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的化学组分及其演变报告
- 格式:ppt
- 大小:2.22 MB
- 文档页数:81
青海省东部乐都盆地地下水化学演化特征本文通过对青海省东部乐都盆地地下水进行取样和分析,探究了其地下水化学演化特征。
结果表明,盆地内地下水主要为NaHCO3型和NaCl型水,随深度增加,水体的总溶解固体和硬度增大,pH值和Ca含量减小;地下水中主要溶解离子为Na+、HCO3-、Cl-、Ca2+、Mg2+,其中Na+和HCO3-为主要的阴阳离子,Cl-和Ca2+、Mg2+的含量较低;水体的水化学类型随深度变化也有所改变;地下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NO3-,其浓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加。
因此,建议将地下水的开采限制在浅层,防止造成进一步的水污染。
关键词:青海省、东部乐都盆地、地下水、化学演化、污染物正文:一、引言地下水是人类所依靠的重要水源之一,但是由于人类的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地下水质量逐渐下降。
为了保卫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对地下水的化学演化过程进行深度探究,以精通地下水的特征和演化规律。
东部乐都盆地位于青海省东部,是该地区的一个重要盆地,也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农田。
本探究通过对该盆地地下水进行采样和分析,探究了其地下水化学演化特征,为保卫该地区的地下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方法本探究采集了盆地内不同深度的地下水样品,共采集了15个样品,对其进行了PH值、电导率、溶解固体、总硬度、钙含量、镁含量、钠含量、氯含量、硫酸盐含量、碳酸盐含量、硝酸盐含量等化学性质分析,并确定其水化学类型。
三、试验结果与分析1.地下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土层水的PH值变化在7.15~8.56之间,电导率变化在107~738μS/cm之间;浅层地下水的PH值变化在7.31~8.87之间,电导率变化在106~782μS/cm之间;深层地下水的PH值变化在6.78~8.16之间,电导率变化在136~307μS/cm之间。
总溶解固体和硬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大,pH值和Ca含量减小。
2.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地下水中主要溶解离子为Na+、HCO3-、Cl-、Ca2+、Mg2+,其中Na+和HCO3-为主要的阴阳离子,Cl-和Ca2+、Mg2+的含量较低。
地下水化学组分在强震活动下的突变
地下水化学组分在强震活动下的突变
为了探索地震预测预报途径,根据地下水化学监测资料,研究了地震活动中经常出现的'地下水化学异常组分及其突变特征.结果说明,在强烈地震活动前后,经常发生地下水水化学异常突变.反响最敏感的地下水水化学组分为放射性元素Rn,其不仅在7级以上地震中普遍出现异常,而且在5~6级或更小的地震中也会出现异常;Rn异常范围不同,其最大半径可达500~600 km,异常集中分布在距震中200 km以内.其次,还有一些组分发生异常,如微量元素(B、F、Li和Sr)、常量成分(SiO2和Cl-)、气体组分(CO2、N2、CH4、H2和He)及气体总量等,它们仅在7级以上地震中较为常见.加强地下水动态监测,研究地下水水化学异常突变与地震的关系,对于构造活动性评价和地震预测预报具有重要意义.
张春山,ZHANG Chun-shan(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
京,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