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第四版基础会计
- 格式:ppt
- 大小:2.88 MB
- 文档页数:45
444第一章概述学习目标◆ 了解会计的概念。
◆ 能说出会计的对象。
◆ 能解释会计的基本职能及各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 了解我国现阶段会计管理体制结构。
◆ 能区分集中核算与非集中核算的关系。
◆ 能举例说明会计机构的内部牵制制度。
◆ 能说出会计岗位的划分。
◆ 了解会计法规的组成,能说出会计法的基本内容。
◆ 能解释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学习时数◆讲授:4学时。
第一节会计的概述什么是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运用专门的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
任何社会的经济管理活动,都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管理越要加强,会计就越重要。
会计是一门经济管理科学,它的理论与方法体系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和创新。
会计学科的分类会计的核算职能会计管理是通过会计的职能来实现的。
会计的职能就是会计在经济管理中固有的、内在的客观功能。
会计的核算职能亦称会计的反映职能。
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从核算的时间看,它既包括事后的核算,也包括事前、事中的核算;从核算的内容看,它既包括记账、算账、报账,又包括预测、分析和考核。
会计的基本职能可归结为核算和监督两个方面。
会计的监督职能会计监督就是会计人员通过会计工作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
监督的核心就是要干预经济活动,使之遵守国家法令、法规,保证财经制度的贯彻执行,同时还要从本单位的经济效益出发,对每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有效性进行事前、事中监督,以防止损失浪费。
会计监督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项:第一,以国家的财经政策、财经制度和财经纪律为准绳,对即将进行或已经进行的经济活动的合理性进行监督。
第二,从单位内部提高经济效益出发,将监督贯穿于经济活动全过程,以评价各项经济活动是否有效,能否提高经济效益。
第三,对贪污盗窃、营私舞弊等违法犯罪活动进行监督,以保护国家财产的安全完整。
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项职能关系十分密切,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第一章总论答案一、单项选择1、C2、C3、A4、C5、B6、C7、B8、D二、多项选择1、ABCD2、ABC3、ABCD4、ABCD5、BCD6、ABD7、CD三、判断题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四、实务操作题该事务所的会计人员在处理这些经济业务时,是不正确的,主要表现为:(1)张新从事务所取钱用于私人开支,不属于事务所的业务,不能作为事务所的办公费支出。
因此,会计人员违背了会计主体假设。
(2)6月15日,编制6月1——15日的财务报表是临时性的。
我国会计分期假设中,没有半月度的划分。
因此,会计人员违背了会计分期假设。
(3)我国《会计法》规定,企业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的本位币。
但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而该事务所既然主要从事国内企业的会计业务,就应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但该事务所直接将2000美元记账,因此,会计人员违背了货币计量假设。
-----第二章会计科目与账户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B3、A4、A5、C6、B7、C8、C9、D10、D 11、D 12、A 13、A 14、A 15、A 16、C 17、A 18、A 19、A 20、A 21、B 22、B 23、C 24、D 25、B 26、C 27、C 28、C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3、ABC4、BC5、AB6、ACD7、ABC8、C 9、ABC 10、ABCD 11、ABC 12、BD 13、ABD14、CD 15、 ABD 16、AC 17、ABCD 18、ABCD 19、ABCD 20、BC 21、AB 22、BD 23、AB三、判断题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四、业务题 习题一(1)实收资本 (2)使用费收入(3)管理费用 负债\-W(4)应收账款(5)商标权 所有者权益 (6)净利润 收入 (7)应付账款(8)盈余公积 费用 (9)短期借款(10)长期股权投资 利润 习题二习题三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800000 =210000 +590000 (1) 6000 =6000(2)-4000+4000(3) 70000 =0+ +70000(4) 40000 =40000(5)-20000+2000(6)-1000+1000(7) -30000 = -30000(8) 40000 =0+ +40000(9) 0 =+6000-6000(10)-30000 = -30000(11)-10000 = -10000(12)-4000+4000(13)0 =0 +10000-10000 合计:8860000 =186000 +700000习题四习题五习题六习题七习题八银行存款期初余额: 32840 (2) 28000(1) 40800 (3) 20000(4) 32000 (6) 48000(5) 45.75本期发生额: 72845.75 本期发生额:96000期末余额: 9685.75第三章借贷记账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D3、D4、A5、D6、B7、B8、A9、B10、C 11、B 12、A 13、D 14、D 15、B 16、B 17、A18、B 19、A 20、D 21、D 22、D 23、B 24、C 25、C二、多项选择题1、BC2、BCD3、ABD4、AD5、AC6、ABC7、ABCD8、ABC 9、BD 10、ABC 11、ABCD 12、ABCD 13、CD14、BC 15、BC 16、ABD 17、CD 18、CD 19、ABCD三、判断题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16、× 17、× 18、√ 19、× 20、×四、实务操作题习题一1、310002、121503、32504、4047505、200006、528007、08、100000习题二1、借:库存现金 4000贷:银行存款 40002、借:银行存款 100000贷:实收资本 1000003、借:应交税费 4000贷:银行存款 40004、借:原材料 100000贷:应付账款 1000005、借:应付账款 12000贷:银行存款 120006、借:银行存款 10000贷:应收账款 100007、借:银行存款 40000贷:短期借款 400008、借:固定资产 20000贷:银行存款 200009、借:资本公积 8000贷:实收资本 800010、借:其他应收款——小李 20000贷:库存现金 20000 11、借:银行存款 12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1200012、借:银行存款 2000贷:库存现金 2000习题三会计分录如下:1、借:库存现金 300贷:银行存款 3002、借:其他应收款 300贷:库存现金 3003、借:应交税费 2000贷:银行存款 20004、借:原材料 8000贷:应付账款 80005、借:固定资产 35000贷:实收资本 350006、借:银行存款 15000贷:短期借款 150007、借:应付账款 12000贷:银行存款 120008、借:生产成本 16000贷:原材料 160009、借:银行存款 2900贷:应收账款 290010、借:短期借款 9000贷:银行存款 9000试算平衡表编制单位:年月日单位:元习题四将上列三笔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第 57-62 次课 2 学时授课时间 90 分钟课题(章节)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会计凭证会计凭证概述原始凭证教学目的与要求: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核算工作的初始阶段和基本内容环节,是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之一。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理解会计凭证的相关概念及基本分类,学会依据原始凭证填制专用和通用记账凭,初步学会会计凭证的审核和装订。
教学重点、难点:会计凭证的概念及分类。
教学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让学生了解会计凭证。
课堂练习、作业:预习第三节记账凭证课后小结:通过实务使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会计凭证的概念。
第页教学内容(讲稿)一、会计凭证的概念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进行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起始环节。
二、会计凭证的种类会计凭证核算的三个步骤:凭证——账簿——报表。
三、原始凭证的概念原始凭证是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是进行会计核算、具有法律效力的原始书面证明。
1.外来原始凭证外来原始凭证是指本企业在同外单位或个人发生经济业务往来过程中,当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从外单位或个人手中取得的原始凭证。
如购物时收到的普通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提货单;企业送交款时,收到的收款收据;银行开出的收款、付款的结算凭证;各种车票、船票、机票等。
2. 自制原始凭证自制原始凭证是指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由本单位业务经办部门或个人自行填制的原始凭证。
如购入备注(包括:教学手段、时间分配、临时更改等) 15 分钟15 分钟15 分钟10 分钟收料单;车间材料验收入库时,由仓库保管人员按照规定手续填制的或部门向仓库领用材料时,按要求填写领料单;还有产品验收入库的入库单,出差人员填报的差旅的费报销单,工资结算的工资表等。
3.一次原始凭证20 分钟一次原始凭证是指一次只记录一项经济业务或同时记录若干项同类性质的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
一次原始凭证填制时,一次性完成各项手续,如各种外来原始凭证以及自制原始凭证中的入库单、领料单等。
第五章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练习5-1 单项选择题表5-1单项选择题练习用纸练习5-2 多项选择题表5-2多项选择题练习用纸练习5-3 判断题表5-3判断题练习用纸项目实训5—1 识读原始凭证会计交易或事项的文字描述项目实训5—2 填制记账凭证(1)填制专用记账凭证1、经济业务( A ) 总字第 1 号附件 3 张会计主管: 记账: 出纳: 复核: 制单:2、经济业务( B )付 款 凭 证总字第 2 号 会计主管: 记账: 出纳: 复核: 制单:3、经济业务( C )转账凭证总字第 3号附件2张会计主管:记账:复核:制单:4、经济业务( D )总字第 4 号会计主管:记账:出纳:复核:制单:5、经济业务( E ):付款凭证总字第 5号6、经济业务( F ) 收 款 凭 证 总字第 6 号附件 1 张会计主管: 记账: 出纳: 复核: 制单:7、经济业务( G —1 ) 总字第 7½ 号附件 2 张会计主管: 记账: 复核: 制单:7、经济业务(G —2): 总字第7 2/2 号附件 1 张会计主管: 记账: 出纳: 复核: 制单:8、经济业务( H-1 ): 付 款 凭 证 总字第 8½ 号会计主管: 记账: 出纳: 复核: 制单:8、经济业务( H-2 ): 总字第 8 2/2 号 会计主管: 记账: 出纳: 复核: 制单:9、经济业务( I-1 ): 转 账 凭 证 总字第 9 号附件 2 张会计主管: 记账: 复核: 制单:附件 1 张会计主管: 记账: 出纳: 复核: 制单:10、经济业务(J): 总字第 10 号 会计主管: 记账: 出纳: 复核: 制单:11、会计事项( K): 转 账 凭 证 总字第 11 号附件 2 张会计主管: 记账: 复核: 制单:附件 1 张会计主管: 记账: 出纳: 复核: 制单:(2)填制通用记账凭证经济业务A :记 账 凭 证 记字第 1 号附 件 3张 经济业务B :记字第 2 号附件3张 会计主管: 记账: 复核: 制单:附件2张经济业务G:记账凭证记字第 7 号附件4张经济业务I:记字第 9 号附件3张会计主管:记账:复核:制单:附件 2 张 会计主管: 记账: 复核: 制单:。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四章账户与记账方法1. 会计账户的定义与内涵会计账户——也称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会计交易或事项,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各具体项目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一种工具。
设置会计账户是会计核算的重要方法之一。
会计账户的内涵包括:❶账户设置的主要依据是会计科目;❷账户具有一定的格式;❸设置账户的目的是为财务报告的编制提供数据资料。
2. 会计计量与账户的结构设置账户的目的是用来记录发生的经济业务,所以账户不但要有明确的核算内容,而且必须具有便于记录经济业务的结构。
由于会计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各会计要素具体项目的变动,从数量上看不外乎是增加和减少两种情况,因此,账户的基本结构就相应地划分左右两方,分别记录增加额和减少额。
3. 会计账户的主要功能账户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一系列有用的信息数据,这些数据主要是以价值销售体现出来的。
主要包括:❶本期增加发生额——一定时期(如一个会计期间)的增加额合计;❷本期减少发生额——一定时期(如一个会计期间)的减少额合计;❸期末余额——在某一会计期间终了时(一般为月末)本期增加发生额与本期减少发生额相抵后的差额;❹期初余额——在某一会计期间开始时该账户的结余金额,由于会计期间的首尾相接,本期的期末余额转入下期,便是下期的期初余额。
至于账户的左右两方中,在哪一方记增加,哪一方记减少,则取决于该账户归属于哪一项会计要素。
4. 账户的设置与会计账户体系会计账户体系是指按照全面反映企业会计要素的要求,根据设置的会计科目而建立的会计账户系统。
企业的会计科目体系决定了其使用的会计账户的体系。
账户可按如下标准进行分类。
(1)按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
可将账户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费用类和利润类共六类账户。
(2)按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分类。
可将账户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两类。
❶总分类账户是根据总分类科目设置的;❷明细分类账户是根据明细分类科目设置的。
第七章 账户的分类练习 7 单项选择题1单项选择题练习用纸练习 7 多项选择题2多项选择题练习用纸7-3练习 7 判断题3判断题练习用纸题号 1 2 3 4 5 答案BCDEBDEADBCEA B C 题号 6 7 8 910 答案 CDE ABCDE AE ACDA B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7C152B103C118D165A134D126B141A9表表表 7-27T题号答案错错错错错错错对对11131415161718 10124 89623571答案错对错对错错错错对项目实 iJII — 1 掌握结算账户的结构及具体应用7表 7-6 会计分录表单位:千元(1)单独设置“预付账款”和“预收账款”账户的核算会计分录序号会计分录借:应付账款一一甲公司 50 5 借:银行存款 60 贷:银行存款 50 贷:应收账款一一 C 工厂 60 借:原材料 48 6 借:预收账款一一 A 工厂 84贷:预付账款一一丙公司 35 银行存款 6银行存款 13 贷:主营业务收入借:原材料 90 7 借:应收账款一一 C 工厂 80贷:应付账款 ---- 乙公司 90 借:预付账款一一丙公司 70 贷:银行存款 70(2)不单独设置会计分录借:应付账款一一甲公司 50贷:银行存款 50 借:原材料 48贷:应付账款 ---- 丙公司 35银行存款 13 借:原材料 90贷:应付账款 ---- 乙公司 90 借:应付账款一一丙公司 70 贷:银行存款 70贷:主营业务收入8 借:银行存款 70贷:预收账款一一 B 工厂 70 '预付账款”和“预收账款”账户的核算序号会计分录5 借:银行存款 60贷:应收账款一一 C 工厂6 借:应收账款一一 A 工厂 84银行存款 6贷:主营业务收入7 借:应收账款——C 工厂 80贷:主营业务收入8 借:银行存款 70贷:应收账款一一 B 工厂( 3 ) “应付账款”和“应收账款”账户期初余额计算及方向账款”账户期初余额计算; “应收账款”账户期初余额计算: =60 (千元) 99 -80 =19 (千元):贷方账款”账户期末余额计算:余额方向:贷方“应收账款”账户期末余额计算5+90 ) - ( 50+70 ) =65 (千元) :贷方项目实训 7 调整类账户的结构及具体应用2表 7— 5 固定资产净值计算及"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账户的关系表 7—6 原材料实际成本计算及“原材料”和“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关系固定资产净值=128 000-35 000=93 000 (元)“固定资产”账户和“累计折旧”账户之间的关系如下:“固定资产”账户和“累计折旧”账户都是反映固定资产情况的资产类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