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石化开发透明聚丙烯新产品
- 格式:pdf
- 大小:46.53 KB
- 文档页数:1
L UPERO X101 的用量与聚丙烯熔体流动速率的关系王玉莲(齐鲁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塑料厂,淄博,255400)摘要简单介绍了开发聚丙烯新产品的试验过程,确定了聚丙烯氧化降解引发剂的加入量与熔体流动速率的函数关系。
在此基础上指导了实际生产,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氧化降解引发剂M F R1 前言在高熔体流动速率( M F R) 聚丙烯的生产过程中,原由氢气调节熔体流动速率,氢气加入量过大经常引起生产频繁波动,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 特别是在生产M F R 为15g/ 10 min 以上的产品时,由于氢压机能力不足及调节阀量程的限制,通过聚合工艺调整M F R 尤显不足; 另外,在调节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过渡料,不可避免地提高了产品的成本。
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及对H IMON T 工艺的深入研究,了解到L U P ERO X101 (2 ,5 - 二甲基-2 ,5 - 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 可作为聚丙烯氧化降解引发剂,能充分提高聚丙烯的熔体流动速率,增强聚丙烯的流动性能,广泛应用于纺丝及纤维料等,如能很好地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解决生产过程中由氢气调节生产高M FR 的树脂带来的许多困难。
但目前, 还没有关于L U P ERO X101 如何影响聚丙烯熔体流动速率的具体资料,经过大量的试验我们找出其相应的函数关系,根据此关系工艺使用L U P ERO X101 后, 有效地解决了过去的调节困难,并为今后进一步开发新产品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P ERO X101 100 % ,乙醇95 % ,B215 抗氧剂。
2 . 2 样品处理①准确称量5 0 0 . 0 g聚丙烯粉料, 加入1 . 0 g L U P ERO X101 、5 . 0g B215 抗氧剂, 放入干净的混合器中,高速混合30s 。
②分别称取1 . 0g上述试样,各自加入40 . 0g 、26 . 7g 、20 . 0g 粉料以及0 . 4g 、0 . 3g 、0 . 2g B215 抗氧剂,充分混匀,得到质量分数分别为50 ×10 - 6 、75 ×10 - 6 、100 ×10 - 6的聚丙烯样品。
88新材料产业N O 68e ws 资讯N 5000万国家拨款支持工程塑料领域新研究“工程塑料及特种高分子材料产业化关键技术”已被列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将拨款5000万元支持相关科研单位重点开发该技术。
科技部要求3年内申报中国发明专利40项、产品及技术标准30项。
业内专家认为,该项目主要针对我国工程塑料和特种高分子材料产业存在的关键技术难题,在国内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集中力量重点对聚苯醚、聚碳酸酯等工程塑料及高性能氟橡胶、高氯化聚乙烯等产业化技术进行攻关,实现若干产业化技术突破,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工程塑料及特种高分子材料产业主要产品的迫切需求。
此次国家重点支持工程塑料及特种高分子材料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项目,将主要完成万吨级聚苯醚工业生产、万吨级界面缩聚法聚碳酸酯成套工业生产、纤维级聚苯硫醚树脂及纺长丝工业生产、工程塑料高性能化制备关键技术、高性能特种氟橡胶产业化技术、高性能橡胶型氯化聚乙烯绿色制造、喷涂聚脲弹性体工程应用等七大关键技术的开发。
该项目的总体目标是:结合国内外工程塑料和特种高分子材料行业发展趋势及我国目前相关产业发展存在的共性关键技术难题,以解决工程化、产业化的技术需求为目标,以相关领域重大工程建设为依托,进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并建成示范装置。
通过项目的实施,提升我国工程塑料和特种高分子材料产业主要产品的性能和工程化技术水平,改善产品结构,达到发达国家先进水平。
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海洋化工研究院、四川大学、北京化工大学、蓝星化工新材料公司、蓝星天津化工公司等单位在工程塑料和特种高分子材料等方面已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产业化技术成果,但规模化、系列化生产还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
专家认为,要实现规模化生产,开发配套的加工与改性技术、系列化装备,提高材料的性能和产品质量,减少污染,降低原材料消耗和生产成本,实现化工新材料的绿色制备是今后科研工作的重点。
中国石化聚烯烃业务现状评述及展望刘志武【摘要】综述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聚烯烃业务现状及生产技术进展,分析了聚烯烃业务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出应加强产销协作、工艺操作优化、新技术应用以及开展重要设备预知维修,以聚烯烃产品进口替代为核心目标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强化工艺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提高聚烯烃业务竞争力.【期刊名称】《合成树脂及塑料》【年(卷),期】2016(033)001【总页数】6页(P1-6)【关键词】聚烯烃;高附加值产品;成本控制;管理创新【作者】刘志武【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工事业部,北京市1007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22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化)是全球最大的聚烯烃生产企业之一,截至2015年聚烯烃生产能力达到13 851 kt,在华北、华东、华南、华中等区域建成北京燕山、山东齐鲁、天津滨海、上海金山、南京扬子、广东茂名、湖北武汉等大型生产基地,可生产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超高密度聚乙烯等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农业、建筑、汽车、供水燃气管道、包装、电线电缆等领域。
中国石化高度重视技术进步、聚烯烃新产品开发及生产优化,生产装置技术经济指标总体先进,并有大批聚烯烃专用树脂替代了进口产品,满足了下游产业发展的需求。
1.1 中国石化聚烯烃装置概况中国石化现有31套聚乙烯(PE)装置、29套连续法聚丙烯(PP)装置,早期基本为引进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利技术,自1998年以来采用自有技术陆续建成一批PE、PP装置,形成了生产布局合理、工艺路线齐全、产品种类丰富的聚烯烃业务总体布局,具备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石化现有PE装置中, LDPE装置有釜式法工艺1套,管式法工艺7套;HDPE装置有淤浆法工艺7套,气相法工艺4套,环管加气相法工艺1套;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装置有气相法工艺11套。
2015年中国石化生产LDPE 1 296 kt;生产HDPE 2 689 kt,生产LLDPE 3 348 kt。
国内大石化聚丙烯生产方法介绍聚丙烯生产方法介绍目前,聚丙烯的生产工艺按聚合类型可分为溶液法、淤浆法、本体法和气相法和本体法-气相法组合工艺5大类。
(1)三井油化的Hypol工艺。
Hypol工艺采用釜式液相本体-气相组合的工艺技术,使用TK-Ⅱ高效载体催化剂,催化剂活性>2万gPP/gcat,可不脱灰、不脱无规物。
PP的等规度≥98%,粒度分布窄,可生产宽范围的PP。
Hypol 聚丙烯工艺于1984年在千叶工厂的两条4万吨/年的生产线上首次投产。
世界采用此工艺的生产装置及在建装置23套,总生产能力为200万吨/年。
该工艺生产的聚丙烯产品品种多、牌号全、白度高、光学性能好、挥发性和灰分含量低、产品质量优异,不需进一步处理就能达到全部质量要求。
(2)Basell公司的Spheripol工艺。
Spheripol工艺采用环管液相本体-气相组合工艺技术,使用GF-2A、FT-4S、UCD-104等10种高效载体催化剂,催化剂活性达4万gpp/gcat,产品等规度为90%-99%,可不脱灰、不脱无规物。
该工艺采用新的催化剂和新添加剂加入技术,开发出无造粒的Spheripol 工艺技术。
Spheripol工艺能生产很宽范围的PP产品,包括均聚物、无规共聚物、三元共聚物、多相抗冲击共聚物和乙烯含量大于25%的有高抗冲击性的共聚物。
Spheripol工艺的催化剂粒径大而圆且均匀,所以生成的聚合物颗粒大,呈粒形,粒度分布窄。
另外环管反应器内的物料流速高,生成的粉料表观密度大且表面光滑,不易被气流吹走,为密相流化床反应器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全世界采用此技术的生产装置43套,总生产能力600万吨/年以上,包括在建装置总生产能力>1 000万吨/年。
我国齐鲁石化、上海石化、无顺乙烯、茂名石化、天津联化、中原、独山山、大连、华北油田、大庆炼化等单位都采用该工艺进行生产。
(3)联碳公司的Unipol工艺。
Unipol气相流化床工艺,使用Shell公司的SHAC高效催化剂,催化剂活性达2-2.5万gpp/gcat。
齐鲁石化汽车专用料SP179性能
佚名
【期刊名称】《塑料工业》
【年(卷),期】2005(33)8
【摘要】高抗冲聚丙烯(汽车专用料)SP179是用海蒙特工艺生产的嵌段共聚聚
丙烯产品,具有优良的耐冲击性能、良好的刚性和良好的加工性能。
该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行业和家电行业,制造汽车保险杠、汽车内饰件、汽车侧面防护器、汽车阻流器、汽车蓄电池外壳,洗衣机、冰箱、空调、吸尘器及其它家电、薄壁材料等。
其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9g/10min,拉伸屈服强度22MPa,
【总页数】1页(P72-72)
【关键词】汽车专用料;耐冲击性能;齐鲁石化;嵌段共聚聚丙烯;拉伸屈服强度;家电
行业;汽车保险杠;汽车内饰件;蓄电池外壳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325.14;TQ633.2
【相关文献】
1.齐鲁石化成功开发SP179树脂国产催化剂/扬子石化成功研发新型聚乙烯管材专用料/HTC高效涡轮超微分级机在浙江丰利问世 [J],
2.LGF增强增韧PA66汽车专用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 [J], 方鲲;吴丝竹;张国荣;杨威;李玫
3.超高抗冲聚丙烯汽车保险杠专用料SP179的开发 [J], 淳于宏源
4.燕山石化公司提高聚丙烯汽车专用料的性能 [J],
5.兰州石化公司开发出汽车保险杠专用料SP179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流延聚丙烯膜(CPP)及其专用料的开发进展流延聚丙烯膜(Cast Polypropylene film;CPP)是通过将熔体流延骤冷生产的一种无拉伸、非取向的平挤薄膜。
它具有质轻、优异的透明性、良好的热封性、厚度均匀性、防潮、耐油性、耐较高温度,抗刮性和包装机械适用性好,广泛地应用于服装、针纺织品以及食品包装;同时也可用作高温蒸煮膜、复合膜内层热封材料和金属化基膜。
与BOPP 相比,CPP膜具有加工设备简单、单位面积成本低的优势;同吹塑聚丙烯薄膜(IPP)相比,CPP光学性质优良,制膜速度快,经过表面电晕处理可以用于彩印、复合、镀铝等方面。
我国流延薄膜生产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已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
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消费市场的发展,聚丙烯流延薄膜的发展得以加速,市场份额逐年增大,2008年我国CPP表观消费量将近40万吨。
然而,我国用于CPP生产的专用料的发展却远落后于CPP膜的生产,将近60%的专用料靠进口,尤其是新型高档次CPP膜专用料几乎完全依赖进口,不能满足CPP 膜快速发展的需要,制约着高档次膜包装材料的开发。
因此,加大用于生产CPP膜专用料生产技术的开发,打破这种供需不平衡的状况是具有重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
一、国内CPP薄膜的开发情况CPP薄膜按用途不同可分为(超)低温热封膜、耐低温冲击膜、抗静电薄膜、一般蒸煮膜、耐高温蒸煮膜、金属蒸镀膜和纵向易折封膜等;或分为通用型、金属化型和蒸煮型薄膜。
CPP薄膜一般分为两级,即蒸煮级和非蒸煮级。
蒸煮级是指能与PET、NY、铝箔等通过干式复合后,制成的耐高温蒸煮杀菌的复合用基材薄膜。
这类薄膜主要采用共聚聚丙烯原料。
当用于高温蒸煮时(耐120℃以上蒸煮杀菌),则采用多相共聚聚丙烯制得;当用于一般蒸煮(耐100℃~120℃以下),由无规共聚聚丙烯制得。
非蒸煮级是指不能做蒸煮袋内层基材,只能用于普通包装薄膜,这种膜通常由均聚物制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