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GGH(烟气换热器)
- 格式:ppt
- 大小:272.50 KB
- 文档页数:33
烟气换热器ggh的原理
烟气换热器(GGH)是一种用于热电厂、工业锅炉等燃烧设备的设备,其原理是利用烟气与其他流体(通常是水或空气)之间的热量传递来实现能量的回收和利用。
烟气换热器的原理主要包括传热原理和换热原理两个方面。
首先,从传热原理来看,烟气换热器利用烟气中高温热量和其他流体之间的温差来实现热量传递。
烟气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能,而这部分热能大部分以烟气的形式流失到大气中。
烟气换热器的作用就是通过烟气与其他流体之间的接触,将烟气中的热能传递给其他流体,使其升温,从而实现热能的回收和利用。
这样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能量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
其次,从换热原理来看,烟气换热器利用烟气和其他流体之间的换热过程来实现热能的传递。
换热过程主要包括对流换热和传导换热两种方式。
对流换热是指烟气和其他流体之间通过流体流动而实现的换热过程,而传导换热则是指烟气和其他流体之间通过固体壁面传导而实现的换热过程。
烟气换热器利用这些换热方式,将烟气中的热量传递给其他流体,实现能量的回收和利用。
总的来说,烟气换热器的原理是通过烟气和其他流体之间的热量传递和换热过程,实现热能的回收和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这对于工业生产和环保节能具有重要意义。
巴克杜尔的烟气换热器(GGH)的几个显著特点:1.传热元件的波形—采用防堵型的大通道波纹板(L型):虽然成本较高,巴克杜尔的GGH采用的是大通道的波纹板(L型),而不采用紧凑型的波纹板(DU、DNF或其它)。
大通道的波纹板,与紧凑型波纹板相比,最重要的是:在烟气流通方向上是直通的,没有小的波纹。
其特点为:烟气流通截面大,波型平滑,在GGH运行中石膏等副产物不易附着,也易于清除,因而GGH不易堵塞,GGH长期运行后压力损失不会上升。
虽然成本有所增加,但我们认为这样的波型适宜于GGH的工作环境----易于腐蚀、易于堵塞的环境。
事实上,选用该波形的GGH,大大降低了电厂的实际运行费用。
同时,当直径相同时,采用大通道波纹板的转子高度较高,转子的刚性好,运行时热变形较小,运行间隙也较小,将更确保GGH较低的泄漏率。
而使用紧凑型波纹板的GGH,运行中会出现堵塞、压降增加等运行障碍,电厂要加大增压风机输出功率、增加高压水清洗次数等,其运行费用是比较高的。
有的GGH厂商认为降低换热元件高度会改变GGH的堵塞、使得GGH便于清洗。
我们认为,换热元件的高度降低,并不能改变因波形选择因素造成的GGH易于堵塞。
波形的选择才是根本原因。
直通道波纹,石膏等产出物在最初时刻就无法附着,即:在附着的最初时刻就被吹扫清洗了;而紧凑型波纹,一是易于附着,二是一旦附着,就很难清除(存在吹扫盲点)。
即使高压水清洗后,也会再次如初次那样,如此反复。
见图:巴克杜尔选用的其他厂商选用的直通道大波纹换热元件: 紧凑型换热元件:清洗情况对比(示意图):巴克杜尔公司GGH的镀搪换热元件采用荷兰FERRO TECHNIEK BV的湿法静电喷涂镀搪技术。
采用荷兰Ferro Techniek 公司的湿法静电喷涂方式生产的换热元件,堪称世界最好的换热元件,其特点是:涂搪厚度均匀、表面光洁度好、极好的边缘包裹、搪瓷附着力高、元件柔韧性好、单位面积气孔率低、强耐腐蚀、寿命长等,更加适用于GGH换热器。
浅谈烟气--烟气加热器(GGH)的利弊来源:电力环保网更新时间:09-6-17 10:23从脱硫塔出来的净烟气温度一般在45~55℃之间为湿饱和状态,如果直接排放会带来两种不利的结果:一是烟气抬升扩散能力低,在烟囱附近形成水雾污染环境,即所谓烟流下洗;二是由于烟气在露点以下,会有酸滴从烟气中凝结出来,即所谓的下雨即污染环境又对设备造成低温腐蚀。
因此在烟气脱硫系统中通常在脱硫塔后设置烟气加热器(GGH),利用锅炉来的原烟气对脱硫后烟气进行加热,使烟气温度由45~55℃提升到80℃左右,提高净烟气的抬升高度及扩散能力,降低SO2、粉尘和NOX等污染物的落地浓度,减轻湿烟气的冷凝现象缓解对后续烟道和烟囱和腐蚀,并消除净烟气烟囱冒白烟的现象。
1加热器的作用与现状1.1降低了烟气对脱硫塔的热冲击,减少脱硫塔的蒸发量由于原烟气的温度一般在130~150℃左右,这样高的温度对脱硫塔内衬的防腐层是很大的热冲击,而加热器使进入脱硫塔内的烟气温度降到90℃左右,这对脱硫塔内衬的防腐层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同时,由于原烟气温度的下降,也降低了脱硫塔内水的蒸以量。
1.2提高排烟温度增强了烟气的抬升高度和扩散能力由于加热器使脱硫后的净烟气由40℃~50℃提高到80℃左右,使湿烟气提升了35℃左右,排入烟囱的烟气密度降低,烟气抬升能力增强,烟气的有效抬升,增大了烟气中水蒸气、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扩散空间,减轻了烟气对地面的污染。
1.3降低了烟羽的可见度经脱硫后的净烟气在饱和状态,在当地环境温度较低时凝结水汽会形成白色的烟羽,当加热器对净烟气进行再加热时,饱和烟气温度上升到未饱和状态,烟气透明度上升,从烟囱排出的烟气可见度降低,烟囱出现白烟的情况有所改善。
但彻底解决冒白烟现象则必须将烟气加热到100℃以上,而加热器只能将烟气温度加热到80℃,所以靠安装加热器来解决冒白烟现象是根本作不到的。
2加热器对排烟的影响2.1对烟气抬升的影响按照国标《GB13223-1996》标准,烟气抬升高度为:ΔH=1.303QH1/3Hs2/3/Vs(1)式中:ΔH:烟气抬升高度m;QH:烟气释放率KJ/s;Hs:烟气几何高度m;Vs:烟气抬升计算风速m/s。
一、烟气再热器(GGH)概述豪顿旋转再生式烟气再热器是设计用于脱硫(FGO)系统的。
它在相对较小的空间内包含了一个很大的换热面。
该换热面吸收进入吸收塔之前的末处理烟气热量,将进入烟囱前的处理烟气再次加热。
在再生式热交换器内,换热元件被流经它的气流依次加热和冷却。
在不同时间热、冷气流流经同一区域,这样再生体(换热元件)就从热气流吸热后再将热量传递给冷气流,这一点与同流换热器不同。
这一过程可以是周期性的。
如果象豪顿烟气再热器那样的再生体旋转,该过程也可以是连续的。
烟气再热器内,末处理的烟气流经再热器的一侧,处理后的烟气流经另一侧。
再热器缓慢转动使得经特殊设计的换热元件依次经过热的末处理烟气流和冷的处理烟气流。
当换热元件经过末处理烟气侧时,未处理烟气携带的一部分热量就传递给换热元件;而当换热元件经过处理烟气侧时又把热量传递给处理烟气。
这样,末处理烟气携带的热量就得到重复使用并用来升高了将要进入烟囱的处理烟气温度。
末处理的烟气和处理烟气两股气流流经转一子相对的两部分,两部分之间有一带密封板的盲区将它们隔开。
两股气流的流向相反,即对流。
在该合同下,气流的布置为未处理烟气流向上、处理后烟气流向下。
为维持大中的未处理烟气的最低泄漏率,两股气流之间的密封布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转子是烟气再热器的中心部件,其中装有换热元件。
从中心轴向外延伸的径向隔板将转子分为24个扇区,这些扇区又被分隔板和二次径向隔板分隔。
垂直于分隔板和二次径向隔板的环向隔板起增强转子和支撑换热元件盒的作用。
转子重量由底部的滚柱推力轴承支承,而位于顶部的导向轴承则用来承担径向载荷。
外壳包围转子,包含有转子外壳和四个过渡烟道。
这些过渡烟道通过烟气再热器从增压风机传送未处理烟气至吸收塔,处理烟气通过烟气再热器从吸收塔返回直至到达烟囱。
转子外壳上还有密封系统将处理烟气与未处理烟气隔开,从而使未处理烟气至处理烟气的直接泄漏率最小。
转子外壳与烟气再热器的主结构相连。
ggh烟气换热器工作原理一、引言烟气换热器是一种用于回收工业烟气中的热能的设备,通过将烟气中的热量传递给其他流体,实现热能的回收和利用。
ggh烟气换热器是一种高效的换热器,其工作原理使其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二、工作原理ggh烟气换热器主要由热交换管束、壳体、进出口管道和支撑结构等组成。
其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烟气在管束内通过,与管束外流动的工作介质进行热量交换,从而使烟气中的热量传递给工作介质。
具体来说,ggh烟气换热器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实现热量传递:1. 烟气进入换热器的壳体,经过预处理后进入管束内部。
在进入管束之前,烟气经过除尘、脱硫等处理,确保烟气的洁净程度,以防止管束堵塞。
2. 在管束内部,烟气与工作介质进行热量交换。
工作介质可以是水、蒸汽、热油等,具体选择根据应用需求而定。
烟气和工作介质分别在管束内外流动,通过管壁的传热作用,烟气中的热量被传递给工作介质。
3. 经过热量交换后,烟气中的热量减少,变得冷却。
同时,工作介质吸收了烟气中的热量,变得加热。
这样,烟气和工作介质的温度都发生了变化。
4. 冷却的烟气离开管束,经过排烟管道排出系统。
而加热的工作介质则继续流动,传递给其他设备或进一步利用。
三、应用领域ggh烟气换热器由于其高效的换热性能和广泛的适用性,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电力行业:在火电厂和燃气发电厂中,烟气换热器用于回收燃煤或燃气产生的烟气中的热能,提高发电效率。
2. 钢铁行业:在钢铁生产过程中,高温烟气是一种重要的能源损失。
通过使用烟气换热器,可以回收烟气中的热量,用于预热空气或水,减少能源消耗。
3. 化工行业:在化工生产过程中,许多反应需要高温热源。
利用烟气换热器,可以回收烟气中的热能,提供所需的高温热源。
4. 石油行业:石油精炼过程中,烟气换热器用于回收烟气中的热能,提供蒸汽或热油等热源。
5. 环保行业:烟气换热器可以用于回收工业废气中的热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一、烟气再热器(GGH)概述豪顿旋转再生式烟气再热器是设计用于脱硫(FGO)系统的。
它在相对较小的空间内包含了一个很大的换热面。
该换热面吸收进入吸收塔之前的末处理烟气热量,将进入烟囱前的处理烟气再次加热。
在再生式热交换器内,换热元件被流经它的气流依次加热和冷却。
在不同时间热、冷气流流经同一区域,这样再生体(换热元件)就从热气流吸热后再将热量传递给冷气流,这一点与同流换热器不同。
这一过程可以是周期性的。
如果象豪顿烟气再热器那样的再生体旋转,该过程也可以是连续的。
烟气再热器内,末处理的烟气流经再热器的一侧,处理后的烟气流经另一侧。
再热器缓慢转动使得经特殊设计的换热元件依次经过热的末处理烟气流和冷的处理烟气流。
当换热元件经过末处理烟气侧时,未处理烟气携带的一部分热量就传递给换热元件;而当换热元件经过处理烟气侧时又把热量传递给处理烟气。
这样,末处理烟气携带的热量就得到重复使用并用来升高了将要进入烟囱的处理烟气温度。
末处理的烟气和处理烟气两股气流流经转一子相对的两部分,两部分之间有一带密封板的盲区将它们隔开。
两股气流的流向相反,即对流。
在该合同下,气流的布置为未处理烟气流向上、处理后烟气流向下。
为维持大中的未处理烟气的最低泄漏率,两股气流之间的密封布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转子是烟气再热器的中心部件,其中装有换热元件。
从中心轴向外延伸的径向隔板将转子分为24个扇区,这些扇区又被分隔板和二次径向隔板分隔。
垂直于分隔板和二次径向隔板的环向隔板起增强转子和支撑换热元件盒的作用。
转子重量由底部的滚柱推力轴承支承,而位于顶部的导向轴承则用来承担径向载荷。
外壳包围转子,包含有转子外壳和四个过渡烟道。
这些过渡烟道通过烟气再热器从增压风机传送未处理烟气至吸收塔,处理烟气通过烟气再热器从吸收塔返回直至到达烟囱。
转子外壳上还有密封系统将处理烟气与未处理烟气隔开,从而使未处理烟气至处理烟气的直接泄漏率最小。
转子外壳与烟气再热器的主结构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