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道工程课程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19.49 KB
- 文档页数:13
第1篇一、背景及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运事业得到了迅速崛起。
水运工程施工作为水运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物流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培养具备水运工程施工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我们开展水运工程施工课设,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课程内容1. 水运工程概述介绍水运工程的概念、分类、特点和发展趋势,使学生了解水运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2. 水运工程施工技术(1)水运工程地质勘察与地基处理:介绍水运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成果分析及地基处理技术。
(2)水运工程测量与定位:讲解水运工程测量的原理、方法和仪器,以及定位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
(3)水运工程结构设计:阐述水运工程结构设计的原理、方法和要求,包括桥梁、码头、船坞等结构设计。
(4)水运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介绍水运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进度计划、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3. 水运工程施工实践(1)施工现场实习:组织学生参观水运工程施工现场,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2)施工工艺模拟:利用模拟软件,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施工工艺模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施工方案设计:学生分组进行水运工程施工方案设计,包括施工组织设计、进度计划、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等方面。
4. 水运工程施工质量控制(1)原材料质量控制:讲解水运工程施工中常用原材料的种类、性能及质量控制方法。
(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介绍水运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如混凝土浇筑、钢筋绑扎、模板安装等。
(3)竣工验收:讲解水运工程施工竣工验收的标准、程序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实际案例,提高教学效果。
2.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观施工现场、进行施工工艺模拟和施工方案设计,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水运工程施工案例,使学生掌握水运工程施工的规律和技巧。
4.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第1篇一、工程概况1. 工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航运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航道作为航运业的基础设施,其畅通与否直接关系到航运业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由于航道淤积、航道尺度不足等原因,部分航道出现了通航能力下降、船舶航行困难等问题。
为提高航道通航能力,保障航运安全,本工程对某航道进行疏浚。
2. 工程目的(1)提高航道通航能力,满足船舶通行需求;(2)降低船舶航行风险,保障航运安全;(3)优化航道布局,提高航道利用率;(4)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升航运经济效益。
3. 工程地点某航道全长XX公里,起点为XX,终点为XX,沿线涉及XX市、XX县、XX乡等地区。
二、工程内容1. 航道疏浚(1)疏浚范围:航道全线,包括主航道、支航道、锚地、停泊区等;(2)疏浚深度:根据航道等级、船舶吃水深度、航道通航要求等因素,确定疏浚深度;(3)疏浚宽度:根据航道等级、船舶通航宽度、航道弯曲半径等因素,确定疏浚宽度;(4)疏浚方法:采用机械疏浚、水力冲刷、人工清淤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2. 航道整治(1)航道整治范围:航道全线;(2)整治措施:采用护岸、疏浚、护坡、清淤等工程措施;(3)整治目标:提高航道稳定性,降低船舶航行风险。
3. 航道附属设施建设(1)建设内容:航道管理设施、航道监测设施、航道应急设施等;(2)建设目标:提高航道管理水平,保障航道安全畅通。
三、工程规模1. 疏浚工程(1)疏浚总量:XX万立方米;(2)疏浚宽度:XX米;(3)疏浚深度:XX米。
2. 整治工程(1)护岸长度:XX米;(2)护坡长度:XX米;(3)清淤量:XX万立方米。
3. 附属设施建设(1)航道管理设施:XX座;(2)航道监测设施:XX套;(3)航道应急设施:XX套。
四、施工组织1. 施工队伍(1)施工队伍由具有航道疏浚、整治、附属设施建设等相关资质的企业组成;(2)施工队伍具备丰富的施工经验,具备相应的技术水平和施工设备。
船闸平⾯设计航道⼯程课程设计题⽬信江某⽔利枢纽船闸总体设计学院:船舶⼯程学院专业:港⼝航道与海岸⼯程学号: 2012012119 姓名:魏冠⾂⽇期: 2016年1⽉⽬录1. 设计基本资料 01.1. 设计背景 01.2. 设计资料 01.3. 设计船队尺⼨ 01.4. 设计标准、规范 (1)2. 船闸总体布置 (1)2.1. 船闸基本尺度的确定 (1)2.1.1. 闸室有效长度 (1)2.1.2. 闸室有效宽度 (2)2.1.3. 门槛最⼩⽔深 (2)2.2. 船闸线数和级数 (3)2.3. 船闸各部分⾼程的确定 (3)2.3.1. 上下游闸门门顶⾼程 (3)2.3.2. 上下游闸⾸门槛顶⾼程 (3)2.3.3. 上下闸⾸墙顶⾼程 (4)2.3.4. 船闸上下游导航和靠船建筑物顶部⾼程 (4) 2.3.5. 闸室墙顶⾼程 (4)2.3.6. 闸室底板顶⾼程 (4)2.3.7. 上下游引航道底⾼程 (5)2.4. 引航道平⾯布置及尺度确定 (5)2.4.1. 引航道平⾯布置 (5)2.4.2. 引航道尺⼨计算 (6)2.4.3. 引航道宽度 (6)2.4.4. 引航道最⼩⽔深 (7)2.5. 船闸通过能⼒计算 (7)2.5.1. 过闸时间 (7)2.5.2. 通过能⼒ (8)2.6. 船闸耗⽔量计算 (9)3. 船闸输⽔系统选型 (9)3.1. 输⽔阀门处廊道断⾯⾯积 (10)4. 船闸闸门选型 (10)5. 闸⾸布置 (11)6. 船闸闸室结构初步设计 (11)7. 船闸总体布置原则 (11)8. 船闸布置图 (12)8.1. 船闸总平⾯布置图(附图1) (12)8.2. 船闸纵断⾯布置图(附图2) (12)1.设计基本资料1.1.设计背景信江位于江西省东部,发源于浙赣边境的怀⽟⼭,全长306km。
信江⾃贵溪⾄双港长104km,某⽔利枢纽在鹰潭下游12.5km 处,其中贵溪⾄鹰潭长28.3km,最⼩⽔深0.4m;鹰潭⾄乐安河⼝长104.4km,最⼩⽔深0.7m;乐安河⼝以下⾄双港长14.7km,⽔深1.8m,航宽70m,船舶常年通畅⽆阻。
航道局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述本次航道施工项目旨在改善和优化具体航道名称的通航条件,提高航道的通过能力和安全性。
该航道位于地理位置,是连接相关区域的重要水上交通通道。
本工程的主要施工内容包括航道疏浚、护岸工程、航标设置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等。
施工范围从起点位置至终点位置,全长约具体长度公里。
二、施工准备(一)技术准备1、收集和分析与工程相关的地质、水文、气象等资料,为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2、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察,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包括地形、地貌、周边环境等。
3、编制详细的施工图纸和施工工艺流程,明确施工中的各项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二)物资准备1、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提前采购施工所需的各类材料,如石料、水泥、钢材等,并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2、配备充足的施工机械设备,如挖泥船、起重机、运输车辆等,并对设备进行调试和维护,确保其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正常运行。
(三)人员准备1、组建施工管理团队,包括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等,明确各人员的职责和分工。
2、招聘和培训施工操作人员,如挖泥工人、砌石工人、机械驾驶员等,确保其具备相应的技能和安全意识。
(四)现场准备1、搭建施工临时设施,如办公区、生活区、仓库等,为施工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2、清理施工现场的障碍物和垃圾,平整场地,修筑施工道路,确保施工车辆和人员能够顺利通行。
三、施工方案(一)航道疏浚1、根据航道的淤积情况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挖泥船进行疏浚作业。
挖泥船的类型包括绞吸式挖泥船、抓斗式挖泥船等。
2、制定合理的疏浚路线和施工顺序,确保疏浚工作的高效进行。
在疏浚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挖泥深度和宽度,避免超挖和欠挖。
3、对疏浚出来的淤泥和泥沙进行妥善处理,可采用吹填、抛泥等方式,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避免对周边水域造成污染。
(二)护岸工程1、根据航道的岸坡情况和水流条件,选择合适的护岸形式,如重力式挡土墙、板桩护岸、生态护岸等。
港口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指导书设计开始日期.............. 设计完成日期.............. 指导教师.................. 港航教研室主任............港口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有关学科的知识,对沉箱重力式顺岸码头结构的设计步骤和方法有一初步了解,巩固和加深所学的部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在运算、编写说明书和绘图等方面得到基本训练。
初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步骤(一)沉箱重力式顺岸码头标准断面一般由墙身、胸墙、抛石基体、墙后回填和码头设备等几部分组成。
进行一项工程设计时,首先根据设计任务书提供的水文、气象、地质等资料,考虑施工条件和使用要求拟定码头标准断面各部分构造和尺寸即构造设计,然后进行强度和稳定性验算。
1、码头前沿顶标高和码头前沿底标高根据设计水位和《规范》及实际地质、水文、使用要求等综合确定。
2、码头底宽码头底宽是决定码头工程量和造价的一个主要尺度。
确定码头底宽的方法,一般是按已往工程实践的经验并对比已建成的、设计资料类似的码头初步拟定码头底宽,然后粗略的进行沿码头底面的抗滑稳定性和抗倾稳定性及地基应力的验算。
根据验算结果,加大或减少码头底宽,直至获得一个比较合适的底宽为止。
根据这个底宽进行码头断面构造设计和沉箱的构造设计及沉箱浮游稳定验算,再详细进行码头的各项稳定验算,最后确定出比较经济合理的码头底宽3、胸墙设计(1)顶宽:胸墙上有安装门机前轨、管沟、系船柱等设备要求时,其顶宽应满足安装设备要求;当没有上述设备时,其顶宽一般不应小于0.8 米。
2)底宽:应满足沿胸墙底面的抗滑稳定性和抗倾稳定性的要求并满足安装设备(如管沟)的要求。
安装系船柱的部位,如胸墙的稳定性不够,可局部加大胸墙的顶宽和底宽。
3)底部标高:一般胸墙均采用现场灌注混凝土,所以胸墙底部标高不得低于施工水位。
航道疏浚工程设计要点分析航道疏浚工程是航运行业中的重要工程,主要目的是保证水道深度和安全性,确保船只通畅航行。
航道疏浚工程的设计是整个工程的关键,设计要点的分析和确定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使用效果。
1.环境和地质条件分析在开始设计之前,需要对航道所处的环境条件进行分析,例如湖泊、河流或海洋等。
在这里需要考虑的因素有水文潮汐、水文流量、风浪海况、沉积物性质、沉淀速率、河道曲线半径等。
同时还需要对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包括地质构造、土层组成、岩层状况、岩土力学参数等。
2.疏浚深度和宽度确定在设计中需要确定疏浚深度和宽度,这是本次疏浚工程的关键。
需要根据船只吃水和水深的关系,以及船舶通行要求和所处的环境条件来确定疏浚深度和宽度。
在深度和宽度的确定中,还需考虑到河流的水流情况,以及河流两岸的地形地势。
3.疏浚方法和设备选择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选择合适的疏浚方法和设备。
疏浚方法包括机械疏浚、水下爆破疏浚、积水拦切疏浚等。
需要根据具体的环境条件和工程要求来确定疏浚方法。
同时,在确定疏浚方法的同时也需要选择合适的疏浚设备。
例如选择挖掘机疏浚时需要考虑挖掘机操作空间和深度范围,还需要考虑机械稳定性和可靠性等。
4.沉积物处理当航道在疏浚工程中清除了大量的沉积物后,需要做好沉积物的处理。
这些沉积物可能会对水体造成污染或占用河道水面,因此需要进行妥善的处理。
处理方式可能会包括泄洪或倾倒,或者将沉积物用于填补其他地区。
5.设计成本控制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成本控制问题。
需要根据工程需求和环境条件进行精细化预算,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
在选择疏浚方法和设备时要综合考虑工期、市场价格和维护成本等因素,控制总体成本。
此外,需要对成本进行长远考虑,根据使用年限和维护期间预算成本。
综上所述,在航道疏浚工程设计中需充分考虑各种环境因素,和工程的实际需求,同时要确保工程的可实行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这些要求都需要在设计中做到全面权衡,从而确保工程的质量和效果符合需求。
港口航道设计指南一、港口航道设计概念港口航道是指连接港口与外海或内陆水域的水域通道,是船舶进出港口必经之路。
港口航道设计是为了便利船舶进出港口和保障船舶安全而进行的一项技术工作。
港口航道设计需要考虑港口地理环境、水文气象条件、航道自身条件等因素,以确保航道畅通、安全和高效。
二、港口航道设计原则1.安全原则。
港口航道设计应以保障船舶安全为首要原则,确保船舶进出港口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高效原则。
港口航道设计应考虑船舶航行的效率和经济性,使航道布局合理、航行通畅。
3.环保原则。
港口航道设计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废水排放、减少能源消耗等。
4.经济原则。
港口航道设计应合理利用资源,节约成本,确保设计方案的经济可行性。
5.协调原则。
港口航道设计应与港口其他设施、水文气象条件等相协调,确保各项工程之间的协调运行。
三、港口航道设计要素1.航道宽度。
航道宽度直接关系到船舶航行的自由度和安全性。
一般来说,根据船舶的尺寸和载重量确定航道宽度。
2.水深。
航道水深是指在船舶航行时,船体下部到水面的垂直距离。
港口航道设计需要考虑船舶吃水深度,保障船舶安全通行。
3.航道标志。
航道标志是指设立在航道中的水域标志,如航标、航路灯等,用于指引船舶的航行方向、安全区域等。
4.导航设施。
港口航道设计需要考虑设置导航设施,包括雷达、无线电导航、航道指示标志等,以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5.港口岸线。
港口岸线是指连接港口航道与码头的水域,港口岸线设计需要考虑船舶靠泊、装卸货物等方面的需求。
6.水文气象条件。
水文气象条件是指港口所在地区的水文、气象情况,包括潮汐、风力、海浪等,需要在设计中考虑这些因素对船舶航行的影响。
7.交通管控。
港口航道设计需要考虑交通管控制度,包括船舶航行规则、船舶排队等,以确保航道交通有序。
四、港口航道设计技术要求1.船舶类型。
根据不同类型的船舶,确定航道的设计要求,如大型船舶需要更宽的航道,水深更深等。
航道疏浚工程方案设计规范一、前言航道疏浚是指对航道水域中的泥沙、淤泥等物质进行清除、清淤和清理的工程活动。
航道疏浚工程是为了保证航道的深水通航条件,维护水域交通畅通和安全的重要工程。
为了规范航道疏浚工程的设计和实施,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二、航道疏浚测量及资料收集1.航道疏浚前,需要对疏浚区域进行详细的测量,获取疏浚区域的地形、水深、泥沙分布等资料。
测量方法应该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包括卫星测量、激光测距、声学测深等,以确保获取准确可靠的资料。
2.在资料收集过程中,需要对航道水域进行水质检测,了解疏浚区域的水质情况,以确保疏浚工程对水域环境的影响。
3.资料收集包括但不限于地形图、水深图、泥沙分布图、水质检测报告等,资料应该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或专业人员进行采集和整理。
三、疏浚方案设计1.根据资料收集的结果,结合航道疏浚的实际情况,制定疏浚方案。
疏浚方案应该明确疏浚的范围、深度要求、疏浚方式、施工方法等。
2.根据疏浚深度要求,确定疏浚的机械设备和工艺流程,包括挖掘机、吸泥船、输泥管道等设备的选择和配备。
3.疏浚方案中应该注明对水域环境的影响评估和保护措施,以确保疏浚工程对水域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四、疏浚施工管理1.疏浚施工前,应进行施工方案的审批和备案。
2.疏浚施工应按照疏浚方案进行,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确保施工质量。
3.疏浚施工期间,应配备专业的安全监护人员,强化施工安全管理,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4.施工过程中,应根据航道水域的水文气象条件,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防止因水位变化或风浪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
五、疏浚后处理和监测1.疏浚完成后,需要对疏浚区域进行清理和复垦,恢复水域的生态环境。
2.疏浚后应对航道水域进行监测,了解疏浚后水深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水深不足或淤泥堆积等问题。
3.对疏浚工程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分析疏浚对水域通航条件和水质环境的改善情况。
六、结语航道疏浚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对保证航道的畅通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海港航道设计概述随着国际贸易货运量增长,为降低货物运输的成本,各种船舶尺度迅速增加。
因此,为船舶进出港口提供有效而安全的航行通道,已成为海港建设和疏浚工程的关键问题。
尤其是近40年来,疏浚技术的进步,港口运量急剧增加,世界范围的原油、煤炭、矿石和集装箱运输的迅速发展,促使一些营运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老港,为接纳大型或超大型船舶,加大港口的通过能力,不得不重新规划和浚深拓宽航道。
我国一些新建海港和河口港,由于地质、潮汐、风浪流和泥沙回淤的影响,其航道设计是港口建设中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作为一个单独航道项目研究通常有如下几个方面:(1)使用该航道的港口泊位情况:泊位数、泊位吨级、最大泊位吨级、规划建设情况等;(2)调查港口腹地的经济资源及近期、中期、远期发展状况,调查港口货源、货种、流向和不同发展时期的货运量,以此论证船舶运输和合理性和航道建设规模;(3)调查通航船舶的有关资料,包括两年来进港船型统计及增长率;来港船舶不平衡系数;最大船型主尺度;不同专用船、特别是LPG,LNG及其它危险品船来港情况,经济船型论证及设计船型的发展趋势;(4)分析计算建设该航道所产生的效益一、航道选线通常航道的一端是由港口的位置决定的,当进出港口的水域水深满足船舶航行的水深要求时,航道选线将不受疏浚工程费的限制,仅考虑风、流、浪、导助航设施布设等因素,而当进出港水域水深不能满足船舶航行时,还需考虑疏浚工程量、施工、维护等因素。
选择进港航道最佳方位是港口总体规划、可行性研究和总平面布置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因此,航道选线要贯彻操船安全、挖方量少、施工期短、疏浚维护方便和投资省等技术经济合理原则。
为了有助于航道设计者掌握选线方法,建议有关选线设计的布置原则和要求如下:一、充分了解及分析地质地貌及泥沙条件二、论证航行安全三、分析研究水文气象条件四、河口航道选线原则二、航道宽度1)、确定航道宽度的方法1、实船观测方法2、船舶模拟试验3、操船模拟装置试验4、数学模拟计算5、理论和统计计算法2)、单双航道的确定由单航道拓宽为双航道.建议按以下几种情况确定:1、每天进出港船流密度大于航道全天候通航时船舶艘次数的90%;2、航道较长,船流密度较大,经技术经济论证拓宽航道较为经济;3、到港船舶吨位范围较大时,可采用复式航道(即一侧为大船,另一侧为小船航行)或大船为单航道,小船为双航道;4、当河口港航道较长,中途有较长的浅滩或多处浅段时,船舶不能调度避让,可建设双向航道。
航道工程设计规范1991年10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实施细则》、199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内河航标管理办法》、2002年8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
一、内河航道的级别划分的标准根据GBJ139-9.中航道等级划分为7个级别. 一级5000t 二级2000t 三级1000t 四级500t 五级300t 六级100t 七级,50吨级船舶的航道尺度标准二、闽江船舶种类主要分为客船货船工程船1、客船:2.货船(1)普通货船:货物相对固定,货舱设计成多层甲板结构通常为2-3层甲板,并配吊杆或起重机。
(2)散装船:专门运散货等,由于散货不怕压,货舱均为单甲板。
(3).木排:人工捆扎成型的排型。
(4).驳船:无动力船舶。
3、工程船(1)疏浚用船舶:主要从事水上作业。
(2)工作船舶:进行服务性或专业性工作的专用船舶,4、渔船:主要为个人、体积较小,从事临近水域作业。
三、内河航道管理1、内河航道从管理上可划分为国家航道、地方航道及专用航道其中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常年(不包括封冻期)通航三百吨级以上(含三百吨级)船舶的内河干线航道属国家航道;2、航道及航道设施“航道” 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沿海、江河、湖泊、水库、渠道和运河内船舶、排筏在不同水位期可以通航的水域;“航道设施” 是指航道的助航、导航、绞滩和通信设施、整治建筑物、航运梯级、过船建筑物(指船闸、升船机、水坡、航运渡槽和隧洞)、航道水文监测设施、航道测量标志、航道段(站)房、航道工程船舶基地和其他航道工程设施;“与通航有关的设施”是指对航道的通航条件有影响的闸坝、桥梁、渡槽、架空电线、水下电缆、管道、隧道、码头、驳岸、栈桥、护岸矶头、滑道、房屋、涵洞、抽(排)水站、固定渔具、贮木场等拦河、跨河、临河建筑物和其他工程设施。
3、航道管理机构国家航道及其航道设施由交通部按海区和内河水系设置的航道管理机构或者交通部委托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主管部门设置的航道管理机构负责管理。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1103)一、基本学制与学习年限基本学制:4年;学习年限:3-6年。
二、学位授予工学学位。
三、专业定位本专业坚持“港航并重、河海兼顾”,将专业教育与大土木工程教育和执业资格制度教育相结合,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教学改革为先导,更新教育理念,培养具有“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善管理、会创新”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同时瞄准世界港口航道工程教学科研一流大学的专业发展水平,强化内河港口航道教学科研特色,将本专业建成特色鲜明、专业教学和科研水平在我国水运工程领域位居前列,具有国际影响,总体水平处于国内一流的港口航道工程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
四、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掌握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领域及其他相关工程领域的相关原理和知识,具有工程管理、技术经济和人文科学等方面知识,获得工程师良好训练,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宽厚,实践能力突出,具有继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本专业学生通过4年大学学习与实践训练,毕业后具备“治河筑港”的基本能力,能够胜任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项目的勘测、设计、施工、管理和应用研究等工作;通过短期在岗学习或实践后,也能胜任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海洋工程、市政工程等相近专业的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
五、培养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比较系统、扎实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数学、外语、计算机科学、水力学、工程水文学、工程地质、工程力学、河流动力学、海岸动力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基础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2.受到本专业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的基本训练,掌握港口工程学、航道工程学、渠化工程学、水运工程施工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备制图、运算、实验、表达、综合分析和书写报告的实践能力,具备从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设计、施工、勘测和规划等所必需的基本能力;3.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了解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科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具有创新意识及初步的科技开发、研究和组织管理能力;4.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5.了解国家关于本行业相关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自然和社会的影响;6.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第1篇一、工程概况1.1 工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路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航道作为水路运输的基础设施,其建设与维护直接关系到水路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本工程旨在对某航道进行施工改造,以提高航道的通行能力,保障船舶安全通行。
1.2 工程规模本工程航道全长XX公里,其中疏浚工程长度XX公里,整治工程长度XX公里。
航道宽度由原来的XX米拓宽至XX米,水深由原来的XX米加深至XX米。
1.3 工程内容(1)航道疏浚:清除航道内的泥沙、礁石等障碍物,保证航道水深和宽度。
(2)航道整治:加固航道边坡,修复损坏的护岸结构,确保航道稳定。
(3)航标设置:设置航标,为船舶提供导航服务。
(4)配套设施建设:建设航道管理站、船舶停靠点等配套设施。
二、施工方案2.1 施工组织2.1.1 施工单位成立航道施工项目部,负责工程的组织、协调和实施。
2.1.2 施工队伍根据工程特点,组建一支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包括疏浚、整治、航标设置等专业的技术人员。
2.1.3 施工设备根据工程需要,配置相应的施工设备,如疏浚船、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打桩机、测深仪等。
2.2 施工顺序(1)航道疏浚:按照从上游到下游的顺序进行疏浚,确保疏浚后的航道满足设计要求。
(2)航道整治:在疏浚完成后,对航道边坡进行加固,修复损坏的护岸结构。
(3)航标设置:在航道整治完成后,设置航标,为船舶提供导航服务。
(4)配套设施建设:在航道施工的同时,建设航道管理站、船舶停靠点等配套设施。
2.3 施工方法2.3.1 航道疏浚采用绞吸式疏浚船进行疏浚,确保疏浚深度和宽度符合设计要求。
疏浚过程中,严格控制泥沙排放,防止污染。
2.3.2 航道整治采用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等设备进行航道整治,加固航道边坡,修复损坏的护岸结构。
2.3.3 航标设置采用打桩机将航标桩打入河床,设置航标,为船舶提供导航服务。
2.3.4 配套设施建设根据工程需要,建设航道管理站、船舶停靠点等配套设施。
航道工程课程设计 题目:某船闸总体设计 学院:船舶工程学院 专业: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学号: 姓名: 日期: 目 录 1设计基本资料 1.1航运资料 1.2设计标准、规范 1.3地质地震资料 1.4水文资料 1.5气象资料 2 船闸总体布置 2.1船闸基本尺度的确定 2.2船闸线数和级数 2.3船闸各部分高程的确定 2.4引航道平面布置及尺度确定 2.5船闸通过能力计算 2.6船闸耗水量计算 2.7船闸附属设施布置 3 船闸输水系统选型 4 船闸闸门选型 5 闸首布置 6 船闸闸室结构设计 7 附图 6.1船闸总平面布置图 6.2船闸纵断面布置图 1设计基本资料 1.1航运资料 (1)航道等级:V级。集装箱船装载16TEU,相当于载重量为300t的货船。 (2)建筑物等级: 闸室,闸首按Ⅲ级建筑物设计;导航建筑物,靠船建筑物按Ⅳ级建筑物设计。 (3)设计船型: 设计船型尺度表 船型 总长L(m) 型宽B(m) 设计吃水T(m) 16TEU船 40~42 6.6 2.0 100t油船 29~31 5.0 1.2~1.6 (4)货运量 近期:160万吨/年;远期: 200万吨/年。 (5)年通航天数270天。 1.2设计标准、规范 (1)船闸总体设计规范,JTJ305-2001,人民交通出版社 (2)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3)船闸闸阀门设计规范,JTJ308-2003,人民交通出版社 (4)船闸水工建筑物设计规范,JTJ307-2001,人民交通出版社 (5)船闸输水系统设计规范,JTJ306-2001,人民交通出版社 (6)渠化工程,刘晓平、陶桂兰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7)航道工程学,程昌华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8)航道工程学(Ⅱ),詹世富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9)港口工程制图标准,JTJ206-96,人民交通出版社 (10)船闸启闭机设计规范,JTJ265,人民交通出版社 1.3地质地震资料 场区主要由粉土、粘性土和砂土组成,场地土除第①-1层为软弱土外,其它各层均属中软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河道沿程各层土质主要由粉土、粉砂、粘性土和砂土组成,各层均属中软土,承载力标准值80~100kPa。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 场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相应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 1.4水文资料 特征水位: 上游设计洪水位:17.15m (黄海工程,下同) 下游设计洪水位:13.5m 上游校核洪水位:18.0m 上游设计最高通航水位:17.15m 上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13.8m 下游设计最高通航水位:13.5m 下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8.0m 1.5气象资料 多年平均气温11.3℃~12.7℃,1 月份温度最低,月平均气温-5.0℃~-5.3℃,7月份温度最高,月平均气温25.8℃~26.1℃。无霜期206d左右,最大冻土深度62 cm~70cm,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651小时~2744小时。多年平均风速为3.0~3.5m/s,历年最大风速24 m/s。多年平均蒸发量1133mm~1200mm。多年平均降雨量561~585mm,汛期降雨量占全年的80%~85%,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在7、8月份。 2 船闸总体布置 2.1船闸基本尺度的确定 船闸基本尺度包括闸室有效长度、有效宽度和门槛水深。是船闸正常通航运行过程中,可供船舶安全停泊和通过闸室的最小尺度。 1、闸室有效长度 闸室有效长度,是指船舶过闸时,闸室内可满足设计最大船队安全停泊的长度,包括船队计算长度和富裕长度两部分。 由《船闸总体设计规范》船闸闸室有效长度不小于按以下式(2.1)计算的长度,并取整数。 Lx=Lc+lf (2.1) 式中:Lx—闸室有效长度,亦指满足设计最大船队安全停泊的最小长度(m); Lc—设计船队计算长度,为一次过闸时各设计最大船队长度加各船队停泊间距长度之和(m); lf—闸室富裕长度。设计通航船舶为双排一列16TEU船,富裕长度应满足𝑙𝑓≥4+0.05𝑙𝑐。 Lc=2×42=84𝑚 ; 𝑙𝑓≥4+0.05𝑙𝑐=4+0.05×84=8.2m ; Lx=Lc+lf≥84+8.2=92.2m 。 本河道为天然河流,由《内河通航标准》4.1.4取整为120m。 2、闸室有效宽度 闸室有效宽度,指闸室内两侧墙面最突出部分之间的最小距离,并满足设计最大停靠船队停泊时两侧墙面间的最小净宽度。 由《船闸总体设计规范》船闸闸室有效宽度按以下式(2.2)和(2.3)计算: Bx=∑bc+bf (2.2) bf=∆b+0.025(n−1)bc (2.3) 式中:Bx—闸室有效宽度(m); ∑bc—同一闸次过闸船舶并列停泊于闸室的最大总宽度 (m)。在设计中船队过闸形式为16TEU船两排一列,宽度为单船宽6.6m; bf—富裕宽度(m); ∆b—富裕宽度附加值(m),bc
=6.6m<7m时,∆b≥1.0m;
n—过闸停泊在闸室的船队列数。 ∑bc=6.6m ;
bf=∆b+0.025(n−1)bc≥1.0+0.025(1−1)=1.0m ; Bx=∑bc+bf=6.6+1.0=7.6m 。 本河道为天然河流,由《内河通航标准》4.1.4取整为12m。 3、门槛最小水深 门槛水深是指在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时门槛上的最小深度,与船队(舶)最大吃水和进闸速度有关,对船队(舶)的操作性和工程总价有很大的影响。包括船舶满载吃水和富裕水深两部分。 船闸门槛最小水深指在满足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时船队满载的最大吃水加富裕深度要求的槛顶部最小水深,由《船闸总体设计规范》船闸闸室有效宽度按以下式(2.4)计算,闸室最小水深按规定其值不应小于门槛最小水深。 HT⁄≥1.6 (2.4) 式中:H—门槛最小水深(m); T—设计船队或船舶满载时的最大吃水(m),设计最大过闸船舶满载最大吃水为2m。 H≥1.6×2=3.2m 本河道为天然河流,由《内河通航标准》4.1.4可知,船闸设计等级为Ⅴ级,设计一次过闸两排一列,其最小门槛水深是2.5m,则先取门槛水深3.2m。 在确定船闸基本尺度时,还应考虑船闸最小过水断面系数n的要求。一般要求: n=ΩФ≥1.5⁄ (2.4) 式中:Ω—最低通航水位时,闸室的过水断面面积(m2),Ω=𝐵𝑋
×𝐻;
Ф—最大设计过闸船队满载吃水时船舯断面水下部分的断面面积(m2)。 n=ΩФ=(3.2×12)(6.6×2⁄⁄)=2.91>1.5断面符合要求 。 2.2船闸线数和级数 设计水头H=9.15m<30m,由《船闸总体设计规范》,采用单级船闸。单线船闸能满足设计水平年内的运输要求,所以该船闸采用单级单线船闸。 2.3船闸各部分高程的确定 1、上下游闸门门顶高程 上闸首门顶高程应为上游校核高水位加安全超高确定。18.0+0.3=18.3m(Ⅴ级船闸超高不小于0.3m)。 下闸首门顶高程为上游最高通航水位加超高确定。17.15+0.3=17.45m,取17.50m。 2、上下闸首门槛顶高程 船闸上下闸首门槛的高度应有利于船闸的应用与检修,顶部高程应为上下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值减去门槛最小水深值。 上闸首门槛高程:13.5−3.2=10.3m 下闸首门槛高程:8.0−3.2=4.8m 3、船闸上下游导航和靠船建筑物顶部高程 船闸上下游导航和靠船建筑物顶部高程应为上下游设计最高通航水位加超高值,超高值不宜小于设计过闸船舶空载时的最大干舷高度(有规范本设计船型选取不小于1.4m)。 船闸上游导航和靠船建筑物顶部高程:17.15+1.4=18.55m,为安全施工方便取18.6m。 船闸下游导航和靠船建筑物顶部高程:13.5+1.4=14.9m。 4、闸室墙顶高程 闸室墙顶高程应为设计最高通航水位加超高,其超高不小于设计过闸船队空载时最大干舷高度(有规范本设计船型选取不小于1.4m)。为18.60m。 5、上下闸首墙顶高程 船闸闸首内布置有闸门、启闭机及机电设备,为满足船闸运行的布置要求,墙顶高程应根据闸门的门顶高程、结构布置和构造要求确定。 上闸首墙顶高程:18.3+1.0=19.3m(上闸门顶高程加结构超高)。 下闸首墙顶高程:17.5+1.0=18.5m(同上),低于闸室墙顶高程,取18.6m。 6、闸室底板顶高程 闸室底板高程:8.0−3.2=4.8m。 7、上下游引航道底高程 上游引航道底高程:13.8−3.0=10.8m。 下游引航道低高程:8.0−3.0=5.0m。 2.4引航道平面布置及尺度确定 1、引航道平面布置 引航道由导航段、调顺段、停泊段、制动段和过渡段等组成。为保证通航期内过闸船队安全进出闸,设计船闸的级别为Ⅴ级,单线单级型式。设计船型为16TEU船组成的两排一列。本设计假定由水流、地质、地形条件限制,引航道采用不对称形式。为提高船舶过闸的效率和船闸的通过能力,等待过闸的船舶停靠在靠船墩旁,船队沿曲线进闸,沿直线出闸。 2、引航道尺寸计算 引航道计算图示如图:
由《船闸总体设计规范》: (1)导航段l1: l1≥lc ,lc为设计最大船长,船型尺度42m×6.6m×2.0m(长度×宽度×吃水),
lc=42m,取l1=45m。
l1L2L3导航调顺段停泊段
过渡段
bb
bb
bB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