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金融中介机构体系
- 格式:doc
- 大小:102.50 KB
- 文档页数:2
①国家开发银行。
、开发性银行是指专门为经济建设长期投资提供资金的银行,业务特点是投资多、见效慢、周期长、获利少,因此,此类机构大部分由政府设立,资金主要由政府提供,也通过发行债券筹集一部分资金。
国家开发银行是直属国务院领导,是中国三家政策性银行中最大的一家,也是出中国人民银行外唯一的正部级金融机构。
开发银行的信用等级为所有中国企业中最高,拥有几乎等同于财政部的债信等级。
其主要职能为支持基础建设,支持国家区域发展政策,并承担国际金融组织转贷款业务。
②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业性银行是专门为农林牧副渔业的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直属于国务院的财政性金融机构。
其具体业务包括提供优惠的利率的农业收购贷款;国家扶持的农业生产性投资贷款;因特定环境和特殊因素而开放的贷款。
③中国进出口银行进出口银行是为配合国家经济政策、促进对外贸易发展而设立的专门性银行,承担商业性金融机构和普通出口商不愿或无力承担的高风险,弥补商业性金融机构和普通出口商无力或不愿承担的高风险,弥补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不足,改善本国出口融资的条件,增强本国商品出口的竞争力。
中国进出口银行是直属于国务院的财政性金融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实行自主、保本经营,实行企业化管理。
其主要为扩大我国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出口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通过提供优惠出口信贷增强我国商品的出口竞争能力,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二)、非银行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是指不以吸收存款为主要负债,而以某种特殊方式吸收资金并运用资金,能够提供特色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
它不具备信用创造能力。
1.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是经营保险业务的金融机构。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其后不断发展。
近年来,我国保险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
一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二是行业整体实力明显增强,三是市场主体结构日益优化,四是国际差距逐步缩小。
2.信托投资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也称信托公司,是以资金及其他财产为信托标的,根据委托者的意愿,以受托人的身份管理及运用信托资产的金融机构。
我国的金融中介体系及与西方的不同组员:赵静文,陈淑媚,佘沁燕,贾如我国的金融体系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中央银行为中心,以股份制商业银行为重点,多种各金融机构并存。
中国人民银行,别名央妈。
作为国务院组成部分,是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的宏观控制机构。
有三大职能,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
对我们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维护汇率稳定,防范化解系统新危机,维护国家金融稳定起着重要地作用。
政策性银行非别是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三大政策性银行不以盈利为目的。
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
主要是配合国家大政方针的顺利执行。
国有商业银行,处于我国金融中介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即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实力最为雄厚。
信贷规模不断增加,贷款结构发生新变化。
盈利能力大幅增长,收益结构有所改善。
业务及产品有所创新,电子银行发展迅速。
但同样有许多问题:商业银行国有化程度高,内部机制不健全。
不良贷款率持续上升,迎来新挑战。
揭贷款和信用卡等粗放竞争带来的整体性风险不断积累。
外币资产面临的汇率风险持续加大。
未来发展趋势:混业经营仍是大势所趋,业务趋同化。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1999年3——10月,我国先后建立了华融,长城,东方,信达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为了收购管理和处置从中,农,工,建四家国有独资银行剥离出来的不良资产,改善负债,化解潜在的金融风险。
同时为了实现不良贷款价值回收最大化,以最大限度保全资产,减少损失。
其次帮助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建立现代化经营机制。
其他商业银行,目前为止我国上市的商业银行有24家。
商业银行的概念是区分于中央银行和投资银行的,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多种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具有信用创造功能的金融机构。
一般的商业银行没有货币的发行权,传统的商业银行的业务主要集中在经营存款和贷款(放款)业务,即以较低的利率借入存款,以较高的利率放出贷款,存贷款之间的利差就是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
简述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我国金融机构体系是指在中国金融领域内,通过立法、监管、管理组织,建立起来的各种金融组织,包括金融监管机构、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以及其他各类金融机构。
本文将就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金融监管机构金融监管机构是指我国的金融监管部门,包括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中国银保监会、中国外汇局等。
这些机构在确保金融市场秩序和金融机构安全运营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机构都是独立的监管机构,但是相互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其作用不可替代。
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
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并实施货币政策,促进金融市场发展,维护金融稳定。
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还起到金融监管的作用,对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进行监管。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货币,具有严格的货币政策和货币管理权力。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证监会)是我国的证券行业监管机构。
其主要职责是维护证券市场的稳定和规范,保护投资者权益,促进资本市场发展。
证监会的职责包括制定证券法规、批准发行证券、监督证券交易等。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保监会)是我国新成立的金融监管机构。
其主要职责是监督和管理银行和保险行业,保障金融机构安全、规范运营,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加强金融风险管理。
银保监会整合了原中国银监会和中国保监会的职责,这也意味着银保监会将会采取更加综合的监管模式,为保障金融体系的安全和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二、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中国金融市场中最主要的金融机构之一。
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为实体经济提供了必要的融资支持,也为广大客户提供了各类金融服务和产品。
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主要分为四类,即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
国有商业银行是指由中国政府出资持有股份的银行,主要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是指由国家和地方政府、法人和自然人出资组成的银行,主要包括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等;城市商业银行是指侧重于提供城市居民及商业客户金融服务的银行;农村信用社则是面向农村地区和农村居民的银行。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及国内外对比2019年7月4日目录1 金融体系的概念和理论 (4)1.1 概念 (4)1.2 理论 (4)1.3 度量 (6)2 国际经验 (7)2.1 横向比较从五大特征看2 7个经济体金融体系 (7)2.2 美国:直接融资起点高,长期维持高位 (11)2.2.1变迁:美国直接融资经历“先被动、后主动”两步走122.2.2经验:奉行自由竞争,兼顾法制升级与灵活调整,资本市场和投资机构大发展 (16)2.3 日本:侧重发展资本市场,逐步升级“市场型间接融资” (21)2.3.1变迁:从银行主导间接融资到市场型间接融资222.3.2经验:脱胎换骨,打造能够包容银行的金融体系252.4 德国:侧重发展全能银行,坚持稳健的间接融资之路 (26)2.4.1 变迁:全能银行不断强化,资本市场相对弱势 (27)2.4.2 经验:法律体系和监管制度完善培育稳健的金融体系 (29)3 中国金融体系升级方案 (31)3.1 现状:直接融资尚处初步发展期,短期内难以替代间接融资 (31)3.2建议:短期向日本“市场型间接融资”学习,长期以美国“市场型直接融资”为目标 (33)1 金融体系的概念和理论1.1 概念金融体系,宏观上指一国如何配置金融资源,微观上是资金供需双方的融通方式,通常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重进行度量。
直接融资,是指不通过金融机构等中介,资金供求双方在资本市场上直接签协议或购买有价证券实现资金融通。
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给方以存款形式,先将闲置资金提供给金融机构,再由金融机构以贷款给资金需求方。
微观融资结构反映到宏观层面,形成了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和以直接融资为主的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
1.2 理论自从Goldsmith 在1969 年开创金融结构理论,经济学界争论至今已经50 年,目前仍无一致结论。
维度一:金融机构观。
早期学者聚焦在两种金融体系孰优孰劣。
“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支持者认为,银行作为专业的资金中介,具有动员储蓄、甄别与监督力量、减少信息不对称、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从而降低交易成本,代表学者有Gerschenkron(1962)、Diamond(1984)。
我国金融中介体系中国的金融中介体系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系统,它由各种金融机构组成,包括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等,它们在中国的金融市场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银行在中国金融中介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的银行体系由中央银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组成。
中央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它是中国金融体系的监管核心,负责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包括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等,它们在中国金融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主要服务于大型企业和政府部门。
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则更加市场化,服务于中小企业和城市居民。
农村信用社则是服务于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
其次,保险公司也是中国金融中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保险公司包括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保险公司和外资保险公司等。
国有保险公司如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等,它们在中国保险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主要服务于大型企业和政府部门。
股份制保险公司如华泰保险、太平洋保险等,它们更加市场化,服务于中小企业和普通民众。
外资保险公司如德国安联保险、美国国际集团等,它们在中国市场上也开展业务,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
此外,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和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也在中国的金融中介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些金融机构主要负责提供证券交易服务、信托服务、基金管理等金融服务,帮助投资者实现资产增值和风险管理。
总的来说,中国的金融中介体系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它由各种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组成,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这些金融机构在中国的金融市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帮助企业和个人实现资金流动和风险管理,促进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同时,中国的金融中介体系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逐步开放和国际化的趋势使其更具活力和竞争力。
改革以来中国金融中介体系的特征与产生逻辑概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目前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心,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中介体系格局。
其具体构成是: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其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农村和城市信用社;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在华外资金融机构等。
我国的金融中介体系特征既有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共同的特征,又有自己的特点。
其产生逻辑与时间、政府政策和市场经济和信用的发展有着很大相关性。
一、中国金融中介体系特征:(一)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金融中介体系特征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但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货币化依旧很低,所以中国的金融中介体系与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存在许多类似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既有现代型的金融机构,又有传统的非现代型的金融中介机构中国的现代性金融机构如各类银行的建立和发展较快,但主要集中在大城市。
传统的非现代型的金融中介机构如小规模钱庄、放债公司、当铺等,普遍存在于小市镇、农村地区。
2.普遍沿袭中央银行模式金融中介结构主要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专业银行和其他为数不多的非银行金融组织。
多数现代型金融机构如国有五大商业银行,存在国家资本参与。
3.政府主导对利率和汇率进行管制和干预,对于金融中介机构,政府经常通过行政指挥手段操控它们的业务活动。
(二)近年来我国金融中介体系新的趋势特征近年来,我国对国有化银行实行非国有化,改进和健全金融中介的经营管理,放松政府管制,建立区域化银行开展对外业务,并使其他现代性金融中介机构较快发展。
1.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市场化改革国有商业银行自2003年以来逐步成为国家控股商业银行并成功上市。
政策性银行由成的政策性业务比重下降,银行自营的开发性任务比重上升,2007年初,国家开发银行被率先打造成商业银行。
2.投资银行、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其他现代型金融中介机构较快发展但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仍有差距(三)我国金融中介长期的发展存在问题1.政府引进西方成熟的金融机构, 较少根据我国的经济背景和金融实践发展切实需要的金融功能,最后可能导致金融体系的整体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