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平面体形设计的节能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97.23 KB
- 文档页数:8
能耗因素分析及节能措施(一)能耗因素分析1、建筑设计影响因素分析(1)建筑体形建筑体形系数决定了能耗的基本条件,会造成冬季得热少,夏季得热多,不利于避风。
(2)窗墙比建筑外窗的能耗损失是建筑能耗消耗的主要途径,窗户的传热耗能量与空气渗透耗能量相加,约占总耗能量的57.7%,窗墙比符合规范要求如大于规定的系数将增加建筑的能耗。
(3)外窗的综合遮阳系数外窗的综合遮阳系数对建筑空调能耗均有明显的影响,外窗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不合理将大大增加空调的电耗。
(4)围护材料建筑维护材料不合理(特别室外墙和屋顶),使用新型的保温隔热建材,将会大大减少建筑能耗。
2、电器动力设备影响因素分析(1)分体空调功率与实际需要不相适应,“大马拉小车”或“小马拉大车”,或将增加了无效能源损耗,或将导致机组负荷过大,缩短设备运行寿命;(2)建筑空调系统未安装节电器或安装了淘汰的电动设备,都会增加电耗。
(3)采用高效照明电器、节能的照明电器配件和照明节电控制器都会节约电力消耗。
(4)在需要采取保温的管道、设备上未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
3、给排水影响因素分析(1)未使用节水器具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2)输水管道损坏、密封件失效都会引起水的流失。
4、能源管理影响因素分析(1)项目在前期论证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未能严格执行节能政策、法律法规、技术标准,采用了淘汰设备和材料,形成了建设项目的先天不足,埋下了增加能耗的隐患。
(2)不能对供配电、空调系统有效监测,如各类设备用电采用一个总电表计量,造成不能全面准确的反映各类设备的用能量,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节能措施。
(3)对于已发生的设备缺陷,如电器设备的老化,管道损坏泄漏等未能及时修复更换。
(4)物业管理部门日常对各类设备维护保养没有制定制度并认真执行。
(5)各类作业人员不执行相关的作业规定,造成施工质量差,产生新的能源浪费。
(6)对存在的长明灯、长流水现象无人管理。
(7)空调和供配电系统等设备未制定管理办法与操作维护保养规程,会导致设备能耗增加。
绿色建筑基本级节能措施说明绿色建筑基本级节能措施说明本项目采用绿色建筑基本级设计,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2019)第三章地3.2.7条,当满足全部控制项要求时,绿色建筑等级应为基本级。
本项目注重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等五类指标,旨在节约能源资源和减少排放,提高环境舒适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项目通过总体规划和各建设单体优化设计,优先采用低投高效的技术,并与周边生态系统取得动态平衡。
同时,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和建筑功能需求,根据国家有关节能设计的要求对建筑的体形、平面布局、空间尺度、围护结构等进行设计。
一、安全耐久1、根据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本项目避开滑坡、泥石流等地质危险地段,并在易发生洪涝地区设置可靠的防洪涝基础设施。
场地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也不存在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等危害。
2、本项目建筑结构满足承载力和建筑使用功能要求,建筑外墙、屋面、门窗、幕墙及外保温等围护结构满足安全、耐久和防护的要求。
3、本项目的空调室外机位、外墙花池等外部设施与建筑主体结构统一设计,施工时具备安装、检修与维护条件。
4、本项目建筑内部的非结构构件、设备及附属设施等连接牢固并能适应主体结构变形。
5、本项目建筑外门窗抗风压性能和水密性能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6、本项目卫生间、浴室的地面设置防水层,墙面、顶棚设置防潮层。
7、本项目走廊、疏散通道等通行空间满足紧急疏散、应急救护等要求,且保持畅通。
8、本项目具有安全防护的警示和引导标识系统。
二、健康舒适1、本项目室内空气中的氨、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氡等污染物浓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的有关规定。
建筑室内和建筑主出入口处醒目位置设置禁烟标志。
2、本项目采取措施避免厨房、餐厅、打印复印室、卫生间、地下车库等区域的空气和污染物串通到其他空间,并防止厨房、卫生间的排气倒灌。
3、本项目生活饮用水水质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要求,并制定了水池、水箱等储水设施定期清洗消毒计划并实施。
建筑节能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探析办公建筑节能的智能化设计2、建筑节能技术发展研究分析3、建筑节能复合材料应用4、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策略5、建筑节能材料检测中的问题和改进方法全文总字数:24607 字篇一:探析办公建筑节能的智能化设计探析办公建筑节能的智能化设计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科技信息的发展也日益加速。
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是节约能源,建设节约型社会,在各行各业我们倡导的就是节能减排,并且智能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在办公建筑上尤其要突出这样的特点。
办公建筑智能化建设的理念若要付诸实践要进行全面的考虑。
本文以办公建筑节能的智能化设计为立足点和出发点,进行详细、深入的分析。
为各位同行提供一个参考,如有不足之处还请指正。
关键词:办公建筑;节能;智能化1引言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就决定了在建筑方面的不断提升的标准。
办公建筑节能设计一直是建筑工程比较重点关注的问题。
随着信息科技技术的发展,在办公建筑节能化设计方面逐渐的趋向于智能化。
在建筑过程中使用合适的节能材料就可以大大的加快施工进度,并且还能够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共同努力。
2智能化的设计原则2.1节约资源办公建筑节能设计的智能化最重要的还是要节约资源。
所以在设计原则上始终是要秉持着节约资源的原则进行设计。
施工过程中,相关的人员一定要以节约资源为标准,尽量使用可再生型能源,注意新能源的开发和合理使用,以节能减排为宗旨。
为能够缓解现如今全球资源紧张的问题出一份力。
2.2保证舒适度不可否认的是,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但是同样随之而来的也是巨大的压力,对于大多数白领阶层来说,办公环境的舒适程度是工作效率是否可以提高的前提和保证。
为了让员工能够有一个好的办公环境,许多办公建筑的设计主要就是以办公室的舒适度为中心进行设计。
所以,舒适度也是办公建筑的一个重要的设计原则。
在采光、通风等方面要仔细、认真的设计,让员工在工作的时候有一个好的工作环境,保持身心的愉悦和健康,工作效率也会大大的提高。
建筑节能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谈民用建筑节能技术及应用2、浅谈建筑设计的建筑节能措施3、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的形势与任务4、两层商业建筑节能设计的分析5、建筑节能发展现状和展望探析全文总字数:20292 字篇一:谈民用建筑节能技术及应用谈民用建筑节能技术及应用摘要:分析了我国建筑能耗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于建筑节能的热力学原理和主要的施工方法,从供热规划、调节水力平衡、降低热损失、推广分户计量等方面,阐述了供热系统的节能技术,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能耗,节能技术,供热系统,热力学原理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随着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既有建筑加上每年新建房屋带来的建筑能耗总量是相当可观的。
我国现有的绝大多数民建属于高能耗类建筑,其单位面积的采暖耗能量接近西方发达国家新建住宅的3倍以上,加上全球性的能源危机,使得建筑节能产业在我国的潜力巨大。
我们通常所说的建筑能耗,一般是指民用建筑在其使用当中的能量消耗,主要包括建筑体现的功能性能耗,例如制冷、供热、给排水、建筑照明、家用电器、通风、后勤补给等等方面的能耗,其中供暖、制冷、通风这三项的能耗量,几乎可以占到总建筑耗能的2/3左右。
建筑节能能否做好,直接影响着我国的能源安全,而且对于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能源结构的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建筑能耗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是人均资源相对缺乏,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老百姓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采购了空调等设备,住宅越来越舒适的同时,所消耗的能量也不断增加,但是我国的建筑保温隔热性、气密性相对较差,供热系统效率也不高,这样造成的热损失很大,巨大的能源浪费在冬季供热期间加重了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这个矛盾现在已经十分突出,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
我国建筑节能存在的主要问题:1)对于建筑节能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够。
大部分人对能源危机和环境保护都有了较强的意识,但是对于建筑节能还比较陌生,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也没有认识到建筑节能带来的巨大效益,而且各地政府对此重视程度不同,也导致了此项工作长期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建筑节能评估中的热工性能分析在当今社会,能源问题日益严峻,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因此,建筑节能评估成为了建筑行业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而热工性能分析则是建筑节能评估的核心内容之一。
热工性能指的是建筑围护结构在传热、蓄热和隔热等方面的性能表现。
良好的热工性能能够有效地减少建筑物在采暖、制冷和通风等方面的能源消耗,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主要包括外墙、屋顶、门窗、地面等部分。
外墙的热工性能直接影响着建筑物与外界环境的热量交换。
采用保温性能良好的外墙材料,如聚苯板、岩棉板等,可以显著减少热量的散失。
屋顶作为建筑物接受太阳辐射最多的部分,其保温和隔热性能同样不容忽视。
合理选择屋顶的保温材料和构造形式,如倒置式屋面、种植屋面等,可以有效地降低屋顶的传热系数,减少夏季的热量吸收和冬季的热量散失。
门窗是建筑围护结构中热工性能相对薄弱的环节。
由于门窗的面积相对较大,且传热系数较高,因此是热量散失的主要部位。
选用断桥铝合金门窗、LowE 玻璃等高性能的门窗产品,并保证门窗的气密性,可以有效地提高门窗的热工性能,降低能耗。
地面的热工性能虽然对建筑整体能耗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在一些特殊的建筑类型,如底层为车库的住宅建筑中,地面的保温处理也能够起到一定的节能效果。
在进行热工性能分析时,需要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条件。
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较大,如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对建筑的保温性能要求较高;南方地区夏季炎热潮湿,对建筑的隔热和通风性能要求更为突出。
因此,在进行建筑节能评估时,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节能措施和热工性能参数。
建筑的朝向和体形系数也会对热工性能产生影响。
合理的建筑朝向可以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减少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使用。
体形系数是指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之比。
体形系数越小,建筑物的热损失越小。
因此,在设计阶段应尽量控制建筑物的体形系数,使其更加紧凑,减少外墙面积。
绿建体形系数限值是一个与绿色建筑设计和节能效率相关的指标。
体形系数,即建筑物的体型和表面积的比值,是衡量建筑热工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
具体来说,建筑物外表面积越大,其散热量也越大,对建筑能耗的影响也就越大。
因此,在绿色建筑的设计中,合理控制体形系数是至关重要的。
在当前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体形系数限值有一定的要求。
一般来说,对于普通的住宅建筑,体形系数限值通常被设定为0.3-0.45之间。
而对于公共建筑,体形系数限值可能会更高一些。
这些限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建筑的节能效率,降低建筑的能耗,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实践中,控制体形系数可以通过优化建筑物的平面布局、控制建筑物的长宽比等方式来实现。
例如,将建筑物设计成长条形或矩形,可以有效地降低体形系数,从而减少建筑的散热量。
同时,通过合理安排建筑的门窗和外墙位置,也可以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和节能效率。
对于绿建项目来说,体形系数限值的控制具有实际意义。
首先,节能环保是绿色建筑的核心目标之一,降低建筑的能耗不仅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浪费,还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控制体形系数可以提高建筑的舒适度和健康性。
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降低建筑的散热量可以减少空调和暖气的使用量,从而降低建筑的能耗和运行成本。
此外,控制体形系数还可以提高建筑的外观美观度,提升建筑的整体价值。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体形系数限值也可能会对建筑的设计和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为了满足体形系数限值的要求,建筑师可能需要重新考虑建筑的平面布局和空间利用方式。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建筑,如商业建筑、公共设施等,体形系数限值的要求可能会更加严格。
在这种情况下,建筑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调整设计方案,以确保在满足节能要求的同时,也兼顾了建筑的功能和美观度。
综上所述,绿建项目中的体形系数限值是一个重要的节能指标。
通过合理控制体形系数,可以降低建筑的能耗,提高建筑的舒适度和健康性,同时也有利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体形系数对建筑节能的影响王其恒【摘要】体形系数是反映建筑外表面积与其体积之间关系的物理量,体形系数对建筑的节能影响很大。
体形系数越小,建筑的节能效果越好。
工程实践中应尽可能减小建筑的体形系数,以降低建筑的能耗。
减小体形系数应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如减小建筑的平面形状因子,增大建筑的体量,选取合适的层数等。
%The shape coefficient is a physical quantity to refle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uilding surface area and volume.The shape coefficient greatly affect the building energy saving.The shape coefficient is smaller,the effect of building energy saving is better.We should as far as possible to re-duce the building shape coefficient in engineering practice,in order to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buildings.In reducing shape coefficient it should adopt different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situations,such as reducing building’s plane shapefactor,increases the volume of building,select the appropriate layers.【期刊名称】《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6(026)001【总页数】6页(P126-130,144)【关键词】体形系数;建筑节能;形状因子;层数;层高;建筑面积【作者】王其恒【作者单位】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合肥 2316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01.5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比重高达40%左右,降低建筑能耗对节能减排、保持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筑龙网w ww .z h u lo ng .co m建筑平面体形设计的节能分析摘要: 建筑设计的节能意义包括建筑方案设计过程中遵循建筑节能思想,使建筑方案确立节能的意识和概念,其中建筑体形和平面形状特征设计的节能效应是重要的控制对象,是建筑节能的有效途径。
主题词:建筑方案 体形控制 节能现代生活和生产对能量的巨大需求与能源相对短缺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促进了世界范围内节能运动的不断展开。
今天,“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系数”已经成为各行各业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
建筑行业也不例外。
节能建筑方案设计有特定的原理和概念,其中建筑平面特征的控制是建筑节能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将从建筑平面所产生的体形和形态与节能的关系作初步探讨。
体形是建筑作为实物存在必不可少的直接形象和形状,所包容的空间是功能的载体,除满足一定文化背景的美学要求外,其丰富的内涵令建筑师神往。
然而,建筑平面体形选择所产生的节能效应,及由此产生的指导原则和要求却常被人们忽视。
我们应该研究不同体形对建筑节能的影响,确定一定的建筑体形节能控制的法则和规律。
一、 体形系数体形系数是目前常用的体形控制指标之一,以比值FO/VO 来描述,物理意义是指围合建筑物室内单位体积所需建筑围护结构的面积,从节能建筑原理来讲,是用尽量小的建筑外表面积来围合尽量大的建筑内部单位体积。
FO/VO 越小则意味着外墙面积越小,也就是能量流失途径越少,越具节能意义。
1.1 体形系数分析我国有关规范对FO/VO 作了界限,居住建筑或类似建筑以FO/VO =0.3为界限,当FO/VO〈0.3时体形对节能带来帮助,能为今后建筑实施节能目标提供有利条件。
至于FO/VO 在节能建筑设计中的变化规律和应用、在操作过程中的价值讨论甚少,使建筑师对FO/VO了解不多,重视不够。
我们对国内有代表意义的居住建筑及相筑龙网w ww .z hu lo ng .co m(1) 联列递减律 简直体形系数与建筑单元联列情况有关。
分析表明,每增加一个联列数,FO/VO 相应递减0.3,以等差数列类推,主要原因是外墙面积因联列数增加而缩小,即可以省略山墙的面积,对降低FO/VO 价值很大,所以对节能建筑(住宅)设计而言,适当多的住宅单元联列,对体形系数控制是有益的。
(2) 高度反比例 分析证明,建筑层高的提高可以使FO/VO 相应减少,即建筑层高与FO/VO 成反比函数,这是因为在层高增加过程中,外围面积(包括屋顶面积)的递减比不上其包围体积的增加,即体积增律略大于面积增律。
综合以上特征,建筑师对节能建筑的层高选择应有综合概念,要考虑层高增加带来造价提高,如果建筑室内设置空调所需能量增多,外墙面积增加会造成热辐射加剧等负面效应,但层高增加对夏季通风致凉有利,以节能概念论,一般建筑层高在2.8-3.2m 为宜。
(3) 正方极限律 当单元平面(标准层)面积相同时,提高建筑进深(面宽将减小),FO/VO 会相应提高,即对直角平面而言,正方形的体形系数为最小,任何调整平面尺寸都会使FO/VO 提高,因此功能许可,技术条件允许,建筑平面接近正方形对建筑节能是有益的。
(4) FO/VO--L/A 替代律 以高层建筑为对象,其体形系数一般均在0.10-0.15之间,比规范中确定的0.3小得多,并且高层建筑的屋面面积相对于外墙面积要小得多,可以忽略。
因此为了简化计算,可以将FO/VO 转化成L/A ,即建筑外墙平面长度与所围成的建筑面积之比,与我们通常计算外墙长度来评价住宅平面的合理性一样,L/A 同样可以反映建筑体形状况,通过理论分析,L/A 比FO/VO 通常要小2%-3%,因此对高层建筑而论,控制L/A 对节能评价同样重要。
体形系数控制原则对建筑设计的影响是深刻的,所表现的规律应该成为建筑体形方案选择的依据之一,应尽量将建筑定位于具有节能意识的设计上来。
在实际设计操作过程中,建筑平面体形的决定因素是多元性和交叉性的集合,其中体筑龙网w ww .z h u lo ng .co m形系数控制是该集合的重要元素。
设计中应把握、控制好体形系数,以体现21世纪建筑设计对环境、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尊重。
1.2 节能的设计原则(1) 建筑体形整体原则 作为蕴含节能意识的建筑平面体形应该具备明确的整体性特点,建筑外形具备完整意义上的鲜明特征,避免零乱、随机和平面的过分变化,应满足:--主体建筑,建议采取典型的平面特征(如方形、三角形等),在此基础上做适当的平面变化,创造一定的美学效果。
--建筑平面,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小尺度的凹凸不齐,使外墙形成比较简单划一的延长,同样可以创造出富于特点的形象。
(2) 建筑体形组合原则 建筑平面做到各单元的有机结合,尽量使外墙面重叠,以此减少外墙面积,尤其对住宅区规划设计,应在满足消防、景观等要求的前提下,对住宅单元进行有序、有致的组合,并且注意西山墙面积的有效控制,以减少夏季西晒。
(3) 建筑体形定量原则 21世纪的建筑设计应注意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对建筑使用带来的制约和作用,并应十分强调必要的定量控制,其中建筑体形系数的定量评价,将成为建筑设计比学赶帮超的步骤,以贯彻建筑业的节能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比较,得出以下结论供设计师参考:--高层建筑的FO/VO 一般控制0/10-0.15在之间,对于高密度聚居区(如上海浦东陆家嘴等)的建筑开发、环境控制和小气候改善,应将FO/VO 列入建筑设计技术指标,以控制高能耗区域的节能状况,意义甚大。
--多层建筑的FO/VO 应定位在0.30-0.35之间,并以0.32作为建议上限(该值域是相关专业人员经反复调查、测算、论证得出的建议值),体形系数定量控制应在今后的建筑设计领域中实际应用。
二、 体形形态节能控制体形形态是指建筑物平面所构成的形状特征。
它取决于多项因素:城市景观、功能要求、技术条件、设计灵感等。
建筑体形形态控制就是研究平面形状对建筑o ng .co m节能的影响。
虽然建筑围护结构材料、构造相同,但是由于平面形状不同,建筑受太阳影响程度和建筑室内外通过外墙表面的热交换情况均有所差异。
通过各种分析,研究体形形态与建筑节能的关系和规律,对千姿百态的平面形状进行优化和对比,使建筑师在进行设计构思和选择方案过程中,对不同的平面形状有正确的节能评价,使建筑成为节能建筑。
2.1 基本平面形状的参量描述为了研究体形形态对建筑节能的影响,我们将不同的平面形式进行简化、归纳和抽象,以使被讨论的平面形状有代表性和可比性,主要列出六种形状分析评价:正方形;三角形;1:2长方形;六边形;八边形;圆形(图3;表3)。
经简化的体形形态建筑物在我们的城市建筑中经常可以看到,建筑师十分乐于选择简单的体形形态作为基础,并进行适当的变形,通过简洁明快的建筑风格显示出建筑特有的魅力,传递着美的信息。
筑龙网w ww .z h u lo ng .co m表3中概括的六种平面形状具有六项参量:L---建筑的外墙长度,它可以基本反映由于外墙所损失热量的情况,L 越长,表示对节能越不利;nl---平面形状的周边边数;B---平面形状由于多边形而形成角的数目与边数相等,从建筑传热理论分析,角部越多对隔热越不利;A---表示建筑标准层面积,是功能要求决定的,在这里我们设其为变量,主要是以外表面积相同的建筑作比较,使其更为直观;F---指建筑物围护结构的表面积,与L 有关,对体形系数控制而言,F 越小越好;V---建筑外墙围合成的体积,与A 有关,从节能来讲,V 越大而F 可减小,是最佳方案。
L 、F 、H 不变的情况下,空间体积V 与其他参量之间的关系可用函数简述:V=f(nl*B)即体积V 与nl*B 成正比例函数关系。
如果以体形系数FO/VO 而言,即体形系数与体积V 成反比函数,亦可理解为FO/VO 与nl 和B 成反比。
2.2 基本平面形状的节能效果针对各种不同平面形状的参量描述,我们可以运用与建筑节能相关的原理来分析各种形状的节能效果:(1) 体形系数分析 从体形系数FO/VO 的计算值可以看出,圆形的FO/VO 最小,三角形最大,FO/VO 与nl 和B 成反比,即多边形边数越多其FO/VO 成递减关系。
显而易见,以体形系数来评价,其对节能的意义顺序为:圆、多边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和多边形为推荐平面形状,三角形对节能不利。
(2) 辐射得热分析 建筑物所处的室外环境并不是只与温度有关,尚与太阳辐射、风、雨等有关。
其中太阳辐射是主要因素,建筑的外立面由于朝向不同其得到(或失去)的太阳能量也不同。
以太阳辐射得热而论,正方形比筑平面体形的方案构思过程中,应将对节能的尊重融汝方案设计构思之中,在功能、外形等条件相同的前提下,确立节能建筑的立意地位。
(2)建筑体形形态要具备尽量少的角部,以减少室内外的热传导。
建筑角部常设构造柱,其冷热桥效应显著而成为热流失的敏感部位,这种部位越多,对节能越不利。
从该观点出发,建筑的圆形平面由于没有实质意义上的角筑龙网w ww .z h u lo ng .co m部而具有最佳的节能特征。
(3) 严格控制建筑体形的外表面积是节能控制的关键,在相同平面面积前提下,尽量少的围护结构面积对减少能量流失途径意义重大。
(4) 要改善环境小气候指标。
在十分恶劣的小气候范围内,建筑体形控制对节能的意义和作用会被大大削弱,因此,节能建筑的研究应立足于环境控制的基础之上。
(5) 应开拓“节能建筑学”的研究领域。
从关于建筑体形形态的节能分析可以看到,在建筑学的最基本问题中包含着节能概念,有许多节能与建筑设计结合的新课题值得深入和研究。
影响建筑平面形状节能效果的因素是复杂的,往往是多种因素平衡所得,有些因素紧密相连但又相互矛盾。
在一定的场合,各因素也有所侧重,因此在实际控制中要全面分析、权衡。
平面形状选择所反映的在有效防止室内外温度传递的节能特征和对建筑利用太阳能、节约能源并保证建筑室内的热环境的稳定方面有较大的作用,是一个应引起充分重视的领域。
综上所述,建筑师应在方案设计阶段,将节能概念贯彻其中,运用体形形态节能控制理论指导设计,使中国建筑师确立牢固的节能、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以建筑技术问题与建筑设计原理的完美结合迎接21世纪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