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11课标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9课 彩墨家园》_4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2
《彩墨家园》精品教案一、教材分析《彩墨家园》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九课的内容。
本课属于新课程标准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课程。
在知识点上,本课同上一课《山山水水》均属于中国山水画的范畴,《山山水水》侧重学习中国山水画中山和水的表现方法,而本课侧重学习树和点景的表现方法,这也是本课的重点。
本课采用“欣赏—演示—体验”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分析作品,学习名家作品中树和点景、景物的远近是如何表现的,由教师演示绘画技法,讲解重点。
引导学生体验用墨彩结合的方法,表现家乡的美景,突破难点。
二、教学目标1.学习中国画树和叶的画法、点景的画法。
通过对经典作品的赏析,感受并了解中国画树和点景的表现方法,以及用笔的疏密及墨的浓淡来表现景物的远近。
2.通过讲解、演示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画树和叶的画法、点景的画法。
通过实践练习活动,让学生初步掌握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方法,体验国画的乐趣。
3.激发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体会中国山水画与自然的联系,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画树和叶的画法,点景的画法。
2.教学难点:用墨彩结合的方法,表现家乡的美景。
四、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1.播放视频教师语言:同学们大家好,课前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
(播放视频《国家宝藏》)教师语言:《国家宝藏》这档节目大家看过吗?《千里江山图》,作为故宫博物院推荐的三件国宝之首,可见它的珍贵!这幅《千里江山图》是中国画中的青绿山水的代表之作。
2.出示课题教师语言: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感受中国画——彩墨山水的乐趣。
一起来学习《彩墨家园》(出示图片)课题:《彩墨家园》(二)讲授新课1.文化渗透教师语言:中国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绘画表现方法。
请大家和我一起来欣赏这两幅作品,你发现了什么?教师总结:这两幅作品都是中国画,都是表现山水景物,也叫山水画。
它们一幅是墨色的,另一幅是彩墨的。
教师语言:山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在中国画中简称“山水”。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小学美术《第9课彩墨家园》教案教材分析:本课程是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的第9课,题为《彩墨家园》。
教材内容主要介绍了彩墨画的基本特点和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并以绘画家园为主题,让学生通过彩墨画的形式来表现自己生活中的家园。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接触到传统艺术形式和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同时提高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彩墨画的基本特点和中国画的基本技法。
2. 学会用彩墨画的形式来表现生活中的家园。
能力目标:1. 掌握用彩墨画的形式表现生活中的家园的绘画方法,包括物体的造型、色彩的搭配、笔墨的运用等。
2. 能够运用合适的中国画技法来表现画面,注重处理好笔墨的浓淡、深浅和干湿等因素。
情感目标:1. 感受彩墨画的笔墨情趣和艺术美感。
2. 进一步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学习和掌握用彩墨画的形式表现生活中的家园的方法,包括物体的造型、色彩的搭配、笔墨的运用等。
2. 理解并运用合适的中国画技法来表现画面。
教学难点:1. 如何运用中国画的基本技法来表现生活中的家园。
2. 注意处理好笔墨的浓淡、深浅和干湿等因素。
学情分析:学生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对美术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他们已经学习过一些绘画技巧和艺术常识,对颜色、形状和线条有一定的认识。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艺术潜能。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同学们,上课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彩墨画,通过彩墨画来表现生活中的家园。
你们知道什么是彩墨画吗?学生:老师,彩墨画是一种结合了彩色和墨色的绘画形式。
教师:很好,彩墨画是一种独特的绘画艺术形式,它融合了彩色和墨色的特点,给人以美的享受。
我们今天要用彩墨画的形式来表现自己的家园。
首先,让我们来观察一些彩墨画和中国画作品,感受其中的艺术美感。
(教师展示一幅彩墨画和一幅中国画作品)教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画作有什么特点?请你们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新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9课《彩墨家园》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彩墨家园》属于新课程标准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课程。
在知识点上,本课同上一课《山山水水》均属于中国山水画的范畴,《山山水水》侧重学习中国山水画中山和水的表现方法,而本课侧重学习树和点景的表现方法,这也是本课的重点。
本课采用“欣赏—演示—体验”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分析作品,学习名家作品中树和点景、景物的远近是如何表现的,由教师演示绘画技法,讲解重点。
引导学生体验用墨彩结合的方法,表现家乡的美景,突破难点。
【教学目标】1.学习中国画树和叶的画法、点景的画法。
通过对经典作品的赏析,感受并了解中国画树和点景的表现方法,以及用笔的疏密及墨的浓淡来表现景物的远近。
2.通过讲解、演示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画树和叶的画法、点景的画法。
通过实践练习活动,让学生初步掌握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方法,体验国画的乐趣。
3.激发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体会中国山水画与自然的联系,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中国画树和叶的画法,点景的画法。
【教学难点】用墨彩结合的方法,表现家乡的美景。
【教学准备】1、认识、掌握工具材料的使用。
2、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教师检查学生所带材料、工具并进行调配。
二、新课新授1、出示一幅中国画,并结合课本插图《村舍》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出示课件)。
2、让学生直观认识什么是中国画并出示课题——“水墨家园”。
教师边实践边介绍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3、示范画树的的传统技法:先观察树的结构特征:上细下粗、干生枝、枝生梢、梢长叶。
学生观察总结。
教师示范:第一、画树干:中锋用笔画树干,注意确定树的姿态,侧锋用笔皴擦树干,注意水分的多少,表现明暗关系。
第二、画树枝:树分四枝,注意树的前后左右出枝。
第三、画树叶:点叶法:是用粗线、细线和干湿浓淡的笔点画成。
夹叶:是用勾勒线法表现树叶。
美术六年级9彩墨家园第一篇:美术六年级9彩墨家园课前准备:师生:课件、图片、笔、纸等材料工具。
课堂教学:第一课时一、引导阶段1、欣赏几组家乡的风景图片,感受家园的温馨,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
2、明确本课的教学任务。
二、发展阶段1、了解中国山水画的特色中国山水画主要分水墨山水和彩墨山水,其中彩墨山水以青绿山水为主,青绿山水又分为大青绿、小青绿以及金碧山水。
不同的地域创造出不一样的美妙动人艺术境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艺术风格。
2、墨的变化特点墨分五色:指以水调节墨色多层次的浓淡干湿,指焦、浓、重、淡、清;或指浓、淡、干、湿、黑等,体现了墨色的丰富变化。
3、点叶法的特点点叶法是指中国画传统笔墨技法,在中国画的树木画法中,叶子除了双钩法外,大都用点叶法的形式表现,取其意态之趣,按不同的用笔和形式组合,有多种称谓,如介字点,梧桐点,垂藤点等,多用于山水、花鸟画及人物画的补景。
4、点景法的特点山水画的点就是在整幅画中点缀一些小东西,在位置面积上不宜大,因为山水树木在一幅画中占了较大的面积,点景占面积不能太大,太大就不是点景了,也就不是山水画了,点景的人和动物虽然小,但要画好,要传神也不容易,画小人有画小人的难度,小人小物也有其规律,点景有点景的奥妙。
5、教师示范树叶及点景的画法(1)鹿角法,树枝是向上出枝的,形状像鹿角。
(2)蟹爪法,树枝向下出枝的,形状像螃蟹的爪子向地上抓去。
(3)点叶法,是用粗线、细线和干湿浓淡的笔线画,有介子点、个字点、垂叶点等。
(4)点景强调位置、大小、藏露等关系的变化,用笔简练、果断,有韵味,寥寥数笔传神为妙。
6、学习要求:用笔墨练习树叶及点景的画法,注意用笔的疏密及墨的浓淡变化。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第二课时一、检查学生的国画用具准备情况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树叶及点景的画法,回顾中国画的知识点及技法。
2、明确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表现一幅国画二、发展阶段1、讲解示范绘画步骤。
(1)墨线起稿,画面饱满(2)墨色渲染,注意用浓淡变化的墨色进行渲染,水分的把握。
9、彩墨家园
教学目标:
复习、巩固水墨画的基础知识。
即,工具材料,用笔用墨。
学习几种动物的画法。
教学重、难点:
训练学生的用笔、用墨。
用笔用墨的技法、技巧,以及动物的造型。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几张小动物的照片。
准备好笔、墨、宣纸等。
教师准备几幅小动物的图片。
教师准备范图。
教学过程:
1.简要地复习国画的基础知识和用笔用墨等作画技巧。
2.教师出示几幅动物的水墨画,并结合课本的范图,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a.欣赏灵活多变的用笔,加深中锋、侧锋以及点笔的了解。
b.欣赏用墨焦、浓、重、淡、轻五色,加深学生对墨色的了解。
c.构图以及动物的造型。
d.欣赏名家名作,了解名家的风格及其代表性作品。
了解几位画坛大师,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3.教师现场示范,让学生直观了解作画的全过程,并归纳出步骤:
a.讲解归纳动物的大形体。
b.讲述调墨、调色。
c.分步作画,讲解画动物的先后顺序。
d.修改调整完成。
4.布置作业,画两幅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麻雀、虾。
5.老师巡回指导,主要是用笔、用墨以及动物的造型。
6.征集作业、讲评,提高审美能力。
(三)课后拓展
收集徐悲鸿、齐白石等画家的资料,了解马和虾的画法。
第9 课彩墨家园【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目标】1. 学习中国画树和叶的画法.点景的画法;通过对经典作品的赏析,感受并了解中国画树和点景的表现方法,以及用笔的疏密及膜的浓淡来表现景物的远近。
2. 通过讲解.演示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画树和叶的画法.点景的画法;通过实践练习活动,让学生初步掌握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方法,体验国画的乐趣。
3. 激发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体会中国山水画与自然的联系,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中国画树和叶的画法,点景的画法。
【教学难点】用墨彩结合的方法,表现家乡的美景。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绘画工具一套、装饰班级山水画多幅,空白生宣纸。
学生:中国画颜料、墨汁、毛笔、调色盘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创设意境利用多媒体播放中国山水画名家作品,配以中国古典乐曲。
二、图片导入,感悟体验欣赏优美的家园视频和照片。
同学们都知道我国地域广大,各地风光无限美好,让学生欣赏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家园的风光,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景色有什么特点。
出示课题:《彩墨家园》。
三、作品欣赏,分析作品思考画家是如何表现树和点景的,是如何表现景物远近的?(1)齐白石的《农耕图》中景物远近的表现方法;(2)石涛的《村舍》中树和点景、景物远近的表现方法。
四、现场演示,讲解技法重点学生初步体验用笔用墨的方法,教师点拨并演示。
1.树的画法:(1)鹿角法画树,其树枝是向上出枝的,形状是鹿角状的,所以称为鹿角法。
(2)蟹爪法画树,其树枝是向下出枝的,形状像螃蟹的爪子向地下抓去,所以称为蟹爪法。
2.叶的画法:点叶法是用粗细和干湿浓淡的笔画而成。
有介子点、个字点、垂叶点等。
3.点景的画法:点景应注意位置.大小、藏露等关系的变化,用笔要简练.果断,有韵味。
寥寥数笔传神为妙。
五、学生创作前指导学生练习的步骤欣赏回顾:欣赏名家名作,回顾前面内容。
1.结合作品,说说近、中、远景的特点与表现方法。
《彩墨家园》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水墨画的特性,掌握水墨画的基本表现方法。
2、运用水墨画的方法,尝试进行创造表现。
3、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学习水墨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掌握工具材料的使用。
2、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教师检查学生所带材料、工具并进行调配。
二、新课新授
1、出示一幅中国画,并结合课本插图《村舍》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出示课件)。
2、让学生直观认识什么是中国画并出示课题——“水墨家园”。
教师边实践边介绍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3、示范画树的的传统技法:
先观察树的结构特征:上细下粗、干生枝、枝生梢、梢长叶。
学生观察总结。
教师示范:
第一、画树干:中锋用笔画树干,注意确定树的姿态,侧锋用笔皴擦树干,注意水分的多少,表现明暗关系。
第二、画树枝:树分四枝,注意树的前后左右出枝。
第三、画树叶:
点叶法:是用粗线、细线和干湿浓淡的笔点画成。
夹叶:是用勾勒线法表现树叶。
中锋用笔勾不同叶形,注意聚散疏密关系和远近关系。
运用“勾、皴、染、点”,掌握山水画的步骤方法。
三、主动参与,尝试作画:
1、展示选好的几幅漂亮的画树图片,要求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表现近树、远树。
2、选出自己最感兴趣的自然风光,尝试临摹。
教师则巡回指导,协助解决创作中遇到的问题。
体会中国画用笔用墨的妙趣。
3、请学生与教师一起练习,探索、体验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四、学生
1、布置作业,用墨彩结合的方法,表现家乡的美景。
2、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做画,敢于用水、用墨、敢于下笔。
五、交流经验
1、征集作业,组织学生谈谈体会,讲教训、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