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宏观经济展望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885.58 KB
- 文档页数:24
2018年全球竞争力报告2018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是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数据和指标编制的一份综合性报告,旨在评估全球各国的竞争力水平。
下面是关于该报告的一篇1000字中文文章。
2018年全球竞争力报告:评估全球经济竞争力水平的综合报告2018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是由世界经济论坛编制的一份综合性报告,该报告以全球竞争力指数(Global Competitiveness Index,简称GCI)为基础,评估了全球各国的竞争力水平。
该报告涵盖了全球140个经济体,并根据12个竞争力要素进行了评估。
报告主要评估了国家在以下12个方面的竞争力水平:制度环境、基础设施、宏观经济环境、健康和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培训、市场效率、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发展、技术准备度、市场规模、创新能力、企业的竞争优势。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评估,报告揭示了各国在经济竞争力上的优劣势。
根据该报告,2018年全球竞争力排名前三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新加坡和德国。
美国凭借其强大的市场规模、科技创新能力以及研发投入水平,蝉联全球竞争力榜首。
新加坡在基础设施、制度环境和创新能力方面表现出色,位居第二。
而德国则凭借其世界领先的制造业水平和高质量教育体系,在全球竞争力中排名第三。
在亚洲地区,中国的全球竞争力排名从2017年的第27位跃升至第28位。
报告显示,中国在基础设施、市场规模和技术准备度方面具有较高竞争力,但在其他方面仍需进一步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创新能力和高等教育和培训方面的表现有所提升,这对于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报告还指出,全球竞争力水平整体上在上升。
各国在竞争力方面仍存在差异。
发展中国家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培训方面的投资,以增强其经济竞争力。
而发达国家则需要进一步加强创新能力和市场效率,以保持和提高其竞争力。
2018年全球竞争力报告对全球各国的竞争力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估。
通过这份报告,我们可以了解到各国在各个方面的竞争优势和劣势,为各国在未来的发展中提供有益的参考。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分析小组组长:范一飞朱鹤新成员(以姓氏笔画为序):朱隽纪志宏阮健弘孙国峰邵伏军陆书春周学东徐忠温信祥《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指导小组范一飞朱鹤新王兆星陈文辉李超刘伟《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编写组总纂:周学东匡小红黄晓龙陶玲杨柳统稿:杨柳张甜甜执笔:第一部分:正文:孙寅浩刘通王一飞马志扬王磊刘珂专题一:孙寅浩姜宁馨专题二:郭旻蕙专题三:纪宝林李宏瑾专题四:苗萌萌李知常陈勇专题五:刘通纪宝林谷仕平第二部分:正文:楼丹陈敏莫依依专题六:周媛专题七:郭旻蕙专题八:李敏波莫依依专题九:许玥莫依依专题十:王少群刘浏专题十一:程世刚孙寅浩专题十二:陈盼专题十三:苗萌萌第三部分:正文:刘通周乙彬孙毅专题十四:刘勤苗萌萌陈盼陈伟专题十五:丁洪涛专题十六:谢丹刘婕李岩吴文光段小钰专题十七:陈敏李恺宁专题十八:谢丹朱强朱汉宁杜萌专题十九:刘通专题二十:刘勤专题二十一:冯泽旭专题二十二:欧阳昌民孙彬丁菁专题二十三:张昕宁附录:纪宝林刘通杨青刘浏莫依依其他参与写作人员(以姓氏笔画为序):于勇于明星于海旭王婧王大波王文静王尊州卢钇辰刘诗颖李庆佟岳男季军赵文赵民胡永博战天舒姚丰夏伟亮高霞殷实董进董英超谢容雷昭明综述2017年以来特别是进入2018年,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度调整变化。
外部不确定性的增加,使得中国经济金融体系面临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
即便如此,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较高增长水平,而且随着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的展开,经济增长质量持续改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持续向前推进,中国金融体系弹性增强,金融运行总体稳定。
2017年中国实现GDP同比增长6.9%,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的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高出3.1个百分点,也高于多数新兴市场经济体同期的经济增速;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全年新增就业超过1100万人;通货膨胀总体温和,2017年CPI同比上涨1.6%,涨幅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国际收支总体平衡,2017年经常账户顺差1720亿美元、储备资产增加915亿美元。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分析小组组长:范一飞朱鹤新成员(以姓氏笔画为序):朱隽纪志宏阮健弘孙国峰邵伏军陆书春周学东徐忠温信祥《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指导小组范一飞朱鹤新王兆星陈文辉李超刘伟《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编写组总纂:周学东匡小红黄晓龙陶玲杨柳统稿:杨柳张甜甜执笔:第一部分:正文:孙寅浩刘通王一飞马志扬王磊刘珂专题一:孙寅浩姜宁馨专题二:郭旻蕙专题三:纪宝林李宏瑾专题四:苗萌萌李知常陈勇专题五:刘通纪宝林谷仕平第二部分:正文:楼丹陈敏莫依依专题六:周媛专题七:郭旻蕙专题八:李敏波莫依依专题九:许玥莫依依专题十:王少群刘浏专题十一:程世刚孙寅浩专题十二:陈盼专题十三:苗萌萌第三部分:正文:刘通周乙彬孙毅专题十四:刘勤苗萌萌陈盼陈伟专题十五:丁洪涛专题十六:谢丹刘婕李岩吴文光段小钰专题十七:陈敏李恺宁专题十八:谢丹朱强朱汉宁杜萌专题十九:刘通专题二十:刘勤专题二十一:冯泽旭专题二十二:欧阳昌民孙彬丁菁专题二十三:张昕宁附录:纪宝林刘通杨青刘浏莫依依其他参与写作人员(以姓氏笔画为序):于勇于明星于海旭王婧王大波王文静王尊州卢钇辰刘诗颖李庆佟岳男季军赵文赵民胡永博战天舒姚丰夏伟亮高霞殷实董进董英超谢容雷昭明综述2017年以来特别是进入2018年,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度调整变化。
外部不确定性的增加,使得中国经济金融体系面临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
即便如此,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较高增长水平,而且随着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的展开,经济增长质量持续改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持续向前推进,中国金融体系弹性增强,金融运行总体稳定。
2017年中国实现GDP同比增长6.9%,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的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高出3.1个百分点,也高于多数新兴市场经济体同期的经济增速;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全年新增就业超过1100万人;通货膨胀总体温和,2017年CPI同比上涨1.6%,涨幅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国际收支总体平衡,2017年经常账户顺差1720亿美元、储备资产增加915亿美元。
全屋定制家居项⽬年终总结报告全屋定制家居项⽬年终总结报告⼀、全屋定制家居宏观环境分析⼆、2018年度经营情况总结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四、2019主要经营⽬标五、重点⼯作安排六、总结及展望尊敬的xxx公司领导:近年来,公司牢固树⽴“创新、协调、绿⾊、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式,统筹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全⾯推进开放内涵式发展,加快现代化、国际化进程,建设⾏业领先标杆。
初步统计,2018年xxx公司实现营业收⼊6435.31万元,同⽐增长16.60%。
其中,主营业业务全屋定制家居⽣产及销售收⼊为5870.12万元,占营业总收⼊的91.22%。
⼀、全屋定制家居宏观环境分析(⼀)中国制造2025以提⾼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标,以发展⾼科技、实现产业化为⽅向,坚持深化改⾰、创新引领、绿⾊集约、开放协同、特⾊发展,优化全省⾼新区布局,创新⾼新区发展体制机制,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全⾯提升科技创新能⼒,着⼒打造国际⼀流的产业发展⽣态和创新创业⽣态,努⼒将⾼新区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范区、新兴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引领区、⾼质量发展先⾏区,形成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为我省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有⼒⽀撑。
实现⾼质量发展,是对经济新⽅位的科学判断。
中国特⾊社会主义进⼊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经济已由⾼速增长阶段转为⾼质量发展阶段。
推动⾼质量发展成为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2017年我国GDP规模⾸次突破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对世界经济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动⼒源”和“稳定器”。
但是,中国连续40年的⾼速增长,也暴露出⼀些⽭盾,突出问题是⼤⽽不强,环境质量下降,资源消耗过⼤,⼈⼒红利丧失,产能明显过剩,资⾦依赖性强,经济增长出现不可持续性。
“三期叠加”“经济发展新常态”“⾼速增长阶段转为⾼质量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新常态中,形成完整系统的经济建设思想体系。
越南投资之经济环境分析-投资吸引力、宏观经济、重点-特色产业及发展规划越南吸收外资的主要优势:一是政局稳定,经济发展较快,越南共产党和政府执政能力较强,政策具有持续性,注重经济建设,近年来越南GDP增长基本在5%-7%;二是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越南15岁以上劳动力5480万人,根据越南政府规定,2018年起越劳动力最低月薪为267-398万越南盾(约合800-1200元人民币);三是地理位置优越,海岸线长达3260公里,港口众多,运输便利;四是越南投资法较为开放、完善,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基础法律保障和较大力度的优惠政策;五是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目前越南已签署或正在推进16项自贸协定,投资者可利用东盟经济共同体、中国-东盟自贸区等自由贸易平台接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六是基础设施需求大。
影响外资的不利因素:一是宏观经济稳定性不足,越南经济很大程度上依赖出口,易受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公债、坏账高企,政府迄今未提出有效解决方案;二是劳动力素质不高,越南虽然劳动力人口充裕,但受过良好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仅有20%左右;三是配套工业较落后,生产所需机械设备和原材料大部分依赖进口;四是外汇管制较为严格,投资者在使用美元时受到较大限制,须面临越南盾汇率不稳定的风险;五是政府部门行政效率较低。
世界银行发布《2018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越南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排名第68位,较上年上升16位。
世界经济论坛《2017-2018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越南在全球最具竞争力的137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55位。
——宏观经济【经济增长率】越共“六大”推行革新开放和自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方针政策之后,越南经济取得较好增长。
2000年至2007年1月越南加入世贸组织前,GDP基本保持7%以上的高增速。
2008年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越南经济增速回落至5%-7%的水平。
2017年,越南国内生产总值(GDP)达5007.9万亿越南盾(约合2276亿美元),人均GDP达5350万盾(约合2431美元)。
2018年单身经济分析报告2018年2月目录一、趋势分析:“单身时代”来临 (5)1、中国现实:“单身”群体规模庞大 (5)2、世界范围:“单身”已成潮流 (5)二、成因分析:单身是选择还是无奈 (6)1、被动单身:性别失衡导致男性人口过剩 (6)2、主动单身:现代单身男女难进围城 (8)(1)婚姻的风险与“预期收益” (8)(2)“胜女”难嫁 (9)三、后果分析:单身潮背后的隐忧 (11)1、危害社会公共安全 (11)2、人口问题连锁反应 (11)3、加剧阶级固化 (12)4、心理影响 (13)5、成婚成本 (13)6、家庭传统观念与收入决策 (15)7、养老问题 (15)四、机会分析:单身经济将催生多个产业风口 (16)1、重点单身群体特征分析 (16)(1)农村单身男性画像 (16)(2)城市单身女性画像 (17)2、潜在产业机会分析 (18)(1)改善婚恋市场供给 (18)(2)减少婚恋市场信息不对称 (18)(3)待开发的单身消费市场 (19)①单身群体需求 (19)②国外经验借鉴 (20)③产业机会分析 (21)(4)社会后果引发的产业机会 (22)当单身人士成为主流消费人群,关爱“单身狗”就不是一句空话。
趋势分析:从世界范围看,单身是一个大趋势,我国也将迎来单身经济时代,也是消费升级。
随着社会发展,婚姻承载的许多功能逐渐剥离,家庭在个人生活中的角色会被逐渐弱化,单身会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生活常态。
截至2016 年,未婚和离婚的单身人口总数已达2.4 亿,未来可能达到4 亿。
成因分析:单身可以分为被动单身与主动单身两种。
由于男性人口绝对过剩,有千万数量级的适婚男性因没有女性可选而被动单身。
随着经济发展和思想的解放,婚姻的“投资收益”越来越不被看好,越来越多人选择主动单身。
后果分析:单身潮背后隐忧,可能导致诸多社会问题。
危害社会公共安全人口问题连锁反应加剧阶级固化心理影响成婚成本家庭传统观念与收入决策养老问题机会分析:单身经济孕育新的产业机会。
2017年9月出版文本目录一、行业管理体制及相关政策 (4)1、行业监管体系 (4)2、行业主要政策法规 (4)二、行业概况 (6)1、行业简介 (6)2、行业上下游情况 (7)3、行业市场规模 (9)(1)全球消费电子市场 (9)(2)中国消费电子市场 (10)(3)平板电脑的市场规模 (11)(4)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市场规模 (12)4、行业发展状况及趋势 (14)5、行业进入壁垒 (21)(1)技术壁垒 (21)(2)销售渠道壁垒 (22)(3)人才壁垒 (22)(4)资金壁垒 (23)6、影响公司所处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23)(1)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23)①下游行业需求旺盛,市场容量巨大 (23)②上游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成本下降 (23)③全球电子产品外包需求不断增长 (24)④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 (24)(2)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25)①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 (25)②核心技术缺乏凸显 (25)③国内产品质量合格标准欠缺 (26)④人力成本持续上升 (27)三、行业基本风险特征 (27)1、市场竞争风险 (27)2、技术更新换代的风险 (27)3、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 (28)四、行业竞争格局和相关企业简介 (29)一、行业管理体制及相关政策1、行业监管体系所处行业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行业主管部门有工业与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具体如下:二、行业概况1、行业简介消费电子是指围绕着消费者应用而设计的与生活、工作和娱乐息息相关的电子类产品,通常会应用于娱乐、通讯以及文书用途,最终实现消费者自由选择资讯、享受娱乐的目的,主要侧重于个人购买并由个人消费的电子产品。
消费电子产品的产生是日常生活的巨大变革,它使消费者的生活便利程度大大提高,也使得消费者的生活品质不断提高,成为消费者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根据消费电子产品发展演变的历程及现阶段消费电子产品的特点,消费电子产品可分为三大类:(1)传统消费电子产品。
2019-2025年中国经济十大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未来五年的十大经济趋势报告摘要:●本篇报告的主要目标是探讨未来五年相对而言更有确定性的一些趋势。
●趋势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下台阶,步入“中速增长阶段”。
●趋势二:第三产业增速继续高于整体。
●趋势三:基建在经历了近两年的超低增长之后,增速逐步向合理值回归。
●趋势四:都市圈化成为新一轮城市化主线索,城市半径和区域格局进一步变化。
●趋势五:消费整体稳定于名义GDP附近的速度,一二线的看点是消费新形态,三四线看点是品牌化和消费升级。
●趋势六:行业集中度进一步上升,垄断竞争型市场结构将在更多行业形成。
●趋势七:就业压力与劳动力供给缺口并存,劳动力成本进入“结构性上升”期。
●趋势八:工程师红利(教育、科研、产业化应用)对经济贡献进一步上升,中国的工程师红利和东南亚的低成本替代成为全球制造业的ɑ。
●趋势九:利率周期性变化的同时中枢将有所下行,但周期性依旧重于趋势性。
●趋势十:房地产作为家庭资产配置的意义下降,权益投资和养老产品普及度有所上升。
●核心假设风险:宏观经济变化超预期,外部环境变化超预期看短期用显微镜,看长期用望远镜。
本篇报告的主要目标是探讨未来五年相对而言更有确定性的一些趋势。
对于宏观分析来说,我们一方面需要对短周期密切跟踪,捕捉宏观变量变化对于资产价格的边际影响;另一方面也需要对中长期趋势进行判断,因为它往往更深刻地影响资产定价环境。
中长期研究更具有“粗线索”的特征。
在《为什么我对未来10年的中国经济不悲观》中,我们曾指出:短期波动本质是经济各要素的周期性均值回复,中长期则包含着一些内生趋势性。
短期看上去天衣无缝、一定能够成立的几十条逻辑,放在长期可能都是细枝末节,即并不是不对,只是并非是事情的关键。
对中长期判断最重要的,是找到那条最关键、最具有确定性的逻辑。
趋势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下台阶,步入“中速增长阶段”。
从OECD国家的经验来看,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四十年,经济增速在呈现周期性的同时,整体是震荡下行的,中间有几个阶段下台阶,这反映从工业化到后工业化时代经济增长速度的逐步收敛。
2018年宏观经济展望
报告
2017年12月
目录
一、中国经济增长潜力 (4)
1、长期增速趋缓:从制造到服务的“二次结构转型” (4)
(1)人均GDP 增长率的“钟形曲线”取决于劳动生产率变化 (4)
(2)产业结构变化主导长期经济增长中的劳动生产率变化 (6)
(3)中国经济正处于制造业向服务业的“二次转型”阶段 (6)
(4)服务业发展过快导致劳动生产率大幅下滑 (8)
2、短期经济“L”型:新动能决定韧性,旧动能带来边际变化 (9)
(1)“L”型增长阶段名义增速更重要 (9)
(2)新动能决定经济增长的韧性,旧动能带来经济的边际波动 (10)
二、2018年经济逻辑:地产后周期,名义向实际增速收敛 (12)
1、地产后周期的经济逻辑 (12)
(1)国内经济:地产周期驱动库存周期 (12)
(2)全球经济:地产投资推动全球贸易复苏 (13)
2、名义向实际增速收敛 (14)
3、三个值得关注的结构性机会 (14)
(1)“先进制造”引领制造业结构性复苏 (15)
(2)“不平衡不充分”背景下,消费升级的“阶梯效应” (16)
(3)PPI与CPI“久别重逢”,上中下游行业利润再分配 (17)
三、2018年经济数据前瞻 (19)
1、投资:地产降、基建稳、制造业升 (19)
2、消费:保持平稳增长,预计增速10-11% (20)
3、进出口:向好趋势不变,高基数下增速有所回落 (22)
4、物价:PPI高位回落,CPI中枢抬升 (23)
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从何而来? 长期来看,国际经验表明中国经济面临着从制造到服务的“二次转型”,GDP 增速放缓的核心原因在于劳动生产率增速快速下降,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短期来看,受益于新旧动能的双支撑作用,未来几年L 型增长态势
能够延续。
“L”型增长阶段,名义增速更重要。
“L”型增长背景下,实际经济增速波动率降至低位,但经济周期并未消失,这就意味着名义增速成为市场投资的风向标。
新动能决定经济增长的韧性,旧动能带来经济的边际波动。
从需求端看,2016 年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先后发力,今年则是全球经济向好带动出口复苏,推动名义增速大幅回升。
从生产端看,第二产业名义增速变化几乎决定了GDP 名义增速走势,二者相关系数高达0.91。
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和建筑业均与投资、出口关联度较高,名义增速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018年经济逻辑:地产后周期,名义向实际增速收敛。
为期三年的地产周期成为理解宏观周期特别是名义增速变化的关键。
国内经济,地产周期驱动库存周期;全球经济,地产投资推动全球贸易复苏。
基于新旧动能双支撑的分析框架,我们判断2018 年实际GDP 增速有望达到6.6-6.7%;名义增速从目前的11.2%回落至9.5%左右,名义和实际增速从分化走向收敛,成为把握2018 年经济逻辑的主线。
三个结构性机会值得关注。
名义向实际增速收敛背景下,我们认为2018 年权益市场的投资逻辑应该是结构性机会而非总量驱动,这里主要提示三个值得关注的趋势。
1)“先进制造”引领制造业结构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