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疽性脓皮病误诊1例
- 格式:pdf
- 大小:390.04 KB
- 文档页数:2
坏疽性脓皮病患者,男,69岁,右腕部及右拇指无明显诱因溃烂十天,于2018.10.23入院,大概是这样子。
对于见到太多伤口的我来说,这点真的是小意思,收入院,谈话,目测换药能搞定,但还是交代有可能需要手术,完善相关常规检查,白蛋白34.8g/l,白细胞13.25,分泌物提示金葡菌感染,多数敏感,其他基本都正常,予伤口清创换药,监控血压,情况好转,一周长好出院。
(最后好的照片我没留到)但是这个病人很奇怪就是,他的精神状态很差,整天就是睡觉,浑身乏力,腰背痛,翻身困难,食欲差,几乎不怎么吃东西,脸色看起来也不好,但是各项检查都没什么特别的,考虑患者既往胃出血行胃大切手术,我以为这个原因引起的胃口差,没有过多关注,完善了腰椎CT,提示胸腰椎骨质增生,腰3/4_腰5骶1椎间盘向四周彭出。
骨科说无特殊处理。
这个病人脚上长这种东西,很久了,皮肤科考虑湿疹,也对症处理。
患者右膝关节外下方无明显诱因肿痛,皮肤红,皮温高,有点像痛风那种改变,没留到照片。
风湿科建议完善一堆检查,家属拒绝了,毕竟人家只是处理手上伤口来的。
一周伤口完全长好出院了。
你以为故事只有这么简单如果是这样就好了。
这个病人给我的感觉十分奇怪,因为症状和检查不相符,感觉就是病入膏肓的,各项检查都没有太大问题,我曾怀疑有艾滋,但结果并没有。
患者手又为什么无缘无故溃烂?虽然病人出院了,但是我还是留了电话和微信给病人,方便回访。
万万想不到的事情来了,出院不多久,这个病人完全起不来床了,就只能瘫在床上,翻身都无法翻动,患者家属很着急,因为在佛山打工,于是就近去了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这个医院我觉得是非常好的医院了,可是患者在急诊待了十几二十天,情况越来越差,手上的溃烂逐渐增大,各种检查几乎都做了,各个科室会诊了N多轮,都觉得不是自己科室的问题,都拒绝收这个病人入院。
急诊都不报销,家属撑不住,走投无路,联系我(家属这么相信我这个年轻医生我真的很感动),我也不知道具体情况,只能一边安慰患者家属,一边帮着他们问问专科,提一些浅显的意见(我建议完善肿瘤指标及免疫系统相关的检查)。
CHINESE NURSING RESEARCH April,2024 Vol.38 No.71例青少年女性乳房巨大溃疡坏疽性脓皮病病人的护理黄飞燕,柳晶晶*,汪彩娜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 310003Nursing care of a young female patient with massive ulcers and pyoderma gangrenous of the breastHUANG Feiyan, LIU Jingjing, WANG Caina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Zhejiang 310003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LIUJingjing,E⁃mail:****************Keywords pyoderma gangrenous ; wound nursing ; diagnosis ; multidisciplinary assistance摘要 总结1例青少年女性乳房巨大溃疡脓皮病病人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根据疾病的不同时期及伤口的不同愈合阶段,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创面措施促进伤口愈合;适时进行疼痛管理,提高病人舒适度;关注病情及用药护理,防止并发症;及时进行心理评估,加强心理干预。
病人经28 d的治疗与护理,病情好转后出院,门诊随访病情稳定,创面愈合良好。
关键词 坏疽性脓皮病;伤口护理;诊疗;多学科协助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4.07.032坏疽性脓皮病(pyoderma gangrenous ,PG )是一种以破坏性皮肤溃疡和疼痛为特征的罕见非感染性嗜中性细胞皮肤病,好发于年龄≥50岁的女性[1],极少发病于青少年女性。
研究显示,坏疽性脓皮病发病率为(3~10)/100万[2]。
1例合并不同阶段皮损坏疽性脓皮病的护理田 华 张力文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1.085 坏疽性脓皮病(pyoderma gangrenosum,PG)是一种少见的破坏性坏死性、非感染性的皮肤溃疡,属于血管炎性疾病。
坏疽性脓皮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可能和患者免疫力低下或异常有关[1]。
其典型皮损起初为无菌性丘疹、脓疱、水泡或结节,很快发展成疖肿样损害,中心发生坏死,且坏死灶迅速增大,形成坏死性和黏液弄脓性溃疡,并且皮损早期和进展期疼痛和触痛十分明显,与皮损大小不成正比[2]。
目前,该病的治疗主要首选糖皮质激素,必要时联合免疫抑制剂、抗微生物制剂等[3]。
该病治疗时间长,皮肤愈合缓慢,其护理显得极其重要。
我科于2014年1月收治1名坏疽性脓皮病患者,经治疗和护理,患者好转出院。
现将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21岁,因全身出现不同程度的溃疡于2014年1月16日入院。
患者1个月前,不明原因出现口腔溃疡,继而全身出现大小不等、程度不同的皮肤溃烂面,并伴有强烈的疼痛感,部分溃烂面有脓液。
入院时患者皮损有3处,表现为:第1处,左小腿外侧有2个直径约0.5cm大小的脓疱,基底周围发红,未破溃。
第2处,右手第一掌骨处有3cm×3cm 大小的脓疱,中心有一小破口,整个脓疱内部发黑。
第3处,作者单位:621000 绵阳市 四川省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内三科田华:女,本科,主管护师左臀部有10cm×10cm大小的溃烂面,全层皮肤破损,深达肌肉层,表面凹凸不平,呈蜂窝状,最深的地方距表皮约1cm,表面有脓性和血性分泌物。
血常规检查:WBC9.88×109/L,C反应蛋白92.24mg/L。
T38.3℃,P131次/min,R20次/min,BP 104/74mmHg。
患者入院后,积极给予抗感染、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根据不同皮损情况予以换药处理,经过21d的治疗和护理,患者皮损明显好转出院。
坏疽性脓皮病关于《坏疽性脓皮病》,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坏疽性脓皮病早已是一种很普遍的皮肤疾病了,大伙儿针对这一病症相关都掌握的并不是许多,在平常应当也非常少会看到那样的病症吧,它是一种沒有感染性的皮肤溃疡,在临床医学上的主要表现便是脓包,疖样包块有的还会继续出現渗出性的大疱,这一病症也是血管炎的一种,一旦诊断就需要立即去医治。
大伙儿针对坏疽性脓皮病掌握吗,那样的皮肤疾病对病人导致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最重要的便是可以尽快的医治,也要掌握那样的皮肤疾病的发病原因是啥,一般全是由一些滴虫素造成的,可是沒有感染性。
该病主要表现为毁灭性坏死性、非感染性的皮肤溃疡,临床医学还出現疖样包块、脓包或渗出性大疱。
就初期结节红斑或脓包,该病可属于血管炎。
触疼性的结节红斑,始为鲜红色,之后中央变深蓝色,最后产生溃疡。
一个或好几个水疱脓包,相近痤疮、毛囊炎、一过性棘层松解性皮病或疱疹样皮炎等。
二种皮损可另外出現鶒,也可相互之间变化。
皮损可产生于一切正常皮肤或原来皮肤病的位置。
背刺性边沿的痛性溃疡和外渗含有恶臭味的浅绿色浓液具备确诊使用价值。
一旦确立确诊即予内服大使用量皮质类固醇。
发病原因有些人确认,本病人对DNCB、滴虫素和链激酶延迟时间反映有缺陷。
这能够表述当网状结构表皮系统极其不高,当有细微的损害或损害时就可以出現皮损新皮损也可以因扎针造成这一超敏反应特别是在在病症的急性症状和贴近皮损处最明显。
已确认在豚鼠皮肤中有一种能造成皮肤坏死的血细胞皮肤坏死因素,但其特异性模糊不清。
认可的免疫力体制缺点的直接证据是:诸多病人有丙种球蛋白病、异形蛋白质病、T体细胞失衡或组织细胞缺点等发病机制该病发病机制模糊不清可能属Shwartzman反映。
很多本病人免疫反应不高或异常表明该病与人体免疫系统缺点相关。
有创作者报导了4例病人,显示信息皮肤无反映。
组织病理学无特异性改变主要表现为无菌检测性囊肿,在其中静脉和毛细管血栓形成、流血、坏死和肥大细胞侵润。
坏疽性脓皮病坏疽性脓皮病(pyoderma gangrenosum, PG)由Brunsting,Goeckerman和O’Leary于1930年首先报告,是一种以皮肤破坏性溃疡为特征的反应性炎症性皮肤病,多见于成人,其皮损形态有一定的特征。
本病临床少见,但病情较严重,多与一些系统性疾患有关。
其组织病理表现属于嗜中性皮肤病病谱。
过去由于在临床上无诊断标准,故诊断是排除性的,现就以下方面对PG作复习和介绍。
1病因和发病机制⑴: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
早期非溃疡性皮损一般无菌,且单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皮损中所培养的细菌多为继发感染。
目前认为本病可能属免疫介导性疾病。
已知有细胞免疫损伤和中性粒细胞功能障碍(如趋化性缺陷或反应过度)。
已发现在PG溃疡中显示有IL—8(一种强的白细胞趋化因子)的过度表达。
激发或维持这些异常的因素尚不清楚,可能有多种因素参与(如遗传倾向、不明确的感染因素、副肿瘤性或副免疫现象等2临床表现:典型的皮损初起为无菌性丘疹、脓疱、水疱或结节,急速发展成疖肿样损害,中心发生坏死,且坏死灶很快增大,迅速形成坏死性和粘液脓性溃疡,伴有弧型或不规则型、淡紫色、卷起的潜行破坏性边缘,仔细观察此边缘有1~2cm的红晕,表示此处皮肤已受累但尚未有坏死。
PG溃疡的另一特点为在皮损早期和进展期疼痛和触痛十分明显,与皮损的大小不成正比。
大约有25%的PG病人在皮损发生区有皮肤外伤史或有病理反应性(pathergy,是指对刺激物呈敏感状态之情况)。
PG好发于双下肢,常为多发性损害,但最终可累及全身任何部位(包括头皮、颜面、眼周、口周、上臂、手、躯干、生殖器、肛周和皮肤粘膜交界部),会阴部受累以儿童为多。
较陈旧和消退期的PG皮损愈后形成薄的筛状瘢痕,且多伴色素异常。
典型的PG为溃疡型PG,除此外,还有一些变型,包括:2.1 大疱型PG:其特征为迅速发展的疼痛性水疱和大疱或一群大疱相融合,继而中央呈浅表性糜烂而非为坏死性溃疡,皮损四周形成一同心青灰色环,主要分布于面部和上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