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师教学技能》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58.00 KB
- 文档页数:2
《中学物理微格教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80991英文名称:Experiments of General Physical Optics一、基本信息1.学分与学时学分:4,学时:682.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程3.适应专业物理学专业、选修4.课程目的(1)以现代教师教育理论为指导,运用先进的教师教学技能发展策略,借助现代化视听设备,系统训练高师物理教育学生以物理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基本技能和师生交流与沟通的基本技能。
通过训练使学生经历构建并实施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体验与学生交往和互动的过程,初步掌握基础物理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
(2)以基础物理实验室为依托,提供开放性、多层次、自主探究式的基础物理实验条件和资源,通过实验教学与训练,发展学生的基础物理实验设计能力,常规教学物理实验的运用能力,低成本物理实验的开发和运用能力。
了解计算机在基础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通过与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整合,设计并实施以物理实验为背景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并实施以实验探究为特征的学生学习活动。
初步掌握与基础物理课程教学相适应的实验教学基本技能。
5.建议先修课程物理学方法论、物理教学论6.教学方法与手段(1)板书讲解(2)实验与实训7.考核及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试成绩评定:(1)平时成绩占30%。
;平时考核形式包括出勤、课堂训练表现(能力差别,认真态度,创新意识等)(2)结果考试成绩占70%。
抽签基本教学技能演练与评价。
8.课外自学要求(1)了解生活中和物理有关的实验现象(2)多动手做实验,提高动手能力(3)多看中学物理教材及相关书籍,增加知识储备。
9.推荐教材和主要参考书目推荐教材:(1)中学物理微格教学课程(第二版).北京教育学院组编、孙立仁主编.科学出版社.2002年参考书目:(1)课堂教学技能微格训练(第1版).王秋海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2)中学物理教学概论(第三版).阎金铎郭玉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3)普通高中新课程评价指导.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4)中学物理微格教程.帅小红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二、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微格教学概述基本内容:(1)什么是微格教学(2)微格教学的性质(3) 微格教学的研究对象(4) 微格教学中的系统控制方法基本要求:(1)了解微格教学的概念。
《物理实验(工科)》课程教学大纲(实验课程类)课程名称:物理实验英文名称:College Physics Experiments课程编号:10031021 10031022面向专业:理工科非物理类本科生学时学分:一年级下、二年级上64学时必修,2学分本大纲主撰人:陈乾一、课程作用和目标:物理实验(工科)是大学生进入大学学习阶段的第一门实践性课程。
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对大学生科学实验基本素质的建立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等起着科学引导和奠定基石的作用。
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课程内容、学时分配与组织:工科物理实验课程模块化教学组织总表三、教学管理模式与注意事项:1.工科必修实验(一年级下、二年级上)分为必做实验与选做实验相结合, 8个左右项目必做,30个左右项目开放选做。
选做实验网上开放选课,在可选时间内自由选择实验内容和实验时间。
必做实验和部分选做实验内容按基本内容、选做内容和小课题分层次编排,有利于因材施教,使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2. 课堂教学中利用计算机TA预习和现场实时辅导、教师课堂现场深层次指导。
3. 认真批改学生实验报告,将学生的错误之处在报告上明确地标识出来,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写明批语。
对报告中出现的普遍现象要在课堂上进行讲解,个别情况与学生单独交流和讨论。
4. 教学督导组负责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监督指导,实验教学网络评教系统实时评教。
四、设备与器材配置:◆每组配备:1. 实验桌 1张2. 实验仪器 1套3. 微机(计算机TA) 1台(4组合用)◆网络教学管理平台:1.教学资源平台:网络多媒体辅导系统、预习思考题、参考书目、物理实验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库、大学物理网络课程等;2. 教学管理平台:开放实验网络选课系统、实验成绩管理系统、实验教学网络评教系统、网上办公系统、仪器管理系统等。
五、考核与成绩评定:1. 学生实验总评成绩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分制评分,一年级下学期总评成绩由实验基础理论考试和平时成绩综合评定,二年级上学期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课程小论文综合评定。
南阳师范学院物理学专业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本文件共包含两个版本的教学大纲,其中2016版教学大纲25门课程,2012版教学大纲24课程。
因《MATLAB基础与编程入门》属于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新增课程,估2012版教学大纲没有该课程的教学大纲。
1、《力学》课程教学大纲(2016版) (3)2、《热学》课程教学大纲(2016版) (10)3、《电磁学》课程教学大纲(2016版) (17)4、《光学》课程教学大纲(2016版) (23)5、《原子物理学》课程教学大纲(2016版) (27)6、《数学物理方法》课程教学大纲(2016版) (34)7、《热力学及统计物理》课程教学大纲(2016版) (42)8、《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大纲(2016版) (46)9、《电动力学》课程教学大纲(2016版) (52)10、《量子力学I》课程教学大纲(2016版) (58)11、《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2016版) (63)12、《固体物理学》课程教学大纲(2016版) (69)13、《计算物理》课程教学大纲(2016版) (75)14、《电工原理》课程教学大纲(2016版) (80)15、《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2016版) (85)16、《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2016版) (90)17、《群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2016版) (95)18、《传感器原理》课程教学大纲(2016版) (99)19、《半导体物理》课程教学大纲(2016版) (104)20、《量子力学II》课程教学大纲(2016版) (101)21、《粒子物理基础》课程教学大纲(2016版) (115)22、《物理学史与方法论》课程教学大纲(2016版) (119)23、《材料物理》课程教学大纲(2016版) (123)24、《物理教学技能训练》课程教学大纲(2016版) (131)25、《MATLAB基础与编程入门》课程教学大纲(2016版) (136)26、《力学》课程教学大纲(2012版) (141)27、《热学》课程教学大纲(2012版) (148)28、《电磁学》课程教学大纲(2012版) (155)29、《光学》课程教学大纲(2012版) (162)30、《原子物理学》课程教学大纲(2012版) (169)31、《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大纲(2012版) (175)32、《电动力学》课程教学大纲(2012版) (180)33、《量子力学I》课程教学大纲(2012版) (186)34、《数学物理方法》课程教学大纲(2012版) (193)35、《热力学及统计物理》课程教学大纲(2012版) (201)36、《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2012版) (208)37、《物理学史与方法论》课程教学大纲(2012版) (214)38、《电工原理》课程教学大纲(2012版) (218)39、《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2012版) (224)40、《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2012版) (229)41、《传感器原理》课程教学大纲(2012版) (233)42、《粒子物理基础》课程教学大纲(2012版) (238)43、《物理教学技能训练》课程教学大纲(2012版) (240)44、《量子力学II》课程教学大纲(2012版) (244)45、《固体物理学》课程教学大纲(2012版) (248)46、《半导体物理》课程教学大纲(2012版) (253)47、《材料物理》课程教学大纲(2012版) (255)48、《计算物理》课程教学大纲(2012版) (259)49、《群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2012版) (263)《力学》课程教学大纲(2016版)本课程是物理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学时学分:英文名称:考核方式:闭卷考试选用教材:《物理实验》江兴方、谢建生、唐丽等编科学技术出版社大纲执笔人:陈宪锋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纲审核人:陈岚萍适用专业:自动化专业批准人:孙霓刚执行时间:年月日一、课程目标.通过基本物理实验的方法与技术、常用物理量及常及仪器使用的训练,提高物理实验技能。
使学生了解掌握一些常用物理量的测量方法,熟悉和掌握常用仪器的基本原理、性能和使用方法,了解和掌握研究各种不同的物理现象的基本实验方法。
.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方面都得训练与提高。
其中包括:阅读实验教材、理解实验原理、查阅资料的能力(包括借助物理实验网站、仪器说明书等)了解物理实验仪器外观,了解正确理实验数据(有的实验可以在多媒体软件中进行数据处理);学会正确表述实验结果;分析说明实验结论;书写完整的实验报告的;在实验中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分析判断实验结果;与此同时学生根据课题要求自行进行一些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
.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使学生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方面得到培养和提高。
其中包括:对待科学实事求是的素养;严肃认真、遵守操作规程的素养;不怕困难、主动研究的素养;相互协作、共同探索的素养。
.物理实验开设选修实验,目的在于在物理实验室或者学习物理实验的气氛下开展创新性的探索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能力。
二、课程目标、教学方法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绪论课(学时)物理实验的作用与地位,实验的基本程序,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有效数字,随机误差的统计处理,系统误差的判断和处理,实验结果的不确定度表示。
实验课(学时).实验类型有:①演示;②验证;③综合;④设计; ⑤其它;.实验要求有:①必修;②选修;③其他四、实验成绩的考核与评定办法实验课程成绩的考核分为平时成绩和实验报告两部分:平时成绩:包括学生出勤、实验纪律和回答问题等成绩,占总成绩的。
《大学物理实验》(A类)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大学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编号:实验学时:实验学分:面向专业:非物理学本科一、本实验课的性质、任务与目的(一)课程性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的一门必修课,是一门独立的、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是学生进入大学后,受到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基本训练的开端,是理工科类专业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训练的重要基础。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和物理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们既有深刻的内在联系,又有各自的任务和作用。
(二)课程的任务与目的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物理量的测量,学习物理实验知识,加强对相关物理学原理的理解。
2、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①能自行阅读实验教材或资料,作好实验前的准备;②借助教材或仪器说明书能正确使用仪器;③能够运用物理理论对实验现象进行初步分析;④能正确记录数据,掌握列表法、作图法和遂差法等数据处理方法,初步具备处理数据、分析结果、用不确定度表示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能撰写完整规范的实验报告;了解并学会使用本课程的网上教学系统。
⑤能够完成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3、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素质,要求学生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主动研究的探索精神和遵守纪律、爱护公共财产的优良品质。
4、掌握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为后继的实验课程的学习打下必备的基础。
二、本实验课的基本理论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的一门必修课,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一门独立的实验课程,本实验课是基于大学物理理论的重于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实验课程。
(一)误差基本理论(在绪论课中介绍,并在各实验的学习中逐步掌握):1、测量与误差的基本知识2、测量的不确定度和测量结果评定3、有效数字4、数据处理方法(列表法、作图法和逐差法)(二)各实验原理所依据的物理理论知识1、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以及近代物理的基本知识2、各实验的设计思想和基本原理三、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实行分层次教学:基础(必做)实验教学→开放(选做)实验教学1、基础实验教学为了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知识和基本实验操作能力,对于基础(必做)实验的教学要求:(1)由指导教师讲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基本要求、目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本科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科学实验课程。
它在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活跃的创新意识、理论联系实际和适应科技发展的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我校目前每年上大学物理实验课的学生多达五千人,三十三万人时以上。
在创建高水平大学和高素质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围绕我校培养高素质拔尖人才的宗旨,建立了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探究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物理实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按四个层次(四级物理实验)分别面向全校各相关专业的学生开课。
每级物理实验的教学在一个学期内完成,四级物理实验分别对应着四个学期的物理实验教学。
一级物理实验(基础物理实验)必修一、教学目标及要求本级物理实验主要包含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和基本测量方法与误差分析等知识领域,涉及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学等各个学科。
本级物理实验是大学物理实验的基础性、普及性实验,是本科生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
本课程面向理、工、文、商等各专业学生开课。
二、实验教学安排及教学内容1.第3周、第4周:绪论(1)物理实验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2)不确定度与数据处理2.第4周:配合不确定与数据处理的实验实验1. 单摆的设计和研究,实验2. 时间测量随机误差的分布规律实验3.第5周---16周:学生按课表大循环做实验每周完成下列实验中的1个实验,每个实验4学时。
“示波器测量时间”、“用天平测量质量”、“直流电表和直流测量电路”、“用热敏电阻测量温度”、“半导体温度计的设计与制作”、“声速的测量”、“直线运动与碰撞”、“钢丝杨氏模量的测量”、“切变模量的测量”、“固体比热容的测量”、“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落球法测定液体的粘度”、“交流电及整流滤波电路”、“测量螺线管的磁场”、“透镜参数的测量”、“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8学时)”、“干涉法测微小量”、“用密立根油滴实验测电子电荷”、“光电效应法测普朗克常量”4.第17周:考试按课表大循环学生自主设计完成一个实验,当场交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学》实验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信息与计算科学、医学信息工程等专业使用)Ⅰ前言《大学物理学》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它的主要任务是:授予学生所必须的物理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方法,为学习后继课程和将来从事相关工作及科学实验奠定必要的物理学基础。
由于物理学实验方法已经成为其相关专业实践的重要手段,因此给学生开设《物理学实验》等技术基础课十分必要,是理论课无法替代的,它可使学生在如何运用理论知识、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解决科学技术问题方面得到必要的基本训练。
《大学物理学》实验课,是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实验技术、接受系统的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是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也是后继实验课程的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四年制本科信息与计算科学(医学信息学)、医学信息工程、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教材,大纲每个实验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对应,并统一标志(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教学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的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一般内容。
三教学参考总学时为24学时。
四使用教材为:《物理学实验指导》,自编,周涯主编,2013年。
Ⅱ正文实验一绪论和长度测量(游标尺、螺旋测微计)一教学目的认识实验课的目的、要求,掌握误差理论,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实验数据的处理及实验报告书写要求。
了解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计的构造,掌握其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教学要求(一)熟悉实验误差理论,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实验报告的书写;(二)掌握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计的构造,掌握其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三)熟悉有效数字的记录和计算,学习基本的实验误差估算;(四)掌握用游标卡尺测量铜环的内、外径和高度,利用螺旋测微计测量钢球的直径。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2. 帮助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理学基本概念:力、能量、功、功率、速度、加速度等。
2. 物理学基本原理:牛顿运动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电磁感应定律等。
3. 物理学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等。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3.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物理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技能训练1. 课堂组织与管理技能:如何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 提问与引导技能:如何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 实验操作与指导技能:如何设计实验,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4. 案例分析与解决技能:如何分析具体的物理问题,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多媒体教学设计与应用技能: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结果评价:通过测试、作业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价教学效果。
3. 自我评价: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选择合适的教材。
2. 多媒体课件:制作适合自己教学内容的多媒体课件,丰富教学手段。
3. 实验器材:准备足够的实验器材,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高一新学期物理教师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分析(一)课程总目标1.在认知领域方面规定“学习比较全面的物理基础知识及其应用,从物理学与科学技术、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这一角度认识物理学的作用”。
对人文因素教育提出明确要求。
2.在操作领域方面提出“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
初步学会科学地研究物理问题,寻找物理规律的方法”。
对能力培养和科学方法教育规定具体要求。
(二)课程具体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学习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了解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了解物理学的基本观点和思想。
②认识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物理实验的一些基本技能,会使用基本的实验仪器,能独立完成一些物理实验。
2.过程与方法①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
②通过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发展中的作用。
③能计划并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一些物理问题,尤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④参加一些科学实践活动,尝试经过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尝试运用物理原理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⑤具有一定的质疑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能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能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
②有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学问题。
二、教学内容____具体内容: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三章相互作用第四章力与平衡第五章力与运动三、学生现状分析由于是刚接手的新一届高一,所以对每个学生的具体现状还不是很清楚。
从中考分数来看,有部分学生物理成绩是低分,而有学科特长的优秀学生要尽可能去发掘他们的潜力,所以开学需要花一定的精力去了解学生。
一、前言作为一名物理教师,肩负着培养国家未来科技人才的重要使命。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现将本学期物理教学工作计划如下: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物理学发展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树立科学精神。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三、具体措施1. 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1)根据教学大纲,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2)精心备课,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设计教学环节。
(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1)组织学生进行实验,使学生掌握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法。
(2)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提高实验技能。
(3)通过实验,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1)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2)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 加强教学评价,提高教学效果(1)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
(2)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考试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3)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合理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四、总结本学期,我们将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天津市高中物理教学大纲天津市高中物理教学大纲天津市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是为了规范高中物理教学,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和科学素养而制定的一份指导性文件。
它是教师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参考。
本文将对天津市高中物理教学大纲进行简要介绍,并探讨其意义和实施方法。
一、教学大纲的制定背景物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天津市高中物理教学大纲的制定,旨在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天津市高中物理教学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包括物理概念、物理定律、物理实验等。
2. 教学内容:涵盖了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等物理学的基本内容,以及与学生生活和实际相关的应用知识。
3. 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探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资源,如实验、模型、计算机辅助教学等。
4. 教学评价:明确学生评价的侧重点和评价方式,包括考试、实验报告、课堂表现等方面的评价。
三、教学大纲的意义天津市高中物理教学大纲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为教师提供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它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指导和参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
最后,它为教育管理者提供了评估和监控教学质量的依据,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和提高。
四、教学大纲的实施方法为了有效实施天津市高中物理教学大纲,需要教师、学生和教育管理者共同努力。
教师应根据大纲的要求,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主动思考和实践,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科学素养。
教育管理者要加强对教学大纲的宣传和培训,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和支持。
总之,天津市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是一份重要的教学文件,对于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和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物理师范专业教学技能分析及训练之管见[摘要] 结合学校物理学师范专业课程教学实施的现状,从当前教学需要教师具备的素质入手,分析了师范生应掌握的基本教学技能,关于对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提出一些构想。
[关键词] 教学理论技能分析训练课程教学对于今天的学校而言,教学是一个具有独立的管理制度体系、教学方法体系、价值体系和比较完整的运行规则系统工程。
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实现人才培养计划的一个最基本的环节,就是课程教学过程。
教师是课程教学过程的实施者,是实现人才培养计划的关键,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教师是高等学校师范教育的职责。
如何培养出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方法的新型教学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师范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笔者结合我校物理学师范专业课程教学实施的现状,从当前教学需要教师具备的素质入手,分析了师范生应掌握的基本教学技能,对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提出一些构想。
一、教师须具备的知识与技能教师职业性质要求教师掌握较多的综合知识,如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社会学、心理辅导与干预、教育行政、教育史和比较教育学等。
对于物理学教学而言,教学技能表现为:教师的操作活动——表现为物理操作技能,如物理教师演示实验时,通过仪器的组装、配置、调整、工作原理的讲解、规范操作仪器、准确地测量实验数据和正确处理数椐等一系列操作活动。
教师的心智技能——借助语言进行的认知活动,包括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完成物理教学任务。
例如,在进行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教学时,概念、规律的导入,表达的方式,应用等。
由此可见,教学技能必须与学科的知识相溶合,根椐教学大纲、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较合适教学方法,组织教学。
对于一个物理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具备:通过教案编写将物理学理论知识、物理实验和电教媒体技术有机融合,用适时课堂导入、提问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探索运用物理规律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课堂教学互动;合理的板书设计、物理实验和电教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感性认识;准确地讲授、讨论、结果分析加深学生对概念、规律的理解,课堂教学测评、试卷编制能及时进行教学信息反馈。
《大学物理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学》课程性质:职业能力必修课学分:4分计划学时:160学时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选用教材:《大学物理学》1.前沿1.1课程定位大学物理学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重要的核心基础课。
定位于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好物理基础,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
它是研究物质世界最普通、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深入系统地加强物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从而为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将来从事本专业的工作,特别是进一步学习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更新知识奠定必要的基础。
与创新能力。
在教学目标的设置和组织上,与学校建设国际先进的研究型军医大学的定位相匹配,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员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方法上要突出启发式教学,灵活利用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问题式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运用视频录像、课件、网络课程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1.2设计思路《大学物理学》课程标准是在充分理解总参军训和兵种部印发的《军队院校制定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精神的前提下,结合国家教委工科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通过的《高等工业学校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及外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以及教研室多年的教学经验,在进一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
(1)课程标准符合《军队院校制定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精神,体现“创新思维”,“以人为本”,“为军服务”的现代教育观念。
(2)课程标准力求构建我校新的大学物理学课程体系,更新、拓展课程内容和最新研究成果。
不局限于课堂基本理论教学,而是把实验教学、前沿专题讲座、读书报告、课外科研活动等内容纳入课程体系教学中,丰富大学物理学课程的内涵。
(3)课程标准在全面贯彻《军队院校制定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精神下,结合我校学生状况、教学资源等实际,力求使课程达到既有前瞻性、科学性又实事求是。
1
《物理教师教学技能》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物理教师教学技能
英文名称:
课程类型: 学科基础必修
总 学 时:36 讲课学时:20 实验学时:16
学 分:2
适用对象: 物理专业04级1.2班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教师技能是师范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物理专业师范生的基本教学技能,通
过微格教学使学生逐项掌握教学语言技能;教学演示技能;提问技能;板书技能;教态变化技能;强
化技能;导入技能;组织教学的技能;结束技能,评价技能;掌握物理教学所需要的学科教学技能,
能够灵活采用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二、、相关课程衔接
物理教学论,教育见习,计算机辅助物理教学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
1、了解微格教学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对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2、逐项掌握每一项基本教学技能,包括物理教学的一些特殊要求。
3、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能,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 讲课学时 实验序号 实验或上机序号 备注
物理微格教学概论 第一章 微格教学简介 4
第二章 教学基本技能 4 4
第三章 物理学科教学技能 2 4
第四章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技能 4
第五章 微型教学评价 2
第 二篇 第六章 教学技能实训 6
教学技能评价 2
合计 36 20 16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 微格教学简介
1、教学内容
什么是微格教学;微格教学的程序;微格教学的特点。
2、教学的基本要求
掌握微格教学的概念,了解微格教学的程序和特点,能够进行微格教学。
3、重点与难点
微格教学的程序
第二章 基本教学技能
1、教学内容
2
教学语言技能;教学演示技能;提问技能;板书技能;教态变化技能;强化技能;导入技能;组织教
学的技能;结束技能。
2、教学基本要求
逐项掌握9种基本的教学技能,并且能够灵活选用。
3、重点与难点
重点:教学语言技能;教学演示技能;板书技能;强化技能
难点:组织教学技能
第三章 物理学科的特殊技能
1、教学内容
中学物理教师的知识素养;物理教师的能力结构;物理实验教学能力;物理教学研究的能力。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物理教师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努力培养自己的能力。
3、重点与难点
物理实验教学能力;物理教学研究的能力
第四章 现代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
1、教学内容
幻灯投影教学技能;录音教学技能;影视教学技能;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技能;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用。
3、重点与难点
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技能
第五章 物理微格教学的评价
1、教学内容
评价指标体系;分等评价法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物理微格教学的评价方法,并能制定出具体的评价体系。
3、重点与难点
重点:分等评价法
难点:评价指标体系
五、考核方式
教学技能表演(80%)+教学参与 (20%)
四、主要参考书
1、郭友 杨善禄 白蓝编著. 教师教学技能. 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1993.10
2、陈维维主编. 现代教育技术实用基础. 北京:北京工业出版社. 2003.2
3、张民生主编. 中学物理教育学.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3
4、孟宪恺主编. 微格教学基本教程.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11
5、荣静娴 钱舍编著. 微格教学与微格教研.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5
制订日期: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