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标准化

信息标准化

信息标准化
信息标准化

引言

伴随其物流业务的开展,宝供信息化发展基本上实现了每三到四年上一个大的台阶。从支持运作管理到与客户协同管理,从信息平台管理上升到支持全面经营管理,不断进行创新和跨越。首先,作为起步阶段的1997到1999年,宝供实现了利用基于INTERNET的物流信息系统取代人工单证管理的创新应用,并支持企业物流运输、仓储和核算等基本管理需求。1997年,刘武率先在国内建立起一套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物流网络信息系统,实现物流数据的在线实时跟踪,并与客户信息共享,实时了解运输、仓储等物流信息,使宝供的物流服务实现了质的飞跃。同年,宝供与北京工商大学合作,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物流技术与管理发展高级研讨会”,明确以“知识和科技”来规范企业运作,用“最先进的理念”来引导企业发展。第二步,从2000年到2002年,宝供成功通过与客户系统EDI进行对接,实现了从支持企业内部运作到与客户系统协同管理,与客户动态分享物流信息的突破。第三步从2003年到2006年,宝供成功实现从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到物流信息管理平台的升级,建立了以宝供ERP系统为核心的宝供物流信息管理平台。第四步从2007年到2010年,实现从全面运作管理到物流精益管理的飞跃,对外使信息平台的功能达到支持全球供应链双向一体化的现代物流服务平台,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物流服务平台,支持行业供应链一体化的专业物流服务平台;对内要全面支持企业的经营决策管理。

深入信息化

物流信息化是与业务紧密相连的,业务需求推进物流信息系统的发展;

企业依靠物流信息系统的使用,使其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物流信息化是一个长远的,渐进的系统工程。

目录

物流、物流信息定义与介绍

物流信息化及意义

物流信息技术简介

物流信息系统

物流与电子商务

第一章物流基础

物流定义

物流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是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在起源地到消费地之间有效率的正向和反向移动与储存进行的计划、执行与控制,其目的是满足客户要求”

物流的基本环节

货物运输

货物仓储

装卸搬运

货物包装

物流加工

物流配送

物流的基本特征

现代物流活动的特征

服务化:我们以满足客户的最大需求为目标,强调客户的满意度。一体化:从生产企业到物流企业、销售企业直至消费者的供应链的整体优化和系统化。

物流信息的定义

物流信息是随企业的物流活动而同时产生的,与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加工,配送等各个环节都有密切的关系。物流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会产生的大量的信息,物流信息是连接各个环节的枢纽,是桥梁,是物流活动的神经系统。

物流信息的特征

繁多,复杂,面广

动态,实时

物流信息的内容

物流信息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加工等信息。

第二章物流信息化

物流信息化的概念

物流信息化的内涵

物流信息化的意义和建言

物流信息化概念

物流信息化是指物流企业以业务流程重组为基础,广泛使用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控制和集成企业物流活动的所有信息,实现企业内外信息

资源共享和有效利用,以调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物流信息化的内涵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过程

以物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

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物流信息化是管理工具

物流信息化的意义

信息化的目的是要使企业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把握机会,做出正确决策,增进企业运行效率,最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水平。同时信息化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他配合企业的发展,也遵从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

信息化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物流信息化的建议

选择合适的物流信息化解决方案

进行与物流信息化相适应的管理创新

物流信息化总结

信息化不是一个口号,买了几台计算机,有了一个物流信息系统也并不是真正的信息化。诚如宝供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一样,信息化切不可盲目的跟风、片面追求物流装备与系统的先进性,一定要脚踏实地,走出一条适合企业自身的信息化道。我希望每个人都能认认真真的了解,领悟他的意义所在。信息化能否成功的实施还寄希望与我们公司的所有人,尤其是我们管理层的理解和支持。

第三章物流信息技术简介

条码技术

无线射频技术

GPS全球定位系统

EDI电子数据交换

GIS地理信息系统

条码技术

商品条码

EAN条码

物流条码

条码扫描设备

无线射频技术

无线射频技术(RFID)是利用无线电波对记录媒体进行读写的一种识别技术。射频识别距离可达几十厘米至几米,根据读写方式,可输入数千字节的信息,具有极高的保密性

全球定位系统

GPS即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又称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中文简称为“球位系”,是一个中距离圆型轨道卫星导航系统,结合卫星及通讯发展的技术,利用导航卫星进行测时和测距。

电子数据交换技术

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电子数据交换:指商业伙伴之间按标准、协议规范化和格式化的经济信息通过电子数据网络进行自动交

换和处理。

电子数据交换的含义和条件

使用电子数据交换的是贸易交易双方,是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传递,而非同一企业内部的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传递。

交易双方各有自己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交易双方的计算机系统能发送、接收并处理符合标准的交易信息。

交易双方计算机指间的网络通信系统,信息传输是通过网络系统自动传递的,不需要人工传递。

电子数据的应用

电子数据交换在物流中应用很广,范围包括制造商、配送中心、运输上、批发商。作业包括订购、进货、出货、送货、配送、对账、转账、结账等。

第四章物流信息系统

物流信息系统是为了搜集、处理,存储、检索、传递、反馈、分析、使用有关物流信息而建立的人机信息系统。一般由输入、处理、输出三个基本部件构成。

物流信息系统的种类

事物处理信息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

高层支持系统

企业间信息系统

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模块

接单模块

发送模块

运输过程控制模块

运输系统管理模块

仓位管理模块

库存及出库管理模块

客户服务模块

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功能

信息处理功能

计划功能

控制功能

辅助决策功能

物流运输与仓储信息化

运输与仓储式物流的重要功能之一,他们创造了空间价值和时间价值,是现代物流活动过程中最主要的增值活动。

运输信息化

企业综合运输系统

车辆运行管理信息系统

物流运输信息交流网络系统

物流仓储信息系统简介

物流仓储信息是物流过程中仓储活动产生的信息,是伴随着仓储管理活动而产生的信息。这种信息常伴随着仓库订货,货物入库,货物管理,货物出库的发生而发生,主要包括货物入库信息、货物仓储管理信息、货物出库信息等。

物流配送信息化

物流配送是物流活动中的一种特殊的、综合的作业形式,差不多包括了全部的物流功能要素,是现代物流的一个缩影,是全部物流活动的综合体现。

基本功能:就是从实物形态上所能看到的最起码的功能,主要有集货功能、理货功能、储运功能、流通加工功能、分拣功能、配货功能和送货功能等。

配送与送货的区别

配送与送货有着明显的区别,送货只是供需双方的一种实物交接形式,而配送的含义要广泛得多,其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送货主要体现为生产企业和商品经营企业的一种推销手段,通过送货达到多销售产品的目的。而配送则是社会化大生产,高度专业化分工的产物,是商品流通社会化的发展趋势。第二,送货方式对用户而言,只能满足其部分需求,这是因为送货人有什么送什么。而配送则将用户的要求作为目标,具体体现为用户要求什么送什么,希望什么时候送便什么时候送。第三,送货通常是送货单位的附带性工作,也就是说送货单位的主要业务并非送货。而配送则表现为配送部门的专职,通常表现为专门进行配送服务的配送中心。

第四,送货在商品流通中只能是一种服务方式。而配送则不仅仅是一种物流手段,更重要的是一种物流体制,最终要发展为“配送制”。第五,由配送企业进行集中库存,保证向企业内部的各生产单位进行物资供应,可以取代原来分散在各个企业为保证生产持续进行而设立的库存,这样,使企业实现零库存成为可能。这点在物流发达国家和我国一些地区实践中已得到证明。

送货则不具有这种功能。我国开展物资配送的时间虽然不长,但配送的范围正不断扩大,配送物资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配送的水平也逐步向规范化的高层次发展。

现代配送活动

目的:流通流域内物流专业化分工,提高物流水平

内容:不只是送货,还有分货、配货、配装、分放等项工作

技术:拥有现代物流配送系统和现代化技术、装备

承担者:现代物流配送中心

传统送货

目的:提高销售量

内容:单纯送货,只能满足送货需要

技术:一般的送货系统和一般的运输工具

承担者:企业

物流配送的主要功能

提高物流效率

采取物流配送方式,通过将生产企业的产品集中到物流中心,将客户

所需的各种商品进行分拣、配货、配装,集中起来向客户发货,以及将多个客户的小批量商品集中在一起进行一次发货等方式,可以大大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耗费。

降低库存率

方便客户:通过物流中心配货

提高供应程度

物流配送信息系统作用

进行业务管理

进行统计查询

进行库存盘点

库存分析

库存管理

库存货物保质期报警

货位调整

账目管理

条码打印

物流配送信息系统结构

货物出库管理信息系统

货物入库管理信息系统

仓储型配送中心信息流程

这种信息流程模式的最大特点是物流配送中心只是作为所配货物的暂存场所,大量货物仓库做暂时性的存放。其信息流程一次是:进货

信息,分类信息、暂存信息、分货信息、拣货信息、配货信息、分放信息、配装信息,送货信息。首先对进货信息进行处理,然后得到各种货物的分类信息、暂存信息、分贷信息、拣货信息、配货信息、分放信息、配装信息、送货信息,直到把货物准确送达客户为止。

批量转换型配送中心

这种模式是物流配送中心把批量大、品种单一的货物转换成小批量的发贷方式,因此这种信息流程有进贷信息、储存信息、装货信息和发货信息。首先对进货信息进行处理、然后得到各种货物的储存信息、装货信息、发货信息,直到把货物准确送到客户为止。

第五章物流与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的概念

物流与电子商务的关系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发展趋势

系统标准化操作

开票前问清楚发货人和收货人的详细信息。发(收)货人姓名,电话,地址严格按照实际情况填写。不许添空、姓名地址栏不许为数字、电话要填写准确。

货物名称要能说明货物的内容,是手机不能写电子产品,是彩电不能写电器。

开票完毕后检查票据信息是否正确,如有错误需及时申请客服更改。装车时核对票据信息、货物信息和回单信息,发现有货无票的须及时补票;有票无货的禁止装车,并记录在案、上报主管或客服中心。

卸车时核对票据信息、货物信息和回单信息,要求卸车时系统票据全部卸掉;在发现有货无票或有票无货的问题票据或货物时,要及时上报主管或客服中心更改票据状态;

严格按照公司流程进行提货,提货人姓名、证件号码必须认真填写。网点负责人每日查看所开、所提货物票据信息的规范性,以身作责、严格要求基层人员的行为规范。

每天定时查看系统车辆时候是否有到达,并及时接收或发出车辆;认真做好车辆档案信息、司机信息的管理工作,并保证所录入信息的有效和准确;

认真根据公司运营状况做好系统线路的规划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派车,必须保证系统和实际的一致性,不允许在车辆发出以后增派系统车辆;

因库管个人失误,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有货无票,需走系统的票据,应即时上报客服中心进行处理。

及时收回系统车辆。对发现因货物未卸而造成车辆无法回收的要记录货物所属站点并上报主管或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每日汇集,考核调度,微机,库管的工作情况,并上报绩效考核专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