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联剂的使用方法
2) 偶联剂与树脂直接掺合(迁移法) 将偶联剂按树脂量配成一定百分比和树脂混合, 再涂刷在经过热处理的玻璃布上。
偶联剂的使用方法
3) 玻璃纤维前处理 玻璃在拉丝过程中将偶联剂配以粘结剂、成膜 剂、润滑剂、增塑剂、乳化剂等组分制成拉丝浸 润剂,在拉丝过程中直接被覆于玻璃纤维的表面。 例如采用KH-550或KH-560偶联剂对玻璃纤维进 行前处理。
(a)裂纹向界面接近
(b)主裂纹尖端的界 面剥离
(c) 主裂纹与剥离界 面的合体
3.界面效应
⑶不连续效应 在界面产生物理性能的不连续性和界面摩擦 出现的现象,如抗电性、电感应性、磁性、耐热 性、尺寸稳定性等。
3.界面效应
⑷散射和吸收效应 光波、声波、热弹性波、冲击波等在界面产 生散射和吸收,如透光性、隔热性、隔音性、耐 机械冲击及耐热冲击性等。
碳纤维增强铝的抗张强度和断口形貌
界面结合 状态
结合不良 结合适中
抗张强度, MPa
断 口 形 貌
纤维大量拔出,长度很 长,呈刷子状
有的纤维拔出,有一定长 度,铝基体发生缩颈,可 观察到劈裂状
206
612
结合稍强
结合过强
470
224
出现不规则断面,可观 察到很短的的拔出纤维
典型的脆性断裂,平断 口
4.4 增强材料的表面处理
2. 界面作用机理
(The Interface Theories)
(1) 界面浸润理论 θ为接触角,当θ>90°,液体不能润湿固体;当 θ=180°时,固体表面完全不能被液体润湿,液体 呈球状;当θ<90°,液体能润湿固体;当θ=0°,这 时液体完全浸润固体。
2. 界面作用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