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7课动物笑谈》同步精讲精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7课动物笑谈》同步精讲精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7课动物笑谈》同步精讲精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羞怯.(què)余晖.(huī)咒.骂(zhòu)神彩奕.奕(yì)

B.麝.香(shè)敛.翅(liǎn)匍匐

..(pú fú)大相径.庭(jìnɡ)

C.温驯.(xùn)小凫.(fú)虐.待(nüè)哺.乳动物(pǔ)

D.嗔.怪(zhēn)蹒.跚(pán)模.样(mú)脸色煞.白(shà)

2.下面各项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2016》中收录的各种怪诞不经

....的比赛记录令人觉得不可思议.

B.贵阳1号线开通首日,东西两边的客流量大相径庭

....,东边冷冷清清,西边却热热闹闹.

C.她减了又长回来,改食谱换新衣,这周神采奕奕

....,下周又衣着邋遢.

D.我今年去了黄果树瀑布,那里的行云流水

....让人感到美不胜收.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到2017年3月,应用于移动通信芯片的国产自主卫星导航IP核数量近1800万左右。

B.杨绛先生在文学语言方面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C.今年传奇欧美音乐界小提琴家耶胡迪·梅纽因100周年诞辰。

D.5月21日,2016年世界羽毛球团体赛尤伯杯在江苏昆山落幕,使中国羽毛球女队击败韩国队卫冕成功。

二、字词书写

4.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早晨一放它出来,它总是迫不急待地来找我。______

(2)小鸭子对母亲需索不体。______

(3)我花了一笔数目可观的钱买下这只漂亮而温训的鸟。______

(4)它总是窜得高高的,然后就绕着我们屋子前面的柠檬树有规则地打起转来。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读课文《动物笑谈》第10-19段,思考下面的问题。

5.“另一次我差点儿被送进疯人院里,这得怪我养的那只黄冠大鹦鹉‘可可’了”这句话在

文中起什么作用?

6.“它总是迫不及待地来找我”句中“迫不及待”一词怎么理解?

7.“到底叫不叫它呢?那一刻真叫我为难呀,如果我叫了,它竟然理也不理地飞走了,我怎么向旁边的人解释呢?”这一传神的心理描写表达了“我”怎样的心情?

8.这段话一共写了黄冠大鹦鹉的几件趣事?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蟋蟀出世记

法布尔

①想看蟋蟀产卵的人,不必花一个钱做准备工作;他只要有点儿耐心就够了。布封称这耐心是天才;我愿略降一格,称之为观察工作者的最可贵的品质。我们在四月,或最迟五月,把乡野蟋蟀一雌一雄地单独关在盛有底土的花罐里。可以用莴苣叶做它们的食物,隔一段时间换一次新鲜的。容器口上盖一块小玻璃板,防止蟋蟀逃走。

②一些很有意义的资料,就是通过这种简陋的设备获得的。需要的话,还可以利用优质金属网做的笼子,作为辅助设备。现在,我们来监视产卵过程,但愿能保持高度警觉,不要错过产卵良机。

③时至六月的第一个星期,坚持不懈的观察工作开始收到令人欣慰的成效。我忽然看见母蟋蟀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产卵管垂直插在土里。对我有失礼貌的偷看行为,它毫不介意,依然长时间定在一个点上不动。最后,它拔出自己那把点播种子的小铲,草草扒拉几下,抹掉钻眼的痕迹;它稍微喘口气,又溜达到另一个地点,再度开始往土里插产卵器;它这儿插一下,那儿插一下,所有可以利用的地皮都点播到了。这情形和大家熟悉的白面螽斯一样,只是操作速度比螽斯缓慢。二十四小时过去,我觉得产卵结束了。但为了做到更可靠地掌握情况,我又继续观察了两天。

④两天过后,我开始搜索土层。卵粒呈稻草黄色,都是有两个终端的小圆柱体,长约三毫米。它们彼此不接触,竖埋在土里,点播的距离很近。种子数量多少,取决于一个连续产卵过程中的产卵次数。整个土层下都发现了卵粒,它们离土表层大约两厘米。用放大镜观察一堆土,是件很麻烦的事情,根据这样所能观察到的结果估计,每只母蟋蟀的一个产卵过程,大约产出五六百粒卵。这等规模的家庭,肯定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接受大幅度裁员才行。

⑤每粒蟋蟀卵,本身都是绝妙的小小机械系统。卵壳就像一个白色的遮光套,顶部有一个很规则的圆孔;沿圆孔周边扣着一个拱形顶帽,成为一个封盖。封盖不是在新生儿盲目推顶或割划下被划开,而是沿一道特意准备的、质地极其脆弱的线纹自动开启。这奇妙的孵化过程,也应该了解一下。

⑥产卵后十五天左右,卵壳前端隐约看得见一对黑里透红的视觉器官的大圆点。之后,在圆柱体顶端,恰好显现出一个微型环状垫圈。这就是正在形成中的断裂线。不久,透过半透明的卵壳,可以看见里面那小动物身体的细小分节。再往后,就要加倍警觉,频频察看了,尤其是上午的时间里。

⑦好运气所偏爱的,是那些有耐心的人;它来报答我所付出的艰辛劳动。经过一种精妙绝伦的加工,微型垫圈已经变成一道强度甚低的条纹;就在这个时候,困在卵中的小生命额头一碰,卵盖便沿着自己的周边分离开去,被顶起来。随后落在一旁,其景状与注射剂细颈薄玻璃瓶的顶帽断落一样。蟋蟀从卵壳里出来,犹如从玩偶盒里弹出了个小怪物。

(选自《昆虫记》)9.文章按照______顺序说明蟋蟀出世的过程。

10.细读文章③⑥⑦三段,将蟋蟀出世的过程补充完整。

母蟋蟀产卵点播→卵壳前端出现一对视觉器官的大圆点→______→______→______→小生命顶起卵盖,破卵而出

11.文章第②段“现在,我们来监视产卵过程,但愿能保持高度警觉,不要错过产卵良机”一句中,作者为什么用“监视”而不用“察看”?请说说你的理解。

1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说明第⑦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关于字音,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多音字。A错误,“怯”读“qiè”;B正确;C错误,“哺”读“bǔ”;D错误,“嗔”读“chēn”。故选:B

2.D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词语的积累与理解能力,平时要有一定的词语或成语的积累,做题时还要会根据句子的意思,理解词语或成语的意思。选择题一般可用排除法选择出正确答案。“行云流水”比喻诗文纯任自然,毫无拘执,不能形容瀑布,故D项不正确。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成语的积累与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日常读书与写作中,注意多积累,多思考,正确使用成语,拿不准的,多查字典。要想正确地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

3.B

【解析】

【详解】

A.语意矛盾。去掉“近”或“左右”;

C.缺少谓语。在“传奇”后加“是”;

D.缺少主语。去掉“使”;

故选B。

4.急-及;体-休;训-驯;窜-蹿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注意“窜” 与“蹿”的区别:“窜”本义指老鼠在地上乱跑,想找洞穴躲藏起来,后来引申为逃走,乱跑。如东跑西窜,抱头鼠窜。“蹿”,指向上跳。如猫蹿到树上去了。

5.这句话既起到了过渡的作用,也起到了设置悬念的作用.它使文章波澜叠起,曲折丛生,

既推进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又可以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6.“迫不及待”一词写出了可可深通人性,它对“我”的依恋之深.

7.这句话写出了作者纠结不已又矛盾的心情,既怕被周围的人当作行事怪诞的疯子,又怕可可迷路不能回家.

8.一共写了可可的三件事:①可可到处追寻“我”;②可可的恶作剧;③可可把毛线缠到树上.

表达效果:

①可可到处追寻“我”.写出了可可因获得自由后变得活泼而神采奕奕,并且对“我”恋恋不舍.

②可可的恶作剧.写出了可可的聪明,它知道如何来排这些扣子,更突出了可可与作者一家人的亲密.

③可可把线缠到树上.可见可可是多么的富有想象力,它与“我”的母亲是多么的融洽.【解析】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句在文中的作用分析。根据文本内容可知,本段文字中的“另一次”紧承上文,后半句又引起下文,所以它起的作用是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中重点词语含义的能力。作答时,需正确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即可。迫不及待:形容心情十分急切。在这里形象的体现了可可的聪明和对我的依恋。

7.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理解语句一定要遵循“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把句子放到语段中,把语段放到原文,结合上下文内容,结合语段在文中的位置及作用,做出具体分析,这样才能正确而全面的理解出语段的意思。联系具体的语境分析即可。这句话写出了我心中的纠结,想喊又不想喊,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细读文本可知,这几段重点写我与可可之间的三件趣事,一是可可到处找寻我,表现了它对我的依恋。二是可可把父亲衣服上的扣子拧下来,而且还整齐的排列起来,表现了它与我们一家人的亲密和聪明。三是可可把毛线缠到树上,表现他与我的母亲关系融洽,富有想象力。

9.时间;

10.圆柱体顶端显现出一个微型环状垫圈半透明的卵壳内出现小动物身体的细小分节微型垫圈变成强度甚低的条纹

11.监视”是严密注视蟋蟀产卵的全过程,而“察看”是细看,可以是偶尔的、短时间的.“监视”比“察看”能更好地突出科学观察需要耐心、细致、高度警觉的特点,所以用“监视”更为准确

12.示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蟋蟀破卵而出时的可爱情状,表达了作者看到蟋蟀出世时的欣喜之情.

【解析】

【分析】

9.本题考查的是说明顺序的判断,理解说明内容,梳理层次关系,从常用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判断文章的说明顺序。并结合内容加以分析即可。这篇文章首先介绍了我的准备工作,接着介绍了母蟋蟀产卵的过程,然后介绍了卵的特点,又介绍了产卵后卵的生长,最后介绍了蟋蟀的破壳而出。所以是时间顺序。

10.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细读文章③⑥⑦段,找出蟋蟀处世的各个阶段的变化,提取原文解答即可。1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分析,解答时需要解释词语的意思,然后说说文章中词语的表达效果,最后指出换了以后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监视”是严密注视蟋蟀产卵的全过程,而“察看”是细看,可以是偶尔的、短时间的。据此分析即可。

12.本题考查的是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根据标志性语言判断说明方法类型,结合上下文及该段的说明中心,分析其说明作用即可。画线句将蟋蟀比作小怪物,这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蟋蟀破卵而出时的可爱情状,表达了作者看到蟋蟀出世时的欣喜之情。

点睛: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有多种,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下定义、作引用、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等,在学习说明文的过程中要熟练掌握各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