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接头分类及焊接接头系数
- 格式:ppt
- 大小:128.00 KB
- 文档页数:4
4.5.2 焊接接头系数4.5.2 焊接接头系数φ应根据对接接头地焊缝形式及无损检测地长度比例确定.4.5.2 钢制压力容器地焊接接头系数规定如下:)双面焊对接接头和相当于双面焊地全焊透对接接头)全部无损检测,取φ;)局部无损检测,取φ.)单面焊对接接头(沿焊缝根部全长有紧贴基本金属地垫板))全部无损检测,取φ;)局部无损检测,取φ.4.5.2 其他金属材料地焊接接头系数按相应引用标准地规定.采用分析法计算开孔补强时,∅也应该去.10.3.1 全部()射线或超声检测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地容器及受压元件,需采用设计文件规定地方法,对其类和类焊接接头,进行全部射线或超声检测: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地第Ⅲ类容器;)采用气压或气液组合耐压试验地容器;)焊接接头系数取地容器;)使用后无法进行内部检验容器;)盛装毒性为极度或高度危害介质地容器;)设计温度低于-40℃地或者焊接接头厚度大于25mm 低温容器;)奥氏体型不锈钢、碳素钢、、及其配套锻件地焊接接头厚度大于30mm 者;)、、及其配套锻件地焊接接头厚度大于20mm者;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及其配套锻件地焊接接头厚度大于16mm者;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铁素体型不锈钢、其他低合金钢制容器;)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地低合金钢制容器;)图样规定须检测地容器.注:上述容器中公称直径≥250mm地接管与接管对接接头、接管与高颈法兰对接接头地检测要求与类和类焊接接头相同.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4.5.3 全部射线检测或者超声检测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地压力容器、类对接接头(压力容器、类对接接头地划分按照地规定),依据本规程4.5.3第()项地方法进行全部无损检测: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设计压力大于或者等于地第Ⅲ类压力容器;按照分析设计标准制造地压力容器;采用气压试验或者气液组合压力试验地压力容器;焊接接头系数取地压力容器或者使用后需要但是无法进行内部检验地压力容器;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或者等于地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厚度大于20mm时,其对接接头还应当采用本规程4.5.3第()项所规定地与原无损检测方法不同地检测方法进行局部检测,该局部检测应当包括所有地焊缝交叉部位;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设计图样和本规程引用标准要求时.4.5.3 无损检测方法地选择()压力容器地对接接头应当采用射线检测或者超声检测,超声检测包括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可记录地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和不可记录地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当采用不可记录地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时,应当采用射线检测或者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做为附加局部检测;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管壳式换热器焊接接头系数3.16.1 钢制换热器焊接接头系数φ按表选取沿焊接接头根部全长有紧贴基本金属地垫板时,其焊接接头系数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3.16.2 铝、铜、钛及其合金地焊接接头系数按附录(标准地附录)地规定.压力容器设计工程师培训教程焊接接头系数4.11.1 焊接接头系数地基本规定焊接接头系数φ是指对接接头强度与母材强度之比值.用以反映由于焊接材料、焊接缺陷和焊接残余应力等因素使焊接接头强度被削弱地程度,是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地综合反映.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4.11.2 焊接接头系数选取地基本要求焊接接头系数地选取与接头地焊接工艺特点、无损检测比例和对容器地要求相关.主要有一下几个问题:()当纵向接头与环向接头地结构、无损检测比例不一致时,如纵向接头采用双面焊、或,而环向接头为加垫板地单面焊且无法进行或检测时,在容器地设计计算中应正确采用焊接接头系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内压圆筒厚度计算公式是根据圆筒中周向总体(一次)薄膜应力地强度导出,所以与之对应地焊接接头系数应为圆筒地纵向焊接接头系数.在圆筒环向接头地极小断面中同样也存在着环向(周向)薄膜应力,另外尽管环向接头在圆筒轴向地应力仅有环向应力地一半,但是作为一台完整地压力容器,为确保这个圆筒地强度与安全,一般应要求环向接头与纵向接头具有同样地质量水平,即要求具有同样地焊接接头系数.若存在制造上地困难,可按中10.8.2执行.此时环向接头地质量(焊接接头系数)虽然可能与纵向接头地质量(焊接接头系数)不完全相同,但计算圆筒厚度时,仍取纵向接头地焊接接头系数.此时设计者应规定对该焊接接头地技术要求,以提醒制造厂用焊接工艺措施来保证焊接质量.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中10.8.2抄录如下:“对容器直径不超过800mm地圆筒与封头地最后一道环向封闭焊缝,当采用不带垫板地单面焊对接接头,且无法进行射线或超声检测时,允许不进行检测,但需采用气体保护焊打底.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封头拼接接头地封头系数.中10.8.2规定封头拼接接头应进行或检测,但未规定封头拼接接头地接头系数如何选取.封头拼接接头地无损检测要求主要是针对封头成形时变形较大,缺陷容易扩展而提出地,与封头厚度无关.因此,尽管封头拼接接头要求或检测,但这种检测仍然只是对整台容器检测地一部分,其合格指标仍按照对容器整台要求地合格指标而确定.因此,封头拼接接头地焊接接头系数一般取压力容器地纵向接头焊接接头系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对整张钢板压制地小直径封头,由于不存在焊接接头,在厚度计算中当然取φ.。
工会党支部工作总结[工会党支部工作总结] xxxx年,我们工会党支部在师直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自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工作,进一步加强党支部的建设,在工作中较好的发挥了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工会党支部工作总结。
现将xxxx年的支部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努力加强党支部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1.思想建设:在工会全体党员中继续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在党的十六大四中全会召开以后,认真学习大会的精神和文件,特别是对全会讨论通过的《关于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不仅在支部成员内部认真学习贯彻,而且还在工会全体工作人员中传达贯彻学习。
坚持严肃认真地进行党员民主评议工作,切实解决党支部、党员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努力提高全体党员的思想认识,为圆满完成全年的各项工作,提供思想保证。
同时开好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认真征集职工意见,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找差反思,并进行认真整改,进一步完善领导班子的工作。
全年共召开民主生活会2次,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大家普遍反映心更近了,关系更融洽了,工作氛围更加和谐了,团队的力量更加强大了。
2.加强党支部的组织建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支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按时召开支委会、支部大会和党课学习,坚持党支部委员经常碰头,有问题及时研究解决。
努力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发挥党支部战斗力。
继续认真做好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引导工作。
党支部认真贯彻《关于进一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的通知》,认真组织党员参加学习,结合部门工作具体实际,发动党员积极投入“创争”活动,为我师的职工素质工程作出积极的贡献。
在支部内部,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和骨干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了支部工作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经支部考核评议,推荐经济工作部部长唐志刚同志为“优秀党员”和“优秀公务员”。
GB150—报批稿4.5.2 焊接接头系数4.5.2.1 焊接接头系数φ应根据对接接头的焊缝形式及无损检测的长度比例确定;4.5.2.2 钢制压力容器的焊接接头系数规定如下:a 双面焊对接接头和相当于双面焊的全焊透对接接头1 全部无损检测,取φ=;2 局部无损检测,取φ=;b 单面焊对接接头沿焊缝根部全长有紧贴基本金属的垫板1 全部无损检测,取φ=;2 局部无损检测,取φ=;4.5.2.3 其他金属材料的焊接接头系数按相应引用标准的规定;采用分析法计算开孔补强时,也应该去;10.3.1 全部100%射线或超声检测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容器及受压元件,需采用设计文件规定的方法,对其A类和B 类焊接接头,进行全部射线或超声检测:a 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的第Ⅲ类容器;b 采用气压或气液组合耐压试验的容器;c 焊接接头系数取的容器;d 使用后无法进行内部检验容器;e 盛装毒性为极度或高度危害介质的容器;f 设计温度低于-40℃的或者焊接接头厚度大于25mm 低温容器;g 奥氏体型不锈钢、碳素钢、Q345R、Q370R及其配套锻件的焊接接头厚度大于30mm 者;h 18MnMoNbR、13MnNiMoR、12MnNiVR及其配套锻件的焊接接头厚度大于20mm者;i 15CrMoR、14Cr1MoR、08Ni3DR、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及其配套锻件的焊接接头厚度大于16mm者;j 铁素体型不锈钢、其他Cr-Mo低合金钢制容器;k 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R m≥540MPa的低合金钢制容器;l 图样规定须100%检测的容器;注:上述容器中公称直径DN≥250mm的接管与接管对接接头、接管与高颈法兰对接接头的检测要求与A类和B类焊接接头相同; TSG R0004-2009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4.5.3. 全部射线检测或者超声检测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压力容器A、B类对接接头压力容器A、B类对接接头的划分按照GB150的规定,依据本规程4.5.3.1第1项的方法进行全部无损检测:(1)设计压力大于或者等于的第Ⅲ类压力容器;(2)按照分析设计标准制造的压力容器;(3)采用气压试验或者气液组合压力试验的压力容器;(4)焊接接头系数取的压力容器或者使用后需要但是无法进行内部检验的压力容器;(5)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或者等于540MPa的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厚度大于20mm时,其对接接头还应当采用本规程4.5.3.1第1项所规定的与原无损检测方法不同的检测方法进行局部检测,该局部检测应当包括所有的焊缝交叉部位;(6)设计图样和本规程引用标准要求时;4.5.3.1 无损检测方法的选择1压力容器的对接接头应当采用射线检测或者超声检测,超声检测包括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TOFD、可记录的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和不可记录的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当采用不可记录的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时,应当采用射线检测或者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做为附加局部检测;GB 151-1999 管壳式换热器焊接接头系数3.16.1 钢制换热器焊接接头系数φ按表4选取表4对于无法进行无损检测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壳程圆筒的环向焊接接头,当采用氩弧焊打底或者沿焊接接头根部全长有紧贴基本金属的垫板时,其焊接接头系数φ=;3.16.2 铝、铜、钛及其合金的焊接接头系数按附录D标准的附录的规定;压力容器设计工程师培训教程焊接接头系数4.11.1 焊接接头系数的基本规定焊接接头系数φ是指对接接头强度与母材强度之比值;用以反映由于焊接材料、焊接缺陷和焊接残余应力等因素使焊接接头强度被削弱的程度,是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综合反映;4.11.2 焊接接头系数选取的基本要求焊接接头系数的选取与接头的焊接工艺特点、无损检测比例和对容器的要求相关;主要有一下几个问题:1当纵向接头与环向接头的结构、无损检测比例不一致时,如纵向接头采用双面焊、100%RT或UT,而环向接头为加垫板的单面焊且无法进行RT或UT检测时,在容器的设计计算中应正确采用焊接接头系数;内压圆筒厚度计算公式是根据圆筒中周向总体一次薄膜应力的强度导出,所以与之对应的焊接接头系数应为圆筒的纵向焊接接头系数;在圆筒环向接头的极小断面中同样也存在着环向周向薄膜应力,另外尽管环向接头在圆筒轴向的应力仅有环向应力的一半,但是作为一台完整的压力容器,为确保这个圆筒的强度与安全,一般应要求环向接头与纵向接头具有同样的质量水平,即要求具有同样的焊接接头系数;若存在制造上的困难,可按GB150中10.8.2.3执行;此时环向接头的质量焊接接头系数虽然可能与纵向接头的质量焊接接头系数不完全相同,但计算圆筒厚度时,仍取纵向接头的焊接接头系数;此时设计者应规定对该焊接接头的技术要求,以提醒制造厂用焊接工艺措施来保证焊接质量;GB150-1998中10.8.2.3抄录如下:“对容器直径不超过800mm的圆筒与封头的最后一道环向封闭焊缝,当采用不带垫板的单面焊对接接头,且无法进行射线或超声检测时,允许不进行检测,但需采用气体保护焊打底;2封头拼接接头的封头系数;GB150-1998中10.8.2.2规定封头拼接接头应进行100%UT或RT检测,但未规定封头拼接接头的接头系数如何选取;封头拼接接头的无损检测要求主要是针对封头成形时变形较大,缺陷容易扩展而提出的,与封头厚度无关;因此,尽管封头拼接接头要求100%UT或RT检测,但这种检测仍然只是对整台容器检测的一部分,其合格指标仍按照对容器整台要求的合格指标而确定;因此,封头拼接接头的焊接接头系数一般取压力容器的纵向接头焊接接头系数;对整张钢板压制的小直径封头,由于不存在焊接接头,在厚度计算中当然取φ=;。
ASME压力容器建造规范研讨会设计部分问题解答── 第二部分焊接接头分类和焊接接头系数本文就2009年在上海举行的ASME压力容器建造规范研讨会中学员所提的与设计有关的问题进行汇总答复;CACI于今年4月所组织的ASME规范Ⅷ与设计有关研讨会期间,与会者在会前和研讨中提出了不少问题,CACI要求归纳整理后公布;初步考虑,拟对研讨会中以书面或口头提及的低温操作和防脆断措施,焊接接头分类和焊接接头系数,压力试验及其限制条件,开孔及其补强,元件的形状和尺寸允差,换热器设计,全部改写ASME Ⅷ-2的背景和主要修改内容等几个方面陆续整理,在整理中不拟以和讨论者一问一答的方式简单处理,而是根据规范的具体规定,从原理并规范的条文上系统说明;本文是其中的第二篇;1 焊接接头类别和焊接接头焊缝类型焊接接头和焊缝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见图1;图1焊接接头和焊缝ASME Ⅷ-112根据接头在容器上所处的位置,在UW-3节中划分为A、B、C、D四类;根据接头的结构型式,例如对接接头,搭接接头和角接接头,在表UW-12中分为1~8共计八个类型;对每种接头类别和相应的结构型式,规范在UW-2中规定了相应的使用限制;对于对接接头,在UW-11中规定了接头的射线及超声波检测要求,并相应在表UW-12中列出了焊接接头系数;对于角接接头,分别在UW-13、UW-15、UW-16规定了焊缝各处的尺寸要求和强度校核要求,并在UW-11的注中附带说明了无损检测要求;2 焊接接头分类分类的出发点ASME Ⅷ-1在UW-3中指出,分类是指焊接接头在容器上的位置而不是接头的型式;对“在容器上的位置” 这一说法可以解读为分类的根据是接头所受应力的大小;由这点出发,对ASME Ⅷ-1的焊接接头分类立刻就得以理解;焊接接头在容器上所受应力的大小可以由接头在容器上的位置来分析,而接头在容器上的位置则和所连接两元件的结构有关;例如壳体本身或平板本身上的拼接接头,其所在处的应力一般都可以由板壳理论解得;而壳体或平板上连有接管处的接头,其所在处的应力并不能由板壳理论解得;所以规范将其所在处应力可以由板壳理论解得的接头划为A、B类,其中承受最大主应力的接头划为A类,承受第二主应力的接头划为B类,这种壳体本身或平板本身上的拼接接头除个别者外下面分析都是对接或搭接接头,不可能是角接接头;规范将其所在处应力并不能由板壳理论解得的接头划为C、D类,由于在同样载荷和尺寸时,平板应力高于壳体,所以将连接件之一为平板者划为C类,将两连接件都为壳体者划为D类,但涉及矩形截面容器侧板时,因在设计中计及了因压力对相邻侧板作用所引起的薄膜应力以及由压力直接引起的弯曲应力二者,不同于一般平板或管板只计及弯曲应力一者,所以在圆筒对侧板连接的接头分类中规范将侧板视为壳体而不视为平板,但在两侧板相连时则仍视为平板;C、D 类视需要而可以是角接接头,也可以是对接接头,在提及这两类接头时一定要说明,绝不能统称,以免误解;ASME Ⅷ-1的焊接接头分类ASME Ⅷ-1根据前述的分类出发点,在UW-3中列出了各类接头,见图2;现分析如下;图2A、B、C、D类焊接接头的典型位置示意图A类接头包括以下各处的接头:1圆筒、管子、锥壳上的纵向接头,管子上的螺旋形焊接接头;显然,这些接头都承受最大主应力作用;2球壳、成型封头、平封头包括管板、矩形截面容器各侧板上任意位置和方向的拼接接头;球壳上两向应力相等,都承受最大主应力;成型封头、平封头、矩形截面容器各侧板的最大主应力方向以及所在位置都和该元件的结构有关,但作为工程应用,规范从偏于安全并为操作简便出发,将各处、各个方向的拼接接头都看作有可能承受最大主应力而一律划为A类; 3半球形封头对圆筒、锥壳等相连接的环向接头;半球形封头和成型封头不同,一般不设置直边段,所以此环向接头也可以等同于球壳本身的拼接接头,承受最大主应力,故划为A类; B类接头包括以下各处的接头:1圆筒、管子、锥壳上的环向接头,此类元件的纵向应力为环向应力之半,即环向接头所受应力为纵向接头之半,所以划为B类;当圆筒对锥壳或变径段相连接、锥壳半顶角α≤30°时,此环向接头视为对接接头,当α>30°时,则视为角接接头,见图2;2成型封头半球形封头除外对圆筒、锥壳或管子相连接的环向接头;因成型封头都设置直边段,所以这一环向接头和圆筒上的环向接头相同,承受第二主应力而划为B类;C类接头包括以下各处的接头:法兰环、管板、平封头对圆筒、管子、锥壳或成型封头包括半球形封头相连接的焊接接头;此种接头可以是角接接头,也可以是对接接头;矩形截面容器中连接侧板的接头;D类接头包括以下各处的接头:1接管或其它受压室对圆筒、球壳、锥壳、成型封头相连接的接头;此种接头可以是角接接头,也可以是对接接头;2接管或其它受压室对矩形截面容器各侧板相连接的接头;此种接头可以是角接接头,也可以是对接接头;ASME Ⅷ-1对各类焊接接头的使用限制为保证容器的安全,ASME Ⅷ-1在UW-2中对各种使用条件容器的各类接头应采用的结构型式作了限制,总的思想是,容器操作条件越严峻,各类接头的结构要求也越高;例如,对储存致死物质的容器,其所有A类接头应是1型,即采用双面焊或能达到从内外面熔敷焊缝金属的对接接头,所有B类和C类对接接头应是1型或2型,所有D类接头应是贯穿容器壁或接管壁整个厚度的全焊透焊缝,等等;为节省篇幅,不再一一列举;焊接接头系数在设计元件厚度时,仅指对接接头才引入焊接接头系数,角接接头则已由规范规定了各相关焊缝的尺寸,设计时予以遵守即已满足了强度要求,仅对非全焊透结构如开孔补强处或虽属全焊透、但某些焊缝尺寸未遵守规范规定时才需要进行强度校核,规范在UW-15、UW-16、UW-18中作了相应规定;根据接头类别、接头类型以及由规范在UW-11中根据容器操作条件、材料种类和厚度所规定的射线及超声波检测规定所进行的全部、抽样或不作检测,由表UW-12查取相应的焊接接头系数;由于ASME Ⅷ-1规定可以允许不作检测,因此对于采用1型接头类型且经100%无损检测的圆筒包括由无缝管所制的圆筒,考虑到在圆筒对圆筒相连接的B类接头或C类对接接头如不作无损检测会直接影响到其A类和B类接头相交处的质量难以保证,所以如欲取此圆筒的焊接接头系数为,则要求和其A类接头相交的B类接头应为1型或2型,且对此B类接头或C 类对接接头至少应作抽样检测,不允许不作检测;如不作检测,则此A类接头包括如为无缝管的接头系数只能取为;对此,规范的UW-11a5作出了如下的规定为说明问题,以下对规范原文用笔者理解后的语言表达:对于筒节或封头上的A类和D类对接接头,如欲采用规范表UW-12中按全部射线检测栏所列出的焊接接头系数,除应对其作全部无损检测外,还必须:a在连接筒节或封头的A类当筒节和半球形封头相连时或B类当筒节和其它壳体相相连时接头应是1型或2型;b与筒节或封头上的A类接头相交的B类或C类对接接头对某些材料及厚度,规范已规定要作全部检测者除外,至少应按规范要求作抽样检测;如不满足上述a、b要求,则此A类接头包括如为无缝管的接头系数只能取为;这一规定是ASME Ⅷ-1特有的,使用时务必注意;承受压缩应力的对接接头,其接头系数都取为;3对有关问题的说明关于GB150的焊接接头分类GB 150的焊接接头分类虽然也采用了A、B、C、D四种类别,但是它和ASME Ⅷ-1全然不同,虽然它并未明确指明各类接头的结构类型,但由其配套的无损检测规定,显然A、B类是对接,C、D类总是角接,并无对接;为解决多层包扎容器层板纵向接头不能进行射线或超声检测而只能进行磁粉或液体渗透检测的问题,所以将它调整为C类接头;为解决整体锻件接管对壳体的对接接头标准称为嵌入式接管与壳体对接连接的接头应进行射线或超声检测以保证质量的问题,所以将它调整为A类接头;且遗漏了某些接头的划类,例如平板包括管板的拼接接头,平板、管板与圆筒的对接接头应划为哪类等都未说明;关于译文由于种种原因,2007及以前版的译文在和防脆断有关的条文中存在一些漏译或误译,影响到对规范原意的正确理解,其中主要有:1ASME Ⅷ-1对A类接头说明的原文为:Longitudinal and spiral welded joints within the main shell,……;译文漏译了spiral welded joints字样,使用户遇到此类焊接管时不知所以;2ASME Ⅷ-1规定,如欲对带有A类1型接头并经全部射线检测的圆筒或无缝管取焊接接头系数为时,在UW-11a5中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之一是对和A类接头相交的B类或C类对接接头应作抽样检测;原文为:Category B or C butt welds which intersect the Category A butt welds in vessel sections or heads or connect seamless vessel sections or heads shall, as a minimum, meet the requirements for spot radiographs in accordance with UW-52.此处强调的是和A类接头相交的B类或C类对接接头应作抽样检测,意指如为C类角接接头就不受此限制;译文则表示为和A类接头相交的B类或C类接头应作抽样检测,意指应对C类接头不论是对接或角接都应作抽样检测,背离了ASME规范的原意;参考文献1 ASME 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Ⅷ第一册压力容器建造规则,2007版2 ASME Boiler and Pressure Vessel Code,Section Ⅷ-1 Rules for Construction of Pressure Vessels,2007 Edition.。
焊接系数
焊接接头系数,符号为φ,,即焊接接头强度与母材强度之比,,它是考虑焊接对容器强度的削弱,用以降低设计许用应力的系数,φ≤1 在ASME规范中焊接接头系数仅取决于该焊接接头型式和无损检测程度,一台容器不同的接头可以使用不同的焊接接头系数,对A、B、C、D四类焊接接头都规定了焊接接头系数,同时允许采用降低焊接接头系数而免除无损检测要求。
而在我国GB 150中,焊接接头系数特指A、B类焊接接头,不允许采用降低焊接接头系数而免除无损检测要求,产品制造完成后必须对A、B类接头进行射线或超声检测
碳素结构钢
[返回]
优质碳素结构钢
[返回]碳素工具钢
[返回]合金结构钢
[返回]
淬透性合金结构钢
[返回]
弹簧钢
[返回]滚动轴承钢
[返回]高速工具钢
[返回]不锈耐酸钢
[返回]耐热钢
[返回]易切结构钢
[返回]合金工具钢
SCrNiMo SKT455NiCrMoV6(1.2713)6F2(ASM)6F23381
55NCDV7
5XГM
3Cr2W8V SKD5X30WCrV53(1.2567)H21H21BH21,
BH21A
3543
Z30WCV9
3X2B8ψ
4SiCrV38SiCrV8(1.2248)
45SiCrV6(1.2249)
4XC
8Cr38X3
4Cr5MoVSi SKD6X38CrMoV51(1.2343)H11H11BH113431
Z38CDV5
SKD44X2B5ψM
SKD61X40CrMoV51(1.2344)H13H13BH13
SKD62H12H12BH123432
Z38CDWV5
[返回]。
焊接接头系数ASME Ⅷ-1对于承受内压各类元件厚度计算公式都是按照将元件上最大主应<=SE而得出。
因而ASME 力限制予材料许用应力和焊接系数的乘积以下,即SmaxⅧ-1计算式中所指的焊接接头系数是指和元件最大主应力方向相垂直焊缝的焊接接头系数。
1.焊接接头的分类焊接接头分类的基本出发点是该焊接接头所承受的应力水平以及所连接的两元件的结构类型。
该焊接接头所承受的主应力水平越高,所连接两元件的结构其受力条件越不利,则把该焊接接头归为较高级别的焊接接头类别,高低按A,B,C,D顺序递减,详见UW-3及图UW-3,与GB150相类似,不再详细介绍。
唯一的不同点是接管与筒体对接焊缝,ASME规范将它划为D类,而GB150划为A类。
如图所示:主要是由于ASME规范强调是以焊接接头在容器上的位置分类。
由于此D类对接焊缝承受最大主应力作用,要求相当高,所以ASME Ⅷ-1对它的探伤、热处理提出很高的要求。
2.焊接接头系数的选用(UG-11(a)(5)UW-12)在UW-12中对焊缝的焊接接头系数和用于元件厚度计算式中的焊接接头系数作出规定。
总的思想是:(1)除了无缝筒节和无缝封头以及对该筒节或封头上的所有A类及D类对接焊缝进行100℅探伤的有缝筒节和封头外,所有元件厚度计算式中的焊接接头系数即为该元件上和最大主应力方向相互垂直的焊缝或起决定性作用的焊缝的焊接接头系数。
除去作用有附加轴向拉伸或弯曲的内压圆筒因轴向应力可能成为最大主应力而在计算式中采用B类焊缝外,一般都是元件上A类焊缝的焊接接头系数。
用于元件厚度计算式中焊接接头系数就是有表UW-12按A类焊缝的结构类型和探伤程度决定,和与之相交焊缝的结构类型、探伤程度无关。
(2)对于无缝筒节或封头以及对该筒节或封头上所有A类或D类对接焊缝进行100℅探伤的有缝筒节和封头,用于壁厚计算式中的焊接接头系数和起决定作用焊缝的焊接接头系数可能有所不同,看它是否满足UW-11(a)(5)的要求。
焊接接头系数
焊接接头系数可以指焊接接头承受和传输力学荷载(包括压力,应力,拉力等)的能力。
焊接接头系数是一个要由制造者根据特定应用决定的参数,它决定了焊接接头的最终
性能。
焊接接头的系数是根据它的相关性能指标(包括材料的属性、结构的复杂度和焊缝以
及焊接工艺)来衡量的。
因此,这个系数包括对外层材料的选择,焊缝几何形状和附着力,材料特性,局部区域形状,焊缝结构,可见性和表面漆膜等因素。
由于焊接接头的水平、重量和大小的规格不一,所以所考虑的材料的物理和力学特性
也因人而异。
因此,其系数应该根据每一种具体的材料和每一种具体的应用而确定。
焊接接头的系数不仅取决于焊缝的形状和焊缝的截面,而且取决于以下指标:
1、材料:包括材料的强度、塑性极限、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考虑到材料结构的复
杂性;
2、表面形状:指焊接接头的表层几何形状及其相关设计;
5、焊接工艺:指焊接接头的焊接工艺,例如焊接时间,焊丝的消耗量,电流强度,
焊剂的使用等;
6、表面涂层:指表面涂层的类型,如添加涂料,焊丝,等。
由于这些因素的重要性,每个焊接接头的系数是不同的,因此应当综合评估与设计。
从而确定最佳系数,满足使用要求并使建筑结构具有足够的可靠性。
管壳式热交换器安装技术标准及要求(一)通用要求1、焊接接头分类与焊接接头系数(1)管壳式热交换器受压元件之间的焊接接头分为A、B、C、D四类,非受压元件与受压元件的焊接接头为E类。
其他结构型式热交换器的焊接接头按相应标准规定。
焊接接头分类(2)焊接接头系数应根据对接接头的焊缝形式及无损检测的长度比例确定。
(3)钢制管壳式热交换器焊接接头系数①双面焊对接接头和相当于双面焊的金焊连对接接头,全部无损检测取1,局部无损检测取0.85。
②单面焊对接接头(沿焊缝根部全长有紧贴基本金属的垫扳),全部无损检测取0.9,局部无损检测取0.80。
(4)对于无法进行无损检测的固定管板式热交换器壳程圆筒的环向焊接接头,应采用氩弧焊打底或沿焊缝根部全长有紧贴基本金属的垫板,其焊接接头系数0.6。
(5)对于换热管与管板连接的内孔焊,进行100%射线检测时焊接接头系数1.0,局部射线检测时焊接接头系数0.85,不进行射线检测时焊接接头系数0.6。
(6)铝、钛、铜、镍和锆等其他金属的焊接接头系数按相应引用标准的规定。
2、耐压试验(1)管壳式热交换器耐压试验的要求和试验压力应符合GB150.1--2011中4.6的要求,其他结构型式热交换器耐压试验的要求和试验压力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2)耐压试验的种类和要求应在图样上注明。
(3)按压差设计的热交换器,应在图样上提出压力试验时升、降压的具体要求。
(4)对于管程设计压力高于壳程设计压力的管壳式热交换器,应在图样上提出管头的试验方法和压力。
3、泄漏试验(1)泄漏试验应符合GB150.1-2011中4.7的要求。
(2)泄漏试验的种类和要求应在图样上注明。
(二)材料1、总则(1)管壳式热交换器钢制受压元件的钢号及其标准、附加技术要求、限定范围(压力和温度等)及许用应力应符合GB 150.2-2011及其附录A、附录D的规定,高温性能参考值参见GB 150,2-2011附录B。
(2)管壳式热交换器受压元件用铝、钛、铜、镍和锆等其他金属材料,其技术要求、限定范围(牌号、压力和温度等)及许用应力,应符合TSG R0004-2009及本标准引用标准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