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分解制氢系统生产安全操作规程模板
- 格式:docx
- 大小:42.21 KB
- 文档页数:4
氨分解制氢带纯化装置操作规程一、原始开车:1、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熟悉设备的原理和构造。
2、检查气、电各系统是否畅通,消除泡、冒、点、漏,并接通电源。
3、镍触媒的活化:分解炉内装的触媒在出厂时已经还原,但因设备在运输,库存期间总会有水分、氧气等解入,使触媒活性略有下降,因此原始开车时必须要进行触媒的活化。
触媒活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水,应注意放水,此时流量计中会出现冷凝水是正常现象,过段时间会慢慢消失。
触媒活化操作如下:接通电源,设备开始升温,此时打开放空阀并检查设备内气体因受热膨胀是否放空,升温至500-600℃时,通入少量气态氨进行充压、置换、并进行不完全氨分解,因氨分解是吸热反应,从而达到控制分解炉的升温速度,防止因升温速度过快而损坏设备。
样气检验:可用化学分析或经验方法,其中经验方法为,从放空口嗅不到明显的氨臭味或观察分解气燃烧时火焰呈橙色,若符合上述现象则分解气合格。
4、干燥器内13X分子筛活化再生:氨分解开车正常后,取小部份合格的氢、氮混合气送入“干燥器II”,吸附干燥其中的水份、残氨(处低负苻工作),利用这部气体来加热冲洗“干燥器I”中的13X分子筛,此时干燥器升温选择开关拨向I组,这部分气体经“再生I出阀”放空。
5、干燥器I活化(再生)结束后,所有阀门不变,只需关掉I组的加热开关,就可继续用经干燥器II纯化的小气量吹冷”干燥器I”至室温(也可让“I 组干燥器”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关闭“工作II阀”、“再生I阀”,I组干燥器即可投入正常工作。
6、11组干燥器再生活化步骤与I组干燥器活化相同,但阀门相应变为“工作I阀”、“再生II阀”。
干燥器I和干燥器II的阀门实际均由程序控制器PLC自动控制运行。
二、正常运转:1、氨分解部份开车:1)、接通电源、温度升到780-800℃达到操作温度,温度自动控制。
2)、通氨放空:打开放空阀,然后慢慢打开进氨阀。
液氨在汽化器内进行汽化,经热交换器,进入分解炉,分解气约放空半小时。
氨分解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液氨操作要求安全和预防措施正因为氨和氢都具有危险性和危害性,所以对氨分解制氢的人员素质、生产环境就要高标准、严要求,强化安全意识。
因此,在安全操作规程中要求严格,操作人员决不能穿合成化纤衣服或钉子鞋进入生产岗位,以提防事故发生。
生产时若需动火,要报请有关部门批准,检测符合工艺要求后才能进行。
1) 车间周围30m内禁止明火。
2) 进岗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安全技术知识。
3)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掌握生产技能、安全知识,经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岗位。
4) 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必须会使用防毒面具。
5) 氨分解厂房要通风良好,室内严禁堆放易燃、易爆品和金属杂物,且需配备灭火器、石棉布、喷雾水枪等消防器材,按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
6) 加强对爆炸性气体、有毒气体的管理和检测,放置危险品、易燃品的场所应设置警示标志。
7) 保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消防安全疏散标志。
8) 设备运行中严禁用榔头等硬件敲打及重大的冲击、碰撞,防止产生火花。
工具要用铜材料制造。
9) 车间内应设置防爆照明灯。
地板、设备严禁用水冲洗。
2. 液氨储罐的安全操作1) 操作液氨储罐,在开阀门时,要站在阀门的一侧。
2) 液氨储罐使用前或冲洗前,必须用氮气置换。
3) 槽车往大罐充氨时,必须有供应处和车间各一名同志在现场,且穿戴好防毒面具。
加压罐压力控制在1MPa以下。
4) 槽车与大罐连接的金属软管要定期更换。
5) 正常生产时,大罐液位冬季控制在80%以下,夏季控制在70%以下,压力控制在0.9MPa以下,超过0.9MPa改用气氨。
6) 正常生产时,中间储罐液位控制在30%~70%。
压力控制在0.35~0.5MPa。
7) 储罐周围道路畅通,有冲水设施。
8) 定期校验压力表和安全阀。
9) 定期对储罐进行清洗处理,每两年由锅检所检验一次储罐。
10) 一旦出现超压、罐体泄漏等异常情况,区别现场情况进行倒灌操作或紧急泄氨。
洗氨、蒸氨、氨分解工段安全规程模版工段安全规程模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洗氨、蒸氨、氨分解等工段的安全生产,防止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的安全管理要求,制定本安全规程。
第二章生产管理第二条:洗氨、蒸氨、氨分解等工段的生产设备、仪表、工器具等应定期进行检查、维修,确保其安全性能。
第三条:对于洗氨、蒸氨、氨分解等工段的生产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第四条:生产操作前,应检查设备、管道、阀门等的完好性,确保无泄漏、堵塞等隐患。
第五条:在洗氨、蒸氨、氨分解等工段进行作业时,必须佩戴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第三章急救措施第六条:在洗氨、蒸氨、氨分解等工段进行作业时,应设置急救箱,并配备相应的急救用品,操作人员要熟悉急救流程。
第七条:如果发生人员伤害事故,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并报告相关部门,确保人员的安全。
第八条:在使用化学药品时,应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如发生误食、误吸、误接触等情况,应立即洗眼、清洗皮肤、咳嗽等,必要时进行急救。
第四章应急预案第九条:对于可能发生的火灾、泄漏、中毒等应急情况,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和培训。
第十条:应急预案中应包含灭火器材、防护设施等的位置和使用方法,以及人员疏散的路线和地点等详细信息。
第十一条:应急预案中应明确责任分工,指定专人负责组织应急处置工作,并且要密切与相关部门的合作,确保应急处置的顺利进行。
第五章安全培训与考核第十二条:对洗氨、蒸氨、氨分解等工段的操作人员应进行安全培训,确保其了解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第十三条: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能力应进行定期考核,责任人对未达标的人员应进行再培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监督。
第六章管理责任第十四条:洗氨、蒸氨、氨分解等工段的管理人员要严格遵守管理规程,保证作业人员安全操作。
第十五条:对于作业人员的违反安全规程的行为,要及时进行纠正和教育,严重情况应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
制氢站安全操作事项范本制氢站是一种用于生产和储存氢气的设施,具有很高的化学和物理危险性。
为了确保制氢站的安全运营,必须遵守严格的操作事项和安全程序。
以下是一个制氢站安全操作事项的范本,内容包括操作规程、安全设备使用、应急响应和培训等方面:一、操作规程1.在使用制氢设备之前,必须进行安全培训并熟悉操作手册。
2.操作人员必须穿着防护服和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鞋、安全帽、护目镜和手套等。
3.禁止在制氢站内吸烟或使用明火。
4.禁止在制氢站内储存其他有害物质或易燃材料。
5.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设备的设置或参数。
6.在离开制氢站之前,必须关闭所有设备和阀门,并确保站点的清洁和整齐。
二、安全设备使用1.制氢站必须配备火灾报警系统、气体泄漏报警系统、紧急停电开关和安全阀等设备。
2.安全设备必须经常维护和检查,确保正常运行并及时修复故障。
3.当发生火灾或气体泄漏时,应立即使用灭火器、紧急停电开关或安全阀等设备进行应急处理。
4.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如何正确使用安全设备,并具备适当的紧急响应技能。
三、应急响应1.制氢站必须制定应急响应计划,并定期组织演练。
2.应急响应计划中必须包括火灾、泄漏、紧急停电和事故处理等情况的处理方法和应急联系人。
3.制氢站必须配备适量的灭火器、呼吸器、应急照明设备和急救箱等应急装备。
4.在发生火灾、泄漏或其他紧急情况时,必须立即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并通知相关人员和机构。
四、培训和教育1.制氢站必须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2.培训内容包括制氢站的危险性、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响应和安全设备的使用等方面。
3.操作人员必须参加并通过相关培训,并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书。
4.新员工必须在进入制氢站之前接受安全培训,并由有经验的员工进行指导。
制氢站的安全操作事项非常重要,涉及到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制氢站的运营方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程和要求进行操作,并不断加强培训和教育。
氨分解安全操作规程为了确保氨分解工作的安全,必须严格遵守以下操作规程:一、工作要求1.进行氨分解的实验室必须具备良好的通风设备,有足够的空气流动,以确保热量和气体的迅速排出。
2.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如耳塞、安全镜、口罩、手套等。
3.实验室必须安装零级溢出装置和独立的电源保障系统。
4.必须确保有经验的操作人员在场,并且当实验室处于有人类活动的状态时,必须使用明显的标识进行警示。
5.维持实验区域的面积不超过12平方米,并确保通风设备的适当升级可以在不影响其正常操作的情况下使用。
二、操作规程:1.进行氨分解操作的所有人员都必须参加定期召开的安全培训。
2.在启动操作之前,必须先确定氨气分解的所有参数、基础设施和必要的措施。
3.操作人员应该自动隔离和清除所有可能会燃烧或爆炸的材料和设备,例如布线、汽油、火柴等。
4.操作只能由有资格的专业人员进行,并确保所有操作符合操作规范,并附加以下条件:(1)实验室必须制定并实施针对氨分解操作的安全标准操作规程,以确保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意外事故的风险。
(2)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所有相关的到位操作步骤,并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进行操作调整。
5.保持实验区域的清洁及好的管理6.当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必须马上采取必要的措施切断氨源或者关闭气瓶,这将有助于限制任何气体泄漏带来的滋扰。
三、紧急处理:1.氨分解操作必须遵守标准的紧急处理程序,以便在任何未预测的事件发生下,能够快速准确地处理。
2.操作人员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如果出现异常情况,一定要马上停止氨分解操作,并调查原因,排除隐患。
3.在实验室内出现异常情况或者氨气泄漏时,必须将所有人员迅速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并马上收缩实验区域。
4.一旦发生氨气泄漏,操作人员需要打开窗户以促进空气流动,并使用专业的气体检测仪进行检测。
5.在没有达到安全条件前,所有人员必须保持冷静和稳重,以避免措手不及而导致的二次伤害。
四、结论必须严格遵守所有的操作规程以确保氨分解操作的安全,任何技术的成功都需要以安全为基础,为此我们必须落实好上述的操作规程并不断地完善。
氨分解规程安全技术7篇1【第1篇】洗涤、蒸氨、氨分解工段职业健康安全规程1、本工段属一级放火、防爆区域,任何人不得将易燃易爆物品带入现场,不穿钉子鞋。
2、未经公司有关部门和车间领导的同意,非岗位人员不得进入本工段(检修人员例外),进出人员必须履行登记手续。
3、位员工上班前应穿戴好劳保用品,否则不准进入生产岗位,进入塔区必须戴好安全帽.4、班前班中不准饮酒,岗位上不准会客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处坚持工作岗位认真执行安全规程,拒绝违章操作.5、因工作和检修需要,需进行危险作业和动火作业时,必须先办理危险作业证和动火作业证,并按要求采取措施经批准后方可作业.6、开停各泵前,必须与前后各工种联系好,让其做好准备方可开停。
7、洗涤塔蒸汽清扫后,必须凉塔至温度降到40度以下再使用,严禁停气后马上关放散,上冷水。
8、塔体蒸汽清扫时,必须打开放散管,清扫过程中严禁放散管堵塞或阀门关闭情况下进行蒸汽清扫,以防憋压真空损害设备。
9、氨分解温严格控制在1100-1200ºc,低了会产生铵盐堵塞催化剂,高了会破坏催化剂,造成镍挥发损失。
10.氨分解炉炉温低于600ºc以前严禁通蒸汽,炉温低于900ºc前,严禁引入氨气。
11.向分解炉内通入激冷蒸汽时,一次不能太多。
12.微机软件要定期倍份,不准与外部交流软磁盘和软件,不准玩电子游戏,不得私自修改程序。
13. 各设备接地线必须良好,运转设备启动前应安好防护罩,严禁未进行盘车和无安全罩得情况下开泵不准用湿布擦拭电机,严禁水漏入电机内。
14. 严禁用水布放在轴承上冷却温度.15. 机械在运转过程中禁止修理,严禁用抹布和棉纱擦拭转动设备的通风口。
16. 各备用设备必须随时处于良好备用状态,有故障时及时汇报,处理.17. 急剧开关阀门,阀门不应关闭太紧,平时注意阀门的保养.18.严禁电气设备发生故障必须找电工处理,非电工人员禁止拆修电气设备.19.严禁在蒸汽管道和暖气包上烤晒衣服和放置易燃易爆品,以免引起火灾事故.20.禁止用铁器敲打设备和管道以免引发火灾.21.本公段区域内禁止堆放易燃易爆品.22.消防器材应配置齐全完好,并定期检查更换,做到人人会用,不得挪做他用.23. 冬季各水封槽及有关容器应通气保温,以防设备冻坏和管道堵塞.排水沟和管道沟要加盖,以防人员失足掉入井内.24.上下楼梯要注意安全,冬季要及时排除积雪和积水以免滑倒摔伤25、夏季高温天气应多服用下发的防暑降温物品.26、每年定期进行职业病健康体检。
制氢站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制氢站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液氨制氢炉操作1.检查气、电、水各系统是否符合要求。
如有问题,应先排除故障后,才能进行下步工作。
2.进行触媒活化:通电使设备升温至650℃,然后打开放空阀,并立即打开氨阀,通入氨气,此时氢阀关闭,气体不通过净化系统。
等到嗅出氨的刺激性味道不大时,活化就可停止。
3.接通水源打开氢阀,关闭放空阀,可正常送气。
4.停车,切断电源。
先关氨气阀,再关氢气阀,最后切断水源。
5.操作过程中,注意防爆防火。
操作者严禁吸烟,设备周围不准进行明火作业或有可能产生火花的作业。
工作人员不得穿有带钉子的鞋。
如果需要在氢炉附近动火,必须事先测定该场所空气中的含氢量不得大于3%,并经过安技部门同意后才可进行。
6.经常检查设备密封性,自动温度控制是否灵敏可靠。
7.触媒需更换时的现象:(1)氨分解率降低,气体刺激性增加;(2)分解氨的火焰颜色由深橘红变黄色;(3)系统阻力的增加,从压力表读数可判断。
8.更换触煤程序:(1)松开与分解炉并联的各气体进出口、接头,取出热电偶;(2)把整个设备向一侧倾斜;(3)抽出炉底的挡板,并取出炉底的石棉板然后把分解炉由下部抽出;(4)将分解炉倒置,使法兰朝上,松开紧固螺钉,移开法兰;(5)把炉内触媒倒出来,并清洁炉体;(6)装入新鲜触媒约10千克。
氨分解安全操作规程
氨分解是一种危险的化学反应,需要进行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
以下是氨分解的安全操作规程:
一、操作前准备:
1.检查设备、仪器及相应配件是否齐全、符合规范要求并经过
检修及清洁。
2.将实验室内门窗打开,保持室内通风良好,保证气体浓度不
超标。
3.准备好适当剂量的酸、碱等中和剂,以备不时之需。
4.工作人员必须穿着防护衣物、防毒面具、手套等防护物品,
并检查是否完好。
二、操作过程:
1.将氨气以适当浓度的酸或碱溶液中缓慢加入,加入时要注意
控制速度,不能过快。
2.操作人员必须保持镇定、不得慌乱,确保操作过程安全。
3.若发生意外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如关闭反应釜、用适
当中和剂中和。
如有必要,应立即撤离人员,向有关部门报告。
三、操作后处理:
1.结束操作后,必须立即关闭反应釜,关闭气源。
2.撤除反应釜及附件,清理压力表、流量计等仪器,并记录相
关数据。
3.实验室设备及工艺环境必须进行清理,保证无残留物或残余
气体留在实验室内。
4.记录操作过程、操作情况和结果等,以便今后的查看和参考。
以上是氨分解的安全操作规程,希望大家能够认真按照规程进
行操作,确保自身安全和实验成功。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液氨制氢炉安全操作规程(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编号:FS-QG-47269液氨制氢炉安全操作规程Safe operation regulations for liquid ammonia hydrogen furnace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1.检查气、电、水各系统是否符合要求。
如有问题,应先排除故障后,才能进行下步工作。
2.进行触媒活化:通电使设备升温至650℃,然后打开放空阀,并立即打开氨阀,通入氨气,此时氢阀关闭,气体不通过净化系统。
等到嗅出氨的刺激性味道不大时,活化就可停止。
3.接通水源打开氢阀,关闭放空阀,可正常送气。
4.停车,切断电源。
先关氨气阀,再关氢气阀,最后切断水源。
5.操作过程中,注意防爆防火。
操作者严禁吸烟,设备周围不准进行明火作业或有可能产生火花的作业。
工作人员不得穿有带钉子的鞋。
如果需要在氢炉附近动火,必须事先测定该场所空气中的含氢量不得大于3%,并经过安技部门同意后才可进行。
6.经常检查设备密封性,自动温度控制是否灵敏可靠。
7.触媒需更换时的现象:(1)氨分解率降低,气体刺激性增加;(2)分解氨的火焰颜色由深橘红变黄色;(3)系统阻力的增加,从压力表读数可判断。
8.更换触煤程序:(1)松开与分解炉并联的各气体进出口、接头,取出热电偶;(2)把整个设备向一侧倾斜;(3)抽出炉底的挡板,并取出炉底的石棉板然后把分解炉由下部抽出;(4)将分解炉倒置,使法兰朝上,松开紧固螺钉,移开法兰;(5)把炉内触媒倒出来,并清洁炉体;(6)装入新鲜触媒约10千克。
粘度为7~9毫米的3千克,9~13毫米的7千克,分层装入,并用氨进行检漏试验;(7)将分解炉装入设备并检查设备密封性。
请输入您公司的名字Foonshion Design Co., Ltd。
氨分解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1.1 引言氨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和化学领域。
然而,氨具有较高的腐蚀性和刺激性,对人体和环境都具有一定的危害。
为了确保在氨分解过程中的安全操作,本文档旨在制定氨分解安全操作规程。
1.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氨进行分解的工作场所和操作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农业、化工、实验室等领域。
1.3 目的和原则本规程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并规范氨分解操作的程序和要求。
本规程遵循以下原则:(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3)合理使用个人防护设备;(4)确保操作人员有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第二章前期准备2.1 前期风险评估在进行氨分解操作之前,必须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
评估应包括分解设备的状态、潜在的安全隐患和操作环境条件等方面的分析,以确定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2.2 设备检查和维护在操作前,对氨分解设备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任何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都应当暂停使用,并进行修理或更换。
2.3 工作区域准备在工作区域内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并确保工作区域的通风条件良好。
清除工作区域内的杂物,确保工作区域干净整洁。
2.4 个人防护装备操作人员在进行氨分解操作时必须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或面罩、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个人防护装备应经常检查并确保其正常工作。
第三章操作流程3.1 开始操作前操作人员在进行操作前必须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检查设备是否工作正常、检查个人防护装备是否完好,并确保操作人员已经接受过相关的培训和指导。
3.2 操作步骤(1)打开设备的进气阀门,将氨气引入反应容器内。
(2)控制进气阀门,保持适当的进气流速。
(3)根据反应条件,控制设备的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等参数。
(4)使用仪器仔细监测反应过程,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操作条件。
(5)完成反应后,关闭进气阀门,将残留的氨气排空。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氨分解制氢系统生产安全
操作规程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GL实用范本| DOCUMENT TEMPLATE
第2页/共4页
编号:FS-QG-49718
氨分解制氢系统生产安全操作规程
Production safety operation rules for ammonia decomposition hydrogen
production system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
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1、开机检查
1)、检查设备气、电各系统是否畅通或是否漏气,电气
接触不良或仪表失灵等现象,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2)、气路系统各阀门应处于关闭状态。
3)接好进出水管道,打开冷却系统阀门。
4)接通外部电源。
5)有氨瓶的时是否连接好。
6)汽化器设定温度,电接点穴温度计或电接点菜压力表。
2、开机程序
1)管路吹扫用氨气扫分解炉和气体管路,以置换系统中
的空气,吹扫时间表2-4小时。
2)接通电源,打开电控箱电源开关,温控仪指示灯亮,
GL实用范本| DOCUMENT TEMPLATE
第3页/共4页
分解炉加温指示灯亮,观察电流表工作是否正常,设备开始
加热升温。
3)开减压阀、排污阀,使设备内的残余气体在升温过程
中放空至室外。
4)炉膛温度较低时,氨不易分解,不能通气,炉温升至
500C以上时,缓慢打开进氨阀,进气流量调整在放空囗无浓
烈氨味为准,所产生的分解和水由排污阀及放空阀放至室外。
随着炉温的升高,进气流量逐渐增大;当炉温达到800C时,
将进气流量尽量打大,并在此状态下稳定3-5小时,待放空
囗气体用鼻嗅无明显的氨味或观察气体燃烧时火焰呈桔红
色或取样分析测定小于0.1%,触媒已得充分活化。
5)、再生纯化纯化装置的时候,等分解炉活化之后,按
纯化正常操作来再生纯化装置,第一次时间可以把全部用来
再生,这时分解炉进氨量为满负荷的20%可以,再生好后,
切称之后可以往用气点通气.
6)、通化后靠纯化出囗阀调节流量,其他阀门开得稍微
大一点,调节进氨阀和减压阀的大小可控制分解气体的流量
以及后级压力大小,如在氮氢配比系统中如果氢含量过大或
GL实用范本| DOCUMENT TEMPLATE
第4页/共4页
过小并且靠调节配比阀门效果不明显时可以调节进氨前减
压阀,注意减压阀的开启方向和普通阀门相反。
3、停止操作
氨分解
1)、关闭所有进氨阀、再打开放空阀,使设备内的残余
气体排至室外;
2)、关闭分解炉电源,再关闭总电源。待分解炉内残氨
基本分解完毕后关闭。否则由于残氨的分解引起压力升高,
导致仪表设备损坏。
3)关闭所有阀门,整个装置可能地处于不与外部空气接
触的状态。便于下次使用时触媒不再活化。
纯化装置:关闭纯化出气阀,打开放空阀,关闭干燥电源,
等到压力降到常压关闭所有阀门。
请输入您公司的名字
Foonshion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