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机械与人第一节杠杆的平衡条件知识点+测试试题以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75 MB
- 文档页数:24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机械与人》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知识点 1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 杠杆的支点不一定在杠杆上.2. 杠杆的平衡状态有两种:一是静止,二是绕支点匀速转动.3. 杠杆的平衡条件:F₁l₁=F₂l₂.1. 以下杠杆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2. 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F的力臂是 ( )A. OFB. ODC. OCD. OA3. 如图所示,是自卸车的示意图.车厢部分可视为杠杆,其中A为货物,B为液压支撑杆.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C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后部可省力B. C点是支点,物体A 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C. B点是支点,液压支撑杆施加的力是动力,货物重力是阻力D. B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4. 如图所示,裤架上的两个夹子分别夹住一条毛巾,以下方法能使裤架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是( )A.右边夹子向左移动B.左边夹子向左移动C.右边毛巾的下角夹在左边的夹子上D.左边毛巾的下角夹在右边夹子上5. 如图(a)所示的杠杆是平衡的,在此杠杆支点两侧的物体下方分别加挂一个相同的物体,如图(b)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杠杆仍然平衡B.杠杆右端下沉C.杠杆左端下沉D.物重未知,无法判断6. (多选)小明用独轮车搬运砖头,车厢和砖头的总质量是120 kg,独轮车的有关尺寸如图所示.推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独轮车是省力杠杆B.动力臂是0.7mC.阻力臂是0.3mD.人手竖直向上的力 F的大小是1 500 N7. 小华发现一只虫子在长50cm、质量10g的刻度尺上向右爬行,她将刻度尺右端伸出水平课桌边缘23 cm,如图所示.当虫子爬行到距刻度尺右端3cm处时,刻度尺刚好翻转,由此计算出虫子的质量约为(g取10 N/ kg,刻度尺质量分布均匀,不考虑虫子的长度) ( )A. 1gB.3gC.7gD.10g8. 如图所示,姐姐体重比弟弟大,跷跷板水平平衡时,姐姐比弟弟离转轴更 (选填“远”或“近”).若弟弟向后移动一小段距离,为了使跷跷板重新水平平衡,姐姐应适当 (选填“远离”或“靠近”)转轴.9. 如图是农村曾用的春米工具的结构示意图.杆AB 可绕O 点转动,脚踏B端可以使石球升高,抬脚,球会在落下时击打稻谷,若杠杆的 A 端连接着体积为2×10⁻³m³,密度为 2.5×10³kg/m³的石球,摩擦和杠杆自重均忽略不计,g取10 N/ kg,求:(1)杠杆A 端受到的阻力 F₂;(2)要将石球抬起,脚施加的竖直向下的动力 F₁.知识点 2 滑轮及其应用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等臂杠杆,所以不省力也不费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组既能省力也能改变力的方向.1. 小明同学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操作(不计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下列几种描述中正确的 ( )A.F₁<F₂<F₃B.F₁>F₂>F₃C.F₁<F₂=F₃D.F₁=F₂=F₃2. 如图所示,甲物重15 N,乙物重5 N,甲乙均静止,不计测力计自重,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A.5 NB.10 NC.15 ND.20 N3. 如图所示的滑轮中,在使用时可以省力的是 ( )4. 学校升国旗的旗杆顶上有一个滑轮,升旗时往下拉绳子,国旗就会上升.关于这个滑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一个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B.是一个动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C.是一个定滑轮,可以省力D.是一个动滑轮,可以省力5. 要用30 N的力刚好提起40 N的物体,若不计机械本身重力和摩擦,则下列简单机械可以采用的是 ( )A.一个定滑轮B.杠杆C.一个动滑轮D.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6. 如图是一种利用滚轴和绳子组装的特殊机械,借助这种装置可以将较重的物体搬运到高处.某人借助该装置提升重物G(不计摩擦和装置的自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A可简化为定滑轮B.图中B 可简化为动滑轮C.人将绳子向下拉1m 时,重物G也上升1mD.利用该装置不仅可以省力,也能改变力的方向7. 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运送砂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轮组中的定滑轮能改变拉力的大小B.图中动滑轮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C.绳子自由端下拉1m ,桶上升2mD.质量为65 kg的工人利用该滑轮组能提起150 kg的砂石8. 如图所示,两轻质滑轮A、B通过甲、乙两弹簧秤固定在两墙上.现用拉力F=4N作用在绳子的自由端匀速拉动,此过程中A滑轮为 (选填“定”或“动”)滑轮,B滑轮为 (选填“定”或“动”)滑轮.甲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9. 在物理实践活动中,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机械模型.推动硬棒 CD 或EF,使它们在水平面内绕轴O转动,即可将绳逐渐绕到轴O上,重物被提升.装置中的滑轮 B (选填“能”或“不能”)改变力的大小.在使重物上升的过程中,请指出该装置的一个主要优点: .知识点 3 做功了吗1.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该力的方向上移动.2. 功的计算公式:W=Fs..注意,s是沿F的方向移动的距离,不一定等于物体实际通过的距离.1. 如图所示的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2. 小华把装有30个鸡蛋的塑料袋从1楼提到3楼的家里,他提鸡蛋的力做功最接近 ( )A.9 JB.30 JC.90 JD.300 J3. 如图为九年级同学立定跳远比赛时经历起跳、最高点、落地三个位置的示意图,则该同学从最高点至落地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最接近 ( ) A.50 J B.100 J C.300 J D.900J4. 一起重机的钢索吊着重1000 N的物体匀速上升2m 后,又沿着水平方向缓慢移动了4m,在整个过程中,起重机的钢索对物体做的功是 ( )A.6000 JB.4000 JC.2000 JD.无法确定5. 一物体在沿斜面向下的拉力 F作用下,从斜面顶端以0.5m/s的速度匀速下滑到底端,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3×10²J,拉力 F做的功为2×10²J.如果再把此物体从斜面底端以原来的速度拉至顶端,则人对物体做的功为 ( )A.2×10²JB.3×10²JC.4×10²JD.6×10²J6. 如图所示,用F=20 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为50 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若推力 F对物体做了70 J的功,则在这一过程中 ( )A.物体一定运动了1mB.物体一定运动了3.5mC.重力做的功一定是70 JD.物体一定受到20 N的摩擦力7. 用20 N的水平推力,将重为280 N的购物车沿水平地面向前推动了5m.在此过程中,购物车的重力做功 J,水平推力对购物车做功 J.8. 小明的爸爸驾驶总质量为1200kg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用5 min的时间匀速行驶了6km,汽车行驶的速度为 m/s,在此过程中汽车所受阻力恒为重力的10%,则牵引力做的功为 J.9. (毕节中考)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个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及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0~3s推力F大小为 N,3~6 s 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N,6~9s内推力 F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J.。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十章机械与人第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同步练习(综合练习)一.选择题(共15小题)1.600N的人站在跷跷板某一位置时,跷跷板处于如图1所示的平衡状态。
由此可估测球的质量约为()A.30kg B.20 kg C.60kg D.120N2.如图2所示的四个杠杆,悬挂的重物G和杆长都相同。
若各杠杆均处于平衡状态,则所用的最大的力是()3.一块厚度、密度均匀的长方形水泥板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分别用竖直向上的力F甲和F乙作用在不同的位置(如图甲、乙所示),将其一端缓缓抬离地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甲>F乙,因为甲图中的动力臂长B.F甲<F乙,因为乙图中的阻力臂长C.F甲>F乙,因为乙图中时阻力臂短D.F甲=F乙,因为两图中动力臂都是阻力臂的2倍4.如图所示,在杠杆OA上的B点悬挂一重物G,A端用细绳吊在小圆环E上,小圆环E在圆弧CD上可以自由滑动,且细绳AE长等于圆弧CD的半径,此时杠杆恰好成水平状态,A点与圆弧CED的圆心重合。
E环从C点沿顺时针方向逐渐滑到D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吊绳对A端的作用力大小将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B.吊绳对A端的作用力大小将保持不变C.吊绳对A端的作用力大小与其力臂的乘积将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D.吊绳对A端的作用力大小与其力臂的乘积将保持不变5.如图,O为拉杆式旅行箱的轮轴,OA为拉杆。
现在拉杆端点A处施加力F,使箱体从图中位置绕O点缓慢逆时针转至竖直位置。
若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则力F的方向应()A.垂直于OA B.水平向左C.沿OA向上D.竖直向上6.如图,小明用一轻质杠杆自制简易密度秤的过程中,在A端的空桶内分别注入密度已知的不同液体,改变物体M悬挂点B的位置,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在M悬挂点处标出相应液体的密度值。
下列关于密度秤制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每次倒入空桶的液体体积相同B.秤的刻度值向右越来越大C.增大M的质量,秤的量程会增大D.悬点O适当右移,秤的量程会增大7.图中,O为轻质杠杆的支点,在B点挂重物,若在杠杆上施加一个拉力使杠杆水平平衡,则图中拟施加的四个力中,符合要求且最小的是()A.F1B.F2C.F3D.F48.《墨经》最早记述了秤的杠杆原理,如图中“标”“本”表示力臂,“权”“重”表示力,以下说法符合杠杆平衡原理的是()A.“权”小于“重”时,“标”一定小于“本”B.“权”小于“重”时,A端一定上扬C.增大“重”时,应更换更小的“权”D.增大“重”时,应把“权”向A端移9.身高相同的兄弟二人,用一根重力不计的均匀扁担抬起一个900N的重物。
机械与人单元测试试题考点1:简单机械的作图1、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MN上挂一重物,为使杠杆在图中位置平衡,请在N端画出最小力的示意图。
2、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物体,已知滑轮质量均为2 kg,物体重100 N,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0 N。
请画出绳子的正确绕法,并在绳的末端标出力的方向。
(不考虑绳重及摩擦)考点2:杠杆的分类及特点3、如图是杠杆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能省距离的是( )考点3: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4、如图,衣架上的两个夹子分别夹住一条毛巾,以下方法能使衣架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是( )A.右边夹子向左移动B.左边夹子向左移动C.右边毛巾的下角夹在左边夹子上D.左边毛巾的下角夹在右边夹子上5、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考点4:功与功率6、如图几种情景中,人做了功的是( )7、如图所示,一款新型无人驾驶电动汽车,总质量为1.5×103kg,在性能测试中,沿平直的公路匀速行驶,行驶过程中汽车受到的阻力为总重力的0.1倍,(g取10 N/kg)求:(1)汽车匀速行驶的速度;(2)汽车受到的牵引力;(3)此过程中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和做功功率。
考点5; 机械效率8、近期我国长江中下游许多省份因连续大雨发生洪涝灾害,抗洪抢险小分队成员李军在一次行动中需要帮老百姓把一个质量为240 kg的重物搬到2 m高的车上。
为了省力采用5 m的长木板搭了一个斜面(如图所示)。
用1 200 N的力用了5 min匀速将重物推到车上。
关于此简易斜面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他对重物做了4 800 J的功B.他做功的功率为16 WC.此次简易斜面装置的机械效率为50%D.斜面是一种省力杠杆考点6:机械能及能量的相互转化9、2020年6月30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成功定点地球同步轨道。
对卫星在加速上升的过程中能量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动能增大,势能不变,机械能增大B.动能增大,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C.动能增大,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D.动能减小,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10、如图所示为“探究物体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装置示意图。
课时作业(十一)B[第十章第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第2课时杠杆的分类及应用]一、选择题1. 2018·河南下列工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图11-K-162. 自行车上有许多简单机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链接例4方法指导( )A. 车把是一个省力杠杆B. 脚踏板是一个省力杠杆C. 前闸把手是一个省距离的杠杆D. 后闸把手是一个省力杠杆3. 踮脚是一项很好的有氧运动(如图11-K-17所示),它简单易学,不受场地的限制,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踮脚运动的基本模型是杠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脚后跟是支点,是省力杠杆B. 脚后跟是支点,是费力杠杆C. 脚掌与地面接触的地方是支点,是省力杠杆D. 脚掌与地面接触的地方是支点,是费力杠杆图11-K-174. 小李同学参加课外实践活动,使用如图11-K-18所示的剪刀修剪果园里的树枝时,他把双手尽量往剪刀柄的末端靠近,这样做是为了( )A. 增大阻力臂,费力B. 减小动力臂,费力C. 增大动力臂,省力D. 减小阻力臂,省力图11-K-185. 如图11-K-19所示,硬棒OA可绕O点转动,在棒上B点挂重物G,在A点依次用力F1、F2、F3使棒OA平衡,最小的力是链接例3方法指导( )A. F1B. F2C. F3D. F1、F2、F3大小相等图11-K-196. 如图11-K-20所示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但杠杆仍然保持水平平衡。
关于拉力F的大小及其力臂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A. 力臂变小,F变小B. 力臂变大,F变大C. 力臂变大,F变小D. 力臂变小,F变大图11-K-207. 重为G的均匀木棒竖直悬于O点,在其下端施加一水平拉力F,让木棒缓慢转到图11-K-21虚线所示位置,在转动的过程中链接例5方法指导( )A. 动力臂逐渐变大B. 阻力臂逐渐变小C. 拉力F逐渐变大D. 拉力F逐渐变小图11-K-218. 如图11-K-22所示,有一质量不计的长木板,左端可绕O点转动,在它的右端放一重为G的物块,并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拉着使长木板水平平衡。
10.1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一.选择题(共7小题)1.如图所示,杠杆OA分别在F1、F2或F3作用下保持静止,O为支点,则关于三个力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F1最小B.F2最小C.F3最小D.三个力一样大2.理化知识中有很多的“相等”。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杠杆平衡时,动力臂和阻力臂相等B.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动物体,拉力与摩擦力相等C.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质量与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相等D.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原子种类和总数等于生成物的原子种类和总数3.如图所示,杠杆中的每一小格的长度都相等,每一钩码的质量也相等,并且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在A处再加挂一个同样的钩码,要使杠杆重新恢复平衡,必须()A.在B处加挂一个同样的钩码B.在B处加挂两个同样的钩码C.将B处的钩码移到C处D.将B处的钩码移到C处,再加挂一个同样的钩码4.如图所示,活塞式抽水机手柄可以看作是绕O点转动的杠杆,它在动力F1和阻力F2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A.F1•OC=F2•OA B.F1•OD=F2•OBC.F1•OE=F2•OA D.F1•OE=F2•OB5.在图中,手持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测力计的示数是15牛,忽略杠杆的重量,若OB=30厘米,AB=20厘米,则物体重为()A.15牛B.45牛C.30牛D.22.5牛6.如图所示的杠杆平衡,若F1、F2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它们的作用点同时向支点O移动相同的距离,则()A.杠杆仍平衡B.A端下倾C.B端下倾D.无法确定7.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属于省距离的是()A.扫帚B.定滑轮C.开瓶扳手D.动滑轮二.填空题(共5小题)8.如图是小明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实验中杠杆始终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若在C处逐渐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其从①→②→③,则拉力的变化情况是A.先变小后变大B.先变大后变小C.逐渐变大D.逐渐变小选择理由:。
杠杆练习题 判断杠杆的种类根据杠杆平衡条件:(1) 若L 1>L 2 则F 1 < F 2 杠杆是省力杠杆; (省力但费距离)(2)若L 1 < L 2 则F 1 > F 2 杠杆是费力杠杆; (费力但省距离)(3)若L 1 =L 2 则F 1 =F 2 杠杆是等臂杠杆。
(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既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即通过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就可以判断杠杆的类型。
1.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2.如图所示的用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3.小华用钓鱼竿钓起重为15N 的鱼,如图所示,OA=0.4m ,OB=2m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钓鱼竿钓鱼费距离B .钓鱼竿是个省力杠杆C .手对鱼杆的拉力F 1的大小为75ND .手对鱼杆的拉力F 1的大小为3N3题图4. 如图8-3所示,用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 ,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 拉至位置B ,阻力G 的力臂 ,动力F 。
(填“变大”或“变小”“不变”)5. 如图8-4所示,一根重木棒在水平动力(拉力)F的作用下以 O点为轴,由竖直位置逆时针匀速转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若动力臂为l ,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为 M,则( )A .F增大,l增大,M增大B .F增大,l减小,M减小C .F增大,l减小,M增大D .F减小,l增大,M增大图8-3 图8-46. 如图所示是一种健身器械,AOB可视为一个杠杆,O是它的支点。
(1)小明用力向下拉杠杆时,重物被抬起,此时AOB是一个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2)他想更容易抬起重物,应该将手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O点,这是因为增大了。
7. 如图所示为开瓶时使用的开瓶器(图a),可以简化成不计重力的省力杠杆(图b),O为支点。
若动力F1和阻力F2都与杠杆垂直,且AO=6cm,BO=1cm,F1=25N,则F2= N。
6题图7题图8.如图所示,一名同学在做俯卧撑,如果把人的躯干看作一个杠杆,这是一个________(填“省力”或“费力”)杠杆,该杠杆的支点是________(填图中字母)。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1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30分)1.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A. 减小摩擦B. 使每组数据更准确C.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D. 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2. 如图所示的杠杆中,动力的力臂用表示,图中所画力臂正确的是A. B.C. D.3. 两个力同时作用在杠杆上,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个力的大小一定相等B. 两个力的方向一定相同C. 两个力的力臂一定相等D. 两个力与它们相应的力臂乘积一定相等4.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A. 为了使每组数据更准确B. 为了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C. 为了减小由于摩擦带来的误差D. 为了从多组数据中分析归纳出物理规律5. 下列工具在正确使用时不能看成杠杆的是A. 筷子B. 拉杆箱C. 剪刀D. 橡皮筋6. 一根能绕固定点转动的棒,在点受到、、、四个力的作用,如下图所示,这四个力的力臂分别为、、、力臂之间的大小是A. B.C. D.7. 根据工作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是劳动者的基本技能.要剪断铁丝等较硬的物体,下图中的种剪刀应选择A. B.C. D.8. 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调整完毕后,在杠杆两侧分别挂上不同个数的钩码,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经过多次这样的实验后得出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
下列操作中,能帮助他得出正确结论的是A. 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B. 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斜向下拉C. 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练习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如图所示的四种用具中,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 瓶盖起子B. 活动扳手C. 镊子D. 钢铁钳2.如图所示,分别沿力F1、F2、F3的方向用力,使杠杆平衡,关于三个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沿F1方向的力最小B. 沿F2方向的力最小C. 沿F3方向的力最小D. 三个力的大小相等3.某人用力F抬起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匀质杠杆AB的B端,F方向始终竖直向上,如图所示,则在抬起过程中()A. F逐渐变大B. F保持不变C. F逐渐减小D. 无法确定4.如图所示,下列器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 坩埚钳B. 剪刀C. 筷子D. 镊子5.如图所示,在轻质杠杆上吊一重物G,在一端施加一个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动力F,使杠杆缓慢地从OA转至OB,则在转动过程中()A. F不变,杠杆是省力杠杆B. F变大,杠杆是省力杠杆C. F不变,杠杆是费力杠杆D. F变大,杠杆是费力杠杆6.在轻质的杠杆两端AB各挂有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铝块(ρ铜>).支点O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ρ铝衡,在下列情况下杠杆仍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的是()A. 在铜块和铝块上各加一块质量相等的物体B. 将铜块和铝块各切去体积相同的一小部分C. 将铜块和铝块同时向支点移动一段相同的距离D. 将铜块和铝块同时浸没在水中7.人体中的许多部位都具有杠杆的功能。
如图是人用手托住物体时手臂的示意图,当人手托5kg的物体保持平衡时,肱二头肌收缩对桡骨所施加力的大小一定()A. 大于5kgB. 大于49NC. 小于49ND. 等于49N8.指甲刀是生活中常用的小工具,如图所示,它包含三个杠杆,关于这三个杠杆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一个省力杠杆,两个费力杠杆B. 一个费力杠杆,两个省力杠杆C. 三个都是省力杠杆D. 三个都是费力杠杆9.如图是小明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实验中杠杆始终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若在C处逐渐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其从①→②→③,则拉力的变化情况是()A. 先变小后变大B. 先变大后变小C. 逐渐变大D. 逐渐变小10.如图所示,O为轻质直杠杆MN的支点,OM:ON=1:3,将体积相等的两个实心物块A和B分别挂在M、N两端,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状态,则A、B两个物块的密度之比是()A. 1:3B. 3:1C. 2:3D. 3: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11.如图所示,OB为一轻质杠杆,O为支点,OA=0.3m,OB=0.4m,将重30N的物体悬挂在B点,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在A点至少需加______N的拉力,如保持拉力的方向不变,使杠杆缓慢上升,则拉力的大小将______.12.如图所示的杠杆(重力和摩擦不计),O点为支点,在中点B处挂一重为100N的物体,为保证杠杆在水平方向静止,在A点处沿______ (选填“F1”、“F2”或“F3”)方向施加的力最小,大小为______ N.13.如图所示,用方向始终垂直于杠杆的动力F将重物从A位置缓慢提升到B位置,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动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是______;该杠杆属于______(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
物理第十章:机械与人第一节杠杆的平衡条件知识点+测试试题一、认识杠杆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___________。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_________。
5.阻力臂:从支点到_______________的距离。
二、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1.操作关键:(1)实验时,选择水平方向平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支点选择在杠杆的中间,目的是消除杠杆自身_________对实验产生的影响。
2.结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____________。
三、杠杆的分类1.省力杠杆:动力臂_________阻力臂,省力费距离。
2.费力杠杆:动力臂_________阻力臂,费力省距离。
3.等臂杠杆:动力臂_________阻力臂,不省力,也不费距离。
4.力臂为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实质为“点”到“线”的距离,并非是支点到作用点的距离,只有杠杆水平方向平衡时,竖直方向的力臂才与“支点到作用点的距离”大小相等。
1、如图所示的杠杆,动力F的力臂是( )A.ODB.OFC.OAD.OC2、下列杠杆能省距离的是( )3、如图所示衣架的挂钩两侧等距离安装着四个夹子。
将三条相同的毛巾按图中各种挂法晾晒在室外的铁丝上,能让衣架在水平方向保持平衡的是( )4、如图所示是搬运泥土的独轮车,设车体和泥土的总重G=1 000 N,运泥土时从A点提起独轮车把手的力是F,由图中数据可知,F的力臂是___m,F的大小至少是_______ N。
5、如图是一种切甘蔗用的铡刀示意图。
铡刀实质上是一种___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甘蔗放在______(选填“a”或“b”)点更容易被切断。
6、如图所示,赛艇的船桨是一种杠杆,划船时它是一支_______力杠杆,手移动的距离_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桨在水中移动的距离。
7、在图中画出杠杆的阻力F2以及动力臂l1、阻力臂l2。
8、如图所示,小梦学习小组利用铁架台、带有刻度的杠杆、细线、弹簧测力计、若干钩码(每个钩码重均为0.5 N)等实验器材,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实验前,小梦观察到杠杆如图甲所示,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2)将天平调整好后,如图乙所示,在A点挂3个钩码,应在B点挂______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便于测量_____________。
在上述实验中,若将水平位置平衡的杠杆,两端同时去掉一个钩码,杠杆_________________(选填“仍然平衡”“沿顺时针旋转”或“沿逆时针旋转”)。
(3)如图乙所示,小梦用弹簧测力计替代钩码,在B点竖直向下拉,然后将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要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逐渐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9、生活中,小华发现有如图甲所示的水龙头,很难徒手拧开,但用如图乙所示的钥匙,安装并旋转钥匙就能正常出水,如图丙所示。
下列有关这把钥匙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减小阻力臂B.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减小阻力C.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减小动力臂D.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增加动力臂10、如图是办公常用的燕尾夹,AB=BC,当用手摁住C点打开该夹子时,可把______点看作支点,此时夹子上的ABC部分可看作_________(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
11、如图,在撬棒AD上作出撬起“石块1”的最小力F及对应的力臂l。
12、小明利用杠杆做了以下实验,实验时使用的每个钩码的质量均相等,杠杆上相邻刻线间的距离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小明在A、C两点分别悬挂等重的载物盘,制作了一个天平,左盘盛放物体,右盘加减砝码。
此天平是利用了哪一类杠杆制作而成的?_____________。
(2)小明正确使用自制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①假如支点O因某种原因向右偏移,则测量值_________真实值(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②假如砝码因生锈等原因质量增大,则测量值_________真实值(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用如图所示的开瓶器开启瓶盖时,可将其抽象为一杠杆,若不计开瓶器自重,图中能正确表示它在开启瓶盖时两个力(其中F1是开启的作用力)作用示意图的是( )2、聚餐时使用公筷公勺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使用筷子夹菜时,筷子是一种杠杆,下列生活用具正常使用时也是杠杆,其中与筷子同类的是( )3、一根均匀铁丝AB,在中点O用一细绳将它悬挂起来,铁丝保持平衡,如果将OB这一段弯折一下,使点B和点O重合,如图所示,则此时铁丝将( )A.保持平衡B.长端向下倾斜C.短端向下倾斜D.未知铁丝原长,无法判断4、如图所示,杠杆左端悬挂物体,右端施加动力F,处于平衡状态(忽略杠杆自身重力的影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杠杆是费力杠杆B.动力臂是线段OAC.杠杆的阻力是物体受到的重力GD.保持杠杆位置不变,将动力F转至F1位置,动力变大5、如图所示,人体手臂也有杠杆的功能,当二头肌收缩时,带动前臂运动,手臂弯曲,相当于杠杆。
点A视为杠杆的_________,该杠杆属于_____________(选填“省力杠杆”“等臂杠杆”或“费力杠杆”)。
6、如图是共享单车手闸示意图,手闸是一个简单机械,这种简单机械的名称叫杠杆,当图中手对车闸的作用力F=12 N时,刹车拉线受到力的大小为_____N。
7、小刚家厨房里有一把多功能剪刀,右图中标注了该剪刀的相关用途,做启瓶器使用时,它是一个_________(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用剪刀剪较硬的物品时,将物品放在靠近轴的地方,这是通过_______________,达到更加省力的目的。
8、如图所示,在杠杆AOB的A端挂一重物G,要使杠杆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平衡,请画出在杠杆上施加的最小动力F及其力臂L的示意图。
9、按如下原理制作一杆可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秤,称为密度秤,其外形和普通的杆秤差不多,装秤钩的地方吊着一体积为1 cm3的较重的合金块,杆上有表示液体密度数值的刻度,当秤砣放在Q点处时秤杆恰好平衡,如图所示。
当合金块完全浸没在待测密度的液体中时,移动秤砣的悬挂点,直至秤杆恰好重新平衡,便可直接在秤杆上读出液体的密度,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密度秤的零点刻度在Q点B.密度秤的刻度都在Q点的左侧C.密度秤的刻度都在Q点的右侧D.秤杆上密度读数较大的刻度在较小的刻度的左边10、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实验前,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低、右端高,此时杠杆处于_________(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2)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用量程为5 N的弹簧测力计在A点竖直向上拉(如图中M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5 N;若弹簧测力计斜向上拉(如图中N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2.5 N,此时拉力的方向与竖直方向的最大夹角为_______(选填“30°”“45°”或“60°”)。
(1)计算秤砣的质量。
(2)小金在B处标的刻度应为______kg。
若图中OC=2OB,则C处的刻度应为_____kg。
答案解析4.力臂为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实质为“点”到“线”的距离,并非是支点到作用点的距离,只有杠杆水平方向平衡时,竖直方向的力臂才与“支点到作用点的距离”大小相等。
1、如图所示的杠杆,动力F的力臂是( D )A.ODB.OFC.OAD.OC2、下列杠杆能省距离的是( D )3、如图所示衣架的挂钩两侧等距离安装着四个夹子。
将三条相同的毛巾按图中各种挂法晾晒在室外的铁丝上,能让衣架在水平方向保持平衡的是( B )4、如图所示是搬运泥土的独轮车,设车体和泥土的总重G=1 000 N,运泥土时从A点提起独轮车把手的力是F,由图中数据可知,F的力臂是_1__m,F的大小至少是___300____ N。
5、如图是一种切甘蔗用的铡刀示意图。
铡刀实质上是一种____省力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甘蔗放在___a___(选填“a”或“b”)点更容易被切断。
6、如图所示,赛艇的船桨是一种杠杆,划船时它是一支___费____力杠杆,手移动的距离_____小于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桨在水中移动的距离。
7、在图中画出杠杆的阻力F2以及动力臂l1、阻力臂l2。
8、如图所示,小梦学习小组利用铁架台、带有刻度的杠杆、细线、弹簧测力计、若干钩码(每个钩码重均为0.5 N)等实验器材,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3)如图乙所示,小梦用弹簧测力计替代钩码,在B点竖直向下拉,然后将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要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逐渐_____变大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1、生活中,小华发现有如图甲所示的水龙头,很难徒手拧开,但用如图乙所示的钥匙,安装并旋转钥匙就能正常出水,如图丙所示。
下列有关这把钥匙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D )A.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减小阻力臂B.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减小阻力C.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减小动力臂D.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增加动力臂2、如图是办公常用的燕尾夹,AB=BC,当用手摁住C点打开该夹子时,可把___B___点看作支点,此时夹子上的ABC部分可看作_____等臂____(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
4、小明利用杠杆做了以下实验,实验时使用的每个钩码的质量均相等,杠杆上相邻刻线间的距离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小明在A、C两点分别悬挂等重的载物盘,制作了一个天平,左盘盛放物体,右盘加减砝码。
此天平是利用了哪一类杠杆制作而成的?_______等臂______。
①假如支点O因某种原因向右偏移,则测量值___小于______真实值(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②假如砝码因生锈等原因质量增大,则测量值____小宇_____真实值(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第一课时(二)1、用如图所示的开瓶器开启瓶盖时,可将其抽象为一杠杆,若不计开瓶器自重,图中能正确表示它在开启瓶盖时两个力(其中F1是开启的作用力)作用示意图的是( B )2、聚餐时使用公筷公勺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使用筷子夹菜时,筷子是一种杠杆,下列生活用具正常使用时也是杠杆,其中与筷子同类的是( A )3、一根均匀铁丝AB,在中点O用一细绳将它悬挂起来,铁丝保持平衡,如果将OB这一段弯折一下,使点B和点O重合,如图所示,则此时铁丝将( B ) A.保持平衡 B.长端向下倾斜 C.短端向下倾斜 D.未知铁丝原长,无法判断4、如图所示,杠杆左端悬挂物体,右端施加动力F,处于平衡状态(忽略杠杆自身重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