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空间定位和区域特征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42 MB
- 文档页数:45
专题13 区域特征与区域定位1.区域的位置特征①经纬度位置:经度位置只说经度范围即可,纬度位置除了说明纬度范围外,还要说明纬度带和温度带;②半球位置:要分清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③海陆位置:如果是沿海既要说明陆地位置也要说明海洋位置,若是身居内陆则不用说明海洋位置;④相邻位置:中国的区域必须要回答相邻位置,世界区域若图中未标明相邻地区或国家可以不答。
2.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①地形特征应从地势高低、主要地形类型、各地形类型的分布及地势起伏、海岸线特征以及典型地貌分布等方面回答;②气候特征主要包括气温特征、降水特征、光照条件以及水热配合等方面回答;③气温特征应从气温高低、气温的日变化(气温的日较差)、气温年较差等方面回答;④降水特征主要包括降水总量、降水的季节变化、降水的年变化以及降水的空间分布等;⑤河流特征主要包括水文特征与水系特征;河流水文特征主要答题要点为:径流量(说大小,看降水和流域面积)、水位季节变化(说大小)、含沙量(说大小、看植被覆盖率和流速流量)、结冰期(说有无及长短,看气候)、汛期(说有无、汛期类型以及汛期长短)、流速(说大小,看落差);河流水系特征主要答题要点为:河流长度、流向、流域面积、支流多少以及支流分布特征等。
⑥生物特征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植被覆盖率以及植被类型等;⑦土壤特征主要包括:土壤厚度、土壤肥力(有机质含量高低)、颜色以及酸碱性、发育程度等。
3.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4.区域差异分析①自然地理差异分析应从气候、地形、河流水文、植被及土壤等方面分析。
②人类活动因素差异5.区域定位①经纬网定位法:要求记住七大洲的经纬度范围、主要地形区的经纬度范围,大致即可,例如澳大利亚大陆的经度范围大致是120°E—150°E;一些重要经纬线经过的大洲、地形区也是要记住的,例如:90°E 经过横河入海口,60°E经过乌拉尔山脉等。
②轮廓定位法:要求记住各大洲的轮廓以及世界主要岛屿、半岛、海峡的轮廓以辅助我们进行地图的定位。
第37讲世界地理概况【最新考纲】 1.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2.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
3.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知识体系导引区域认知:结合区域图文材料,认识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
考点一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图表填绘·助学助记1.世界海陆分布(1)填图:在方框中填写大洲、大洋的名称。
(2)填表:对照上图,完成大洲界线对比表(3)分布规律①从全球来看,地球表面积的71%为海洋,29%为陆地,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②从半球来看,陆地主要集中在________和东半球,海洋相反。
2.陆地地形类型与特征3.海底地形类型与特点(1)填图:在下图中填写海底地形类型。
(2)填表:对照上图,填写海底各地形的特点。
(1)人口分布不均①人口稠密的四个地区:图中的a______东部,b______南部,c欧洲,d北美洲东部。
②人口稀疏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________地区;终年严寒的________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2)人种分布(3)世界三大宗教5.世界的国家和地区(1)面积居于前六位的国家(2)人口数量: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其次是________。
(3)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深化拓展·精讲精练【方法规律】1.七大洲地形特征及对气候、河流的影响(1)亚洲(2)非洲(3)欧洲(4)北美洲(5)南美洲(6)大洋洲(7)南极洲2.区域空间定位的方法(1)绝对定位法(经纬网定位)经纬网成为区域地理试题中重要的背景要素。
应该在脑中用重要的经纬线编织一个“数字化”的立体地球。
如选择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180°经线、20°W、160°E、120°E等经纬线,识记这些经纬线穿越的主要大洲、国家、地形区、河流、气候类型等,然后进行组合叠加,形成“脑图”。
要牢记各大洲东、西、南、北四个边缘大致经纬度。
(2)相对定位法在区域地理学习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记住所有地理事物的经纬度。
区域地理的空间定位和区域图分析作者:黄榕贤来源:《新校园(下)》2017年第07期摘要:区域图的判读和解析是高中地理教学目标之一,是高考的重难点,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定位区域图的能力以及分析能力。
关键词:区域图;高中;地理;定位地图具有一定的形象性,有助于学生的地理学习,而且地图是地理事物空间关系的平面化,是最简单的表述地理事物空间关系的方式,因此学生需要借助地图来学习地理。
基于此,识图能力成为高中地理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地理考试也将识图作为重点考查内容。
在高考中经常见到的地图以区域图呈现,主要类型有:等值线图(等高线、等温线等)、统计图、剖面图等。
文综地理大题部分经常以区域图作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地图的能力以及对地理事物空间关系的掌握。
鉴于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区域图并掌握区域图的分析方法。
一、如何对地理事物进行空间定位高考试题中的区域图,一般不会是学生平时见到大图,而是从大图中截取出来的小图或者变式图,这样,学生的读图难度增大了,不容易空间定位。
具体来说,进行空间定位,有以下几种方法。
1. 经纬定位学生可以观察区域图上的经纬度,利用经纬度来判断区域图的空间位置。
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记忆一些重点经纬线及其对应的地理事物。
有的教师概括出了经纬交叉的47个点,学生可以对照地图找出相应的地理事物并重点记忆。
2. 根据相对关系定位有些区域地图根据经纬度不能清楚辨识出来,这时可以根据事物的相对关系进行定位,通过与明显的事物比较在方向、距离上的关系,确定该事物。
例如,东边是东北平原,西边是内蒙古高原,那么中间的山脉应为大兴安岭。
3. 建立经纬网记忆坐标系建立经纬网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建立一个完整的坐标系。
一个好的坐标系不仅可以减少工作量,还可以大幅度缩短经纬网完成的时间。
根据笔者的实际经验,选取北纬30度和东经120度作为坐标系的坐标轴,可以对学生进行讲解:东经120度大概穿过我国首都,向南看,可以看到长江入海口;向北看,可以观察到东北平原和内蒙古平原。
城市功能区的判读方法一、区域特征识别在判读城市功能区时,首先需要识别不同区域的主要特征。
根据城市规划的不同,各区域的功能定位会有所差异,如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文化区等。
通过解读地图和卫星影像,观察各区域的建筑风格、道路布局、设施配置等,可以初步判断各区域的主体功能。
二、设施使用状况设施的使用状况是判断功能区的重要依据。
例如,商业区内通常会有较多的商店、餐厅、娱乐设施等;工业区内则会有大量的工厂、仓库、物流中心等。
通过分析这些设施的分布和密度,可以进一步明确各区域的主要功能定位。
此外,设施的使用状况还能反映城市的发展状况和人口流动情况。
三、空间布局分析空间布局分析是判读城市功能区的重要手段。
通过分析城市的空间布局,可以了解各功能区的分布规律和相互关系。
例如,商业区通常位于市中心或交通便利的地段,而工业区则可能位于城市边缘或交通枢纽地带。
通过空间布局的分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发展战略。
四、人口流动情况人口流动情况是判断城市功能区的重要依据之一。
不同功能区的人口流动情况会有所不同,例如商业区和工业区的人口流动较大,而住宅区的人口流动相对较小。
通过分析人口流动数据,可以了解各区域的人口密度和流动规律,进一步判断各区域的主要功能。
五、经济活动分布经济活动分布是判断城市功能区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区域的经济活动会有所不同,例如商业区以商贸服务业为主,工业区以制造业为主。
通过分析各区域的经济活动类型和密度,可以了解各区域的主要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状况,进一步明确各区域的功能定位。
六、环境质量评估环境质量评估是判断城市功能区的重要方面之一。
不同区域的环境质量会有所不同,例如工业区可能存在一定的污染排放,商业区则可能存在噪音和空气污染等问题。
通过环境质量评估,可以了解各区域的环境状况和污染程度,进一步判断各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潜力。
同时,环境质量评估也是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标定位]区域特征就是指某特定区域内各种自然地理要素(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及自然资源等)和人文地理要素(经济、人口、城市等)综合作用形成的综合地理特征,既有对区域内地理事象的描述,也有对其成因的解释。
应掌握区域特征的两种基本方法:综合分析法和比较法。
一、区域特征从整体上认识和分析某地区的区域特征。
区域特征是各种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形成的,需通过全面、系统的分析,从整体上来认识。
在分析过程中要善于抓主导因素,例如气候酷寒是南极洲区域特征的主导因素,它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的其他自然特征(地势高、烈风、淡水资源和风能资源丰富等)和人文特征(无常住居民)。
例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简述黄河乌海至磴口段河流流向及水文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是内蒙古自治区粮、油、糖生产基地。
(4)指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自然因素,并说明进行改造的方式及可能引发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10年来,土默川平原实施退耕还草工程,使这一地区成为中国“乳都”呼和浩特的核心奶源基地。
(5)分析产生这一转变的社会经济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思归纳】全面认识区域特征(1)清楚划分类型:明确该区域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这是认识区域的第一步,起到定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