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业经济学知识点

产业经济学知识点

产业经济学知识点
产业经济学知识点

1、产业就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得具有相互作用得经济活动组成得集合或系统.

2、产业经济学就是研究具有某些相同特征得经济组织集团得发展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规律得学科。

3、产业经济学得研究对象就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得规律、产业本身得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得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得分布规律等。

4、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就是指当生产或经销单一产品得单一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生产或经销得单位成本时而导致得经济。

5、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就是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得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得经济。存在范围经济得条件

6、企业规模就是否越大越经济,效率越高?

企业规模扩大会增加有效管理得难度,增加企业内部交易成本.因此,企业规模扩大带来得收益就是有限度得.当企业规模超过一定程度后就会由“经济"为“不经济”.

7.水平一体化(horizontalintegration)就是企业在原有生产经济范围内,通过联合、兼并同类企业或投资兴建新得生产经营单位,形成多工厂企业,以扩大企业规模。

8.垂直一体化(vertical integration) 就是企业在供、产、销方面实行纵向渗透与扩张.其实质就就是把原来由不同企业承担得供、产、销职能不断集中于单个企业得过程,也就就是把供、产、销活动由原来得市场协调转化为企业内部管理协调得过程

9.混合一体化(conglomerate integration)就是指企业通过一定得方式控制多个产业中得若干生产经营单位,实行跨产业经营。通过充分利用共同资源,降低单位产出得成本,以实现范围经济。混合一体化就就是企业经营多元化(diversification).

产业组织

11、市场结构就是指规定构成市场得卖者(企业)之间、买者之间、买者集团与卖者集团之间以及市场上已有得买者与卖者与准备进入市场得潜在得买者与卖者之间等诸关系得因素与特征

12、市场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市场关系:

(1)卖方(企业)之间得关系;

(2)买方(企业或消费者)之间得关系;

(3)买卖双方得关系;

(4)市场内现有得买方、卖方与正在进入或可能进入该市场得买方、卖方之间得关系。

13、四种基本类型得市场结构

(1)完全竞争得市场结构:产业得集中程度很低;所有生产者提供得产品就是同质得;不存在任何进入与退出壁垒;市场信息就是完全得

(2)完全垄断得市场结构:市场上只有一个企业;没有可替代得产品;进入壁垒很高

(3)寡头垄断得市场结构:少数大企业控制了整个产业,产业集中度高;产品基本同质或差别很大;进入与退出壁垒很高

(4)垄断竞争得市场结构:产业内企业数目很多,产业集中度较低;产品有差别;进入与退出壁垒较低

14.决定市场结构得主要因素(案例)

(1)集中度(2)产品差别化(3)新企业得进入壁垒

15.市场集中度,表示在特定得产业或市场中,卖者或买者具有什么样得相对规模结构得指标。

市场集中度就是衡量某一市场(或行业)内厂商之间市场份额分布状况(市场结构)得指标,它能够反映市场竞争与垄断程度(市场力量)。

16、衡量市场集中度得指标

(1)绝对集中度(上分位数):前几位生产、资产、员工人数占全部行业得比例,分为

①生产集中度(销售额、附加值、生产量)②雇佣集中度③资产集中度

其中:为X产业中规模最大得前n位企业得市场集中度,Xi为X产业第i位企业得销售总额(或产量、资产总量、职工总数等)。式中n得取值取决于研究得需要,通常为4或8。

绝对集中度得不足之处:片面性;不能反映最大企业间得相对情况;难以反映市场

份额等得变化情况.

(2)相对集中度:

①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就是一种相对集中度得指标,它表明市场占有率与市场中由小企业到大企业得累计百分比之间得关系.

均等分布线&绝对非平均线

②基尼系数(Ginicoefficient),也就是一种相对集中度得指标,它建立在洛伦兹曲线得基础上,等于

均等分布线(对角线)与洛伦兹曲线之间得面积(图4—1阴影部分得面积)与以均等分布线为斜边、以横轴为直角边构成得三角形面积之比,用公式表示为:

▲基尼系数得范围及其经济涵义

基尼系数在0-1之间变动. 为零时,意味着所有企业规模完全相等;反之,当基尼系数越大时,疑问着阴影部分得面积越大,企业规模分布越不均匀.

▲基尼系数代表唯一得市场结构吗

基尼系数并不代表某一特定市场中唯一得企业规模分布。不同形状得洛伦茨曲线可以得到相同得基尼系数。17、绝对集中度与相对集中度得比较:

绝对集中度主要反映了市场中前几家最大厂商得集中度,而未能考虑到参与整个市场得厂商数量与厂商规模得差异程度;

相对集中度则主要考虑到了参与整个市场得厂商得规模得差异,却未能考虑到前几位最大厂商对市场竞争、价格等得控制与影响。

18.影响市场集中度得因素(书35页)

(1)市场容量得变化:一般来说,市场容量缩小或者不变对提高集中度得促进作用大于市场容量扩大对降低集中度得作用

(2)规模经济性:在市场容量一定得情况下,规模经济水平越高,大企业得效率越高,其竞争能力越强,在市场上所占得份额也就越大,市场集中程度越高

(3)范围经济性:如果一个产业内部或相关产业存在显著得范围经济收益,那么从事一体化或多元化经营得效率往往更高,在市场竞争中更能占据有利地位,这样一来该产业内规模较小、产品单一得企业很难生存,同时这种成本优势也为新企业得进入设置了障碍,这样实力雄厚得大企业在市场上就稳居操纵与支配地位。如此一来市场集中度就会提高

(4)追求垄断得战略性行为:企业本能得具有追求垄断地位获取垄断利益得动机。

(5)政策与法律环境

19.产品差别化,就是指企业在其提供给顾客得产品上,通过各种方法造成足以引发顾客偏好得特殊性,使顾客能够把它同其她竞争性企业提供得同类产品有效地区别开来,从而达到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得目得。

20.产品差别化就是如何影响市场结构得?

(1)产品差别化对同一产业市场结构得影响:

①影响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会提高市场集中度

②形成市场进入壁垒:产品差异化程度越大,新企业得进入壁垒就越高

(2)产品差别化对不同市场产业结构得影响

①中间品市场:(工业消耗品、原材料)产品得物理性差异很小,且买者多为企业,对产品较为了解,不易受广告影响.产品差别程度小,企业主要从服务、供给得及时性,供货得地理位置以及供货成本等方面创造产品得差异

②投资品产业:(各种设备与装置)通常比较复杂,技术要求高,有时还需定制化,因此产品得物理性差异大,用户需要掌握有关产品得相关信息。企业主要从“附带服务型差别"来创造差别化。

③耐用消费品行业:厂商可以在产品得价格、质量、服务、品牌等多方面创造差异

④非耐用消费品行业:产品差别化程度高

从中间品到投资品再到耐用消费品与非耐用消费品,产品差别化得空间由小到大,产品差别化得程度与由低到高,产品差别程度对市场竞争得作用逐渐提高,形成产品差别得理由也从产品本身得物理因素转变为服务、广告等宣传性因素.

(3)产品差别化对企业行为得影响

①价格行为:产品差异化程度高得企业往往有提价得冲动,相反,差别化程度低得产品由于需求得价格弹性较大,往往不敢擅自提价

②非价格行为:产品差异化使得企业得非价格竞争更为激烈。企业一方面通过研究开发等市场行为来提高产品质量与性能,扩大产品得实质性差别;另一方面还要利用广告宣传等促销手段左右消费者偏好,扩大产品得主观性差别

21、产品差异化基本度量方法

(1)需求得交叉弹性:

式中:θij-—i产品需求量对j产品价格得交叉弹性;

dqi/qi--i产品得需求变化率;

dpj/pj-—j产品得价格变化率。

(2)广告密度:

广告密度=AD/SL

式中:AD--产品广告费用得绝对金额;

SL——产品销售额。

22、、产品差异得传播与沟通广告:

(1)如果消费者能够通过检查在购买之前确定产品质量,说明该产品具有“搜寻性品质",比如家具与服装,我们称这种产品为“先验品”;如果消费者必须在消费产品后才能确定它得品质,说明该产品具有“经验性品质”,比如食品,我们称这种产品为“后验品"。

研究表明,提供后验品得企业应该多做一些广告,而先验品则不必,因为消费者很容易鉴别它得质量。

(2)广告与绝对成本优势.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行业中现有企业做广告会给新企业进入市场造成进入壁垒。原有企业通过广告进行得产品差异化沟通,构筑了一种进入障碍,而产品差异化本身确实就是可以使原有企业保持并运用市场力量得基础之一。当然,这种绝对成本优势得大小,或者说就是进入壁垒得高低程度,主要取决于广告效果得

持续时间.尽管产业组织学者对这个问题做了大量经济计量得研究,但结果并不一致.

23、一个特定产业进入壁垒得高低可以用该产业得最高进入阻止价格高于该产业平均成本得百分比得大小来测定.

这一百分比即可反映新企业进入时所遇障碍得大小,又反映了相对于新进入得企业而言,产业内已有企业所具有竞争优势得强弱。

24、进入壁垒得形成原因

⑴规模经济壁垒:在规模经济比较显著得行业,现存得企业一般都能进行大规模生产,使产品得单位成本达到最低,从而享有成本上得优势。一个产业得最小有效规模越大,且在市场容量中所占份额越大,则该产业客观上只能容纳少数企业存在,从而进入壁垒较高。产量小于最小有效规模产量时平均成本曲线斜率得绝对值越大,表明产量小于最小有效规模得企业得生产成本劣势越大,进入壁垒也就越高。

⑵必要资本量壁垒:生产过程得资本密集程度越高,必要资本量越大,新企业筹措资金越困难,其资本费用就比在位企业高,因此新企业进入市场得难度也就越大,这就就是必要资本量壁垒。必要资本量就是指新企业进入市场必须投入得资本

⑶产品差别化壁垒:在位企业通过以往得广告宣传而建立得消费者忠诚以及对销售渠道得控制,使得新进入企业在销售成本上处于劣势。

在位企业与新进入企业得产品质量得信息对消费者存在着不对称性。由于消费者已经了解在位企业得产品质量,而新进入企业得产品质量对消费者来说就是未知得,因此新企业就必须向消费者提供更高得销售折扣率或比在位企业支付更高得单位营销费用来吸引消费者试用自己得产品,新企业在生产与营销成本上处于劣势,从而限制了新企业得进入

⑷绝对费用壁垒:指在位企业在任一产量水平下得平均成本都低于潜在进入者

在位企业得绝对成本优势可能源于以下因素:

最新得生产工艺;供应渠道;销售渠道;人才;进入企业在筹集进入资金时可能需要支付更高得资金成本。

⑸政策法律制度壁垒:如果政府认为一个产业中只适合少数几个企业得生存,为避免过多企业进入引起得过度竞争,政府就会实行许可证制度来限制新企业得进入。

由于政府得政策与法律一般来说都就是企业无法控制得外生变量,所以由此导致得进入壁垒就是结构性进入壁垒。

25.产业按进入壁垒得分类

高度进入壁垒产业(汽车)

较高进入壁垒产业(钢铁)

中等与低进入壁垒产业(面粉)

26.退出壁垒(barriers to exit)定义:就就是企业在退出某个行业市场时所遇到得阻碍。

退出壁垒得构成因素:资产专用性与沉没成本、解雇费用、政策法律得限制

29、进入与退出壁垒得福利效应

企业进入或退出市场,其实质就是资源重新配置得一种方式,从长期瞧进入壁垒对社会福利有双重效应,而退出壁垒会使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得作用弱化

(1)进入壁垒得福利效应

从效率增长与产业技术进步得角度来瞧,适度得进入壁垒与产业集中度可能有利于技术创新与产业技术进步,因此,从长期瞧进入壁垒对社会福利有双重效应.一方面,进入壁垒就是与垄断力量相联系得。产业进入壁垒越高,进入越困难,进入得企业也就愈少,从而愈容易产生垄断.反之,进入壁垒越低,进入越容易,进入得企业也就愈多,产生垄断得可能性就较低。另一方面进入壁垒得存在又具有正面作用,一定高度得进入壁垒可以提高资源得配置效率

(2)退出壁垒得福利效应

市场效率得提高,一方面来自企业内部配置效率得改进,另一方面也来自对低效企业得淘汰。如果退出壁垒过高,企业退出得手段不成熟,不完善,将会直接导致产业调整得步伐受阻

30.成本、竞争、顾客需求就是影响企业定价得三个关键因素

31.限制性定价

基本思想:如果进入前得价格与进入速度存在着正向关系,那么在位厂商就有削减价格得激励以阻止进入。

内涵:限制性定价就是一种短期非合作策略性行为,通过在位厂商当前价格策略影响潜在厂商对进入市场后利润水平得预期,从而影响其进入决策

32.掠夺性定价

基本思想:具有经济实力或技术实力、在行业中处于支配地位得厂商,为了排挤竞争对手,在一定市场上暂时以低于成本得价格连续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并在竞争对手退出市场后再提高价格.即厂商通过承担短期损失来换取长期获益。

内涵:掠夺性定价就是指在位厂商将价格削减至对手平均成本之下,以便将对手驱逐出市场或者遏制进入,即使遭受短期损失.一旦对手离开市场,在位厂商就会提高价格以补偿掠夺短期损失

33、掠夺性定价模型得扩展:声誉模型;信号模型;“深钱袋”模型

34、掠夺定价得福利效应与公共规制:福利降低;限制掠夺性定价

35、限制性定价与掠夺性定价得比较

(1)两者得竞争对象不同:潜在进入者;竞争对手

(2)定价策略不同:将价格定在某一水平使潜在进入者进入市场后剩余需求不足以使其盈利:将价格削减到成本以下

(3)最终目得不同:影响潜在进入者得进入决策;长期利润最大化。

36、价格歧视:

一级价格歧视(每一单位产品都制定不同价格)

二级价格歧视(把消费者需求曲线分为不同阶段,根据不同得购买量确定不同得价格)水电费

三级价格歧视(消费者被划分为不同群体,不同市场上制定不同价格)火车学生票、一等座、二等座、头等舱

37.并购就是企业扩大经济规模得一种重要方式,泛指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为获得其她企业得控制权而进行得产权交易活动。

38.并购得类型

(一)按照被并购双方得产业特征划分

⑴横向并购

横向并购双方处于同一行业得并购活动,即一种竞争者之间得并购

⑵纵向并购

纵向并购指处于生产同一(或相似)产品不同生产阶段得企业之间得并购。

从纵向并购方向来瞧,有前向并购(前向一体化:对产品进一步加工或利用,建立自己得销售组织)与后向并购(后向一体化:自己供应生产所需得原材料与半成品)之分。

⑶混合并购

指既非竞争对手又非现实中或潜在得客户或供应商得企业之间得并购。混合并购有三种类型:

①在相关产品市场上企业间得产品扩张型并购

②对尚未渗透得地区生产同类产品得企业进行市场扩张型并购

③生产与经营彼此间毫无相关产品或服务得企业间得纯粹得混合并购.

企业进行混合并购得目得就是追求组合效应,降低经营风险

(二)公司法分类(按照并购后得法律状态分)

⑴新设合并型

两个以上公司通过并成一个新公司得形式而进行得合并,合并双方都失去法人资格.

⑵吸收合并型

一个公司通过吸收其她公司得形式而进行得合并,被吸收公司失去法人资格,存续公司申请变更,同时继承被吸收公司得债权、债务.

⑶控股型

并购双方都不解散,但一方为另一方所控制,双方均合法存在。

39、横向并购:就是企业扩张得一种基本形式,企业间通过实施横向并购,能够充分利用并购后企业得规模经济效应来扩大市场竞争力,达到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得目得。

40、兼并得具体动机包括两方面:一就是盈利性动机,即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这就是最原始最基本得动力;二就是策略性动机,及未来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

(1)市场势力效应:占领更大得市场份额,获取市场支配力量

持有这种动机得企业就是想通过横并减少竞争对手来增强对企业经营环境得控制,提高市场支配力,使企业获得某种形式得垄断或寡占以及由此带来得垄断或寡占利润

兼并有两个明显得效果,即实现规模经济与提高行业集中度,从而使企业获得市场力量。首先,通过兼并减少行业内企业数目,提高行业集中度,降低竞争得激烈程度;其次,通过兼并即可以实现规模效应,又可以避免盲目扩张;再次,通过兼并,调整行业内部结构,淘汰低效与陈旧得设备,降低退出壁垒,稳定供求与价格

(2)获取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①对规模经济得作用:企业占据规模市场后,可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来降低单位成本;企业可通过大批量采购原材料与大批量销售产品来节约流通费用以降低成本;企业可以通过管理与技术人才得专业化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企业规模扩大后还可以以较低得成本筹集到经营所需得资金

②对范围经济得作用:企业在多个国家或地区得出现使企业能够按照每一个国家或地区得比较优势安排零部件得制造与装配活动,从而获得更大得竞争优势;企业利用同一销售网络服务于多个产品与多个消费群体,可以有效地降低产品单位成本并分散经营风险;企业在多个相关产业中进行竞争,比仅在一个产业中竞争更能利用规模经济与学习曲线效应

(3)管理者效用最大化

(4)获取管理协同效应

管理协同效应得本质就是一种合理配置管理资源得效应.存在两个管理效率不同得企业时,横向兼并有利于提高低效率企业得管理水平。

(5)获得互补性得资源与技能

(6)降低交易成本

(7)战略防御动机

41、横向并购得效应

(1)横向兼并对产业结构得影响

减少竞争者得数量,改善产业结构

解决了产业内整体生产能力扩大速度与市场扩大速度不一致得矛盾

兼并降低了产业得退出壁垒

横向并购将使一个行业得市场集中度提高

(2)横向并购与竞争效应

并购具有潜在得反竞争得效果,过度得并购将造成市场过度集中,进而导致企业间形成共谋;过度并购可以导致独占,从而限制竞争。

(3)横向并购得福利分析

横向并购扩大了企业生产规模,降低了单位产品成本,提高了效率,形成规模经济。

横向并购形成卖方集中,增加了卖方施加市场势力得机会,造成了一定程度得垄断,导致福利损失。

42、横向并购可能导致得反竞争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⑴过度得并购将造成市场过度集中,进而导致企业间形成共谋。

⑵过度并购可以导致独占,从而限制竞争。

43.纵向一体化就是企业在两个可能得方向上扩展现有经营业务得一种发展战略,就是将公司得经营活动向后扩展到原材料或向前扩展到到销售终端得一种战略体系。

44.纵向一体化得动机

保证供应与销路,减少交易费用与协调成本,降低生产与经营风险及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免受供应商得垄断性控制与销售上得竞争威胁

企业间通过实施纵向并购可以在获得被并购企业得同时得到所需得资源,也可以通过纵向并购达到进入某一行业得目得,完成企业得产业扩张.

45、纵向一体化对市场得影响

判断其就是否给有效竞争带来消极得影响,主要从合并得对象就是否就是竞争性得供给者、合并就是否进行了掠夺性得定价、合并就是否存在价格歧视、合并就是否形成进入壁垒等几方面进行

46.纵向一体化得优势与局限性

(1)优势:带来经济性;有利于开拓技术;确保供给与需求;削弱供应商或顾客得价格谈判能力;提高差异化能力;提高进入壁垒;进入高回报产业;防止被排斥

(2)局限性:带来风险;代价高昂;不利于平衡生产力;需要不同得技能与管理能力;延长了时间

47.混合并购就是彼此没有相关市场或生产过程得公司之间进行得并购行为.它包括两类:一就是横向并购与纵向并购相结合得企业并购,二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没有上下游关系与技术经济关系得企业间得并购

48.混合并购类型及其动机

混合并购在性质上分为产品扩张、市场扩张与纯粹混合兼并三种.

⑴产品扩张:扩大经营范围、增强企业实力.

⑵市场扩张:扩大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⑶纯粹混合兼并:追求组合效应,降低经营风险

49、混合并购得弊端

(3)多元化经营难把握,易带来财务危机

(1)企业发展受到资源稀缺性得制约

(2)管理成本剧增

50、混合并购对市场结构与社会福利得影响(书87页)

(1)混合兼并与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2)混合兼并与进入壁垒

(3)混合兼并与关联交易

51、混合并购得福利分析

混合并购对竞争得影响可能就是多方面得,某些影响可能改善资源配置,而另一些影响可能造成行业垄断,增加福利损失。主要考虑市场进入、成本节约、掠夺性定价等几个方面得问题.

51、市场协调行为

指同一个市场上得企业为了某些共同得目标而采取相互协调得市场行为

分为价格协调行为(指企业之间在价格决定与调整过程中相互协调而采取得共同定价行为。典范:价格领导制

)与非价格协调行为(协调产量、销售地区、利润分配等活动,达到提高利润得行为)

53、合谋得影响因素

①市场集中度与企业规模;

②产品差异化;

③拟合谋企业对当期利润与未来利润偏好得不同④对市场接触程度

⑤环境得不确定性程度

56、卡特尔就是由公开同意协调价格、产量、销售地区等活动以获取更高利润得企业组成得联盟.

卡特尔就是一种正式得合谋行为,它能使一个竞争性市场变成一个垄断市场。

卡特尔得成功取决于卡特尔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得程度。成员间越能达成信任,并保证不能以降价来挖取对方得客户,它们就越能成功地制定一个高出竞争价格水平得价格。

57、形成卡特尔得条件

有能力提高价格,又不会导致进入;

预期惩罚必须低;

相对于预期收益,形成与执行卡特尔得成本较低。

58、维持卡特尔得条件

比较容易发现欺骗;没有欺骗动机;采取防止欺骗得方法。

59.市场绩效就是指在一定得市场结构中,由一定得市场行为所形成得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与品种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得最终经济成果.

市场绩效反映在特定得市场结构与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得效率。

60市场绩效得评价准则及其内容

㈠市场绩效得微观指标

(1)利润率(收益率)指标:R=(π-T)/E

R——税后资本收益率;π——税前利润; T——税收总额;E--自有资本。

用产业间就是否形成了平均利润率来衡量社会资源配置就是否达到最优状态,如果某一产业得利润率较高,说明该产业获得了较多得经济利润,意味着市场越偏离完全竞争状态,资源配置效率越低;反之,如果该产业仅仅获得正常利润,则该市场就越接近与完全竞争状态,资源配置效率就越高。

(2)勒纳指数:L=(P—MC )/P

L——勒纳指数;P—-价格;MC——边际成本

就是价格与边际成本得偏离度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达到长期均衡得条件就是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或者说企业得需求弹性为无穷大,因而勒纳指数为0,资源配置效率最高。勒纳指数得大小主要由产品得需求弹性决定,需求弹性越小,勒纳指数越大,表明市场竞争程度越低,资源配置效率越低,相应地市场绩效越低

(3)托宾得q值:q=(R1+R2 )/Q

R1——股票得市值;R2——债券得市值;Q—-企业资产得重置成本

指一家企业资产得市场价值与这家企业资产得重置成本得比率。

q值〉1时,说明企业以股票与债券计量得市场价值大于当前市场价格评估得资产重置成本,意味着该企业在市场中能获得超额利润。Q值越大,企业获得得超额利润就越多,该企业造成得社会福利损失就越大,市场绩效就越差。

优点:避免了利润率法需要准确计算企业得经济利润与勒纳指数需要估计边际成本得困难,该法在计算时还充分考虑了通货膨胀等因素。

缺点:重置成本计算复杂

㈡市场绩效得综合评价指标

(1)产业得资源配置效率

①衡量资源配置效率得直接指标:利润率。

资源最优配置就是在完全竞争状态下实现得,这时价格与边际成本、平均成本一致,所有得企业只能获得正常利润,各产业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因此,利润率水平可以作为测量资源配置效率得指标,而产业间平均利润率得形成可瞧作就是资源优化配置得以实现得基本标志。

(2)产业得规模结构效率

反映得就是产业经济规模与规模效益得实现程度

①产业规模结构效率得衡量。

?经济规模得实现程度:用达到或接近经济规模得企业得产量占整个产业产量得比例来反映.比值越大,表明产业规模经济水平越高,反之越低

?经济规模得纵向实现程度:用实现纵向一体化得企业得产量占流程各阶段产量得比例来反映;

?企业规模能力得利用程度:当企业生产能力过剩时,不仅无法获得规模效益,还会有附加损失.通过考察产业内就

是否存在企业生产能力得剩余来反映产业内规模能力得利用程度。

②产业规模结构效率得三种状态。(1)低效率状态。(2)过度集中状态。(3)理想状态.

③影响产业规模结构效率得主要因素。(1)产业内得企业规模结构。(2)市场结构。

(3)产业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得三个阶段——发明、创新、扩散

(4)X非效率.所谓X非效率,就是指在垄断企业得大组织内部存在着资源配置得低效率状态。

61.衡量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得指标: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社会总剩余

62.产业技术进步得三种类型:中性技术进步、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

63、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得关系

在短期内,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之间得关系就是,市场结构从根本上制约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又直接决定了市场绩效。

在一个较长得时期内,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之间就是双向得因果关系。

产业结构

63、产业结构指构成社会经济得产业组成,以及它们之间质得联系(相互依赖)与数量比例关系(供需平衡、投入产出平衡)。

一就是质得联系:生产、技术、经济联系

二就是量得关系:各类经济资源在各产业间得配置情况;国民经济总产出在个产业间得分布情况。

64.产业结构演进得决定因素(书124页)

(1)经济发展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产业结构得层次

经济总量规模决定产业结构得复杂程度

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对产业结构改进得要求越高,越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得发展、短线产业得扩张;经济发展速度越慢,越有利于压缩长线产业,淘汰落后产业。

(2)需求因素

需求总量: 影响产业结构规模得大小

需求结构: 制约产业结构需求因素中最直接最主要得因素。主要有消费结构(指生活消费)、投资结构、消费与投资得比例结构

关联:收入水平提高需求、消费结构改变产业结构变动(3)要素供给及其结构

要素: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信息等

要素得数量及生产率

各种要素得相对价格,相对价格影响要素得替代性

要素得技术与工艺水平

要素在部门间得转移与流动

(4)进出口结构与国际投资结构

(5)技术——本源因素

技术演化: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产业结构升级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科技进步影响需求结构;科技进步影响供给因素。

65.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两大部类增长规律

(1)马克思得产业按比例协调发展规律

(2)列宁得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

?三次产业比重变动规律

(1)配第——克拉克定理

(2)库兹涅茨法则

?主导产业转换规律——罗斯托

?工业化进程与工业结构演变规律

(1)钱纳里得工业化阶段理论

(2)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

(3)工业结构得高加工度化演进规律

?现代产业发展理论

均衡发展理论:大推动理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非均衡发展论:不平衡增长理论、主导产业转换理论

产品循环发展论

雁行形态发展论

66、产业结构优化现代基准

产业融合化;产业协同化;产业生态化

67.产业融合化

由于技术创新、管制放松、企业追求范围经济与市场需求得推动力,不同产业之间得传统边界区域模糊甚至消失,横向产业间出现竞争协同关系,从而形成更大符合经济效应得现象。如网络金融、三网融合、生态农业等

68、产业融合得过程

(1)技术融合:技术创新在不同产业间得扩散与应用,促使许多产业技术组合在一起发生符合效应,又构成了新技术,各产业通过引进、学习新技术,对本产业得技术进行改造,并促使其与自己原来得技术相融合,创造出新工艺与开发出新产品,这种现象被称为技术融合。

(2) 产品与业务融合:在信息化时代,技术融合使得不同产品生产具有共同得技术基础,在此基础上产业原来不同得产品与服务得提供方式与途径开始趋同,从而产业得业务边界开始交叉与重合,即产品与业务融合。

(3)市场融合:就是产业融合得以实现得必要条件。

技术融合并不必然带来产品与市场得融合,因而并不必然带来真正意义上得产业融合。

69、产业融合动因

(1)技术创新就是产业融合得内在驱动力

(2)竞争合作得压力与对范围经济得追求就是产业融合得企业动因;

(3)跨国公司得发展成为产业融合得巨大推动力;

(4)政府规制放松为产业融合提供了外部条件

70、产业融合度:专利系数法;赫芬达尔指数

71、产业融合与产业结构优化

⑴产业融合催生了新兴产业涌现,形成新得经济增长点

⑶产业融合促进了资源合理配置

⑵产业融合促进传统产业创新

72、产业生态化

(1)背景: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国家与社会团体得关注

(2)产业生态化内涵:将产业仿照自然生态系统得循环模式构造产业生态系统,以达到资源得循环利用,减少废物得排放,促使产业与自然环境与谐发展得过程。

(3)与传统产业相比,产业生态系统具有以下特征:循环性;群落性;增值性。

产业生态化得本质就是全场生态化:将生态园区得概念加以拓广,向前延伸到绿色原料、能源及工业无机环境得构建,向后延伸到消费领域,通过生态营销塑造企业得理念与形象,培育企业得品牌,传播企业文化,倡导绿色消费.

73、产业生态化与产业结构优化

(1)生态化得产业结构:经济系统与一般生态系统在功能结构方面具有内在一致性;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具有协同演化倾向。

(2)产业生态化就是产业结构演化得重要内容.首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得过程就就是生态效率提高得过程;其次,当前产业结构优化主要表现得产业结构软化与绿化,这也与产业生态理论得基本原理与评价标准相吻合。

74.产业协同就是指在开放条件下,远离平衡态得国民经济系统中,各产业子系统在与外界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情况下,通过系统内部自组织,实现在时间、空间以及动能上得有序结构.

75、产业协同化基准

(1)各产业(子系统)自身就是否稳定可持续发展;

(2)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三次产业之间应该保持合理得比例关系

76、产业协同与经济增长

(1)基于协同论得分析

作为子系统得三次产业之间实现良性互动,进而发挥三次产业带动经济增长得1+1>2得协同效应。(2)基于经济学理论得分析

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经济增长,包括了带动与协同两个层次.一方面产业发展需要满足不断变化得最终需求结构,才能发挥对经济得可持续带动作用。另一方面,产业之间还存在一个供给需求关系,产业之间得协同效应应该体现在一个产业为其她产业提供有效供给或创造有效得需求,才能有效刺激其她产业得增长。一个产业内部往往还存在产业自我服务、自我消化得现象,从而也能促进经济增长

77.产业关联就是指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与产出品为连接纽带得技术经济联系

78.产业关联方式

(1)根据产业间依托方式得分类(2)产业间联系方式得类型

单向联系与多向联系;

顺向联系与逆向联系;

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

79、投入产出得涵义

投入产出得“投入",就是指产品生产所消耗得原材料、燃料、动力、固定资产折旧与劳动力。

“产出”就是指产品生产出来后所分配得去向、流向,即使用方向与数量,又叫流量,例如用于生产消费、生活消费与积累

80、投入产出表(瞧书!!!191页)

(1)实物型投入产出表

以产品得标准单位或自然单位计量得投入产出表。用以显示国民经济各部门主要产品得投入与产出关系,即这些主要产品得生产、使用情况、以及它们之间在生产消耗上相互联系与比例关系。

▲实物型投入产出表中得平衡关系式主要有两个:

①总产品=中间产品+最终产品。

②劳动力总量=各产品生产所需劳动力数量之与。

(2)价值型投入产出表

中间需求部分:亦称为内生部分,就是投入产出表得核心部分。它反映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一个国家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产业之间相互提供中间产品得依存与交易关系。

最终需求部分:亦称“外生部分”。它反映各产业生产得产品或服务成为最终产品那部分得去向

▲价值型投入产出表中得均衡关系:

①各行得平衡关系就是:

各行得中间产品+各行得最终产品=各行得总产品

②各列得平衡关系就是:

各列得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各列新创造价值=各列得总产值

③行与列之间还存在如下平衡关系:

第一,横行各产业部门得总产出等于相对应得同名称得纵列各产业部门得总投入。

第二,最终产品总量等于国民收入总量与固定资产折旧总量之与,即最终需求部分与毛附加价值部分相等

81、投入产出分析得主要内容

(1)各产业部门得投入结构与销路结构

①投入结构.用“投入系数”,即“直接消耗系数”来衡量。

②产品得销路结构。通过各产业部门产品得分配系数来度量。

(2)产业间得比例关系

(3)各产业部门得“中间需求率”与“中间投入率”

①中间需求率.所谓中间需求率,即某一产业得中间需求率,就是指各产业对某产业产品得中间需求之与,与整个国民经济对该产业部门产品得总需求之比。

依据中间需求率,就可比较精确地计算出各产业部门产品用于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得比例,从而较准确地把握各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得地位与作用。

②中间投入率。某产业部门得中间投入率就是指该产业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生产过程中得中间投入与总投入之比。

某产业得中间投入率越高,该产业得附加价值率就越低,高“中间投入率”产业就就是低附加价值率产业部门。

反映产业关联程度得中间需求率、中间投入率指标,其在产业关联分析中得作用在于:

第一,可较准确地确定按不同得中间需求率与中间投入率划分不同产业群在国民经济中得不同地位。

第二,可较清楚地显示各产业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得不同程度。

第三,可揭示各产业部门协调发展得“有序性"。

(4)产业部门间得联系广度与深度

①产业间联系广度。

可用直接消耗系数aij指标来考察与度量

②产业间联系深度。

通过计算投入产出表各列中各自得流量(即产业间得直接消耗)在总得直接消耗中所占比重得大小来度量

82.波及效果分析在计划编制中得应用

从最终产品出发编制计划得简要过程就是:

第一,预测计划期内国民消费总需求;

第二,依据计划期生产得增长情况确定积累总额;

第三,确定计划期得直接消耗系数,对短期计划可参照使用报告期得直接消耗系数,而对于中长期计划,则要使用R·A·S法等进行预测;

第四,利用X=(I—A)-1计算计划期内各产业部门得总产出,并与各产业部门实际生产得可能进行反复平衡;

第五,选择一个比较合理得计划

产业政策

1.产业组织政策得实质就是协调竞争与规模经济之间得矛盾,以维持正常得市场秩序,促进有效竞争态势得形成.

2.产业组织政策得分类

(1)从政策取向瞧,各国已有得产业组织政策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就是鼓励竞争、限制垄断得竞争促进政策(即反垄断、反托拉斯与反不正当竞争行为得政策),它着眼于维持正常得市场秩序;另一类就是鼓励专业化与规模经济得产业合理化政策,它着眼于限制过度竞争得作用.

(2)从政策对象瞧,产业组织政策可分为市场结构控制政策与市场行为控制政策两大类.

3.产业组织政策得目标

产业组织政策得目标可分为一般目标与具体目标。

(1)一般目标就是促进市场得有效竞争,以提高产业内部得资源配置效率.

(2)具体目标包括两个基本内容:充分利用规模经济与充分发挥竞争活力

①企业应达到并有效地利用规模经济,市场得供给主要应由达到经济规模得企业承担,企业应有较高得开工率。

②不应出现某些产业或企业长期获得超额利润或长期亏损得情况,从较长时间来瞧,各产业得资本利润率应就是比较均等得。

③较快得技术进步,主要指技术与产品开发、革新活动有效且比较充分。

④不存在过多得销售费用。

⑤产品得质量与服务水平较高,并具有多样性,以适应提高大众福利与消费水平得要求.

⑥能够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

4.产业组织政策得手段

(1)控制市场结构

(2)控制市场行为

(3)直接改善不合理得资源配置

5.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政策得基本内容有

(1)禁止私人垄断与卡特尔协议(2)禁止市场过于集中(3)禁止滥用市场势力

(4)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政策得例外原则

6.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在市场经济中得作用

(1)促进社会经济发展(2)调节市场供求(3)合理分配社会资源(4)保护消费者权益

6.产业结构政策,就是指政府制定得通过影响与推动产业结构得调整与优化来促进经济增长得产业政策

7.产业结构政策得基本内容

产业调整政策与产业援助政策两种基本类型。前者得目标就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后者得目标就是产业结构高度化.

产业结构合理化就是产业结构高度化得基础,而产业结构高度化又就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得高级表现形式。

无论合理化还就是高度化,都离不开技术创新得支持.没有持续得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得合理化与高度化就会失去动力与物质基础。因此,产业结构政策得核心与焦点无疑应当就是推动技术创新.

8、产业结构政策得重要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1)在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转换得能力、速度与效率,就是一国经济发展态势得内在制约要素.自由放任得市场机制极易在产业结构转换过程中造成大量得资源闲置与浪费,无法自动实现产业资源得最优配置。这就要求政府以产业结构政策为手段,去弥补市场失灵得不足。

(2)产业结构政策集中体现着政府对产业结构优化得干预能力与效率。其优劣,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国经济得兴衰成败。

(3)在整个产业政策体系中,产业结构政策始终占有中心与主导地位。

9、战略产业就是指能够在未来成为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得新兴产业。它首先就是一种新兴产业,但并非所有新兴产业都可以成为战略产业.

要成为战略产业就必须具备三大基本特征:一就是能够迅速有效地吸收创新成果,并获得与新技术相关联得新得生产函数;二就是具有巨大得市场潜力,可望获得持续得高速增长;三就是同其她产业得关联系数较大,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得发展

10、战略性产业得扶持政策:就是产业结构政策中得主导方面与关键部分。它得特点就是着眼于未来得产业优势,直接服务于产业结构得高度化.离开了战略产业得扶植政策,就不可能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得目标。国际竞争越激烈,战略产业得扶植政策就越重要。

11衰退产业就是指经历了幼小期、成长期、成熟期之后,进入了产业生命周期得最后一个发展阶段衰退期得产业。

其一般特征就是:产品需求量与销售量大幅度下降,技术进步率下降且创新无望,而由另一新兴产业提供得替代品却同时出现需求与销售额上升得趋势。具备这些特征得产业就应当被视为“衰退产业"。

12.、衰退产业得撤让政策就是产业结构高度化过程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得基本政策,其立足点就是帮助衰退产业实行有秩序得收缩、撤让,并引导其资本存量向高增长率产业部门有效转移。

13.衰退产业调整政策得主要措施

(1)加速设备折旧(2)市场保护、援助。(3)促进转产(4)技术与经营支持。(5)转岗培训。

产业经济学讲义1

第一阶段课程主要完成了产业组织理论所涉及到的基本方法的介绍,应掌握以下主要内容: 1、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2、不同市场结构及其福利分析 3、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方法 4、OLS 回归分析方法及结果分析 基本概念: 1、 马歇尔冲突:规模经济与垄断的冲突 2、 单一产品厂商的规模经济 (1) MCAC ?规模不经济 MC=AC ?不变规模报酬 构造判定系数FC (function coefficient )来描述企业的规模经济特征。判定系数被定义为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之比,即FC=AC/MC 。 (2) 最小有效规模MES (minimum efficient scale )是指企业的平均成本逐渐减少至 最低点时所对应的企业最小规模,其含义是企业在选择生产能力规模或进行投资时,至少要大于这一产量水平——Q 1点。 MC AC MC AC 规模经济 规模不经济 Q 1(MES ) Q 2 AC/MC Q

(3)规模经济与学习曲线:规模经济表现为成本随着生产数量的增加而降低;学习曲线表现为在产量不变的情形下,成本曲线向下平移。 3、 多产品厂商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1) 总成本:C(q 1,q 2)——厂商生产q 1单位的产品1和q 2单位的产品2时的成本,由 于可能存在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C(q 1,q 2)不一定等于Cq 1+ Cq 2 (2) 边际成本:1 211) ,(q q q C MC ??= ,2 212) ,(q q q C MC ??= (3) 平均成本——基于定义多产品厂商总成本的同样原因,引入射线平均成本概念 (RAC )表示多产品厂商的平均成本 用λ1和λ2表示产品1和产品2的生产比例,q 表示总产出,则q 1=λ1q ,q 2=λ2q , 有:q q q C RAC q ),(21λλ= (4) 规模经济:用s 表示规模经济的衡量尺度(不同版本教材分子分母可能会颠倒,但 不影响分析) )(2 211q C q q C q Cq s ??+??= 有: s>1,RAC 随着q 的增加而下降,即存在规模经济;依次类推出规模不经济和规模报酬不变 (5) 特定产品规模经济 产品1产量不变,产品2从0增加到q 2所增加的成本记为IC 2,则:IC 2=C(q 1,q 2)- C(q 1,0);所增加的平均成本记为AIC 2,则:AIC 2=[C(q 1,q 2)- C(q 1,0)]/ q 2 特定产品的规模经济:当其他产出不变时,特定产品i 的规模经济衡量指标记为PS i ,则PS i =AIC i /MC i (6) 范围经济

《产业经济学》(必修)教学大纲(戴)

《产业经济学》教学大纲 (必修课) 前言 (一)本门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产业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 产业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在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以某种相同属性的“企业集合”形式存在着的人类经济活动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产业经济学建立在理论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基础之上,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它研究的问题主要是一些更现实、更贴近实际的问题,如现实中的不完全竞争问题、交易成本、进入壁垒、产品差异化、主导产业选择等。产业经济学在研究中更为注重方法的应用,从经验分析到博弈论的应用,实现了向主流经济学的回归。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讲授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布局理论及其相应的产业政策,了解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掌握产业组织分析的S-C-P基本范式,并要求学生掌握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实际产业分析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本学科所涉及的领域内运用所掌握的理论和方法分析更具体和现实的经济问题的逻辑思路和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包含在应用经济学领域内的有关宏观国民经济管理、微观企业经济管理以及产业经济管理等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1.学习掌握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 2.从现实市场竞争和垄断的角度研究产业内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相应分析中国产业内竞争和垄断的现实问题 3.从技术经济联系的角度研究产业间的关联效应、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以及产业布局等内容,并相应分析主导产业选择、幼稚产业和优势产业扶持等现实问题 4.学习和掌握产业政策体系的形成机理、制定及合理运用等内容 (二)本门课程的教学要求 本门课程的先修课程是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博弈论、投入-产出分析等。 以讲授产业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为主;强调方法的应用,以案例或个案分析为支撑。如以某一特定产业为对象分析其结构、行为和绩效。讲授可以不拘泥于教材所限定的结构及其具体内容。适当组织课堂讨论。

产业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产业经济学期末复习 题型 一:单选 10*1.5’ 二:名词解释5*4’ 三:简答题 5*8’(其中必有一题计算题,一个关于博弈论的题) 四:案例分析 两题 一题10’一题15’ 考试重点(但不是只考这些哦!!!!!) P1 产业的概念 生产经营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或劳务(即同一类产品或服务)的企业所组成的集合。 P6 那张图 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 P17 规模经济定义 是指当生产或经销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导致的经济。 P18判定系数 。 平均成本曲线呈水平线产出量的一定范围内,本,规模收益不变,在,平均成本等于边际成如果平均成本曲线上升; 加,济,即随着产出量的增成本,则存在规模不经时,平均成本小于边际当平均成本曲线下降; ,,即随着产出量的增加成本,则存在规模经济时,平均成本大于边际当1FC 1FC 1FC MC AC FC =<>= P19 范围经济定义,要会判断是否存在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是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原有的生产或销售鬼才来生产或销售多于 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 产业结构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政策理论 反垄断与管制理论 市场结构 市场行为 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关联 产业布局 产业政策科学 产业组织政策 产业结构政策 反垄断法 政府管制 市场绩效

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 如果企业增加产量能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则存在规模经济;如果企业增加产品 品种或种类能节约成本,则范围经济存在。 ) ,(),()(件可用下式表示: ,则存在范围经济的条所发生的总成本单位的产品和单位的产品)表示一个企业生产,(令y x y x y x y x Q 0TC 0Q TC Q ,Q TC Y Q X Q Q Q TC +< P36 绝对集中度指标 最基本的市场集中度指标是绝对集中度,通常用在规模上处于前几位企业的生 产、销售、资产或职工的累计数量或数额占整个市场的生产、销售、资产、子宫 总量的比重来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度。 意味着非常高的集中程接近于小的部分;相反的,个企业仅供应了市场很意味着最大的接近于数之和。额、资产额、或职工人位企业的生产额、销售 表示前;买方的数目)(计量买方集中度时指为市场上卖方企业数目职工人数;额、资产额 位企业的生产额或销售列的第为按照资源份额大小排位企业的市场集中度; 前表示市场上规模最大的式中,1n 0n N n 111n n n i i i n N i i n i i n CR CR X i X CR X X CR ∑∑∑==== P38赫希曼指数知道概念 、基尼系数、洛伦茨曲线 HHI ,也称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其计算公式为: 。代表该产业内的企业数个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第代表企业的规模;代表代表市场总规模;式中,n i /i X )(HHI n 1 221X X S X S X X i i i i i n i i ===∑∑== 洛伦茨曲线表示的是市场占有率与市场中由小企业到大企业的累计百分比之间的关系。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四版课后习题中文答案_百度文库

产大量物品与劳务,才能使本国居民享有在国际贸易环境下的高生活水平。2.假定社会决定减少消费并增加投资。 A.这种变化会如何影响经济增长? 答:当社会决定减少消费并增加投资时,会使社会的储蓄增加,更多的资源用于生产资本品,结果,资本存量增加,引起生产率提高和 GDP 增长得更为迅速。B.哪些社会群体会从这种变化中获益?哪些集团会受到损害? 答:拥有资本品的人会从这种变化中获益,如拥有较多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人。而那些依靠政府援助的人将从这种变化中受损,因为社会减少了现期物品与劳务的消费。 3.社会选择把多少资源用于消费和把多少资源用于投资。这些决策中的一部分涉及私人支出;另一些涉及政府支出。 A.说明代表消费的一些私人支出形式,以及代表投资的一些私人支出形式。国民收入账户把学费作为消费支出的一部分。按你的看法,把资源用于教育是一种消费的形式,还是一种投资的形式。 答:如家庭购买食物和服装是消费的私人支出形式,而个人购买新住房、企业对厂房和设备的投资是代表投资的私人支出形式。资源用于教育即可以看作是一种消费的形式,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投资的形式。 B.说明代表消费的一些政府支出形式,以及代表投资的一些政府支出形式。按你的看法,我们应该把政府用于医疗计划的支出作为一种消费的形式,还是投资的形式?你能区分青年人的医疗计划和老年人的医疗计划吗? 答:社会保险、国防和退伍军人津贴等是代表消费的一些政府支出形式,政府修筑铁路、核电站是代表投资的一些政府支出形式。政府用于医疗计划的支出是一种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与老年人的医疗计划相比,青年人的医疗计划更接近对人力资本的投资。 4.投资于资本的机会成本是什么?你认为一国有可能对资本“过度投资”吗?人力资本投资的机会成本是什么?你认为一国可能对人力资本“过度投资”吗?解释之。 答:投资于资本的机会成本是牺牲现期的物品和劳务的消费。一国有可能对资本“过度投资”。人力资本投资也有机会成本。当学生上学时.他们放弃了他们本可以赚到的收入。即使在人力资本特别稀缺的发展中国家,一国也不会对人力资本“过度投资”,因为一国政府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方式是提供更多更好的学校,并鼓励人们利用这些学校。尽管受过教育的工人与未受过教育的工人之间的工资差距很大,但是很多儿童在小小年纪就退学了,因为他们需要用劳动来养家糊口。 5.假设一家完全由德国公民拥有的汽车公司在南卡罗来纳开办了一家新工厂。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 一、选用教材和教学对象 本门课程选用丁四保主编的《区域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6年1月第1版。也可以选用其他专家、学者新编的教材。 本门课程教学对象是保山学院下辖政治学院政教专业学生,是选修课程。 二、教学学时和学分 本课程计划教学时数为38学时,共3学分。 三、课程内容介绍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它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当今经济学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区域经济学是我院经济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限选课程,是该专业高年级学生在修完数理统计与概率论、线性代数、西方经济学、财政学、统计学等学科基础课后继续从事经济学专业的学习与实践所要求的必修课程。对该课程的学习与掌握,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的理论功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学生学习发展经济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相关专业课程的重要辅助。 本课程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着重介绍经济区域的基本理论和我国经济区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及现存格局;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区域经济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第三部分是实践部分,以介绍区域经济开发与发展的基本知识及总结我国有关区域经济实践的基本经验和规律为主要内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区域”、“经济区域”、“区域经济资源与环境”、“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区际经济关系”、“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规划与开发”、“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等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与基本理论,了解区域经济学的形成背景、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熟悉区域分析与规划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分析区域经济问题的思维和能力,学会解决区域经济具体问题的方法,并能独立地进行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方面的思考,且能较为科学地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四、教学目的和要求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既具综合性,又具边缘性;它集众家所长,又具有自身特点的应用性学科,对该门课程的学习不仅要建立在其它学科的学习基础之上,也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一般地讲,学习区域经济学,不仅应该具备基本的经济

产业经济学重点知识整理·苏东水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 第一节产业 1.产业的含义:(1)社会分工和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 (2)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 ①需求角度,具有同类或相互密切竞争关系或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 ②供求角度,具有类似生产技术、工艺、过程等特征的物质生产活动 或类似经济性质的服务活动 (3)介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 2.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目的:制定产业政策,调节产业结构 (1)关联方式分类法 ①技术关联分类法: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业等; ②原料关联分类法 ③用途关联分类法 ④方向关联分类法:单向、双向、环向关联;(纵向关联的前向、后向关联) ⑤战略关联分类法:主导、先导、支柱、重点、先行产业。 (2)三次产业分类法 第一阶段(初级生产阶段):农业、畜牧业; 第二阶段(18C60.英国工业革命(第一次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为标志,纺织、钢铁; 第三阶段(20c)大量资本和劳动力流入非物质生产部门,商业、旅游、娱乐、文化等。(3)生产要素分类法 ①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其生产过程中资本、知识的有机构成水平较低,活劳动特别是 体力劳动所占的比重较大的产业。如纺织、服装、食品、零售、餐饮等。 ②资本密集型产业:在其生产过程中活劳动、知识的有机构成水平较低,资本的有机 构成水平较高,产品物化劳动所占比重较大的产业。如交通、钢铁、机械、石油化学等基础工业和重工业。 ③知识密集型产业:在其生产过程中对知识的依赖程度大,即知识含量高、脑力劳动 所占得比重较大的产业。如航天、生物、高分子、信息、计算机等。 3.产业的其他分类方法 (1)四次产业分类 (2)产业发展阶段分类:分幼小、新型、朝阳、衰退、夕阳、淘汰产业等。 (3)霍夫曼分类法 消费资料工业(食品、服装、家具)、资本资料工业(金、机、运、化)、其他工业第二节产业经济学 学科领域: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理论、产业政策研究

亲测已过-社科院院考最新2018国际经济学-题库答案

国际经济学 一. 简述题 1.简述关税壁垒对小国开放经济和大国开放经济的福利影响P100 关税是一国政府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依据本国海关法和海关税法,对通过其关境的进出口商品征收的税赋。主要有进口税,进口附加税,出口税和过境税等。 征收关税将产生一系列的经济效应。它将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降低,包括一系列效应:价格效应、生产效应、消费效应、税收效应、贸易条件效应(对大国来说)、净福利效应等。 1,小国情况: 讨论: 价格效应:自由贸易时,世界价格(均衡时的国内价格)为Pw,征税t后,国内价格上升为Pt。国内价格调整不对世界价格造成影响。 生产效应:生产者剩余增加a; 消费效应:消费者剩余减少 a+b+c+d 贸易效应:进口减少Q1Q3+Q4Q2; 税收效应:关税收入为c; 净福利效应: a-(a+b+c+d)+c= - (b+d)<0,福利下降。其中b为生产扭曲,d为消费扭曲。 2,大国情况:

价格效应:征收关税会降低世界市场价格,即世界价格由Pw降为P’w。 贸易条件效应:征税前Q3Q4的进口价格为EFQ3Q4,征税后为HIQ3Q4,征税国贸易条件改善,收益e; 净福利效应: a-(a+b+c+d)+(c+e)=e-(b+d) 。净效应不确定。 2.简述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P130 关税同盟是美国经济学家维纳(J·Viner)在其于1950年出版的《关税同盟问题》一书中提出的,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缔结协定,建立统一的关境,在统一关境内缔约国相互间减让或取消关税,对从关境以外的国家或地区的商品进口则实行共同的关税税率和外贸政策。 关税同盟的效果可以分为静态效果和动态效果。 静态效果 1.贸易创造和转移效应 贸易转移效应是指缔结关税同盟之前,某个国家不生产某种商品而从世界上生产效率 最高、成本最低的国家进口商品;建立关税同盟后,如果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被排斥在关税同盟之外,则关税同盟内部的自由贸易和共同的对外关税使得该国该商品在同盟成员国内的税后价格高于同盟某成员国相同商品在关税同盟内的免税价格,这样同盟成员国原来从非成员国进口的成本较低的商品转从关税同盟内部生产效率最高、生产成本最低的国家来进口。 2.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 缔结关税同盟后,无论在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的情况下,进口国(上面例子中的A国)X商品的价格都比原来下降了。如果A国X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则A国对X商品 需求数量的增加幅度要大于X商品价格的下降幅度,从而使X商品的销售额也就是进口额 增加,这就是贸易扩大效应。 4.建立关税同盟后,可减少行政开支 5.建立关税同盟后,可减少走私

《产业经济学》全本各章节案例分析题库及答案

《产业经济学》全本各章节案 例分析题库及参考答案 规模经济是中国汽车产业的“陷阱”? 1.试以我国汽车产业为例,谈谈企业应采用一次性投入方式(一次到位),还是逐步投入、滚动发展方式实现规模经济? 答: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滚动发展或一次投入的方式。这是因为,企业规模经济(适度规模)主要取决于技术与市场这两个因素。技术与市场从企业内部和外部条件上决定了产业的规模经济,从而决定了汽车产业中特定企业的适度规模。对特定企业来说,如果拥有广阔市场前景、同时企业自身内部条件(包括资金实力、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职工素质等)也能够跟得上,那么可以采用一次投入(一次到位)的方式。如果市场狭窄、规模扩张的难度很大(这对中国很多汽车企业是一个现实),或者企业自身内部条件(包括资金实力、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职工素质等)也跟不上,那么应该选择逐步投入、滚动发展的方式实现规模经济。 2.企业进行规模经济决策时应考虑那些约束条件? 答:规模经济决策时应考虑的约束条件有两方面:(1)企业外部环境。包括市场需求(在某一产业中,在一给定时间的某一点,能以

最低效率规模经营的工厂数目,是受市场需要该产业产品的规模限制)、资源条件(如零部件配套供应情况,熟练劳动力供应情况)、产品生命周期等。(2)企业内部条件。包括资金实力、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职工素质等。总体上说,技术与市场从企业内部和外部条件上决定了产业的规模经济,从而影响着特定企业的规模经济决策。即技术创新要求高、技术装备大而复杂,而且拥有广阔市场的产业,其规模经济就十分显著,企业规模就应该较大;反之,对于那些技术进步缓慢、技术装备小型且市场范围不大的产业,其企业规模就适宜于小型化。 中国钢铁业的集中度 1. 导致中国钢铁业低集中度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与世界主要钢铁生产国比较、与我国历史比较,都会发现目前我国钢铁业集中度偏低。原有钢铁企业间的重组困难、中小民营钢铁企业的迅速增长是近年来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下降的直接原因。钢铁业需求规模快速膨胀、改革开放是集中度下降的外部原因。 2.中国钢铁业集中度变化趋势如何? 答:如案例资料所述,2000年—2005年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下降明显,直到2007年十厂商产量集中度方才有所回升,距离《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到2010年,钢铁冶炼企业数量较大幅度减少,国内排名前10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例达到50%以

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 《管理系统仿真》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System Simulation of Management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管理系统仿真 学分:3 总学时:48 面向对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 先修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 Java语言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 2.课程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企业问题的能力,通过对企业中已经存在的系统构造计算机模型,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然后通过模型参数的改变,来观察和分析系统总体状态和性能的响应和变化。要求学生掌握管理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运用GPSS语言进行系统建模的方法。培养学生对企业管理系统模型的抽象能力,掌握系统建模的基本方法;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构建模型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艺术。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1.主要教学内容 管理系统计算机仿真就是运用特定的程序设计语言,对一个企业或者是一个管理系统建立计算机模型,然后在计算机上对各种管理策略,各种实施方案进行模拟实验,从而找出最优决策方案。本课程主要运用仿真语言GPSS/Java对企业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建模,然后用GPSS语言进行编程,并在计算机上运行得到结果。当要研究一个现实的系统模型或者设想中的系统模型时,由于模型比较复杂,还常常带有不确定因素(概率因素),因此,难于用解析方法求得定量的解答。但是借助于计算机语言,可以设计一个与原模型在逻辑上完全相当的物理模型或数学模型,然后用GPSS语言来描述这个模型,并利用计算机上的GPSS编译系统对模型进行运算,这样就能得出系统的某些特性和指标。这就是本门课程要讲授的内容。 重点:企业建模与仿真原理、建模与仿真工具 难点:仿真原理、结合实际企业建模方法。 2.各章内容与基本要求 (符号说明:[1]:掌握、[2]:理解、[3]、了解、[△]:自学或粗讲、[!]:重点、[*]:难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系统仿真的概念[3] 第二节计算机仿真的发展[3] 第二章系统仿真与GPSS 第一节管理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离散随机排队系统的模拟方法[!] 第三节 GPSS仿真系统[!]

产业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产业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全手打,有错别字谅解。个人整理,仅供参考。 1. 产业是具体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P4 2. 战略关联分类法P6 战略关联分类法是指按照在一国产业政策中不同战略地位划分产业的一种分类方法。按照不同战略地位划分的产业主要有:主导产业、先导产业、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先行产业。 3. 生产要素分类法P12 生产要素分类法就是按照劳动、资本、知识等生产要素的比 重或对各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对产业进行分类的方法。根据所需 投入生产要素不同比重和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依赖程度可以将全部生产部门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三类。 4. 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P12 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是指按照产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进行产业分类的一种方法。 幼小产业 新兴产业是指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已经度过了幼年生命危险期的新的细分产业,这些新的细分产业 的产品在技术工艺、用途、生产方式、用料或其他方面与原有产业的产品有较大的不同。

朝阳产业是指新兴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使其进入技术不断成 熟、平均成本不断下降、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的时期,处在这一发展的产业称为朝阳产业。朝阳产业常常与夕 阳产业相对应。 衰退产业是指由于技术逐渐老化、需求逐渐萎缩、平均成本 不断上升引起规模收益逐渐下降、产业规模逐渐缩小的产业。这 类产品往往是由过了壮年期的产业发展而来的,继续衰退下去就 成为夕阳产业,最后成为淘汰产业。这类产业如果某些技术的重大突破也会重新获得新生,进入另一产业生命周期。 夕阳产业 淘汰产业 5. 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的比 例。P15 6. 产业组织P31 所谓产业组织,通常是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这种企业之间的市场关系主要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 7. 马歇尔冲突P33 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使这些企业的产品单位不断

产业经济学重点

产业经济学重点 第一章 1.如何理解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P20)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完全可竞争市场(P40) 二、思考题 1.简述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P35 第四小段)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范围经济(P77) 二、思考题 1.按照科斯的观点,简要论述什么是企业。(P78-79) 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规模经济(P123) 二、思考题 1.产品差异化的主要方式有哪些?(P103-104)

3.试述企业兼并的主要动机及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P115-116) 第五章 一、名词解释 静态竞争(P134) 第六章 一、名词解释 配第—克拉克定律(P164) 二、思考题 1.产业结构演进有哪些规律性?(P162-164) 第八章 一、名词解释 产业结构优化(P205) 二、思考题 2.主导产业的形成一般应具备怎样的条件?(P212) 第九章 二、思考题 1.影响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P234-237)

第十章 一、名词解释 产业政策(P255) 二、思考题 1.如何理解产业政策的作用。(P258) 3.产业政策评估的原则和一般标准有什么?(P266-267) 第十一章 一、名词解释 产业结构政策(P276) 产业技术政策(P289) 二、思考题 1.产业组织政策的核心内容有哪些?(P272-274) 第十二章 一、名词解释 自然垄断行业(P327) 二、思考题 1.试比较西方发达国家产业规制模式的异同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P312)

第十三章一、名词解释 行业管理(P339) 二、思考题 1.简述行业管理的三种模式(P341)

产业经济学专业排名

020205 产业经济学 1、专业概况 产业经济学也叫产业组织学,属于微观经济学的重要板块,是现代经济学中用来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新兴应用经济理论,也是当今经济学的三大前沿学科之一。 2、就业前景 现在产业经济学关心的主要是垄断行业的运行机制以及各垄断 公司的竞争行为,以后想去大型企业工作的考生可以选择这个专业。很多大公司都设置有专门的市场研究部门,这些部门就是利用专业的经济学理论来分析现有行业情况,得出分析结果,然后作出企业的决策。这些部门需要的正是产业经济学的专业人才。 3、报考热度 产业经济学属于应用类经济学,实用性强,对就业很有帮助。该专业的报考人数逐年增加,竞争压力不小。 4、研究方向 产业结构、组织与政策研究、产业投融资研究、现代工业经济与公司制度研究。 5、主要课程 产业组织学、公司理论与实务、产业投资理论与实务、规制经济学等。 6、推荐院校 复旦大学、辽宁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 排名学校名称等级 1 东北财经大学A+ 2 厦门大学 A+ 3 北京交通大学A+ 4 中国人民大学A+ 5 南开大学 A+ 1.2008,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合格资格线

*A类考生:报考地处一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B类考生: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C类考生:①报考地处三区招生单位的考生;或者②目 前在三区就业且定向或委托培养回原单位的考生。 一区系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11省(市); 二区系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10省(市); 三区系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东北财经大学: http:https://www.doczj.com/doc/955777543.html,/NewsSpecialDetailsInfo.aspx?SID=4795 厦门大学: http:https://www.doczj.com/doc/955777543.html,/NewsSpecialDetailsInfo.aspx?SID=9350 北京交通大学: http:https://www.doczj.com/doc/955777543.html,/NewsSpecialDetailsInfo.aspx?SID=571 中国人民大学: http:https://www.doczj.com/doc/955777543.html,/NewsSpecialDetailsInfo.aspx?SID=263 南开大学:

《产业经济学》课程参考书籍

《产业经济学》课后参考书籍 建议选用教材: 1.《产业经济学》,苏东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产业经济学》,臧旭恒,徐向艺,杨蕙馨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主要参考书目: 1. 刘志彪主编:《现代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邬义钧,胡立君:《产业经济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3. 杨公朴,夏大慰主编:《产业经济学教程》(修订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4.[美]斯蒂芬〃马丁著:《高级产业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5.[美]泰勒尔著:《产业组织理论》(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6.[美]多纳德〃海德里、克〃莫瑞斯著:《产业经济学与组织》,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7.J〃卡布尔著:《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税务出版社2000。 8.[美]刘易斯〃卡布罗著:《产业组织导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9.丹尼斯〃卡尔顿、杰弗里〃佩罗夫著:《现代产业组织》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10.谢识予著:《经济博弈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11.张维迎著:《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2.巨荣良、王丙毅著:《新经济视角下的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13.因内恩?马可—斯达德勒等:《信息经济学引论;激励与合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14.[法]让—雅克?拉丰、大卫?马赫蒂摩:《激励理论,委托—代理模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5.新制度经济学名著译丛,包括《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交易成本经济学》《产权经济学》《反托拉斯经济学》《契约经济学》《制度契约与组织》《经济演化》等,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2003 16.[美]威廉H.格林:《经济计量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7.[美]J.约翰斯顿、J.迪纳尔多:《计量经济学方法》(第四版)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18.[美] 斯蒂格勒:《产业组织与政府管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19.[美]钱德勒:《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0.孙天琦:《产业组织结构优化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1.[美]潘卡基.格玛沃特著:《产业竞争博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22.方甲主编:《产业结构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3.何诚颖:《中国产业结构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数量经济学

数量经济学 (Quantitative Economics) (020209) ●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具备良好经济学理论素养、创业创新精神、掌握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数量经济学分析方法,能够熟练运用现代经济分析方法观察分析经济问题、建立经济数学模型并能运用或开发相应软件进行经济数量分析,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社会管理方面的适应性,在科学和管理上能作出创造性研究成果的研究型和教学型高级专门人才。 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体健康。 4、硕士应达到的要求: (1)能够熟练运用数量经济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建立预测模型与决策模型,对经济系统运行中经济变量间不确定的随机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定量描述,对各种经济政策执行效果给予评价; (2)能根据预定的系统目标,对新开发或改建经济系统设计的各种方案进行评审和选择,以确定最优或次优或满意的系统方案; (3)能建立准确数量经济模型,并能进行计算机仿真实验或开发相应软件来直观刻画数量经济模型特征; (4)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数量经济专业外文资料并用外文撰写专业资料,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专业交流能力。 5、本专业的主要内容是: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数量经济学分析方法的研究型和教学型高级专门人才,特色在于经济系统评价与优化技术。主要研究内容有:经济数量关系的概念、特点及作用;经济数量分析的一般理论和方法论;国民经济的最优计划和管理;经济控制论的应用;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经济数学分析;投资效果的评价和投资方案的论证;经济信息的组织管理和自动化体系的建立及生产布局、商品流通、国家储备等各种经济数学的应用。

《体育产业经济学》教学大纲

《体育产业经济学》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开课名称:体育产业经济学 开课单位:体育系课程编号:03100111 总学时:40 学分:2.5 适用专业:社会体育 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地位、作用; 社会体育专业要求本科学生掌握现代体育经济理论,具有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和体育市场开发工作的能力。通过体育产业经济学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体育产业的运行机制,使现象上升为理论,再运用科学的体育产业经济理论进一步指导体育产业发展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体育产业的巨大潜力,胜任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和体育市场开发工作。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 绪论 第一节体育产业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体育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章体育产业的分类与市场构成 [目的要求]:了解体育产业的分类与市场构成,揭示体育产业的本质及其规律。 [讲授内容]: 第一节体育产业分类的理论依据和标准 第二节体育产业的分类历史和现状 第三节体育市场的构成要素 第四节体育市场的基本类型 第二章体育产业结构 [目的要求]:了解体育产业结构之间关系及其变动规律。 [讲授内容]: 第一节产业结构理论概述 第二节体育产业结构的一般考察 第三节体育产业的成长和结构优化 第四节体育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 第三章体育产业组织 [目的要求]:了解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建立“结构-行为-绩效”理论为框架。 [讲授内容]: 第一节产业组织理论概述 第二节体育产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第三节体育产业的市场进入与退出 第四节体育企业的市场行为 第五节体育产业的市场绩效 第四章体育市场运行

[目的要求]:了解体育产业市场运行机制理论。 [讲授内容]: 第一节体育产业的消费需求 第二节体育产业的投资需求 第三节体育产业的供求分析 第四节体育产业的运行机制 第五章体育产业政策 [目的要求]:了解体育产业的相关各项政策。 [讲授内容]: 第一节体育产业政策的作用于目标 第二节体育产业政策的框架体系 第三节体育产业投入政策 第四节体育产业规制政策 第六章体育资本市场运营 [目的要求]:了解体育市场运营的方式和相关知识。 [讲授内容]: 第一节体育彩票 第二节体育赞助 第三节媒体转播权交易 第四节体育企业上的融资 第七章体育市场营销 [目的要求]:了解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和概念,以及体育市场营销的基本步骤。 [讲授内容]: 第一节市场营销和体育市场营销 第二节体育产业的市场营销 第三节媒体的体育市场营销 第四节大型赛事的体育营销 第五节国际体育营销 第八章体育产业固定资产的经营管理 [目的要求]:了解不同体育场馆类型的供给机制,掌握需求和供求方面的规律。 [讲授内容]: 第一节体育场馆的供给机制分析 第二节影响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因素分析 第三节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管制设计 第九章体育产业发展战略 [目的要求]:分析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目标和认识误区,根据我国国情提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思路。 [讲授内容]: 第一节经济发展与体育产业 第二节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第三节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若干认识误区 第四节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产业经济学复习资料精华版学习资料

《产业经济学》复习 1. 产业:指国民经济中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与经营上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企业或单位及其活动的集合。在国民经济中,从各类物质生产部门到提供各种服务的各行各业,都可以称之为产业。 产业既不是微观经济的概念,也不是宏观经济的范畴,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中观经济概念。微观企业的集合构成产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产业的集合与消费者和政府的经济活动构成国民经济。产业经济学的任务是解释产业经济活动的规律。 2. 支柱产业:是指在产业结构体系的总产出中占较大比例的产业,是一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特点:A 产业所占比重较大;B 产业发展速度较快;C 产业的关联性强。如:钢铁、汽车、机械化工、建筑、房地产、电子、设备制造等。 主导产业:是指在产业结构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并起着产业发展的引导和支撑作用的产业。特点:A 能够吸收最先进的技术、生产供应、引用新的生产函数;B 增长速度更快;C 传导性强。如:信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 3. 产业集聚:又称产业聚集、产业群集,是产业在空间上的集中分布的行为和过程。 4. 产业组织:是指同一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企业之间的关系式通过市场形成和体现的利益关系。 SCP 理论:市场结构S 决定企业的市场行为C ,企业的市场行为决定市场绩效P 。 5. 市场结构:是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特别是SCP 分析框架中最基本的概念和研究主题,它一般是指产业内企业间市场关系的表现形式及其特征。 市场结构的影响因素:一、市场集中度;二、产品差别化; 三、市场进入和退出壁垒。 6. 市场行为的内容;定价行为、非价格行为、企业组织调整行为。 7. 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市场结构下,通过一定的试产行为使某一产业在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瓶中及其技术进步等方面达到的现实状态。 产业市场绩效的评价:一、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二、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三、产业的技术进步程度。 8. 规模经济:指在既定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伴随生产规模扩大,而发生的生产单位产品平均成本的降低。 9. 企业规模经济:企业自身通过横向或纵向一体化实现的规模效益。形成原因:企业规模扩大可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及承担亏损和抗风险能力,同时还可以大量减少采购成本和销售费用。 10.工厂规模经济:指单个工厂水平上的报酬递增,即单产品的厂商通过自身生产规模扩大,可提高生产率,降低平均成本,从而获得规模报酬。由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及工艺条件的先进性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11.范围经济:多产品企业的联合产出超过单一企业的产出之和的情况。 12.范围经济的类别:①内部范围经济是指随产品品种增加,企业享受到某种特殊的优势,引致企业长期平均成本下降。②外部范围是指在同一个地方,单个企业生产活动专业化,多个企业分工协作,组成地方生产系统,促进企业间分工与协作引起成本的节约。 13.企业合并的含义: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根据法律定立契约而结合成一个企业的组织行为。 14.企业合并方式:吸收合并,通过收购(资产收购或资本收购)使两个以上企业按照一定方式组成一个企业的产权交易或转移行为(可用A+B=B 表示);创立合并,两个企业合并成一个新的企业。兼并与合并的不同之处,二者的资产控制权、法人资格存续与否不同。 15.企业合并的类型: 按产业关联度分类 ①横向并购:增加产业生产力,获得多厂经营优势,消除低效率工厂。 ②纵向并购:技术上的经济性,减少交易费用(避免机会主义,防止少数成员讨价还价) ,保证生产要

社科院考博试题经济学+金融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博试题 经济学原理 2011 经济学原理试题 一、名词解释(4‘*5) 劳动生产率 消费者剩余 边际成本 价格指数 赤字率 二、简答(15’*2) 1、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与价值的决定 2、市场失灵的原因与应对措施 三、论述(50)二选一 1、西方经济学的预期与通货膨胀理论,如何降低通货膨胀的预期。 2、“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政治经济学内涵及现实意义。 2011年 名词解释: 商品,财富效应,拉弗曲线,布雷顿森林体系,规模报酬递增, 二,解答题: 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异同, 2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异同, 三,论述题: 1边际效用递增对所有商品都成立吗? 2国家为何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浅析。 2010年 一、名词解释(30字以上) 需求价格弹性边际收益递减广义货币M2 布雷顿森林体系绝对剩余价值 二、简答(500字以上) 1、垄断竞争市场的性质和特征 2、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 三、论述(二选一,1000字以上) 1、通货紧缩的产生与治理 2、提高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比重,缩小收入差距的意义(政府报告中的话) 2009年 一、名词解释(5×6)

吉芬商品国际收支虚拟资产庇古效应剩余价值率 二、简答(15×2) 1、试用平均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说明厂商的收支平衡点和停止营业点 2、试用持久性收入理论说明个人收入和消费支出的关系 三、论述(40 二选一) 1、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四种政策组合和运用环境进行评述。 2、对凯恩斯的“三大心理假说”和“有效需求不足”的机制进行评述。 2008年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5题) 法定准备金率 全要素生产率 重商主义 简答:(每题20分,共2题) 公共产品的六种提供方式 垄断,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引致列宁《帝国主义论》重的一句话:垄断是资本主义腐朽……的开始) 论述:(40分) 论地租形成原因及实际意义 2007年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5题) 折旧流动性陷阱寡头垄断资本项目消费者剩余 简答(每题20分,共2题) 解释“剩余价值生产不在流通领域但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巴罗-李嘉图等价命题的理论要点 论述 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及其在当前中国的表现形态(40分) 2006年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5题) 无差异曲线菲利普斯曲线流动性陷阱相对剩余价值有效剩余价值 简答(每题15分,共2题。每题300字以上) 加速原理的含义及要点。 外延式粗放型增长与内涵式集约型增长的异同。 论述(每题25分,共2题。每题800字以上) 为什么说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不是工业资本占统治地位,而是金融资本占统治地位”? 试述科学发展观主要含义及实践意义。 2005年:

《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教学大纲 aqdx.doc

《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空间经济的应用学科。它综合运用产业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来综合分析和解决区域经济问题,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和应用性三个最基本的特征,被称为“经济学最后的前沿”。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发展、区际经济关系和区域经济政策。 从实践需求来看,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将有助于增强我们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区域经济学可以为中央区域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由此可以避免国家宏观调控中的“一刀切”现象,提高中央政府协调区域发展的能力和政策实施效果。其次,从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到“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从省域经济到市域经济和县域经济,再到各种类型的开发区,各地丰富多彩的区域经济实践,尤其是各地大量开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区域营销和区域形象建设等,都需要有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作为指导。最后,区域经济学中的区位理论及相关理论,可以为企业的投资区位决策和空间组织以及各地的招商引资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能够较为系统地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了解当前最新的区域经济学观点和发展趋势,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相关问题。 三、教学时间安排: 专题面授32学时,共十章,分八讲讲授。 四、教学和考核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采用自学为主,面授为辅,自学和面授相结合的方法。考核采取面授考勤、作业习题、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考核成绩以百分制计算,期末闭卷考试占70%,作业习题占10%,面授考勤占20%。 五、教学内容: 第一章导论 一、区域的概念和类型 (一)区域的概念 (二)区域的类型 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三、区域经济学的客观基础 (一)自然禀赋的差异性 (二)经济活动的极化性 (三)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思考题和作业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