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探讨

  • 格式:docx
  • 大小:41.71 KB
  • 文档页数:1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探讨

摘要:科技成果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能够产生直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科技成果转化是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是一个复杂过程。科技成果如何才能更高效地转化为生产力,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本文探讨了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模式和特点,并提出了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一直都是一个热门的话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定义,科技成果转化是“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不容乐观,有文献显示“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0%”--70%,美国和日本甚至达到了80%,而我国仅为20%左右。”【l】因此,科技成果到底要如何才能更好更高效地转化为生产力,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本文探讨了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模式和特点,并提出了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

1科技成果转化的一般过程

按照一般的技术创新观点,科技成果转化包括设想阶段(基础研

究、应用研究)、研发阶段(小试、中试)、实用化阶段(进入到企业)和商品化阶段。

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涉及多个主体,包括科技成果的开发者或拥有者、中介机构、成果接受方、政府管理部门、金融机构等。

(1)科技成果的研发方。包括中小企业自有科研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个人研究者,其主要职责是根据市场需要,进行科技成果的开发研究,还应配合成果接受方积极参与成果的转化、推广工作,并做好成果推广过程中的售前、售中、售后技术培训和服务。

(2)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它是沟通成果研发方和接受方的桥梁和纽带,其主要职责是在国家法律与法规的约束下,负责寻找、介绍、联系适合成果接受方需要的科技成果,并且负责提供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所需的技术和相关咨询服务。

(3)成果接受方。一般即指以企业为主体的生产单位,负责承担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在中介组织和金融机构的辅助下,选择适合的科技成果、筹集生产资金、购置生产设备、组织生产、销售产品、收回投资并获取利润。

(4)政府管理部门。政府在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中,既是科技成果研究与转化的宏观规划者,也可以是科技成果的提供者,还担当了转化过程中的裁判者角色。

(5)金融机构。金融机构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的金融支持方面。如为成果开发者在研究开发、小试、中试等

环节提供贷款,为科技成果的转移提供资金支持,为企业提供生产过程中的配套资金和风险资金等。

上述五个主体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其运行过程如图2所示【3】。科技成果转化的起点是科技成果的研究开发,终点是科技成果产品生产与销售,科技中介机构在中间起着沟通连接两者的桥梁作用,但是因为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科技成果的研发方跳过中介机构直接找企业接洽的情况,所以中介机构用虚框显示。政府的政策引导和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贯穿整个转化过程始终,对研发方、中介机构、企业都有影响,而成果形成产品生产并投入市场以后的反馈又返回给研发方和企业,影响着科技成果研究发展和产品生产销售的方向。

2国外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特点

2.1美国主要做法及特点

美国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完善立法。为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美国通过了一系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法案,构建了完善的法律体系,包括:1980年颁布的《拜杜法案》(Bayh--DoleAc0:允许美国各大学、非盈利机构和小型企业为联邦攻府资助的科研成果申请专利,拥有知识产权,并通过技术转让而商业化,并允许进行独家技术转让【4】;1980年颁布的《史蒂文森—一}不德勒技术创新法案》(Stevenson_.W.ydlerTechnologyInnovationAe0,规定技术转移是联邦实验室一项任务;1982年颁布的《小企业创新开发方案》(Small72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探讨BusinessInnovationDevelopmentAct),要求年度开发研究预算超过1亿美元的联邦研究机构执行“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1986年颁布的《联邦技术转让法案》(FederalTechnologyTransferAc0,要求建立联邦实验室转移联合体;1988年颁布的《贸易与竞争法案汇编》(OmnibusTradeandCompetitivenessAcO;1989年颁布的《国家竞争性技术转移法》,规定技术转移是每个联邦实验室的重要任务,允许联邦实验室和企业联合开发新技术并获得专利权【5】;1996年颁布的《国家技术转移与升级法》;2000年颁布的《技术转移商业法案》。另外,自1980年至1992年,美国先后颁

布了8部有关促进、规范、约束科技主体相互交流与合作的法案。这些法案不仅鼓励国内各层次科研力量的合作,还鼓励高新技术的国际合作网。

第二,设立专门机构。美国高校技术转移的标准模式就是建立有法律、商业和技术专门人才组成的技术成果转化办公室,并通过一个以技术转让为其核心目标的全国性组织——美国大学技术管理协会(AUTM)进行广泛的合作与联系r71。比如哥伦比亚大学的“创新企业”,哈佛大学的“技术与商标许可办公室”、美国中部的“十校联盟”等高校科技中介机构都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些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在研究人员和产业界之间建立一座桥梁,负责有关成果转化工作,如发现并评估新的技术成果、负责与有合作意向的企业及风险资本进行联络、根据专利的技术特点、开发价值、市场前景等因素,与企业谈判并签署转让协议、为有条件创立新公司的科研人员提供项目孵化的部分资金、寻找管理人员等【8】o

第三,制定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可以照顾各个方面的利益,调动其积极性。例如,MIT(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技术转让收入15%用于技术发展,其余由专利发明人、所在系和学校各拿1/3。哥伦比亚大学对技术转让收入采取的分配制度规定:获利lO万美元以下的转让收入,发明人拿40%,专利代理人、研究项目单位、大学各拿20%:lO万美元以上的项目,发明人拿20%,专利代理人、研究项目单位各提成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