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型及临床意义
- 格式:pdf
- 大小:144.74 KB
- 文档页数:2
丙型肝炎的检测方法与技术进展丙型肝炎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肝脏疾病,全球范围内影响着众多人的健康。
及时准确的检测对于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丙型肝炎的检测方法和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
一、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这是最常见的初步筛查方法之一。
通过检测血液中是否存在针对HCV 的抗体来判断是否感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是常用的检测技术。
ELISA 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较低的优点,但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对有限。
CLIA 法则在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有了显著提高,能够更准确地检测出抗体。
不过,抗体检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在感染后的“窗口期”,可能还未产生可检测到的抗体,从而导致假阴性结果。
此外,抗体检测无法区分是现症感染还是既往感染。
二、丙型肝炎病毒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直接检测血液中的 HCV RNA,能够更早地发现感染,缩短“窗口期”。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是常用的核酸检测方法之一。
RTPCR 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定量检测病毒载量,对于判断疾病的进展、治疗效果的监测以及评估是否治愈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该方法对实验条件和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检测成本也相对较高。
三、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检测了解 HCV 的基因型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基因测序法是确定基因型的金标准,但操作复杂、成本高。
近年来,基于核酸检测的基因分型方法逐渐得到应用,如线性探针反向杂交法和基因芯片法。
这些方法相对简便、快速,能够满足临床对基因分型的需求。
四、丙型肝炎核心抗原检测HCV 核心抗原是病毒复制的指标之一。
检测核心抗原可以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尤其是在核酸检测条件受限的情况下。
但核心抗原检测的敏感性不如核酸检测,可能会出现漏检。
不过,其与抗体检测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五、检测技术的新进展(一)数字 PCR 技术数字 PCR 是一种新型的核酸定量检测技术,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能够检测到更低浓度的病毒核酸,对于低病毒载量的检测和微量残留病毒的监测具有优势。
丙型肝炎病毒Simmonds基因分型法酶切分型的研究孙南雄;张永祥;杜绍财;范晓峰【期刊名称】《江苏医药》【年(卷),期】1999(25)7【摘要】丙型肝炎病毒(HCV)的基因分型在临床和流行病学的研究方面有重要意义。
以多聚酶链反应的方法扩增HCV的5’-非编码区第28至284区段(HCV -J株),并以复合限制性内切酶水解的方法按Simmonds基因分型的标准,将HCV分为6型和若干亚型。
结果:检测标本38份,均为1b型,与以往的检测结果类似。
【总页数】3页(P481-483)【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Simmond基因;酶切分型【作者】孙南雄;张永祥;杜绍财;范晓峰【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病研究室;北京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肝病研究所;HealthScienceCenter,SchoolofMedicine,SaintLouisUniversity,1402South GrandBlvd,StLouisMO63104,US【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3.21【相关文献】1.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5‘非编码区酶切分型研究 [J], 刘芳华;田庚善2.基于核心基因、非结构基因5B序列的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法与线性探针技术对广东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基因分型的比较 [J], 蔡庆贤;洪春霞;张晓红;赵志新;高志良3.新疆阿克苏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酶切分型研究 [J], 吴放涛;刘海英4.丙型肝炎病毒基因NS5区酶切分型研究 [J], 朱水山;余戎;叶如美;刘晶美5.丙型肝炎病毒基因NS_5区酶切分型研究 [J], 朱水山;余戎;叶如美;刘晶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HCV基因分型的临床意义
陈菊梅;季伟
【期刊名称】《传染病信息》
【年(卷),期】1998(000)004
【摘要】自1989年克隆了HCV以后,比较日本株(JH)与美国株(US)在核苷酸序列(nts)上的差异,提出将HCV分为四个亚型。
其代表株有HCV-US(Ⅰ型)、HCV-
J(Ⅱ型)、HCV-J6(Ⅲ型)及 HCV-J8(Ⅳ型)。
根据亲缘关系远近,属于不同基因型的HCV在nts上可有20%~35%的差异,常用阿拉伯数字
【总页数】3页(P154-156)
【作者】陈菊梅;季伟
【作者单位】解放军传染病研究所;解放军传染病研究所北京 100039;北京10003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2.6
【相关文献】
1.丙型肝炎患者基因分型与抗HCV、HCV-RNA的相关性研究 [J], 冀敏
2.HCV基因分型进展及临床意义 [J], 高丽;杨绍敏
3.四川省丙型肝炎患者HCV基因分型及基线HCV NS5A耐药突变位点分析 [J], 纪林秀; 吴亚; 王蜀强; 杨兴祥
4.HCV基因分型、AFP-L3与P53抗体联合检测在HCV相关肝细胞癌中的诊断价值 [J], 杨自力;张任飞;何欣;张洁;万祎
5.贵州省383例HIV/HCV共感染者HCV基因分型及临床特征 [J], 王梅;熊华刚;杨智刚;龙海;王艺;谭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核酸类型HCV是单股正链RNA病毒,归类于黄病毒科中的丙型肝炎病毒属;在发现初期被命名为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而后定名为丙型肝炎病毒。
HCV基因组中具有高度保守性的5’ 非编码区(5’ untranslated region, 5’ UTR)常被选为HCV RNA定性和定量检测的靶区域;编码区中的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 protein)区NS3和NS5均为HCV复制所必需,是抗病毒治疗的重要靶位[1]。
HCV慢性化率高,是引起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HCV感染患者占全球人数的3%,每年有300~400万HCV感染者开始接受治疗[2]。
急性感染期过后,约有15%~25%感染者的HCV被宿主免疫系统清除,余下的感染者多转为慢性持续性感染,并且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所以,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HCV感染对防止不良预后的发生至关重要。
本文对HCV基因分型的依据、检测方法的应用、地域性分布规律进行综述,并分别从临床、病毒和宿主基因多态性角度讨论抗病毒治疗的效果。
1 HCV基因型1.1 HCV基因型的分子基础HCV基因型的划分是根据其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的差异进行的,差异超过30%为不同基因型;同型HCV基因组之间差异超过20%,分为不同亚型;同一亚型中HCV的核酸序列的差异可达10% [3]。
目前,HCV被分为6种主要基因型和70多种亚型。
HCV命名系统较多,为方便HCV基因型及亚型研究,在第二届HCV与相关病毒国际讨论会议上制定了统一的命名系统——Simmonds基因分型系统。
按此命名系统[4],1型包含a~m 13种亚型,2型包含a~r 18种亚型,3型有11种亚型,4型为18个亚型,5型目前只发现1个亚型——a 亚型,6型有a~u 21种亚型。
也有学者认为,HCV应分为11型,是将6型中的部分亚型定义为7至11型[5]。
表1 HCV基因型Simmonds命名HCV基因型1.2 HCV基因分型靶区的选择HCV基因型检测需选择适当的靶区进行PCR扩增,然后进行核酸测序及进化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