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索亚历险记作者马克吐温简介
- 格式:docx
- 大小:33.82 KB
- 文档页数:5
文化名人:马克吐温人物介绍马克·吐温,美国著名作家和演说家,真实姓名是萨缪尔·兰亨·克莱门。
“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测水的深度的术语。
马克·吐温一生写了大量作品,题材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幽默和讽刺是他的写作特点。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主要作品已大多有中文译本。
他经历了美国从初期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前期以辛辣的讽刺见长,到了后期语言更为暴露激烈。
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的林肯”。
马克·吐温的作品有三个特色:第一,他在西部幽默传统的基础上,发挥极度夸张的艺术想象。
第二个特点是:作品常常以第一人称“我”为主人公,这个“我”像中国相声里的主人公一样,扮演各种喜剧性人物。
他们大都天真、老实、无知,思想单纯,什么事都一厢情愿,结果常常事与愿违。
马克·吐温用天真老实人做主人公是有意识的。
主人公总是怀着某种理想或某种单纯的想法,但在现实中处处碰壁,说明他这个理想是不现实的,行不通的,而他越不明白这一点,就越现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第三个特点是幽默里含有讽刺。
他在《自传》里总结他写幽默小说的经验,说“为幽默而幽默是不可能经久的。
幽默只是一股香味儿和花絮。
我老是训诫人家,这就是为什么我能够坚持三十年”。
“三十年”,是指从他开始写作至写自传时为止。
他所谓“训诫人家”是说他写小说含有抑恶扬善的严肃的创作目标。
海伦·凯勒曾言:“我喜欢马克·吐温——谁会不喜欢他呢?即使是上帝,亦会钟爱他,赋予其智慧,并于其心灵里绘画出一道爱与信仰的彩虹。
”威廉·福克纳称他为“第一位真正的美国作家,我们都是继承他而来”。
他是美国乡土文学的集大成者,海明威曾经说过“一切当代美国文学都起源于马克·吐温一本叫《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的书”。
丹尼尔·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英国18世纪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父”。
他是一个现代主义作者。
丹尼尔·笛福出生于伦敦。
父亲营屠宰业,信奉不同于国教的长老会。
笛福原姓福,1703年后自称笛福。
他受过中等教育,但没有受过大学古典文学教育。
他一直保持不同于国教信仰的立场,政治上倾向于辉格党。
他在学习当牧师多年后,才发觉自己并不适合宗教生活,因此转而选择了经商。
他广泛游历,经商也很成功。
在此期间,他成了家,开始了养家糊口的生活。
1692年,他的生意失败了,32岁的笛福负债累累,同时还要养活妻子和6个孩子。
由于对政治一直有较浓厚的兴趣,他开始为报社撰写政论文章来谋生。
因为这些文章经常抨击国王和执政党,结果,笛福数次入狱,在监狱里呆了不少年。
由于政论文章只能给他惹麻烦并增加债务,笛福只好转向小说创作。
1719年,年近60岁的笛福发表了第一部小说,后来该小说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冒险小说之一——《鲁滨逊漂流记》。
250多年后的今天,这部小说仍然脍炙人口。
《鲁滨逊漂流记》给笛福带来了巨大成功并帮他还清了部分债务。
此后,他还陆续写成了《莫尔·弗兰德斯》《杰克上校》及另外两本写鲁滨逊的小说,但债主总是跟着他追债。
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笛福体弱多病,无人陪伴,债主不断上门,孩子们也对他撒手不管。
1731年,丹尼尔·笛福去世,终年71岁。
像生活在荒岛上长达28年之久的他的小说主人公鲁滨逊一样,他孤独而又恐慌。
马克·吐温于1835年11月30日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佛罗里达的乡村的贫穷律师家庭。
他是家中7个小孩的第6个小孩。
他只有两个兄弟姊妹可以在童年过后幸存下来,他的那两个兄弟姊妹就是哥哥奥利安·克列门斯(Orion Clemens)(1825年7月17日 - 1897年12月11日)和姊姊帕梅拉(Pamela)(1827年9月19日 - 1904年8月31日)。
三一文库()〔汤姆索亚历险记作者马克吐温简介〕
塞谬尔·朗赫恩·克莱门斯。
马克
·吐温是其笔名。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作者马克吐温简介,欢迎阅读。
马克·吐温出生于密西西比河畔小城汉尼拔的
一个乡村贫穷律师家庭,从小出外拜师学徒。
当过排字工人,密西西比河水手、南军士兵,还经营过木材业、矿业和出版业,但有效的工作是当记者和写作幽默文学。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
马克·吐温于1835年11月30日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佛罗里达的乡村的贫穷律师家庭。
他是家中7个小孩的第6个小孩。
他只有两个兄弟姊妹可以在童年过后幸存下来,他的那两个兄弟姊妹就是哥哥奥利安·克列门斯(Orion Clemens)(1825年7月17日 - 1897年12月11日)和姊姊帕梅拉(Pamela)(1827年9月19日 - 1904年8月31日)。
他的父亲是当地的律师,收入微薄,家境拮据。
小塞缪尔上学时就不得不打工。
他十二岁那年父亲去世,从此开始了独立的劳动生活,先在印刷所学徒,当过送报人和排字工,后来又在密西西比河上当水手和舵手。
儿时生活的贫穷和长期的劳动生涯,不但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累积了素材,更铸就了一颗正义的心。
他的母亲玛格丽特(Margaret)在他四岁时死去,而他的哥哥本杰明(Benjamin)(1832年6月8日 - 1842年5月12日)在三年后亦死去了。
他的另一个哥哥Pleasant(1828年 - 1829年)只活到吐温出生前三个月。
继这班年龄较马克·吐温大的兄弟姊妹之后,吐温又有一个弟弟--亨利·克列门斯(Henry Clemens)(1838
年7月13日 - 1858年6月21日)。
在吐温4岁时,他们一家迁往密苏里州汉尼拔(Hannibal)的一个密西西比河的港市,而这就成为了他后来的著作《汤姆·索亚历险记》和《顽童流浪记》中圣彼得堡的城市的灵感。
那时,密苏里州是联邦的奴隶州,而年轻的吐温开始了解奴隶制,这成为了往后在他的历险小说中的主题。
马克·吐温是色盲的,而这激起了他在社交圈子的诙谐玩笑。
1847年3月,当吐温11岁时,他的父亲死于肺炎。
接着的那一年,他成为一名印刷学徒。
1851年,他成为一名排字工人,也有投稿,并开始给他哥哥奥利安创办的《汉尼拔杂志》(Hannibal Journal)写草稿。
在他18岁时,他离开汉尼拔并在纽约市,费城、圣路易和辛辛那提市都当过印刷工人。
22岁时,吐温回到密苏里州。
在下密西西比河到纽奥良的旅途中,轮船的领航员“碧士比”要吐温终身成为轮船领航员,而这职业是当时全美国薪资第三高的职业,每月250美元(等于现在的155,000美元/每年)。
由于那时的轮船是由很易燃的木材建造,因此在晚间亦不可以开灯。
领航员需要对不断改变的河流有丰富的认识,
因而可以避开河岸成百的港口和植林地。
吐温在他得到领航员执照(1859年)之前花了2年多一丝不苟地研究了密西西比河的2000米。
在得到执照前的训练期间,吐温说服他的弟弟亨利·克列门斯与他在密西西比河上工作。
亨利死于1858年6月21日,那是由于亨利工作的那艘轮船爆炸。
吐温为此感到极内疚,并在余生中一直觉得他自己需负上责任。
可是他继续在河上工作并一直是领航员,直到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而缩减了密西西比河的交通。
旅行与家庭
他的早期创作,如短篇小说《竞选州长》(1870)、《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1870)等,以幽默、诙谐的笔法嘲笑美国“民主选举”的荒谬和“民主天堂”的本质。
中期作品,如长篇小说《镀金时代》(1874,与华纳合写)、代表作长篇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1886)及《傻瓜威尔逊》(1893)等,则以深沉、辛辣的笔调讽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于美国的投机、拜金狂热,及暗无天日的
社会现实与惨无人道的种族歧视。
《哈克贝里·费恩
历险记》通过白人小孩哈克跟逃亡黑奴吉姆结伴在密西西比河流浪的故事,不仅批判封建家庭结仇械斗的野蛮,揭露私刑的毫无理性,而且讽刺宗教的虚伪愚昧,谴责蓄奴制的罪恶,并歌颂黑奴的优秀品质,宣传不分种族地位人人都享有自由权利的进步主张。
作品文字清新有力,审视角度自然而独特,被视为美国文学史上具划时代意义的现实主义著作。
19世纪末,随着美国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马克
·吐温一些游记、杂文、政论,如《赤道环行记》(1897)、中篇小说《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1900)、《神秘来客》(1916)等的批判揭露意义也逐渐减弱,而绝望神秘情绪则有所伸长。
马克·吐温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
他的
主要作品已大多有中文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