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办公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

办公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

办公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
办公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

办公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

未来办公空间设计与传统化办公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将对企业形象和办公功能进行不断地升级和优化的设计能力。出众的办公场所设计可以改善工作效率,提升团队员工的办公热情。

酷狗娱乐(中国深圳)

从目前的办公设计潮流趋势来看,首先从企业的人性化需求、工作形态的约定俗成出发,充分考虑到人群的特性和对环境潜在的人性化需求,形成开放性、个性化和共享性。其中,特别强调个性化的空间布置,最大限度满地足现代办公人员个性的发挥余地,同时兼容团队合作的协调性。通过共用会客室、会议室、休息室等,为办公人员提供丰富的共享资源,使其身心可以充分放松,自由地进行交流和休闲活动。

聚作照明集团(中国深圳)

未来办公空间的设计还应集中表现自然美,即在设计中追求返璞归真的艺术审美装饰,使其作为塑造空间灵性的主题。现代的企业办公环境,绝没有人可以怀疑一幅森林油画或常青绿叶盆景在办公空间里的摆设是多余的。当人们发现仿镶嵌彩绘玻璃作为顶棚、板墙或作为屏风出现时,就下意识地感到空间内外似乎消失了“隔”的存在。特别是结合材质肌理在灯光的投射下变得更加生动,立体感强烈醒目,从而可以不断激发办公人员的工作热心和激情。

龙光地产(中国香港)

未来,已来!全球顶尖办公设计机构-本至空间设计,深刻洞察与理解企业的需求,不仅是形象上的提升、办公功能效率的优化,更重要的是希望能够通过优质的办公环境来留住现有优秀人才及吸引更好的人才,优化团队。本至空间设计通过其具备国际视野的顶级设计师团队,为企业度身定制既满足在环境硬件方面的品质体验,又能创造出独特的办公环境氛围,进而匹配企业在事业发展的雄心壮志。

共享办公空间的发展趋势

近几年来,共享办公的新型商业模式流行起来,其发展迅速,广受企业和创客们的青睐,作为共享行业的管理者们,共享办公空间的发展前景和趋势问题是其考虑的主要问题,下文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下~ 互联网+的时代模式造就了共享办公的快速兴起,越来越多的人打破传统办公模式,采用移动办公、共享办公等更加个性化的方式,大众对新型办公空间的需求逐渐增长,同时也在影响着共享办公空间的发展方向。 新型办公模式中,共享办公空间的发展势头较为迅猛。去办公化、社交化已成为共享办公的关键词,以适合于初创小团队、独立工作者、创意团队等群体而风靡,各路创业办公人才都选择了共享办公空间,因其宽敞明亮的空间,不同于传统的办公室风格,清新的风格色调,悠闲雅致的环境,还有娱乐、健身、音响等休闲设施。 共享办公空间特色就在于,比传统办公室租赁,更具共享性与开放性。提供了一个为享受而生的精致空间,办公或者聚会休闲,都能在此愉快的度过。就像高格办公空间也不

仅仅是简单的办公空间,更是致力于为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创业团队、小微企业提供融合办公与生活的全新空间体验。 每个企业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对办公空间和资源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共享办公空间只是其中一个环节。对于办公空间的打造和运营,向多维度、多深度的空间服务延伸才是未来发展趋势。 以上是对共享办公发展趋势的介绍,如对此比较感兴趣,可咨询专业的共享分办公空间:高格办公空间进行详细的了解。 高格办公空间致力于为企业提供高效的办公服务,同时为企业提供经营过程中的行政、人力资源、法务、财务、品牌设计等全方位后勤外包服务,高格办公空间努力让企业办公更简单、成本更低。 通过不同城市的业务开展,不断满足成长型企业在外地城市拓展过程中对商务办公的需求,从战略高度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目前,高格办公空间已成功在全国各地运营了近30万平方米的商务办公空间,积累约3000家合作品牌公司。

室内设计未来发展趋势

室内设计未来发展趋势 设计(DESIGN)是连接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桥梁,人类寄希望于通过"设计"来改造世界,改善环境,提高人类生存的生活质量。据有关专家介绍,现代室内设计可以大到归纳为七个新趋势: 1、回归自然化: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长,人们向往自然,喝天然饮料,用自然材料,渴望住在天然绿色环境中。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流派由此兴起,对世界各国影响很大,在住宅中创造田园的舒适气氛,强调自然的色彩和天然材料的应用,采用许多民间艺术手法和风格。在此基础上设计师们不断在"回归自然" 上下功夫,创造新的肌理效果,运用具象的和抽象的设计手法来使人们联想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温馨,身心舒逸。 2、整体艺术化: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丰富,人们要求从"物的堆积"中解放出来,就各种物件之间存在统一整体之美。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所说:"美与关系俱生、俱长、俱灭。"室内环境设计是整体艺术,它应是空间、形体、色彩以及虚实关系的把握,意境创造的把握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协调,许多成功的室内设计实例都是艺术上强调整体统一的作品。 3、高度现代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室内设计中采用一切现代科技手段,使设计达到最佳声光、色形的匹配效果,实现高速度、高效率、高功能,创造出理想的值得人们赞叹的空间环境来。 4、高度民族化:只强调高度现代化,人们虽然提高了生活质量,却又感到失去了传统、失去了过去。因此,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就是既讲现代,又讲传统。日本许多新的环境设计人员致力于高度现代化与高度民族化相结合的设计体现。去年落成的东京雅叙园饭店及办公大楼的室内设计,传统风格浓重而又新颖,设备、材质、工艺高度现代化,室内空间处理及装饰细部引人入胜,使大家印象深刻备受启发。日本各地的大、小餐厅、茶室及商店室内设计,均注意风格特色的体现。特别是日式餐厅从建筑、室内装饰到食器均进行了配套设计。人们即使在很小的餐馆用餐,也同样感受到设计者的精心安排。因此,处处环境美,处处有设计给每一个顾客、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个性化:大工业化生产给社会留下了千篇一律的同一化问题。相同楼房,相同房间,相同的室内设备。为了打破同一化,人们追求个性化。一种设计手法是把自然引进室内,室内外通透或连成一片。另一种设计手法是打破水泥方盒子、斜面、斜线或曲线装饰,以此来打破水平垂直线求得变化。还可以利用色彩、图画、图案以及玻璃镜面的反射来扩展空间等等,打破千人一面的冷漠感,通过精心设计,给每个家庭居室以个性化的特征。 6、服务方便化:城市人口集中,为了高效、方便,国外十分重视发展现代服务措施。日本采用高科技成果发展城乡自动服务措施,自动售货设备越来越多,交通系统中电脑问询、解答,向导系统的使用,自动售票、检票、自动开启,关闭进出口站口通道等设施,给人们带来高效率和方便,从而使室内设计更强调人个主体,以让消费者满意、方便为目的。 7、高技术高情感化:最近,国际上工业先进国家的室内设计正在向高技术,高情感方向发展,这就是第七个趋势。高技术与高情感相结合,既重视科技,又强调人情味。在艺术 风格上追求频繁变化,新手法、新理论层出不穷,呈现五彩缤纷,不断探索创新的局面。

现代办公装修设计新趋势

现代办公装修设计新趋势 一多样色彩巧运用 现在,办公场所设计选择的颜色范围越来越多样化,当然这些颜色的选择基于各个空间预期的视觉和感觉而定。颜色影响着人的情绪和注意力,譬如:暖色调可用来营造舒适的环境,而对于休息和安静的场所来说,自然的材料可用于缓和的氛围。相比较而言,大胆的颜色,如:跳动的红色和橙色,会使空间营造出一种欢快的、充满活力的氛围。 二灯光依旧灿烂 虽然办公室里不可能没有灯,不过自然采光依然备受青睐,因为自然光源节能而且能提高工作效率。现在办公场所设计的趋势之一便是打开一块空间,让尽可能多的自然光线射入,同时还配有高大的窗户、天窗、太阳能电池板和中庭。对于其他的光源,向上照射灯和LED 照明非常受欢迎,因为它们更节能,而且比标准的荧光灯更耐久。 三天然、环保、可循环 天然的材料和表面,如:石材、板岩以及中间色至深色的木表面越来越流行,此外,环保的、可循环利用的褐色地毯变得更常用。随着“绿色材料”的实用,室内环境中污染物急剧减少,这对地毯和系统家具表面同样适用。 四空间娱乐倾向 随着开放办公场所的继续流行,会议室的数量需求越来越多,不论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会议室。一般而言,公司需要配备一个大型的董事会会议室和几个小型的会议室和会客区。高科技会议室的趋势依然非常强劲,它们具备以下几个特征:视频会议功能以及图像鲜明的纯平显示屏和等离子屏。此外,液晶显示器(LCD)尽管价格昂贵,但是它的需求远超过标准的CRT显示器。液晶显示器占用空间较小、省电,而且输出的图像比较清晰。

现在,办公场所都具有宽敞的大厅,它对客户的第一印象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大厅配备有精致的灯具和表面、高档的接待处,而来宾的座椅数则较少,使它显得格外抢眼。此外,公司办公楼的其他娱乐设施包括:健身房、高档的员工休息室和室外午餐区。 五办公家具妙选用 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商业企业都指望创造更加高效的工作空间,以达到舒适和灵活的感觉。机动性对员工非常重要。就质量、灵活性和耐用性而言,系统家具变得比以前更加先进。此外,人体工程学椅子需求依然旺盛,因为它降低了员工的压力和受伤可能,同时增强了舒适感和坐姿,而后两者对公司的工作效率影响巨大。 六技术—先进与安全同行 信息技术装置的速度要求正在推动着商业通讯基础设施的发展,先进的光纤电缆和共享宽带互联网接入已经加速了收发邮件、浏览网页和下载数据的速度。计算机化的通讯和信息存储技术已经变得非常精密、体积越来越下,高性能的计算机逐步成为标准配置。现在,海量的数据可存储在简单的机架式文件服务器上。 9.11后的商业界,安全成为极大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公司对其所处环境的安全非常谨慎。现在,许多办公场所设计都配备了先进的保安系统,从迷你摄像头、通行卡和超敏感报警系统到X光扫描和扫描站。有些公司甚至不用通行卡而使用生物测量,后者需要对拇指、手掌和视网膜进行扫描;非接触式卡可跟踪员工,并监控出入情况。

上海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及预测

上海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及预测 邓悦1 , 王铮1 ,2 , 熊云波1 , 王凌云1 , 吴健平1 , 宋秀坤1 (1.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动态过程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 ; 2. 中国科学院政策与管理研究所,北京100080) 摘要:该文研究了浦东开发以来上海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的演变。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电 子地图、统计数据和遥感图象,对上海市的人口重心、商业重心进行计算,以考察上海市城市空 间结构的演变。并利用马尔可夫链和神经网络两种方法预测了上海市中心城区2002 年和2005 年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 关键词:上海市; 空间结构; 预测 引言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的分布形式[1 ] 。依据地理学的观点,可以按城市 的外部(p hysical) 形态和人文(human) 形态来考察[1 ] 。从外部形态来看,城市的空间结构主要表现为土地利用的结构和空间分布形态,这是城市空间结构领域内的研究热点[2 ] ,因为数据容易获得,容易描述。而城市的人文形态空间结构常常被忽视,包括城市人口分布的空间结构、城市经济的空间结构等,虽然偶尔有文献提到这方面,但是也仅仅是定性描述,缺乏定量计算[3 ] 。将城市空间结构的外部形态和内部形态联系起来,进行动态研究的文献就更少了,华楠,江景波对城市土地动态利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4 ] ,但是仅限于土地利用的数量结构,并未涉及空间分布。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国城市空间结构领域学者研究的重要客体。改革 开放以来上海发展迅速,城市的空间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土地利用上表现尤其明显, 预测这种变化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近来,吴建平,梅安新等利用航空遥感图像对上海市城市土地利用状况作了基础性研究[5 ] ,为深入探索提供了依据。吴志强(2000) [6 ]对上海市的城 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房国坤等(2000) [7 ]对城市扩张对环境的影响作了可喜的工作。这些文章对上海市土地空间结构的定量研究打开了良好的局面,但出发点大都限于土地利用。 有关上海城市人文形态空间结构的定量研究则少之又少,影响了上海市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的平衡发展,在这少量的研究中有张善余对上海市人口分布势态的定性研究。[8 ] 本文根据上海市土地利用遥感航片、商业数据和人口指标,研究了上海市城市空间结构的外部形态和人文形态。由于篇幅所限,本文有重点地研究了上海市人口重心和商业重心 的动态变化,并对城市中心区土地利用结构和分布状况进行了预测。本文之所以将这两个 题材联系起来,是因为考虑到两者都是城市空间结构领域内的重要问题。 本文结构如下:第1 节是上海市人口重心和商业重心位置的演变;第2 节对上海市土地 利用数量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预测。第3 节给出结论。 1 上海市人口重心和商业重心 1. 1 算法 首先需要说明重心和中心的区别,中心是指某要素占较大比例或某方面有重要地位的 地区;重心的概念来源于物理学,原指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作用点,引申为某地区某 要素的加权几何重心。形象而言,上海可以有若干个商业中心:南京路、淮海路、四川北路、徐家汇,但商业重心只有一个;同样的,人口中心也可以散落在各个区,但人口重心也只有一个。关于上海市人口中心和商业中心的文章较多,本节则讨论人口重心和商业重心问题。 本文利用丁金宏(1996) [9 ]发展的人口重心计算模型,并推广到商业重心的计算。数据 采用上海市统计年鉴的人口数据和商业数据,其中浦西的人口数据从1990 年开始至1998 年,商业数据从1995 年开始至1998 年;浦东的人口数据从1994 年到1998 年,商业数据只

浅述未来设计发展的趋势

浅述未来设计发展的趋势 作为一个设计师,不但是产品设计风格缔造者,更是品味的定位者。产品的形象对环境也会带来一些影响,主要体现在产品寿命期限和材料方面。由于人们以往的生活方式造成大量的产品品种的过时,以及产品频繁更换的速度对环境保护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如果能延长产品寿命期限,就可以减少对资源无谓的浪费。研究表明,在促成现有产品过时方面,消费者的心理因素和材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物质经济相对繁荣的今天,往往消费者的好恶直接决定着一些产品的“寿命”。db_mkef 从某些角度看,绿色设计不能被看作是一种风格的表现。成功的绿色设计的产品来自于设计师对环境问题的高度意识,并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运用设计师和相关组织的经验、知识和创造性结晶。目前大致有以下几种设计主题和发展趋势: 1)使用天然的材料,以“未经加工的”形式在家具产品、建筑材料和织物中得到体现和运用。 2)怀旧的简洁的风格,精心融入“高科技”的因素,使用户感到产品是可亲的、温暖的。 3)实用且节能。 4)强调使用材料的经济性,摒弃无用的功能和纯装饰的样式,创造形象生动的造型,回归经典的简洁。 5)多种用途的设计,通过变化可以增加乐趣的设计,避免因厌烦而替换的需求;它能够升级、更新,通过尽可能少地使用其它材料来延长寿命;使用“附加智能”或可拆卸组件。 6)产品与服务的非物质化。 7)组合设计和循环设计。

我们并不可以简单地认为采用明显的可回收材料的产品就一定是“绿色产品”,因为产品可回收性有可能成为加快产品废弃速度的借口,人们对可回收材料的外观的认可程度也可能会对产品的销售产生影响。当绿色设计渐渐融入主流产品的设计时,设计师所面对的不只是少数的“绿色狂热分子”,而是普通消费者。如果设计仅注重功能性,而忽视用户的审美需求,则无法延长产品寿命。 因此,设计师在提倡绿色设计的时候,更应该引导消费者的消费理念,成为主流的趋势之后,绿色的工业设计才有市场。

我国产业政策演变

我国产业政策演变 摘要:产业政策(industrial policy)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而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干预的各种政策的总和。产业政策的主要功能是弥补市场缺陷,有效配置资源;保护幼小民族产业的成长;熨平经济震荡;发挥后发优势,增强适应能力。我国产业政策主要是在国内外经济发展大环境的基础上并根据国内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和实施。其沿着产业空间布局政策、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三方面进行演变和发展。 1.产业空间布局政策。即产业空间配置格局的政策。这一政策主要解决如何利用生产的相对集中所引起的“积聚效益”,尽可能缩小由于各区域间经济活动的密度和产业结构不同所引起的各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我国产业空间布局政策主要路径是“公平优先的均衡产业布局战略(即“逆梯度配置”)——效率优先的非均衡产业布局战略(即“顺梯度配置”)——区域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战略——未来包容性发展的产业布局战略(即“产业布局一体化”)。我国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主要是在空间布局政策大背景下进行的。因此在产业空间布局背景下探讨探讨产业政策比较贴合实际。 1.1公平优先的均衡产业布局战略。 20世纪50年代初期到70年代后期。此时正值新中国成立不久,经济百废待兴,沿海地区相对与内地来说由于区位和历史原因经济发展相对较好。国家为了缩小内地与沿海的地区差距,加大了对内地的经济发展力度。由于我国工业基础薄弱此时国家采取的产业政策主要是配置重大工程项目来缩小与沿海地区的差距。“一五”(1953-1957年)、“二五”(1958-1962年)至“四五”计划时期(1970-1975年),在西部地区展开了大规模以重化工业优先增长为中心的工业开发。重点是优先发展钢铁、电力、煤炭、石油、有色金属和机械设备制造等产业初步形成了我国工业布局的骨架雏形。

城市规划的发展前景与未来

城市规划的发展前景与未来

城市规划的发展前景与未来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对各方面的要求也不断增高。城市的合理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阻碍城市发展的因素出发,简述了城市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未来城市规划的展望。 【关键词】城市规划;未来;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由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的模式,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受到也一定的变化,城市的规划将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城市的规划和发展于市民息息相关,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应以城市的发展和认知为灵魂,对一个城市做出合理的规划目标。由于经济全球化带来多方面的影响,城市的规划工作也有一定的影响。城市的规划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探索更全面,也追求安全、高效的工作、生活环境。 一、阻碍城市发展的因素 (一)环境因素 城市环境的好坏制约着城市活动的发展。目前,人类创造出大量的城市物质环境来满足人口增多和不同活动发展 的需求。虽然总体的进步可以,但是却带来巨大的污染和破坏。一方面是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另一方面是历史人

文资源遭受的损坏。城市环境的情况会严重制约着未来城市发展的标准。这里所说的城市环境包含文化、人文、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 (二)科学技术 各个时期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都会对该地区城市的功能和发展结构有一定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运用,为人们带来了高效、全面的生活帮助。科学技术的运用对未来城市的空间结构的影响表现的形式 如下; 1、信息化、智能化高新技术会对未来城市的空间结构有巨大的影响,也会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由一定的影响和改变。智能化高科技的建筑形式,不但给人们创造出一个舒适、高效的生活和工作的空间,也便于合理的运用各种能源和高效的安全管理。智能化在城市中的大规模使用,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土地应用的模式。 2、高新工程技术的发展,帮助人们建造更加高层安全、便捷的楼层,开发更深层次的地下领域。原来人们探讨的海上城市、空中楼阁等不再成为幻想可以成为现实。高新科技的运用也会为城市提供无污染的新能源,具有高效率、成本低的新型运输工具等,更加快捷的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所服务。这种种的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未来城市的发展形态和空间结构。

焦作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焦作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焦作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城市因矿而兴,城市沿道清铁路发展。1904年,英国福公司在焦作建矿,焦作作为煤炭城市得以建立,煤炭转运与盈利依赖于道清铁路,矿区城市的建设围绕着铁路站建设,并逐步沿铁路向东西向发展。 图1民国时期,道清铁路与焦作早期矿区城市的建设 图2建国初焦作城区扩大并沿东西向发展,中站、马村区沿铁路线建设 第二阶段:铁路运输网络逐步形成,城市继续东西向拓展。近代,焦作的煤炭产业达到繁盛,1970年代建设焦柳铁路,1980年代建设新月铁路,共同构成晋南豫北煤炭产区的铁路运输网络,这一时期,在中心城区以及市域,城市均沿铁路线发展。

图31980年代,中心城区向南发展跨越了焦柳线(原道清铁路线位),新月铁路及新的焦作站成 为影响城市格局的重要因素 图4建国初焦作城区扩大并沿东西向发展,中站、马村区沿铁路线建设 第三阶段:伴随煤炭资源枯竭,城市跳出东西向延展的模式,向南拓展。进入1990年代,煤炭开采濒临枯竭,焦作向综合型城市转型,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铁路和矿区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明显减弱,中心城区不再继续东西向延展的态势,而是开始跨月新月铁路向南发展。通过在城市南部建设焦作新区(原焦作高新区),引擎城市综合转型。

图5 1990年代,中心城区向南发展的态势出现 图62000年,随着高新区的建立,中心城区跨越新月铁路、向南发展的态势更为显著 纵观焦作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可以看出,从城市建立至1990年代,城市的主导产业以煤炭开采及加工为主,空间结构呈现出沿煤炭运输铁路线东西向拓展的特征,伴随煤炭资源的枯竭,城市开始向综合型城市转型,城市开始跳出既有格局,向南拓展,对接省会郑州。

未来产品设计发展趋势

未来产品设计发展趋势 引言 工业设计作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正处于发展的高峰期,而未来是怎样发展的,就需要我们去探讨。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信息复杂度远超以往的时代,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物质和信息都极大丰富的世界,从产品竞争的角度上来说,越来越激烈的对抗和冲击是必然的,许多产品已经从单纯的“谈配置”过渡到了“谈感情”的阶段,情感化设计已经在不同的设计领域中崭露头角,甚至成为了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1情感化设计 1.1情感化设计的概述 情感化设计是指旨在抓住用户注意、诱发情绪反应(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以提高执行特定行为的可能性的设计。情绪反应可以是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例如,通过影响唤醒水平(即生理刺激),一个有着明亮色彩的按钮能够无意识地抓住用户的注意。而随后的行为可以是任何动作,比如点击按钮、注册内部通讯、或进行网上购买。日本设计大师深泽直人设计了拉线式CD,通过仔细的观察人们无意识的一些动作,然后通过设计来表现这个无意识的动作,让人们能够很自然的使用,他强调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方便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强行改变,使之强行复杂化,加重使用者适应负担,好的设计师必须以人为本,注重人的生活细节,方便人的生活习惯。本文内容主要通过情感化设计让用户拥有更好的生活体验。在当今快

节奏的生活方式下,人们的生活重复且压抑,通过对人们之间的互动交流分析,找到人与产品之间的互动关系,这不仅有利于更好的用户体验,而且能缓解家庭关系与压力。加强人机互动联系,充分体现现代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一切以用户的需求为出发点,改变枯燥的生活体验,让生活变成一种快乐的事。 1.2情感化设计的意义 现代生活让许多年轻人喘不过气,来自家庭、社会等压力让人们不得不适应快节奏下的都市生活,怎样去提高效率,节省用户的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在的设计也是这样去发展的,例如:电饭煲的发展由原来的仅仅满足煮饭要求变成了现在更加人性化的要求,采用全面加热技术,强热循环对流,煮出柴火饭的味道,让用户体验小时候妈妈做的饭的味道,给人一种亲情关怀,另外还有人工智能模糊逻辑电路,设有快煮、粥、菜饭、糯米饭、糙米饭等多种烹饪功能,自动调节,寻找记忆的味道,虎牌电饭煲还2组预约功能,预约时间长达24小时,清早起床、下班回家就能吃上喷香的米饭。在网上可以明显的看到智能电饭煲的销量是传统电饭煲的十倍之多,即便价格比传统电饭煲贵许多。未来的设计也必定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脱离人的目的而产生的产品必定没有适合的产品语境,情感化设计也必将会提高产品销量,让用户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怀,使家庭更加和睦,朋友之间更加团结。 1.3情感的分类及产生 (1)从情绪的内容来分--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2)从情绪的状

办公空间设计的4大趋势

办公空间设计的4大趋势 当下,办公已日益趋向需求多样化、灵活化、智能化等特点,在早期的办公空间规划上,尤其是一些成长型的创业公司、联合办公空间,应该多考虑空间的变化性。 以往固定的静态模式似乎很难再满足企业随着时间变化产生的需求。当企业在短时间内扩张或缩减时,则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考虑重新改变现有格局。 在有限的格局中物品和人往往是不确定的,现代化的办公尊重员工的多样性,传统一人一位的管理也似乎成为一种束缚,尤其是一些科技类的的公司更愿意尝试非固定工位的创新模式。 可变性、移动化的办公环境似乎更有利于团队的协作,也为企业减少了大量的资金成本。 以位于香港的德勤办公室为例,革新后的办公空间,通过科技智能软硬件配合,拆除大部分传统固定工作桌,通过智能工位实现员工利用系统预约心仪位置,能实现1000个工位,容纳2500人的效果,大幅度提高了工位的使用率。 他们认为员工对于公司的归属感与依赖感并不是专用座位,而是怎样通过环境与空间,拉近人与人的关系。 当前,随着信息化向办公室环境的快速渗透,也让我们在某种程度上,体验到了高效办公。如何更好地让办公室环境全面体现信息化呢?这需要我们将“信息化”与“办公室环境”二者融合。 什么是信息化设计? 它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向传统的办公室中引入“信息活动体系结构”(Information Work Architecture,以下简称IWA)的概念。从而开发出全新的信息化办公室环境。 必须从人的心理、生理需求出发,才能达到创造出一种有机的、整体的办公环境的目的。 信息时代企业办公空间的发展趋势,强调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办公空间设计也将从4大方向展开发展趋势:①生态化设计趋势、②智能化设计趋势、③人性化设计趋势,以及④办公家具设计趋势。 ①生态化设计趋势 人的生理上的新陈代谢、能量补充、能量转换、生长激素、生物钟运动、营养摄取等都依靠与自然保持生态平衡来完成。 而在精神层面,人的心态、情境、情操和情感,以及疲劳机制与恢复也都依靠自然来调节与熏陶。外部的自然景色对人类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将空气、阳光、水、绿色植物等自然因素引入到办公室设计中可以增添情趣和消除疲劳,并能激发人们自身的活力,有效激发灵感。其实我们之前的文章分析过很多这样的案例。

银川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文章编号〕 1002-2031(2006)07-0041-04 银川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王晓燕 〔摘 要〕 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演变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城市形成的渊源,并据此推测城市发展的未来。以我国西部城市银川市为例,对其发展各个时段的内部空间演变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为城市空间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机制;银川市〔中图分类号〕 T U984;F713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王晓燕(1974—),女,汉族,山西运城人,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 〔收稿日期〕 2006-03-13〔修回日期〕 2006-06-26 一  银川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1.古代为横向发展、均衡对称的矩形城廓银川自公元前119年始建。公元1033年李元昊称帝,建大夏国,定都兴庆府(今银川旧城),城市开始大规模发展,城市空间形态开始形成。 兴庆府城池位于淤积而成的高地上,四周湖沼星罗棋布。因受南北湖泊群的限制,只能横向发展,成为东西长、南北短的矩形城郭。城市平面具有均衡、对称的特点。至明代,城市规模扩大,但城市空间形态基本未变。 2.清乾隆年间形成新、旧双城空间格局 清雍正年间,设镇守总兵驻扎宁夏府,并于府城外东北五公里处筑“宁夏满营”。乾隆三年,宁夏遭遇八级大地震,府城、满城均遭毁灭性破坏。乾隆五到六年,修复府城,城市空间形态未发生大的变化。 满城移建于府城西15里,即“新城满营” (今银川新城)。至此,新旧双城空间格局形成,并延续至今。 3.计划经济时代“哑铃状”城市形态 1958年包兰铁路修建,火车站选址在新城西 侧。另外考虑到旧城所在地带为地震断裂带,周围均为灌溉良田;而城市以西的新城周围地区多为荒地,具有很大的用地潜力,所以在包兰铁路以西建设了“新市区”,开辟了城市发展的新空间,进一步强化了新、旧两片城区的空间格局。但是,由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城市整体功能比较弱,建设规模有限,因此城市基本上是在东西两片的基础上发展,是一种大范围的分散与小片区的集中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4.改革开放后的带状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市发展进入一个较快的阶段,城市形态上逐步走向带状组团结构。迈入新世纪后,银川市在国家和自治区的支持下,进行了行政区划大调整,撤销了原老城区、郊区、新城区,从东至西成立了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银川市城市规  总第135期 城市问题2006年第7期

论网页设计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前景.

论网页设计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前景 作者:刘斌专业班级:资源0802班学号:0120808280228 【摘要】 本文介绍了网页设计的发展趋势,中国的网络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在互联网越来越深入到生活中每一个角落的年代,网页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网页设计师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职业,是未来非常有发展前景的工作,只要有能力就可以得到非常诱人的薪水,必须全面提升自己特别是专业的技能,要立志做一个有竞争力的网页设计师。 【关键词】 网页设计网站策划网页设计师工资发展趋势未来前景 【正文】 美国市场调研机构ComScore NetWorks提供的报告显示,2007年1月,全球15岁及以上使用互联网的人数达到了7.47亿,同比增长10%。ComScore发现,美国互联网用户达到了1.53亿,依然是全球网民最多的国家,但增长率仅为2%,中国网民数量仅次于美国,为8670万,但增长率却高达20%。通过以上数据,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网络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潜力,那么如何把握住这个机遇,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就成了我们这些高校专业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我认为作为一名有竞争力的网页设计师,不但要做到有美术修养,还要做到懂编程,这样一来我们的网页设计师就可以既能胜任前台的设计工作又能胜任后台的编程工作了。 一、网页设计的发展趋势 网页设计是成功网站平台建设成败的关键内容之一。在中国真正普及全职的网站设计员严格讲是2002年,在之前更多是由技术性人才担任此项职位,随着中国互联网环境转晴,网站的高竞争使网站策划的地位突显。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真正处于领军性地位的网站平台90%具有一个特点——网站策划思路清晰合理,界面友好,网站营销作用强;因此专业的网站设计是未来网站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

现代办公空间人性化设计及其发展趋势

目录 摘要 (1) 引言 (2) 第一章现代办公空间人性化特征 (2) 1.1现状分析与研究目的 (2) 1.2未来的室内设计是人性化的室内设计 (2) 1.3空间的人性化特征 (2) 1.3.1空间组织与表现形式 (2) 1.3.2借景自然 (3) 1.3.3色彩 (3) 1.4人性化的家具 (3) 1.5人性化的光环境 (3) 1.6文化上的人性化特征 (3) 第二章未来办公空间的发展趋势 (3) 2.1未来办公空间的生态化和人性化发展倾向 (3) 2.2生活与办公空间一体化倾向 (4) 2.3智能化倾向 (4) 2.4新办公文化倾向 (4) 2.5功能复合化倾向 (4) 2.6未来办公家具 (4) 结语 (5) 参考文献 (5)

摘要 本文通过办公空间现状的分析, 比较了科技与文化对设计的影响,在办公空间设计上,进行了对空间形式、色彩、光和家具等方面的探讨,总结归纳出办公空间设计中的人性化特征。并从未来办公空间的生态化和人性化发展趋势、生活与办公空间一体化倾向、智能化倾向、新办公文化倾向、功能复合化倾向、未来办公家具等方面分析了未来办公空间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办公空间现代人性化设计生态化发展趋势倾向 ABSTRACT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compared the design of technology and culture on the impact of office space in the design, a form of space, color, light and furniture,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study, summarized the design of office space in the huma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future office space from the ecological and human development trends, the living and office space integration tendency, intelligent orientation, the new office and cultural orientation, the tendency of complex functions, the future of office furniture, and other aspects of office space in the future trend of development. Key words:Office space;Modern;Humane design;Ecological;Development Trend;Tendency 引言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课标要求】 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式的特征。 2.理解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因素。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通过地图和材料来获取和评价地理信息。 2.掌握能够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到问题的能力。 2.帮助初步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及影响各功能区布局的因素。 【教学难点】 经济和环境因素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比较法与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城市各功能区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的组合形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也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和演变之中的。 一、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一)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阅读教材21、22页“阅读”部分内容,观察比较三种地域结构模式的形态有何不同、有什么共同点 【归纳小结】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1.概念: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与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称为城市地域结构。 模式城市内部结构模式的形成城市的内部结构形态特征示意图 同心圆模式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呈同心圆状自 核心向外扩展,一般由5个同心圆组成 城市形态集中紧凑,城市的功能区围绕市 中心呈同心圆状分布 (图a) 扇形模式在小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影响下,城市各功能区出现 沿着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的趋势 城市各功能区呈扇状向外扩展(图b) 多核心模式随着城市不断向外扩展,范围越来越大,原有市中 心区由于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使得远 离中心的郊区也出现了新的核心,城市围绕不同的 点,发展形成多核心模式结构 城市并非依托单一核心发展,而是围绕着 几个核心形成中心商务区、商业区、住宅 区、工业区、相对独立的卫星城等多种功 能区,并由它们共同组成城市地域 (图c)

未来产品设计发展趋势

未来产品设计发展趋势 汤翔燕1 ,晏合敏1 ,严国栋 2 (1.南昌大学,南昌330029;2.江西省第一建筑有限责任公司,南昌330029) 摘要:随着制造技术的成熟,产品设计可发挥的空间越来越宽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重新考虑产品与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本文以汽车造型设计为例,从使用者这个角度进行论述,得出未来产品造型设计将把情感化设计作为设计重点,设计定位将更注重个体性与差异性,使用者将参与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人类的各种感官功能将得到充分挖掘,在经历了物质的消费时代后,我们正进入一个情感的消费时代。 关键词:产品设计;汽车造型;情感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T 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63(2006)04-0235-03 收稿日期:2006Ο03Ο10 作者简介:汤翔燕(1981-),女,江西宜丰人,南昌大学教师,主要从事工业设计教学和研究。 Devel op ing Trend of I ndustrial Design TAN G X iang 2yan 1 ,YAN He 2m in 1 ,YAN Guo 2dong 2 (1.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29,China;2.J iangxi Pr ovince No .1Constructi on Co .,Nanchang 330029,China ) Abstract:This paper gave an exa mp le of car styling design and t ook a research fr om the cust omers .It was put f or ward that the e moti onal design will be a ne w e mphasis of industrial design,design orientati on should pay more attenti on t o pers onality,and user should take part in the course of industrial design,then each kind of sense organ of mankind will be exerted fully .After the physical consu mp ti on age,we are com ing int o a ne w age of e moti onal one . Key words:industrial design;aut o styling;e moti onal design 在今天这个时代,技术发展从未如此先进,能够让全世界各个角落的人都能分享最前沿的物质享受,产品设计受到的技术限制也越来越小,在这种背景下,产品与人、产品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重新成为关注的焦点,产品如何最大限度地提供用户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在功能得到满足后,设计如何让产品和人之间有更深层次上的交流?产品如何和这个社会更和谐的相处?情感化是否将成为设计新焦点?本文以汽车造型设计为例,从使用者的角度分析探讨未来汽车造型发展趋势。 从使用者的角度看,社会未来发展趋势最重要的变化就是个人社会地位的变化,在经过了工业化大生产时代后,重新回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式的精英时代,但这是一个全新的精英时代,这是一个必须坚信个人能力的时代,我们必须承认少数天才人物的直觉判断[1]。随着社会组织形式做出调整,逐渐天才型人才的存在会被肯定,个体的重要性逐渐提高,这对社会、对产品设计都会产生深远影响。 1 设计定位更注重个体性与差异性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设计提倡的是民主,强调每个人都必须平等,这种平等在初期时的积极作用显而易见,但是发展到后 期,过分清一色的平等,同时抹杀的个性的存在,抹杀了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基本差异[2]。所谓清一色的平等只能够创造出一种表面上的平等假象,而并不是真正满足了每个人的需要。 可以预测,个体的独特性将成为新世纪设计发展的新主题,每个人不同的个性与才能将得到承认,儿童、老人、女性、身体残障人士,他们不同的需要都将得到满足,特殊人群与正常人群之间的界线将不再存在,因为每个人都是特殊而独立的个体。 所以,在设计定位时将更多注重个体性与差异性。在设计时不应再坚持使用百分比标准值作为数据依据,技术的进步将为我们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让我们有能力更灵活、更多样化的设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不是旧有的规格化和标准化。 2004年日内瓦车展上展出的沃尔沃YCC 概念车(见图1) 正预示了这样一个时代的到来,该车定位于那些具有独立工作意识、拥有高级车的女性消费层。这部车的设计小组全部由女性组成,以女性特有的视角进行了设计,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女性驾驶。针对女性用车时的特殊需求,YCC 做出了许多相应的设计:例如考虑到女士倘若在途中遇到困难时更需要及时地救助,YCC 的远程信息系统更为完善;驾驶座椅靠头的部分有意做成凹陷状,以保护美丽的头发不受压迫;考虑到女性驾车者的鞋跟高度的变化,YCC 采用可调节高度的踏板,使女性 5 32汤翔燕等 未来产品设计发展趋势

市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调整规划

市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 调整规划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前言 “十一五”时期(2006年—2010年)是首都抓住奥运会举办、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首都资源优势,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走高端产业发展之路,提升“四个服务”的水平和能力的关键时期。《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调整规划》提出了“十一五”时期首都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调整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提出了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产业的重点任务、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及若干特色产业集聚区的产业布局,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是首都“十一五”时期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调整优化的重要依据。 本规划的主要编制依据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批复。 一、回顾与展望 (一)发展回顾。

“十五”期间,北京市认真贯彻落实“十五”规划的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布局调整,经济总量显着增长,为“十一五”时期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经济总量显着增长。 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457美元,突破5000美元。第三产业成为拉动首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增加值达到亿元。第二产业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工业成为首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2005年增加值达到亿元。第一产业进一步优化,成为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补充,2005年增加值为亿元。 2.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从2000年的%、%和%,变化为2005年的%、%和%。以金融保险、商贸物流、信息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北京服务业发展的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在首都经济中的地位得到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软件、显示、集成电路等附加值较高的产业领域逐渐成为新的增长点。以现代制造业为基础、以都市型工业为重要补充的新型工业结构已初步形成。 3.重点产业加速发展。 以金融、商务服务、信息服务、软件、汽车等为代表的重点产业成长迅速,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个多领域支撑的新型产业格局正逐步形成。按照2004年经济普查统计,金融业主营收入超过4100亿元,商务服务业主营收入实现1100亿元,信息服务业主营收入实现537亿元,软件业主营收入实现313亿元,汽车产业销售收入超过550亿元。

关于未来设计的趋势

关于未来设计的趋势 魏东海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班6007201055 摘要:工业设计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现在,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强调未来产品所要达到的智能化宜人化的前提下,亦要尽量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要使产品及零部件能够方便地分类回收并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来面对日益紧张的自然资源,已达到满足人们正常需求的情况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产品满足人物质文化需求的时候,也要可虑产品对人身体的影响。比如使用者的体力,情绪以及身体疲劳强度。 关键字:工业设计、人性化、绿色化、智能化 工业产品设计至今已经发展近百年。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中国面临的国际竞争也日益激烈。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基于工业设计在企业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对我国工业设计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 工业设计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现在,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设计的发展在我国已经让人们看到了曙光。综观工业设计在我国近年的发展,既有令人兴奋鼓舞的一面,又有一些不尽人意的方面。相当多的人开始重视并投身其中,给我国的工业产品带来了新面貌,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各

方面都还有很大距离,特别是对工业设计的理解认识,及对行业的规范管理。而如何占领工业设计的未来高点正是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绿色设计、情感设计、人性化设计将是工业设计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在《未来产品的设计》这本书中Don Norman他作为一位思辨大师从设计、智能机器、交互行为而探讨什么样的未来的产品能更加自然,协调与人、与机器、与世界优美的互动,更多的是以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哲学家的角度在分析设计,分析我们的思维,因为在我看来,与其说是未来产品所要达到的智能,不如说是一种人与人的反思而形成的深度设计过程,是人的反思促进了人的设计的发展,因为不论是什么样的产品,都是由人创造所形成的。这样的思考与探索迫使设计者们必须从更加质朴本质的角度去从事设计工作,从行为本身,从心理需求本身出发而不是以表象出发,才能产生伟大的适用的产品。 Don Norman所归纳的设计原则是非常客观、精到的,这些原则不仅仅可以看做未来产品的原则,而且现在就可以深深地扎根在所有设计者的脑海与工作中。其中我特别关注“无骚扰的持续知晓”这个原则,虽然它包含有非常的细节或者甚至说不易于发现,但正是这样的细节充斥在所有伟大的事物当中,它们是完美产生的条件。 同时,尤其在目前的交互体验设计当中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设计准则,比如说在新媒体设计领域,我们常常在现在的富互联网运用中等待,当等待时间超过一定限度,这个部分的交互该怎么体现,如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