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勾股定理单元质量专项训练试题

勾股定理单元质量专项训练试题

勾股定理单元质量专项训练试题
勾股定理单元质量专项训练试题

一、选择题

1.如图,透明的圆柱形玻璃容器(容器厚度忽略不计)的高为15cm ,在容器内壁离容器底部3cm 的点B 处有一滴蜂蜜,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容器外壁,位于离容器上沿3cm 的点A 处,若蚂蚁吃到蜂蜜需爬行的最短路径为25cm ,则该圆柱底面周长为( )

A .20cm

B .18cm

C .25cm

D .40cm

2.如图,将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按图示方式依次翻折,若DE a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DC '平分BDE ∠;②BC 长为(

)

22a +;③BCD 是等腰三角形;④CED 的周长

等于BC 的长.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③④

3.如图钢架中,∠A =15°,现焊上与AP 1等长的钢条P 1P 2,P 2P 3…来加固钢架,若最后一根钢条与射线AB 的焊接点P 到A 点的距离为4+23,则所有钢条的总长为( )

A .16

B .15

C .12

D .10

4.如图是由“赵爽弦图”变化得到的,它由八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记图中正方形ABCD 、正方形EFGH 、正方形MNKT 的面积分别为S 1、S 2、S 3.若S 1+S 2+S 3=15,则S 2的值是( )

A .3

B .

154

C .5

D .

152

5.如图,ABC 中,90ACB ∠=?,2AC =,3BC =.设AB 长是m ,下列关于m 的四种说法:①m 是无理数;②m 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③m 是13的算术平

方根;④23m <<.其中所有正确说法的序号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6.在Rt△ABC 中,∠C=90°,AC=3,BC=4,则点C 到AB 的距离是( ) A .

34

B .

35

C .

45

D .

125

7.长度分别为9cm 、12cm 、15cm 、36cm 、39cm 五根木棍首尾连接,最多可搭成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8.已知直角三角形纸片ABC 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8,现将ABC 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使点A 与点B 重合,则BE 的长是( )

A .

72

B .

74

C .

254

D .

154

9.有下列的判断:

①△ABC 中,如果a 2+b 2≠c 2,那么△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 ②△ABC 中,如果a 2-b 2=c 2,那么△ABC 是直角三角形 ③如果△ABC 是直角三角形,那么a 2+b 2=c 2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

10.《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它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折竹抵地”问题源自《九章算术》中:“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四尺,问折者高几何?”翻译成数学问题是:如图所示,ABC 中,90ACB ∠=?,

10AC AB +=尺,4BC =尺,求AC 的长. AC 的长为( )

A.3尺B.4.2尺C.5尺D.4尺

二、填空题

11.如图,AB=12,AB⊥BC于点B, AB⊥AD于点A,AD=5,BC=10,E是CD的中点,则AE的长是____ ___.

12.如图,在△中,,∠90°,是边的中点,是边上一动点,则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

13.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5,一腰上的高为3,则这个等腰三角形底边的长为________

14.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AD=8,矩形内一动点P使得S△PAD=1

3

S矩形ABCD,则

点P到点A、D的距离之和PA+PD的最小值为_____.

15.如图,在Rt△ABC中,∠ACB=90°,AB=7.5cm,AC=4.5cm,动点P从点B出发沿射线BC以2cm/s的速度移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当△ABP为等腰三角形时,t的取值为_____.

16.已知Rt △ABC 中,AC =4,BC =3,∠ACB =90°,以AC 为一边在Rt △ABC 外部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CD ,则线段BD 的长为_____.

17.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P ,Q ,K ,若S P =4,S Q =9,则K S =___ 18.如图,30AOB ∠=?,点,M N 分别在,OA OB 上,且6,8OM ON ==,点,P Q 分别在,OB OA 上运动,则PM PQ QN ++的最小值为______.

19.四边形ABCD 中AB =8,BC =6,∠B =90°,AD =CD =52,四边形ABCD 的面积是_______.

20.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是长方形,把△ACD 沿AC 折叠到△ACD′,AD′与BC 交于点E ,若AD =4,DC =3,求BE 的长.

三、解答题

21.如图,一架长25米的梯子,斜靠在竖直的墙上,这时梯子底端离墙7米. (1)此时梯子顶端离地面多少米?

(2)若梯子顶端下滑4米,那么梯子底端将向左滑动多少米?

22.(1)计算:1312248233??-+÷ ? ???

; (2)已知a 、b 、c 满足2|23|32(30)0a b c +-+--=.判断以a 、b 、c 为边能否构成三角形?若能构成三角形,说明此三角形是什么形状?并求出三角形的面积;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23.如图1,在△ABC 中,AB =AC ,∠BAC =90°,D 为AC 边上一动点,且不与点A 点C 重合,连接BD 并延长,在BD 延长线上取一点E ,使AE =AB ,连接CE .

(1)若∠AED =20°,则∠DEC = 度;

(2)若∠AED =a ,试探索∠AED 与∠AEC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3)如图2,过点A 作AF ⊥BE 于点F ,AF 的延长线与EC 的延长线交于点H ,求证:EH 2+CH 2=2AE 2.

24.如图,在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ABC 中,D 点在边BC 上运动(不与B ,C 重合),点E 在边AB 的延长线上,点F 在边AC 的延长线上,AD DE DF ==. (1)若30AED ∠=?,则ADB =∠______. (2)求证:BED CDF △≌△.

(3)试说明点D 在BC 边上从点B 至点C 的运动过程中,BED 的周长l 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l 的值,若变,请求出l 的取值范围.

25.如图,△ABC 中,∠ACB =90°,AB =5cm ,BC =3cm ,若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2cm 的速度沿折线A ﹣C ﹣B ﹣A 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t >0).

(1)若点P在AC上,且满足PA=PB时,求出此时t的值;

(2)若点P恰好在∠BAC的角平分线上,求t的值;

(3)在运动过程中,直接写出当t为何值时,△BCP为等腰三角形.

26.如图,△ABC中AC=BC,点D,E在AB边上,连接CD,CE.

(1)如图1,如果∠ACB=90°,把线段CD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CF,连接BF,

①求证:△ACD≌△BCF;

②若∠DCE=45°,求证:DE2=AD2+BE2;

(2)如图2,如果∠ACB=60°,∠DCE=30°,用等式表示AD,DE,BE三条线段的数量关系,说明理由.

27.如图1, △ABC和△CDE均为等腰三角形,AC=BC, CD=CE, AC>CD, ∠ACB=∠DCE=a,且点A、D、E在同一直线上,连结BE.

(1)求证: AD=BE.

(2)如图2,若a=90°,CM⊥AE于E.若CM=7, BE=10, 试求AB的长.

(3)如图3,若a=120°, CM⊥AE于E, BN⊥AE于N, BN=a, CM=b,直接写出AE的值(用a, b 的代数式表示).

28.已知n组正整数:第一组:3,4,5;第二组:8,6,10;第三组:15,8,17;第四组:24,10,26;第五组:35,12,37;第六组:48,14,50;…

(1)是否存在一组数,既符合上述规律,且其中一个数为71?若存在,请写出这组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以任意一个大于2的偶数为一条直角边的长,是否一定可以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使

得该直角三角形的另两条边的长都是正整数?若可以,请说明理由;若不可以,请举出反例.

29.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是AC,BC上的点,且满足DE⊥EF,垂足为点E,连接DF.

(1)求∠EDF= (填度数);

(2)延长DE交AB于点G,连接FG,如图2,猜想AG,GF,FC三者的数量关系,并给出证明;

(3)①若AB=6,G是AB的中点,求△BFG的面积;

②设AG=a,CF=b,△BFG的面积记为S,试确定S与a,b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30.如图,在△ABC中,D是边AB的中点,E是边AC上一动点,连结DE,过点D作DF⊥DE交边BC于点F(点F与点B、C不重合),延长FD到点G,使DG=DF,连结EF、AG.已知

AB=10,BC=6,AC=8.

(1)求证:△ADG≌△BDF;

(2)请你连结EG,并求证:EF=EG;

(3)设AE=x,CF=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4)求线段EF长度的最小值.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分析】

将容器侧面展开,建立A 关于EG 的对称点A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A ′B 的长度即为最短路径,由勾股定理求出A ′D 即圆柱底面周长的一半,由此即可解题. 【详解】

解:如图,将圆柱展开,EG 为上底面圆周长的一半,

作A 关于E 的对称点A ',连接A B '交EG 于F , 则蚂蚁吃到蜂蜜需爬行的最短路径为AF BF +的长, 即 25cm AF BF A B '+==, 延长BG ,过A '作A D BG '⊥于D ,

3cm AE A E '==,153315cm BD BG DG BG AE ∴=+=+=-+=, Rt A DB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2251520cm A D A B BD ''=--=,

∴该圆柱底面周长为:20240cm ?=,

故选D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将图形展开,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和勾股定理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同时也考查了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B

解析:B 【分析】

根据折叠前后得到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判断①③④式正误即可,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性质求BC 和DE 的关系. 【详解】

解:根据折叠的性质知,△C ED CED '??,且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90BDE ∠

2

C DE BDE ∠'≠∠

∴DC '不能平分BDE ∠①错误;

45DC E DCE ∴∠'=∠=?,C E CE DE AD a '====, 2CD DC a ='=,

2AC a a ∴=,2(22)BC a ==,

∴②正确;

2

∠=∠,

ABC DBC

DBC

∴∠=?,

22.5

DCB

∠=?,

45

∴∠=?,

112.5

BDC

∴?不是等腰三角形,

BCD

故③错误;

∴?的周长(2

CED

=++=+==,

CE DE CD a a a BC

故④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利用了:①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②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形外角与内角的关系,等角对等边等知识点.

3.D

解析:D

【分析】

根据已知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找出图中存在的规律,求出钢条的

根数,然后根据最后一根钢条与射线AB的焊接点P到A点的距离即AP5为

AP1=a,作P2D⊥AB于点D,再用含a的式子表示出P1P3,P3P5,从而可求出a的值,即得出每根钢条的长度,从而可以求得所有钢条的总长.

【详解】

解:如图,∵AP1与各钢条的长度相等,∴∠A=∠P1P2A=15°,

∴∠P2P1P3=30°,∴∠P1P3P2=30°,∴∠P3P2P4=45°,

∴∠P3P4P2=45°,∴∠P4P3P5=60°,∴∠P3P5P4=60°,

∴∠P5P4P6=75°,∴∠P4P6P5=75°,∴∠P6P5B=90°,

此时就不能再往上焊接了,综上所述总共可焊上5根钢条.

设AP1=a,作P2D⊥AB于点D,

∵∠P2P1D=30°,∴P2D=1

P1P2,∴P1D,

2

∵P1P2=P2P3,∴P1P3=2P1a,

∵∠P4P3P5=60°,P3P4=P4P5,∴△P4P3P5是等边三角形,∴P3P5=a,

∵最后一根钢条与射线AB的焊接点P到A点的距离为,

∴AP

5=a a+a=

解得,a=2,

∴所有钢条的总长为2×5=10,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发现并利用规律找出钢条的根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C

解析:C

【解析】

将四边形MTKN的面积设为x,将其余八个全等的三角形面积一个设为y,

∵正方形ABCD,正方形EFGH,正方形MNKT的面积分别为S1,S2,S3,S1+S2+S3=15,

∴得出S1=8y+x,S2=4y+x,S3=x,

∴S1+S2+S3=3x+12y=15,即3x+12y=15,x+4y=5,

所以S2=x+4y=5,

故答案为5.

点睛:将四边形MTKN的面积设为x,将其余八个全等的三角形面积一个设为y,用x,y 表示出S1,S2,S3,再利用S1+S2+S3=15求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5.C

解析:C

【分析】

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解:∵∠ACB=90°,

∴在Rt ABC中,m=AB22

AC BC

13

故①②③正确,

∵m2=13,9<13<16,

∴3<m<4,

故④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勾股定理及算术平方根、无理数的估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勾股定理,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6.D

解析:D

【解析】

在Rt△ABC中∠C=90°,AC=3,BC=4,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B=5,设点C到AB的距离为h,

即可得1

2

h×AB=

1

2

AC×BC,即

1

2

h×5=

1

2

×3×4,解得h=

12

5

,故选D.

7.B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解:∵92=81,122=144,152=225,362=1296,392=1521,

∴81+144=225,225+1296=1521,即92+122=152,152+362=392,

故选B.

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题的关键熟知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内容.

8.C

解析:C

【分析】

根据图形翻折变换的性质可知,AE=BE,设AE=x,则BE=x,CE=8-x,再在Rt△BCE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BE的长度.

【详解】

解:∵△ADE翻折后与△BDE完全重合,

∴AE=BE,

设AE=x,则BE=x,CE=8﹣x,

在Rt△BCE中,BE2=BC2+CE2,

即x2=62+(8﹣x)2,

解得,x=25

4

∴BE=25

4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图形的翻折变换,解题过程中应注意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

9.D

解析:D

【分析】

欲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这里给出三边的长,需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

【详解】

①c不一定是斜边,故错误;

②正确;

③若△ABC是直角三角形,c不是斜边,则a2+b2≠c2,故错误,

所以正确的只有②,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以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内容是解题的关键.

10.B

解析:B 【分析】

竹子折断后刚好构成一直角三角形,设竹子折断处离地面x 尺,则斜边为(10)x -尺,利用勾股定理解题即可. 【详解】

解:设竹子折断处离地面x 尺,则斜边为(10)x -尺, 根据勾股定理得:2224(10)x x +=-. 解得: 4.2x =,

∴折断处离地面的高度为4.2尺,

故选:B . 【点睛】

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利用题目信息构造直角三角形,从而运用勾股定理解题.

二、填空题

11.5 【详解】

解:如图,延长AE 交BC 于点F ,

∵点E 是CD 的中点, ∴DE=CE ,, ∵AB ⊥BC ,AB ⊥AD, ∴AD ∥BC,

∴∠ADE=∠BCE 且DE=CE ,∠AED=∠CEF, ∴△AED ≌△FEC (ASA ), ∴AD=FC=5,AE=EF, ∴BF=BC-FC=5, ∴在Rt △ABF 中,2213AF AB BF =

+=,

6.52

AF

AE =

= 故答案为:6.5. 12.

【解析】如图,过点作⊥

于点,延长

到点

,使

,连接

,交

于点

,连接

,此时

的值最小.连接,由对称性可知∠

45°,

,∴ ∠

90°.根据勾股定理可得

13.310或10 【详解】 分两种情况:

(1)顶角是钝角时,如图1所示:

在Rt △ACO 中,由勾股定理,得AO 2=AC 2-OC 2=52-32=16, ∴AO=4, OB=AB+AO=5+4=9,

在Rt △BCO 中,由勾股定理,得BC 2=OB 2+OC 2=92+32=90, ∴BC=310;

(2)顶角是锐角时,如图2所示:

在Rt △ACD 中,由勾股定理,得AD 2=AC 2-DC 2=52-32=16, ∴AD=4, DB=AB-AD=5-4=1.

在Rt △BCD 中,由勾股定理,得BC 2=DB 2+DC 2=12+32=10,

∴BC=10;

综上可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的长度为310或10.

【点睛】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难度适中,分情况讨论是解题的关键.14.82

【分析】

根据S△PAD=1

3

S矩形ABCD,得出动点P在与AD平行且与AD的距离是4的直线l上,作A关

于直线l的对称点E,连接DE,BE,则DE的长就是所求的最短距离.然后在直角三角形ADE中,由勾股定理求得DE的值,即可得到PA+PD的最小值.

【详解】

设△PAD中AD边上的高是h.

∵S△PAD=1

3

S矩形ABCD,

∴1

2

AD?h=

1

3

AD?AB,

∴h=2

3

AB=4,

∴动点P在与AD平行且与AD的距离是4的直线l上,

如图,作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E,连接BE,DE,则DE的长就是所求的最短距离.

在Rt△ADE中,∵AD=8,AE=4+4=8,

DE2222

8882

AE AD

++=

即PA+PD的最小值为2.

故答案2.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三角形的面积,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得出动点P所在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

15.75或6或9 4

【分析】

当△ABP为等腰三角形时,分三种情况:①当AB=BP时;②当AB=AP时;③当BP=AP

时,分别求出BP的长度,继而可求得t值.

【详解】

在Rt△ABC中,BC2=AB2﹣AC2=7.52﹣4.52=36,∴BC=6(cm);

①当AB=BP=7.5cm时,如图1,t=7.5

2

=3.75(秒);

②当AB=AP=7.5cm时,如图2,BP=2BC=12cm,t=6(秒);

③当BP=AP时,如图3,AP=BP=2tcm,CP=(4.5﹣2t)cm,AC=4.5cm,在Rt△ACP中,AP2=AC2+CP2,

所以4t2=4.52+(4.5﹣2t)2,

解得:t=9

4

综上所述:当△ABP为等腰三角形时,t=3.75或t=6或t=9

4

故答案为:3.75或6或9

4

【点睛】

此题是等腰三角形与动点问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解题中应根据每两条边相等分情况来解答,不要漏解.

16.72965

【分析】

分三种情形讨论:(1)如图1中,以点C所在顶点为直角时;(2)如图2中,以点D所在顶点为直角时;(3)如图3中,以点A所在顶点为直角时.

【详解】

(1)如图1中,以点C所在顶点为直角时.

∵AC=CD=4,BC=3,∴BD=CD+BC=7;

(2)如图2中,以点D所在顶点为直角时,作DE⊥BC与E,连接BD.

在Rt△BDE中DE=2,BE=5,∴BD2229

DE BE

+

(3)如图3中,以点A所在顶点为直角时,作DE⊥BC于E,

在Rt△BDE中,DE=4.BE=7,∴BD2265

DE BE

+

故答案为:72965

【点睛】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

17.5或13

【分析】

根据已知可得题意中的图是一个勾股图,可得S P+S Q=S K为从而易求S K.

【详解】

解:如下图所示,

若A=S P=4.B=S Q=9,C=S K,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

A+B=C,

∴C=13.

若A=S P=4.C=S Q=9,B=S K,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

A+B=C,

∴B=9-4=5.

∴S K为5或13.

故答案为:5或13.

【点睛】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此题所给的图中,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所作的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以斜边为边所作的正方形的面积.

【分析】

首先作M关于OB的对称点M′,作N关于OA的对称点N′,连接M′N′,即为MP+PQ+QN 的最小值,易得△ONN′为等边三角形,△OMM′为等边三角形,∠N′OM′=90°,继而可以求得答案.

【详解】

作M关于OB的对称点M′,作N关于OA的对称点N′,连接M′N′,即为MP+PQ+QN的最小值.

根据轴对称的定义可

知:∠N′OQ=∠M′OB=30°,∠ONN′=60°,OM′=OM=6,ON′=ON=8,∴△ONN′为等边三角形,△OMM′为等边三角形,∴∠N′OM′=90°.在Rt△M′ON′中,M′N′=22

''

OM ON

+=10.故答案为10.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最短路径问题,根据轴对称的定义,找到相等的线段,得到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19.49

【解析】

连接AC,在Rt△ABC中,∵AB=8,BC=6,∠B=90°,∴AC=22

AB BC

+ =10.

在△ADC中,∵AD=CD=52,∴AD2+CD2=(52)2+(52)2=100.

∵AC2=102=100,∴AD2+CD2=AC2,∴∠ADC=90°,∴S四边形

ABCD =S△ABC+S△ACD=

1

2

AB?BC+

1

2

AD?DC=

1

2

×8×6+

1

2

×52×52=24+25=49.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不规则几何图形的面积,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0.7 8

试题分析:根据矩形性质得AB=DC=6,BC=AD=8,AD∥BC,∠B=90°,再根据折叠性质得∠DAC=∠D′AC,而∠DAC=∠ACB,则∠D′AC=∠ACB,所以AE=EC,设BE=x,则EC=4-x,AE=4-x,然后在Rt△ABE中利用勾股定理可计算出BE的长即可.

试题解析:∵四边形ABCD为矩形,

∴AB=DC=3,BC=AD=4,AD∥BC,∠B=90°,

∵△ACD沿AC折叠到△ACD′,AD′与BC交于点E,

∴∠DAC=∠D′AC,

∵AD∥BC,∴∠DAC=∠ACB,

∴∠D′AC=∠ACB,∴AE=EC,

设BE=x,则EC=4﹣x,AE=4﹣x,

在Rt△ABE中,∵AB2+BE2=AE2,

∴32+x2=(4﹣x)2,解得x=7

8

即BE的长为7

8

三、解答题

21.(1)梯子顶端离地面24米(2)梯子底端将向左滑动了8米

【解析】

试题分析:(1)构建数学模型,根据勾股定理可求解出梯子顶端离地面的距离;(2)构建直角三角形,然后根据购股定理列方程求解即可.

试题解析:(1)如图,∵AB=25米,BE=7米,

梯子距离地面的高度AE=22

257

-=24米.

答:此时梯子顶端离地面24米;

(2)∵梯子下滑了4米,即梯子距离地面的高度CE=(24﹣4)=20米,

∴22

CD CE

-22

2520

-,

∴DE=15﹣7=8(米),即下端滑行了8米.

答:梯子底端将向左滑动了8米.

22.(1)42

3

;(2)以a、b、c为边能构成三角形,此三角形的形状是直角三角形,

【分析】

(1)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法法则、除法法则和二次根式的性质求出即可;

(2)先根据绝对值,偶次方、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求出a 、b 、c 的值,再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出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再求出面积即可. 【详解】

解:(1)?÷ ?

=÷ =423

(2)以a 、b 、c 为边能构成三角形,此三角形的形状是直角三角形, 理由是:

∵a 、b 、c 满足2|a (c 0-=,

∴a ﹣=0,﹣b =0,c 0,

∴a =,b =,c

∵,, ∴以a 、b 、c 为边能组成三角形,

∵a =,b =,c ∴a 2+b 2=c 2,

∴以a 、b 、c 为边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直角边是a 和b ,

则此三角形的面积是1

2

?. 【点睛】

此题考查了计算能力,掌握二次根式的加减法法则、除法法则和二次根式的性质,绝对值,偶次方、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23.(1)45度;(2)∠AEC ﹣∠AED =45°,理由见解析;(3)见解析 【分析】

(1)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求∠BAE =140°,可得∠CAE =50°,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EC =∠ACE =65°,即可求解;

(2)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求∠BAE =180°﹣2α,可得∠CAE =90°﹣2α,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EC =∠ACE =45°+α,可得结论;

(3)如图,过点C 作CG ⊥AH 于G ,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EH EF ,CH =

CG ,由“AAS ”可证△AFB ≌△CGA ,可得AF =CG ,由勾股定理可得结论.

【详解】

解:(1)∵AB=AC,AE=AB,

∴AB=AC=AE,

∴∠ABE=∠AEB,∠ACE=∠AEC,

∵∠AED=20°,

∴∠ABE=∠AED=20°,

∴∠BAE=140°,且∠BAC=90°

∴∠CAE=50°,

∵∠CAE+∠ACE+∠AEC=180°,且∠ACE=∠AEC,∴∠AEC=∠ACE=65°,

∴∠DEC=∠AEC﹣∠AED=45°,

故答案为:45;

(2)猜想:∠AEC﹣∠AED=45°,

理由如下:∵∠AED=∠ABE=α,

∴∠BAE=180°﹣2α,

∴∠CAE=∠BAE﹣∠BAC=90°﹣2α,

∵∠CAE+∠ACE+∠AEC=180°,且∠ACE=∠AEC,∴∠AEC=45°+α,

∴∠AEC﹣∠AED=45°;

(3)如图,过点C作CG⊥AH于G,

∵∠AEC﹣∠AED=45°,

∴∠FEH=45°,

∵AH⊥BE,

∴∠FHE=∠FEH=45°,

∴EF=FH,且∠EFH=90°,

∴EH2EF,

∵∠FHE=45°,CG⊥FH,

∴∠GCH=∠FHE=45°,

∴GC=GH,

∴CH2CG,

∵∠BAC=∠CGA=90°,

∴∠BAF+∠CAG=90°,∠CAG+∠ACG=90°,

∴∠BAF=∠ACG,且AB=AC,∠AFB=∠AG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