图1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图1 图2A.该电池的优点是不产生污染气体,且液体燃料便于携带B.电池内部使用的是阴离子交换膜,OH-经交换膜移向正极C.该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采用多孔纳米碳材料(如图2),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增加吸附量D.该电池中通入N2H4的一极为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N2H4+4OH--4e-N2↑+4H2O4.微生物燃料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某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B.电路中有4 mol电子发生转移,大约消耗112 L空气C.维持两种细菌存在,该装置才能持续将有机物氧化成CO2并产生电子D.HS-在硫氧化菌作用下转化为S O42-的电极反应是HS-+4H2O-8e-S O42-+9H+类题3 新型原电池5.要“打赢蓝天保卫战”,意味着对污染防治比过去要求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