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型库存控制系统研究
- 格式:pptx
- 大小:206.61 KB
- 文档页数:10
库存。
是暂时闲置的用于将来目的资源。
安全库存。
是为了应付要求生产周期或供应周期等可能发生不测变化而设置的一定数量的库存。
调节库存。
用于调节需求或供应不均衡,生产速度与供应速度不均衡各个生产阶段产出不均衡而设置的库存。
在途库存。
是指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处于运输过程中的物品。
订购库存。
从需求的确认到最终到货,通过采购或其他途径获得物品原材料时候发生费用。
缺货成本。
由于外部内部中断供应所生产的成本。
多周期需求库存。
在足够长的时间里对某物品重复连续的要求其库存需要不断补充。
独立需求库存。
用户对某种库存物品需求与其他种类库存无关,表现出对这种库存需求的独立性。
确定性库存。
物品的需求量是已知和确定的补充供应得前置时间是固定的并与订货批量无关库存。
条形码。
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以及对应的字符组成的标记。
预测。
人们对某一不确定或未知事件做出预测与推测。
定量预测法。
主要特点是利用统计资料和数学模型来进行预测。
时间序列分析法。
认为与过去需求相关的历史数据可用于预测未来需求,历史数据可包括趋势。
季节周期因素。
因果联系分析法。
假定需求与某些内在因素或周期环境外部因素有关。
模拟法。
对预测条件作一定程度的假设,这种方式目前基于计算机应用。
频率。
特定时间内满足需求的次数。
市场调查。
通过各种不同方法收集数据检查市场假设是否确定。
时间序列。
按一定时间间隔和事件发生先后顺序排列起来的数据构成的序列。
季节性。
在计划时段不同时间点平均需求不断变化具有季节性一般它与影响需求市场因素有密切关系。
线性回归。
变量呈严格直线关系一种特殊回归关系。
误差。
在预测不可避免的,指预测值与实际结果的偏差。
跟踪性号。
预测误差滚动和平均绝对偏差比值跟踪信号误差之和除以平均绝对偏差计算得出。
所谓固定订货量。
订货点和订货量都固定库存控制系统。
有现有库存量降到订货点时就发出固定批量订货行为。
订货提前期。
从出发订货至到货时就间隔,包括订货准备时间发出订单。
供方接受订货供方生产。
5年第期总第3期&信息决策(下半月刊)随机型库存系统的基本决策□王磊薛武平摘要本文根据随机型库存系统的特点建立原料库存模型,并分析比较了两种不同决策方法的优劣,以此获得最优订货点和最优订货批量关键词库存控制仿真技术决策中图分类号:F406.5文献标识码:A材料、资金等原始资源的不间断供应是一个企业得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原材料库存过多或过少都会直接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库存量过大,将增加库存的持有成本,占用企业过多的流动资金;反之,则可能导致长时间的停工待料,使企业丧失抢占市场的机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的地位。
所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材料的库存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每个企业所追求的目标。
本文以下面2个典型例子来说明随机型库存系统的基本决策。
例1:某建筑公司对某种材料每天的需要量服从正态分布,均值a=10t ,均方差b=2t ,最少需要量是6t 。
库存1t 材料1天的存贮费为1000元,缺货1t 的损失费是2000元,使用1t 材料可收益2000元。
试确定最优的进料方案。
最优进料仿真结果例2:某企业的主要原材料在100周内的消耗数据如表1,100次到货时间统计数据如表2.该种材料每周占用成本10元/件,订货费是25元,缺货损失费是100元/件表1主要原材料每周需用量统计表表2主要原材料的到货时间统计表仿真结果中单周平均成本最小的前十位(仿真参数:订货点2~35件,订货批量2~35件,初始库存量2~35件,缺货费率100元/件,仿真时间1000周)在一个库存系统中,如果它的输入输出不能确定,而是表现为某种随机型,则可以称作随机型库存系统,为其建立的数学或物理模型就是随机型库存模型。
随机型库存系统通常表现为两个方面的随机性,一是输出随机,即需求量或销售量可变,是非均匀出库;二是输入随机,即订货不能按时送达,或生产处于非正常状态,常发生随机性的延迟拖后,因此为了保证库存量基本按规定日期得到补充和消除或减少缺货现象的发生,随机型库存模型必须考虑缺货现象,考虑订货点的提前喝确保安全库存量的问题。
引言:随着全球多元化,社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互联网促使企业对产品的销售和采购节奏变得更快,时间成为了市场竞争力的主导因素,提前期作为反映企业产品周期时间的重要节点,受到了足够的重视,连续库存补货属于库存控制管理,连续补货的周期和水平能够体现出企业的市场产品竞争力,对于连续库存补货策略,通常是构建分析模型来实现,在基于模糊随机条件下通过模型来分析库存补货数量和周期。
随机型库存控制模型是指库存控制系统中产品的需求量,在模糊随机条件下的提前期需求很难通过基础的算法来构建函数模型,模糊随机是一个变量,随着市场销售和客户需求的变化都会影响库存补货,以往建立的库存控制模型,大部分都假设需求为常量的情况或者需求服从一个比较好的函数,这样得出的结论实用性较差,基于此本文构建提前期需求为模糊随机条件下的连续库存补货模型。
一、MTO 模式下供应链企业模糊随机需求下的补货模型构建在MTO 产品供应链中,需求和供应的不确定性会对库存企业造成波动较大的成本,大部分企业为了降低随机需求的不确定性因素,通常会尽可能地满足最大需求,这样就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增加企业库存成本,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MTO 模式下的企业库存补货的优点和缺点,从而构建更优化的连续补货模型,有效地解决供应链企业中库存成本问题,降低企业库存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MTO 运营模式介绍企业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从接收订单开始,再根据物料的需求进行采购相应的原材料并投入生产,其中流程如图1所示:图1MTO 生产模式2.MTO 模式的优缺点优点:库存占用率低,因为该模式是在确定已经收到客户订单之后开始生产,对于需求是处于确定的状态,而不是随机模糊状态。
缺点:由于是接收到客户订单才开始去准备原材料和投入生产,这样的生产周期就会长于客户需求的提前期,也有可能受到订单数量和原材料的紧缺程度影响,导致不能进行有序地生产,也会受到生产方面的突发事件影响,这样就会导致大部分客户的订单完成效率低,交货期不能达标,整体需求满足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