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为适应新形势下对交通管理工作的需要

为适应新形势下对交通管理工作的需要

为适应新形势下对交通管理工作的需要
为适应新形势下对交通管理工作的需要

为适应新形势下对交通管理工作的需要,南昌市公安局交管局以构建现代化、智能型的

交通指挥中心为龙头,建成了集信号控制、交通诱导、视频监控、指挥调度等多个系统的智能交通指挥体系,系统启用以来在重大活动期间的交通组织、查处重点车辆和严重交通违法、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交通流量分析研判、实时路况监控和信息发布等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

一、智能化指挥系统的建设情况

南昌市公安局交管局抓住第七届城市运动会的契机,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本着“实用、先进、可靠、经济”的原则,逐步建立了功能较为完善的现代化指挥中心。外场设施已安装电子警察36 套、智能卡口15个、视频监控201个、交通诱导屏25块、实线自动抓拍电子警察16套、微波检测5个、视频检测25个、121台流量控制机、信号机联网250个、警车GPS129 台,并全部通过无线、有线方式将信息传递到交管局指挥中心集成平台,目前还在将原有电子警察、信号机、卡口进行提升改造并将接入集成平台。通过半年的使用,初步形成了集信息采集、分析、处理、控制、指挥为一体的科学、高效的指挥运行机制。

目前,系统建设主要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1、交通流量控制系统:在市中心核心城区外围,采用系统信号机联网控制,管控进入

市中心核心城区的交通流量。同时进行交通信号自适应控制,进一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有

效解决城市拥堵问题。

2、交通流量采集系统:交通流的采集是交通管理数据采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流量数据广泛应用于交通控制、交管诱导、流量分析,并为指挥调度提供决策依据。

系统还能整合外部交通流量信息采集,如出租车车载GPS系统提供的浮动车平均车速

等信息。

3、道路交通诱导系统:通过整合交通流、视频监控等实时信息,由指挥中心通过电台、交通诱导屏、微博、短信、网络等方式,及时向交通参与者发布各种交通状态、意外事件、

交通通告和相关信息,方便其选择最佳出行路径,从而有效地对交通流进行诱导,合理控制和均衡交通流分布,提高现有道路使用率和交通的畅通度。

4、交通事件检测系统:交通事件检测系统是对设置点位的监控摄像机传回的视频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检测车流量、平均速度、占有率等交通数据,进行异常交通事件的自动记录、自动录像、自动报警和各类联动处理。

5、交通视频监控系统:是指挥中心的"千里眼",它能提供道路交通的直观和实时交通

状况,便于民警对交通堵塞和交通事故作出迅速及时的准确判断与指挥调度,并可以对交通违法进行抓拍。

6、GPS 车辆及单兵定位:系统利用GPS 技术建立的勤务管理调度系统,动态地获得警用执勤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准确位置,确定警用车辆的行驶和停放情况,便于快速指挥和勤务管理。

7、电子警察系统:对路口闯红灯和不变道的交通违法行为进行自动"检测"和"抓拍",

将违法车辆的图片、号牌、地点、时间等信息纪录,并传送到指挥中心,按照法定流程进行处理,减少交通违法行为,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8、智能卡口系统:实时记录经过监控点的每一辆机动车的图象,并进行处理和存贮,自动识别车辆号牌和记录行驶速度。其有中5个卡口点还实现前后牌对比抓拍、匹配合成的功能,能够对牌照遮挡、不按规定悬挂号牌等违法行为进行打击。

9、交通指挥中心平台:指挥中心控制平台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前端外场各子系统的统一集成到信息平台,通过对交通流量控制、交通流量检测、交通流量诱导、事件检测及动态违法抓拍、GPS 车辆定位、闯红灯电子警察、智能卡口等系统进行综合信息集成,实现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交换与共享、快速反应决策与统一调度指挥,同时,收集整合的信息通过GIS 地理信息系统完整的中心显示系统中展示出来。

二、智能化指挥系统的实战应用

智能化指挥系统建立后,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作用。南昌市公安局交管局积极探索相适应的交通管理指挥模式,在启用以来,智能交通指挥系统整体应用取得了初步的效果,使得全市交通,特别是圣诞节期间交通,通过"集中、统一、权威、高效" 的指挥调度,实现了

道路交通安全、有序、平稳的目标。

智能交通指挥系统" 三分在建设,七分在运用" 。在实战运用上,交管局突出发挥其实战应用功能,强化协调指挥作用和交通信息发布能力,强化非现场执法和黑名单车辆查缉布控的力度,不断提升交通指挥的效率,应急处置的能力,信息研判的水平,重点强化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应用:

(一)实现了路况信息及时、多渠道的发布

路况信息的发布既能提醒市民绕开拥堵路段通行,又能缓解易堵路段的交通压力,起到

了一个无形的交通指挥棒的作用。在实践应用上,指挥中心在原有通过交通诱导屏发布路况

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信息发布的渠道,一是开通了”乐行南昌”官方路况微博;二是联

合省市交通广播电台开设路况直播间,每天定点进行34次路况直播,三是与出租公司建立联

动机制,能借助交通局运管处通过车载GPS短信平台将路况发给出租车司机,初步构建了

微博、网络、手机、广播等多渠道的信息发布平台。

"乐行南昌"微博自2011年12月底启用,已发布交通信息微博达2500多条,网上解答群

众有关出行的咨询490余条,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粉丝数接近5000人。

(二)实现了对重点时段、重点路段的实时监控

视频监控系统已在阳明路、阳明东路、洪城路、洪都大道安装了10套高空高清摄像机,

在170个路口安装了高速球形摄像机,在20个路段安装了枪式摄像机。同时,已接入了天网

工程视频点2000余个,数字城管视频点200余个,实现了资源共享,扩大了视频的监控范围。在应用方面:

一是开展网上"视频巡逻"。通过设备监控市区主要道路和路口的通行情况,特别是对1两桥、四立交”以及八一广场、洪城商圈等16处易堵路段,一旦发现交通拥堵、交通事故,指挥中心及时向路段民警下达疏导处理的指令,实现"快速发现、快速指挥、快速处理”的目

标。

(左图为指挥中心发现坛子口立交有交通事故,右图下达指令后2分钟不到民警就赶到现场处

二是高峰通报实时路况。每天晚高峰17 : 20和18 : 20,由指挥中心根据视频观察的路况情况,通过电台向辖区大队通报易堵路段,包括相邻大队的易堵路段流量情况,及时指挥调度大队加强管理。

三是平峰抓拍交通违法。通过视频对交通违法车辆进行录像抓拍。在抓拍设备反应有延路、洪城路、抚河路、庐山南大道、北京西路、国威路等12条道路,集中力量使用路口监

控对车辆路口不按导向车道行驶、路段越双实线超车进行抓拍,成为整个电子警察系统的有

效补充力量。通过不断的规范使用,每周抓拍数量由原来的平均120起,上升到2月份的每

周约500起。

(三)实现了智能卡口系统的综合运用。

■■■■:需

r EWW" * w Jt n

* ill!

?■■■■Y p nm

■ ■匸*■■ 1Rt?*■ 1*13 ? IMf HI ■

:¥111■ ■MSP. .. . ■--- 心自?

WA■M tt?R*i?es

晦j f#*l;aLQd t! 1* M QJ |4L C I gft kIL9

2昨你EBIlf1*料12 Qin B U M d is MM

BBa*M XLLg? 11 3S M QMWf.MV MEEt

rsimb冨M 瞬帕事苗a

J刀驻切二吐Hi 卿由上貯at fl] DO mVh

4 e■MMtH Eftai血MEJO” n <1 tn 上尊II p 斗

flrRH ft勺u对*丄i

*Ua^

M33:3128事H丄〔止轟HtJ:t_l

?■ 5 03*7M ml ■■*. * p .

电]』

*7鼻

__ 亠一■——

10E?*I -

■1

■MNI fe* I f)4l & 4 E- T-5取I fit..4 F .: 亭

£暮空.Jl

~ ^1 ri t 片

IR^KjMF 比带債量<科L

:-ffLMt VCMW JI,耳J,

mdjw ffaUH 4 4 IT ft

K:::\i:|| fi ■

通过自动与手动相结合的方式,在卡口系统输入五类(被盗抢车、强制报废车、多次违

法未年检车、假牌套车、事故逃逸或涉案车辆)信息,已实现了对 2.1万辆车进行了查缉布

控,每天记录车辆轨迹达27万条。通过轨迹分析和前后抓拍卡口,协助大队侦破了

"2012 ?113"套牌车交通肇事逃逸案和” 2012 2 18"遮挡号牌车致人死亡交通事故逃逸案件。自12月以来,通过指挥中心直接指挥调度路面警力,先后查处假牌套牌机动车26辆,强

制报废机动车38辆,多次违法未处理且未年检机动车265辆(共计交通违法9654起,其中最多的一辆车有404条违法记录),对违法车辆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车管所小型汽车检率首次超过了98%,假牌套牌机动车正逐步减少。

在此基础上,指挥中心又借鉴上海、深圳等地交警部门的做法,把智能卡口运用到货车

闯禁行路的查处上,已启用沿江中大道卡口在早晚高峰时段对货车闯禁行路进行自动抓拍,既减轻高峰时段民警的工作强度,避免了高峰时段因现场查处货车影响其他车辆通行。自1月份以来,沿江中大道货车闯禁行路交通违法由最初的每日200余起,下降到了目前的每日

30余起,闯禁行交通违法明大幅下降。

(四)实现了联网控制信号灯的科学配时

目前南昌市安装使用海信交通信号机共计252台,大多数路口均埋设了距离停车线30米

的感应线圈,中心安装并使用Hicon交通信号控制中心系统软件。已实现联网的路口数有215个,已联网的路口交通数据可以上传至中心信号系统,进行统计分析。

江中大道、阳明路、八一大道、北京西路。

二是信号灯远程控制。指挥中心通过指挥平台对相邻大队关联的重点路口,按照"慢进快出"和"外围保中心、中心保核心”的基本原则,直接进行信号灯后台干预和控制。

三是自适应感应控制。已在外围的25个路口和晚间的城区主要路口,采取自适应的方式

控制交通信号灯,通过检测车流量情况延长或缩短绿灯时间,提高了平峰时段的道路通行能

力和行程车速。

(五)实现了对路口不按规定变更车道的自动抓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