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迅速崛起的日本
- 格式:doc
- 大小:57.50 KB
- 文档页数:4
日本经济战后迅速崛起的原因专业:金融工程姓名:郭月学号:20112440摘要:二战后日本的经济迅速崛起,从1950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52倍,一跃成为世界经济的季军。
日本经济现代化的实现,我认为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外部条件,也有日本政府和人民自身的努力。
了解日本经济崛起的成功经验,并且为我所用,这对加速我国经济发展非常重要。
关键词: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经济重组;发展战略。
众所周知,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
战争使日本的国家财富损失了41.5%,工业濒于瘫痪,农业相当于战前的一半,经济濒临崩溃。
然而,战后日本通过一系列改革,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并取得长足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其经济规模达到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创造了经济发展的“日本奇迹”。
日本能有如此惊人的发展,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政治体制的改革战后,在美国监督下,日本经历了非军事化、民主化改革。
1946年颁布新宪法——《日本国宪法》,新宪法改变了日本政体,使军国主义的精神支柱——天皇由站前至高无上的国家主宰跌落为“日本国的象征”,以天皇专权为核心的政治体制转变为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议会内阁制。
新宪法是一部反封建、反军国主义、反战争的和平宪法,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原则,用法律形式肯定下来,成为日本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
可见,战后日本重返国际社会,实现经济腾飞,首先得益于成功的政治体制改革,选择了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
二、美国实施全方位的扶植的政策美国占领日本初期的主要目的,是彻底消除日本再次成为威胁的可能性,彻底打击日本帝国主义。
但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为了巩固和加强美国在远东的冷战基地,美国当局强烈感到有促进日本经济复兴的必要,为此美国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①、对日政策的全面调整。
美国为了遏制社会主义苏联和中国,重新调整了对日政策,即从削弱日本,转为扶植日本。
美国积极制定使日本早日自主的方案,力主缓和战争赔偿,允许日本保留赖以恢复生产特别是军工生产的资设备基础。
二战后日本的经济崛起与民主转型二战结束后,日本经历了一段令人瞩目的经济崛起和民主转型。
这一时期,日本不仅迅速重建了战争所破坏的经济基础,还成功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本文将探讨二战后日本的经济崛起与民主转型,并剖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一、经济崛起二战结束后,日本的经济基础几乎被彻底摧毁,各项指标严重下滑。
然而,凭借着政府的积极努力和全民的共同奋斗,日本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崛起。
首先,战后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经济发展政策。
其中最重要的政策是经济规划,即制定并执行长期的经济发展计划。
政府通过制定五年计划,引导资源配置,鼓励生产力提升和技术创新,使得日本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大大加快。
其次,战后日本政府积极引进外国资金和技术。
通过与美国签署《旧金山和约》,日本得到了重要的财政援助和技术支持,这对于日本的重建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日本还与其他国家建立了贸易关系,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再次,日本充分利用了自身的劳动力和市场优势。
在战争结束后,大量的失业人口需要工作,而日本的庞大劳动力市场为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与此同时,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许多企业发现了机会,纷纷涌入不同行业,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最后,日本重视教育和研发投入。
为了提高国家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日本政府加大了对教育事业和研发的投入。
这不仅培养了各类人才,还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二、民主转型除了经济崛起,日本还经历了一系列的民主转型。
在战后,日本的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军国主义体制转变为民主国家。
首先,美国在战后占领期间,对日本进行了广泛的改革。
美国通过审判战犯、改革教育、重新组织军队等举措,摧毁了日本军国主义体制,为民主转型奠定了基础。
其次,日本进行了一系列的宪法改革。
最重要的改革是1955年实施的《日本国宪法》,该宪法确立了日本的民主体制和法治原则。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政府的组织结构和权力分配,为日本的民主制度奠定了法律基础。
日本和我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
两国很早就开始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友好交往,中国的科技文化、生活习俗对日本影响深远。
进入近代,日本同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曾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也曾遭到以美、英为首的西方列强的入侵,也曾受到西方列强经济的染脂,也曾进行反列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但是,二战后的50年,日本由一个战败国,资源贫乏的岛国,迅速跃升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不能不令人惊讶和深思。
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概括地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美国扶植根据“杜鲁门主义”的战略,美国原想通过扶助蒋介石并使之统治中国,再以它为据点进行反共。
然而由于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中国革命的胜利,使美国远东的战略破产。
于是,日本在美国的亚洲战略中变得重要起来,美国打算使日本替代原来拟想中的蒋介石政权,从而成为其亚洲的反共据点,为了实施这一新战略,为了遏制社会主义苏联和中国,美国重新调整了对日政策,放宽了对日本的惩罚,即从削弱日本,转为扶植日本,对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给予大力支持,放弃了对日本战争索赔,撤消了以拆迁日本军事工业作为战争赔偿的计划。
至1949年5月,干脆宣布取消日本的一切赔款。
战后初期,美国给日本20多亿美元的援助和贷款,并向日本提供大量的石油、煤、铁矿石等能源和原料。
从而促进了战后日本经济的振兴,并且美国“核保护伞”战略大大节省了安全防务的费用。
另一方面,战后美国为了争做世界霸主,1950年6月发动了对朝鲜的侵略战争。
这场战争给日本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日本立即成了美烟的后方军需物资供应基地和武器、军械的修理厂。
由此得到了大量的“特需”收入,高达36忆美元。
这些“特需”极大地刺激了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给日本经济注入活力,带来了国内的“消费景气”。
无怪乎日本垄断资本家称朝鲜战争为拯救日本经济的“及时雨”,就连日本经济学家,不论学术观点如何,也不得不承认美国的侵朝战争是“救助日本经济之神”。
二.政治改革二战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长达七年,保证了日本领土的完整性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单一性,有利于日本长期稳定发展。
论战后日本日本经济崛起对中国的启示
引言:
二战后的日本作为战败国,经济十分萧条,工业几乎崩溃,农业生产也只有战前的一半。
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曾经断言:“如果没有长期不断的,没有限制的外援,未来三十年内,日本将长期处于仅能维持生存的状态。
”但就是这样一个许多人都不看好的战败后的日本,却用三十年的时间,超越英法德苏,爬上了国民生产总值世界第二的位置。
战后的日本从一片废墟中迅速崛起,如此迅速的成长不得不说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不可否认,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是由朝鲜战争和冷战时期的种种有利因素造成的,但是更重要的是日本内部不断改革的结果。
从日本经济发展的成果中吸取有利的经验,寻找出一条适合中国的经济发展道路,正是我们如今需要做的事。
摘要:战后日本的经济崛起一直是人们讨论和分析的热门话题,而究其原因,其中不仅仅有美国对其的大力扶植和在美国占领和军事庇佑下的稳定的国内局势和周边环境,同样也离不开日本对其自身准确的战略定位和在教育方面的大力投入。
本文通过对日本战后经济崛起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实际状况,总结出了日本战后经济发展对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启示。
关键词:日本经济崛起中国发展启示。
2021中考:大国崛起的原因与启示一、英国的崛起1、开始崛起:1588年,打败西班牙,开始建立海上霸主地位。
原因:(1)地处大西洋沿岸,地理环境优越。
(2)资本原始积累;能够把金银等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霸权确立:18世纪后期,英国打败了荷兰和法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逐步建立起"日不落"的殖民帝国,在世界上拥有最广大的殖民地。
原因: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克服了专制制度,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3、达到顶峰: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在世界工业中居垄断地位,有"世界工厂"之称,是当时世界无可争议的头号霸主。
原因:(1)最早开展和完成工业革命,在工业革命中重视科技的创新,成为世界第一个工业强国。
(2)占有世界上最大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
(3)自由主义的兴起,取代了重商主义。
二、美国的崛起1、开始成为经济大国:1894年,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原因:(1)幅员辽阔,地理环境优越,资源丰富。
(2)西部领土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和广大的国内市场。
(3)欧亚移民,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必要的技术与经验。
(4)内战后政治相对稳定,大量欧洲资本涌入。
(5)重视科技和教育。
2、一战后势力扩大,在华盛顿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原因:充分利用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一战中大发战争横财,力量更加强大。
3、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确立:二战后初期,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北约组织成立,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
原因:(1)二战中获得巨大利益,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黄金储备。
(2)西欧国家普遍衰落。
4、20世纪60、70年代霸权地位受到挑战:如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原因:(1)西欧、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美国经济发展落后于西欧与日本,在经济领域上对美国发起挑战,在外交上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
(2)第三世界兴起,在国际舞台上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日本战后经济崛起的原因二战后的50年,日本由一个战败国,资源贫乏的岛国,迅速跃升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不能不令人惊讶和深思。
下面就由店铺告诉大家日本战后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吧!日本战后经济崛起的原因日本战后经济崛起的原因一、美国实施全方位的扶植的政策,是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之一。
1、对日政策的全面调整:为了遏制苏联和中国革命的胜利,1948年1月美国提出了一个占领日本的新方针——“建设自主国家”,这个所谓的“自主国家”,实际上只不过是美国在亚洲的“远东工厂”的代名词。
为了建设“远东工厂”,美国积极制定使日本早日自主的方案,主张解除对多数军需工厂的指定赔偿,为了实现日本的复兴,美国力主缓和战争赔偿,允许日本保留赖以恢复生产特别是军工生产的资设备基础。
建设“远东工厂”的重要一步就是使日本尽快摆脱战后的通货膨胀和粮食危机,美国于1948年12月,提出了“稳定经济九原则”,1949年2月还派底特银行董事长道奇到日本担任占领军当局的最高财政顾问,对日本经济进行整顿,制定了“道奇计划”把“稳定经济的九原则”加以具体化。
道奇的紧缩财政措施实行后,通货膨胀被抑制住了,日本经济也稳定下来。
开始向自由经济过渡。
2、侵朝战争的“特需”订货战后美国为了争做世界霸主,1950年6月发动了对朝鲜的侵略战争。
这场战争给日本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日本立时成了美烟的后方军需物资供应基地和武器、军械的修理厂。
日本由此得到了大量的“特需”收入,高达36忆美元。
这些“特需”极大地刺激了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
给日本经济注入活力,带来了国内的“消费景气”。
无怪乎日本垄断资本家称朝鲜战争为拯救日本经济的“及时雨”,就连日本经济学家,不论学术观点如何,也不得不承认美国的侵朝战争是“救助日本经济之神”。
“以战争为契机而发展起来的日本资本主义体制又重新复活了”。
3、旧金山体制的构筑和建立为了积极有效的扶植日本,美国加紧策划对日本的媾和活动,以便把日本纳入它的远东战略计划之中。
日本二战后崛起的原因是什么二战期间日本在经济上受到重创。
可是不久后就迅速跃升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那么,日本二战后崛起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就由告诉大家吧!日本二战后崛起的原因是什么?一是日本有良好的教育。
日本非常重视教育,到今天也是如此,有这么几个事例可见日本对教育的重视,一是日本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占gdp的11%,我想很多国家达不到吧;二是所有的教师都是公务员,在我们国家教师的地位可没有这么高;三是对教育的基础投资非常到位,在日本,很多学校修筑的非常好,很多时候是发生灾害的避难所;四是绝对的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全面免费,甚至专门为穷人的孩子提供学前教育。
一个如此重视教育的国家,必定有大量可用之才,有大量人才则必定兴起。
战争最残酷的阶段,日本国内的男人已经很少,甚至十四五岁的孩子也要去参加战争,可是这些孩子只是念文科专业的,甚至文科的老师也要到前线战争,但是日本却雪藏了几万名理科学生,就是为战后日本可以在工业发展上有自己的人才。
二是日本的民主改革。
日本在二战以前虽然进行了明治维新,但是是很不彻底的资本主义,保留很多的封建传统,所以在二战以前的日本基本上还是专制国家,真正的民主制度并没有建立。
在战争后,美国介入日本,可以说在日本拥有绝对的权威,由美国来改造日本,美国当然建立一种和他的制度相仿的国家体制,所以日本的民主制度确立起来。
实际上,市场和计划仅仅是经济手段,和国家制度无关。
资本主义实际上是民主制度,并不是说资本主义就是市场经济,只不过是大多数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市场经济罢了。
所以,我的观点,资本主义就是民主国家。
至于是实行市场经济还是实行计划经济,那是国家体制的选择。
在民主国家,老百姓拥有更多的发言权,也就是说每个人是平等的,大家都是平等的所以就很可以相互制约,而这种制约又可以减少社会的腐败和浪费,促进国家的健康发展。
所以,日本经济的崛起,不能不说是体制的因素。
三是仍然有比较完备的工业基础。
亚洲经济奇迹日本与四小龙的崛起亚洲经济奇迹: 日本与四小龙的崛起亚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见证了许多令人瞩目的经济奇迹,其中包括日本和四小龙国家(台湾、香港、韩国和新加坡)的崛起。
这些国家以其出色的经济表现、持续的增长和创新引领,成为世界范围内经济成功的典范。
本文将探讨这些亚洲经济奇迹的背后原因,以及其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挑战。
1. 日本的经济奇迹日本作为亚洲经济奇迹的开创者之一,其崛起受益于多个因素。
首先,战后日本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积极的经济政策,如重点投资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创新等领域。
其次,日本企业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创造高质量产品和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等措施,成功打造了世界级的制造业和出口型经济体。
此外,日本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如勤奋、纪律和团队合作,也为日本的经济奇迹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日本的经济奇迹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日本的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减少问题是当前最为严峻的挑战之一,这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此外,日本还面临着全球竞争加剧、内需萎缩和快速技术变革等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战略应对。
2. 四小龙的经济崛起与日本类似,四小龙国家在经济发展上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台湾、香港、韩国和新加坡在过去几十年里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国际化程度、投资环境和政府支持,实现了迅速的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
四小龙国家的经济成功与其高度重视教育和人力资源培养密不可分。
这些国家为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使得人们能够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背景。
此外,四小龙国家还通过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提升制造业水平和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等方式,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崛起。
然而,四小龙国家也面临着类似的挑战。
例如,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高度依赖外贸和出口,因此在全球经济波动和贸易保护主义的背景下,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此外,与日本一样,四小龙国家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等结构性问题。
3. 亚洲经济奇迹的积极影响亚洲经济奇迹的崛起对亚洲地区和全球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战后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及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思考熊建军刘红内容提要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沃土,传授文明的园地。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弱盛衰,在很大程度上要受现代教育的影响。
在冷战结束后,世界新格局逐渐形成的今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也进入到关键阶段。
在新的挑战与机遇面前,审时度势,拓展思维空间,立足国情,博采众长,是使我国在不远的将来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的重要条件,也是我们一代学人的历史责任。
回顾日本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是在一片瓦砾和废墟上开始建设的,然而只经过短短40年的恢复和发展,就已一跃而为当今世界第二经济强国,这一奇迹秘密在哪里?在教育,日本人自己都承认,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是战前积累的知识和技能。
目前,世界范围内区域性冲突加剧的同时,区域性的合作也进一步加强。
我国与日本同处东亚,互为周边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对各自都有重要意义。
尤其是日本战后崛起于亚洲和世界,成功的在短暂的时间内实现了现代化,更给我们留下了思考和研究的广阔空间。
探索日本发展的经验,对于我们是一个迫切而又现实的问题,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日本是一个地域狭小,人口密集的群岛国家,也是一个后来居上的资本主义国家。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国和战败国,日本解决遭受到巨大的损失,生产、生活遭到极大的破坏。
据资料统计,二战中,日本国民财富的45%以上毁于战火,40%的城市建筑成为瓦砾,失业和半失业人数达到1300万,失掉家园和流离失所者达3000万。
以战前1935年日本工矿业生产水平的100%计算,1946年下降到28%,工业设备90%被闲置,生产资料的生产仅为10%,消费资料的生产为30%,农产品1945年仅及1937年的一半左右。
总的来说,战后初期的日本,物资紧缺,物价飞涨,满目苍痍,民不聊生。
但是,正是在这种极其困难的,贫乏的基础上,结果40多奶奶的励精图治,日本从经济上、技术上、金融实力上已经成为世界强国之一。
其发展的前景为世界索瞩目。
第3课迅速崛起的日本导学案
【自主预习】
一、资本主义的发展
1.具体表现
(1)19世纪80年代,日本出现__________的高潮,以_______为中心的轻工业部门发展迅速。
(2)以________企业为代表的日本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迅速发展起来,在政府的保护下,日本较早地产生了___________。
2.特点
(1)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靠国家的扶植和保护,实行____________的产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工业化。
(2)“自由”与垄断的阶段性很不明显。
(3)财阀通过银行支配企业,操纵着国家的经济命脉,是日本工业资本与__________相融合的一种特殊形式。
(4)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生产集中程度远不及西方列强。
3.结果: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向_______________阶段过渡。
【合作探究】
每小组根据教材第一子目“资本主义的发展”,自拟题目(题目可包括选择、材料分析、论述)并附答案及出题思路。
二、君主立宪政体
1.背景
(1)明治政府决定仿照德国制定宪法,实行统治,保护政体。
(2)国内的自由民权运动高涨,呼吁制定宪法来推动社会发展。
1 / 4
2.《大日本帝国宪法》
(1)颁布:年2月,日本政府以天皇“御赐”的形式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
(2)主要内容
①天皇神圣不可侵犯,集行政、立法、司法和权于一身,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②日本臣民有居住、、出版、集会、选举和被选举等权利和自由,但必须在法律许可范围之内和不违背臣民义务的前提下享有。
③议会由贵族院和组成;贵族院议员由、华族和天皇任命的高额纳税人和有特殊功勋的人组成;众议院议员由选举产生。
④内阁只对天皇负责,而不对负责。
⑤法官由任免。
(3)影响
①进步性:《大日本帝国宪法》是一部具有日本特色的、基本上属于性质的宪法。
在法律上,宪法承认了人民享有、担任政府官员权以及居住、通信和宗教信仰权。
②局限性:带有浓厚的,天皇被赋予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力;按“”原则建立的议会、内阁和法院,并不能独立行使自己的权力,只是辅佐天皇行使权力的机构。
三、踏上军国主义道路的日本
1.废除不平等条约
(1)条件
①明治维新消除了国内的地方割据,建立了国家。
②随着的发展,日本经济、军事实力迅速增强,人民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呼声日益高涨。
③欧美列强之间矛盾重重,对日政策出现趋势。
④中日甲午战争中,日本取得了胜利。
(2)过程
①年,日本内阁就修改不平等条约召开会议。
②1910年7月日本向欧美国家发出废除条约的通知。
③日本与欧美签订新的的互惠条约,实现了关税自主和上的平等。
2.对外侵略扩张
(1)侵略朝鲜: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武装入侵朝鲜,逼迫朝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勒索巨额赔款,并取得在朝鲜的特权;1910年强迫朝鲜签订《》,正式吞并朝鲜。
(2)侵略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打败北洋水师,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获得大量赔款,并强占2 / 4
包括中国宝岛台湾在内的大片领土。
年日本海军突袭俄国驻中国旅顺港的舰队,不久取得战争的胜利,双方签订日俄战争: (3)。
日本成为东亚的强国。
《》.日本崛起3国家,成为帝国主义角逐行列中的正式成员,外交和军事上一系列的成功,使日本成为一个道路。
并大踏步走上了
【教材补充】(岳麓版)民族主义是明治维新的动力,明治维新的领导人把本民族的利益置于其他民族的主权之上,很早就开始了军国主义的对外扩张。
工业革命兴起后,取得海外市场的目标和军国主义传统相结合,推动日本加入欧美国家瓜分和争夺殖民地的行列,给亚洲各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思维导图】
【课堂深化】对日本明治维新的评价主题)
(单位:千捆史料一①日本近代棉纺织品国内总消费情况
消费来源国内总消费年度B)
(A+国外输入(B) 国内生产(A)
269(82) 1888 327(100) 58(18) 1887~428(100) 250(58) ~1890 178(42) 1889514(100) 1891374(73) ~1892 140(27)
646(100) 1893~119(18) 1894 527(82)
930(100)
118(13)
812(87)
~18951896
/ 34
内的数字为相对于国内总消费的百分比。
注:( ) ]高村直助《日本纺织业史序说》——[日日
本历史学家德富苏峰认为,宪法发布前后的时代是日本新旧时代的转变时期。
虽然②日本人已史料二
告别了旧日本,却尚未到达新日本,已摆脱了专制统治,却尚未进入自由世界。
——汤重南等主编《日本帝国的兴亡》 (1)根据史料一,概括日本工业的发展状况。
(2)如何理解史料二中“日本人已告别了旧日本,却尚未到达新日本”?
【课后探究】“孝”都是汉语中的字眼。
但是,世纪开始,日本广泛吸取中国伦理道德体系的精髓,所谓的“忠”、从7“孝”更高境界的美德。
父母必须具有“仁“孝”都是有条件的,而“仁”是比“忠”在中国人的眼中,“忠”“仁”是使他人忠诚的先决条件。
帝,人民理所当然地可以揭竿而起。
慈的心”,同样,统治者如果不“仁”。
王皇位的巩固和人们对文武百官的服从全在于统治者实行“仁政”·本尼迪克特《菊与刀》——鲁思
日本的新领导人仅仅对那些能增强民族力量的组成成分感兴趣。
例如,在宗教领域,明治维新时期的领导人赞成神道教成为国教,因为神道教认为国民性与天皇是一致的,认为天皇是太阳女神的后裔。
换句话说,神道教促进了民族统一,激励了爱国主义精神;如果日本想在现代世界中保持原有的地位,这些属性恰恰是必不可少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试述文化抉择,对一个国家历史进程的影响。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