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求解平均速度的三种方法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求解平均速度的三种方法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求解平均速度的三种方法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求解平均速度的三种方法

求解平均速度的三种方法

平均速度是初中物理中的重点与难点知识,许多学生不容易理解与掌握,常常出现错误,这部分内容常与数学紧密联系在一起,综合性较强,为了帮助同学们正确掌握这部分知识点,现将求解平均速度的一般方法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

方法一、直接运用公式

计算平均速度的一般方法是用公式υ=t

S ,式中的s 是指运动物体的总路程,t 是指运用物体所经历的总时间,总路程与总时间的比值就是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例1 一个运动物体在2h 内运动了36km 路程,则这个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是

m/s 。

解析 由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υ=t S 可得υ=t S =s

m 3600236000?=5m/s . 小结 要求出一个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就是要知道这个运动物体的路程与它运动的时间,将单位转化统一后再运用求解平均速度的公式υ=

t S 来求解. 方法二、时间分解法

所谓时间分解法,就是将运动物体的时间进行分解为两个相等的部分再进行计算,从而得出正确答案来的一种方法.如果已知某个运动物体的运动时间共分多个相等的部分来进行计算,t 1、t 2与t ,最后将几个时间加起来成总时间t .再运用求解平均速度的公式υ=t S 来计算.

例 2 一辆汽车从甲地拉一批货物到丙地,途经乙地,已知汽车前一半时间从甲地到乙地的速度为40 km/h ,而后一半时间从乙地到丙地的速度为50km/h ,求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析 汽车整个运动时间是t ,前一半时间为t 1=2t ,后一半时间也为t 2=2

t ,则由平均速度公式的υ=t S =t t t 2221?+?υυ=21×(1υ+υ2)=2

1×(40 km/h+50km/h )=45 km/h . 小结 所谓时间分解法就是在已知将总时间t 时,将运动物体各个阶段的时间进行分解,再结合速度的计算公式来进行计算的一种方法,上述的例子是将时间分解成两个阶段,如果有更多的时间则同样采用这个方法来计算.

方法三、路程分解法

所谓路程分解法,就是将运动物体所运动的路程进行分解成相等的两个或多个来进行计算的方法。

例 3 一辆汽车从甲地拉一批货物到丙地,途经乙地,已知汽车前一半路程中的速度为40从甲地到乙地的速度为40 km/h ,而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50km/h ,求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析 由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 υ=t S =2

12

121υυS S S +=2

1212υυυυ+=h km h km h km h km /50/40/50/402+??≈44.4km/h .

小结将总路程视为S,则可以将平均分成相等两个部分或多个部分运用求解平均速度的公式来进行计算的一种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