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伤门诊工作程序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4
一、值班制度1.实行 24 小时值班制度。
二、工作人员职责1.值班工作人员穿戴工作衣、帽,严格按照《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实施伤口处理、狂犬疫苗及狂犬免疫球蛋白的注射工作。
2.负责所有狂犬病暴露者的接诊工作,做好伤者的暴露级别判断和接种前知情同意告知。
3.认真规范书写医疗文书,规范填写犬伤患者信息和疫苗接种等记录,按月统计上报工作情况。
4.礼貌待人,耐心解答患者询问,做好狂犬病暴露者的宣传教育工作。
5.及时报告严重犬伤患者、一犬伤多人、疑似狂犬病等情况。
6.负责疫苗的领用和保管,做好疫苗出入库登记和冷链测温记录7.查实信息,保证接种安全。
8.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下班前检查电源、关闭门窗。
三、疫苗登记制度1.建立疫苗出入库登记本。
2.严格按照冷链要求进行登记(温度、湿度),每日二次。
四、院感管理制度1.接种室,诊疗室保持整齐,器械药品位置固定。
2.接种严格无菌操作。
3.落实一次性注射器毁形消毒,并记录。
4.严格执行消毒,门诊室,接种室内每天空气,物表消毒,定期消毒器械、辅料,病做好消毒记录。
一、犬伤门诊工作人员必须规范穿戴工作衣帽,勤剪指甲,工作前须用流动水洗手。
二、保持登记侯诊区、接种室等环境整洁卫生,光线明亮,空气流通。
每天下班前须用消毒液对接种台面消毒清洁,接种室内空气消毒用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以上(新装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应≥90UW/cm2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应≥70UW/cm2<70UW/cm2的灯管应及时更换),紫外线灯按每M3空间≥15瓦安装,紫外线灯管表面应保持洁净,每周用酒精擦拭1次。
留观区和候诊区每天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桌面、座椅、地面等,含氯消毒剂每天更换。
三、皮肤消毒液必须密封保存,在有效期内使用,使用中的消毒液须每周更换2次,盛装的容器每周消毒2次。
接种部位要避开疤痕、炎症,硬结和皮肤病变处,消毒操作以注射部位为中心,由内向外缓慢旋转、逐步涂擦消毒面积不小于5cm X 5cm,局部用75%乙醇消毒时,待干后再接种。
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工作制度
一、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必须设置合理,标志醒目,空气清新、设备及药品、疫苗配置齐全。
伤口处理区、疫苗注射区每天进行空气消毒1小时,疫苗存放每天测温至少2次并记录。
二、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工作人员至少由1名医生和1名护士组成,持证上岗,负责本区域动物咬伤者登记、伤口处理和疫苗接种,每月上报本月所有相关资料。
三、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狂犬病防治有关知识,及时正确处理伤口,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
伤口处理结束,必须观察30分钟无反应后方能离开,对疫苗反应者及时报告、处理。
所用疫苗不准带回,必须到接种门诊注射,以保证疫苗质量。
四、建立动物咬伤知情制度,密切观察动物变化,发现异常立即报告。
五、严禁私自购置疫苗,规范疫苗供应渠道,确保安全注射,杜绝接种事故。
六、严格按照物价部门核准的价格,收取伤口处理费,疫苗和注射费,任何单位不得私自调整价格。
七、资料收集及时、准确,项目完整,填写规范,专人负责,及时归档,妥善管理。
犬伤处置流程图
接
完裸无贯
破
开
触露
伤出
或
穿
膜
放
好损或皮血性性
皮、者皮被饲肤的皮伤
肤擦抓肤污养被轻肤口被伤伤被染动轻微咬、舔舔物咬抓伤粘
I 级暴露Ⅱ级暴露Ⅲ级暴露
观察伤口有无出血,犬伤患者进入诊室
患者衣物有无血迹
判断犬伤分级,登记患者信息
和分泌物,提醒患者
不要污染诊室
伤口冲洗:用20%的肥皂水(或者其他弱碱性清洁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清
洗、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至少15 分钟。
伤口消毒:用2-3%碘酒(碘伏)或者75%酒精涂擦伤口同时对污染区域进
行消毒
医生告知患者应当采取措施,患者获知情同意
I 级暴露Ⅱ级暴露Ⅲ级暴露
皮如一
疯免
肤不般疫
动
完能人功
物
好确群能
伤
且认低
及
无下
头
感或
面
染可
部
危疑险
无需处置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注射被动免疫制剂。
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工作程序及健康宣教李东红(北京市石景山医院,北京10004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饲养宠物的家庭也越来越多,但随之而来的被动物抓、咬、舔伤的现象也与日俱增,使近年来我国狂犬病疫情出现了快速持续的上升。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
温血动物均可感染,并在动物之间通过感染分泌物,主要是由带毒唾液来传播[1]。
人因被感染狂犬病毒的犬、猫、野生动物等致伤而感染发病。
潜伏期一般为1个月~ 3个月,临床特征为伤口异常感、多汗、流涎、狂躁、怕水、怕光、怕风等,病程短,病死率极高,是严重的传染病之一。
我市卫生局为规范致伤患者的伤口处理和狂犬病免疫预防工作,在全市范围指定部分医疗机构设立“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并24h进行接诊。
自我院2006年4月正式开设“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以来,就诊人数明显递增,因此,做好狂犬病免疫接种的工作,对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传播流行,保障人身健康和公共卫生,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预防接种的场所应相对固定,诊区、伤口处理区、接种区、观察区、疫苗存放区和资料档案区要相对区分。
2规章制度齐全,各区要张贴悬挂工作职责、工作制度、狂犬病免疫程序。
3人员定期参加业务培训,医生应掌握狂犬病暴露后伤口处理和免疫程序,处理伤口应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
4疫苗的进、销、存记录完整,并保证疫苗冷链储存和运输,温度应控制在2~8℃之间。
5操作流程①询问动物暴露史②伤口处理。
北京市狂犬病管理规范定为“Ⅰ级暴露为被动物舔及无破损的皮肤;Ⅱ级暴露为未出血的皮肤咬伤、抓伤,破损的皮肤被舔伤;Ⅲ级暴露为一处或多处皮肤出血性咬伤或被抓伤出血,可疑或确诊的疯动物唾液污染黏膜”。
Ⅰ级伤口不需处置,Ⅱ、Ⅲ级伤口处理越早越好。
用流动清水或肥皂水冲洗伤口至少15min后用2%~3%碘酒或75%酒精涂擦伤口。
未伤及大血管的伤口尽量不缝合、不包扎。
伤口较大和面部重伤确需缝合的在做完清创消毒后应先用动物源性血清或人源免疫球蛋白做伤口周围的浸润注射,不低于2h后缝合或包扎。
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工作制度1、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必须设置合理,标志醒目,空气清新、设备及药品、疫苗配置齐全。
伤口处理区、疫苗注射区每天进行空间消毒1小时,疫苗存放每天测温至少2次并记录。
2、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工作人员至少由1名医生和1名护士组成,持证上岗,负责本区域动物咬伤者登记、伤口处理和疫苗接种,每月30日上报本月所有相关资料。
3、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狂犬病防治有关知识,及时正确处理伤口,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
伤口处理结束,必须观察30分钟无反应后方能离开,对疫苗反应者及时报告、处理。
所用疫苗不准带回,必须到接种门诊注射,以保证疫苗质量。
4、建立动物咬伤知情制度,密切观察动物变化,发现异常立即报告。
5、严禁私自购置疫苗,规范疫苗供应渠道,确保安全注射,杜绝接种事故。
6、严格按照物价部门核准的价格,收取伤口处理费,疫苗和注射费,任何单位不得私自调整价格。
7、资料收集及时、准确,项目完整,填写规范,专人负责,及时归档,妥善管理。
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工作人员职责一、接种室人员对工作要认真负责,不可草率敷衍,必须全面认真地进行诊治,并尽量缩短候诊和接种时间。
二、热情接待就诊者,根据主诉,全面或重点的体格检查,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迅速处理。
三、根据伤情及时确定处理方法,向伤者交代清楚在处理方面的注意事项,务必妥善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四、遇到伤势严重,因受条件限制不能处理的患者,应立即转院,必要时做好抢救处理。
五、注意接种门诊安静,避免各种刺激,言谈低声,动作轻巧,文明服务。
六、按要求做好接种登记和统计上报。
七、要坚持24小时开诊,确保就诊者能及时得到伤口处理、疫苗接种和抗狂犬病血清(免疫球蛋白)注射。
狂犬病疫苗及被动免疫制剂接种操作规程一、接种人员要持证上岗,工作衣帽穿戴整齐。
二、接种前要核实接种对象,询问接种者的健康状况、既往疾病史、过敏史及接种疫苗的反应史等。
三、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严格“一人一针一管”制度。
武汉市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建设标准与管理办法(草案)为加强武汉市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建设与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人狂犬病预防处置技术指南》等要求,制定本建设标准与管理办法。
一、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设置原则(一)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的设置由武汉市各所辖的区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应组织人员对辖区内犬伤门诊布局与设置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在方便暴露人群及时就诊的前提下,依据其服务范围、服务人口、疫情状况、地域划分和实际工作需要,即服务能力,按照规范、就近、及时、高效的原则合理布局。
(二)按照分级管理的指导原则及分级诊疗制度的要求,在本市设置一所市级狂犬病预防处置临床技术指导中心,各区应设置一所区级狂犬病预防处置技术指导门诊。
各区所辖的每个街、乡(镇)原则上要设置1所狂犬病预防处置社区门诊。
各区级中心门诊需保证24小时应诊。
各社区门诊应尽可能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人员较少无法安排节假日和夜间门诊的必须保证电话值班并公示相关值班信息。
(三)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原则上在有预防接种资质的门诊内增设,也可以在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设置。
二、各级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
(一)市级狂犬病预防处置临床技术指导中心的工作职责1、负责全市各级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的督导、评价、建设和管理;2、对狂犬病预防处置工作相关的信息发布、工作规范与工作指南的制定;3、对全市从事上述各类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与技术指导;4、在全市范围内制定相应的工作规划并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消除负面的舆情;5、与国内从事上述各类工作的机构和同行进行技术合作与经验交流;6、承担狂犬病预防处置的日常工作(包括:Ⅱ级、Ⅲ级伤口的处置、疫苗接种、狂免浸润)及各级门诊转诊的急重、危险、复杂病例。
并随时对下级门诊提供技术帮助和指导;7、对狂犬病预防处置后的效果进行检测与评价;8、承担国家或省、市级下达的相关疫苗、狂免以及专业设施设备的医学评价和监测工作;组织并开展与狂犬病预防工作相关的各种基础和应用技术的研究与验证。
犬伤处理流程图
接
完裸无贯
破
开
触露
伤出
或
穿
膜
放
好损或皮血性性
皮、者皮被饲肤的皮伤
肤擦抓肤污养被轻肤口被伤伤被染动轻微咬、舔舔物咬抓伤粘
I 级裸露Ⅱ级裸露Ⅲ级裸露
察看伤口有无出血,犬伤患者进入诊室
患者衣物有无血迹
判断犬伤分级,登记患者信息
和分泌物,提示患者
不要污染诊室
伤口冲刷:用20%的肥皂水(或许其余弱碱性洁净剂)和必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完全清
洗、冲刷全部咬伤和抓伤处起码15 分钟。
伤口消毒:用2-3%碘酒(碘伏)或许75%酒精涂擦伤口同时对污染地区进
行消毒
医生见告患者应该采纳举措,患者获知情赞同
I 级裸露Ⅱ级裸露Ⅲ级裸露
皮如一
疯免
肤不般疫
动
完能人功
物
好确群能
伤
且认低
及
无下
头
感或
面
染可
部
危疑险
无需处理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注射被动免疫制剂。
一、预案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宠物犬数量逐年增加,犬伤事件也随之增多。
为保障市民健康,提高犬伤门诊的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抢救预案。
二、预案目标1. 保障犬伤患者的生命安全;2. 及时、规范地进行犬伤伤口处理;3. 预防狂犬病等传染病的发生;4. 提高犬伤门诊的救治质量。
三、预案组织架构1. 犬伤门诊抢救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犬伤门诊抢救工作;2. 抢救小组:负责现场救治、伤口处理、狂犬病暴露后预防等工作;3. 后勤保障组:负责物资、设备、药品等保障工作;4. 消防安全组:负责现场消防安全工作;5. 通讯联络组:负责现场通讯联络工作。
四、抢救流程1. 患者就诊:患者被犬咬伤后,应立即到犬伤门诊就诊。
2. 现场评估:接诊医生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初步评估,判断伤口程度和是否需要紧急处理。
3. 伤口处理:对患者伤口进行清创、冲洗、消毒等处理,必要时进行缝合。
4. 狂犬病暴露后预防:a. 确定暴露级别:根据伤口深度、暴露部位、咬伤时间等因素,确定暴露级别;b. 确定疫苗接种方案:根据暴露级别,制定疫苗接种方案;c. 确定被动免疫制剂使用:根据暴露级别,决定是否使用被动免疫制剂;d. 预防性用药:根据病情,给予预防性用药。
5. 伤口换药:根据伤口恢复情况,定期进行伤口换药。
6. 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注意事项告知。
五、应急响应1. 犬伤门诊接到犬伤事件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抢救小组迅速到达现场,对患者进行救治。
3. 通讯联络组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事件情况。
4. 后勤保障组提供必要的物资和设备支持。
5. 消防安全组确保现场消防安全。
六、总结与改进1. 定期对犬伤门诊抢救预案进行评估和修订。
2. 加强犬伤门诊抢救人员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完善犬伤门诊抢救流程,提高救治质量。
4.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共同做好犬伤防治工作。
本预案旨在提高犬伤门诊的抢救能力,保障市民健康。
请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确保预案有效实施。
狂犬病门诊工作制度1、为了确保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必须设置合理、标志醒目、空气清新的门诊,而且必须配置齐全的设备、药品和疫苗。
每天必须对伤口处理区和疫苗注射区进行1小时的空间消毒,而且每天至少要测温2次并记录疫苗的存放温度。
2、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的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每组至少有1名医生和1名护士,负责登记动物咬伤者、处理伤口和接种疫苗,并且每月30日上报相关资料。
3、工作人员必须认真研究狂犬病防治相关知识,并且在处理伤口和接种疫苗时必须及时正确地进行操作。
在处理完伤口后,必须观察30分钟以确保没有反应后才能离开,并且必须及时报告和处理疫苗反应者。
此外,使用的疫苗不得带回家中,必须到接种门诊注射以确保疫苗质量。
4、必须建立动物咬伤知情制度,密切观察动物的变化,并且发现异常情况必须立即报告。
5、严禁私自购置疫苗,规范疫苗供应渠道,确保安全注射,杜绝接种事故。
6、必须严格按照物价部门核准的价格收取伤口处理费、疫苗和注射费,任何单位不得私自调整价格。
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工作人员职责:1、接种室人员必须认真负责,不能草率敷衍,并且必须全面认真地进行诊治,尽量缩短候诊和接种时间。
2、必须热情接待就诊者,并且根据主诉和全面或重点的体格检查进行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和迅速处理。
3、必须根据伤情及时确定处理方法,并且向伤者交代清楚在处理方面的注意事项,务必妥善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4、遇到伤势严重、因受条件限制不能处理的患者,必须立即转院,并且必要时做好抢救处理。
5、必须注意接种门诊的安静,避免各种刺激,言谈低声,动作轻巧,提供文明服务。
6、必须按照要求做好接种登记和统计上报。
狂犬病疫苗及被动免疫制剂接种操作规程:1、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且穿戴整齐的工作衣帽。
2、在接种前必须核实接种对象,并且询问接种者的健康状况、既往疾病史、过敏史和接种疫苗的反应史等。
3、必须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并且严格遵守“一人一针一管”制度。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工作制度一、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经市卫生计生局批准,承担本市内的狂犬病暴露处置工作。
二、根据狂犬病暴露处置工作的需要,制定狂犬疫苗购买计划,建立并保存真实、完整的接收、购进疫苗记录。
三、严格遵守疫苗储存、运输、使用管理规范,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冷链设备,保证疫苗质量。
四、门诊工作人员要对狂犬病暴露者按照暴露情况依照国家卫计委《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规范(2022 年版)》进行规范处理,同时告知暴露者或者其监护人暴露级别及处理意见(包括所接种疫苗、免疫球蛋白(血清)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问询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并如实记录告知和问询情况。
详细填写“狂犬病预防知情告知书”,留底存档。
五、认真开展与狂犬病暴露处置相关的宣传、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置、预防接种反应报告处理等工作,并依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做好记录;做好狂犬病暴露处置资料的档案化管理。
六、采集所有门诊资料,按月统计工作情况,于次月 5 日前,报所在地县(区)疾控中心,县(区)疾控中心于10 日前汇总报市疾控中心。
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工作人员职责一、及时、规范的按照处理原则做好伤口的处理。
二、向咬伤者或者家属做好相关知识宣传,说明常见的接种反应及注意事项,认真履行告知义务,详细填写知情告知书。
三、严格按照程序注射狂犬疫苗和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认真填写“狂犬病疫苗接种卡”,向被接种者预约每次接种的时间,每针次接种后都要记录疫苗批号,接种者要签字。
四、认真做好接种后观察,及时处理浮现的接种反应。
五、每日要对伤口处理区,疫苗接种区进行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
六、做好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常规冷藏保存,每日测温 2 次,并做好出入库登记。
七、认真做好咬伤者暴露程序、伤口处理、疫苗(免疫球蛋白)接种,异常反应等相关情况的登记,每月汇总,上报资料。
预防接种门诊犬咬伤的处置流程及注意事项Going to the clinic for a dog bite can be a frightening experience for both the person bitten and their loved ones. It is essential to remain calm and follow the proper protocol to ensure that the wound is treated effectively. When arriving at the clinic, the receptionist will ask for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and the circumstances of the dog bite. It is crucial to provide accurate details to help medical professionals determine the appropriate course of action.去接种门诊因为被狗咬可能是一个令人恐惧的经历,对于被咬的人和他们的亲人都是如此。
保持冷静并遵循正确的流程是至关重要的,以确保伤口得到有效处理。
到达门诊时,接待员会要求您提供个人信息和狗咬的情况。
提供准确的细节对帮助医护人员确定适当的处理方法至关重要。
The next step typically involves a medical professional examining the wound to assess its severity. Depending on the bite's size and location, the doctor may recommend cleaning the wound thoroughly, applying antibiotics, and potentially suturing it. It is crucial to follow the doctor's instructions carefully to prevent infection and promoteproper healing. Additionally, the doctor may inquire about the dog's vaccination status to determine if there is a risk of rabies.接下来的步骤通常涉及医务人员检查伤口以评估其严重程度。
一、预案背景为有效预防和应对犬伤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犬伤门诊的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建立健全犬伤门诊应急处置机制,确保犬伤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2. 提高犬伤门诊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降低犬伤事件对人民群众的危害。
3.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形成犬伤事件联防联控的良好局面。
三、预案组织架构1. 成立犬伤门诊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犬伤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 设立犬伤门诊应急处置小组,负责具体实施犬伤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四、应急处置流程1. 病人就诊(1)接诊医生对犬伤病人进行初步检查,了解伤情,判断是否需要紧急救治。
(2)根据伤情,对病人进行分诊,危重病人优先救治。
2. 紧急救治(1)对犬伤病人进行伤口清洗、消毒,防止感染。
(2)根据伤情,对病人进行疫苗接种、伤口缝合等治疗。
(3)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做好病情记录。
3. 病情报告(1)接诊医生将犬伤病人信息及救治情况报告给犬伤门诊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2)犬伤门诊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将相关信息报告给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4. 联系相关部门(1)与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联系,了解犬伤疫苗接种、消毒、防疫等信息。
(2)与动物管理部门联系,了解犬只伤人事件调查、处理等信息。
五、应急物资储备1. 犬伤急救包:包括消毒液、创可贴、绷带、剪刀等。
2. 疫苗接种器材:包括疫苗、注射器、酒精棉球等。
3. 防护用品:包括口罩、手套、隔离衣等。
六、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犬伤门诊工作人员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针对突发犬伤事件,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七、预案实施与监督1. 犬伤门诊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本预案的实施与监督。
2. 对违反本预案的行为,将严肃追究相关责任。
八、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犬伤门诊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预案如有未尽事宜,由犬伤门诊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某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程序文件
主题:犬伤门诊工作程序文件
文件编号:MZ
版本/修改状态: A/2
文件页次:第 1 页 共 4 页
1
1.目的:
通过接种狂犬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使狂犬病暴露者产生主动或被
动免疫力,杜绝狂犬病的发生。
2.范围:
狂犬病暴露者:凡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
物(如狗,猫,蝙蝠等哺乳动物)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者破损皮肤处者.
3.职责:
3.1科长负责犬伤门诊的管理工作。
3.2门诊医生负责接待、登记、确定预防治疗方案和书写门诊病历。
3.3注射室护士负责处理伤口和注射狂犬疫苗及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3.4药房药剂人员负责保管和分发狂犬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3.5检验科负责检验抗-RV。
4.工作程序:
4.1计划、总结
年初制订科室工作计划,年中年末提交工作总结。
4.2医生接诊
4.2.1问诊:仔细询问伤人动物的情况,受伤的具体时间、地点和受伤
当时的出血情况以及暴露者的接种史、既往病史、药物过敏史等。
4.2.2检查:仔细检查伤口,重点要查看伤口有无出血。
4.3登记:在《犬伤门诊接种登记本》上详细登记就诊者的姓名、性别、
年龄、地址、伤人动物、受伤时间、受伤部位、伤势程度、就诊时间、狂
犬疫苗接种程序、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用量等。
4.4暴露分级:根据《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中要求的按照接
触方式和暴露程度确定暴露分级。
4.4.1接触或者喂养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为I级。
4.4.1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为Ⅱ级。
4.4.3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或
者开放性伤口、粘膜被污染为Ⅲ级。
某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程序文件
主题:犬伤门诊工作程序文件
文件编号:MZ
版本/修改状态: A/2
文件页次:第 2 页 共 4 页
2
4.5知情同意:告知暴露者狂犬病的危害,暴露者本人的暴露情况和分
级,,以及相应的处置措施,在获得知情同意后请暴露者本人或其监护人在
《狂犬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使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4.6书写《犬伤门诊病历》,按照《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规范》的要求
根据暴露者的暴露分级做出相应的预防治疗方案,开具相应的狂犬疫苗和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处方,同时开具抗感染的药物和预防破伤风药物的处
方。
4.6.1I级暴露:无需处置。
4.6.2Ⅱ级暴露:处理伤口并接种接种狂犬疫苗。
4.6.3Ⅲ级暴露:处理伤口、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并接种狂犬疫苗。
4.7交代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后指示药房的位置。
4.8在收费处缴费。
4.9药房根据《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规范》的要求保管并发放狂犬疫苗、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以及相应的辅助治疗的药品。
4.10伤口处理:根据《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规范》清洗消毒伤口。伤
口处理包括彻底冲洗和消毒处理。局部伤口处理越早越好,就诊时如伤口
已结痂或者愈合则不主张进行伤口处理。
4.10.1伤口冲洗:用20%的肥皂水(或者其他弱碱性清洁剂)和一定
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清洗、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至少15分钟。然后
用生理盐水(也可用清水代替)将伤口洗净,最后用无菌脱脂棉将伤口处
残留液吸尽,避免在伤口处残留肥皂水或者清洁剂。
4.10.2消毒处理: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碘伏)或者75%酒精涂擦
伤口。如伤口碎烂组织较多,应当首先予以清除。
4.11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狂犬疫苗:根据《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
规范》、《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及《注射室工作制度》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
白和狂犬疫苗。
4.13全程疫苗注射结束后按照约定的日期和时间到检验科化验抗狂犬
病抗体。
4.14一周后来门诊取检验报告单,完成全程接种。
某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程序文件
主题:犬伤门诊工作程序文件
文件编号:MZ
版本/修改状态: A/2
文件页次:第 3 页 共 4 页
3
附
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流程图
凡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如狗,猫,蝙
蝠等哺乳动物)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者破损皮肤处称为狂犬病暴露.
医生接诊→问诊,检查,登记
↓
暴露分级
→
Ⅰ级暴露:接触/喂养动物,或完好的皮肤被舔→无需处置
→Ⅱ级暴露: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轻微抓伤/擦伤(无出血)→立即处理
伤口并接种接种狂犬疫苗。
↓ → Ⅲ级暴露:单处/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抓伤伴有出血;破损皮肤被舔;
开放性伤口粘膜被动物体液污染。→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
白,随后接种狂犬疫苗。
知情同意→告知狂犬病危害及应当采取的处置措施,获得知情同意后
采取相应处置措施→暴露者本人或者监护人签字
↓
伤口处理→1.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洁剂)与流动清水(或生理
盐
水)交替清洗伤口至少15分钟。
↓
注射被动免疫制剂→Ⅲ级暴露者及需按照Ⅲ级暴露的Ⅱ级暴露者(仅限首
次暴露者)→狂犬病免疫球蛋白20IU/Kg体重
↓
接种狂犬疫苗
→
首次免疫→暴露后无禁忌症,按药品说明书使用
→再次暴露后免疫→再次暴露发生在免疫接种过程中,则继续按照原有
程序完成全程接种,不需加大剂量;全程免疫后半年内再次暴露者一
般不需要再次免疫;全程免疫后半年到1年内再次暴露者,应当于0
和3天各接种1剂疫苗;在1-3年内再次暴露者,应于0、3、7天各
接种1剂疫苗;超过3年者应当全程接种疫苗。
某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程序文件
主题:犬伤门诊工作程序文件
文件编号:MZ
版本/修改状态: A/2
文件页次:第 4 页 共 4 页
4
5.相关文件
5.1《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
5.2《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5.3《注射室工作制度》
6.记录
6.1《犬伤门诊接种登记本》
6.2《狂犬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使用知情同意书》
6.3《犬伤门诊病历》
。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