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4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课时训练
- 格式:doc
- 大小:109.00 KB
- 文档页数:6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1.了解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2.理解人的价值的内涵与评价。
(1)内涵: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人的价值还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社会价值+自我价值)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真正地实现其自我价值,同时,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目标和归属,社会必须尽可能地为个人实现自我价值创造各种条件(2)评价: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他的贡献。
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在今天,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3.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原理内容: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发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拓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世界观是我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具有决定性作用。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生观、价值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生观与价值观紧紧相连,人生观决定价值取向,价值观引导人生走向,人生观和价值观又丰富着世界观。
要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理解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正确价值判断与选择的标准)(1)符合客观规律各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社会存在在不同人们的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要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复习目标:1、价值与价值观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4、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点5、价值冲突与评价标准6、人生价值的实现复习重点、难点: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3、人生价值的实现基础知识复习一、价值与价值观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2.人的价值就在于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
3.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
4.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2)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1.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的基础上作出的。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2.在阶级社会,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
三、价值的创造与实现1.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
2.社会提供的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1)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2)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
(3)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的指引。
答案:主体;创造;看法;改造世界;价值判断;阶级性;客观条件;主观能动性;个人素质;价值观。
重点难点知识梳理1、价值、人的价值的内涵与评价价值是指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人的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即社会价值),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即自我价值)。
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贡献了什么,主要看他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原理内容】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以及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随着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公,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的观念为广大党员干部所认同,党风正逐步转向风清气正。由此可见( ) A.社会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决定作用 B.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 C.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D.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最高的价值标准 解析:选B。材料强调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的观念为广大党员干部所认同,从而使党风转向风清气正,体现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应选B项。社会意识对改造世界不起决定作用,A说法错误; C、D两项与题意无关,排除。 2.幸福,既是物质上的追求,更是精神上的满足。对病人而言,健康就是幸福;对学生而言,兴趣由己就是幸福;对沙漠的跋涉者而言,一杯水就是幸福;对游人而言,能看到风景而不是只看到人头就是幸福。由此可以看出( ) ①人的需要和利益不同,幸福感也不同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受主体因素制约 ④幸福是一种主观体验,没有客观依据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选A。材料强调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受人们立场、利益的影响,往往因人而异,具有主体差异性,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②排除;幸福感也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具有客观依据,④说法错误。 3.全面战争爆发后,曾经以写作《雨巷》驰名的现代诗人戴望舒,这个时候毅然与堕落为汉奸的好友杜衡决裂。1939年戴望舒写下《元旦祝福》,它标志着戴望舒的诗歌创作由早期的忧郁风格转变为明朗、雄健。由此可见( ) ①社会历史条件变化导致诗人价值选择的变化 ②诗人的价值选择是立足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的 ③诗人的价值观从根本上改变了其人生道路 ④诗人价值追求的变化决定其创作风格的改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A。全面战争爆发后,戴望舒的诗歌创作由早期的忧郁风格转变为明朗、雄健,由此可见,社会历史条件变化导致诗人价值选择的变化,诗人的价值选择是立足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的,①②正确;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③中“从根本上”表述错误;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其创作风格的改变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而不是由诗人价值追求的变化决定的,④错误。 4.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人口占80%以上,全球人权事业发展离不开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努力。国际社会应该本着公正、公平、开放、包容的精神,尊重并反映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意愿。我国人权事业必须也只能按照我国国情和人民需求加以推进。上述论断表明( )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随着环境和主体的不同而不同 ③我国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 ④当今世界,各国形成了共同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选B。国际社会要尊重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意愿,说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我国人权事业要按照我国的国情和人民的需求推进,说明我国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②③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①不选。④的说法不符合实际,排除。 5.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虽然网络购物这种消费方式和观念越来越受到青年人的青睐,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中老年消费者依然热衷于传统的购物方式。这说明( ) ①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呈现出社会历史性的特征 ③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④人们作出价值选择是出于便利性的考虑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③错误;人们作出价值选择受多种因素制约,④错误;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 6.“一样的眼睛有不一样的看法,一样的耳朵有不一样的听法,一样的嘴巴有不一样的说法,一样的心有不一样的想法,一样的人生有不一样的哀愁。”上述说法体现了( ) ①正确的价值判断往往以正确的价值选择为基础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③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能作出不同的价值选择 ④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一定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材料说明由于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能会作出不同的价值选择,②③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基础上作出的;④说法太绝对,排除。 7.工作上勤勤恳恳,公益上永葆初心。睢宁县公路管理站路政员许恒保,从无偿献血到加入中华骨髓库,个人无偿献血现累计量 23 400 毫升,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一名10岁白血病患者的生命,2018年6月30日,获江苏省“最美交通人”荣誉称号。这告诉我们( ) ①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 ②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③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社会的尊重与认可 ④个人的拼搏努力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许恒保在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获得了江苏省“最美交通人”荣誉称号,这体现了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①②符合题意。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③错误。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④错误。 8.“乐享健康生活”项目倡导谐音为“我要爱我”的“5125”理念,在紧张工作、学习的同时,关注身心健康。从哲学角度看,“5125”健康生活理念( ) ①体现了矛盾分析法,兼顾人们身心健康 ②符合客观规律,具有直接现实性 ③对全民实现健康生活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④是对生活中人们“亚健康”状态的客观反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5125”健康生活理念,倡导人们在紧张工作、学习的同时,关注身心健康,体现了矛盾分析法,①入选;这一理念属于正确的价值观,对全民实现健康生活有积极的导向作用,③入选;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②错误;健康生活理念作为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不是客观反映,④错误。 9.很多青年朋友在谈到未来时,只见“诗和远方”,而不见“眼前的苟且”,他们并不明白只有跨过“眼前的苟且”方能真正体味“诗和远方”。这其中蕴含的哲理有( ) 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②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处理好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④社会意识并不总与社会存在的变化保持同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只有跨过“眼前的苟且”方能真正体味“诗和远方”,说明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处理好主观与客观的关系,②③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材料未涉及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④与题意无关。 10.以“活着树一面旗帜,倒下铸一座丰碑”规划人生的天津师范大学退休干部王辅成坚持面向社会各界进行“三观”宣讲。每天学习五六个小时,熟记理论名篇、涉猎各类知识,使他的讲座引人入胜、震撼人心;站着讲、脱稿讲、不计报酬讲的“约法三章”使他在讲座之外给听众以人格引领。二十四年的坚持使他无愧于“最美五老”等众多荣誉称号。王辅成的事迹启示我们( ) A.要重视理想信念对于人生道路选择的导向作用 B.要重视个人素质对于人生价值实现的关键作用 C.要重视精神贡献对于人生价值大小的决定作用 D.要重视社会条件对于人生价值实现的前提作用 解析:选A。依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可知,王辅成的事迹启示我们要重视理想信念对于人生道路选择的导向作用,A正确;题干没有强调个人素质与人生价值实现的关系,且“关键”表述不妥,B不选;人生价值大小主要看他对社会的贡献,包括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C错误;题干没有强调社会条件对于人生价值实现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 11.人民警察用生命守护万家灯火,使中国被外媒评价为最有安全感的国度,这是奉献;大国工匠日夜攻关、奋战一线,使“中国创造”一次次惊艳世界,这是奉献;快递小哥们穿梭于广袤的城乡,用汗水浇灌着数字经济的参天大树,这也是奉献。这说明实现人生价值要( ) ①在劳动中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才能 ②以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为前提 ③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 ④立足本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B。人民警察、大国工匠、快递小哥等通过辛勤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在劳动中 彰显和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①④正确;题干不反映利用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②不选;本题强调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③不选。 12.“天眼”“墨子”“悟空”齐给力,国产大飞机C919下线,“复兴号”高速驰骋……一件件大国重器背后,站立着一批又一批无私奉献、敢为人先的科学家。从这些科学家身上,我们可以看到( ) ①人的价值在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②人应当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③实现人生价值应以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为指引 ④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有利于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D。科学家们无私奉献,为国家打造了一件件大国重器,表明人应当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②符合题意。科学家们敢为人先,表明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有利于实现人生价值,④符合题意。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①错误,排除。实现人生价值应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指引,③错误,排除。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物,是一个记载民族血脉的基因密码。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选取27件国宝重器,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语言,用时尚现代的方式激活深沉古老的历史,致力于“让国宝活起来”,不仅使观众真切地认识到每一件文物背后包含的政治的、文化的、艺术的内涵,更让人深信国之重器就是先人信仰所依、皇家匠艺就是国人骄傲所系。 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说明“让国宝活起来”的价值追求。(26分)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设问指向“让国宝活起来”的价值追求。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把握价值追求,调动运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等知识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答案:(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导向作用,“让国宝活起来”坚持了正确的价值观,让人们了解国宝背后的历史,继承、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13分)(2)“让国宝活起来”可以使人们更好地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尊重古老历史,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13分)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86年,王继才、王仕花受命守卫开山岛。32年来,在这座地图上几乎无法看到的小岛上常年生活的只有他们两个人。 上岛不久,王继才夫妇就决心为岛增绿。他们在山中的乱石堆中用钢钎凿坑,一天勉强能凿出一两个。每凿出一批坑,王继才就会想办法像燕子衔泥般从岛外带回一袋袋土、一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