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护理床的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2
多功能病床设计1.2设计目标及要求。
31.3设计原则及方法。
42多功能病床详细设计。
42.1总体框架设计。
42.2抬腿部件设计。
52.3抬背部件设计。
62.4整床升降设计。
73多功能病床控制系统设计。
83.1控制系统结构设计。
83.2控制系统功能设计。
94多功能病床建模和分析。
104.1建模过程。
104.2分析结果。
115结论。
12参考文献。
13正文一、多功能病床总体设计1.1 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我国社会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日趋明显,对医护护理行业有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设计一款多功能病床,以满足危重病人、瘫痪病人及行动不便的病人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1.2 设计目标及要求本文设计的多功能病床具有帮助病人坐起、屈膝、排便、翻身等功能。
同时,该病床还要具有质量可靠性高、操作方便、安全稳定等特点。
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病人的舒适度和护理人员的工作便利性。
1.3 设计原则及方法本文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先拟定病床的整体设计方案,再对主要部件进行详细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采用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solidworks对多功能病床进行建模和分析,确保机构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多功能病床详细设计2.1 总体框架设计多功能病床的总体框架采用高强度钢材制作,具有承重能力强、结构稳定等特点。
床头和床尾各自设置一个操作面板,方便病人和护理人员操作。
床面采用高密度海绵垫和透气的皮革面料,舒适度高。
2.2 抬腿部件设计抬腿部件由电机、减速器、齿轮、导杆等组成。
通过电机驱动齿轮,带动导杆上下运动,实现抬腿功能。
同时,为了保证病人的安全性,设计了电机过载保护装置。
2.3 抬背部件设计抬背部件由气动缸、导杆、减速器等组成。
通过气动缸将导杆带动,实现抬背功能。
为了保证病人的安全性,设计了气动缸行程限制装置。
2.4 整床升降设计整床升降部件由电机、减速器、齿轮、导轨等组成。
通过电机驱动齿轮,带动导轨上下运动,实现整床升降功能。
无障碍设计思路下的多功能医疗护理床的设计分析作者:陈琛来源:《建筑与装饰》2016年第10期摘要本文对无障碍设计的概念以及背景进行简要分析,并结合多功能医疗护理床进行设计分析关键词无障碍设计;医疗器械;护理床1 无障碍设计的引入1.1 什么是无障碍设计无障碍设计是由自身残疾的美国建筑家Ronald·L·Mace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
所谓“无障碍设计”意指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及创新的设计理念进行建筑设计及工业设计,小到生活用品大到城市环境,为永久性及暂时性的残障人士营造一个安全、舒适、便捷的生存空间。
1.2 无障碍设计产生的背景战争的爆发,瘟疫的肆虐等一系列人为和自然灾害造成了一大批残障人士不得不面对艰难的生存挑战,引起美国政府与社会对无障碍设计的关注,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曾就这一问题进行咨询,并于 1961 年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无障碍标准”——无障碍设施的最低要求,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制定无障碍设计标准的国家,并通过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保障无障碍设计的应用与普及,很快在全世界得到响应和推广[1]。
2 无障碍设计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无障碍设计的初衷是为了给残障人士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捷的生存空间,使这类特殊人群能够与健康人群共同、平等的享有各类设施及服务。
本文以医疗护理床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无障碍设计在其设计研发期间的应用情况。
2.1 医疗护理床的使用现状无障碍设计在我国目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特别是在医疗器械的设计应用中,并没有过多地体现出无障碍设计的优势。
通过对医疗护理床的发展分析我们得知,伴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家庭或者其他医疗机构的看护。
但我国目前的设计生产水平远不及国外,国内医疗护理床生产企业很大程度上还保留着传统的生产模式,技术水平与设计能力都不够成熟,并且国内很多生产厂家都在只注重短暂的利益回报,忽视了无障碍设计的初衷,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操作和感受都差强人意。
多功能病床的设计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医疗保健需求的增加,多功能病床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多功能病床是指集合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医疗设备,能够满足不同病情和医疗需求的病人。
设计一款多功能病床需要综合考虑病人的舒适和便利以及医护人员的操作和治疗需求。
首先,多功能病床的设计要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以确保病人能够得到舒适的休息和疗养环境。
病床的床面应该是平坦的,并且能够根据病人的需要调节高度,以便医护人员进行操作。
床垫应该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通风性,以预防病人的褥疮。
此外,病床应该具备便携性,方便转移病人和清洁,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其次,多功能病床应该具备多种功能,以满足不同病人的需求和各种医疗操作的要求。
病床可以配备上升和下降、前后和左右倾斜等功能,以方便病人不同体位的调整,从而减少固定时间过长对病人的不适。
床头可以设计成可抬起的形式,以方便病人进食和读写。
同时,病床还可以配备氧气和导尿等辅助功能,以满足各种特殊治疗需求。
此外,多功能病床还应该考虑到病人的安全和隐私保护。
床栏可以设计成可升降的形式,以便病人能够自由出入。
床垫可以配备安全带,以防止病人在床上滑落。
同时,床头和床尾可以加装隔离护栏,以保护病人的隐私和安全。
床边的控制按钮应该设计成易于操作和安全的形式,以方便医护人员的远程控制和监控。
最后,多功能病床的设计还可以考虑到病人的情绪和心理需求。
病床可以配备照明和音乐等氛围疗法设施,以提供舒适和宁静的环境。
同时,病床的外观设计也需要考虑到色彩和形状的和谐,以给病人带来温馨和安心的感觉。
此外,病床还可以配备多媒体设备,以提供娱乐和教育资源,降低病人的焦虑和疼痛感。
总之,多功能病床的设计应该综合考虑病人的舒适和便利,医护人员的操作和治疗需求,以及病人的安全和隐私保护。
通过人性化设计和科技应用,可以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改善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和效率。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多功能病床的设计将会越来越智能化和智能化,为人们的健康和幸福提供更好的保障。
轮椅护理床产品设计理念
轮椅护理床产品设计理念
随着人们对养老护理需求的增加,轮椅护理床作为一种重要的康复设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现有的轮椅护理床在设计上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给使用者和护理人员带来一定的不便和困扰。
因此,为了提升轮椅护理床的舒适性、便捷性和安全性,我提出了以下设计理念。
首先,舒适性是轮椅护理床设计的关键。
在设计上,应该增加各种舒适性的功能,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例如,采用优质的材料,确保床面柔软、透气和舒适。
床面可以设计成可以自动调节角度的功能,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此外,床的高度和倾斜度也应该可以调节,以适应不同用户的身体状况和需求。
其次,便捷性也是一个重要的设计考虑因素。
轮椅护理床应该设计成易于搬运和移动的结构,以便护理人员在需要时能够方便地将床移到不同的位置。
此外,床上应该配备一些实用的功能,如可调节的扶手和脚部支撑,以便用户能够自如地改变自己的姿势和位置。
最后,安全性是设计轮椅护理床时必须优先考虑的因素之一。
床的结构应该稳定牢固,可以承受用户的重量和移动时的冲击。
同时,床上应该配备一些安全装置,如可锁定的轮子和护栏,以确保用户在使用床时的安全。
综上所述,我的轮椅护理床设计理念是:舒适、便捷和安全。
通过提供优质材料、可调节的角度、搬运方便的结构、实用的功能和安全装置等设计功能,希望能够提高轮椅护理床的整体品质和用户体验,为用户和护理人员提供更好的护理和康复服务。
新型医疗护理床的设计与应用发表时间:2016-06-01T14:43:55.91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3期作者:李冰[导读] 黑龙江省医院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的寿命也不断延长。
黑龙江省医院 150036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的寿命也不断延长,我国已经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因身体虚弱或疾患导致卧床的老年人逐年增多,在这个大环境下,医疗护理床便应运而生。
护理床是医院护理必须的设备,传统的护理床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新型医疗护理床可以降低护理成本,降低护理的难度,并可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本文介绍的新型医疗护理床就具有以上特点。
在临床上,对于手术、急危重症的病人都需卧床,如心脏介入术后或是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患者都要平卧位制动,防止动脉出血或电极移位;心力衰竭的患者,急性期排尿次数增多,但不宜过度活动;还有,脊椎损伤的患者等。
卧床之后给患者如厕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临床采取的常规排泄护理方法,是抬高病人,将便盆直接放置于其臀下,且暴露身体,排出的尿液或粪便易浸湿床铺、衣服,排泄物刺激皮肤易发生压疮。
如采用留置尿管引流尿液,虽可避免尿液浸湿床铺,但如长时间使用易并发尿路感染。
鉴于以上护理的弊端,及病人的心理。
在传统病床的基础上进行重新设计,操作方法上进行创新,新型医疗护理床有利于卧床患者床上排泄,更好地提供了人性化服务。
1.新型医疗护理床的设计与制作1.1 床体设计其结构由床架、床板、床垫组成,见图1。
其制作原理是在现有的双摇杆病床基础上,在人体的臀部位置,中间部件设计成为一个可在床架上左右活动的两块长方形床板,其中一块床板通过借助外力的作用(手拉),使安装在其下方的滑道向外运行,形成一个排便孔,此时,在同一位置的床板下方设有一个抽屉式接便器,病人即可排便,不需要搬动病人就能使病人舒适如厕。
1.2 制作材料国内销售的常用的超强载、重力大、耐磨、静音的铝合金(有槽滑道),胶合板、防水布、棉布、床垫、双摇杆病床等。
一种多功能医疗床的设计医疗护理床是医疗卫生事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医疗用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设施所提供的舒适性成为当前人们首要考虑的问题。
本文设计的多功能医疗床可以实现高度的自动化,患者可以自己操作病床来满足自己在不同时间的不同需要,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医院的服务能力。
多功能医疗床还配备有预警系统,能够实时监控使用者的生命体征,在出现异常的情况下发出信号通知医护人员,以便医护人员及时的进行检查和救治,对使用者提供极大的方便与保障。
本文设计的多功能医疗床集轮椅、餐桌、床于一身,可以应用于养老问题上,方便了病人及老年人外出活动。
标签:多功能、医用病床、结构设计、医疗用品1 概述医疗床作为医院的主要医用器械,不仅要更好的适应工作者的工作需要,还要满足患者的使用需求,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病床不仅要为病人带来方便,也要考虑到工作人员进行医疗时的便利性。
通过对病人和医疗人员在使用病床各项功能的调查中,发现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对病床的需求,不在局限于满足基本躺卧功能和舒适度,更重要的是病床能够为患者提供自我照顾的条件,以便于患者在医务工作者繁忙的时候可以独立完成一些必要的工作;这样即可以减轻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强度,又可以避免患者长时间的等待。
因此设计具有变形功能的病床,对医患双方都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课题研究的多功能医疗床,主要的应有主体是年迈的老人以及医院一些刚做过手术行动不便的病人,该群体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需要社会及家人的关爱,尤其需要一种适用于他们生理及心理特征的生活工具。
多功能医疗床正是适合于这类人群的生活工具,不仅满足了他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同时还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2 多功能医疗床的整体设计和工作原理2.1 整体设计本设计考虑到患者长时间卧床后希望可以去室外呼吸新鲜空气放松心情,同时又不愿意给其他人添麻烦的想法。
在设计时,重点解决床的变形及患者操作等问题。
将床面按预先构想进行分块化设计,来实现床的调节与变化。
医用护理床的设计
张晓玲;张京伟
【期刊名称】《医疗卫生装备》
【年(卷),期】2011(032)006
【摘要】目的:设计一种使患者躺在床上即可方便如厕的医用护理床.方法:在床体的中部设置一个带盖板的孔洞,与孔洞相对应的是一个抽屉,便于清理污物.结果:解决了卧床患者需要下床走路去卫生间如厕的问题.结论:该护理床结构简单,干净卫生,卧床患者如厕时感觉舒适.该护理床即保证了卧床患者的安全,又大大减轻了医护人员的负担.该护理床应用范围广泛,适合野战医院、后方医院、家庭等多种场合使用.【总页数】2页(P36-37)
【作者】张晓玲;张京伟
【作者单位】266071山东青岛,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器材科;266071山东青岛,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器材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18.6;R473.6
【相关文献】
1.本院医用护理床的日常管理实践 [J], 张翠红;杨柏青
2.可用语音控制的多功能医用护理床的设计 [J], 胡小林;马红梅
3.浅析医用多功能护理床的功能改进与人性化设计 [J], 胡雨霞;陈琛
4.介绍一种医用神经科病人治疗护理床 [J], 刘宁; 李喆
5.介绍一种医用神经科病人治疗护理床 [J], 刘宁; 李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医用护理床的设计
目前,国内各医院为了护理卧床及行动不便的患者,电动护理床应用了多种医疗护理床具,其中
最为常见的一种是在床体的一端设置一个可调装置,用来调节床头的高低,以便于患者躺下和坐
起。但是上述医用护理床具有一个共同的弊端,就是卧床患者如厕时需要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起
身下床如厕。由于这些患者大都身体虚弱,长期卧床造成身体僵硬,腿部不易弯曲,在这种情况
下患者下床如厕,容易发生危险,而且患者感觉非常不便甚至痛苦。刚刚做完手术、骨伤及瘫痪
在床的患者如厕时,医护人员须将坐便器放到患者的身下,此时患者的臀部被坐便器托起,如厕
非常不舒适,同时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护理负担。本设计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
简单、使用方便、可减轻患者痛苦、 干净卫生的医用护理床。该护理床的设计,于2009年10
月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 :ZL200820225027.0。
2 床体设计与实现
2.1 设计思路
为解决卧床患者如厕难的问题,我们调整习惯思维,既不着眼如何帮助患者上卫生间,也不
采用会使患者不适的扁坐便器的方法,而是从病床入手,突破病床的传统定义,增加病床的功能,
同时引入移动微型厕所的概念,将病床与微型厕所一体化考虑,同时又能方便隔离、分别独立使
用或处理。 还给予本方案留有众多的完善与扩展的空间。
2.2 设计过程
医用护理床的总体设计为:床体与微型厕所的合理结合.床体在现有医用床的基础上作各种改
造,主要改造为在床体的中部开设位于患者臀部部位的孔洞,孔洞的上面设有遮盖孔洞的盖板;
床体的一侧安装有活动连接托板,用于方便患者放置物品;床体腿下配置了安全可靠、移动灵活
的滚轮,便于检查治疗中的各种需求。改造后的床体包括:床背、托板、床面、盖板、床腿、滚
轮。微型厕所在与床体连接的四面密闭的外体里安装有一个与床体孔洞相对应的四周密封性良好
的推拉式抽屉, 内有可以固定的存便器;存便器的下部设有机械弹簧,当拉出盖板时, 坐便器
顶上, 使上沿装配的软垫正好与患者臀部舒适接触,使患者如厕舒适。为防止患者便污物的污
染,并保持患者臀部的透气性,盖板具有向下的单向气孔,并在抽屉拉出时,存便器的上部被薄
膜覆盖,便于处理。
2.3 护理床结构
如图1 所示,医用护理床包括床体、床腿。 床腿的下端安装有滚轮,滚轮的设计可使床体方
便地移动,以减轻医护人员搬运患者时的负担;在床体的中部开有人体臀部大小的孔洞,并在孔
洞的上面设置了遮盖孔洞的盖板。将盖板抽出后,患者即可通过孔洞在床体上如厕,如厕完毕,
将盖板推回原位即可。这样以来,患者通过自己的双手就可以完成如厕过程,不需要起身或下床
走路,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孔洞的下方设有一个与其相对应的推拉式抽屉, 患者的排泄物通过
孔洞进入抽屉内,患者使用起来感觉舒适,而且干净、卫生,同时也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清洁处理。
作为一种技术改进, 在床体的一侧还设置了一个活动连接的用于放置物品的小托板, 通过托板
可以方便患者吃饭、写字 、看书等 ,它与床体的升降结构结合起来使用 ,会更加方便。
3 使用效果与结论
3.1 使用效果该医用护理床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床体中部设置的孔洞和抽屉与配套的床垫
结合起来使用。患者在如厕时,可采取下蹲或平躺两种姿势进行。 首先将患者臀部下面的盖板
及盖板上的小垫子抽出, 这样以来患者的排泄物就可进入床体下方的抽屉内,如厕完毕后,再
将盖板推回原位并盖上局部用的小垫子,然后医护人员将抽屉取走,进行清洁处理,最后再将清
洁后的抽屉推回原处即可.经过一定数量的临床使用,患者及医院均感觉良好。既让患者感到使
用舒适、方便、卫生,又减轻了家属的陪护强度,同时也方便了院方保洁的清洁处理,保持了良
好的环境卫生。
3.2 结论
该医用护理床的临床应用解决了患者需要下床走路去卫生间如厕的问题,使患者如厕更加方
便舒适;提高了医院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同时保证了医院的环境卫生,避免了患者之间的交
叉感染。 该床更适合野战条件和医护人员缺乏情况下,大批量骨伤及卧床患者的使用。因此本
医用护理床的设计体现出意义广泛的实用技术,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