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壁细胞的脂质体转染protocol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2
siRNA细胞转染实验步骤
下面以Entranster-R4000试剂为例,说一下siRNA转染步骤(24孔板)
1.提前1天细胞种植
贴壁细胞:提前一天将细胞种植在24孔板中,以转染时细胞汇合度(Confluence)在30%左右为宜,转染前全培养基总量为0.45ml。
悬浮细胞:采用对数生长期的细胞,数量为常规培养细胞数的1/3进行转染实验。
如某细胞常规培养的细胞数是6×105,那么就用2×105的细胞进行转染。
2.转染过程
⑴取0.67ug(50pmol)的siRNA,加入一定量无血清稀释液,充分混匀,制成RNA稀释液,终体积为25μl。
注意:无血清稀释液建议采用OPTI-MEM、无血清DMEM或1640。
⑵取1ul的EntransterTM-R4000,然后加入24ul无血清稀释液体,充分混匀,制成EntransterTM-R4000稀释液,终体积为25μl。
室温静置5分钟。
⑶将EntransterTM-R4000稀释液和RNA稀释液充分混合(可用振荡器振荡或用加样器吹吸10次以上)混合,室温静置15分钟。
转染复合物制备完成。
⑷将50μl转染复合物滴加到有0.45ml全培养基(可含10%血清和抗生素)的细胞上,前后移动培养皿,混合均匀。
注意:对本试剂,采用含血清的全培养基有助于提升转染效率。
⑸转染后6小时观察细胞状态,如状态良好可不必更换培养基,继续培养24-96小时得到结果。
2022版 CTM694原英文技术手册TM694中 文 说 明 书适用产品目录号:E5911和E5912FuGENE ®4K TransfectionReagent普洛麦格(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Promega (Beijing) Biotech Co., Lt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三环东路36号环球贸易中心B座907-909电话:************网址:技术支持电话:400 810 8133技术支持邮箱:*************************CTM 6942022制作1所有技术文献的英文原版均可在/ protocols 获得。
请访问该网址以确定您使用的说明书是否为最新版本。
如果您在使用该试剂盒时有任何问题,请与Promega 北京技术服务部联系。
电子邮箱:*************************1. 描述 (2)2. 产品组分和储存条件 (2)3. 一般注意事项 (2)3. A. 转染试剂与DNA的比例 (3)3. B. DNA (3)3. C. 时间 (3)3. D. 血清 (3)3. E. 细胞培养条件 (3)3. F. 稳定转染 (3)4. 推荐操作步骤 (4)4. A. 细胞铺板 (5)4. B. FuGENE® 4K Transfection Reagent准备 (5)4. C. 一般转染操作步骤 (6)4. D. 稳定转染操作步骤 (8)4. E. 转染优化 (9)4. F. 报告基因活性和细胞健康的多重检测方案 (11)5. 疑难解答 (12)FuGENE® 4K Transfection Reagent普洛麦格(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Promega (Beijing) Biotech Co., Lt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三环东路36号环球贸易中心B座907-909电话:************网址:技术支持电话:400 810 8133技术支持邮箱:*************************CTM 6942022制作21. 描述FuGENE® 4K Transfection Reagent是一个多组分,非脂质体试剂,用于将DNA高效、低毒地转染至多种哺乳动物细胞系中,无需在加入试剂-DNA复合物后更换培养基。
脂质介导的短暂表达
实验材料
哺乳动物细胞
试剂、试剂
质粒DNA完全培养基氯化铯DMEM
盒
仪器、耗材
培养皿培养箱聚苯乙烯管
实验步骤
1. 按5×105细胞/孔的量在六孔板中接种指数期生长的细胞,在37℃ 5%CO2培养箱中
培养过夜,直至细胞80%汇片。
(如果用100 mm 培养皿代替六孔扳,则培养细胞至80%
汇片,将所有数量扩大8倍)
2. 在聚苯乙烯管中配制DNA/脂质体复合物如下:稀释质粒DNA至1 ml DMEM-SF中,
在旋涡混合器上振荡1 s 然后加入脂质体悬液、再次旋起混匀。
在室温下温育5~ 10 min,
使DNA与阳离子脂质体结合。
3. 吸去DMEM-SF培养液,用1 ml 的完全DMEM-SF洗1次,吸去DMEM-SF。
对毎
个35 mm 孔中,直接在细胞上加1 ml DNA/脂质体复合物。
在37℃培养箱中温育3~5 h。
4. 往每孔细抱中加入1 ml 的DMEM-20完全培养液,在37℃培养箱中继续温育24~48
h。
5. 吸去完全DMEM/DNA/脂质体复合物,毎孔加入2 ml 新的DMEM-10完全培养液,
继续搵育24~48 h。
6. 收集细胞:用细胞刮于刮下细胞,或胰蛋白酶消化或冻融裂解细胞。
进行适当的表
达分析。
脂质体进行稳定表达。
脂质体转染mrna细胞原理
脂质体转染mRNA细胞的原理是利用脂质体作为载体,将目的mRNA包裹在其内部,然后通过与细胞膜融合让mRNA进入细胞质,最终达到将目的mRNA表达出来的目的。
脂质体是由磷脂和胆固醇等组成的微小囊泡结构,与细胞膜结构相似。
其内部的疏水层可以容纳水溶性的物质,包括mRNA分子。
脂质体转染mRNA的步骤如下:
1. 准备目的mRNA:目的mRNA是指需要转染到细胞内进行表达的mRNA,可以是外源的mRNA,也可以是经过In vitro 转录合成的人工合成mRNA。
这些mRNA一般会在实验室中事先准备好。
2. 制备脂质体:将脂质体粉末或液体悬浮液溶解在适当的缓冲液中,形成脂质体溶液。
脂质体通过磷脂的双层结构来包裹mRNA,形成稳定的脂质体-mRNA复合物。
3. 混合脂质体与mRNA:将目的mRNA与脂质体溶液混合,并进行充分的混合和搅拌。
这样就可以使mRNA和脂质体发生相互作用,形成脂质体-mRNA复合物。
4. 转染细胞:将脂质体-mRNA复合物加入到需要转染的细胞培养液中,使其与细胞接触。
脂质体复合物会与细胞膜融合,从而使脂质体内的mRNA进入细胞质。
5. mRAN转录和表达:在细胞质中,脂质体释放的mRNA会
被细胞的核糖体识别,进而进行mRNA转录和翻译,最终使
该mRNA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得到表达。
脂质体作为转染载体具有一定的优势,如制备简单、生物相容性好等。
但是,脂质体转染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转染效率较低、引起细胞毒性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对转染条件进行优化,以提高转染效率和减少毒性。
Lipo2000 瞬时转染细胞步骤Stealth? RNAi or siRNA Transfection以24孔板为例,其余规格的转染见表11 中板,细胞密度为30-50%适宜。
注意:根据转染后细胞检测时间长短决定细胞中板密度,如果转染后需要长时间后检测,则细胞中板密度适当降低,已避免细胞过度生长导致存活降低。
C 将A B两管混合,放置20min。
转染期间,将24孔板培养基换成无血清培养基,每孔400ul。
将C管mix加入24孔板对应孔中,4-6小时候换成有血清培养基。
Table 1. Culture Shared reagents DNA transfection RNAi transfection像293T细胞,因为半贴壁,换液容易导致细胞飘起来,所以中间不换液。
转染步骤及经验(精华)一、基础理论转染是将外源性基因导入细胞内的一种专门技术。
分类:物理介导方法:电穿孔法、显微注射和基因枪;化学介导方法:如经典的磷酸钙共沉淀法、脂质体转染方法、和多种阳离子物质介导的技术;生物介导方法:有较为原始的原生质体转染,和现在比较多见的各种病毒介导的转染技术。
理想细胞转染方法,应该具有转染效率高、细胞毒性小等优点。
病毒介导的转染技术,是目前转染效率最高的方法,同时具有细胞毒性很低的优势。
生素可以进入细胞。
这降低了细胞的活性,导致转染效率低。
所以,在转染培养基中不能使用抗生素,甚至在准备转染前进行细胞铺板时也要避免使用抗生素。
这样,在转染前也不必润洗细胞。
对于稳定转染,不要在选择性培养基中使用青霉素和链霉素,因为这些抗生素是GENETICIN选择性抗生素的竞争性抑制剂。
另外,为了保证无血清培养基中细胞的健康生长,使用比含血清培养基更少的抗生素量。
3.细胞状态这点非常重要,不要急于求成,一定要让细胞处于最佳的生长状态再做。
有文献说传代不要超过17代。
细胞复苏后的3代左右时细胞状态最好,不要用传了很多代的细胞去做,细胞的形态都会发生变化。
脂质体转染原理
脂质体转染是一种常用的基因传递工具,可以将外源DNA有效地引导进入目标细胞。
其原理基于脂质体的特殊结构和细胞膜的特性。
脂质体是由疏水性和亲水性分子组成的结构,可以形成类似细胞膜的双层结构。
在细胞培养条件下,脂质体会与目标DNA 结合,形成脂质体/DNA复合物。
当脂质体/DNA复合物与目标细胞接触时,由于脂质体与细胞膜的亲和性,复合物可以通过与细胞膜融合的方式进入细胞。
一旦脂质体/DNA复合物进入细胞,复合物会被内吞作用包裹成内吞体,内吞体随后与溶酶体融合形成溶酶体内嘌呤体。
在溶酶体内,复合物会被酸性环境和溶酶体内含的酶分解,释放出DNA分子。
最后,释放出的DNA会进入到细胞核中,并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相结合,启动目标基因的表达。
脂质体转染的原理可以归纳为三个步骤:脂质体与DNA结合形成复合物,复合物与细胞膜融合进入细胞,复合物在细胞内释放DNA并进入细胞核。
这个过程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手段,用于将外源DNA引导进入目标细胞,实现基因传递和表达。
Stealth™ RNAi or siRNA Transfection以24孔板为例,其余规格的转染见表11 中板,细胞密度为30-50%适宜。
注意:根据转染后细胞检测时间长短决定细胞中板密度,如果转染后需要长时间后检测,则细胞中板密度适当降低,已避免细胞过度生长导致存活降低。
2 第二天(24-36小时后)每个孔转染方式如下:A 将20pmol siRNA溶于50ul Opti-mem无血清培养基中。
B 将1ul lipo2000溶于50ul Opti-mem无血清培养基中,混匀室温放置5min。
C 将A B两管混合,放置20min。
3 转染期间,将24孔板培养基换成无血清培养基,每孔400ul。
将C管mix加入24孔板对应孔中,4-6小时候换成有血清培养基。
Plasmid DNA TransfectionDNA(ug):lipo 2000(ul)=1:2-3转染时细胞密度越高,转染效率,表达效率也越高,并且可以降低细胞毒性。
1 中板。
贴壁细胞:0.5-2X105 cells/well,第二天待细胞密度达到90%以上时转染悬浮细胞:4-8X105 cells/well,中板后随即转染。
2 转染。
A 将0.8ug DNA溶于50ul Opti-mem无血清培养基中。
B 将2ul lipo2000溶于50ul Opti-mem无血清培养基中,混匀室温放置5min。
C 将A B两管混合,放置20min。
转染期间,将24孔板培养基换成无血清培养基,每孔400ul。
将C管mix加入24孔板对应孔中,4-6小时候换成有血清培养基。
Table 1. Culture Shared reagents DNA transfection RNAi transfection*:中板密度根据不同细胞不同实验有所不同,这里仅提的数据仅供参考**:6孔板细胞质粒转染量1-2ug足以。
***:6cm dish细胞质粒转染量4-6ug足以。
细胞转染准备:1.无抗生素培养基2.Opti-MEM ⅠReduced Serum Medium3.全培养基1、转染前细胞的处理(以35mm 培养皿为例):贴壁细胞:在转染前一天,在35mm 培养皿中加入2 ml 无抗生素培养基培养一天,到转染时使细胞达到80%~90%的汇合率。
悬浮细胞:在制备混合物前,将4—8×105细胞用无抗生素培养基培养铺35mm 培养皿2、转染方法(以质粒DNA转染为例)2.1、制备质粒脂质体混合物,OPTI-MEM!1.将质粒溶于50 ul opti-mem 中,混匀室温静置5分钟;2.将脂质体溶于50 ul opti-mem 中,混匀室温静置5分钟;3.将两者混匀,室温静置5分钟(可能出现雾状沉淀,复合物在室温下六小时内稳定)。
2.2、加入培养皿中,温柔混匀;可在6小时后更换全培养基。
2.5、培养18-48个小时后,测量转染效率。
注:如有必要,转染前可用无抗生素无血清培养基。
细胞转染1、转染前细胞的处理(以35mm 培养皿为例):贴壁细胞:在转染前一天,在35mm 培养皿中加入2 ml 无抗生素培养基培养一天,到转染时使细胞达到80%~90%的汇合率。
悬浮细胞:在制备混合物前,将4—8×105细胞用无抗生素培养基培养铺35mm 培养皿2、转染方法(以质粒DNA转染为例)A. 转染贴壁细胞(35 mm培养皿或6孔培养板)1. 对于每一个转染样本,按如下比例配制转染混合液:2.5 μg 质粒DNA7.5 μL GeneTranx μL 无血清DMEM(或其他无血清培养基, PBS,PBS)总体积100 μL2.用枪头吹打混匀,放置于室温20-40min。
3. 将混合液加入细胞培养皿中,晃动培养皿混匀培养液。
放入CO2培养箱。
注:血清浓度对于转染效果无影响,经测试高达20%的胎牛血清浓度也不会对转染效果产生影响。
4. 在转染后的18-48小时之间,对细胞进行换液。
细胞实验的基本操作【细胞培养】一、细胞的复苏:非原代培养的细胞一般冻存于液氮之中,需要培养时要先从液氮中取出使之复苏。
细胞复苏的原则——快速融化:必须将冻存在-196℃液氮中的细胞快速融化至37℃,使细胞外冻存时的冰晶迅速融化,避免冰晶缓慢融化时进入细胞形成再结晶,对细胞造成损害。
具体操作如下:1、实验前准备:1.1、将水浴锅预热至37℃,并将含10%FBS的培养液置于其中预热;。
1.2、用75%酒精擦拭紫外线照射30min的超净工作台台面。
1.3、在超净工作台中按次序摆放好消过毒的离心管、吸管、培养瓶等等。
2、取出冻存管及迅速解冻:2.1、根据细胞冻存记录按标签找到所需细胞的编号。
2.2、从液氮罐中取出细胞盒,取出所需的细胞,同时核对管外的编号。
2.3、迅速将冻存管投入到已经预热的水浴锅中迅速解冻,并要不断的摇动,使管中的液体迅速融化,约1-2min后冻存管内液体完全溶解,取出用酒精棉球擦拭冻存管的外壁,再拿入超净台内。
3、平衡离心将细胞悬液吸到离心管中,1000~1500rpm离心3分钟;4、制备细胞悬液吸去上清液,加入10 ml培养液,用吸管轻轻吹打均匀,使细胞悬浮;5、细胞计数细胞浓度以5×105/ml为宜。
6、培养细胞将复合细胞计数要求的细胞悬液吸到培养瓶中,将培养瓶放入37℃和5%CO2的培养箱内培养(略微拧松培养瓶盖),换液的时间由细胞情况而定。
通常,除少数特别注明对DMSO 敏感的细胞外,绝大部分细胞株(包括悬浮性细胞),在解冻之后,可直接放入含有10-15ml(5-10倍)新鲜培养基的培养角瓶中,待隔天再置换新鲜培养基以去除DMSO 即可,如此可避免大部分解冻后细胞无法生长或贴附的问题。
二、细胞的传代:培养的细胞生长至一定密度之后,由于培养液中营养逐渐消耗、代谢物逐步积累(可见到培养液变黄),而且细胞的生长空间也受到限制,就会影响到细胞的继续生存。
这时就需要分离出一部分细胞和更新培养液,这一过程就叫做传代。
贴壁细胞的脂质体转染protocol
一、实验材料
1、宿主细胞CHO(贴壁细胞)
2、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invitrogen公司)
3、6孔细胞培养版
4、无血清培养基OPTI-MEM(GIBICO)
5、转染级质粒
二、实验步骤
invitrogen的LIPOFECTAMINE 2000说明书上列举了24孔、12孔、6孔......板的实验体系,
因为需要转染的细胞量大,所以一直采用的是6孔版做的转染。以下是以6孔板为例说明一下我的体系和
方法吧!
1、转染前一天,以合适的细胞密度接种到6孔培养板上。(我的接种密度是3~4*105/ml.)转染时,
细胞要达到90~95%的融合。
2、溶液1:240ul 无血清培养基 + 10 ul lipofectamine 2000 per well (总体积250 ul)(温
育5min)
3、溶液2:X ul 无血清培养基 + 4 ug 质粒 per well(总体积250 ul)
4、将溶液1与溶液2混合,室温下置20min。
5、与此同时,将6孔板中的细胞用无血清培养基冲洗细胞两遍后,加入2ml 无血清培养基。
6、将溶液1与溶液2的混合液逐滴加入孔中,摇动培养板,轻轻混匀。在37℃,5%的CO2中保温
5~6小时。
7、6小时后,更换含有血清的全培养基,在37℃,5%的CO2中48~72h检测转染水平。
8、如果做稳定转染,换全培养基培养后24h,即可以1:10或更高的稀释比例(根据细胞的生长情况)
接种到新的培养板,加抗生素进行筛选。
三、个人经验:
我觉得贴壁细胞的脂质体转染还是很容易的,有了经验之后,现在做转染得心应手,转染前后细胞的形态
几乎不发生变化,几乎没有细胞死亡。转染率很高。以下是个人经验,与大家分享。
1.细胞的状态。这点非常重要,不要急于求成,一定要让细胞处于最佳的生长状态再做。有文献说传代不
要超过17代。我总是在细胞复苏后的3代左右做,那时细胞状态最好,不要用传了很多代的细胞去做,
细胞的形态都会发生变化了。
2.细胞的融合度。细胞的融合度必须要达到90%才能做,细胞太少,容易死的。
3.无血清培养基OPTI-MEM(GIBICO)很好用,有条件的话,就用它代替PBS洗细胞两遍(我曾比
较过OPTI-MEM与PBS或无血清的DMEM,前者的转染效率确实高)。注意洗的时候要轻,靠边缘缓
缓加入液体,然后不要吹吸细胞,而是转动培养板让液体滚动在细胞表面。如果洗的太厉害,细胞又损失
一部分,加了脂质体后,细胞受影响就更大了,死亡细胞会增多。
4.加入无血清培养基后5~6小时更换全培养基。无血清培养基培养时间过长,对细胞是有毒性的,这里
有血的教训!
5.转染的质粒一定纯度好、浓度高、无内毒素。浓度不要低于0.35ug/ul。低浓度的质粒,我做的结果
都不好。
6.48小时mRNA表达最高;72h蛋白表达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