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垃圾填埋场可研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932.50 KB
- 文档页数:42
篇一:垃圾填埋场可行性报告第一章总论1.1 项目名称及主管单位项目名称:市垃圾处理场项目性质:新建建设地点:市桥头镇紫阳林场猪场作业区西侧建设单位: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主管单位:市人民政府编制单位:1.2建设单位简介1、项目法人简介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于2008年10月29日经工商部门批准设立,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人民币,由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和市交通基础实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分别出资4760万元和240万元作为公司两个股东组建。
公司现有员工5人,均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公司在去年完成验资、注册登记、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土地、房产清理登记等工作的基础上,今年重点加快了对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土地、房产的移交、过户工作,目前,全市科局一级单位的土地、房产移交工作已基本结束,移交的土地面积611647平方米、房产面积111180平方米。
其中对已经过户并办理新证的园区22号地块、原田野饲料厂、市政府大院以及食堂四宗土地的国有土地使用证(228338平方米,约343亩)交评估机构进行评估。
通过评估城投公司的有效资产预计将达到10亿元人民币以上。
2、法人代表简介1.3编制依据和主要资料1.3.1主要法律法规及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令第22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主席令第23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主席令第98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5、《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gb/t18772-2002;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7、《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8、《城镇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9、《工业企业厂界噪声限值》gb12348-2008;10、《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11、《城市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12、关于发布《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建城[2000]120号;13、《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14、《聚乙烯(pe)土工膜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t231-1998;15、《生活垃圾中转站技术规范》cjj47-2006;1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17、《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01]101号;18、《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cjj113-200719、国家发改委及有关部门关于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的规定。
危废填埋场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对危险废物填埋场进行可行性研究,评估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管理建议,以确保危废填埋场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范围本研究将对危险废物填埋场的建设、运营和管理进行综合研究,包括填埋场的选址、设计、施工、运营、监测和回填等方面的内容。
三、填埋场建设可行性分析1. 填埋场选址分析填埋场选址是填埋场建设的第一步,选址的合理性将影响填埋场的环境影响程度和管理成本。
在选址过程中需要考虑地质地貌、周边环境和社会影响等因素,评估选址的可行性和适宜性。
2. 填埋场设计可行性分析填埋场的设计应满足环保、健康和安全的要求,包括填埋场的结构设计、防渗设计、垃圾覆盖设计等方面。
同时需要考虑填埋场规模、填埋年限、资源回收等因素,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3. 填埋场施工可行性分析填埋场的施工应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和环保要求,确保填埋场的建设质量。
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监测和控制,以保证填埋场的安全运营。
四、填埋场运营可行性分析1. 垃圾填埋和压实填埋场的垃圾填埋和压实是填埋场运营的核心环节,需要严格执行相关的操作规程,确保填埋过程的顺利进行。
2. 垃圾覆盖和管理填埋场的垃圾覆盖和管理是填埋场运营的重要环节,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管理,确保填埋场的环境影响得到控制。
3. 废气和渗滤液的处理填埋场运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和渗滤液,需要对其进行严格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五、填埋场监测及回填1. 填埋场监测填埋场的监测是确保填埋场运营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重要环节,包括填埋场周边环境、地下水、大气污染等方面的监测。
2. 填埋场回填填埋场运营结束后需要进行相应的回填工作,保持填埋场的环境影响程度尽可能降低。
六、管理建议1. 加强填埋场管理填埋场的管理是填埋场运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法规和标准进行管理,确保填埋场的环境影响得到控制。
2. 推行资源回收推行填埋场的资源回收工作,减少填埋场对环境的影响,延长填埋场的使用年限。
垃圾填埋场封闭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 项目背景垃圾填埋场是一种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但其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和污染风险。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旨在探讨垃圾填埋场封闭改造项目的可行性。
2.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将现有的垃圾填埋场进行封闭改造,以减少环境污染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通过改造,将垃圾填埋场转化为可持续利用的资源。
3. 可行性研究方法为了评估该项目的可行性,我们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研究:- 调查垃圾填埋场现状和环境影响- 研究国内外类似封闭改造项目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分析封闭改造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4. 可行性研究结果经过对现有垃圾填埋场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以下结果:- 垃圾填埋场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例如地下水和土壤污染- 类似封闭改造项目在国内外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封闭改造项目的技术可行性较高,可以采用套管封闭、垃圾渗沥液处理等技术手段- 封闭改造项目的经济可行性需要进一步评估,包括投资成本、运营成本和回报预测等方面5. 可行性研究建议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进一步开展环境评估,以更全面地了解垃圾填埋场的环境影响- 建立封闭改造项目的技术指南和操作规范,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进行经济评估,评估项目的投资回报和可行性- 制定具体的项目推进计划和时间表,确保项目按计划实施6. 结论本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了垃圾填埋场封闭改造项目的可行性。
封闭改造项目有望解决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然而,项目的详细可行性仍需要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和评估。
为了确保项目的成功实施,我们建议进一步开展环境评估和经济评估,并制定具体的项目推进计划。
垃圾填埋场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概述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日益增多。
为了实现垃圾的合理处理和环境保护,建设一座垃圾填埋场成为了必要的选择。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旨在对建设垃圾填埋场的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
二、项目背景(一)城市垃圾产生现状目前,城市每天产生的垃圾量不断攀升,现有的垃圾处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需求,垃圾堆积问题日益严重,对城市环境和居民健康构成了威胁。
(二)现有处理方式的局限性现有的垃圾处理方式主要包括焚烧和简单填埋,但焚烧存在空气污染等问题,而简单填埋容易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
三、项目选址(一)选址原则1、距离城市有一定距离,避免对居民生活造成直接影响。
2、地质条件稳定,能够承受垃圾填埋的压力。
3、不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区域。
(二)选址方案经过综合考虑,初步选定了位于城市郊区的_____地块作为垃圾填埋场的建设地点。
该地块具备上述选址原则所要求的条件。
四、项目建设规模(一)预计垃圾产生量根据城市人口增长趋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预计未来_____年内城市垃圾产生量将持续增加。
(二)填埋场容量根据预计垃圾产生量,设计填埋场的总容量为_____立方米,能够满足城市未来_____年的垃圾处理需求。
五、填埋工艺(一)分层填埋将垃圾按照一定的厚度分层填埋,每层填埋完成后进行压实和覆盖。
(二)防渗处理采用先进的防渗技术,防止垃圾渗滤液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三)气体收集与处理设置气体收集系统,对垃圾填埋产生的甲烷等气体进行收集和处理,用于发电或其他用途。
六、环境保护措施(一)渗滤液处理建设渗滤液处理设施,确保处理后的水质达到排放标准。
(二)废气处理通过气体收集和处理系统,减少废气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三)生态恢复在填埋场封场后,进行生态恢复工作,种植植被,恢复土地的生态功能。
七、项目投资估算(一)建设投资包括土地购置、填埋场建设、设备采购等方面的费用,预计总投资为_____万元。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逐渐增加,处理工业固体废物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填埋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固体废物处理方法。
因此,开展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项目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概述本项目拟建一个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用于处理工业固体废物。
填埋场选址在远离居民区的适当地方,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措施,确保填埋过程中不对环境和人群产生负面影响。
三、可行性分析1.市场需求分析根据市场调研,目前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市场需求旺盛,且缺乏有效的处理方式。
填埋场具有处理大量工业固体废物的能力,能满足市场需求。
2.环境影响评估填埋场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填埋废物过程中释放的甲烷气体对气候变化产生负面影响。
然而,通过合理的管理和监测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3.法律政策分析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填埋场项目需要遵守一系列环保标准和操作规范。
通过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和配合,可以确保项目的合规性和可持续发展。
4.技术可行性分析填埋场技术成熟,相关设备和处理工艺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和验证。
通过引进先进的填埋设备和管理技术,可以保证填埋场的高效运营和废物处理效果。
四、项目实施计划1.前期准备阶段包括项目立项、选址和环评报告的编制,以及与相关部门的协商和沟通。
2.建设阶段包括土地准备、场地建设、设备购置和工程施工等。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关的规范和要求,确保填埋场的安全和可持续运营。
3.运营阶段包括填埋废物、管理填埋场和监测环境等工作。
运营期间,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和监测机制,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五、项目经济效益分析根据市场需求和预测,该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前景。
通过合理的投资和管理,可以实现投资回报和利润增长。
六、风险分析与对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风险,如环境污染风险、运营管理风险和法律合规风险等。
为降低这些风险,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措施和紧急应对预案。
垃圾处理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长的持续,城市产生的垃圾量日益增多,垃圾处理成为城市管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垃圾填埋处理方式不仅对环境造成了污染,还存在资源浪费和土地占用等问题,因此建设垃圾处理场成为了当前环境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项目概述本项目拟建设一座垃圾处理场,主要包括垃圾分类、垃圾焚烧以及垃圾填埋等环节,通过科学合理的工艺和设备,将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处理,实现资源化利用和减少环境负担。
同时,项目将配备相关设施和设备,保障垃圾处理的高效运作和稳定运行。
三、市场分析1.需求分析:城市居民垃圾产生量大,需求供给不平衡,缺乏有效的处理手段。
2.竞争分析:当前市场上存在一些垃圾处理企业,但规模较小,技术落后,服务品质参差不齐。
3.发展前景:垃圾处理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政策支持和社会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垃圾处理行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四、投资分析1.总投资:本项目总投资额为XXX万元,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设备采购、人力成本等。
2.投资收益:项目建设后,每年可处理XX吨垃圾,预计年收益约为XX万元,投资回收期为XX年。
3.风险分析:垃圾处理行业受政策、环保标准、市场需求等因素影响较大,需要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降低运营风险。
五、可行性分析1.技术可行性:垃圾处理技术成熟,设备齐全,可以满足日常运营需求。
2.经济可行性:项目投资回报率较高,收益稳定,具备良好的盈利前景。
3.社会可行性:项目建设后可以有效处理城市产生的垃圾,减少环境污染,提升城市环境质量。
六、建设规划1.地点选择:项目拟选址在城市周边,交通便利,环境条件适宜。
2.建设内容:项目建设主要包括垃圾处理场、分类设施、焚烧炉、填埋场等设施。
3.建设周期:项目建设周期约为XX个月,预计XX年投入运营。
七、风险控制1.政策风险:密切关注环保政策和法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2.技术风险: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引进先进设备,保障生产运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背景和目的:生活垃圾是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产生的一种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解决生活垃圾处理问题,该报告旨在研究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的可行性,评估其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为生活垃圾的有效处理提供依据。
二、填埋场工程的基本情况:填埋场是将生活垃圾进行填埋处理的场地。
一般情况下,填埋场工程包括垃圾收集、垃圾运输、垃圾分拣、垃圾填埋等环节。
填埋场的建设需要考虑地理位置、环境影响、工程成本等因素。
三、填埋场工程可行性评估:1.技术可行性评估:通过对填埋场的运行机制和处理工艺进行分析,可得出技术可行性。
目前,填埋场技术相对成熟,可以有效处理生活垃圾,减少环境污染。
但是需要注意垃圾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和渗滤液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2.环境影响评估:填埋场对环境造成的主要影响是渗滤液和甲烷气的排放。
渗滤液中含有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会对附近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
而填埋过程中产生的甲烷气是一种温室气体,会加剧气候变化。
因此,在填埋场工程建设中,应采取措施加强渗滤液和甲烷气的收集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社会经济可行性评估:填埋场工程的社会经济可行性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填埋场建设成本、运营成本、就业机会和土地利用。
由于填埋场建设规模较大,建设成本相对较高。
但是,填埋场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另外,填埋场也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资源。
因此,在填埋场工程建设时,需要综合考虑成本和社会效益,并与周边社区进行充分沟通和协商。
四、结论:综合上述评估结果,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在技术可行性、环境影响和社会经济可行性方面都具备一定优势。
然而,也需要注意填埋场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以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应与周边社区进行充分沟通和协商,解决其所关心的问题,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
最后,为更好地推进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和实施,建议采取以下几个措施:加强科研力量的支持,进行更深入的技术研究和评估;加大环境保护和监测力度,确保填埋场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加强与周边社区的沟通和宣传,提高社会接受度;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促进填埋场工程的合理发展。
固废填埋场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固废填埋场是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和工业固废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将固废堆积在地下垫层中,实现对固废的有效处理和处置。
然而,由于填埋场对环境和土地资源的影响较大,因此在选择和建设填埋场时需要进行详细的可行性研究,以保证填埋场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对固废填埋场的可行性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对地质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为填埋场的选择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1. 地质环境评估地质环境是选择填埋场位置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本研究将对填埋场位置周围的地质结构、水文地质条件等进行调查和评估,以确保填埋场的地质环境安全性。
2. 生态环境评估填埋场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本研究将对填埋场周围的生态系统进行调查和评估,包括对植被、野生动物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以确保填埋场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尽可能降到最低。
3. 社会经济评估填埋场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是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本研究将对填埋场建设对周边居民、农民、企业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估,以确保填埋场建设符合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4. 填埋场技术方案研究填埋场的技术方案对填埋场的效率和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
本研究将对填埋场设计、建设和运营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和评估,以确保填埋场的技术方案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地调查、文献资料收集、专家咨询等方法,对固废填埋场的可行性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五、研究成果预期本研究将提出固废填埋场的可行性评估报告,包括对填埋场选址、建设技术、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详细分析和评价,并提出建设填埋场的建议和措施。
六、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成果将为固废填埋场的选择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保护环境和土地资源,促进城市固废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七、研究进度安排本研究计划在12个月内完成,具体进度安排如下:第1-2个月:文献资料收集和整理第3-4个月:实地调查和样品采集第5-8个月:数据分析和研究第9-10个月:填埋场建设方案研究第11-12个月:报告撰写和终期评估八、研究预算本研究的预算为XX万元,具体预算安排如下:1. 实地调查和样品采集:XX万元2. 数据分析和研究:XX万元3. 报告撰写和终期评估:XX万元4. 其他支出:XX万元九、研究团队本研究由XX大学XX研究院承担,将组建一支由XX教授和XX博士等专家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负责全面开展研究工作。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及目标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是处理和处置工业固体废物的一种重要手段。
填埋场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环境标准,并采取科学的技术手段,确保对工业固体废物进行安全、有效的处理。
本次可行性研究报告旨在评估建设和运营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的可行性,并提供建设和运营的指导意见。
二、项目规模本项目拟建一个面积为X平方公里的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
填埋场将采用梯度填埋技术,分为多个填埋区,每个填埋区内设有专门的固体废物储存和处理设施,以及监测设备,确保填埋过程的安全和环境影响的控制。
三、项目投资与收益本项目总投资额预计为X万元,其中包括土地购置、工程建设、设备购置、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等费用。
根据市场需求和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市场价格,经过估算,项目预计年收入为X万元,年运营成本为X万元。
预计项目的回报周期为X年。
四、技术可行性填埋场选址将考虑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等因素,确保填埋场的稳定和安全运营。
同时,技术方案将采用现代化的固体废物处理技术,包括固体废物分类、压实填埋、渗滤液处理等环节。
填埋场还将配备在线监测设备,及时监测填埋场的运行状况和环境影响。
五、经济可行性本项目将与当地企业合作,提供固体废物的处置服务,确保项目收入。
根据市场需求和价格,预计项目年收入可达X万元,年运营成本约为X万元,年净利润为X万元。
同时,项目还将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当地人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六、社会和环境可行性本项目将有效处理和处置工业固体废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保护人民健康和生态环境。
填埋场采取科学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污水处理设施、废气治理设施等,确保运营过程中的环境安全。
此外,项目还将配备完善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问题。
七、风险分析与对策1.法律法规风险:本项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环境标准,否则可能面临处罚和责任追究。
项目方应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和理解,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填埋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填埋场是指专门用来进行城市垃圾填埋处理的场地。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背景下,城市垃圾数量不断增加,对城市环境和公共卫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填埋场的建设对于城市环境保护和城市垃圾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对填埋场的建设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为填埋场建设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
一、填埋场的建设背景1.1 垃圾处理问题日益突出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垃圾数量不断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处理城市垃圾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城市垃圾处理主要采用填埋和焚烧两种方式,填埋场作为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手段之一,成为解决城市垃圾问题的重要途径。
1.2 填埋场建设的必要性随着城市垃圾数量的不断增加,目前的填埋场容量已经不足以满足城市的需求。
因此,需要建设新的填埋场来解决这一问题。
同时,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填埋场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建设建设更加环保、科学的填埋场。
二、填埋场建设项目概述2.1 项目位置选择填埋场的建设需要选择合适的位置,一般来说,填埋场的选址应该离城市中心较远,同时也要考虑到交通便利、地形平整、土质适宜等因素。
在选址时需要进行详细的勘察,同时还要考虑到填埋场的未来扩建规划。
2.2 建设规模及投资规模填埋场的建设规模需要根据城市的垃圾产生量来确定,同时还要考虑到填埋场的未来扩建规划。
目前填埋场的建设投资规模一般较大,需要充分考虑到资金来源及投资回报情况。
2.3 建设技术及设备填埋场的建设涉及到一系列的技术和设备,包括垃圾填埋技术、垃圾收运设备、污水处理设备等。
在建设填埋场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技术和设备,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4 环保措施填埋场建设必须考虑环保问题,包括垃圾填埋产生的污水、沼气等处理问题。
为了保护周边环境和生态平衡,填埋场应该有相应的环保设施和措施。
2.5 资源综合利用填埋场建设应该充分考虑到资源的综合利用,包括垃圾发电、垃圾焚烧等方面。
衡阳市垃圾填埋场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1总论 (1)1.1区域概况 (1)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1.3 编制依据及原则 (1)2垃圾处理现状及建设规模 (2)2.1垃圾产生状况 (2)2.2垃圾产生量预测 (2)2.3填埋场建设规模 (3)3场址选择 (4)3.1场址选择原则及选址要求 (4)3.2场址方案比较 (4)3.3场址的确定 (5)3.4场址概况 (5)4垃圾中转站 (7)4.1中转站工艺比选 (7)4.2中转站工艺流程 (8)4.3中转站设备配置 (9)4.4中转站车间配置 (9)5填埋库区总体规划及服务年限 (9)5.1填埋库区总体规划 (9)5.2填埋废物量及填埋场服务年限 (9)6填埋工艺 (10)6.1垃圾处理工艺的确定 (10)6.2垃圾填埋作业 (12)6.3覆土土源 (13)6.4填埋作业污染及灾害防治 (13)6.5填埋作业机械 (13)6.6填埋场监测 (13)7填埋库区工程 (14)7.1截污坝 (14)7.2场形处理 (15)7.3防渗系统 (15)7.4填埋库区排水系统 (2)7.5渗滤液集排系统 (2)7.6渗滤液处理 (3)7.7填埋气体的导排 (6)7.8填埋场气体利用方案 (6)7.9封场 (7)8总图布置与运输 (8)8.1场址概况 (8)8.2总平面布置 (9)8.3垃圾填埋运输道路及运输设备 (9)8.4卫生防护、安全防火和绿化 (9)8.5总图运输主要工程量 (10)8.6总图运输主要设备表 (10)9公用辅助设施 (11)9.1给排水 (11)9.2 供电、通讯及防雷 (11)9.3生活及管理设施设计 (11)10 环境保护 (12)10.1编制依据及采用的环保标准 (12)10.2工程的主要污染及控制的初步方案 (12)10.3复垦绿化 (13)10.4环保管理及监测 (13)10.5环境影响分析 (13)11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13)11.1编制依据 (13)11.2重要性 (13)11.3主要的职业危害和安全、卫生与消防因素 (14)11.4设计采用的防范措施 (14)11.5安全、卫生与消防机构设置 (14)12节能 (14)12.1能耗分析 (14)12.2节能措施 (14)13项目实施计划及组织机构 (15)13.1工程计划安排 (15)13.2项目实施组织与管理 (15)13.3项目的生产组织与劳动定员 (16)14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6)14.1固定资产投资估算 (16)14.2流动资金估算 (18)14.3 资金筹措 (18)15 技术经济评价 (19)15.1成本估算 (19)15.2财务效益指标 (20)15.3 综合评价 (20)1总论1.1区域概况衡阳市是一座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是湖南省八个省辖市之一,地处湘南中部,属丘陵地区,北邻湘潭、长沙,南靠郴州,西连邵阳,交通便利,是湘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交通枢纽、商业重镇和旅游服务基地。
衡阳市分为雁峰、石鼓、珠晖、蒸湘、南岳5区,现辖耒阳市、常宁市、衡阳、衡南、衡山、衡东、祁东两市五县, 总面积15303km2, 总人口708.94万,其中城区面积559km2,人口约90万(其中常住人口70万,暂住人口20万)。
衡阳市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7.9°C,年平均气压17.6mbar,年平均湿度78%,多年平均降水量1337.4mm,年最大降水量1753.1mm,春夏多东南风,秋冬多东北风。
春季低温多雨;盛夏初秋高温少雨;冬寒期短少有冰雹;全年雨水充沛,多集中于春末夏初。
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该项目的建设是完善城市总体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推动城市经济健康、持续、高效发展的需要。
衡阳市现有五马归槽、头塘、螺丝山、吉兴四处垃圾场,总面积31.14ha,其中,五马归槽垃圾场已填完,且已竣工封场;头塘垃圾场实际上是露天堆放,既无污水处理设施,又无土坝和排气系统,渗滤液随意排入附近鱼塘和稻田,经常与当地农民发生纠纷,并造成极大二次污染,无法正常使用;螺丝山垃圾场虽有一些防污排水设施,但不规范,现已填完;吉兴垃圾场是衡阳市第一个卫生填埋场,现已填埋垃圾6~7年,预计5~6年后填完封场。
由于吉兴垃圾场没有采取防渗措施,导致场区垃圾渗滤液不能集中收集,污水处理远远不能达到设计处理规模,根据现场踏看,渗滤液可能污染了场区周围的地表及地下水体。
随着衡阳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急剧增长,产生的生活垃圾越来越多,垃圾成分也越来越复杂。
据统计,2003年衡阳市城区日均清运垃圾量达800 多t。
新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如不及时建设,5~6年后随着吉兴垃圾场的封场,衡阳市城区的生活垃圾将无处可去,这将会影响城市景观,恶化城市投资环境,制约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之衡阳市一直以来没有完善的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达不到国家标准,废水、废气得不到妥善处理,严重影响城市生活环境,损害人民身体健康。
为适应人们对城市生活环境高质量的要求,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健康、高效的发展,保证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保障社会稳定,选址建设新的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彻底改变生活垃圾处理的落后状况,消除垃圾污染对城市环境的威胁,尽快建立符合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标准的现代化大型垃圾处理场已迫在眉睫。
1.3 编制依据及原则1.3.1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环境污染防法》;(2)《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00年);(3)《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17-2001);(4)《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998-1997);(5)《城市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标准》(CJ/T3037-1995);(6)《衡阳市环卫设施系统规划》衡阳市规划设计院,1996年7月;(7)《湖南省衡阳市吉兴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北京中联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3月;(8)《衡阳市吉兴垃圾场工程勘察报告》湖南省地质工程勘察院第十二工程处,1995年1月;(9)衡阳市环卫处提供的地形图、生活垃圾量等基础资料1.3.2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1)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程、规范及标准。
(2) 技术路线符合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政策,垃圾处理场符合“四化”(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产业化)的总目标。
2垃圾处理现状及建设规模2.1垃圾产生状况2.1.1城市垃圾来源及产量衡阳市的垃圾主要为生活垃圾,其余少部分为工业建筑垃圾。
人均每天产生生活垃圾约1.0kg,全市城区年产生生活垃圾18.55万t。
根据历年统计,生活垃圾产生量随人口的不断增加而增加。
见表2-1。
衡阳市居民生活燃料以煤为主,液化气为辅,加上部分建筑垃圾混入其中,因此,垃圾中煤灰、渣土等无机物含量较高,据环卫部门统计,无机物占80%,有机物占14%,其它占6%。
其成份详见表2-2、表2-3,到1997年,衡阳市将普及管道煤气,逐渐取代煤球,生活垃圾人均产量将有所下降,垃圾的成份及比例也将相应变化。
表表衡阳市的垃圾未经分选,由环卫部门直接收运,夜间到凌晨为垃圾清运时间。
衡阳市现有五马归槽、头塘、螺丝山、吉兴四处垃圾场,总面积34.14ha,其中,五马归槽垃圾场已填完封场;头塘垃圾场为露天堆放,现已造成极大的二次污染,无法正常使用;螺丝山垃圾场也已填完封场;吉兴垃圾场现已填埋垃圾6~7年,预计5~6年后填完封场,四座垃圾场的具体情况见表2-4。
据衡阳市环卫处提供的数据,衡阳市城区人口约90万人,其中常住人口为70万人,流动人口20万人,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由1985年的10.47万t/a增加到2003年的29.34万t/a。
城市生活垃圾中易腐有机物质含量较低,约占垃圾总量的14%,而灰渣及砖瓦约占垃圾总量的80%。
垃圾年增长率基本稳定,从表2-1中可以看出,年平均增长率为5.9%。
随着衡阳市城区建设的加速发展及人口的自然增长,城市居民生活条件、居住条件、生活燃料结构(燃煤改用燃气)的不断改善,垃圾的成份及产生量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根据衡阳市环卫处统计,2003年衡阳市城区日均产生的生活垃圾约804t,全年共29.34万t。
参考国内同类型城市生活垃圾的实际产生量,结合衡阳市历年生活垃圾的增长情况,以衡阳市2003年城区垃圾产生量800t/d为基准,预计衡阳市2004-2015年生活垃圾的增长率为6%,2016-2033年为3%。
采用下列公式对衡阳市未来十五年的生活垃圾产量进行计算:W=W(1+r)(n-2003)式中:)W/t万—a预测年垃圾的产生量(tW/—a基准年垃圾实际产生量(万)r年平均递增率—n—预测年份计算出衡阳市城区未来20年生活垃圾的数量见表2-5。
本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规模的确定主要考虑了以下两个因素:(1)衡阳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情况从表2-5的垃圾产生量预测结果可以知道,2015年前(2007~2015年)衡阳市垃圾产生总量约为423.33万t,2016~2036垃圾产生总量约为1735.49万t。
2007年垃圾产生总量约为36.5万t,日均垃圾产生量为1000t;2015年垃圾产生总量约为58.77万t,日均垃圾产生量约为1610t;2036年垃圾产生总量约为109.32万t,日均垃圾产生量约为2995t。
(2)衡阳市生活垃圾组成成分根据衡阳市环卫处提供的资料,衡阳市目前所产生的垃圾中易腐有机物含量较低,仅占垃圾总产生量的14%左右,而灰渣及砖瓦却占垃圾总量的80%,详见表2-2。
根据衡阳市的城市发展状况,预计近年内由于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垃圾的组成成分不会发生明显变化,但是不久的将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净菜进城,能源结构由燃煤向燃气转变,并采取集中供热,建筑废渣另外处理等,与目前的垃圾组分相比,将来垃圾的成分将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即:垃圾中的无机组分明显下降,有机成分增加。
参照国内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垃圾组分情况,预计2015年后衡阳市垃圾中的有机成分将达到40%以上。
综合考虑上述两个因素,初步确定本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建设规模为日填埋垃圾1000t。
2015年后,随着垃圾中有机组分的增大,可考虑对垃圾进行多元化处理。
3场址选择3.1场址选择原则及选址要求采用卫生填埋工艺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由于其投资和工程量均较大,场址确定后不可更改,如因场址确定错误而污染环境,将造成巨大的环境和经济损失,其影响在很长的时期内也难以消除。
因此,垃圾填埋场的选址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颁布的《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标准》(CJJ17-2001)的要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必须遵循以下环境保护要求:1、填埋场场址设置应符合当地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要求,符合当地城市区域环境总体规划要求,符合当地城市环境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要求;2、填埋场对周围环境不应产生污染或对周围环境影响不超过国家相关现行标准的规定;3、填埋场应与当地大气防护、水资源保护、大自然保护及生态平衡要求一致;4、填埋场应具备相应的库容,填埋场使用年限宜10年以上,特殊情况下,不应低于8年,且填埋场应尽可能利用天然地形,如洼地、沟壑、峡谷、废坑等;5、建设地的人口密度低、土地利用价值低、地下水利用的可能性低;6、填埋场应设在当地夏季主导风向下方,距人畜居栖点800m以外,地下水水流向的下游地区;7、垃圾填埋场不应建在下列地区:(1)国家划定的珍贵动植物栖息养殖区、国家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区、生活饮用水源地以及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2)居民密集居住区;(3)填埋区直接与河流和湖泊相距50m以内地区;(4)专用水源蓄水层、地下水补给区、洪泛区、淤泥区等;(5)活动的坍塌地带、地震区、断层区、地下蓄矿区、灰岩坑及溶岩洞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