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方言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1
兰州话日常用语
比哈:表示惊奇或赞叹。
丫克:表示佩服、崇拜或称赞。
急:表达惊讶。
金字塔:表示赞赏或表扬。
着:表示担心或恐惧。
哪可:表示了解或同意。
搞:表示生气或不高兴。
咱:表示朋友之间的亲切称呼。
都被:表示惊讶或长久的异议。
安:表示期待或说一句安慰的话。
默:表示担心或警告。
常:表示去某地旅游想见到朋友。
对对对:表示认可和支持。
如果你完事:表示乐观或祝愿。
今天不技碰:表示很高兴或者表现出严重的喜悦。
今天睇凤凰:表示希望能见到某人。
噶嘛:表示认同或同意。
大慈大悲:表示敬佩或钦佩。
作嘢:表示尊敬或敬重。
留个样:表示希望有人做出特殊的行动。
勾叻:表示恭敬或敬礼。
豆头:表示惊喜或高兴。
撩着:表示祝贺或庆祝。
今年晚歌真甜:表示感激或赞扬。
上次中彩:表示希望别人赢得奖品。
这路走开:表示或希望别人走上正确的道路。
你咋回去:表示关心别人的安危。
顶着:表示支持或鼓励。
一句八字:表示建议或劝告。
跟我走:表示需要别人帮助或邀请某人同行。
别慌张:表示安慰或劝解别人。
青山蓝:表示讨厌、嫌弃或排斥。
嘎哈:表示认可或送上一祝福。
兰州方言对英语语音的影响语音学是语言学的重要分支,研究各种语言的音韵结构、语音变异规律、声音产生、传播、接收等方面的知识。
方言也是语音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不同地域、不同社会群体所使用的语言都会有不同的方言,方言也会对语音产生不同的影响。
本文主要探讨兰州方言对英语语音的影响。
一、兰州方言简介兰州方言属于官话方言系统的西北官话方言,是甘肃省的一种方言,主要分布在兰州市及附近地区。
兰州方言音系特点明显,其元音在音量和音素方面变异多样,辅音浊音与清音分化程度低,往往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
英语中的元音较多,兰州方言对于一些元音的发音习惯可能与英语的要求不太一致,这就会导致一定的口音问题。
以下就是兰州方言对英语元音的影响。
1、英语中的/i/英语中/i/音在兰州方言中被读作[y],例如英语中的“bee”被读成为“by”。
英语中的辅音也较多,同样会受到兰州方言的影响。
英语中的/th/音在兰州方言中经常被读作/t/或/d/,例如单词“think”可以被读作“tink”或“dink”。
英语中的/r/音在兰州方言中往往不发或者发音不准确,例如单词“red”可以被念作“led”。
兰州方言的语调较为平缓,语调走势单调,习惯性的语音变化也会影响到英语的语调。
兰州方言在语言的重心上重音较重,并且语音节奏比较慢,这就容易影响英语的语调,使得英语的重音和节奏变得不够清晰。
兰州方言语调较为平缓、单调,习惯性的语音变化也会影响到英语的语调。
兰州方言的语言习惯是快速讲话,语速比较快,而英语的语速则较为缓慢,如果不加以注意,就会导致英语口音不够地道。
例如,兰州方言习惯上用降调,但在英语中,如果使用降调就可能会失去意思的重点,因此需要注意区分和掌握英语语调。
总结:兰州方言对英语语音的影响比较大,会对英语口音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
因此,学好英语也需要注重英语的语音,逐渐调整语感,将兰州方言与英语的语音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更为地道自然的发音方式。
兰州方言笑话大收录40句最经典的兰州话》摘录如下:方言普通话走,个个子里佛话走。
(走,找个小角落说话去!)你们才组滴逮滴很那。
(你们做事情太绝了!)西关5毛。
(坐车到西关十字只要五毛钱。
)不敢到外面岂,阿乌子把你吃捣呢。
(不要到外面去,妖怪会吃了你。
)尕地个倒个汤。
(服务员,倒个面汤。
)产是一帮半蔫汉满。
(哎,一帮都是"半瓶子水"。
)练手们来瓶子提上老吹到。
(朋友们,拿起啤酒干杯!)佛佛子,子子子。
(勺子、小孩子)亮活得很那。
(帅呆了!)瓦渣滓开沟子,一锤子地买卖。
(瓦罐摔破,一锤定音!)瓦不上光阴那。
(挣不上外快。
)熬药,我地娃这门醒藤地。
(啊,你太可爱了!)肥﹖邮递员。
(谁?邮递员。
)脏手手不老挖蛋糕。
(别动我,烦着呢!)蔫处处地个坏。
(闷闷的坏!)世界是东西的,东西是动弹的,(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动弹是有哈富的,哈富是可以挖抓的。
(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
)扎手,挖到。
(来,划拳、喝酒。
)急地个萨沙,将一等。
(别急,稍微等一下)家起啥,再不唠胡佛。
(你别胡说)捕捞木着你绷上个褐墨眼镜子就试着自己是褐社会地。
(别以为你自己戴个黑墨镜就是黑社会。
)家对老杀再不老姿屋。
(行了吧,别再说了。
)撒都不懂死是个年轻,领着出起死是个丢人。
(什么都不懂,带出去丢人。
)尊组着呢,又母不得老嘛。
(怎么办事的你?又骄傲起来了。
)师傅,下个韭叶子,蒜苗子多些。
(师傅,下个韭叶的牛肉面,多放点蒜苗。
)养老一河滩地石头,母一个是压菜地。
(有这么多人,没有一个顶事的。
)亲爱地:你还好着呢沙?我把你都想疯老!你把我还记着呢莫沙?我把你个哈送,你就组着,你忘到老沙?你乃时候佛着你爱我一辈子呢/这一辈子还没有完呢,你就装着,把我不爱老啥,我都快气疯老!啥事情都是你组哈地!现在把我撩到一半个老,你现在撒都装着谝不来老,面也不照,电话也不打,我还以为你那死到老!乃天听这你地声音,我才知道你那还气出这呢!呆,你饭吃着莫有乃天打电话我问你组沙去老?你还说你到图书馆起老,家队,你就我把哄者!你赶摸是到大自然图书馆,《女生宿舍发大水――-泡妞》起起老把!刚认识地乃会子,想摸一哈我地手,你就直说啥,还佛着我地指甲太长老,你给我剪给一哈呢,现在见着我你还饶着走呢,你组地好,我把你就够够的够老!奈时候电话里你佛你是白马王子,把我饶坏老!一着面,啊要,把我哈坏老,乃么褐地,。
方言测听报告1 方言概况1.1我国的方言分类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有56个民族,共有80种以上语言,约30种文字。
北方方言(1)华北方言,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南,河北,山东,东北三省以及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2)西北方言,分布在西北各省汉人聚居的地区,包括山西,陕西,甘肃等省以及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
有学者提出西北官话作为官话方言的一支,范围宜缩小到只包括甘肃兰州、宁夏银川等地的方言,改称“兰银官话。
(3)西南方言,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以及湖北大部分地区,还有广西西北部,湖南西北角的小块地区. 其语言特点是,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不太分,原来带有“疑ng”声母,南部地区甚至有“n,l”不分、“f,h”不分以及“z,c,s”和“j,q,x”不分。
(4)江淮方言,分布在安徽,江苏两省的长江以北,淮河以南地区(徐州,蚌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言,不包括在内),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是普通话的基础方言,在汉语各方言中分布地区最广,使用人口也最多,约占汉族人口总数的73%。
其语言特点是“n,l”不分,带有入声,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也未必分。
吴方言也叫江浙话.吴方言以苏州话或上海话为代表,使用人口汉族人口7.2%,以人口而言,是仅次于北方方言的第二大方言。
其语言特点是,保留有全浊音、保留入声,不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可以根据古汉语的声韵书籍推导读音。
湘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使用人口有四千六百多万,占汉族人口的3.2%.保留入声,不分前后鼻音,无翘舌音,声母“n,l”不分,甚至“f,h”不分。
赣方言主要分布江西,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使用人口有两千多万,约占汉族人口的3.3%.全浊音清化,但属于阳类声调与清音不相混;保留入声,不分前后鼻音。
声母“n,l”有时不分。
客家方言客家方言以广东东部的梅县话为代表.使用客家话的人口多于赣方言,约占汉族人口百分之3.6%.原来全浊音清化,但是全部转为全清音,并且属于阳类声调与全清音不相混;保留入声;没有“f”声母;也没有翘舌音。
兰州俗语解释一、“浪山”1. 字面与引申义在兰州话中,“浪山”可不是在山上“浪荡”的意思。
这里的“浪”有游玩、闲逛的意思。
“浪山”就是到山里去游玩。
兰州周边有很多山脉,像兴隆山等,一到节假日,兰州人就爱约上亲朋好友“浪山”去。
从词汇的独特性来看,“浪山”这个词非常具有地域特色,在其他地区很少有这样直白表述去山里游玩的俗语。
它的不可预测性在于,外地人如果不了解兰州话,很难从字面猜出其确切含义。
2. 句子多样性体现短句:“浪山,简单的两个字,却满是兰州人的生活乐趣。
”长句:“当阳光洒在兰州的大街小巷,人们的心就开始向往那山间的清风与美景,于是‘浪山’的计划就在欢声笑语中提上日程,这是兰州人独特的休闲方式,也是他们与大自然亲近的一种本能的渴望。
”二、“莎莎”1. 含义及用法“莎莎”在兰州话里是形容年轻漂亮的女子。
这个词充满了亲昵和喜爱的情感。
例如,“那个莎莎长得心疼滴很。
”这里的“心疼”也是兰州话里表示可爱、好看的意思。
从词汇丰富性来说,“莎莎”是一个非常生动形象的俗语,它简洁地概括了年轻女子的美貌特征,而且这个词带有很强的地域文化色彩,具有一定的不可预测性。
在书面语中很少会出现这样独特的词汇来形容女性。
2. 句式的多样性反问句:“你看那个女娃娃,不是个莎莎吗?”感叹句:“哟,刚过去的那个莎莎,真真是漂亮啊!”三、“喧关”1. 语义解释“喧关”的意思是聊天、拉家常。
兰州人很爱“喧关”,不管是在街边的茶馆里,还是在自家的小院中。
比如,“闲了就找几个老伙计喧关喧关。
”这个俗语的多样性体现在它的使用场景很广泛。
从词汇角度看,“喧关”与普通话中的“聊天”相比,更加具有地方韵味,其不可预测性在于外地人可能根本不知道这是表达聊天的意思。
2. 长短句交替短句:“喧关,兰州人的日常。
”长句:“在兰州这座充满烟火气的城市里,‘喧关’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起来,无论是谈论家长里短,还是分享生活中的趣事,‘喧关’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兰州方言对英语语音的影响引言:兰州方言,又称西北官话,是兰州地区的方言,属于汉藏语系汉语科中缅语族汉语的官话的一种。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兰州方言受到了西北地区其他方言的影响,同时由于汉藏语系和汉语科中缅语族的特点,也具有一些独特的语音特点。
本文将探讨兰州方言对英语语音的影响。
一、兰州方言的声母对英语的影响兰州方言的声母相对于标准普通话和英语具有一定的特点。
1.浊化的影响兰州方言中的一些清辅音在汉语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发生了浊化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兰州方言的英语发音。
兰州方言中的“f”音,往往会发音为“p”音,如“发音”(pà yīn)、“发动机”(pà dòng jī)。
当兰州方言母语者学习英语时,很容易将英语中的“f”音发音为“p”音,造成语音错误。
2.清辅音相对稀少相比于标准普通话和英语,兰州方言中的一些清辅音相对稀少。
英语中的“s”音和“sh”音,在兰州方言中较为罕见。
兰州方言的母语者在学习英语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发音上的困难。
1.韵尾爆破的现象兰州方言中的许多韵母末尾常常会发生爆破的现象,这在某种程度上与英语中的一些短元音相似。
当兰州方言的母语者学习英语时,很容易将英语中的短元音发音为韵尾爆破的形式,造成语音错误。
2.韵尾辅音的省略兰州方言中的一些韵尾辅音经常被省略,这与英语中辅音相连的韵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英语中的“-er”音,在兰州方言中可能会被省略,例如将“teacher”(老师)发音为“tea”的形式。
这种差异可能对兰州方言的母语者学习英语时的发音产生一定的影响。
1.四声合为三声相比于标准普通话的四声系统,兰州方言中的四声往往会合为三声。
这种差异可能会对兰州方言的母语者学习英语时的语调产生一定的影响,使他们很难准确地模仿英语中的语音轮廓。
2.声调的缺失兰州方言中的一些声调,如降调和升调,在英语中是非常重要的。
兰州方言的母语者可能会在学习英语时忽略这些音调,导致语音的不自然。
- 198 -校园英语 /语言文化兰州方言中的个别词汇研究华中师范大学/毛丽婷兰州方言是西北地区方言的主要代表之一。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同时又是甘肃省的省会城市,兰州方言在西北地区比较普遍,即使不是兰州本地人,也会多少听懂一点兰州话。
与普通话相比,兰州方言在语音,词汇以及语法方面都有极大的不同。
在众多兰州话中,本人觉得最有特色的是兰州话中一些单个字词的用法。
一、尕“尕”在兰州话中是“小”的意思。
例如:“这双鞋太尕了,穿着夹脚。
”(这双鞋太小了,……。
);排队的时候,常会听到:“尕个子的往前站,高个子的往后站。
”(小个子的……。
);“别看他尕唧唧的,力气大的很!”(形容这人比较娇小);“尕娃娃”、“尕尕脚”(旧社会妇女被缠裹而变形了的小脚)、“尕店”等等。
在兰州话中,凡是表示“小”的意思的词汇,差不多都会用尕来表达。
由于其读音是ga(三声),有点像象声词,说起来很有趣。
二、木“木”(一声或者轻声),是个句首语气词。
承接上句缘由来讲结果,常用于反问句,表示嗔怪或惊讶的意思。
例如:“木你为啥不小心一点,把手机看好啊?!”(有点责备的口吻)有时“木”也表示一种假设,有“要是”、“如果”的意思,尤其在反问句中,效果比较明显。
例如:“木我把所有的事都组(做)了,你组撒家?”(有点抱怨的口吻);“木你把饭菜都吃完,他啥撒?”有时也用于祈使句,表示一种建议或安排。
例如:“木你把地扫一下唦(语气词)。
”在兰州话中,木字很常用,差不多每一句话的前面都可以用“木”,来表达一种特定的语气。
三、唦“唦”也是一种语气词,用在祈使句句末,表示“督促”、“希望”等意思,有缓和语气的作用。
例如:“麻利(快)些,过来吃饭唦!”这句话语气就会比“麻利些,过来吃饭!”温柔,缓和很多;“你过来唦!”语气温和,有点请求的意思,而“你过来吧!”口气生硬,带有命令的口吻。
此外,兰州有个特定的词“唦唦”,来表达“美女”的意思。
四、家“家”用在祈使句句首,一种用法是单独用作叹词,常用来引起对方的注意。
兰州话常用词兰州话,作为甘肃省兰州市的方言,有着独特的魅力和表达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兰州话常用词被广泛使用,成为了兰州人交流的重要工具。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兰州话常用词的含义和用法。
一、吃货在兰州话中,吃货是指对美食情有独钟的人。
无论是吃面条还是烤串,兰州人都以吃货自居。
兰州有着丰富多样的特色美食,如兰州拉面、羊肉泡馍等,吸引了众多的吃货前来品尝。
二、倒腾倒腾是兰州话中常用的一个词,意思是转手买卖或者交易。
兰州人善于倒腾,懂得如何利用资源赚取一些小钱。
他们可以在早市上买几斤蔬菜,然后在晚市上卖出去,赚取差价。
三、哎呀哎呀是兰州话中的一个常用词,用来表达惊讶、疑问或者愤怒的情绪。
当兰州人遇到令人吃惊的事情时,他们会说一声“哎呀”,以示惊讶。
当他们对某件事情感到疑惑时,也会用“哎呀”来表达自己的疑问之情。
四、拐弯抹角拐弯抹角是兰州话中常用的一个词组,意思是绕弯子或者拐弯抹角地说话。
兰州人有时候喜欢拐弯抹角地说话,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思,而是迂回地引导对方明白自己的意图。
五、瞅瞅瞅瞅是兰州话中的一个动词,意思是看一看、观察一下。
当兰州人想要看一件事情或者观察一下某个人时,他们会说一声“瞅瞅”,表示他们的意愿。
六、嗨嗨是兰州话中的一个常用词,用来打招呼或者表示惊讶、赞叹等情绪。
当兰州人见到熟人时,他们会互相打招呼,说一声“嗨”。
当他们对某件事情感到惊讶或者赞叹时,也会用“嗨”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七、咋样咋样是兰州话中的一个疑问词组,意思是怎么样、如何。
当兰州人想要询问某件事情的情况或者询问别人的意见时,他们会说一声“咋样”,表示他们的疑问之情。
八、嘎嘣脆嘎嘣脆是兰州话中的一个形容词,意思是非常脆、爽口。
当兰州人品尝到一种特别脆的食物时,他们会说这个食物“嘎嘣脆”,表示它的特别之处。
九、嗡嗡嗡嗡是兰州话中的一个动词,意思是喝。
当兰州人喝水或者喝酒时,他们会说一声“嗡嗡”,表示他们正在喝东西。
十、串门串门是兰州话中的一个动词短语,意思是拜访、走亲访友。
兰州方言对英语语音的影响兰州方言是甘肃省兰州市地区所使用的语言,作为西北方言的一种,其语音特点与普通话存在较大的区别。
在人们使用英语时,兰州方言会对英语语音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针对兰州方言对英语语音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元音1. /a/音发音在兰州话中,/a/音通常发成响亮的音。
然而,当兰州人发英语时,因不习惯发清音,往往会将英语中的/a/音发成兰州方言中的/a/音,例如将"cat"发成/kat/。
这种发音方式容易导致语音不准确。
建议兰州人应注意区分清音和浊音,自觉地调整发音。
2. /i:/音和/ɪ/音发音在兰州话中,/i:/和/ɪ/音的发音很接近,不易区分。
但在英语中,两者的发音很不相同,需要在练习英语时注意区分。
/i:/音发音时需要张开嘴巴,舌头向后, /ɪ/发音时嘴巴不张开,舌头向前,要注意这两种音的区别。
兰州方言的/u:/音较重,但在英语中/u:/音较为轻柔,发音需要保持舌头的高度,不要将兰州方言中的重音带入英语中来。
二、辅音在兰州话中,/w/音和/v/音的发音很接近。
英语中的/w/音与/v/音的发音不仅音素不同,而且发音部位、气流及声带振动状态也不同。
/w/音是唇齿音,发音时需要唇齿绷紧,气流从两唇间直接射出;而/v/音是唇齿摩擦音,发音时唇齿接触,气流从气流过唇齿间的狭窄空隙中发出。
在兰州话中没有这两个音素,所以说中文母语为兰州话的人在发这两个音素的时候可能会存在困难。
这两个音素一般是以牙齿为基础发音,/θ/音是舌尖向上捅压着上前齿龈发音,/ð/音是舌尖向上压在上前齿龈发音。
三、总结总的来说,兰州方言与英语语音存在较大的区别。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兰州人需要注意区分元音和辅音的发音,并尽可能避免将兰州方言中的语音习惯带入英语语音中来。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英语口语水平。
兰州方言对英语语音的影响兰州方言是指在中国甘肃省兰州市及周边地区使用的方言,属于官话的一个分支。
在兰州方言中,会有一些特定的语音特点,这些特点会对学习英语的兰州人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兰州方言对英语语音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元音发音兰州方言中的元音发音与普通话有所不同。
兰州方言中的/i/音和/ü/音常被混淆。
在兰州方言中,“你”和“女”这两个单词的发音非常相似,容易混淆。
“你”在普通话中发音为/ni/,而“女”发音为/nyü/。
这对学习英语的兰州人来说,对于学习英语中的/i/音和/ü/音的发音会有一定的干扰。
在英语中,“sheep”和“ship”的发音分别为/i:/和/i/,但对于兰州方言的使用者来说,很容易将这两个音混淆。
针对这一问题,学习者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来纠正发音。
可以通过模仿标准英语的发音,并且将练习的重点放在/i/音和/ü/音上。
也可以借助一些发音教材和软件,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为了纠正浊音的发音,学习者可以多听多模仿英语中的浊音发音。
可以通过听录音、观看英语影视剧等方式,了解浊音的发音特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也要注重练习口腔肌肉的灵活性,通过口腔肌肉的锻炼来提高发音准确性。
三、儿化音兰州方言中有较为典型的儿化音现象,即兰州人在发音时会加入/r/音。
兰州方言中的“全”发音为/quánr/,而普通话中的发音为/quán/。
这种儿化音现象在兰州方言中比较常见,会对学习英语的发音产生一定的干扰。
四、声调兰州方言和普通话一样,都是轻声语言,即声调比较平缓。
而英语是重音语言,即重音的位置对于理解和交流非常重要。
兰州人在学习英语时,常常把重音放在错误的位置上,导致发音不准确。
为了纠正重音的问题,学习者可以通过听英语教材和录音来熟悉英语中的重音位置。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模仿英语发音,将重音放在正确的位置上,从而提高英语的语音准确性。
兰州方言词汇保存古语举例
兰州方言是由青藏地区演变而来的,受汉语影响,衍生出许多特有的词汇。
下面是一些兰州方言保存古语的例子:
一、人物表达:
艾普:原指古代著名女匠《易经》中的人物,当地人后来把它用来称呼仁慈的母亲。
豆娃:古时西域传说中的光明之子,当地后来把它用来称呼比喻可爱的小孩子。
洋蚊:指从洋品以及新物件中被引以为傲的物品。
灰橡:指旧橡皮,把它们揉成小块,轻轻拍打就会传出“哗”的声音,后来当地人就把它用来形容某种惊人的事情发生了。
三、祝愿表达:
撒手吊脚:指祝愿多子多孙,祝愿孩子们能够长大成人,有自己的孩子,所以兰州人口中传统的祝愿语是:“撒手吊脚、子孙满堂!”
拉布布:指家人在外地工作,家人回来了,朋友们就尽情地欢迎他,所以这种情景称为“拉布布”。
手见脚:形容双手脚一起闹的气势,也用来比喻具有大胆的行动。
五、抽象表述:
晚什么:通常指所经历的事情非常糟糕,怀里却充满了欢乐,这种感觉就叫“晚什么”。
橡山:指终其一生都在努力、奋斗、不屈服以及处处攀登,这种精神状态就被称为“橡山”。
兰州方言小段子各个都能把人笑死1 一个兰州人参加泼水节,忽然大骂:肥泼地?肥泼地?曾门这么贱沙?导游告诉他泼水是祝福你。
兰州人说:你不老胡佛,日他哥地,只个哈孙泼的是开非!2 一个兰州人进牛肉面馆喊到:老板来个尕碗,面多些,汤多些,萝卜多些,蒜苗多些,辣子也多些,老板佛到:你哥滴个求,你他妈滴就不能要个大碗吗3 苍蝇掉进了酒杯里,北京人:呸,真他妈的恶心倒了.广东人:哇,亚基昌蝇,有营养拉,喝掉!上海人:抓起苍蝇,依把阿拉的酒吐出来!兰州人:炸手,费输费瓦倒!4 一天老师让小明用“恳求”造句小明想老一会说:“我妈煮了一锅排骨我爸那啃球不动~~~~~”5 佛是一个兰州人娶老一个俄罗斯媳妇,媳妇生老四个娃娃。
之个人一想,我之个娃娃名字要起好泥,既要有我们兰州特色,又要有俄罗斯风味,哎!对老。
老大就叫“组啥里莎”,老二叫“价算老莎”,老三叫“价浪期莎”,老四叫“价瓦到莎”。
6 ——老乡,尼(你)喂猪儿尼玛?——啊,我喂猪儿尼。
——你格(给)猪儿喂的萨沙?——我格(给)猪儿喂的麸子咯,才(菜)叶子咯是撒。
——现在撒都要注意营养尼,你给猪儿喂的折些能有硬杨(营养)吗?我是硬杨(营养)协会的,罚款一波愿(100元)。
7 有一天晚上,一个出租车司机在西固地北站,看见一个全身红衣的女人,拿本来想收车泥,结果那个女地拿招手喽,佛是要上一趟华林山,那个司机不想起,那个女地佛出两倍地价钱泥,拿就起喽。
车到喽一个半截字地方,那个女地佛,“师傅,靠边字喽站一哈”司机停哈喽。
女地拿喽一张一百地票子各司机喽,司机瓦视只个钱地时候,女地就哈起喽,等了一哈,司机把钱一找,转着过来的时候,拿看到一双血手,慢慢地,那个女地一脸地血,把只个司机哈坏喽,只个女地拿低低地佛喽一句“师傅,木你把车停着沟边上喽组撒泥啥”(转)。
兰州话里的动词和形容词及其用法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而形形色色的方言也是我国语言使用中的一大特色。
兰州话隶属北方方言中的西北官话,通行于甘肃省的兰州市,临夏州东部以及白银南部等地区。
本文列举了兰州话里一些特殊的动词和形容词,并从语义和用法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与普通话相比显示出的明显特点。
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语义分析(一)动词1.单音节形式动词谝(pian上声):胡说、吹牛的意思。
例如:你在不捞(要)胡谝捞(了)。
——普通话是说你再不要胡说了。
兰州话中有从“谝”字衍生出来的词,如:“谝传”、“谝闲传”,意思都是胡说,再如“谝客”,意思是胡说、吹牛的人。
“谝”字在《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出现过,释义为“花言巧语、欺骗、夸耀。
”[1]而从例子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谝”字构词多为偏义,“谝”为中心词。
这在兰州话用法中经常出现。
赞(zan上声):胡说、吹牛的意思。
例如:那(他)是个赞帮子滴(的)曼(嘛)。
——普通话是说他是一个最能胡吹牛的人。
与“谝”类似,从“赞”字新构词,如“赞客”,意思是吹牛、口若悬河的人。
牟(mu阳平):想,揣摩的意思。
在具体语境中可以理解为以为。
例如:我牟着那(他)就回来捞(了)曼(嘛)。
——普通话是说我以为他就回来了。
另外,“牟”在兰州话中经常放置于句首,相当于普通话的“那、那么”,例如:牟你来(呢)?——普通话是说那你呢?辨(pian去声):其实就是辨,想明白、弄懂、弄清楚的意思。
例如:你这会子辨过老(了)没有?——普通话是说你这会明白了没有?这个“辨”字的实际意义按照《王力古汉语字典》所述,应该就是“辨”,有“辨别、辨明”的意思,但在兰州话的读音不是本音。
做(zu去声):干的意思。
老兰州话中保留了“做”的本义,在实际运用中这个词呈现中性[2],例如:你做撒(什么)着呢啥?——普通话是说你在干什么呢?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兰州话自身的不断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变迁等综合因素影响,在现今的兰州话中,“做”这个词有了“做作”或是“干了让别人接受不了的事情”的意思,带有明显的责备与贬义表述,例如:啊哟,你那确实做滴(的)歹(阳平音)。
兰州话日常用语
1、让拉个:一句对话,表示要对方加快速度或立即开始做某件事。
2、拉贱:一句客套用语,表示很惊讶或赞叹。
3、摆兜子:表示犹豫或猜测。
4、拉地板:表示赞叹或表示肯定的意思。
5、跟拉:表示跟随别人行动或做某件事。
6、拉信:表示要人相信某种观点或说法。
7、拉仔:表示陪伴某人或参加某个活动。
8、啥拉:表示询问或疑问。
9、拉冷:表示让某人别说话或停止做某件事。
10、拉哩:表示急忙赶路或去做某件事。
11、拉低:表示要求某人压低声音或做某件事。
12、拉近:表示亲近某人或变得越来越接近。
13、拉面:表示迫使别人面对某种情况或实现某种目的。
14、拉一把:表示鼓励所有人一起参加活动。
15、拉上:表示将某人拉进群体中来。
16、拉哩扒:表示急忙赶路或去做某件事。
17、拉你:表示拉住某人,不想让某人走。
18、拉谱:表示向某人寻求帮助或执行任务。
19、拉欢:表示与他人团聚的快乐,或者彼此的友好关系。
20、拉地气:表示向别人传达最新消息或表达一些想法。
兰州方言民间故事摘要:一、兰州方言民间故事的背景介绍二、兰州方言民间故事的特点三、兰州方言民间故事的代表作品及寓意四、兰州方言民间故事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五、传承和保护兰州方言民间故事的措施正文:兰州方言民间故事是流传在我国甘肃省兰州市一带的民间故事,这些故事以当地方言为载体,生动地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思想观念和地域特色。
兰州方言民间故事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是兰州地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兰州方言民间故事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生动:兰州方言民间故事运用了丰富的方言词汇和表达,使故事更加贴近生活,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2.人物形象鲜明:兰州方言民间故事中的角色形象饱满,性格特点突出,为读者展现了兰州地区民间人物的生动形象。
3.故事情节丰富:兰州方言民间故事情节多变,既有幽默风趣的喜剧元素,又有惊心动魄的戏剧冲突,引人入胜。
4.寓教于乐:兰州方言民间故事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德寓意,通过讲述故事,传递了正能量,启发人们思考。
在兰州方言民间故事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代表作品,如《老鼠娶亲》、《巧媳妇智斗懒汉》等。
这些故事以生动的方言描绘了生活中的点滴,展现了兰州人民智慧的火花。
除此之外,兰州方言民间故事还在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了连接不同地域、民族和文化的纽带。
为了传承和保护兰州方言民间故事,我们应当采取以下措施:1.搜集和整理兰州方言民间故事,将濒临失传的故事保存下来,为后人研究提供资料。
2.加强对兰州方言民间故事的研究,挖掘其文化价值和意义,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这一独特的民间文化遗产。
3.推广兰州方言民间故事,通过举办讲座、展览等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兰州方言民间故事的魅力。
4.将兰州方言民间故事融入现代生活,创新故事表现形式,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兰州方言
兰州有方言称“兰州话”,腔调、用语皆不与甘肃其他县市同。
也有介乎兰州话与普通话之间的“杂交品种”谓之“京兰腔”,基本
发音与普通话同,只以兰州俚语入普通话罢了。说来也是纳罕,在兰
州并非所有人都会说兰州话,操京兰腔而不能言兰州话者甚众。我便
是其一,以至于因不能讲乡音而在外乡常被人讥笑忘本。实则冤枉的
紧:在家我所讲的也不过是“带兰州味儿的普通话”,在外也只是把
普通话说得更标准些罢了。兰州城中如我者也颇多,盖因兰州话讲来
社会气太重,尤其女孩子说兰州话,听来象是太妹,故女学生大多不
愿合污吧!当然,也不排除有正宗兰州本地人口,在家中便是以兰州
话交流的。
兰州话其实是很生动的,有很多语气词和自造词,还有很多形象
的比喻和歇后语,这些在京兰腔中也毫无保留的照搬过来。下面论及
兰州话的种种,也是包含京兰腔在内的。听兰州人讲话,只见上下嘴
皮翻飞,句首发语词和句末语气词层出不穷,花样繁多,情绪跌宕起
伏,若描述一事则非让听者有眼见之效,而阴损某人也必有令其深悔
投胎人世之功。虽不及北京话之贫,天津话之油,上海话之快(幸好
都不及,呵呵),也是自成一统,趣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