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甘草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 格式:docx
- 大小:4.31 KB
- 文档页数:2
经方芍药甘草汤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经方芍药甘草汤糖尿病的老Z高兴地告诉我,他烦人的夜间小腿抽筋消失了,方子很简单,就是芍药甘草汤:白芍药50克、生甘草5克。
他说当天晚上服药后,这么近月来再没有发过。
他连连说:这方真是神了!芍药甘草汤治疗脚抽筋是张仲景的经验。
《伤寒论》上就说芍药甘草汤治疗“脚挛急”,而且起效快,说服药后“其脚即伸”。
后世沿用,屡有验证。
所以《朱氏集验方》竟改芍药甘草汤方名为“去杖汤”!脚抽筋是俗称,医学术语为腓肠肌痉挛。
这不仅仅是局部的病变,往往也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
我曾发现一些肝病患者可以出现严重的脚抽筋,用芍药甘草汤及其加味方后,脚抽筋好转,肝病也得到控制。
此外,有些糖尿病、支气管哮喘、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肾结石急性发作、肺动脉高压、高粘血症等患者,也有类似情况。
患者不仅有脚抽筋,还有下肢发凉、走路疼痛、局部皮肤发暗浮肿、脚底开裂等。
临床上也将脚抽筋及其附带下肢的症状作为使用芍药的一个指证。
芍药甘草汤治疗脚挛急,其实也不仅是下肢肌肉的拘急痉挛,患者的腹肌也会表现的紧张。
用手按压腹部,常常感到肌肉发硬。
日本古方家吉益东洞的经验是:“腹皮挛急按之不弛”。
即腹直肌挛急,或腹壁虽弛缓,腹底肌肉却呈拘急之状。
如《建殊录》记载:“云州医生祝求马,年可二十,一日,忽苦跟痛如锥刺,如刀刮,不可触近,众医莫能处方者。
有一疡医,一位当有脓,刀辟之,亦无效矣。
于是迎先生,诊之,腹皮挛急,按之不弛,为芍药甘草汤饮之,一服,痛即已”。
腹皮挛急,是指腹肌比较紧张。
而腹肌的紧张,也往往提示其他肌肉也容易紧张甚至痉挛。
含有芍药甘草汤的小建中汤,就专治腹中痛,《苏沈良方》说此方“治腹痛如神”。
这种腹痛有何特点仲景说的“腹时痛”“急痛”,也就是那种痉挛性的腹痛。
所以,许多不明原因的脐腹部的腹痛,就可以用芍药甘草汤或小建中汤。
芍药甘草汤两味药止痛,从头治到脚,不容错过!中医养生 2022-07-21 09:00 发表于云南土豆微信在中药世界里,甘草是非常百搭的一味药物,它和温药在一起能驱寒,和寒药在一起能清热,如果用它来止痛,还要再给它找个伴儿,找谁呢?芍药自告奋勇,没想到二者一拍即合,一个千古名方,芍药甘草汤就这样诞生了。
芍药甘草汤组成:白芍12克、炙甘草12克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张仲景主要用它来缓急止痛,注意,这里面包含了两个信息,一个是缓急,一个是止痛。
所以,什么样的人最适合用这个方子?一个是火急火燎的人,这样的人总是静不下来,刚一坐下,话还没说上几句,凳子还没捂热呢,又要风风火火去往别处;再一个是有各种疼痛的人,如果疼痛的同时,又心急火燎的,两者一结合,芍药甘草汤就是非常好的止痛药。
那么,它能治哪些疼痛呢?具体来讲:1第一,它能治牙痛一看这个人捂着半边脸,柔柔弱弱,像林妹妹一样,这样的人用芍药甘草汤,可能要多斟酌一下。
但是如果一个人已经痛到龇牙咧嘴了,讲起话来依然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甚至有点暴跳如雷了,恨不得立马好起来,这样的人,赶紧给他喝芍药甘草汤。
甘草的性子不用多说,甘润平和,白芍也是非常的内敛,而且它主要入肝经,有柔肝的作用,中医认为,肝为刚脏,肝的火气是很足的,所以一个人脾气急躁的主要原因在于肝,白芍和甘草加在一起,就像一位厉害的推手,能够把坚硬的,有棱有角的变得柔和。
2第二,它能治头痛有一种头痛是因为肝血不足,身体里的血属阴,阴不足,阳就失去了制约,本来应该潜藏在水里,现在循经上攻到头部,稍微动一下气,立刻头痛难忍。
这种痛大多位于头部的一侧或者双侧,也就是以偏头痛为主。
白芍有补血的作用,白芍把肝血补足,肝阳就乖乖潜藏下来,不再作乱。
芍药甘草汤对风寒头痛同样有效,《黄帝内经》里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就是在告诫你要远寒凉。
然而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往往是背道而驰。
比如,现在很多人喜欢在早上洗头,洗完以后也不吹干,顶着湿漉漉的头发就出门,风一吹,内外因一勾结,血脉受寒而收缩,一收缩就会疼痛,这就是中医所说的“不通则痛”。
芍药甘草汤的功效与作用
芍药甘草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由芍药和甘草为主要药材组成,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1. 温经止痛:芍药甘草汤具有温经止痛的作用,适用于经期痛经或月经不调引起的腹痛症状。
芍药和甘草能够舒缓子宫肌肉的痉挛,减轻疼痛感。
2. 补血活血:芍药甘草汤对于一些因气血不足引起的脏腑功能失调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芍药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气血运行。
而甘草则具有补益脾虚、补血养阴的作用,能够改善气血不足的情况。
3. 调理肝气:芍药甘草汤还可以缓解情绪波动引起的肝气不舒畅的症状,如烦躁易怒、胸闷等。
芍药和甘草具有舒肝解郁的作用,能够平缓肝气的上升,促进情绪的稳定。
4. 抗炎镇痛:芍药甘草汤还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
芍药和甘草中的芦丁和甘草酸等成分能够抑制炎症反应,缓解部分疼痛症状。
5. 改善消化功能:芍药甘草汤对于一些消化不良症状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芍药和甘草能够调理胃肠功能,促进食欲,缓解胃痛、腹胀等不适感。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芍药甘草汤时,应按照医生的指导合理
用药,避免过量使用或超过疗程,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副作用。
在使用中出现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建议。
中医名方——芍药甘草汤张小医说,说医解案。
有意切磋,欢迎来稿。
本方乃中医止痛第一名方,具有解痉,止痛,抗炎等作用。
临床以肌肉痉挛,头身痛疼,腹痛,舌红,脉弱为使用要点。
【组成】白芍30-60克,炙甘草10克。
【功效】养血益阴,缓急止痛。
【主治】阴血不足,血行不畅【主症】腿脚挛急或腹中疼痛。
【副症】1.头痛,牙痛。
2.关节痛疼,神经痛疼。
3.泌尿结石,胆结石。
4.便秘。
【舌脉】舌红,脉细弱。
【方解】方用芍药,养血益阴,缓急止痛;炙甘草补中益气,资气血生化之源,另能缓急止痛,助芍药缓挛急、止腹痛。
【临床使用】常用于治疗腓肠肌痉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妇科炎性腹痛、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泌尿结石,胆结石,颈椎病,肩周炎,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带状疱疹痛疼,面肌痉挛,不安腿综合症,面肌痉挛,习惯性便秘等。
【临床加减】1.腿抽筋痛,加木瓜15克,伸筋草12克,牛膝10克。
2.神经痛疼,加延胡索10克,蜈蚣2克,全蝎3克。
3.颈椎痛疼,加葛根15克,秦艽10克,威灵仙12克。
4.痛经明显,加益母草10克,延胡索10克,香附10克。
5.结石痛疼,加金钱草30克,海金沙10克,鸡内金10克。
6.肿瘤痛疼,加延胡索10克,半枝莲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
7.风湿痛疼,加制附子10克,海风藤12克,徐长卿10克。
8.便秘,加白术30克,虎杖15克,火麻仁15克。
【临床释疑】1.本方乃止痛良方,白芍用量须30克以上,效果才显著。
2.若伴有瘀血,可以白芍、赤芍同用。
温馨提示:•编辑:茯苓师承学堂。
•患者体质各异,具体医案仅作为思路探讨,不作为未就诊患者的处方依据。
仲景留下2味药,化解腿疼、腿抽筋~~白芍甘草
张仲景留下2味药,化解腿疼、腿抽筋
我接诊的一个患者,65岁,退休几年了,喜欢爬山,腿脚十分利索,突然出现晚上睡觉时左腿抽筋,腿又麻又痛的情况,吃钙片喝牛奶都没用,找到我问有没有什么办法,我当即想到了这个方子。
-
【组方】
白芍20克,甘草10克。
-
【用法】
水煎服,或用开水冲泡代茶饮。
-
【方解】
白芍:养阴柔肝,调和卫气;
甘草:补脾益气,缓急止疼。
-
【结果】
连用3剂,腿疼减轻,抽筋的情况明显好转,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减,诸症悉平。
-
白芍味酸,甘草性甘,既能止疼,又能补虚,一酸一甘正好符合中医上“甘酸化阴以养肝”的说法,肝血充足了,筋得到了滋润,自然也就不抽筋了。
-
毫不夸张地说,芍药甘草汤是酸肝化阴地典型方子,有养血柔筋,缓急解痉的作用。
-
如果有出现抽筋或筋骨疼痛的情况,不妨试试,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和我说,我来帮你解答。
芍药甘草汤治疗痛证概述芍药甘草汤具有明显的解痉、镇痛作用,为缓急止痛之基础方,广泛用于治疗消化、运动、神经系统及肿瘤科以疼痛或抽搐挛急为特征的病症。
腹痛以芍药、甘草4∶1制成芍甘注射剂(每2ml含生药5g,每次肌注4ml)治疗胃脘痛及腹痛156例,其中虚痛120例,有效(注射30分钟内疼痛减轻或消失)84.67%;实痛51例,有效50.98%,表明本方以止虚痛效果为优,与其解痉作用相符合。
对实痛则以金延注射液(川楝子、延胡索)为佳。
将此两方合用制成金芍汤治疗胃脘痛36例(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18例,萎缩性胃炎3例,胆汁反流性胃炎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9例,慢性浅表性胃炎合并十二指肠溃疡2例),临床治愈(胃脘痛及其他症状消失,胃镜检查正常)17例,好转(胃脘痛缓解,发作次数减少,其他症状减轻,胃镜检查好转)18例,总有效率为97.2%。
以芍甘汤加徐长卿、延胡索、威灵仙制成缓急止痛合剂治疗急性腹痛60例(其中胃炎25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17例,胃黏膜脱垂3例,急、慢性肠炎8例,癌肿引起者8例),总有效率为93.3%,显效及有效病例止痛起效时间3~25分钟,平均10分钟,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山莨菪碱,且无山莨菪碱类西药所常见的口干、心慌,面色潮红等不良反应。
用大剂芍甘汤加味治疗急性阑尾炎腹痛40例,痊愈29例(72.5%),好转7例(17.5%),总有效率为90%。
对酿脓期、溃脓期的阑尾炎患者若能配合输液、抗生素治疗,可提高非手术治疗的治愈率。
原方加木香、柴胡、川楝子、延胡索治疗35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腹痛,全部获愈。
此外,对胃扭转、术后肠粘连之腹痛也有效。
肝区痛本方按现代工艺制成颗粒冲剂治疗病毒性肝炎,可缩短病程,对缓解肝区疼痛效果甚佳,所治急性黄疸型肝炎81例中,治愈72例,好转5例,无效4例,治愈率88.9%;急性乙型无黄疸型肝炎46例,治愈37例,好转4例,无效5例,治愈率80.4%;慢性迁延性肝炎14例,治愈10例,好转1例,无效2例。
芍药甘草汤【来源】《伤寒论》。
【异名】戊己汤(《症因脉治》卷四)。
【组成】芍药12克甘草12克【用法】上二味,用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温再服。
【功用】调和肝脾,缓急止痛。
【主治】伤寒伤阴,筋脉失濡,腿脚挛急,心烦,微恶寒,肝脾不和,脘腹疼痛。
现用于血虚津伤所致的腓肠肌痉挛、肋间神经痛、胃痉挛、胃痛、腹痛、坐骨神经痛、妇科炎性腹痛、痛经;以及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急性乳腺炎、颈椎综合征等属阴血亏虚,肝脾失调者。
实验研究解痉、止痛、抗炎作用安徽医学院《急腹症资料》1977:74,本方对病变异常兴奋状态有强力的抑制、镇静作用。
其中芍药对疼痛中枢和脊髓性反射弓的兴奋有镇静作用,故能治疗中枢性或末梢性的筋系挛急,以及因挛急而引起的疼痛。
芍药、甘草中的成分有镇静、镇痛、解热、抗炎、松弛平滑肌的作用,二药合用后,这些作用确能显著增强。
【临床应用】一、小腿转筋徐迪华医案:王某某,男,28岁,1958年1月4日初诊。
自诉:3个月来小腿抽筋经常发作,轻工作轻发,重工作重发,休息后不发。
发作后小腿酸痛数天不退。
近4夜连续小腿抽筋,头昏少力,食欲正常。
2年前有钩虫病史,服2次驱虫药后,5次大便检查,末见虫卵。
检查:血压90/60毫米汞柱。
舌淡苔滑,脉软细。
面色萎黄,心肺正常,腹平软,肝脾末触及。
红血球325万,血色素60%。
处方:芍药甘草汤60毫升,为2天量。
1月6日复诊:服药一剂,小腿抽筋减轻,2剂即停。
再服原方100毫升,外添服黄芪9克,党参12克,当归9克,服5剂。
3个月后随访,小腿抽筋未发过。
(中医杂志1959l<9)140)按语:小腿转筋,即29条所谓“脚挛急”也,乃芍药甘草汤之主证,由肝之阴血亏虚,筋脉挛急所致。
有是证使用是方,有是方即获是效。
诚信仲景之方,乃临床实践之总结,用之不殆,则历验不爽。
二、不安腿王明如医案:朱某某,女,45岁,1986年11月30日初诊。
近4个月来两侧小腿有莫可名状的酸、麻、胀、似痛非痛之感,有时抽筋,有时有触电样感觉,静坐休息时反而加重,常须拍打,按捏稍能缓解。
方药妙用:芍药甘草汤治疗多种奇难病症,屡用屡效芍药甘草汤立法以甘酸为主,其依据则源于《内经》“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以酸泻之。
”方中芍药酸苦微寒,炙甘草甘温,二者相合,具有平肝抑木、养血滋阴、敛肝柔肝、缓急止痛之功,仲景用以治脚挛急。
之后,其临床运用逐渐广泛。
现代实践研究证明,该方具有镇静止痛、扩张血管、降低血压、解除横纹肌和平滑肌痉挛等作用。
笔者将此方随证化裁,用来治疗多种奇难病症,效果满意。
下颌关节拘挛而痛:因下颌关节位于耳之前部,胆经由耳前入耳中,肝与胆相表里,故可用芍药甘草汤治之。
本方酸甘入肝,能解除其局部之拘急。
如杨某某,男,56岁,干部。
述牙痛治愈后,不能张口,张口则下颌关节拘急而痛,并牵引同侧头部胀痛,舌苔正常,脉弦缓。
用白芍60g,炙甘草15g,水煎分2次服,3剂愈。
偏头痛:由肝阳亢盛而致者,此方用之甚效。
盖此方不仅能平抑肝阳,且能缓急止痛。
如舒某某,女,50岁,农民。
述左侧头部发作性胀痛已3年。
其疼痛多发生在下午及晚上,胀痛剧烈时伴有呕吐,吐后胀痛即缓。
2年前,大约每3月发作1次,近来几乎每月发作。
曾用中西药物治之,疗效不佳。
今诊尚见烦躁易怒,苔薄白,脉弦紧。
处方用白芍60g、炙甘草18g、生赭石24g、地龙15g,2剂而胀痛止。
为巩固疗效,又予上方6剂痊愈,随访6年未发。
面肌痉挛:此病多由素体阴血虚弱,久而内生风邪引起。
用芍药甘草汤养血柔肝,使肝得血润而不生风,筋得血濡而不痉挛,所以每收良效。
如陈某某,男,42岁,农民。
述面部肌肉不自主跳动已月余,未治。
今诊尚见面部肌肉跳动,左侧甚,左侧又以唇外侧甚,面部皮肤发麻,脉弦微数。
此血虚生风之候也。
用白芍60g、甘草20g、川芎15g、水煎分2次服,日1剂,8剂而愈。
缩阴证:乃厥阴病也。
中医认为,此症系危候。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由提睾肌痉挛引起。
芍药甘草汤甘酸入肝,缓急止痛,可解除提睾肌痉挛,因此可以治愈此病。
如马某某,男,10岁,小学生。
中药里边的止痛药——芍药甘草汤组成芍药甘草芍药甘草汤是经典的中药方剂,来源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是由芍药和甘草两味药组成,原方记载两味药是四两等分,水煎服。
芍药甘草汤的主要功效是调和肝脾、缓急止痛,可以治疗伤寒伤阴、筋脉失濡、腿脚挛急、心烦、微恶寒、肝脾不和、脘腹疼痛等,本方主治津液受损、阴血不足、筋脉失濡所致诸证。
方中芍药酸寒,具有养血敛阴、平肝柔肝、止痛的功效,而甘草性味甘温,具有健脾益气、缓急止痛的功效。
同时甘草在中药中也称为国老,有调和药性的功能。
这两个药配伍,酸甘化阴、调和肝脾,共同起到柔筋止痛的功效。
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表明,芍药甘草汤具有解痉、止痛、抗炎等作用用方指征1.四肢骨骼肌表现为“抽筋感”的拘急、痉挛。
2.内脏平滑肌紧张导致的阵发性、痉挛性疼痛。
本方用于发汗过多所致之邪气内迫,肌肉拘急,腰腿挛急。
顿服之,以缓解肌肉挛急与疼痛。
不仅用于四肢之肌肉,而且用于腹直肌、胃、肠、支气管、胆囊、输尿管等平滑肌挛急亦宜。
本方主要常用于腓肠肌痉挛、坐骨神经痛、腰痛、腰肌劳损、五十肩、肌肉风湿病、脚气、胃痉挛、肠疝痛、嵌顿疝、肠梗阻、胆结石绞痛、肾结石绞痛、胰腺炎、舌强直、寝时肌痛等;亦可广泛用于尿痛、痉挛性咳嗽、小儿夜啼、支气管喘息、痔痛、膀胱痛、牙痛、小儿腹痛等;更可转用于下肢无力症、脚弱,矢气癖等等。
芍药、甘草(炙)各四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病机:在于虚故也,营阴不足筋脉失养,现挛急之证。
本方对虚证、燥证者较适宜,营阴不足,无以濡养筋筋致使脚筋脉挛急之证。
功效:调和肝脾,补血养阴扶正,缓急止痛舒筋。
方证:主治气血不足筋急证,各种急痛症,急迫挛急之证。
芍药甘草汤原是,治脚挛急之方。
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
多么地霸道!临证广用,条文可扩展引申脚挛急,更作头挛急、胸挛急、腹挛急、肢体挛急。
灵活类化,以图临证治疗疾病广用之。
治疗西医疾病,芍药甘草汤以功能性多见,可用于:1以骨骼肌、韧带的痉挛、抽掣样疼痛为特征的疾病。
芍药甘草汤的案例芍药甘草汤是一种古老而经典的中药方剂,由芍药和甘草组成,是中医学中常用的治疗妇科疾病的方剂之一。
它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作用,适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妇科疾病的治疗。
以下是一个芍药甘草汤的案例,用以说明其疗效和适用范围。
患者小李,女性,28岁,因月经不调、痛经而来就诊。
小李的月经周期不规律,经期长短不一,有时提前,有时延后。
同时,她在经期前和经期的前几天会出现明显的痛经症状,疼痛常常持续数小时,甚至一整天。
经常痛经让她感到痛苦不堪,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小李之前尝试过使用一些止痛药物,但疗效不佳,疼痛症状仍然存在。
经过了解病情后,中医医师建议小李尝试芍药甘草汤的治疗。
芍药甘草汤主要由芍药和甘草组成,芍药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改善经血淤滞的情况,缓解经期疼痛;甘草具有调经止痛的作用,能够缓解痛经症状。
因此,芍药甘草汤是治疗月经不调和痛经的经典方剂,被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中。
小李按照医生的建议开始服用芍药甘草汤,每天两次,每次服用10克。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小李的症状明显好转。
她的月经周期变得规律,经期的长短也逐渐趋于正常。
最重要的是,她的痛经症状明显减轻,疼痛的持续时间和强度都有所降低。
小李感到非常满意,她的生活和工作也没有再受到痛经的困扰。
芍药甘草汤的疗效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充分验证。
除了治疗月经不调和痛经外,它还可以用于其他妇科疾病的治疗,如经闭、痛经后的恢复期、子宫肌瘤等。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有所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有差异。
因此,在使用芍药甘草汤进行治疗时,应该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遵循中医医师的指导,并在医生的监督下进行治疗。
此外,芍药甘草汤也有一些禁忌症,例如孕妇、哺乳期妇女、严重心脏病患者等应避免使用。
在服用芍药甘草汤时,应注意观察身体的反应,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的意见。
综上所述,芍药甘草汤是一种治疗妇科疾病的有效方剂,它通过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作用,对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具有显著疗效。
经方芍药甘草汤糖尿病的老Z高兴地告诉我;他烦人的夜间小腿抽筋消失了;方子很简单;就是芍药甘草汤:白芍药50克、生甘草5克..他说当天晚上服药后;这么近月来再没有发过..他连连说:这方真是神了芍药甘草汤治疗脚抽筋是张仲景的经验..伤寒论上就说芍药甘草汤治疗“脚挛急”;而且起效快;说服药后“其脚即伸”..后世沿用;屡有验证..所以朱氏集验方竟改芍药甘草汤方名为“去杖汤”脚抽筋是俗称;医学术语为腓肠肌痉挛..这不仅仅是局部的病变;往往也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我曾发现一些肝病患者可以出现严重的脚抽筋;用芍药甘草汤及其加味方后;脚抽筋好转;肝病也得到控制..此外;有些糖尿病、支气管哮喘、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肾结石急性发作、肺动脉高压、高粘血症等患者;也有类似情况..患者不仅有脚抽筋;还有下肢发凉、走路疼痛、局部皮肤发暗浮肿、脚底开裂等..临床上也将脚抽筋及其附带下肢的症状作为使用芍药的一个指证.. 芍药甘草汤治疗脚挛急;其实也不仅是下肢肌肉的拘急痉挛;患者的腹肌也会表现的紧张..用手按压腹部;常常感到肌肉发硬..日本古方家吉益东洞的经验是:“腹皮挛急按之不弛”..即腹直肌挛急;或腹壁虽弛缓;腹底肌肉却呈拘急之状..如建殊录记载:“云州医生祝求马;年可二十;一日;忽苦跟痛如锥刺;如刀刮;不可触近;众医莫能处方者..有一疡医;一位当有脓;刀辟之;亦无效矣..于是迎先生;诊之;腹皮挛急;按之不弛;为芍药甘草汤饮之;一服;痛即已”..腹皮挛急;是指腹肌比较紧张..而腹肌的紧张;也往往提示其他肌肉也容易紧张甚至痉挛..含有芍药甘草汤的小建中汤;就专治腹中痛;苏沈良方说此方“治腹痛如神”..这种腹痛有何特点仲景说的“腹时痛”“急痛”;也就是那种痉挛性的腹痛..所以;许多不明原因的脐腹部的腹痛;就可以用芍药甘草汤或小建中汤..我治疗过敏性紫癜;常常用小建中汤;原因就是患者常有腹痛;而且是痉挛性腹痛.. 芍药甘草汤原方的用量是芍药甘草各四两;后世医家则常根据临床调整比例;如朱氏集验方调整为6:1;伤寒论方解调整为5:2至2:1;我常用3:1或6:1;老Z有糖尿病;顾虑甜食;所以甘草仅用5克;居然也有效.. 芍药甘草汤方小;但效果非常好;当然;前提是方证相应..可惜的是;此方在医院处方中已经很少见到了;原因就是方小..真是当今怪事当她走进诊室的时候;我差点没有认出她来..她脸色红润;丰满的脸庞上洋溢着喜悦;与一年半前相比判若两人..她;71岁;名x小妹;是个典型的农村妇女..2010年4月;因为肝硬化反复呕血、贫血来门诊..我根据她消瘦、大便干结、下肢经常挛急的特点;给予芍药甘草汤:白芍30克、赤芍15克、炙甘草5克..水煎;每日一剂..服用四月以后复诊;病情稳定;呕血未出现;贫血好转..以后;便仍守原方;加生麦芽30克..嘱其如果大便不成形;可以改为一剂药吃2-3天..如此一年多;她几次来门诊;都是此方..据她的相邻告诉我;这位老人本已做好寿衣;没有想到如此便宜的中药救了她的命;在当地传为美谈.. 芍药甘草汤是伤寒论方;原治疗脚挛急;我则用于治疗有脚痛、腓肠肌痉挛、大便秘结的肝病患者..最初是治疗老同学的母亲;肝硬化腹水;每天晚上均脚抽筋;必须由老伴搀扶走路方能缓解入睡;十分痛苦..据此;我用芍药甘草汤加上鳖甲、北沙参、枸杞子等;居然脚痛缓解的同时;腹水也渐渐消退;患者存活了很多年..后来就试用于肝硬化;效果不错;主要表现为食欲增加、黄疸减轻、体重上升等.. 使用芍药甘草汤治疗肝硬化;必须是有脚挛急、大便干结如栗的..这是使用本方的临床抓手..芍药是解痉药;特别是配上甘草后效果更好;张仲景不仅用于脚挛急;还用于腹痛;特别是那种阵发性的腹痛;所谓“腹时痛”..患者有以抽筋为主诉的;也有表现为腰腿牵扯疼痛;走路困难者;还有下肢酸麻不适的..同时;大便要干结;如栗状的更好..这是一种痉挛性的便秘..大剂量的芍药有通便效果;俗称“小大黄”..凭此指征;用芍药甘草汤就比较安全有效..用芍药甘草汤治疗肝硬化;往往白芍赤芍同用..白芍;传统经验有柔肝功效;对于痉挛性疼痛者为佳;比如常熟名医陶君仁先生创有柔肝饮一方;即生白芍、生甘草、生麦芽..治疗胃痛..肝硬化患者多伴有胃痛腹痛者;比用白芍..赤芍药用于瘀血黄疸..据2002年3月7日中国中医药报报道;北京302医院的汪承柏教授重用赤芍60克;治疗慢性肝炎、失代偿肝硬化病人见大量腹水高血清胆红素者;取得较好效果;并开发了赤丹退黄颗粒;成为国家三类新药..陕西中医药研究院郭教礼老中医也重用赤芍60克以上治疗原发性硬化型胆管炎.. 芍药甘草汤安全无毒;但大量服用;往往导致腹泻;可采用减量或饭后服用的方法..如X小妹一度服用芍药甘草汤后有轻度腹泻;减为一剂药服用3天后;大便就成形了..我国肝病患者很多;转化为肝硬化者也不少;此时虽花费巨资;仍然难收佳效..中医治疗肝病经验丰富;良方许多;只要对症下药;不少患者是能够控制病情发展的..芍药甘草汤安全无毒;服用方便;而且药味少;价格低廉;是普通老百姓吃得起好方;特此推荐..经方芍药甘草汤治疗脚挛急;以及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者常干瘦;有黄疸..用法:可用赤白芍各30克;甘草10克..很多肝病患者出现脚挛急;可用大剂芍药甘草汤;用后胆红素下降;肝功能好转;身不痒..芍药甘草汤组成用法白芍20~60g、炙甘草10~30g..水煎服;分二次服..方证 1.四肢骨骼肌表现为“抽筋感”的拘急、痉挛..2.内脏平滑肌紧张导致的阵发性、痉挛性疼痛..现代应用 1.以骨骼肌、韧带的痉挛、抽掣样疼痛为特征的疾病..如腓肠肌痉挛;肌肉痛性痉挛综合征、阴道痉挛、强中阴茎持续勃起不软、喉痉挛、缩阴症、全身抽搐、中风后遗症的肌肉僵硬、疼痛、麻木、肩周炎、肌强直症;急性腰扭伤;脊椎骨质增生症、外伤性头痛眩晕症、阴茎抽痛.. 2.以内脏平滑肌绞痛、剧烈痉挛等为特征的疾病..如胆绞痛、肾绞痛、胃痉挛、胃扭转、肠粘连、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支气管哮喘、百日咳及顽固性咳嗽、溃疡性结肠炎、晚期肝癌疼痛、痛经..对于子宫收缩导致的先兆流产;本方可缓解子宫痉挛;对避免流产有显效..3.骨与关节疼痛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足跟痛、颈椎综合征、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质增生症、椎间盘突出症..4.神经性疼痛..如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引起的肋间神经痛、糖尿病神经病变所致的疼痛与麻木、坐骨神经痛、牙痛.. 5.不自主性、异常兴奋性疾病..如顽固性呃逆、不安腿综合征、小儿睡中磨牙症、颜面肌抽搐、眼睑痉挛、帕金森病、书写震颤症、小舞蹈病、心房颤动、小肠咳咳而矢气、小儿夜啼、小儿遗尿症、马钱子中毒..6.血证..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上消化道出血、支气管扩张咯血、鼻衄..7.一些功能衰弱性疾病..如血睾丸酮血症之不育症、不孕症、下肢软弱无力及步行艰难、高泌乳素血症性阳痿、重症肌无力.. 8.其他方面..如病毒性肝炎、糖尿病、急性乳腺炎、细菌性痢疾、习惯性便秘、肛裂;乳溢症、冠心病;老人便秘、梅核气、多毛症、激素停用后综合征如关节疼痛不适..经验参考芍药甘草汤治疗疼痛性、痉挛性疾病..骨骼肌的痉挛主要表现在四肢肌肉的抽筋疼痛;且以阵发性、痉挛性、历时短为特征;尤其在负重的下肢更为明显;此即仲景所谓“脚挛急”..下肢疼痛多有行走障碍;比如经方家曹颖甫以此方治疗数例足病不能行走者经方实验录..尿失禁与膀胱括约肌痉挛有关者;也可用本方治疗..如陈亦人教授治一少女小便频数失禁;西医诊断为神经性尿频;历用各种固涩方药均无效..陈氏断为膀胱急迫;用本方舒筋缓急;服药一周即效;二周痊愈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3..芍药甘草汤对于血管痉挛性头痛即血管收缩性头痛也有使用的机会;但对血管扩张性头痛则无效..前者因血管收缩而面色苍白;后者则四血管扩张而面色多泛红..有报道本方对咳喘有较好疗效;如王兆奎治一55岁男性;咳嗽少痰;郁郁微烦一年余;舌尖边红赤少苔;多方治之不效;与白芍30 z、甘草2 8;三剂咳嗽大减;继服五剂而愈湖南小医杂志;1986;l:44..李福生川白芍、甘草;共为细末;每次30g加开水100~150ml或再煮沸3~5分钟澄清温服;治疗支气管哮喘35例;结果服药30~120分钟后显效8例;有效23例;2小时以上仍无效者4例中医杂志;1987;9:66..其实;早在伤寒论中就有芍药甘草汤治疗咳喘的痕迹;小青龙汤即含本方..后肚医家也有相关的治验;如正好古单用芍药治喘急;细野史郎治咳嗽常加芍药..这可能与芍药解除支气管痉挛;缓解气道的高反应性有关..哮喘、咳嗽等町以理解为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这些治验提示我们:当咳喘常规治疗不效时要想到本方..本方还可广泛用于血证..白芍治血证;如罗止园的止园医话肺痨咯血验方下云“方中主药是白芍;其止血之效力乃至神妙不可思议”;“放胆用之;率皆一剂而有奇效”..岳美中认为“临床上凡吐血、衄血皆可用之;妇女血崩辨证属脾不统血者;可在归脾汤中加白芍一二两..往往可收到止血效果..”岳氏并治胃出血病人;吐血量极大;以升斗计;予旋复代赭汤加白芍一两半;肉桂三分;一剂血止岳美中医学文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0;558..大剂量芍药止血的经验对于理解小建中汤证中的“衄”也有重要帮助..除了从症状上识别方证外;腹证也是本方应用的重要参考..对此;日本古方派泰斗吉益东洞的经验是:“腹皮按之挛急不弛”..即腹直肌挛急;或腹壁虽弛缓;腹底肌肉却呈拘急之状..东洞治一男子足跟痛;即据此腹证而投本方;一服而愈..胡天雄治一例50余岁男性;昏不识人;两目直视;可关紧闭;手足强直;诊其腹肌板硬;体温正常;脉象缓中带弦;不言不语..乃施白芍60g、甘草30g;煎汁撬齿灌之;未几即苏;二剂后;痉挛全平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胡天雄;90页..不过;这种腹证要与腹膜炎造成的肌卫、压痛及反跳痛相鉴别..双向性调节是巾医方药治疗的特点之一..本方也不例外;既可治腓肠肌痉挛又可治脚弱无力;行步艰难;如朱氏集验方的去杖汤;即是此方..矢数道明曾治一54岁男子;患脊髓腔内肿瘤;双下肢完全麻痹;不能行走;卜趾亦完全不能动;即用芍药甘草汤伍山豆根末服半年而能自己行走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181..本方既能治疗高泌乳素血症性阳痿;又可降低血中雄激素;用于高睾酮血症;治疗阳举不倒..如乔保钧治一36岁男子;阅情志不遂而阳物易举;挺而坚硬近一月;舌尖边俱红;苔薄黄、脉弦有力;投生甘草150g、芍药90g;水煎服;五剂症减;八剂而瘥河南中医;1989;3:31..芍药甘草汤治疗的疾病以功能性多见;治疗腹痛;—定要排除梗阻、穿孔及内出血等危及生命的疾病;治疗呃逆也要排除膈肌肿瘤;久病体虚之呃逆;此多为中气衰败;本方疗效多不佳..应用本方要注意:剂量上;对于剧烈绞痛、晚期肝癌所致疼痛、急性乳腺炎等疾病;本方剂量要加大;芍药可达60~100 g;药物比例上;原方芍药与甘草之比为4:4;临床可根据病情作相应调整;不必拘于此;本方芍药有赤芍与白芍之分;治疗急性乳腺炎初期、冠心病时多选用赤芍;化裁上;加味药不可太多;一般以3味为度..剂型上;对于需要长期服用的疾病;如糖尿病;可制成片剂服用;其疗效持久稳定、副作用小..另外;根据仲景用药规律;凡出现胸满、悸动时一般不用芍药;此证为本方禁忌..本方运用多有加味..治腹痛;医学心悟说“止腹痛如神;脉迟为寒加干姜;脉洪为热加黄连”;治小儿磨牙、夜啼多加蝉衣;重症肌无力;加党参、黄芪、乌梅;治颜面抽搐多加僵蚕、全蝎、蜈蚣;治便秘、肛裂加麻仁、肉苁蓉;肾绞痛加玄胡;支气管哮喘加椒目、沉香;阳痿加蜈蚣、仙灵脾;呃逆加刀豆壳;颈椎综合征加鸡血藤、威灵仙;缩阳症加小茴香;腓肠肌痉挛疼痛加木瓜、牛膝..本方合方运用的机会也很多;如治泌尿系结石多与猪苓汤合方;治癫痫样痉挛发作多合抑肝散白术、茯苓、当归、川芎、钩藤、柴胡、甘草;合大黄附子汤又治闪腰伴便秘;下半身冷而恶寒者..仲景方的四逆散即本方加柴胡、枳实;加附子即为芍药甘草附子汤..芍药甘草附子汤是重要的救逆方..如江尔逊老中医根据伤寒论原文“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用本方治愈发热服复方阿司匹林APC后汗出;背心处啬啬而冷;常欲沐阳光;多日不解者..无独有偶;隋志化也治一40岁男性患者;因天热贪凉;夜宿树下;晨起即感恶寒头痛;身痛;鼻塞流涕;自认为感冒;遂购APC三片服之半小时后大汗淋漓;良久方止..白此;觉气短懒言;倦怠乏力;畏寒怕冷;倦卧欲盖被;动则汗出;半月未愈..舌红苔白;脉迟无力..隋氏投白芍12g、炙甘草10g、附子15g..服2剂四肢转温;汗出停止;病愈体安河南中医;1988;5:34..任有堂治一人;素体阳虚复感外寒;自购“安乃近"12片顿服..药后大汗淋漓、恶寒、逆冷、四肢挛急..虽厚衣重被仍呼冷不绝..证见神疲;闭目欲睡;问之懒答;舌淡;脉沉微..予炒白芍20s、炙甘草20s、制附子60go两日一夜;服尽4剂;汗止、身暖、挛舒;病遂告愈河南中医;1985;2:22..可见;西药发汗并不亚于麻黄桂枝;此方在今天仍有较多的使用机会..刘定西则以本方治寒痹;其经验为芍药赤芍或白芍或二者同用15~30g、甘草15~30g、附子9~60g宜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大用量水煎服;日一剂..并认为只要辨证准确;常可一剂减;三五剂愈;重者亦不过十数剂;刘氏还指出单用原方效果最佳国医论坛;1991;5:17..原文点睛 1.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胂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29条2.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于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30条芍药、甘草炙各四两;上;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注论精选成尤己:芍药白补而赤泻;白收而赤散也..酸以收之;甘以缓之;酸甘相合;用补阴血..钱大米:拘急者;筋不得舒也..筋者;足厥阴肝之合也..筋不舒而挛急;故以酸泻之;以甘缓之;是以厥阴少阳主治治之也..汤本求真:其腹证现腹直肌挛急;故认此腹证而处本方时;不仅主治下肢而已;即上肢之挛急;及其他因一般脏器组织之紧缩急剧而发诸证..此东洞翁所以谓本方以治拘挛急迫者为定义也皇汉医学..胡希恕:本方不只治脚挛急;即脚弱无力、行步困难者;用之亦验;古方中为去杖汤即由于此经方传真..桑木崇秀:本方组成极为简单;仅芍药和甘草两味药..芍药具有缓解肌肉拘挛的作用;与甘草的缓和作用相得益彰;共同发挥镇痛、镇静之效果..两药皆有补性和润性;因此;可以讲本方对虚证、燥证者较适宜;但临床上町不管热证、寒证、实证和虚证;广泛用于镇痛和镇静的目的汉方诊疗便携..桂枝甘草汤组成用法桂枝12~24g、炙甘草6~12g;水煎服;一次顿服..方证汗多而心下悸..现代应用 1.以心悸、心下悸为主诉的疾病..如肺心病、风心病、冠心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伴见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及心律不齐等心律失常者..2.低血压所致头晕者..3.发汗过多所致心悸、耳聋、头晕及失眠者..4.心源性哮喘..经验参考本方对于因感冒而过于发汗导致的:耳聋、失眠有应刚的机会..伤寒论第75条“未持脉时;病人手叉自冒心;师闪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在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此条仲景未言治法;但参考64条可知也可用此方..周福生沂29岁男子;突起耳聋近一月;病起于感冒过汗之后;伴心悸乏力;稍有畏寒感;占淡红;苔薄白;脉细软尤力..他医用益气聪明汤治疗无效;周氏处以桂枝12g、炙甘草8g、石菖蒲4g;服2剂自觉明显增强;心悸好转;寒感消失;再服2剂耳聋全除新中医;1989;1l:43;过度发汗后的失眠;本方也有应用的机会..山西名医门纯德先生治一46岁男子;因着雨外感;自服大剂葱姜红糖汤;得大汗;风寒得解而不寐旋起;持续失眠达3个月..诊见面色青;双日布满血丝;彻夜不卧;烦躁;在病房四周行走不休;白天喜独自蜷卧;少言、少食;脉弦细;舌淡苔少..服磁朱丸、柏子养心丸、安神丸等少效..门氏据此病史;施桂枝甘草汤一料试服:桂枝12g、炙甘草9g;睡前服一煎..次晨查房时;见患者正在酣睡;同室人谓其一夜安眠名方广用;1990;22..若用于失眠;当于睡前30分钟服..根据条文“其人叉手自冒心”来用方的经验也比较多..如马元仪医案治沈康生夫人;病经一月;两脉虚浮;自汗恶风;初用黄芪建中汤;越一日;病者叉手自冒心间;脉之虚涩特甚而改用本方得效..李白召治一女;因与其母吵嘴而患癫疾..开始郁郁寡欢;不欲多言;以后寐多不醒;呼之不应;或昏昏欲睡;或语无伦次;时轻时重..多次求医诊治;屡用理气泻下之品;病无起色..见患者发育正常;面容呆板;两手交叉护胸;问其故;但言心中害怕;耳中如物.阻塞;脉浮大;舌淡苔白..李氏处以桂枝45g、甘草20g..服一剂精神好转;二剂而嗜睡除;言语增;病情稳定;心悸耳塞消失;自云如梦一场..继服二剂彻底治愈国医论坛;1986;3:51..可见;“其人叉手自冒心”是重要的用方佐证;但病人安静时则不易出现..因此;在病情允可的条件下;可让病人上楼或做其他体力活动以诱发这一特征..本方虽小;却是仲景治悸的基本方..苓桂术甘汤、苓桂枣甘汤、茯苓甘草汤等均可视为本方之变方;所主也都不离一“悸”证..本方所主之悸多为一过性;突发性;阵发性;故一般多一次顿服;中病即止..心悸明显时桂枝用量要加大;桂枝甘草之比为2:1;必要时还可加肉桂;尤其治疗低血压及心悸时..用方之前尽可能做心电图检查;以排除致命性心律失常..另外;本方之用不限于误汗之后;凡平素经常心悸;稍动则喘促汗出;属桂枝体质者多见此方证..“发汗过多”旨在说明体质虚弱而已..原文点睛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64条桂枝四两、炙甘草二两;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注论精选徐灵胎:发汗不误;误在过多..汗为心之液;多则心气虚..二味扶阳补中;此乃阳虚轻者..甚而振振欲擗地;则用真武汤矣..一症而轻重不同;用方迥异;其义精矣伤寒类方..尾台榕堂:两手相错曰叉;冒;覆也..心下悸而上冲急迫;以手亲覆压心胸;觉稍安;故又欲得人按之也..然比诸桂枝加桂汤;冲逆犹轻者也类聚方广义..胡希恕:夺汗则亡血;发汗过多;则血液亡亦甚;心气不足故悸;汗多出于上体部;上下体液骤然失调;因致心剧的气上冲;其人不得不叉手自冒于心;欲按心抑制其心下的冲且悸;因以桂枝甘草汤主之经方传真..。
芍药甘草汤的主要功能主治什么是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由芍药、甘草、生姜和大枣等药物组成。
它是《金匮要略》中的一方,被广泛用于中医临床治疗。
芍药甘草汤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主要用于调理人体气血失调所导致的病理变化。
芍药甘草汤的主要功能1.温阳散寒:芍药甘草汤具有温阳散寒的作用,可以改善寒凝症状,促进气血循环,增强机体的抵抗力,缓解寒性症状的不适感。
2.活血化瘀:芍药甘草汤对于瘀血引起的各种症状有显著的疗效。
它可以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加速瘀血的吸收和排泄。
3.补脾益气:芍药甘草汤对于脾虚引起的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有明显的疗效。
它可以补脾益气,增强体力,改善消化功能。
4.理气止痛:芍药甘草汤对于气滞引起的胸腹胀痛、经期痛经等症状有良好的疗效。
它可以理气止痛,缓解痛苦感。
主要适应症芍药甘草汤主要应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脾胃气滞所致的胸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等症状。
•寒湿瘀滞所导致的四肢冷痛、经行不畅、痛经等症状。
•脾虚及气滞所引起的腹胀、食欲不振、便秘等症状。
•经期气滞所致的乳房胀痛、情绪波动等症状。
临床应用案例以下是一些芍药甘草汤在临床应用中的案例:1.案例1:患者女性,年龄45岁,主诉经期不调、腹胀、情绪波动。
经过四周的芍药甘草汤治疗,患者的经期正常恢复,腹胀症状减轻,情绪稳定。
2.案例2:患者男性,年龄60岁,主诉胸腹胀满、不思饮食。
经过两周的芍药甘草汤治疗,患者的胸腹胀满感明显减轻,食欲恢复。
3.案例3:患者女性,年龄30岁,主诉乳房胀痛、情绪波动。
经过六周的芍药甘草汤治疗,患者的乳房胀痛减轻,情绪稳定。
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使用方法:口服,一次剂量为10克,一日3次。
•注意事项:孕妇、儿童和过敏体质者慎用。
使用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
如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总结芍药甘草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具有温阳散寒、活血化瘀、补脾益气和理气止痛的功效。
它主要用于调理人体气血失调所导致的病理变化,对于脾胃气滞、寒湿瘀滞、脾虚和经期气滞等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
倪海厦的芍药甘草汤医案
患者周先生,36岁,因感冒引发咳嗽三天,咳嗽频繁,咳嗽时声音嘶哑,喉部灼热,口干咽燥,没有痰或少量白色痰,鼻塞流涕,体温37.5°C,脉搏98次/分,舌苔薄白。
辨证思路:病属风热袭肺,情志不畅,导致肺燥,肺失润降所致。
治疗方法:清热化痰,润肺止咳。
方药组成: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汤方剂:芍药10克,甘草6克,生姜10克,大枣5枚。
处方解析:芍药、甘草清热化痰,生姜辛温解表,大枣补血益气,调和各药。
治疗过程:周先生服用芍药甘草汤方剂三日后,咳嗽及喉部灼热感明显减轻,口干咽燥症状消失,体温正常,舌苔逐渐变薄。
总结:芍药甘草汤方剂是治疗风热袭肺、咳嗽、喉痛等症的常用方剂,临床疗效明显,对于这类疾病的治疗有着很好的效果。
芍药甘草汤一一健脾益气,缓急止痛健脾益气,缓急止痛——芍药甘草汤《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29、30条讲了一个方子:芍药甘草汤。
组方:白芍药、炙甘草各四两。
服用方法:上两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29条曰: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
30条曰: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
功能主治:调和肝脾,缓急止痛。
伤寒伤阴,筋脉失濡,腿脚挛急,心烦,微恶寒,肝脾不和,脘腹疼痛。
现用于血虚津伤所致的腓肠肌痉挛、肋间神经痛、胃痉挛、胃痛、腹痛、坐骨神经痛、妇科炎性腹痛、痛经;以及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急性乳腺炎、颈椎综合征等属阴血亏虚,肝脾失调者。
芍药甘草汤一方,在《伤寒论》中仅以治疗太阳病误服桂枝汤而使阴阳皆伤,经过治疗阳虽恢复,而营阴仍不足,无以养筋,致使脚挛急一证。
除此以外,别无所载。
但临床运用本方治疗的病证,不仅仅如此,其治疗范围较为广泛:1、吴遵程曰:专治荣中之虚热,其阴虚阳乘至夜发热,血虚筋挛。
2、魏氏家传方:治湿热脚气,不能行步。
3、朱氏集验方;治足弱无力,行步艰难。
4、《医学心悟》:治腹痛。
本方的药物组成,看来很简单、平易,但如能加减适宜,灵活运用,效果竟有出乎意料者。
药方:芍药、炙甘草,共二味。
芍药能滋阴液、和血脉、养筋脉、解痉挛。
炙甘草补中缓急。
芍药、甘草合用共为酸甘化阴之剂,善能柔肝、养阴,滋养血脉而解痉挛,另一方面又可强壮筋脉,以治筋脉弛缓而无力。
人身之筋脉强壮有力,刚柔相得,运用伸屈灵活自如,都要依靠阳气之温煦,阴血之濡养。
如果气血一旦失调,筋脉失其温养,则会产生各种病患。
由于邪伤阴液,致筋脉失养,既可导致筋脉的枯槁而发生挛急之证,又可导致筋缓而松软无力,不任使用。
在治疗方面,凡属于此种病理机制范围的,概以和血养阴,濡养筋脉为治疗原则。
芍药甘草汤,一方能兼二用,既可治疗因伤阳而致的筋挛,又可治疗因伤阴而致的筋缓诸证。
解痉止痛第一方——芍药甘草汤好久没有回老家了,到家的第一天,舅舅就唠叨开了,说他晚上睡觉时双腿老觉得不舒服,有时还抽筋,他听人说腿抽筋是缺钙,就买了钙片补,结果效果并不明显。
于是,我想到了《伤寒论》里提到的芍药甘草汤能治疗脚挛急。
芍药甘草汤出自张仲景的巨著《伤寒论》,是治疗脚挛急的主方。
清代名医陈修园把它概括为“芍甘四两各相均,两脚拘挛病在筋,阳旦误投热气烁,苦甘相济即时伸”。
《朱氏集验方》记载芍药甘草汤可治疗脚弱无力,行步艰难,因疗效显著,又形象地称其为“去杖汤”。
芍药甘草汤还可调和肝脾,缓急止痛,《医学心悟》谓其“主腹痛如神”。
其实,芍药甘草汤仅由白芍、甘草两味药组成。
白芍味酸,养阴柔肝,调和营卫;甘草味甘,缓急止痛,且能补虚,两者合用,酸甘化阴以养肝,且能调和肝脾。
事实上,不少急性功能性疼痛症、抽搐痉挛常与肝阴不足、津伤血虚、筋脉失养有关,是一种肌肉白发的强直件收缩。
中医认为肝主筋,脾主肌肉,而芍药甘草汤能养阴柔肝,调和肝脾,因此能解痉止痛。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白芍的主要成分为白芍甙,与甘草协同发挥作用,能显著抑制平滑肌、骨骼肌的收缩,对全身内外肌肉痉挛引起的疼痛有良好的解痉镇痛效果;对冠状动脉有扩张作用,能有效缓解心绞痛;此外还有较强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能抑制胃酸分泌抗溃疡;又有类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能镇咳祛痰、抗炎、抗过敏。
因芍药甘草汤对肌肉痉挛、平滑肌痉挛甚至血管痉挛所致的疼痛均有较好疗效,临床上可通过加味化裁来治疗各系统疾病,如腓肠肌痉挛、肌肉痛性痉挛综合征、不安腿综合征、颈椎病、腰痛、中风后遗症、风湿性关节炎、磨牙、面肌抽揣、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胃肠炎、胆囊炎、胆结石,以及呃逆、痛经、哮喘、百日咳、静脉曲张等。
芍药甘草汤解痉止痛效果好,尤其适用于功能性疾病,但对于一些疼痛性疾病不能盲目取其止痛之用,应排除梗阻、穿孔及内出血等危及生命的疾病,查明病因再用,以免延误病情。
小腿抽筋的处理方法1.牵拉伸直发生抽筋的下肢,将脚背将向上抬;或躯干前屈,用双手扳住前脚掌,缓慢、持续地向躯干侧牵拉,直至痉挛缓解。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芍药甘草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各种疾病的侵袭是现代人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大多是因为生活工作压力大造成的,也是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一个重要表现。
而且也容易导致人体出现
各种疾病的侵袭是现代人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大多是因为生活工作压力大造成的,也是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一个重要表现。
而且也容易导致人体出现提前衰老的迹象。
中药方剂是一个帮您摆脱各类疾病的好方法。
下面为大家讲一下芍药甘草汤的做法。
【别名】戊己汤(《症因脉治》卷四)。
【处方】芍药12克甘草12克
【药理作用】解痉、止痛、抗炎作用:安徽医学院《急腹症资料》1977:74,本方对病变异常兴奋状态有强力的抑制、镇静作用。
其中芍药对疼痛中枢和脊髓性反射弓的兴奋有镇静作用,故能治疗中枢性或末梢性的筋系挛急,以及因挛急而引起的疼痛。
芍药、甘草中的成分有镇静、镇痛、解热、抗炎、松弛平滑肌的作用,二药合用后,这些作用确能显着增强。
【功能主治】调和肝脾,缓急止痛。
治伤寒伤阴,筋脉失濡,腿脚挛急,心烦,微恶寒,肝脾不和,脘腹疼痛。
现用于血虚津伤所致的腓肠肌痉挛、肋间神经痛、胃痉挛、胃痛、腹痛、坐骨神经痛、妇科炎性腹痛、痛经;以及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急性乳腺炎、颈椎综合征等属阴血亏虚,肝脾失调者。
【用法用量】上二味,用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温再服。
【备注】本方主治津液受损,阴血不足,筋脉失濡所致诸证。
方中芍药酸寒,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甘草甘温,健脾益气,缓急止痛。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