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自然含水量
- 格式:ppt
- 大小:1.82 MB
- 文档页数:58
土壤含水量及农田作物需水量一、土壤含水量的计算1.土壤重量含水量(重量百分数)指一定重量的土壤中水分重量占干土重的百分数。
干土指在105℃下烘干的土壤(干土≠风干土),通常要求烘干时间达8小时以上,准确则要求烘至衡重。
它是普遍应用的一种表示方法,也是经典方法。
一般情况下,如果文献中未做任何说明,则均表示“重量含水量”。
如烘干法测定的结果,其含水量的重量百分数(水重%)可由下式求得:例1:测得湿土重为95克,烘干后重79克,求重量含水量。
%3.20%100797995%=⨯-=水重2.土壤容积含水量(水容积百分数)指一定土壤水的容积占土壤容积的百分数。
它可以表明土壤水充满土壤孔隙的程度及土壤中水、气的比率。
常温下如土壤的密度为1克/厘米3,因此土壤容积含水量或水容积百分数(水容积%)可由下式求得:土壤容重 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内干土重,单:g/cm 3。
容重是土壤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参数,在土壤工作中用途较广,以下举例说明。
(1)判断土壤的松紧程度 容重可用来表示土壤的松紧程度,疏蓊或有团粒结构的土壤容重小,紧实板结的土壤则容重大,如下表。
容重(g/cm 3) 松紧程度 孔隙度(%)< 1.00 最松> 60 1.00~1.14 松60~56 1.14~1.26 适合56~52 1.26~1.30 稍紧 52~50> 1.30 紧 < 50(2)计算土壤重量 每公顷或每亩耕层土壤有多重,可用土壤的平均容重来计算,同样一定面积土壤(地)上的挖土或盆裁填土量,也要利用容重来计算。
例1:一个直径为40cm ,高为50cm 的盆,如果按1.15g/cm 3容重计算,问需装多少(干)土?解:(40/2)2 3.14 50 1.15 = 72220克 = 72公斤如一亩地面积(6.67⨯106cm 2)的耕层厚度为20cm ,容重为1.15g/cm 3,其总重量为:6.67 ⨯ 106 ⨯ 20 ⨯ 1.15 = 1.5 ⨯ 108(g) = 150(t) = 150000kg = 30 万斤土(3)计算土壤各组分的数量 根据土壤容重,可以计算单位面积土壤的水分、有机质含量、养分和盐分含量等,作为灌溉排水、养分和盐分平衡计算和施肥的依据。
⼟壤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三篇⼟壤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三篇篇⼀:⼟壤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壤含⽔量的测定(烘⼲法与酒精燃烧法)⼀、⽬的意义进⾏⼟壤含⽔量的测定有两个⽬的:⼀是为了解⽥间⼟壤的实际含⽔情况,以便及时进⾏播种、灌排、保墒措施,以保证作物的正常⽣长;或联系作物长相长势及耕作栽培措施,总结丰产的⽔肥条件。
⼆是风⼲⼟样⽔分的测定,是各项分析结果计算的基础。
⼟壤含⽔量的测定⽅法很多,如烘⼲法、酒精燃烧法和中⼦测量法等,其中烘⼲法是⽬前国际上⼟壤⽔分测定的标准⽅法,虽然需要采集⼟样,并且⼲燥时间较长但是因为它⽐较准确,且便于⼤批测定,故为常⽤的⽅法。
⼆、⼟壤⾃然含⽔量的测定⼟壤⾃然含⽔量是指⽥间⼟壤中实际的含⽔量,它随时在变化之中,不是⼀个常数。
⼟壤⾃然含⽔量测定的⽅法,介绍烘⼲法和酒精燃烧法。
(⼀)烘⼲法1.⽅法原理将⼟壤样品放在105℃±2℃的烘箱中烘⾄恒重,求出⼟壤失⽔重量占烘⼲重量的百分数。
在此温度下,包括吸湿⽔(⼟粒表⾯从空⽓中吸取活动⼒强的⽔汽分⼦⽽成的⼀种⽔分)在内的所有⽔分烘掉,⽽⼀般⼟壤有机质不致分解。
2.操作步骤(1)将铝盒擦净,烘⼲冷却,在1/100天平上称重,并记下铝盒号码(A )。
(2)在⽥间取有代表性的⼟样(0~20cm)20g 左右,迅速装⼊铝盒中,盖好盒盖,带回室内(注意铝盒不可倒置,以免样品撒落),在天平上称重(B ),每个样品⾄少重复测3份。
(3)将打开盖⼦的铝盒(盖⼦放在铝盒旁侧或盖⼦平放在盒下),放⼈105℃±2℃的恒温箱中烘6~8⼩时。
(4)待烘箱温度下降⾄50℃左右时,盖好盖⼦,置铝盒于⼲燥器中30分钟左右,冷却⾄室温,称重(C ),如⽆⼲燥器,亦可将盖好的铝盒放在磁盘或⽊盘中,待⾄不烫⼿时称重。
(5)然后,启开盒盖,再烘4⼩时,冷却后称重,⼀直到前后两次称重相差不超过1%时为⽌(C )。
3.结果计算⼟壤含⽔量(%)=100ACC B ?--式中:A —铝盒重(g ) B —铝盒加湿⼟重(g ) C —铝盒加烘⼲⼟重(g ) 4.注意事项(1)烘箱温度以105℃±2℃为宜,温度过⾼,⼟壤有机质易碳化逸失。
1. 实验二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烘干法与酒精燃烧法)一、目的意义进行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解田间土壤的实际含水情况,以便及时进行播种、灌排、保墒措施,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或联系作物长相长势及耕作栽培措施,总结丰产的水肥条件。
二是风干土样水分的测定,是各项分析结果计算的基础。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方法很多,如烘干法、酒精燃烧法和中子测量法等,其中烘干法是目前国际上土壤水分测定的标准方法,虽然需要采集土样,并且干燥时间较长但是因为它比较准确,且便于大批测定,故为常用的方法。
二、土壤自然含水量的测定土壤自然含水量是指田间土壤中实际的含水量,它随时在变化之中,不是一个常数。
土壤自然含水量测定的方法,介绍烘干法和酒精燃烧法。
(一)烘干法1.方法原理 将土壤样品放在105℃±2℃的烘箱中烘至恒重,求出土壤失水重量占烘干重量的百分数。
在此温度下,包括吸湿水(土粒表面从空气中吸取活动力强的水汽分子而成的一种水分)在内的所有水分烘掉,而一般土壤有机质不致分解。
2.操作步骤(1)将铝盒擦净,烘干冷却,在1/100天平上称重,并记下铝盒号码(A )。
(2)在田间取有代表性的土样(0~20cm )20g 左右,迅速装入铝盒中,盖好盒盖,带回室内(注意铝盒不可倒置,以免样品撒落),在天平上称重(B ),每个样品至少重复测3份。
(3)将打开盖子的铝盒(盖子放在铝盒旁侧或盖子平放在盒下),放人105℃±2℃的恒温箱中烘6~8小时。
(4)待烘箱温度下降至50℃左右时,盖好盖子,置铝盒于干燥器中30分钟左右,冷却至室温,称重(C ),如无干燥器,亦可将盖好的铝盒放在磁盘或木盘中,待至不烫手时称重。
(5)然后,启开盒盖,再烘4小时,冷却后称重,一直到前后两次称重相差不超过1%时为止(C )。
3.结果计算土壤含水量(%)=100A C C B ⨯--式中:A — 铝盒重(g )B — 铝盒加湿土重(g )C — 铝盒加烘干土重(g )4.注意事项(1)烘箱温度以105℃±2℃为宜,温度过高,土壤有机质易碳化逸失。
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变化的一般规律1. 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规律好啦,咱们今天聊聊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规律。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觉得有点儿枯燥无味,但相信我,这里面的学问可不少呢。
简单来说,土壤的含水量就是土壤里水分的含量,它随土壤深度的变化而变化。
你可以把土壤想象成一个“大海”,而水分就是这个大海里的“海水”。
当你把手伸进土壤的不同深度,你会发现水分的量也会有所不同,就像在海洋里深浅不同的水域,水量差别很大。
1.1 土壤表层的水分咱们从土壤表层说起吧。
一般来说,土壤的表层就是我们最常见的那一层,它可不是什么特别深的层次,大约在几厘米到几十厘米的范围。
这一层的土壤常常受天气影响特别大,比如说雨下得多,这一层就湿漉漉的;要是天气干旱,这一层的土壤也很快就会变干。
可以这么说,表层土壤的含水量跟天气有着密切的关系,就像一个天气预报员,永远跟着气象走。
1.2 土壤深层的水分往下挖,咱们就进入了土壤的深层。
这里的水分就不那么容易受天气变化的影响了。
虽然深层土壤里水分的含量相比表层要稳定得多,但这也意味着它对水分的储存能力更强。
比如说,你往土壤里灌水,表层的土壤很快就会吸收完,但深层土壤则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充分湿润。
这就像你喝水,前几口可能咕咚咕咚地喝得特别快,但当你喝得越来越多,肚子就慢慢撑起来,吸收就不那么迅速了。
2. 影响因素要想彻底了解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规律,还得了解几个影响因素。
首先,就是土壤的类型。
不同的土壤类型,比如沙土、粘土,它们的含水能力可是大不相同的。
沙土就像那种大水坑,水分进得快但也出得快;而粘土则像个大海绵,水分进得慢但留得住。
而且,土壤的结构和孔隙度也对水分的变化有很大影响。
孔隙度大的土壤就能存储更多的水分,深层土壤的水分含量自然也会更高。
2.1 植物的影响再来,植物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植物的根系能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它们就像一个个小“水泵”,不停地从土壤里抽水。
特别是在植物生长旺季,它们的“抽水”速度可是非常快的。
土壤含水量及农田作物需水量一、土壤含水量的计算1.土壤重量含水量(重量百分数)指必定重量的土壤中水分重量占干土重的百分数。
干土指在 105℃ 下烘干的土壤(干土≠风干土) ,往常要求烘干时间达 8 小时以上,准确则要求烘至衡重。
它是广泛应用的一种表示方法,也是 经典方法 。
一般状况下,假如文件中未做任何说明,则均表示“重量含水量” 。
如烘干法测定的结果,其含水量的重量百分数( 水重 %)可由下式求得:水重 %水重(克) 湿土重 W (1 g ) 干土重 W (2 g )100 %干土重 W (2 g )100 %干土重(克)例 1:测得湿土重为 95 克,烘干后重 79 克,求重量含水量。
水重 %95 79100% 20.3%792.土壤容积含水量(水容积百分数)指必定土壤水的容积占土壤容积的百分数。
它能够表示土壤水充满土壤孔隙的程度及土壤中水、气的比率。
常温下如土壤的密度为1 克/ 厘米 3,所以土壤容积含水量或水容积百分数( 水容积 %)可由下式求 得:W 1 W 2水重% 容重水容积 %W 2 /土壤容重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内干土重,单: g/cm 3。
容重是土壤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参数,在土壤工作顶用途较广,以下举例说明。
(1)判断土壤的松紧程度 容重可用来表示土壤的松紧程度,疏蓊或有团粒构造的土壤容重小,紧实板结的土壤则容重要,以下表。
容重 松紧程 孔隙度 (g/cm 3) 度(%)最松 > 60松 60~56合适 56~52稍紧 52~50紧 < 50优选(2)计算土壤重量每公顷或每亩耕层土壤有多重,可用土壤的均匀容重来计算,相同必定面积土壤(地)上的挖土或盆裁填土量,也要利用容重来计算。
例 1:一个直径为 40cm,高为 50cm 的盆,假如按3容重计算,问需装多少(干)土?解: (40/2)250 1.15 = 72220克 = 72 公斤如一亩地面积( 6.67 106cm2)的耕层厚度为20cm ,容重为3,其总重量为:10620 108(g) = 150(t) = 150000kg = 30 万斤土(3)计算土壤各组分的数目依据土壤容重,能够计算单位面积土壤的水分、有机质含量、养分和盐分含量等,作为浇灌排水、养分和盐分均衡计算和施肥的依照。
土壤容积含水量的计算公式
土壤容积含水量的计算公式是指在一定体积的土壤中所含水分的比例。
这个比例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计算,即:
土壤容积含水量 = (土壤中的水分质量 / 土壤的干重)×100%
其中,土壤中的水分质量是指在一定体积的土壤中所含的水分的质量,而土壤的干重则是指在同样的体积下,土壤中不含水分的质量。
这个公式的计算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先将一定体积的土壤取出来,然后将其干燥,得到土壤的干重。
接着,将同样的土壤放入一个称量器中,测量其重量,得到土壤中的水分质量。
最后,将这两个数值代入公式中,就可以得到土壤容积含水量的百分比。
土壤容积含水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可以反映出土壤的水分状况。
如果土壤容积含水量过低,就会导致土壤干旱,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而如果土壤容积含水量过高,就会导致土壤过于湿润,影响植物的根系呼吸和吸收养分。
因此,了解土壤容积含水量的计算方法,对于农业生产和土地管理都非常重要。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土壤容积含水量来判断土壤的水分状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增加灌溉量、改善排水条件等,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土壤容积含水量的计算公式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
们更好地了解土壤的水分状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农业生产和土地管理的顺利进行。
率。
土壤含水率是农业生产中一重要参数田间持水量:指在地下水较深和排水良好的土地上充分灌水或降水后,允许水分充分下渗,并防止其水分蒸发,经过一定时间,土壤剖面所能维持的较稳定的土壤水含量(土水势或土壤水吸力达到一定数值)。
达到田间持水量时的土水势为-50~-350毫巴,大多集中于-100~-300毫巴间。
田间持水量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土壤所能稳定保持的最高土壤含水量,也是土壤中所能保持悬着水的最大量,是对作物有效的最高的土壤水含量,且被认为是一个常数,常用来作为灌溉上限和计算灌水定额的指标。
但它是一个理想化的概念,严格说不是一个常数。
虽在田间可以测定,但却不易再现,且随测定条件和排水时间而有相当的出入。
故至今尚无精确的仪器测定方法。
固态水,土壤水冻结时形成的冰晶。
汽态水,存在于土壤空气中。
束缚水,包括吸湿水和膜状水。
自由水,包括毛管水、重力水和地下水。
吸湿水:干土从空气中吸着水汽所保持的水,称为吸湿水。
田间持水量,是土壤饱和含水量减去重力水后土壤所能保持的水分。
重力水基本上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此时土壤水势为-0.3巴。
萎蔫系数,是植物萎蔫时土壤仍能保持的水分。
这部分水也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此时土壤水势为-15巴。
田间持水量与萎蔫系数之间的水称为土壤有效水是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部分。
当然,一般在田间持水量的60%时,即土壤水势-1巴左右就采取措施进行灌溉。
土壤饱和含水量(saturated moisture)是指土壤颗粒间所有孔隙都充满水时的含水量,亦称持水度。
在沙质土壤中,饱和含水量在25~60%范围内。
有机土如泥炭土或腐泥土的饱和含水量可达100%。
墒,指土壤适宜植物生长发育的湿度。
墒情,指土壤湿度的情况。
土壤湿度是土壤的干湿程度,即土壤的实际含水量,可用土壤含水量占烘干土重的百分数表示:土壤含水量=水分重/烘干土重×100%。
也可以土壤含水量相当于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比,或相对于饱和水量的百分比等相对含水量表示。
1. 实验二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烘干法与酒精燃烧法)一、目的意义进行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解田间土壤的实际含水情况,以便及时进行播种、灌排、保墒措施,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或联系作物长相长势及耕作栽培措施,总结丰产的水肥条件。
二是风干土样水分的测定,是各项分析结果计算的基础。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方法很多,如烘干法、酒精燃烧法和中子测量法等,其中烘干法是目前国际上土壤水分测定的标准方法,虽然需要采集土样,并且干燥时间较长但是因为它比较准确,且便于大批测定,故为常用的方法。
二、土壤自然含水量的测定土壤自然含水量是指田间土壤中实际的含水量,它随时在变化之中,不是一个常数。
土壤自然含水量测定的方法,介绍烘干法和酒精燃烧法。
(一)烘干法1.方法原理 将土壤样品放在105℃±2℃的烘箱中烘至恒重,求出土壤失水重量占烘干重量的百分数。
在此温度下,包括吸湿水(土粒表面从空气中吸取活动力强的水汽分子而成的一种水分)在内的所有水分烘掉,而一般土壤有机质不致分解。
2.操作步骤(1)将铝盒擦净,烘干冷却,在1/100天平上称重,并记下铝盒号码(A )。
(2)在田间取有代表性的土样(0~20cm )20g 左右,迅速装入铝盒中,盖好盒盖,带回室内(注意铝盒不可倒置,以免样品撒落),在天平上称重(B ),每个样品至少重复测3份。
(3)将打开盖子的铝盒(盖子放在铝盒旁侧或盖子平放在盒下),放人105℃±2℃的恒温箱中烘6~8小时。
(4)待烘箱温度下降至50℃左右时,盖好盖子,置铝盒于干燥器中30分钟左右,冷却至室温,称重(C ),如无干燥器,亦可将盖好的铝盒放在磁盘或木盘中,待至不烫手时称重。
(5)然后,启开盒盖,再烘4小时,冷却后称重,一直到前后两次称重相差不超过1%时为止(C )。
3.结果计算土壤含水量(%)=100A C C B ⨯--式中:A — 铝盒重(g )B — 铝盒加湿土重(g )C — 铝盒加烘干土重(g )4.注意事项(1)烘箱温度以105℃±2℃为宜,温度过高,土壤有机质易碳化逸失。
土壤有效含水量计算公式在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研究中,土壤有效含水量可是个相当重要的概念。
那啥是土壤有效含水量呢?简单来说,就是土壤中能够被植物有效利用的水分含量。
而要算出这个量,就得用到特定的计算公式啦。
先来说说为啥要关心这个土壤有效含水量。
就拿我去年夏天去农村调研的事儿来说吧。
我到了一个种玉米的村子,那的农民们可愁坏了。
因为他们发现,虽然浇了不少水,可玉米还是长得蔫蔫的。
这就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土壤有效含水量,浇水没浇到点子上。
咱们来看看这个计算公式。
土壤有效含水量 = 田间持水量 - 凋萎系数。
这里面的“田间持水量”,指的是在地下水较深和排水良好的土地上充分灌水或降水后,允许水分充分下渗,并防止其水分蒸发,经过一定时间,土壤剖面所能维持的较稳定的土壤水含量。
而“凋萎系数”呢,就是指植物开始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量。
比如说,经过测量,某块地的田间持水量是 30%,凋萎系数是 10%,那这块地的土壤有效含水量就是 30% - 10% = 20%。
这就意味着,这块地中能被植物有效利用的水分含量占土壤总量的 20%。
那这个公式咋用呢?还是说回那个种玉米的村子。
我们帮农民测了他们地里的相关数据,算出了土壤有效含水量。
然后根据玉米生长不同阶段的需水量,给他们制定了合理的浇水计划。
结果,后来那玉米长得可精神啦!不过,要注意的是,这个公式虽然好用,但在实际应用中也有一些局限性。
比如说,不同的土壤类型、质地,还有植被覆盖情况等等,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而且测量这些数据的时候,也得用专业的仪器和方法,才能保证结果准确。
再举个例子,有一次我在一个果园里,果农就问我:“为啥我这果树有时候看着缺水,有时候又水太多了呢?”我给他解释了土壤有效含水量的概念,还帮他测了测,发现是他浇水的方式不太对。
根据计算结果,调整了浇水策略后,那果子结得又大又甜。
总之啊,土壤有效含水量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用好了,那对农业生产可是大有益处。
实验一土壤含水量的测定一、测定意义严格地讲,土壤含水量应称作土壤含水率,因其所指的是相对于土壤一定质量或容积个的水量分数或百分比,而不是土壤所含的绝对水量。
土壤含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土壤的固、液、气三相比,以及土壤的适耕性和作物的生长发育。
因此在农业生产中,需要经常了解田间土壤含水量,以便适时灌溉或排水,保证作物生长对水分的需要,并利用耕作予以调控.达到高产丰收的目的。
二、方法选择的依据土壤含水量目前常用的测定方法有:烘干法、中子法、γ射线法和TDR法(又称时域反射仪法)。
其中后二种方法需要待别的仪器,有的还需—定的防护条件,这里不再作详细介绍,只介绍较为简便的烘干法、酒精燃烧法和野外测定法。
三、土壤含水量(自然含水量)的测定(一)实验室烘干法测定烘干法的优点是简单、直观,缺点是采样会干扰田间土壤水的连续性,取样后在田间留下的取样孔(尽管可埂实),会切断作物的某些根并影响土地水分的运动。
烘干法的另一个缺点是代表性差。
田间取样的变异系数为l0%或更大,造成这么大的变异,主要是由于土壤水在团间分布不均匀所造成的。
影响土壤水在田间分布不均匀的因素主要有土塌质地、结构以及不同作物根系的吸水作用和植冠对降雨的截留等。
尽管如此,烘干法还是被看成测定土壤水含量的标准方法。
为避免取样误差,最好按上坟基质特征如土地质地和结构分层取样.而不是按固定间隔深度采样。
1.方法原理土壤中所含的水分在105-110℃条件下能汽化,变成水蒸汽而脱离土壤。
2.仪器设备烘箱、铝盒、取土钻、台秤。
3.操作步陈(1)将铝盒擦净,烘干冷却,称重(可用感量0.1g台秤)。
(2)田间取土15-20g装入已知重量的铝盒中,到室内称重,记录土样的湿质量m t,置于105-110℃烘箱中6—8h至恒重,然后测定烘干土样,记录土样的干质量m s。
4.结果计算(2)根据公式θm=m w/m s×100%,计算土样含水量,其中:m w= m t-m s,θm表示土样的质量含水率,习惯上又称为质量含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