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竞争性运输市场与垄断性运输市场的利弊分析(优选.)

竞争性运输市场与垄断性运输市场的利弊分析(优选.)

竞争性运输市场与垄断性运输市场的利弊分析(优选.)
竞争性运输市场与垄断性运输市场的利弊分析(优选.)

竞争性运输市场与垄断性运输市场的利弊分析

摘要:运输市场中竞争与垄断现象并存。本文拟通过运输市场的特征及竞争结构分析,进一步分析竞争性运输市场与垄断性运输市场的利弊,得出在特定的条件,需要发挥不同性质的运输市场的优势,最终达到促进运输行业不断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运输市场;竞争性;垄断性;利弊

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各种运输方式具有不同的经济技术特征和各自的优势领域,因而一定程度地形成了不同运输方式的垄断经营。同时,又因运输需求的多样性、并存性以及产品的可替代性,决定了运输市场存在着竞争[1]。本文拟通过分析运输市场的竞争结构,从而进行竞争性运输市场和垄断性运输市场的利弊分析。

一、运输市场的特征

1、运输商品的无形性使得运输市场供求调节不同于一般商品市场[2]。运输市场与一般的商品市场不同,它出售的不是普通的实物产品,而是不具有实物形态、不能储存、不能调拨的运输服务。这就决定了运输服务的供给不能像一般商品市场那样以储存、调拨商品的方式对供求状况进行调节,而只能以提高运输效率或新增运输能力来满足不断增长

的运输需求。

2、运输市场既有空间上的广泛性,又有具体位移的特定性[2]。运输产品进行生产交换的场所是纵横贯通的运输线路和港站。因运输需求的不同,各个港站的分布会不同,且分布较分散。但旅客和货物位移是具体的,只有相同的旅客和货物从相同的旅客和货物从相同的起点到相同的终点的运输才是相同的运输产品。因此,运输市场又具有具体位移的特定性。

3、运输市场比一般商品市场更容易形成垄断[2]。由于自然条件和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某一运输具有技术上明显的优势等,即使到了五种运输方式共存,运输方式发育比较完善的时期,垄断痕迹依然存在。

二、运输市场的竞争结构分析

根据运输市场的竞争程度,其竞争结构大体分为三种类型:完全竞争的运输市场、完全垄断的运输市场、垄断竞争的运输市场[2]。

(一)运输市场的竞争性分析

1、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性是由于不同的运输方式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性导致的[3]。由于不同运输方式供给特性优势出现部分重叠,形成共同的供给领域,从而导致了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关系。

2、运输方式内的竞争。是指同种运输方式的运输企业

之间的竞争,如道路运输企业之间、航空公司之间、轮船公司之间的竞争等。运输方式内的运输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价格竞争和服务竞争两个方面[3]。

(二)运输市场的垄断性分析

运输市场具有较强的垄断性,包括国家垄断和企业垄断[4]。

1、国家垄断。由于交通运输是一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结构,且交通设施的投资巨大,建设周期长,报酬率低,是一般私人组织所不能承担和不愿承担的。因此,一般都是国家投资或国家经营占很大的比重。

2、企业垄断。企业垄断既包括同种运输方式内部的运输企业的垄断,也包括不同运输方式在运输市场上的垄断。运输市场的企业垄断是与自然地理条件以及每种运输方式

各自所特有的比较优势有关。

三、竞争性运输市场的利弊分析

(一)竞争性运输市场的优势分析

1、相对于垄断性运输市场而言,完全竞争运输市场的进入门槛低,并且退出市场的伸缩性较大。这一优势能够鼓励中小运输企业进入运输市场,从而促进运输市场主体结构的合理化。

2、运输市场中运输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价格的竞争,除此之外,为了能够在运输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运输企业

还在进行服务质量方面的竞争。这一竞争的直接结果就是促使运输企业提高服务质量,完善自我管理,及时适应市场变化[5]。

3、竞争性运输市场中包括完全竞争运输市场和垄断竞争运输市场。自由竞争是实现基本经济目标的最好手段,能够保证资源的合理配置,发挥劳资双方的积极性。垄断竞争运输市场中,由于垄断运输企业的规模可以很大,能够实现运输规模经济效益;同时能够促进整个运输行业的进一步发展[6]。

(二)竞争性运输市场的弊端分析

1、完全竞争运输市场本身就是存在多种缺陷的市场形式,在现实中较难实现。存在于完全竞争运输市场的大量的小规模的企业未必会使用大规模的先进技术;完全竞争运输市场中无差别的运输产品不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由于信息是完全和对称的,所以不存在对技术创新的保护,也就无法推动运输技术的创新发展。

2、由于交通运输业具有垄断性、公益性和基础产业性等特点,仅靠市场机制调节很难达到资源的配置要求,同时,也有可能造成运输资源的浪费,

四、垄断性运输市场的利弊分析

(一)垄断性运输市场的优势分析

1、垄断性运输市场促进运输技术的进步和新技术的研

发。为了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垄断运输企业必定要掌握最先进的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从而确保自己长期处于垄断地位之中。因此,垄断可以促进垄断运输企业和行业对新产品的进一步开发。

2、垄断性运输市场可以带来规模经济效益。垄断运输企业规模都较大,可以获得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扩大经济规模。

3、垄断性运输市场中,大型运输企业在企业内部管理方面,可通过实行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内部管理体制,节约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还可以节约交易费用。

(二)垄断性运输市场的弊端分析

1、垄断性运输市场的效用无法到达最大化。同完全竞争性运输市场相比,在均衡状态下,垄断性运输市场的价格要高于完全竞争运输市场。在完全竞争运输市场中,均衡价格等于边际成本,而在垄断市场中,价格是高于边际成本的。这样就使得运输生产要素的效用没有得到最大的发挥,运输资源存在浪费。垄断运输企业获得的超额利润也被视为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的表现。

2、垄断性运输市场中易出现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制定垄断高价,导致运输能力不能充分发挥的现象。

五、结论

运输市场中不同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决定了任何

一种运输方式都有其优势领域,从而导致了该种运输方式在一定的运输市场上形成垄断。而不同运输方式的供给特性会有一定的重叠领域,导致了竞争,同时各种运输方式内部的运输主体之间必然存在着竞争。因此,可以说运输市场中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垄断,又有比较激烈的竞争,垄断竞争现象比较普遍。

从运输市场的特性出发,竞争性运输市场的优势可以通过市场机制促进运输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运输主体结构,提升运输服务质量,最终促进整个运输行业的发展。垄断性运输市场可以充分发挥大型运输企业的优势,不断提升运输技术以及服务质量,带来规模经济效益。总体来说,竞争性运输市场和垄断性运输在特定的市场条件都有其优势,同时有具有各自特有的弊端。竞争性运输市场与垄断性运输市场利弊共存,只有在特定的市场条件下发挥各自的优势才会起到促进运输市场合理发展的作用。(作者单位:长安大学)参考文献:

[1]朱义德,唐恩明,张西雄.旅客运输市场竞争实证分析[J].理论学习与探索.

[2]蒋惠园.交通运输经济学[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P112-P122)

[3]严作人,张戎.运输经济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P147-P151)

[4]曹惠芬.试论交通运输业的性质[J].南开学报,1996

[5]罗玉琳,张正杰.完全竞争市场的利弊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6]张帅.垄断竞争市场利弊分析[J].中国市场,2010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