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的规律全面版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发展的规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理解的基础上识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学习,初步形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看待社会现象、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2、联系我国调整生产关系的实际,说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3、分析社会现实,说明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从社会存在出发理解社会意识,坚持思想领域的问题要到物质领域中去寻找根源,坚定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

2、尊重社会发展规律,走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重点、难点】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边讲边练

五、【教学过程】

两则新闻导入,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人和事?社会发展遵循怎样的规律?今天我们一起来寻觅社会的真谛,探寻社会发展的规律。(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思考:为什么过去人们在历史观上会陷入唯心主义的错误?

(1)旧的社会历史论的局限性

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是由人们主观意志决定,把精神看成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原因。只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没有追溯到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社会存在(历史唯心主义)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基本含义

社会生活包括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如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等,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

方面,如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

例:下列现象属于社会存在的是( )

A.邓小平理论 B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C .生产关系 D .生产力 E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F .自然地理环境 G. 文学艺术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探究一:新闻背景:10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问题:朋友圈被二胎刷屏了说明了什么?

材料:上世纪70年代,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缓解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我国开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把实行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同年11月写入新修改的《宪法》。

30多年后,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出重大转折性变化。我国人口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增长过快,而是人口红利消失、临近超低生育率水平、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失调等问题。国内20多位顶尖人口学者历经两年的研究指出,我国的人口政策亟待转向,尤其是生育政策应该调整

材料中什么是社会存在?什么是社会意识?

朋友圈为什么会有“生”和“不生”两种观点?国家为什么要调整生育政策?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方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辛酸,灾区的饥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人老太爷一样…… ——鲁迅

探究二:《新人口论》中指出,“人口多资金少,是中国的一个很突出的矛盾”。建国4年来中国人口增殖率为2%,照此推算,如果不控制人口,50年后,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人口增长太快势必将引起一系列的矛盾。

讨论:马寅初的《新人口论》遭到批判说明了什么?它的影响又说明了什么?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①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具有不完全同步性。(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探究三:课件展示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变化及原因

国家实现独生子女政策对中国的人口问题有没有起到效果?放开“二孩”对将来社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②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其阻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的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判断: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注意:思维与存在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区别:①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则不是;

②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联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

【例题1】右侧漫画《每个人心目中的上帝》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是:

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例题2】宋代是我国手工业与商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历史学家研究发现,宋代民间崇拜的神灵被认为除了具备驱灾治病、报境安民等传统农业社会型的神灵外,还开始拥有诸如预告物价、保护商贾等神灵。下列观点与这一历史现象所蕴含的哲学原理相同的是()

①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

②自然神就是自然本身,人神就是人本身

③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④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宋代当时的社会决定了当时的人们相信神灵的存在,人们的社会生产受当时具体历史条件的局限,故选①②④。③表述的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二者都是社会存在,不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故排除。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统一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我们想要有所作为,首先必须活着,活着就需要吃喝住穿等,也就是要有物质生活资料。由此得知,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决定了我国除了实行公有制为主体,还应该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及除了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还应该允许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建国初期我国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不利于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