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支教--周记 (1)

支教--周记 (1)

梦想随支教飞扬

9.9—9.23

2011年9月7号,在短暂的出征仪式之后,我们便正式踏上了支教路途。我们来到了阿克苏沙雅县,经过几番周折,我终于到了支教的所在学校—沙雅县托依堡镇塔勒克布隆小学。刚进学校,学生们见到我了,可能我是个汉族老师吧,都惊奇了,大喊:汉族mualim,汉族mualim。

稍作休息后,校长给我安排了住的地方,我放下行李,躺了一会儿,看了看学校的情况:校园的操场还是风吹一身土,雨落一脚泥的土路。

一路过来,一辆辆驴车从身边擦过,没想到21世纪的今天,南疆还比较落后,不过交通还可以,坐的是板板车,吃的是馕,喝着手压的凉水、、、、、、刚开始我还对这里生活不太适应,有些厌恶。

后来,看着这些可爱的孩子,我的一切烦恼消失了,这些孩子多数家庭贫困,但其父母宁可让孩子装扮得漂亮些,自己却依然朴素。在这个小村里,让我有了新的认识,因为这里还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家庭虽然有些穷,但他们不懈努力渴望通过知识改变家庭困境,他们有的离学校很远,所以起得很早,然后走很长一段路程到学校,每天往返一次。小小年纪就学会了自立,尊敬师长。

虽然我们沟通不太方便,但我还是尽最大努力去教好他们,他们渴望知识,俗话说知识改变命运,我要对你们负责。

寻找支教的快乐

9.24—10.7

这天,我去了县上,与县上的同学呆了会儿,唉,县上和村里的条件就是不一样啊。

转了几圈,也觉得没啥意思,忽然看见一个卖自行的店,进去与老板攀谈了几句,农村交通也不是太方便,琢磨了一会儿,干脆买辆自行车吧,我和胡赣湘毅然决定买,我们俩从县上骑到所在支教学校,大概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

自从有了自行车后,方便多了,有时来我这或者我去他那蹭饭或去其它同学那,去看看他们的生活条件,学校情况。(新期满、老期满、阿克热克、、、、、、)

国庆节期间,我俩去了塔里木河,那离学校四公里远。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听说再过几个星期等河边上的胡杨林黄了后,会非常漂亮,犹如一幅幅金黄的画卷。后来,等胡杨林黄的时候,我们又去了,又骑了很远,到了阿克恰恰湖,那里风景更美,有湖、有野鸭子、水里还有鱼,风景美不胜收。到了这里在有多大的烦恼都会荡然消失,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在实践中学习

10.8—10.21

转眼间,一个星期的国庆节假期就过去啦,我又回到了讲台。

起初,教他们汉语十分困难,连最基本的都不懂。我就给他们复印带有拼音的课文,自编、自己练习,因为二年级的课本连拼音也没有,虽然二年级是双语班,但与汉族班的能力相

差太远。学了三个星期的带拼音的课文后,他们在说话和发音上有了提高,我又开始转回二年级的语文,这下他们接受起来就容易多了。

这些孩子有时候很调皮,上课的的时候不是打就是说话,记得有一次,我用棍子打一个学生的时,突然哭了,可把我吓坏了,是不是我下手太重了?不过也没事,这些孩子都是农村的吗,不是那么娇气,一听说要上体育课,那些仇恨顿时就消失了,高高兴兴地凑到我跟前:“老师,体育课,老师,体育课。”

看着他们都有想上体育课的冲动,写作业有一会儿了,该玩就玩会儿吧,他们发疯似的冲到操场排好队,做简单活动后,男生踢那个没有外皮的排球,所谓踢足球。女孩喜欢爬梯子,或是围坐在一起做游戏,然后跳舞,其它同学嘴里唱着歌,简简单单的体育课就这样结束了。

该吃中午饭啦,我们吃、住在幼儿园,我爱吃幼儿园做的拉面、抓饭,讨厌吃包子,因为太肥了。到了晚上,我们就要自己做饭,和我一起支教的还有5个人,两个蒙古族,两个维族的还有一音乐学院的,除了维族的他们的风俗习惯和我们不一样,我们四个就一起做饭,你洗菜,我炒菜、他做米饭,不一会儿,一顿美味可口的饭菜就熟了。

在支教中,我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他们每天都有收获感,同时我感受着支教带给我的快乐。看着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神,我是多么想把自己的全部知识灌输给他们,一点儿

也体会不出支教的苦与枯燥,只有快乐。

在感悟中成长

10.22—11.4

我一直以为,要当一名好老师,关爱每一个学生是必须的,这里的学生还比较听话,上课也比较积极。为了保证每一位学生学到知识,健康成长,我严格要求自己,教孩子学汉语、唱歌、画画、猜谜语,教孩子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的精彩和美好。我希望课堂上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张扬,去发现他们感兴趣的,不感兴趣的,活跃课堂,让学生自主思考和完成作业,而这些孩子然我心愿实现,我感到莫大幸福。

支教生活是艰辛的,农村的教师生活是城市无法想象的,我们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我和老师之间经常探讨教学问题,交流教学心得和体会,使我们共同进步,顺利完成学校与我们的任务。

在这里,我简单快乐的生活着,课堂上,孩子们用好奇和纯真的眼神看着我,我真想把一切东西交给他们,虽然支教的时间有限,我做的也很有限,然而这次经历在我的人生道路上终身难忘,无论遇到什么困难,这一抹生命中的亮光能指引我找到新的方向。

在支教中充实

11.9—11.18

支教生活很充实,虽然每天晚上都要备课,批改作业到十二点多,每天要上四五节课,每个周末都要辅导差一点的学生,

只要能和学生在一起,能看到他们的进步,能听到他们说声老师好,我都感到无比欣慰。

支教有着特殊的意义,当你看到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神,越过破旧的窗口,穿越贫瘠的土地,让人揪心,这时你会觉得支教活动展开很有必要,能够帮助更多的孩子获得知识。尽管农村教育迎来来了曙光,但依然还有许多关注的问题。

听说胡杨林已经很黄了,我和胡赣湘商量带着点羊肉、佐料去阿克恰恰湖玩,后来又叫上了李小兰、侯宁、王勇启,我们一起骑着车去了那,那里湖水清澈,旁边是沙滩,我们点着了火,不过肉穿的有点简单,用胡柳枝代替,但吃起来很香,一边欣赏着风景,一边吃着烤肉、烤馕、烤包子,美味极了,一切充满了欢声笑语,是全身得到了放松。

在支教中探索

11.19—12.2

刚接手这个班的时候,我深感到任重而道远,我奉献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无私的爱。

我所在的学校的学生都是来源于本地农村,不少学生的家长都出去打工了,在家的都是爷爷、奶奶,他们对自己的生活还自顾不暇的,根本没时间管或者根本管不住自己的孙子、孙女。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学习态度、兴趣和学习习惯不好,是影响他们学习的主要祸根,为此我确定了育人目标,帮助他们改变习惯,从习惯入手,首先改变他们的学习卫生、文明礼貌习惯。同时去学生家家访、交流、孩

子们不知不觉的改变了,变得能自主学习,独立完成作业。就这样,孩子们不仅学习态度好了,学习成绩有了提高,在期中教学质量检测中大多数同学都能及格。说明了农村孩子和城市没啥两样,只要你去努力,总会有收获的。

支教给我感动

12.3—12.16

支教工作已经过去三个多月了,在与这里小学老师们的交流中,我也吸收了老师们不少好的教学经验,同时我的感受颇多。

首先我们的到来对于农村当地学校是一个良性补充,有助于农村的学校教育工作的更好开展。促进了城乡教育的交流,我们带来了自己的新教学理念和经验,也学到了农村教师的优秀品质和有益经验。交流中,我们看到了农村教育的现状,同时也使农村的教师了解了城市教育的面貌。在农村条件相对艰苦的环境下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加强自身的师德建设,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我们的到来给农村学生带去了更多的知识和快乐,来到农村,我感受到农村的淳朴和美,心灵受到净化,每有城市的喧嚣、物欲横流,只是简单的生活。我收获了很多感动,感动于实习学校和原校老师对我们的关怀和支持,感动于这里师生热情,感动于这里学生学习执着,还感动于我们这个师大支教大队伍的精诚团结,温暖和谐、、、、、、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有意义的事情呢?

感谢师大给了我这样一个宝贵时间锻炼的机会,我一定不

辜负所有人的期望和厚爱,为了基层教育事业做出自己一个有的贡献。

支教中完善自己

12.17—12.25

四个月的支教生活悄然结束了,让我们值得回味、留恋。

我在四个月的实习中学到了很多课堂上根本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回想自己在这期间的工作情况,不尽如意,对此我思考过,学习经验自然是一个因素,然而更重要的是心态的转变没有做到位。现在发现了这个不足之处,应该还算及时吧,因为我明白了何谓工作?再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我相信自己能把自己的有些缺点抹掉。

感谢老师们在这段时间里对我的指导和教诲,收获颇多。本次实习使我第一次亲身感受了所学知识与实际的应用,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让我们大开眼界,从学生到老师角色的转换,也算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一个审吧!这次支教实习对于我以后学习、工作也有所帮助,在短短的一星期中,我们初步让理性回到感性,重新认识,也让我们初步的认识了这个社会,对于以后做人做事所把握的方向也有所启发。

我把这次实习作为我人生的新起点。在以后的工作中、学习中不断要求自己,完善自己,让自己做得更好。

回味这四个月,支教生活就像一杯清茶,没有艳丽的色泽和醇厚的味道,淡淡的清茶让我回味无穷。

人生几何,岁月匆匆,感谢生活让我有这种经历,感谢支

教给我快乐。

后序:在走的那一刻,那些孩子抱着我的腿,扯着我袖子,哭着说:“老师你别走,老师你别走、、、、、、”我眼睛湿润了,心酸了,喉咙哽咽了,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blar,老师答应你们一定还会来的”我断断续续的说了一句。他们看着车缓缓开走,两只小手抹着泪水,一直等到车子消失在远方、、、、、、

老师会永远记住你们,你们给我了太多的难忘、感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