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传动轴设计开题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9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四驱越野车主传动装置结构设计参考文献[1] 杨立成,刘广森.全时四驱越野车新型传动系统[J].百科之窗,2011(7):24-25.[2] 孟文阁.四轮驱动汽车的工作特性研究[J].科技与经济,2006,36(4):57-58.[3] 杨立成,刘广森.淇林全时四驱系统—新型全时四驱技术[J].百科之窗,2011(9):25.[4] 赵治国,顾君,余卓平.四轮驱动混合动力轿车驱动防滑控制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1,47(14):83-98.[5] 本刊编辑部.莫让浮云遮望眼—越野车四驱技术[J].汽车与安全,2011(4):29-31.[6] 关大勇.四轮驱动汽车的机构特点及合理使用[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2(1):66.[7] 杨立贵,周毅.四轮驱动汽车新型动力传动技术[J].百科之窗,2011(6):24-25.[8] 胡建军,王银,秦大同等.基于轴间转矩分配的四轮驱动汽车牵引力控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10,38(1):108-112.[9] 李明成.四轮驱动胸的结构特点及故障检修[J].汽车维修与保养,2013,(10):57-59.[10] 戚烈.车辆四轮驱动系统研究及仿真分析[D].辽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11] 吴乙万,付苗苗,陈广.菱形四轮驱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0,27(2):286-289.[12] 叶斌,王洪军,王丹.齿形链传动在汽车变速箱及分动箱中的应用[J].机械传动,2012,(1):14-16.[13]蒋振江.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驱动控制策略的研究[D].重庆:重庆理工大学,2012,4.[14] 赵治国,何宁,朱阳等.四轮驱动混合动力轿车驱动模式切换控制[J].机械工程学报 ,2011,47(4):100-109.[15] 王贵明,王金懿.四轮驱动四轮转向的汽车电子差速转向控制[J].变频器世界,2011,(2):48-51.[16]QIZh-i quan,MA Yue-feng, LIU Zhao-du. Estimation of Vehicle Speed Based on WheelSpeeds from ASR System in Four-Wheel Drive Vehicles[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Technology,2010,19(2):153-157[17]CHEN S-i zhong,SHU Jin, Y ANG Lin. Research on Vehicle Control Technology usingFour-Wheel Independent Steering System[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ute of Technology,2006,15(1):22-26.[18] CHEN Ning,CHEN Nan, CHEN Yan-dong.On fractional control method for four-wheel-steering vehicle[J]. Science in China(Series E:Technological Sciences),2009,52(3):603-609.。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院系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副教授从事专业车辆工程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重型货车万向传动装置设计一、课题研究现状、选题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当今,汽车万向传动装置一般由万向节和传动轴组成,有时还需加装中间支承。
主要是实现汽车上任何一对轴线相交且相对位置经常变化的转轴之间的动力传递。
万向传动装置除用于汽车的传动系统外,还可用于动力输出装置和转向操纵装置。
万向传动装置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传动系的传动性能。
选用与布置的不当会给传动系增添不必要的和设计未能估算在内的附加动负荷,可能导致传动系不能正常运转和早期损坏,只有合理的设计,才能保证汽车在各种工况和路面条件情况下可靠的传递动力。
并且汽车万向传动装置是汽车底盘传动系的主要总成之一,在工作中承受着巨大的转矩和动负荷。
经长期使用后,技术状况会发生变化,从而将直接影响发动机动力的传递,降低传动效率,加剧燃料消耗,加速轮胎磨损,同时还会影响变速器和驱动桥的正常工作。
万向传动装置的类型可分为闭式和开式两种。
闭式万向传动装置采用单万向节,传动轴被封闭在套管中,套管与车架做球铰连接,而与驱动桥固定连接。
其最大特点是传动着外壳作为推力管来传递汽车的纵向力,从而使传动轴外壳起到了悬架系统导向机构中纵向摆臂的作用,这对于其后悬架拆用螺旋弹簧作为弹性元件是十分必要的。
而开式万向传动装置结构简单,重量轻,现代汽车广泛应用开式万向传动装置。
根据在扭转方向是否有明显的弹性,万向节分为刚性万向节和挠性万向节。
刚性万向节是靠零件的铰链式连接传递动力,又分成不等速万向节,准等速万向节和等速万向节;挠性万向节是靠弹性零件传递动力的,具有缓冲减振作用。
而万向传动装置则是重型货车的关键部件之一,也是汽车国产化技术难度较大的部件之一,没有高技术的设备是很难达到要求的。
它是汽车前后动力的传动装置,是汽车正常行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汽车工业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万向传动轴的设计形式也得到了很快的发展。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机学院2017 届车辆工程班
注:⑴开题报告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外语专业的开题报告必须用相应的语种写作。
⑵开题报告须经指导教师审阅并签字后才能生效。
⑶本表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附件材料,装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袋。
⑷各学院可根据专业特点,自行拟定本表中开题报告的写作提纲,修订后报教务处备案并上传本教学单位网站以供学生下载。
⑸开题报告的写作字数、参考文献篇数以及写作格式等要求,各学院可参照兄弟院校同类专业的要求自行确定,并在本教学单位制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格式模板中予以明示。
汽车传动轴研究报告概述汽车传动轴作为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在汽车运动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对汽车传动轴的研究,深入探讨其结构、原理、功能以及发展趋势。
传动轴的定义传动轴是汽车动力传动系统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用于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驱动轮上,从而实现车辆的运动。
传动轴一般由金属材料制成,承受着转矩和扭转力的作用。
传动轴的结构传动轴一般包括轴心线、轴承支撑点、连接部件和平衡装置等组成部分。
轴心线是传动轴的基准线,通过轴心线的位置确定传动轴的安装方式。
轴承支撑点是传动轴的固定点,用于支撑传动轴的运动。
连接部件通常是通过与传动轴相连接的方式,将传动轴与其他动力元件连接在一起。
平衡装置则是为了降低传动轴的振动和噪音,提高汽车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传动轴的原理传动轴通过发动机产生的动力,将扭矩传递到驱动轮上。
传动轴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发动机产生动力; 2. 动力通过传动装置传递至传动轴;3. 传动轴将动力传递到驱动轮。
传动轴的功能传动轴作为汽车动力传递的核心部分,具有以下几个功能: - 承受动力和扭转力;- 传递动力至驱动轮; - 保持转速稳定; - 减少振动和噪音。
传动轴的发展趋势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传动轴也在不断改进和演进。
未来传动轴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 1. 轻量化:采用更先进的材料和制造工艺,减轻传动轴的重量,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和性能。
2. 高效化:通过改进传动轴的结构和传动装置,提高动力传递的效率,减少能量损耗。
3. 智能化:引入电动传动轴和智能控制系统,提高传动轴的响应速度和精确性,优化车辆的驾驶性能和舒适性。
结论通过对汽车传动轴的研究,我们深入了解了它的结构、原理、功能以及发展趋势。
传动轴作为汽车动力传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车辆的性能和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期待传动轴在未来的应用上有更大的突破和创新。
参考文献1.张三, “汽车传动轴的研究进展”,《汽车工程学报》,2020.2.李四, “传动轴轴承优化设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9.。
传动轴轴心轨迹测量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传动轴是连接发动机和车辆驱动轮的重要部件,其转动精度对整车行驶稳定性、燃油经济性、噪声和振动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
传动轴轴心轨迹是传动轴旋转时轴心在运动过程中所形成的轨迹,是评价传动轴转动精度的重要参数之一。
传动轴轴心轨迹不良会导致整车行驶中的强烈震动,加快传动轴的损耗和磨损,进而导致传动系统失效,甚至威胁到车辆和驾驶者的安全。
因此,开展传动轴轴心轨迹测量技术研究,对于提高整车行驶安全性、减少驾驶者舒适性问题、优化传动系统的性能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本研究旨在对传动轴轴心轨迹进行测量,并开展有关数据处理与分析,为优化设计传动系统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验基础。
具体研究内容及方法如下:1. 传动轴轴心轨迹测量方法研究。
通过采用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如激光干涉仪和CCD摄像机等,对传动轴轴心轨迹进行测量,确定测量的精度和稳定性。
2. 测量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采用MATLAB等数学建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传动轴轴心轨迹的相关参数,如径向偏差、轴向偏差、倾角等,以及采用不同设备进行测量时数据的一致性等。
3. 传动轴轴心轨迹影响因素研究。
通过对传动轴的几何形状、加工误差、组装误差、运动配合等因素的详细研究,探究这些因素对传动轴轴心轨迹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制。
4. 传动轴轴心轨迹优化设计研究。
针对传动轴轴心轨迹的不良情况,结合传动轴加工制造制度优化的实践经验,提出传动轴轴心轨迹的优化设计策略,以提高传动轴转动精度和降低轴心轨迹偏差。
三、预期研究成果1. 建立一套完整的传动轴轴心轨迹测量技术体系,并提供可重复性高、测量精度高、数据处理稳定的测量方法和工艺。
2. 详细探究传动轴轴心轨迹不良的成因和影响因素,为优化设计传动系统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验基础,从而明确有针对地进行传动轴相关工艺流程优化。
3. 提出传动轴轴心轨迹的优化设计策略,以降低传动轴的损耗和磨损,提高整车行驶稳定性和驾驶舒适性等方面的性能。
XXXXXX设计(XX)开题报告学生姓名:学号:专业:设计(论文)题目:设计汽车传动轴滑动叉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年产量100 000件)指导教师:2010 年3月5日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1、设计汽车传动轴滑动叉的意义及发展前景面对国际汽车巨头加大中国市场的投入,中国汽车企业感到巨大压力。
如何在国内市场中站稳脚,抢占国际市场成为摆在每个汽车生产厂家面前的现实问题。
汽车制造商们遂采取保障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管理、优化服务等措施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汽车大战正在进行!要保证质量、降低成本必须从每个零件做起,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的研究是这一环节的核心内容。
通过对零件精心细致的工艺分析,来选择恰当的毛坯制造方式,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且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
从而达到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达到高生产率、经济性(包括利润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技术工艺,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具有先进性,是否具备市场竞争力,是否能不断领先于竞争者的重要指标依据。
随着我国传动轴滑动叉市场的迅猛发展,与之相关的核心生产技术应用与研发必将成为业内企业关注的焦点。
了解国内外传动轴滑动叉生产核心技术的研发动向、工艺设备、技术应用及趋势对于企业提升产品技术规格,提高市场竞争力十分关键。
随着传动轴滑动叉市场竞争的愈发激烈,快速有效的掌握市场发展情况成为企业及决策者成功的关键。
市场研究是一个科学系统的工作,直接影响着企业发展战略的规划、产品营销方案的设计、公司投资方针的制定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确定。
市场研究并非单纯从某一个层面对市场进行评价,要得到有实际价值、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就必须从专业的角度对市场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
如此,才能时刻保持清晰的发展思路,不因纷繁的信息而迷失,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传动系统设计开题报告范文英文回答:Introduction:The design of a transmission system is crucial for the efficient functioning of various mechanical devices. It plays a vital role in transferring power from the engine to the wheels or other driven components. This report aims to discuss the design considerations and factors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transmission system.Design Considerations:1. Power requirements: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should be designed to handle the power output of the engine. It should be able to transmit the required torque and rotational speed to the wheels or driven components.2. Gear ratio selection: The selection of gear ratiosis essential to achieve the desired speed and torque output. It involves determining the number of gears and theirratios to optimize performance and fuel efficiency.3. Weight and size constraints: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should be designed to meet weight and size limitations, especially in applications where space is limited, such as automotive and aerospace industries.4. Durability and reliability: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should be capable of withstanding the operating conditions and loads it will be subjected to. It should be designed to minimize wear and tear, ensuring long-term reliability.5. Efficiency: The design should aim to minimize energy losses during power transmission. This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the selection of appropriate gear types, materials, and lubrication systems.Design Factors:1. Gear types: The choice of gear types, such as spur,helical, bevel, or planetary gears, depends on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and constraints.2. Material selection: The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gears, shafts, bearings, and other components should consider factors like strength, wear resistance, and cost-effectiveness.3. Lubrication system: Proper lubrication is crucialfor reducing friction and wear in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The design should incorporate an effective lubrication system to ensure smooth operation.4. Noise and vibration: The design should aim to minimize noise and vibration levels, which can affect the comfort and performance of the overall system.5. Control and automation: In modern transmission systems, the integration of control and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can enhance performance, efficiency, and user experience.中文回答:引言:传动系统的设计对于各种机械设备的高效运行至关重要。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一课题设计(论文)目的及意义工艺工作包括工艺管理、工艺技术、工艺装备和操作者的技术素质等,是机械工业企业的基础工作。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艺工作日益被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广大企业领导人所重视。
工艺工作在车间现场与其他各项管理相结合,成为建立正常生产秩序,稳定产品质量的依据和保证。
工艺工作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采用最经济最有效的制造方法,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和质量要求达到用户满意的产品来。
二课题设计(论文)提纲1.学习工艺编制的基础知识,查找相关工艺资料。
2.根据相关资料认真学习基础知识。
3.了解各种机床加工设备的特点,各种工具、量具的装用及加工余量的选择。
4.根据相关资料制定工艺、工时及考虑必要的工装夹具。
5.编写毕业论文。
三课题设计(论文)思路方法及进度第一周:依照毕业设计任务书查找工艺编制基础知识和相关资料,认真阅读第二周:继续查找阅读基础知识、相关资料。
第三周:通过阅读基础知识,认真了解各种机床的加工精度特点,了解各种工具、量具的选用和加工余量的选择第四周:根据相关资料制定工艺、工时及所考虑必要工装第五周:编写毕业论文并准备答辩第六周: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四课题设计(论文)参考文献1.孟少农主编《机械加工工艺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年9月第一版北京第一次印刷2.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编《量具、道具产品样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年2月第一版3.艾兴.肖诗纲主编《切削用量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85年11月第一版4.王光斗.王春.福敏主编《机床夹具设计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5.《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增订组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11月第一版6.上海金属切削技术学会编《金属切削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4月第一版。
2007年4月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填表)院系: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 课题名称柴油动力SUV 车设计一传动轴、离合器及操纵机构设计2.国内外同类设计(或同类研究)的概况综述离合器的传动轴看似简单,工作原理浅薄但是结构的发展经历了上白年,融合了儿代人的智慧和心血才达到今天的地步。
离合器是汽车传动中的重要部件,根据德国出版的03年世界汽车年检可以看出大多汽车还是用机械传动,U 前常用的是摩擦干式离合器,近年来离合器的进一步发展,湿式离合器不断得到改进,国外的某些重型汽车和自卸车是用多片湿式离合器,因为它有良好的起步能力;传动轴的技术也相当成熟,近年来主要研究动平衡性部分车型已开始采用两轴、三轴式和中间加支撑的空心传动轴,而且设计还日益专业化,国内外都有众多厂商生产离合器和传动轴。
随着发动机转速、功率的不断提高和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离合器和传动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从提高离合器和传动轴工作性能的角度出发,传统的推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结构正逐步的向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结构发展,传统的操作形式正向自动操作的形式发展。
而传动轴有传统的实心发展到空心,有一根发展成多段。
因此,提高离合器和传动轴的可靠性和延长其使用寿命,适应发动机的高转速,已成为发展的趋势。
U前国内外离合器的种类有摩擦离合器、液力耦离合器、电磁离合器等儿种。
电磁离合器靠线圈的通断电来控制离合器的结合与分离。
如在主动与从动件之间放置磁粉,则可加强两者之间的结合力,既是磁粉式电磁离合器。
3.课题设计(或研究)的内容本次设计的是SUV柴油车,要能够适应较多的复杂路面,行驶速度较高,对某些通过性及爬坡度要求较高,因此考虑采用双片干式离合器,液力操控式传动机构,是山于其技术成熟布置方便成本低,也容易减少驾驶员的疲劳程度,传动轴考虑采用空心传动轴,其质量小能传递的转矩大,比实心轴有更高的零件转速, 万向节釆用十字轴万向节。
要研究柴油SCV离合器系统、操纵机构和万向传动轴的基本结构于设计方法。
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开题报告汽车传动轴设计开题报告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载货汽车传动轴设计学生姓名:李慧斐指导教师武志斐专业:车辆07022011 年4 月4 日篇二:汽车自动变速器三行星排传动系统设计-开题报告烟台大学机电汽车工程学院(2011)届学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暨工作实施计划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五前一倒三行星排传动系统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导师姓名开题报告日期2011 年3月1 日入学年月2007年9 月6日机电汽车工程学院制2011年3月1 日一、基本情况二、课题研究内容(内容、特色、预期效果)五前一倒三行星排传动系统,即变速器主要部分。
现在汽车的发展日新月异,其中的变速器也是千奇百怪,种类多,结构也就多多。
此次设计的主要是行星齿轮变速器。
由行星齿轮机构和换档操纵机构两部分组成。
行星齿轮机构作用:改变传动比和转动方向,即构成不同档位。
换档操纵机构作用:实现档位的变换。
行星齿轮机构主要由三个行星排组成。
换档操纵机构主要有离合器与制动器组成。
所以,此次设计包括:1、总图设计2、K1、K2行星排的设计3、离合器2的设计及制动器1,制动器4的设计4、控制系统设计5、润滑系统设计6、设计说明书的编制A、功率计算B、轴强度、刚度计(来自:.cNbothic以悬置点响应力和响应力矩为目标函数,对悬置安装位置和悬置本身特性进行了优化,这种优化方法无论对橡胶悬置系统还是液压悬置系统都能有效的使用。
2000年,Seonho Cho.通过使用能量解耦法对悬置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且将车体视为弹性体,在优化模型中加入了车体的有限元模型以使模型能够精确的反应实际振动情况。
这种方法非常有效,转向柱和座椅处的振动均得到有效改善。
2002年,吕振华等人建立了国内某款轿车的动力液压悬置集总参数的力学和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动态特性仿真,然后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其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和指导意义[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