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全球城市区域发展的芝加哥战略规划_王兰
- 格式:pdf
- 大小:2.81 MB
- 文档页数:7
美国城市中心区的再发展战略
严定中
【期刊名称】《城市》
【年(卷),期】2000(000)002
【摘要】由于城市中心区被视为城市发展质量的决定困素,各种规模的城市与城市区域的发展都依托于城市中心区取得再发展。
认真考察一下就可以发现,尽管连续进行了30多年的再发展方针和再发展工程,大多数的美国城市中心区仍然存在严重的经济问题。
美国城市中心区再发展的阶段性方针,特别是被广泛应用的7个规划和设计发展战略是:增加步行街、改建室内购物中心、历史文物的保护、临水区域的开发、写字楼的开发、建设重大活动场所、提高交通能力。
【总页数】3页(P61-63)
【作者】严定中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712
【相关文献】
1.城市中心区的功能重定位与再开发--美国城市中心区的兴衰更替及其启示 [J], 何军;杨忠
2.美国城市中心区更新中的可持续设计策略研究——以西雅图中央滨水区景观改造为例 [J], 杨雪蕾;王鹏
3.美国城市中心区复兴过程中的建筑遗产再利用研究——以昆西市场为例 [J], 丁
锡乾;杨雪蕾
4.美国城市中心区复兴案例分析 [J], 张永和
5.再发展型城市中心区控规的编制——以青岛城市中心区为例 [J], 于连莉;戴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由规划浪费引发的拆拆建建,使老百姓和纳税人的血汗钱打了水漂,也给各地政府带来了高昂的行政成本,进而影响政府信用。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周琦教授周琦说:“我在美国芝加哥市住了6年,芝加哥现在的城市规划是1887年做的。
芝加哥之前是个小镇,1887年被一场大火给烧了,后来就做了一个城市发展规划,现在建设还是依照这个规划,没有大的变化,那张规划大图至今还挂在市规划局里。
”(《半月谈》最新一期)在“有多少建筑可以推倒重来”的疑问声中,我们看到了芝加哥带给我们的另一番景象:城市发展规划百余年未变。
相比之下,上海市有“亚洲第一弯”之称的延安路高架外滩下匝道的设计寿命长达50年,却只使用了11年就宣告寿终正寝;2002年初,武汉“外滩花园”因违反国家有关防洪法规被起爆拆除,政府为此付出了数倍于其上亿元投资的代价;备受关注的南京紫金山“观景台”被人工爆破,数百万元的国有资产白白流失……这些远去的爆破声犹在耳际,警醒各地的“规划之笔”。
而结合芝加哥“城市规划土”百余年未变的事实,谁该对我国“城市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不如领导一句话”进行反省呢?客观地说,单纯就城市建设说城市建设的思维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
如果人为地剥离城市规划与社会、经济、政治的内在联系,无视其背后的利益博弈和权威性利益分配,城市规划就难以摆脱“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困境。
应认识到,城市规划的多变与政府和官员自身利益的过于张扬,造成的城市普通公众发言权空间狭小乃至利益无法得到保障有着密切的关联。
当前,某些领导为了谋取私利,好大喜功,盲目干预开发过程以及城市布局,修建一些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利益的政绩工程,使得“长官意志”高于公众意志,结果背离了维护公共利益的价值目标。
还有的规划被指责为有权有势的社会阶层服务,而忽略了普通老百姓的利益。
因此,面对芝加哥“城市规划图”百余年未变,笔者以为,社会特别是官员群体应进行反思。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两院院士周干峙在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曾说,当前城市规划工作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行政干预过多,二是被开发商暗地操纵。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城市规划发展》第一章至第二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柯布西埃提出的城市规划理论是(C)。
A田园城市理论 B有机城市思想 C理性与功能主义城市规划思想 D区域规划思想2、集中体现芬兰建筑规划师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的著作是(A)。
A《城市:他的发展、衰败与未来》 B《芝加哥规划》 C《雅典宪章》 D《明日的城市》3、政府开始根据不同用途对土地进行分区始于(A)。
A 1920年代B 1930年代C 1940年代D 1950年代4、1977年,国际建筑协会在秘鲁利马召开的会议签署了(B)。
A《芝加哥规划》B《马丘比丘宪章》C《雅典宪章》D 《狄龙规则》5、城市功能分区的规划思想集中体现在(A)。
A《雅典宪章》B《马丘比丘宪章》C《芝加哥规划》D《明日的城市》6、能够反映城市化发展状况及其动力机制总体特征的是(A)。
A城市化模式 B 城市规划 C城市总体规划 D城市分区7、我国目前的城市化模式属于下列(C)。
A 逆城市化B 同步城市化C 滞后城市化D 过度城市化8、城市规划的最根本的作用是(C)。
A解决城市社会矛盾B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C提高城市生活质量 D 改进城市环境9、《雅典宪章》的突出内容是提出了( D )的思想。
A 美化城市B 城市规划C 城市现代化D 城市功能分区10、城市化过程中产业结构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B ) 。
A第一产业比重先升后降、第二产业比重稳步上升的过程B第二产业比重先升后降、第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的过程C第一、二产业比重先升后降、第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的过程D第一产业比重先升后降、第二、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的过程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属于现代城市规划实体理论的有(ABCD)。
规划实践:芝加哥2040规划芝加哥2040,是大芝加哥都市区的区域性战略规划。
需要说明的是,自从20世纪70年代大规模的联邦城市更新退出历史舞台之后,美国的城市规划基本不再涉及雄心勃勃的空间规划,而更类似与发改系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只是时间跨度更为长远。
芝加哥2040的主要章节和内容,简要介绍如下:(一)生机勃勃的社区一、通过住房和土地利用手段促进社区的生机。
主要措施包括:(1)更为紧凑、步行、混合使用的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结构应有利于公共交通的使用、就业集中地点紧密联系。
(2)实施倡导性规划,发挥地方自身力量;财政资金向社区规划倾斜,区域规划机构为社区规划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设立新的基金,为列入社区规划内的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资金保障;强化地方政府间的合作。
二、保护水资源和能源。
主要措施包括:(1)长远考虑水供给和保护;执行《水计划2050》,推广暴雨处理系统;取消水补助,按净水成本价收费;减少地下水的开采;力争人均水使用量从现在的172加仑/人减少到139加仑/人。
(2)提高节能家居产品和绿色技术的普及率,提高能源的使用效能;力争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当前的1.32亿吨减少到47亿吨。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in Metric Tons)三、增加并改善城市公园和公共空间。
主要措施包括:(1)在现有25万英亩公园基础上,再增加15万英亩的公园用地;(2)提高公园的可达性,力争平均每千人能便捷的享受到10英亩以上公园的比重达到70%。
(3)继续推进绿道和徒步道的建设,力争绿道和徒步道的数量是现在的一倍。
四、提升本地水果的可持续化。
(1)提高本地水果生产、配送和垃圾处理的可持续化,提倡在商业农场、社区互助农庄、住房后花园内种植水果;(2)推行城市农场计划,在人们无法接触到新鲜农产品的地方,建设城市农场。
(二)人力资本五、提升教育和人力发展能力。
主要措施包括:(1)提高劳动力服务水平。
美国联邦教育部2002~2007年战略计划
江雨
【期刊名称】《基础教育参考》
【年(卷),期】2004(000)005
【摘要】美国现任总统布什当年就任州长时就十分重视教育。
他的教育改革思想在总统竞选的过程中得到了逐渐完善。
9·11事件不仅使美国清醒地认识到最危险的敌人是恐怖主义,而且也进一步认识到教育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
培养身心健康、爱国、守法、掌握实用科学知识的年轻一代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
战略计划提出了未来五年内的六个具体教育战略目标。
【总页数】2页(P15-16)
【作者】江雨
【作者单位】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教育组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俄亥俄州立图书馆2002-2007年战略计划
2.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2009~2014年的战略计划目标简介
3.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2009~2014年的战略计划目标简介(续)
4.美国联邦大数据研发战略计划述评
5.美国国家教育战略的新走向——《美国教育部2002~2007年战略规划》评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专题:“十五五”区域协调发展与国土空间发展格局优化Coordin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Territorial Spatial Optimization in 15th Five-Year Plan编者按区域协调发展和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是政府、学界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之一。
《中国科学院院刊》长期关注主体功能区定位及优化实施。
《中国科学院院刊》编委樊杰研究员及其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的团队长期致力于地域功能理论、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双评价方法、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现代空间治理体系的研究;在国家“十三五”和“十四五”发展规划的研究阶段,《中国科学院院刊》曾分别刊登主要基于该团队研究成果的“‘十三五’区域发展战略研究”(2016年第1期)和“‘十四五’规划的区域战略与空间治理”(2020年第7期)专题,收到多方良好反馈。
时值“十五五”即将到来,为更好地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优化实施规划》,樊杰研究员牵头开展了前期研究;目前已在区域协调发展理论思考和战略创新、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及其引导产业合理布局的途径、综合功能区支撑新发展格局的探索,以及促进高品质空间安全和高质量空间发展良性互动的政策配套等方面形成系列成果。
基于此,本刊特组织“‘十五五’区域协调发展与国土空间发展格局优化”专题,旨在为研制“十五五”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为我国在“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发挥智库作用。
本专题由《中国科学院院刊》编委、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经济地理教研室主任樊杰研究员指导推进。
引用格式:樊杰. “十五五”时期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探索、战略创新与路径选择.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4, 39(4): 605-619, doi: 10.16418/j.issn.1000-3045.20240321003.Fan J. Theory, strategy and path of China’s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during 15th Five-Year Plan period. 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24, 39(4): 605-619, doi: 10.16418/j.issn.1000-3045.20240321003. (in Chinese)“十五五”时期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探索、战略创新与路径选择樊杰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北京1001903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1408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扶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区域重大战略实施等举措,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态势良好。
专题研究作者:李海军来源:《国际城市规划》 2015年第1期产业转型和就业选择——全球经济背景下的芝加哥应对策略研究主持人:李海军,武汉市规划研究院,主任工程师,高级规划师,美国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2012 年访问学者。
Navelley303@随着世界经济和社会转型发展的趋势,城市规划作为一项综合性的公共政策,逐渐转向经济、社会型规划,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
以芝加哥为代表的欧美发达城市规划实践为我国快速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探索规划变革提供了相关经验借鉴和参考。
——栏目主持人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伴随着全球化发展趋势,世界经济格局正在经历一次根本性转变。
作为美国曾经的老工业基地和全球性城市,芝加哥具有较为丰富的经济转型经验,2002年美国市长协会(USCM)把芝加哥选为全美城市发展和管理的范例进行推广和宣传[1]。
2007 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风暴,世界各国蝴蝶效应般地出现经济增长放缓甚至衰退现象,大量工厂企业倒闭,许多工人下岗失业,芝加哥也受到冲击,再一次处于重要的转型变革时期。
2011 年 5 月16 日,拉姆· 伊曼纽尔(Rahm Emanuel)正式就任芝加哥第55 任市长。
受其委托,芝加哥世界商会(WBC: World BusinessChicago)成立了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制了《经济增长和就业规划》(A Planfor Economic Growth and Jobs 2012)。
该规划汇集了世界顶级研究机构人员(如布鲁金斯学会大都市政策部、麦肯锡咨询公司、美国大都市战略部与RW 风险咨询公司)、大都市规划委员会、社区组织联合会、芝加哥劳工联盟及城市联盟、企业团体、市民代表等,共同为芝加哥大都市区(ChicagoMetropolitan)未来经济发展谋划宏伟蓝图。
通过对芝加哥现状发展条件的严谨分析和比较,该规划明确提出了区域经济增长的方式、城市发展的目标和框架,以及符合芝加哥未来发展的产业转型策略、就业方向选择。
芝加哥中国城的规划问题和战略性建议
姜波;许大为
【期刊名称】《山西建筑》
【年(卷),期】2016(042)008
【摘要】介绍了芝加哥中国城的基本情况,针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区位优势和交通系统、人口数量、中国文化传承等方面,提出了战略性的规划实施建议,从而使芝加哥中国城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页数】3页(P5-6,7)
【作者】姜波;许大为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
【相关文献】
1.美国芝加哥中国城公园设计 [J], 刘滨谊
2.中国城市景观的色彩规划问题探究 [J], 刘洪彩;刘存;郭笑梅;
3.芝加哥多中心模式对中国城市转型的启示 [J], 陆小成;冯刚;侯祥
4.芝加哥与中国城市比较略谈 [J], 王宁
5.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国城镇规划问题 [J], 王光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30周年院庆专版30th Anniversary of Wuhan UrbanP l a n ni ng & Des i g n I n s ti t u t e 70【摘要】通过对芝加哥城市规划体系与管理体制的梳理,从规划的客观性、规划的及时修正机制、规划的公众基础以及规划师和规划专业协会为城市服务的中立立场几个方面剖析其内在机制,在于重视经济、效益原则的企业化城市机制、有干预的市场调控机制和让民众来做规划的公众参与机制。
其企业化的模式与机制值得研究和借鉴。
【关键词】芝加哥;城市规划与管理机制;启示MECHANISM OF CHICAGO URBAN PLANNING AND ADMINISTRATION WU Zhiling; HU Xiaoling ABSTRACT: By combing the system of city plan-ning and administration of Chicago, this paper stud-ies its embedded mechanism from the aspects of ob-jectivity of planning, prompt revising mechanism,common grounds, neutral position of planner and planning association, which include city operation mechanism focusing on economy and efficiency, mar-ket regulating mechanism with intervention as well as public participation mechanism.KEYWORDS: Chicago; mechanism of city planning and administration; inspiration由于19-20世纪芝加哥在美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科技的举足轻重的地位,芝加哥不仅成为企业家创业发家的试验地,而且也成为建筑师、规划师才能的展示场地,特别是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芝加哥建筑学派,让芝加哥成为世界城市规划与建筑教学与实习的大课堂,而从1837年建市开始,芝加哥在不到200年的时间内,从草原小村到工业基地以至全球化的大都市,其成功的城市转型使它并没有因为长期的深厚的福特式的工业基地基础而衰败废弃,反而中心区活力十足,都市区繁荣富足,其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机制值得研究。
世界城市建设与区域发展——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思考祝尔娟;吴常春;李妍君【期刊名称】《现代城市研究》【年(卷),期】2011(000)011【摘要】世界城市的形成发展与所在都市圈存在着共生互动的内在关系,世界城市必然崛起于世界增长重心地区最具实力的城市群之中;世界城市的形成发展需要所在城市区域的强大支撑;世界城市是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相互作用的产物.北京依托首都圈建设世界城市,有利于疏解人口资源环境交通等压力,有利于增强其经济整体实力和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世界增长重心向中国转移,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提供了历史机遇;京津人均GDP均超过1万美元,为京津同城化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京津冀三地发展阶段的不同步性,为重构区域产业分工新格局提供了重要契机.推进首都圈建设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有效途径和现实选择.【总页数】6页(P76-80,85)【作者】祝尔娟;吴常春;李妍君【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91.1【相关文献】1.世界城市与世界级城镇群:殊途同归——北京世界城市建设的区域观 [J], 李浩2.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关键要素——"世界城市建设外国专家座谈会"纪实 [J], 米天光3.关于加强北京市园林绿化国际合作适应世界城市建设需要的战略思考 [J], 王春能;王小平;陈峻崎;南海龙;智信;邹大林;史晓艺;张津林;王娜丽4.北京世界城市建设与管理(上)——对“着力推动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即世界城市建设”战略与房山区、东城区发展的思考 [J], 傅崇兰5.北京世界城市建设与管理(下)——对北京“着力推动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即世界城市建设”战略与房山区、东城区发展的思考 [J], 傅崇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市管理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第一章测试1.宏观层面的城市管理包括()参考答案: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发展规划;城市与周边区域的协调发展2.中观层面的城市管理包括()参考答案:城市经济管理;城市空间管理;城市环境管理;城市社会事务管理3.现代城市管理依靠的主要手段有()参考答案:技术;法律;经济;行政4.我国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表明()参考答案:市场经济时代注重微观层面的管理;忽视了中观层面的管理;计划经济时代关注宏观层面的管理5.斯蒂格利茨教授曾指出21世纪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事有()参考答案:中国城市化;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6.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是()层面的城市管理参考答案:微观7.城市管理属于()范畴参考答案:公共管理8.顺应社会全面转型,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参考答案:突破单一政府管理的窠臼9.美国城市管理学科发展给我们的经验教训是()参考答案:大规模城市建设告一阶段后必然要加强城市管理10.我国城市化水平正在以每年增加()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加速发展参考答案:1第二章测试1.城区常住人口规模为130万的城市属于中等城市。
参考答案:错2.城市的人口、建筑、商品及资本的集聚程度远远超过了农村,这个特点反映出城市的_____特征。
参考答案:密集性3.从城市规模的成本和收益曲线来分析城市规模,当___成本等于___收益时,是最佳城市规模。
参考答案:边际边际4.由城市的生态基础诸如空间、水源、土壤等和环境要素等共同决定的是城市的_____功能。
参考答案:承载5.当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20%-30%时,城市辐射力开始增强,城市文明普及率大约在()之间参考答案:25%-35%6.自2000 年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提升最快的,是城市化率处于()的城市化地区参考答案:30%-50%7.城市的多样性复杂性使得城市功能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城市功能的特性包括哪些方面?参考答案:整体性;开放性;层次性;结构性8.下列不属于城市化同时进行过程的有()参考答案:经济增长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9.城市社会结构不包括()参考答案:城市经济结构;城市产业结构10.我国快速城市化发展带来诸多问题,其中主要有()参考答案:重数量轻质量的“虚高城市化”;“大城市病”显现;城乡差距过大,二元化矛盾尖锐;“准城市化人口”大量存在;规划体系不完善,相关规划间缺乏协调第三章测试1.《雅典宪章》将下列哪项列视为城市规划基本任务的出发点 ( )?参考答案:人的需要和人与人的相互关系2.淹城是在我国的那个城市?参考答案:常州3.《周礼·考工记》是我国古代那个朝代的著作?参考答案:战国时代4.TOD本意是针对美国郊区化蔓延产生的设计方案,对中国大城市适用吗?参考答案:对5.城市中心广场是中国古代的规划设计特色?参考答案:错6.《建筑十书》是我国春秋管子的著作?参考答案:错7.田园城市理论是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提出来的吗?参考答案:对8.文艺活动与城市规划设计没有什么关系。
中国城市规划管理面对加入WTO的挑战
王兰;吴志强
【期刊名称】《规划师》
【年(卷),期】2000(016)004
【摘要】作者从中国即将加入WTO入手,分析加入WTO后中国城市规划管理将面临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和城市管理等的挑战,探讨中国城市规划管理在规划组织系统、运作系统、法治系统三个方面的应对.
【总页数】2页(P75-76)
【作者】王兰;吴志强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城市发展战略与管理研究院;同济大学城市发展战略与管理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
【相关文献】
1.中国城市规划:面对现代化与市场经济体制的挑战 [J], 陈荣
2.加入WTO--国有商业银行面对挑战如何改革 [J], 尹娜
3.中国加入WTO后包装企业如何扮靓--"中国包装企业如何面对加入WTO的挑战和机遇"研讨会综述 [J], 胡海卿
4.加入WTO对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J], 但承龙
5.中国加入WTO后包装企业如何扮靓--"中国包装企业如何面对加入WTO的挑战和机遇"研讨会综述 [J], 胡海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卷首语作者:王兰来源:《上海城市规划》 2017年第3期王兰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助理亚洲开发银行-同济大学城市知识中心执行副主任19世纪末20世纪初,城市规划起源于解决工业城市的公共卫生问题,逐渐建立不同层级的规划及其标准,通过控制和引导物质空间开发,保障公共卫生的基本空间需求,例如日照、通风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共卫生问题一度不再是城市规划关注的重点。
进入1980年代,欧美城市居民的慢性病受到关注,如肥胖、心脏病和糖尿病,而建成环境的优化可能促进体能锻炼,推动了城市规划从新视角和高要求,开始重新关注公共健康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在1984年召开的“2000年健康多伦多”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健康城市”的概念。
具体定义于1994年提出,即“一个健康城市应该是由健康的人群、健康的环境和健康的社会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应该能不断地改善环境、扩大社区资源,使城市居民能互相支持,以发挥最大的潜能”。
1990年代,北京、上海和苏州成为第一批健康城市建设试点城市,随后长春、成都和攀枝花等城市相继加入。
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2016年7月全国爱卫办出台了《关于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健康中国的建设要从健康城市、健康村镇两个层次入手;以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和健康家庭为重点。
2016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把健康城市建设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发展的重要抓手;同年11月,全球100多个城市的市长达成《健康城市上海共识》,明确为健康福祉努力的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此背景下,本刊主题论文关注健康城市的规划与设计,涵盖不同类型的城市(寒地城市、山地城市)、不同人群(老年人、儿童)和不同城市空间层次(综合医院、社区),并提供了健康城市空间要素分析的特定技术和理论框架。
冷红等针对寒地城市,分析提出涵盖身心健康的规划策略;徐苗等结合重庆步道案例的实证研究,提出了山地城市阶梯步道的适老性设计要素及其设计原则;冯建喜等基于南京市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分析了建成环境对老年人不同体力活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