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997.50 KB
- 文档页数:5
教学设计考试中的重要基本题型。
它看似简单,实则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
它重点考查学生对所学教材准确而全面的理解。
特别是在素质教育改革,开放性的各种测试中,它集中体现着学生的基本素质与水平。
因此,对这种题型的解答,在熟悉掌握教材的基础上更需要依靠正确而巧妙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这是很重要的,它有时甚至能弥补知识储备的不足,从而帮助我们正确解题。
(一)审题。
正确审题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和关键。
解答问题要对题干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要找出中心词语,即所谓的“题眼”,明了题在问什么。
审题应包括以下具体要求。
1、明确题目结构:答题项(答案所指的内容和项目)、主干语(选项所问的直接对象)、条件限定语(对回答问题各方面的限制)。
2、搞清时间和空间范围。
3、弄清基本题型,根据各种不同题型用相应的方法对号入座解答(具体见题型分类和解题方法)。
4、仔细推敲四个备选项。
(二)解题方法。
审题是为答题服务的,在审好题的基础上,还必须运用正确的解答方法。
下面结合各类单项选择题的特点和具体内容,对解题技巧介绍如下。
1、最佳型选择题。
该类型题目的特点是在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其他选项虽有一定的的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不符合题目限定要求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题干求答项中往往会有“最主要”、“最突出”、“最大”、等表示程度的形容词和副词。
答题方法: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
2、逆向型选择题。
这类型题目的特点是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题干中一般有否定的提示或限制,如“不是”、“不正确”、“没有”等。
解题方法:可用正推法,选出符合去掉了否定意思的题干要求的三个备选项,那么第四个备选项就是正确答案。
3、排序型选择题。
该类型题目的特点是根据题目要求,把历史史实按一定的顺序加以排列,通常是时间先后排列。
解题方法:①首位判断法,即找出最早发生的一件史实,然后看选项中以这一事实序号为首的选项,就可迅速找出答案。
②首尾结合法,按时空延展顺序找出最早和最晚发生的一件史实,根据其序号即可选定正确答案。
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巴黎和会召开的背景;美、英、法等国参加和会的目的;对德《凡尔赛和约》;凡尔赛体系的影响和矛盾;华盛顿会议的背景;《九国公约》;华盛顿体系的影响。
通过学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和实质,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分割世界的国际会议,《凡尔赛和约》是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宰割德国的掠夺性条约。
华盛顿会议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在亚太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战胜国在共同宰割战败国、瓜分殖民地和反对各国人民革命的过程中所达成的暂时妥协。
随着各国实力的发展变化,战胜国之间、战败国和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能长久。
重点、难点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华盛顿会议和《九国公约》。
正确认识和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垮了四大帝国,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战后初期,帝国主义战胜国为重新瓜分世界,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暂时调整了它们在欧洲和亚太地区的关系,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巴黎和会1.巴黎和会的召开1918年11月,德国为首的同盟国战败投降,成为战胜国宰割的对象。
而战胜的协约国之间,实力对比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垮了四大帝国,严重削弱了英法等国力量;美国大发战争横财,经济实力急剧膨胀,妄图支配世界。
1919年初,在法国巴黎附近的凡尔赛宫,召开了27个战胜国的代表参加的会议。
但是美、英、法三国政府的首脑操纵了和会,德国等战败国和苏俄被排斥在会议之外。
(学生依据小字内容,说出各国的参会目的)2.《凡尔赛和约》巴黎和会的中心问题是对德和约问题,经过长时期激烈的争吵,1919年6月28日,对德的《凡尔赛和约》正式签订。
历史初三下人教新资料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学设计【一】教材知识掌握1.1919年1月,在一战中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作出安排,召开了巴黎和会。
会议被法国〔总理克里蒙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美国〔总统威尔逊〕所操纵。
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和其他弱国在和会上处于完全无权的地位。
会议中,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重重,以至于会议持续了五个月。
2.巴黎和会的主要内容:①1919年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
具体内容如下:需要注意的是: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归还在大战期间被日本夺去的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等合理要求被列强拒绝。
不但如此,列强还在《凡尔赛和约》上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引起了中国的五四运动。
中国没有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②1919年-1920年,协约国还分别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订了一系列和约。
这些和约同《凡尔赛和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新秩序。
③根据《凡尔赛和约》规定,1920年1月成立了国际联盟。
国际联盟由英法控制。
美国没有加入国联。
3.华盛顿会议历史背景:巴黎和会虽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的关系,但它们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日美之间的矛盾尤为尖锐。
为了协调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美国倡议召开了华盛顿会议。
在会议上起主要作用的国家是美、英、日三国。
主要内容:①英、法、日、美签订了《四国条约》,相约尊重彼此在太平洋属地的权益。
②美、英、日、法、意签订了《五国条约》,规定了五国海军主力舰的吨位比例为5:5:3:1.75:1.75.③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它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尊重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那么。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及《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内容;②理解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分赃性;③通过两次会议对中国主权的损害和侵犯,认识到“弱国无外交”,“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历史规律。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学生阅读文献,分析历史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并体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
②通过历史叙述,不断得出看似悖论的结论,以促进学生进行深层次和多角度的思考。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凡尔赛和约》是在牺牲战败国和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签订的掠夺性条约。
凡尔赛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教学重点】①《凡尔赛和约》②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主要条约【教学难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上册书中我们学习了人类在20世纪初经历的一次空前的浩劫──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次战争共造成伤亡人数3000万,直接战费损失1805亿,间接1516.1亿。
战争结束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是否也随之烟消云散了呢?为了结束厮杀,共谋对策,一场会议上、谈判桌前的唇枪舌战开幕了。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新课学习(一)战后的“新秩序”1.本节内容>>>PPT播放《巴黎和会》视频资料(1)提问:巴黎和会在怎样的背景下召开的?答:一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力量对比,战后的世界需要重新分配。
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签订。
>>>PPT播放巴黎和会三巨头图片(英国首相劳合•乔治:保留德国,牵制法国,制约苏俄,保持和加强海上霸主地位。
法国总理克里孟梭:雪耻,收复失地,削弱和肢解德国。
美国总统威尔逊:维护德国,抗衡英法,对付苏俄,建立国联,逐步统治世界)(2)《凡尔赛和约》>>>PPT播放如下表格>>>PPT展示凡尔赛和约签字(3)凡尔赛体系由对德《凡尔赛和约》和奥、保、匈、土和约建立思考:凡尔赛体系对于战后格局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答:凡尔赛体系在欧洲、西亚和非洲建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PPT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欧洲地图)(4)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中国北洋政府派出的四位代表,提出收回曾被德国占领的山东省及特权。
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巴黎和会召开的背景;美、英、法等国参加和会的目的;对德《凡尔赛和约》;凡尔赛体系的影响;华盛顿会议的背景;《九国公约》;华盛顿体系的影响。
通过学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和实质,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分割世界的国际会议,《凡尔赛和约》是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宰割德国的掠夺性条约。
华盛顿会议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在亚太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战胜国在共同宰割战败国、瓜分殖民地和反对各国人民革命的过程中所达成的暂时妥协。
两会中的中国均是被宰割者,从而培养学生为中华民族的强盛而发愤学习的民族情感。
随着各国实力的发展变化,战胜国之间、战败国和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能长久。
【教学重点】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华盛顿会议和《九国公约》。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和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
【教学方法】阅读、分析、讲解、讨论等综合教学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垮了四大帝国,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战后初期,帝国主义战胜国为重新瓜分世界,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新知建构】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课件展示“凡尔赛宫美丽照片”提出问题“在这美丽的地方却召开了肮脏的会议”,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探究心理,同时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基本历史认知。
一.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1、学生阅读教材内容,自己解决基本的问题,和会召开的时间、操纵国、《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和巴黎和会的影响等。
2、教师在学生解决这些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英、法、美三国操纵会议,多媒体展示三国之间的矛盾,为后面分析列强之间的矛盾作铺垫。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的主要内容,国际联盟的建立,为进一步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历史,特别是掌握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变化奠定基础。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对巴黎和会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内容的分析和探究,使学生认识《凡尔赛和约》是在牺牲战败国和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签订的掠夺性条约从而得出巴黎和会是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这一重要结论。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讲述使学生认识:①巴黎和会是战胜国集团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它和华盛顿会议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列强暂时妥协的结果,不能维护世界和平。
②国际联盟是帝国主义维护战后世界统治秩序的工具。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可能无法想象战后人们对和平的企盼心情。
下面我们看一段视频资料,共同感受战后人们对和平的渴望(播放“1918年11月11日,前线士兵高呼战争结束了”的电影片段)。
看了这段视频,大家还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学生:人类不需要战争,和平是人们最大的愿望。
教师:一战结束了,来临的是真正的持久和平,还是短暂的休战?这就是我们本课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目的:播放电影片段渲染学生学习历史的气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二) 教师引领,自学探究一、火山口上的和平——战后的西方展示:1、图片:巴黎和会三巨头及文字说明。
操纵巴黎和会的“三巨头”,从左至右分别为法国总理克里蒙梭、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
2、材料一:巴黎和会的主要目的是清算战败国,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按新的力量对比建立战后资本主义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材料二:怎样处理战后问题,协约国列强各有自己的打算。
法国的目标是确立自己在欧洲的霸主地位,要求尽可能地肢解德国;英国的传统策略是让欧洲强国相互牵制,反对过分削弱德国;美国希望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夺取世界霸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与行政之完整”,但实际上中国关于取消治外法权、撤退外国军警、恢复关税自主权、取消势力范围等要求,一概未列入公约。
公约再次确认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实际上“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3.华盛顿会议的影响
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它的海军力量同英国的海军力量并驾齐驱,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又达到抑制日本势力膨胀的目的。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补充和继续,会议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构成了“华盛顿体系”。
从而形成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但是,由于这一体系是建立在掠夺和奴役战败国及被压迫民族的基础上,它并没有解决列强在欧洲和亚太地区的矛盾。
随着各国实力对比的变化和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必然导致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新战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因而不可能长久存在下去。
第 1 页 共 5 页
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教学目标】
基础
知识
了 解 《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
把 握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国际关系的变化
能力
训练
过程
方法
提取信息 探究讨论 为什么说巴黎和会是一次大国分赃的会议?《凡尔赛和约》有哪些主要规定?根据和约建立了什么样的国际组织?为什么说华盛顿会议
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怎样理解和评
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分层解疑 知识迁移 ‚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哪些地区统治的新秩序?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欧洲政治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结
束后已经召开了巴黎和会,为什么还要召开华盛顿会议呢? ‚华盛顿
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哪些地区统治的新秩序?
情感
态度
价值
观
唯物史观
巴黎和会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重新分割世界的分
赃会议,《凡尔赛和约》是在牺牲战败国和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签
订的掠夺性条约;美国通过华盛顿会议扩大了自己在东亚、太平洋地
区的势力;‚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帝国主
义在全球范围内对战后列强关系的调整和对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它
构成了帝国主义国际关系的新格局
人文素养 从经济和军事实力两个方面分析帝国主义外交政策,使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透过历史现象认识事物本质,揭示美国在
《九国公约》中宣称的‚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旗号
下向中国扩张的企图
【教学重点】 《凡尔赛和约》和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主要条约
【教学难点】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如何?结果怎样?
第 2 页 共 5 页
它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结果是以德国为中心的同盟国集团战败。
2、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德国、奥匈等成为战败国,英法虽为欧洲强国但实力已大不如前,美日两国的经济实力
则得到大幅度增长。
3、帝国主义列强‘安排’战后世界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经过世界大战而变化了的各国实力
4、帝国主义列强是如何‘安排’战后世界的?
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完成了对战后世界的‚安排‛,确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
的‚新秩序‛。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为什么说巴黎和会是一次大国分赃的会议?
2、《凡尔赛和约》有哪些主要规定?根据和约建立了什么样的国际组织?
3、‚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哪些地区统治的新秩序?
4、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已经召开了巴黎和会,为什么还要召开华盛顿会议呢?
5、为什么说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6、‚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哪些地区统治的新秩序?
7、怎样理解和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战后的‚新秩序‛
1、为什么说巴黎和会是一次大国分赃的会议?
运用课件展示相关图片资料,再现情景,组织学生阅读、思考、感悟历史。)
A、巴黎和会是怎样召开的?
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在法国巴黎召开了缔结和约的会议,重新安排战后世
界 ‚新秩序‛。
B、原先参加大战的国家在会议上的地位有什么区别?
苏维埃俄国被剥夺了参加和会的权利,德国及其盟国则成为受审者等候发落,就是参加
会议的27个战胜国的地位也相差甚远。英、法、美三国始终是会议的主宰,而像中国这样
的国家只能作为大会的陪衬。
C、在‚福煦车厢‛里发生过的‚换位事件‛说明了什么问题?
第 3 页 共 5 页
德国不甘心于《凡尔赛和约》的制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法国实施了报复。这说明
巴黎和会处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关系时,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
D、美国一位当代历史学家说道:‚As the victorious powers divided up the colonial
territories of the defeated powers, they developed a new rationale. [战胜国在瓜
分战败国殖民地的同时,创造出殖民统治的新理论。]这句话反映出《凡尔赛和约》是怎样
处置德国海外殖民地的?
它规定战前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E、巴黎和会所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为什么会引发中国的五四爱国运动?
中国以战胜国身份参加了巴黎和会,要求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归还在大战
期间被日本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英、法、美等列强不但拒绝了中国代表的合理要
求,而且公然在《凡尔赛和约》中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特权由日本继承,激发了中
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引发了五四运动。
2、怎样区别《凡尔赛和约》与‚凡尔赛体系‛?(运用课件演示大战前后欧洲政治格
局的变化,配合教师讲解)
A、《凡尔赛和约》是巴黎和会上战胜国集团同德国签订的条约;
B、‚凡尔赛体系‛是1919~1920年,协约国同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之后,又分
别同奥、匈、土、保签订了一系列和约,由这些和约构成的对战败国领土及其殖民地再分割
的体系,被称作凡尔赛体系。首先,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统治的新秩序,德、
奥、匈、保、土五国的疆界因割让而缩小,原俄罗斯、德意志、奥匈三大帝国统治下的中欧
和东南欧地区新成立了一批独立国家;其次,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西亚统治的新秩
序,奥斯曼帝国已经解体,它原先统治的阿拉伯地区,在委任统治的名义下成为英法的殖民
地;最后,凡尔赛体系还确立了帝国主义在非洲统治的新秩序,英、法等国瓜分了原德国在
非洲的殖民地。
3、根据17页‚动脑筋‛:他们为什么这么说?
A、女——法国元帅福煦在听到《凡尔赛和约》签订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
20年的休战!‛
B、.男——列宁说:‚靠《凡尔赛和约》来维持的整个国际关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
山口上的。‛
C、提示——因为依靠《凡尔赛和约》所建立的一战后帝国主义的世界和平秩序是极不
第 4 页 共 5 页
稳固的,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妥协分赃的产物,它不仅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
矛盾,而且还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4、根据《凡尔赛和约》建立了什么样的国际组织?(被英、法控制的‚国际联盟‛)
二、对亚太地区的‚安排‛
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已经召开了巴黎和会,为什么还要召开华盛顿会议呢?
巴黎和会只是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西方的关系,而他们在太平洋、东亚地区的矛
盾仍然十分尖锐,日美之间的矛盾尤为激烈。所以在美国倡议下召开了这次会议。
2、毛泽东为什么说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九国公约》,表面上声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的完整,实
际上是肯定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因为它宣称要中国‚门户开放‛、让列强在中国的‚机
会均等‛。这就打破了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独霸中国的局面,便利了美国在中国扩大侵
略势力,也便利了其它几个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中国是华盛顿会议‚安排‛的最大受害国。
3、‚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哪些地区统治的新秩序?
华盛顿会议签订的几个主要条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东亚、太
平洋地区的国际关系结构,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标志着战胜国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基本完
成了对战后列强关系的调整和对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由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构成的帝
国主义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史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4、怎样理解和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了战后帝国主义的世界和平秩序,但这个秩序是极不巩固的。
因为它不仅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首先,凡尔赛体系并未能牢牢控制住德国,反而激起了德国对战胜国的巨大仇恨。尽管德国
存在着领土丧失、军事上受限制、赔款等不利因素,但从潜力上讲,德国仍然是一个强大的
国家。其次,华盛顿体系也未能有效地抑制日本,日本继续加强对中国的侵略,并准备有朝
一日与美国再决高低。
【练习巩固】
1、 完成第18页‚练一练·选择题‛:以下条约中,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是( C )
A、协约国同保加利亚签订的和约 B、《凡尔赛和约》
C、《九国公约》 D、.协约国同奥地利签订的和约
第 5 页 共 5 页
2、列表对比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在时间、地点、操纵国、涉及的地域方面有哪些不
同?
项目 时间 地点 操纵国 涉及的地域
巴黎和会 1919年 法国巴黎 英、法、美 欧洲、西亚、非洲
华盛顿会议 1921~1922年 美国华盛顿 美、英、日 东亚、太平洋地区
3、提醒学生预习第4课《经济大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