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二胡演奏方法和技法 ——左手快速技巧探究
- 格式:doc
- 大小:535.50 KB
- 文档页数:21
二胡演奏技巧与音乐感觉的运用一、演奏技巧1.左手左手在演奏时的技巧主要是指手指、手型、调弓等,对于二胡演奏者来说,左手技巧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演奏的质量。
(1)手指技巧二胡左手的手指技巧主要包括按、滑、顿等三种,这三种手指技巧的运用是二胡演奏的基础。
按是指按下琴弦,使琴弦发出清晰的声音;滑是指移动手指,过度到相邻的弦上,使音由低到高的转换;顿则是指猛击琴弦,发出较短的音响。
这三种手指技巧的灵活运用可以丰富二胡演奏的音乐语言。
二胡演奏时,需要左手保持一定的弯曲状态,手型要合适且稳定,能够通过手指力度控制琴弦的振动,这是保证音质纯净清晰的关键。
左手将琴弦摁在指尖根部的位置,握住琴弦时要保持手指自然弯曲的状态,并根据作品的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3)调弓技巧调弓是指通过弓弦的张力和弓的按压力度,使得弓弦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
使用不同的调弓技巧可以达到弱强有致、轻重分明的艺术效果。
常用的调弓技巧有抑扬顿挫、细腻过渡等手法。
2.右手右手技巧主要是指弓法,在二胡演奏中,弓法的使用直接影响音乐的表现效果。
二胡演奏中的抽弓技巧,即弓子的迅速上下运动,可以产生有力的音响效果,是展现二胡音乐的主要特点之一。
抽弓技巧的运用,可以体现出一曲乐曲中的主旋律,使乐曲通俗易懂且深入人心。
吸弓是指将弓从琴弦上方拉过来,让琴弦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通常用于处理跳弓和滑弓。
吸弓时弓要立起放松,体现音品的柔和和短促,改变抽弓单调的效果,丰富了演奏技巧。
二、音乐感觉音乐感觉是二胡演奏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良好的音乐感觉不仅能够提高演奏质量,还可以让演奏者更好地表达自己的音乐情感。
1.齐奏与和声二胡演奏时需要与其他乐器一起演奏配合,做到音乐齐奏、和谐悦耳。
此时,演奏者需要具备对音乐的细致感受,力求音乐性和谐度的最大化。
2.音乐情感二胡演奏通常提炼的是文人墨客的风韵,因此需要演奏者融入丰富的情感,将音乐精髓融入到演奏中,表达出良好的音乐情感。
3.灵活性二胡音乐通常是轻灵跳跃且变化多端的,因此需要演奏者具备灵活性,随时应对不同的节奏变化以及音乐风格的变化,增强音乐的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
二胡左手手指锻炼方法
1、快速跳指:将手指放在琴键上,采用前后把手腕折叠,由下往上弹,使琴弦拉得有力,形成“震”字的形状。
2、混弹:将前腕靠近琴键,腕折叠,先把手指靠近,弹一个琴键,然后将手指拉远弹一个琴键,反复锻炼,加强手指力度。
3、节奏弹:手指放在琴键上,使用节奏弹一组音,锻炼手指力度,加深节奏的熟练程度。
4、轻弹:将手指放在琴键上练习轻弹,注意手指放松,腕折叠,弹出声音柔和醇厚,加强音感意识。
5、分节滑音:将前腕靠近琴键,腕折叠,先分节弹琴,然后再运用滑音拉长音节,锻炼腕部力量和音感能力。
6、抽拉滑音:在滑音中,先弹出一个琴键,然后继续抽拉滑音,使滑音长而流畅,保持一致的音色,锻炼到手指力度和节奏感。
7、间歇滑音:将前腕靠近琴键,腕折叠,首先在两个琴键之间抽拉滑音,然后在中间停顿一下,再抽拉滑音,使滑音间隔,以锻炼手指力度和把握节奏的能力。
- 1 -。
二胡中有哪些左手指法技巧1、坐姿椅子的高度以两腿放平,两脚着地为标准。
坐椅子的时候,只可坐椅面的三分之二,而不要坐满椅面或后靠在椅背上;两腿应与肩同宽;两脚应平放于地面,左右脚前后相距半脚的距离,一般都以左脚在前,右脚在后。
身躯要正直,一定要使上身保持自然、挺拔,肩、肘、借、膝、踝等部位都要自然、松驰,不可养成驼背、斜肩、歪身、低头等不良习惯。
2、持弓右手放松、弯曲呈半握拳状,将弓根部位放在食指第三关节处,食指自然弯曲轻扶于弓杆之上。
拇指用指面按在弓杆上方靠近食指第三关节稍左的位置上。
中指和无名指伸入弓杆与弓毛之间。
演奏外弦时,由食指第三关节向上、拇指指面向下、中指第一关节稍后处向外这三个力点控制弓杆,使弓毛贴住外弦磨擦发声。
演奏内弦时,以食指第三关节向上、拇指指面向下作为支撑点来控制弓杆,中指和无名指的指面向内勾弓毛作为力点,使弓毛贴住内弦磨擦发声。
3、持琴及按弦二胡的琴筒应该放在左腿靠紧小腹的位置上,琴杆正直,略向前倾;左臂自然弯曲,肘部不要过分抬高;手腕微微突起,将琴杆置于虎口之中,手指自然弯曲呈半握拳状,以指尖与指面交合处触弦。
在演奏上把位时,左手虎口要放在靠近千斤的位置上,食指根部最好要与千斤接触,这对培养把位概念大有裨益。
手指在按弦时,各关节要自然弯曲,任何一个手指关节反弯都是不允许的,但过分的正弯也不科学,手指的弯曲一定要以自然、松驰为原则。
拇指在演奏中应放松持平或微微翘起,不可向下弯曲勾住琴杆。
手指的起落动作,要以左手的掌指关节运动为主,以手掌的运动为辅。
尤其是快速的按指动作,更需要依靠掌指关节动作的灵活与敏捷。
手指的触弦应该是富有弹性的“击”弦,而不是僵硬的“按”弦。
4、长弓拉弓时,右手腕要稍稍向外突起呈“外伸状态”,以腕部为先动点向右拉出。
要注意大臂不要过早地向外伸展,以致肘部过分抬高,造成“大臂架起”的不良倾向。
另外,在拉弓时,右臂不可向右后方运动,使弓子拉成一个园弧状。
推弓时,要以大臂往回收作为先动点,带动小臂向左推进。
谈二胡演奏中的左手技巧作者:陈默来源:《东方教育》2018年第01期摘要:在二胡演奏的过程中,左右手之间的配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代表著二胡演奏艺术的表现程度。
二胡演奏中左右手分别具有一定的技巧,本文将以谈二胡演奏中的左手技巧为主题,侧重对左右演奏技巧进行分析,从换把、揉弦等方面进行简述,准确把握二胡演奏的力度和速度,提高自身二胡演奏的能力,完美的呈现出二胡演奏的艺术和特点。
关键词:二胡;演奏;左手技巧在二胡演奏中主要的技巧是对二胡的控制能力,准确把握二胡的音准,同时运用相应的演奏技巧,提高二胡演奏的艺术表现效果。
在左手演奏技巧中,换把和揉弦是主要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对音乐的风格和内涵进一步的理解,根据音乐情感表达的变化,准确把握二胡演奏中的力度和速度,进而提高自身二胡演奏的水平,突出二胡演奏音乐的特点,完美的诠释相应的音乐作品。
一、二胡演奏中左手换把技巧音乐作品通过二胡演奏的过程中,经常运用到左手换把的技巧,来满足音乐演奏的需求。
换把技巧的主要内容是将左手的虎口顺着二胡乐器的本身在不同的把位上按照一定的规律上下移动,进而演奏不同的音色,准确的把握音乐作品的音准,进而实现音乐作品的完美演奏。
在左手换把技巧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进行训练,逐渐熟练的掌握和运用左手换把的技巧。
第一,左手换把的过程中,左臂具有一定的节奏连贯性。
在学习的过程中,运用自身的上臂运动趋势来带动前臂和手掌的运动,呈现出连贯性的特征,而不是左臂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进行运动,表现出左臂僵硬的状态,导致演奏的音色不准确。
比如,在左手向上换把的过程中,利用上臂的外展和上外旋转的趋势来带动前臂和手掌的运动,整体性呈现出自然连贯、具有节奏性的特征。
第二,左手换把时左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在二胡演奏的过程中,左手换把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同时保证音色把握的准确性,所以左臂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一方面准确把握把位的位置,达到理想的音准,另一方面固定二胡的稳定性,否则在演奏的过程中,二胡左右晃动影响左手换把技巧的运用。
二胡左按弦的正确方法是如何的演奏二胡按弦时指尖触弦的状况对二胡的发音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大家对于左手按弦的方法都熟悉了么?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胡左手的按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二胡左手的按弦方法1.按弦的力度应恰到好处演奏时手指按琴弦按得太松会使声音发虚和失真,逐渐增加手指按弦的力量,到一定程度就会获得纯净、优美的声音,如再继续增加手指按弦的力量就会使手指出现紧张并使二胡的发音质量变坏。
这样不但影响二胡的发音,而且还会给左手的换把、揉弦等左手技术的发展带来困难。
演奏者应当力求用能获得纯净、优美声音的最小限度的手指压力来按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二胡上演奏出好听的声音来。
如果按弦时过分地使手指用力敲击琴弦,那么正是由于这个敲击的动作使指尖对琴弦产生一种僵硬的压力,从而影响了琴弦充分自如的振动,因而在二胡上就发出质量不好的声音。
这种声音是发木的、软弱的、发散的和缺乏弹性的。
2.发挥指根关节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手指尖在触弦时既自然灵巧而又富有弹性呢?当然我们不能采用靠手指本身用力压弦的方法,因为手指尖是我们全身最弱的部位。
指尖是负担不起这强加给它们的任务的。
这个任务应由指根关节来承担。
当我们在按弦时应先由指根关节将手指抬起,然后靠指根关节的动作将手指轻松自然地落到琴弦上,这时指尖与琴弦的接触是轻松的、灵活的和富有弹性的。
采用这种方法按弦,我们就能在演奏时很容易地获得由琴弦充分自如振动而产生的乐音。
这里,手指通过指根关节的动作自然起落的力源感觉离指尖越远就越容易保证指尖与琴弦的良好接触,也就越容易演奏出纯净、优美的声音。
由于我们在手指按弦时克服了手指对琴弦过分的强制性的压力,因此我们就能在二胡上演奏出使基音和其泛音得到自由的和有规则振动的优美声音。
许多二胡演奏者由于采用了不适当的按弦方法,即用指尖死压琴弦,因而在他们的指尖上都长出了老茧。
采用这种费力的按弦方法是绝对演奏不出优美的声音来的,即使你有最好的右手运弓技术也不可能演奏出优美动听的声音来。
学习二胡的几个基本的特别重要指法和技巧学习二胡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指法和技巧,下面将介绍几个特别重要的指法和技巧。
另外,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我将从左手指法和右手技巧两个方面进行讲解。
首先是左手指法。
左手在二胡演奏中负责控制音高和音准。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左手指法:1.平指(食指):平指是最基本的指法,用来按住音弦,可以产生清晰的音色。
在演奏时,应将指尖放在音弦上,施力均匀,不要用力过猛。
2.噤指(无名指):噤指是指以无名指按住音弦,并轻轻放下,使弦摆动减少,产生柔和的音色。
噤指时,不要用力过大,以免影响音准。
3.猫指(小指):猫指是用小指按住音弦的指法,主要用于演奏高音。
猫指施力要轻柔,以免产生噪音。
4.抹指(拇指):抹指是用拇指轻轻触碰音弦,使音弦震动范围缩小,产生柔和的音色。
抹指时,不要用力过大,以免产生杂音。
接下来是右手技巧。
右手主要负责演奏弦乐的音色和节奏感。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右手技巧:1.推弓:推弓是演奏二胡时常用的右手技巧,主要用于弓弦按压弦乐的动作。
推弓时,要保持手腕放松,力度均匀,尽量使弓的触弦点和放弦点相同。
2.击弦:击弦是右手演奏弦乐时产生连奏效果的技巧。
击弦时,应用右手腕快速下压,并尽量利用腕部的力量来增加准确度和速度。
3.撇弦:撇弦是在弓的拉弦动作中以拇指的一侧撇过弦。
撇弦动作应快速而灵活,撇弦时要保持拇指的力度适中,以免产生杂音。
4.手指滑动:手指滑动是右手在演奏时改变音高的一种技巧,可以通过滑动按弦位置来产生连续的音符。
滑动时,要注意使手指平稳滑动,控制音准和音量。
值得注意的是,学习二胡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坚持。
只有不断地练习这些基本的指法和技巧,才能够更好地掌握二胡的演奏技巧。
此外,了解音乐理论和积累丰富的音乐知识也是学习二胡的重要方面。
希望以上介绍能够对你学习二胡有所帮助。
拉二胡左手手指灵活性的训练方法手指按弦在演奏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初学者就苦于手指不是很灵活,其实主要还是不熟练的原因。
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讲一讲如何灵活运用手指,让演奏自然流畅。
在二胡演奏中,左指的灵活性至关重要。
手指灵活了,连续的快速音符、颤音(tr)揉弦和装饰音等技巧就具备了必要的演奏条件。
二胡没有指板,左指按音时由于琴弦的反作用力较弱,就像杂技演员走在钢丝上一样,如果没在二胡演奏中,左指的灵活性至关重要。
手指灵活了,连续的快速音符、颤音(tr)揉弦和装饰音等技巧就具备了必要的演奏条件。
二胡没有指板,左指按音时由于琴弦的反作用力较弱,就像杂技演员走在钢丝上一样,如果没有极好的触觉和娴熟的动作就很难做到轻巧、灵活与迅捷。
因此,在二胡的左手技巧中,手指的灵活性便成为演奏的先决条件。
下面针对这个问题谈几点个人的体会:一、按音手型与虎口的状态在二胡演奏中,左手的按音手型与虎口的状态对灵活准确地按音和松弛自然地换把有着直接的关系。
演奏者按音时采取什么样的手形与手的大小、手指的长度和粗细以及按音的习惯有关,在演奏中,实际应用的按音方法一般分为三种:第一种为“举伸式”:即虎口稍偏下,在按音时食指和小指呈相反的伸展状态(食指向上伸、小指向下伸)。
这样的按音手形可以使手指得到充分的伸张,在低音区或伸张手指按音时显得较为松弛自如,但由于食指的着力方向向上,按音时的力度感觉不容易稳定,有时在按音速度较快时音准的稳定性及力度感觉也容易受到影响;第二种为“凸腕式”:即手腕微凸,中指和无名指微呈斜直状向下按音。
这种手型按音时基本以指肚的位置为主,似乎较容易用力,但手指在起落的过程中容易发紧并形成“捏”弦的按音感觉。
同时,由于以指肚按音为主,也容易妨碍揉弦(滚揉)动作的松弛和变化;第三种是“半握式”:即按音时腕关节呈自然松弛的协调状态,以指尖为基本的按音位置。
手指呈“斜弧型”的状态,做到“半握拳、斜弧型”(而不是“横弧型”),手心的“感觉”朝向下方。
民族乐器二胡的演奏技巧探索与实践二胡,作为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表现力。
在演奏二胡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演奏技巧对于发挥二胡的音乐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索并实践一些二胡演奏技巧,以期提升二胡音乐的艺术表达。
一、左手指法左手指法在二胡演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掌握正确的左手指法能够提高演奏的准确性和速度。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左手指法技巧:1.1 一指横按一指横按是最基本的左手指法之一,通常用于演奏旋律音。
在演奏时,需要将一根手指平放在指板上,约距离弓系位置1-2寸的地方,用力轻微按下。
1.2 二指错按二指错按是常见的左手指法之一,用于演奏和声音。
在演奏时,需要让两个手指同时按下两个音阶,注意掌握手指的力度和位置,以确保准确的音准。
1.3 三、四指弓指按三、四指弓指按是用于演奏连续音的左手指法。
在演奏时,需要保持三、四指弓形,将它们轻轻地按在指板上,并用弓拨弦产生连续的音效。
二、右手技法除了左手指法外,右手技法同样对于二胡演奏至关重要。
正确的右手技法可以帮助演奏者产生丰富的音色,并提升演奏技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右手技法:2.1 弓直奏弦弓直奏弦是最基础的右手技法,通过控制弓的位置和力度来产生不同音色和音量。
在演奏时,需要保持弓与弦的垂直,并用适当的力度划过弦,产生清晰的声音。
2.2 抖奏抖奏是一种常用的右手技法,用于产生连续音或快速音符。
在演奏时,需要以适当的速度快速震动弓,使得弦产生连续的音效。
2.3 拍奏拍奏是一种用于打击二胡弓杆的右手技法,用于产生独特的音效。
在演奏时,需要用手指或拇指轻拍弓杆,使其反弹产生声音。
三、演奏技巧的实践除了掌握基本的演奏技巧外,实践和经验同样对于提高二胡演奏水平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来提高演奏技巧的实践方法:3.1 反复练习基本动作反复练习基本的演奏动作,例如左手指法和右手技法,可以帮助建立准确的肌肉记忆和手指灵活度。
通过反复练习,可以不断提高演奏的准确性和速度。
论二胡演奏方法和技法——左手快速技巧探究作者:古音引言二胡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拉弦乐器。
最早出现于唐代名为稽琴,用竹片做弓,后称奚琴。
到宋代以马尾作为琴弓,由北方少数民族传入中原地区,称作胡琴。
后到元代开始广泛流行。
二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作为伴奏乐器来服务于戏曲或者某些民间合奏。
在五四运动之后刘天华先生对二胡进行了改革,使其变为“正统”学科。
从此二胡演奏成为了音乐学院的教学内容之一。
之后逐渐发展成为一门专业的艺术学科。
随着时间的推移,音乐在不断发展。
对于二胡来说其局限性和部分技巧的演奏困难等问题也在慢慢凸显。
如高音区音量音色衰减明显、音量尚不够大。
琴弓夹在两弦之间有所束缚。
连续的超八度跳进演奏困难。
快弓、快速换把、快速手指爬行等。
一方面需要对于二胡的结构和制作方法做进一步的研究。
另一方面则需要演奏者通过科学的演奏方法来减少这些不利因素对演奏的影响。
随着演奏技术的发展和舞台艺术的多元化,二胡演奏技术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现代乐曲不断出现在大型音乐会演奏会上。
如何驾驭这些曲目就成为了演奏者面临的共同问题。
本文主要探讨左手的快速技巧训练和左手的机能开发。
在上世纪对于二胡的演奏有句话叫三分左手七分右手。
但是随着作品的复杂化多元化,左右手技术的重要性趋于平衡。
本文以手指的机能训练开始,着重探讨高抬指对于二胡演奏的重要性。
虽然高抬指属于最基本的训练科目,但是在演奏者一生的演奏生涯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
文中提到主观想象,意识等主观思维概念,这些主观思维可以让演奏者重新建立新的条件反射去覆盖原来的,但是需要大量重复性的操作才行。
本文参考了部分手外科学和运动解剖学的文献资料,简单分析了手各个动作所涉及到的相关肌肉或肌腱。
只有对这些肌肉或者肌腱做针对性训练才能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快的提高演奏技术。
一、手型与四度定位法二胡的演奏技法种类繁多,而一种演奏技法又有多种变化。
例如弓法中持弓技术的变化,在演奏慢长弓时,持弓位置靠后,持弓较深。
手接触琴弓的面积较大,这样有助于提高对琴弓的控制力,便于做音量等变化。
在演奏快弓时,则需要将琴弓位置向指尖处移动,持弓浅。
由于指尖较为灵活,演奏快弓时才会更为轻松。
左手的手型也需要根据作品中音值长短、音色变化做相应的调整。
这就需要对具体的作品进行具体的分析后选取合适的手型来演奏。
手型的变化体现在手整体重力转移和手指与手掌重力叠加上。
本文将这种变化归纳为两类,一类为根据技术类作品或乐段需要而采用的技术性手型。
另一类为根据表情丰富,情感丰富的表情性作品或乐段而采用的表情性手型。
(一)表情性手型与技术性手型左手手型可大体分为表情性手型(图1-1)和技术性手型(图1-2)两种。
1.表情性手型:表情性手型重心靠前,手指下指有力,可很好的完成时值较长,音乐表情较丰富的乐段。
但是由于手指重心靠前,所以在完成快速交替指等短时值快速技巧时稍显反映迟缓。
如汉宫秋月(谱例1-1),第一句为极慢板。
这时需要左手按弦扎实、稳定,才可以让音色更厚重。
按照作品要求,手的重心需向右靠落在琴弦的一侧,即琴的右侧(演奏者持琴方向的右侧)持琴较深,使手指露出琴弦的部分较多,这样可以借助到手的部分自然重力使按弦更有力。
在手指自重的基础上加上部分手掌的重量才便于做大幅度揉弦等情绪渲染类技术。
更有利于体现出曲目欲表现的那种哀怨和悲伤的感情色彩。
表情性手型常用于慢板乐段,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在此只做简要介绍。
2.技术性手型:技术性手型重心靠后,手指运动更为灵活,但力度不足,对于完成大幅度情绪煽动性揉弦等技术有一定困难。
快速曲目或快速乐段要求每个音干净清晰、时值准确。
音位准确。
如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中急板乐段(谱例1-2)。
作品中速度要求为急速。
所以需要手指快速干净的完成本乐段的演奏。
才能体现出火热的情绪。
技术性手型来源于人最放松时的手部状态。
比如人在睡眠时,手呈半握拳状态,(见右图,手的休息位),此状态的手部肌肉和肌腱都是放松的。
在放松的状态下,手指才能达到最大的爆发力和反应速度。
人手呈半握拳状是最自然松弛的,在按指时能保证最接近半握拳状态的手型是符合科学放松原则的。
将左手(左臂)自然下垂,此时手呈半握拳状(休息位)。
之后保持住此状态将手放到琴上,用食指的掌指关节(手掌与手指相连接的关节,也称掌关节)和拇指掌指关节轻夹住琴杆,在这时食指的第二指关节处于最高点。
这时的手型是上文中所提到的技术性手型(图1-1)的基本雏形。
(二)四度定位法技术性手型的基本形态确定之后就需要四度定位的方法给手的各个工作部分定位。
各把位在一根琴弦上的音程范围取决于第一指到第四指之间的距离。
这两根手指成为了各把位的两个定点。
一指到四指最自然的距离可以看成是四度音程。
所谓四度定位法就是通过四度音程的框架(食指到小指所形成的四度音程框架)来确定手的角度、手指延展幅度、手指触弦点、手指触弦角度。
四度定位步骤:在基本形态的基础上。
以D调为准,依次以保留指按下la si do re 四个音,然后调整虎口位置到自己舒服的位置,一般虎口处于一指与二指之间。
拇指与琴杆基本成45°夹角。
之后便形成图1-2的手型。
以四根手指全部能同时触弦为前提的四度定位法,把手指作为主要服务对象,从根本上基于手的休息位,在此状态下手指工作会更加稳定和准确,充分减少手的疲劳度。
二、抬指抬指训练是为了提高手指肌肉(尤其是肌腱)之间的协调能力和建立一种手指在琴弦上“走路”的条件反射。
二胡中的抬指训练是借鉴于钢琴演奏中的《哈农练指法》中的高抬指训练。
对于提高手指力量,手指反应速度有很大帮助。
在二胡中抬指可分为高抬指和低抬指两种。
高抬指应用方法和钢琴高抬指大体相同,是重要的抬指技术,主要训练指伸肌腱反映速度。
低抬指建立在高抬指的基础上,是为快速交替指做准备。
手指上抬高度保持在很小的幅度时才能“快起来”。
(一)手指触弦法每一个手指真正抬起的动作是由指根关节所做的,手指只是这个动作的传递者,只是这个动作的仆人。
肌腱生理学研究指出手指屈伸活动,取决于手部内、外在肌的协调运动。
屈指运动起自近侧指间关节、掌指关节,随后是远侧指间关节(距离掌关节较远的指关节)的活动。
远侧指间关节的活动速率比近侧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要慢。
根据手指肌腱的生理学研究来看。
以掌关节为运动轴心的抬指速度要大于指关节的抬指速度,掌关节为运动轴的抬指速度最快且更为灵活。
这就要求触弦手指像锤子一样敲击琴弦(就像钢琴内部琴槌,见右图),而不是以手指第二关节为轴触摸琴弦。
以指根(掌指关节)为运动轴心,手指保持触弦时的弯度,进行抬起落下的重复动作。
这样的抬指动作可以保证抬起前的触弦点和落下后的触弦点在同一点,同时也保证了音高的准确度。
(二)手指肌腱简述伸肌群和屈肌群是抬指落指运动的主要工作源,指伸肌腱与指屈肌腱最直接的控制着手指抬与落。
抬指的训练也主要针对的是指屈肌腱和指伸肌腱的训练。
屈指肌腱分深浅两条(图2-1),牵引手指末端活动的是指深屈肌腱,牵引近端活动的是指浅屈肌腱,两条肌腱都位于指骨下方。
指伸肌腱(图2-2)位于掌骨上方。
是控制手掌张开,手指抬起的主要肌腱。
抬指是针对肌腱的锻炼,使其独立,协调,有弹性。
如同舞蹈的压腿训练一样,长期的重复性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三)高抬指所谓高抬指是尽量抬高手指的一种大幅度的关节运动。
高抬指应用于经过四度定位之后的手型。
在此手型的基础上进行重复的抬指训练,以建立一种条件反射。
钢琴中的高抬指下键时如果手指距离琴键有一定的高度,击键将变得更加有力。
从物理学角度看可解释为:在下键的过程中手指的势能转化为动能,手指抬得越高则势能越大,因此接触琴键的瞬间手指所获得的动能也就越大。
如果这些表现在听觉上,就是响度增加了。
高抬指的可行性可以从肌肉长度与张力之间的关系来解释。
要使肌肉产生最大力量,在收缩前最好处于被动拉长状态,即长于静止长度。
收缩前短于静止长度的肌肉就不能充分发挥其收缩作用。
由此得出,如果要使手部参与抬指的肌肉和肌腱达到最大力量并得到充分锻炼就必须达到其最长的被动拉长状态。
如此才能充分的发挥手下落时的自然重力和势能。
1. 食指(一指、示指)高抬指:首先,控制掌关节以后的部分锁定不动,拇指和食指掌指关节两个控琴点稳定。
其次,以食指指根(掌指关节)为轴,锁定食指弯曲度,将手指上抬至极限,此时需注意手心不可同方向运动,手掌需保持向下的稳定。
最后,抬指方向竖直向上,顺琴弦方向运动。
手指抬至极限后食指由于肌腱的收缩力量具有了一定的势能,依靠肌腱的收缩力,让手指回落到琴弦上。
把手指放下来只需要很少的力量,因为有一种自然的重量(手指在万有引力作用下所产生的自然下落,也可称为手指的自然重力)可以使他们掉下来。
二胡中的高抬指与钢琴高抬指不同,钢琴高抬指在具有势能的同时需要手腕和小臂的辅助来改变力度从而改变音量。
而二胡的琴弦处于悬空状态,不同于小提琴,二胡琴弦下面无指板,如果在这个下落的势能之外加之其他力量必然会影响琴弦张力,造成琴弦的下陷从而导致音准问题。
二胡的音量取决于右手而不是左手,左手基本任务只是确定音位。
所以二胡的高抬指下落只需要肌腱收缩的势能即可。
在势能作用下回落的同时也要适当保持对食指弯曲度的控制。
让其下落后的触弦点,和抬指前的触弦点一致。
在食指工作时其他手指保持相对放松。
在此步骤下重复食指高抬指技术,可以增加手指音准的准确度,和手指的独立性。
对于快速换把的一指定位有很大辅助作用。
2. 中指(二指)高抬指:中指高抬指需要以食指当作千斤来固定食指肌腱。
即将食指以保留指固定于la的位置。
这样可以达到单独练习中指的指伸肌腱的目的,以提高其独立性。
在中指进行高抬指练习时食指需一直保留于la的音位。
其他技术动作和食指高抬指训练相同。
3.无名指(三指、环指)高抬指:无名指高抬指则需要食指和中指同时固定于琴弦上,以达到固定食指和中指肌腱的目的。
其他技术动作和食指高抬指相同。
4.小指(四指)高抬指:小指高抬指分为两种一种是蜷指型高抬,另一种是整体型高抬。
(1)蜷指型高抬指:主要目的是增强对小指指深屈肌腱的开发。
与其他手指不同的是,小指和其他手指相比过于细小,蜷起后再下落产生的势能较弱,所以做在蜷指型高抬指时需要控制上抬蜷起和下落舒展,两个动作。
一指、二指、三指全部以保留指放于弦上,音位分别为la si do。
小指抬指以指根为轴心,在抬起的时候小指充分蜷起成方块状,下落时小指按照蜷起的路线舒展开落于弦上。
蜷指型高抬指要求小指充分蜷起并充分上抬。
无名指需要稳定的保持在触弦点上,尽量控制其与小指的联动。
从而锻炼两根手指各自的独立性。
(2)整体型高抬指:主要目的是增强对小指指浅屈肌腱的开发使其充分拉长,增加其弹性与独立性。
其余三根手指以保留至放于弦上。
要求小指绷直以指根为轴心,充分上抬至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