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71.00 KB
- 文档页数:5
《专业英语(计算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课程性质:《专业英语(计算机)》是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限选专业课程,是进一步学习计算机及相关专业英语词汇、掌握科技英语的表达方法和技巧的一门课程。
主要任务:使学生掌握计算机专业方面的英文应用文知识,了解计算机英语出版物及其阅读方法,使其在实际工作中受益。
二、学时分配第一章计算机和计算机分类教学内容:讲述计算机的定义、功能、用途,计算机的简单分类及未来发展方向。
重点:计算机的定义,计算机的简单分类及发展方向第二章计算机系统教学内容:讲述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组成。
重点:计算机的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设备。
第三章程序与编程教学内容:讲述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重点:操作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及计算机编程。
第四章计算机语言教学内容:讲述计算机中所使用的语言重点: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
第五章计算机病毒教学内容:讲述计算机病毒的原理及分类重点:计算机病毒,病毒的类型,产生的原因及传播途径及防病毒工具。
第六章计算机安全教学内容:讲述什么是计算机安全问题及怎样保护计算机安全。
重点:查杀计算机病毒的程序、病毒扫描程序、完整性检验程序。
第七章 Windows环境(1)教学内容:讲述Windows环境的有关概念。
重点:Windows环境中结构、模块、功能、任务和实例的概念。
第八章 Windows环境(2)教学内容:讲述Windows环境的有关概念。
重点:Windows环境中窗口、句柄的有关概念。
第九章数据库—微软Access教学内容:讲述Access的有关概念。
重点:Access中表格、查询、报表、窗体、宏、模块的有关概念。
第十章计算机办公系统教学内容:讲述计算机办公系统的有关概念。
重点:计算机办公系统软硬件组成及打印机的分类、E-mail 的有关概念。
第十一章信息高速公路教学内容:讲述信息高速公路的有关概念。
重点:信息高速公路,因特网中服务及联网的概念、因特网的发展趋势。
《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程性质:选修英文名称:Special English总学时:40 讲授学时:32 实训学时:8学分:2.5先修课程:护理学基础、大学英语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涉日护理方向)开课单位:护理学院一、课程简介专业英语教学内容涵盖了医学专业词汇构词法、医院的科室介绍、门诊病人接待、导医、住院病人护理和治疗、对病人的健康教育以及国际护士资格考试相关介绍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常见的护理术语和表达,能够与病人和其他医务工作者进行口语交流;了解医学英语术语的构词法,掌握常见的词根、前缀、后缀,能够初步读懂护理文献;了解CGFNS考试的有关信息及考试范围、内容及、题型,为CGFNS的自学提供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医学英语词汇(6学时)教学要求:识记:(1)常见的词根、前缀、后缀的意义(2)护理环境中常见疾病、物品、器械等的表达方式理解:(1)医学英语术语的构词法应用:(1)能对一般护理文献进行翻译授课方式:讲授、自学、实训第二章:Orienting the Patient to the Unit and Hospital (2学时)教学要求:理解:(1)关于病人入院美国医院与中国医院的异同应用:(1)能为新入院病人介绍医院环境和规章制度授课方式:讲授、角色扮演第三章:Filling out the Admission Form (2学时)教学要求:应用:(1)会应用护理病历单对病人进行资料收集(2)会应用口语向病人解释护理专业名词授课方式:讲授、角色扮演第四章:Explaining Procedures (2学时)教学要求:应用:(1)用口语向病人解释常见护理操作的目的(2)能在护理操作中与病人进行交流并对病人进行适当的解释授课方式:讲授、角色扮演第五章:Explaining Routines (2学时)识记:(1)常用护理常规的表达方式(2)美国护理环境中温度、体重、身高的表达方式应用:(1)会用口语向病人解释常见护理常规的意义授课方式:讲授、角色扮演第六章:Preoperative Care (2学时)教学要求:理解:(1)“知情同意书”的意义(2)交班制度应用:(1)会对术前病人进行饮食、备皮等方面的健康教育(2)会向病人解释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原因、预防措施授课方式:授课方式:讲授、角色扮演第七章:Postoperative Care (2学时)教学要求:应用:(1)会对术后病人进行呼吸运动、下床活动的指导授课方式:讲授、角色扮演第八章:Emergency Care (2学时)教学要求:识记:(1)收集病人过去病史和现病史的表达应用:(1)能对心脏病病人进行护理评估授课方式:讲授、角色扮演第九章:Coronary Care Unit (2学时)教学要求:应用:(1)能说出常用的急救设备(2)会向病人解释常见急救设备的用途授课方式:讲授、角色扮演第十章:Obstetrics (2学时)教学要求:识记:(1)对孕妇问诊的常用表达方式应用:(1)能对孕妇进行饮食、运动、用药等方面的健康教育授课方式:讲授、角色扮演第十一章:Discharge Planing (2学时)教学要求:识记:(1)对病人进行出院指导的内容应用:(1)能说出含钾高的食物(2)能对高血压病人进行饮食指导与用药指导授课方式:讲授、角色扮演第十二章:CGFNS简介(4学时)教学要求:理解:(1)CGFNS考试应用:(1)会做简单的CGFNS考试题目授课方式:讲授、课堂作业法第十三章:Patient Education: Medication (4学时)应用:(1)能对病人进行药物治疗方面健康教育授课方式:讲授、角色扮演第十四章:Patient Education: Examination (6 学时)教学要求:应用:(1)能对病人解释常见检查的目的,并进行指导授课方式:讲授、角色扮演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四、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30%学习态度:10分翻译及读书笔记汇报:10分角色扮演实训报告:10分(2)期末考核:70%笔试:70分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教材:Judith Perry,蔡碧华.护理美语.XX:科学出版社,2006.(2)主要参考书:宋军.护理专业英语.XX: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Smeltzer,S. C. O. and Bare,B. G.Brunner & Suddarth's Textbook of Medical-Surgical Nursing (10th Ed). Philadelphia,PA.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2004.。
《行政管理专业英语》教学大纲Public Management English Reader一、课程性质、目的与要求课程性质:限选。
课程目的:通过熟练掌握专业英语的相关词汇与术语和翻译的训练,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
查阅本专业世界范围内的最新研究成果,培养学生查阅英文专业文献的能力,提高他们直接 用外语获取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
教学要求: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阅读、翻译专业英文书刊的能力,训练学生进 行简单的日常专业英语对话、看懂有关专业英语报刊材料和书写有关专业内容的英文文章的 能力。
并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本专业所需的国际发展信息。
二、教学内容理论总学时:40学第一章:公共管理概述 时基本要求:了解公共管理概念的不同表述方式及看法,分别从管理、政治和法律的角度来体 会公共管理的内涵,同时了解公共管理的诸多因素,体会新公共管理与传统的行政管理的区 别。
重点:新公共管理。
难点:公共管理的价值导向。
第二章:电子政务与公共管理变革4学基本要求:了解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公共管理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和电子政务的基本内容,主要 掌握电子政务在提高政府办公效率的同时所带来的问题。
重点:电子政务的基本内容。
难点:电子政务的问题。
第三章:行政法4学时基本要求:了解行政法的定义、产生背景及相关法学流派的主要观点,主要掌握行政法的一 些适用专业: 行政管理(高级秘书)课程编号:3402512 前修课程: 行政学学分:3 总学时:.48基本原则,体会对行政权加以监控的重要性。
重点:法治原则、三权分立原则、司法审查原则。
难点:行政权的监控手段。
第四章:公共经济4学时基本要求:理解外在性的含义、正的外部性与负的外部性,并能举例加以说明,了解导致外在性的一般原因,掌握外在性的主要类型。
重点:导致外在性的一般原因。
难点:外在性的主要类型。
第五章:公共物品4学时基本要求:掌握公共物品的定义和公共物品的两个基本特征,了解什么是纯公共物品与准公共物品。
《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英文):专业英语/ Professional English 课程编码:12024019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课程性质:专业课 适用范围:06地理信息系统学分数:2 先修课程:《大学英语》《地理信息系统》 学时数:36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0 课外学时:0 考核方式:考查 制订日期:2006年制订单位: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审核者:夏丽华 执笔者:冯艳芬一、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该课程属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基础课之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基本能掌握常用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词汇,能查阅相关的外文资料,阅读简单的外文文献,阅读简单的外文文献,能进行简单的英文能进行简单的英文摘要撰写。
摘要撰写。
本课程的任务主要为:本课程的任务主要为:(1) 增加学生专业词汇量增加学生专业词汇量 (2) 介绍专业文献阅读的技巧介绍专业文献阅读的技巧 (3) 加强对英文长句翻译的训练加强对英文长句翻译的训练 (4) 介绍论文英文摘要的写法介绍论文英文摘要的写法(5) 介绍专业在国际上的发展趋势介绍专业在国际上的发展趋势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二)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能让学生在学完二年能让学生在学完二年《大学英语》的基础上,《大学英语》的基础上,《大学英语》的基础上,增加专业方面的词汇,同时了解本专业在增加专业方面的词汇,同时了解本专业在英文上的表达方式,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较多的专业词汇,学生能掌握较多的专业词汇,学生能掌握较多的专业词汇,能根据教学的要求查能根据教学的要求查阅简单的外文专业文献,基本能够读懂文献中的主要方法与主要内容,同时能为四年级论文的撰写打下基础,介绍论文英文摘要的写法。
的撰写打下基础,介绍论文英文摘要的写法。
要求:掌握要求:掌握500个专业词汇,个专业词汇,能基本完成对专能基本完成对专业长句中译英或英译中的翻译,基本能读懂专业文献。
《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Professional English for Educational Technology学时数:36其中:实验学时:0课外学时:0学分数: 2适用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执笔者:梁燕葵编写日期:2005年9月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教育技术专业选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加强学生对教育技术学词汇的熟悉程度,培养学生掌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相关专业词汇及阅读、翻译、写作的技巧和方法,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查阅相关的科技文献,并能流利阅读和翻译相关的专业资料,为将来更深入地学习和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英语语言基础。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在英语学习中掌握专业知识,在专业学习的同时提升英语水平。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着力帮助学生理解教育技术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研究动向,同时要使学生学习用英语交流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如阅读、撰写专业文献、与国内外同行用英语进行交流,这就涉及到了英语语言的读、说、听、写、译等技能),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工作服务。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Chapter One The Evolution of the DefinitionSection A The Early DefinitionsSection B The AECT’s Definitions in 1994Section C Assumptions behind the AECT’s Definitions in 2005Chapter Two The History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Section A Pre-1920Section B 1920s-1940sSection C 1950s-1970sChapter Three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Present andFutureSection A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Trends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ection B The Diverse Status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Section C The Professionalizing of the FieldSection D The Training of the ProfessionalsChapter Four Learning TheoriesSection A Why Theories of LearningSection B The Behaviorist Orientation to LearningSection C Cognitive Information-Processing TheorySection D ConstructivismChapter Five Communication TheoriesSection A Defining CommunicationSection B What Is Communication TheorySection C A Basic Linear ModelChapter Six Instructional TheoriesSection A Gagne’s Theory of InstructionSection B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Section C Programmed InstructionChapter Seven Systematic TheorySection A Systems TheorySection B Systems Theory: The BasicsChapter Eight Media HistorySection A Seven Milestones in the Evolution of Human CommunicationChapter Nine New TechnologySection A Multimedia TechnologySection B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Section C Virtual RealitySection 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Section E Jini TechnologyChapter Ten Media and LearningSection A 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Section B Media ResearchSection C The Great Media DebateChapter Eleven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InstructionalSystem DesignSection A What’s Instructional Design?Section B Basic Principles of IDSection C 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Chapter Twelve Model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Section A ID Models and Their Basic FeaturesSection B A Taxonomy of ID ModelsSection C An Introduction to Instructional Design ModelsChapter Thirteen Automating Instructional DesignSection A Purpose of Automated Instructional Design ToolsSection B Wha t’s AID?Chapter Fourteen The Overview of ICTSection A The Information AgeSection B Fours Goals for Technology in SchoolsSection C The Effect of ICT in EdcuationChapter Fifteen Introduction of ICT CurriculumSection A Aims of ICT in EdcuationSection B How to Teach ICTSection C How to Design ICTChapter Sixteen The Study and Practice to FacilitateLearning with ICTSection A The Cycles of Technology IntegrationSection B The Market Power of E-LearningSection C The Critical Attributions of WebQuestChapter Seventeen Definitions and History of DistanceEducationSection A Definitions of Distance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AECTSection B History of Distance EducationSection C What is Distance Education?Chapter Eighteen Theories of Distance EducationSection A The Industrial Model of Distance EducationSection B European Theory of Independent StudySection C The Need of TheoryChapter Nineteen The Platforms of Distance EducationSection A WebCTSection B Leadership in E-LearningChapter Twenty Institute and Successful Cases of DistanceEducationSection A The Ope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OUHK)Section B The Open University (United Kingdom)Section C What Is the Commonwealth of Learning (COL)?Chapter Twenty-One An Overview of InstructionalTechnology ResearchSection A Scientific MethodsSection B Purposes of Educational ResearchSection C Two Research ParadigmsSection D Quantitative ResearchSection E Qualitative ResearchChapter Twenty-Two A Research Report of Research onInstructional Technology四、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一)教与学模式以任务驱动为主线,采用多媒体演播教学或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问题探究、资源检索、在线讨论等多种教与学模式。
《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专业英语/ Professional English 课程编码:12024009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课程性质:专业课 适用范围:04地理信息系统 学分数:2 先修课程:《大学英语》《地理信息系统》 学时数:36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0 课外学时:0 考核方式:考查 制订日期:2004年 制订单位: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审核者: 夏丽华 执笔者:冯艳芬
一、教学大纲说明 1.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该课程属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基础课之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基本能掌握常用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词汇,能查阅相关的外文资料,阅读简单的外文文献,能进行简单的英文摘要撰写。 本课程的任务主要为: (1) 增加学生专业词汇量 (2) 介绍专业文献阅读的技巧 (3) 加强对英文长句翻译的训练 (4) 介绍论文英文摘要的写法 (5) 介绍专业在国际上的发展趋势
2.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能让学生在学完二年《大学英语》的基础上,增加专业方面的词汇,同时了解本专业在英文上的表达方式,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较多的专业词汇,能根据教学的要求查阅简单的外文专业文献,基本能够读懂文献中的主要方法与主要内容,同时能为四年级论文的撰写打下基础,介绍论文英文摘要的写法。要求:掌握500个专业词汇,能基本完成对专业长句中译英或英译中的翻译,基本能读懂专业文献。
3.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该课程采用多媒体结合传统教学的方式进行授课,多媒体的使用主要是结合专业的需要,演示多种系统,加深学生对专业软件中专业词汇的认识与应用,传统教学方面主是结合词汇的记忆、句子的翻译、范文的讲解等方面进行。
4.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学习该课程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基础英语水平,最好能达到大学英语四级,同时已学完《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此课程对以后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尤其是专业软件的使用)打好了基础,学生能利用本课程的技能进行相关文献的查阅,并进行论文英文摘要的撰写。
5.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教材: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英语教程》(自编) 教学参考书: 1.地理信息系统名词审定委员会.《地理信息系统名词》.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军事训练教材编辑工作委员会.《科技英语翻译实用教程》.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3.郑福裕.《科技论文摘要编写指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夏宗国,李京,李小文等.《英汉地球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词汇》.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5.王秉钧,郭正行.《科技英汉、汉英翻译技巧》.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与难点 Lesson one WHAT IS GIS? (1) What do you need to use GIS? (2) How to use GIS? (3) Why use GIS? (4) How to do GIS analysis (5) Data for you GIS Key points: 1.why use GIS 2.data for GIS Difficult points 1. How to do GIS analysis
Lesson two Spatial data infrastructure : on the road to twenty-first century economic success Key points: 1.What is SDI and NSDI Difficult points 1.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DI and GIS
Lesson three Geomatics and digital earth (2)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 (3) the digital earth (4) geomatics is the mathematical foundation of digital earth (5) NSDI is fundamental construction of the digital earth (6) Conclusions Key points: 1.The conception of geomatics 2.NSDI and digital earth Difficult points 1.The mathematical foundation of digital earth 2.The fundamental construction of the digital earth
Lesson four Abstract learning (1) The paper’s title (2) the author (3) the department of author (4) abstract (5) key words (6) reference Key points: 1.title 2.abstract 3.reference Difficult points 1.title 2.abstract Lesson five OpenGIS (1) the problem: Geoprocessing non-interoperability (2) the openGIS specification (3) what will the openGIS specification do (4) how will the openGIS specification benefit developers, managers ,and users Key points: 1.non-interoperability 2.the openGIS specification Difficult points 1. how will the openGIS Specification benefit the users
Lesson six GIS data models (1) the fundamentals of a GIS (2) the diverse application of GIS (3) three representations of the world (4) modeling surfaces (5) modeling imaged or sampled data (6) modeling discrete features Key points: 1.the fundamentals of GIS 2.three representations of the world Difficult points 1. modeling surfaces
Lesson seven: The structure of geographic data (1) the catalog and connection to data (2) the geodatabase,dataset, and feature class (3) ArcInfo workspaces and coverage (4) Maps and layers (5) Comparing the structure of vector datasets (6) Comparing feature geometry in vector datasets Key points: 1.the geodatabase,dataset, and feature class 2.Maps and layers 3.Comparing the structure of vector datasets Difficult points 1. ArcInfo workspaces and coverage
三、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采用何种 多媒体 教学手段
章节 主要内容
讲授 实验 讨论 习题 课外 其它 小计
Lesson one WHAT IS GIS? (1) What do you need to use GIS? (2) How to use GIS? 2 2
多媒体授课
与传统教学
方
Lesson one WHAT IS GIS? (3) Why use GIS? (4) How to do GIS analysis (5) Data for you GIS 4 4 Lesson two Spatial data infrastructure : on the road to twenty-first century economic success 4 4 Lesson three Ge Geomatics and digital earth (1)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 (2)the digital earth 4 4 Lesson three Geomatics and digital earth: (3)geomatics is the mathematical foundation of digital earth (4)NSDI is fundamental construction of the digital earth (5)Conclusions 4 4
Lesson four Abstract learning (1) The paper’s title (2) the author (3)the department of author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