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处理设备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通风系统
- 格式:xls
- 大小:14.85 KB
- 文档页数:2
001-C4-2隐蔽⼯程检查验收记录归档编号:C4-2隐蔽⼯程检查验收记录(通风与空调⼯程)1、本记录适⽤于通风与空调⼯程系统中的风管和管道及设备安装⼯程隐蔽检查验收。
凡直接埋于地下或结构中,暗敷设于沟槽管井、夹层内、及不能进⼊检修的吊顶、地沟等部位,以及有保温、隔热(冷)要求的管道和设备,均属于隐蔽⼯程。
必须在结构封闭或覆盖前,对隐蔽⼯程的施⼯质量进⾏检查和验收,并填写“隐蔽⼯程检查验收记录”,且必须得到现场监理⼈员认可的合格签证,⽅能隐蔽。
2、本记录由施⼯单位项⽬专业技术⼈员填写,质量检查员验核,专业监理⼯程师(建设单位项⽬专业技术负责⼈)确认,参检⼈员签认后归档。
3、通风与空调隐蔽⼯程检查内容有:管道安装位置(坐标、标⾼),管道安装的⽔平度、垂直度、坡度、坡向,与相邻各种管道和电⼒管线间⽔平、垂直净距是否达到安全要求,管道⽀、吊架设置,管道及配件的品种、材质、规格,阀门型号、规格材质,管道连接形式及质量,设备接⼝连接形式及质量,管道穿墙或楼板的处理,风管严密性检验结果,管道试压、充⽔试验结果,管道冲洗、排污结果,本节点⽆表格防腐处理和绝热保温质量等。
4、填写说明:(1)隐蔽⼯程检查验收记录的填写,应在各分项⼯程所含检验批的隐蔽⼯程检查验收后及时完成。
(2)表中的隐蔽部位是指隐蔽的风管、管道、设备所在的楼层,轴线、房间的部位。
(3)检查项⽬的填写要点:1)安装位置(坐标)是指受检主、⼲风管、⽔管与临近轴线或墙表⾯的距离;安装位置(标⾼)地下管道指埋深,地上管道指安装⾼度(从管中⼼计算)。
2)⽔平度、垂直度、坡度、坡向应填写实测数值,写明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GB50243-2002的规定。
坡度主要是指冷凝排⽔管的坡度,宜⼤于或等于8‰。
3)安全距离,是指通风与空调系统中的风管和⽔管及⽀、吊架与相邻的给⽔、排⽔、采暖、燃⽓管道和电⼒管线的⽔平、垂直净距是否符合安全和检修的要求。
4)⽀、吊架设置,应填写风管、⽔管、空⽓处理设备的⽀、吊架结构形式和外形尺⼨及材料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标准,安装位置、距离是否正确,风管防⽌摆动的固定架和⽔管承重防晃⽀、吊架是否按规范要求设置,⽀、吊架安装是否牢固。
架空线路及杆上电气设备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5. 26.1 号: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分部(子分部)工程名称验收部位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分包单位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DL /T5210.1-2005分包项目经理专业工长(施工员)施工班组长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施工单位自检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2 3 4 6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及接地电阻值测试☆变压器中性点应与接地装置引出干线直接连接,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杆上变压器和高压绝缘子、高压隔离开关、跌落式熔断器、避雷器交接试验交接试验必须符合现行标准的规定,交接试验合格杆上低压配电装置和馈电线路的交接试验(1)每路配电开关及保护装置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2)相间和相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值应大于0.5MΩ;(3)电气装置的交流工频耐压试验电压为lKV ,当绝缘电阻值大于1OMΩ时,可采用2500v 兆欧表摇测替代,试验持续时问无击穿闪络现象电杆坑、拉线坑深度允许偏差5 架空导线的弧垂直允许偏差水平排列的同档导线间的弧垂直允许偏差+lOOmm~-50mm 设计值的± 5%± 50mm拉线的绝缘子及金具安装电杆组横担安装及横担的镀锌处理导线架设线路安全距离拉线的绝缘子及金具应齐全,位置正确,承力拉线应与线路中心线方向一致,转角拉线应与线路分角线方向一致。
拉线应收紧,收紧程度与杆上导线数量规格及弧垂值相适配电杆组立应正直,直线杆横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
杆梢偏移不应大于梢径的 1/2 ,转角杆紧线后不向内角倾斜,向外角倾斜不应大于 l 个梢径直线杆单横担应装于受电侧,终端杆、转角杆的单横担应装于拉线侧。
横担的上下歪斜和左右扭斜,从横担端部测量不应大于 20mm.横担等镀锌制品应热浸镀锌导线无断股、扭绞和死弯,与绝缘子固定可靠,金具规格应与导线规格适配电压等级 6KV-10KV 〉 300mm电压等级1KV及以下>150mm杆上电气设备安装1、固定电气设备的支架、紧固件为热浸镀锌制品,紧固件及防松零件齐全; 2、变压器油位正常、附件齐全、无渗油现象、外壳涂层完整; 3、跌落式熔断器安装的相间距离不小于 500mm;熔管试操动能自然打开旋下; 4、杆上隔离开关分、合操动灵活,操动机构机械锁定可靠,分合时三相同期性好,分闸后,刀片与静触头间空气间隙距离不小于200mm;地面操作杆的接地( PE)可靠,且有标识; 5 、杆上避雷器排列整齐,相同距离不小于350mm,电源侧引线铜线截面积不小于160mm2、铝线截面积不小于 25mm2,接地侧线铜线截面不小于25mm2,铝线截面积不小于 35mm2。
风管与配件制作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Ⅰ)(金属风管)注:本表内容的填写需依据《现场验收检验批检查原始记录》。
本检验批质量验收的规范依据见本页背面。
填写说明一、填写依据1 《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二、检验批划分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可按照设计系统和设备组别划分成若干个检验批进行验收;设备安装可按型号划分成若干个检验批进行验收;大中型设备单独划分成一个检验批进行验收;管道可按照施工段、楼层划分若干个检验批进行验收。
三、GB50243-2002规范摘要主控项目4.2.1 金属风管的材料品种、规格、性能与厚度等应符合设计和现行国家产品标准的规定。
当设计无规定时,应按本规范执行。
钢板或镀锌钢板的厚度不得小于表4.2.1-1的规定;不锈钢2 排烟系统给风管钢板厚度可按高压系统。
3 特殊除尘系统风管钢板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 不适用于地下人防与防火隔墙的预埋管。
检查方法:查验材料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尺量、观察检查。
4.2.3 防火风管的本体、框架与固定材料、密封垫料必须为不燃材料,其耐火等级应符合设计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材料与风管加工批数量抽查10%,不应少于5件。
检查方法:查验材料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观察检查与点燃试验。
4.2.5 风管必须通过工艺性的检测或验证,其强度和严密性要求应符合设计或下列规定:1 风管的强度应能满足在1.5倍工作压力下接缝处无开裂。
2 矩形风管的允许漏风量应符合以下规定:低压系统风管QL≤0.1056P 0.65中压系统风管QM≤0.0352P 0.65高压系统风管QH≤0.0117P 0.65式中:QL、QM、QH ——系统风管在相应工作压力下,单位面积风管单位时间内的允许漏风量[/(h?)];P ——指风管系统的工作压力(Pa)。
3 低压、中压圆形金属风管、复合材料风管以及采用非法兰形式的非金属风管的允许漏风量,应为矩形风管规定值的50%。
引言概述:烟道是建筑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担着排放烟气、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和维护火灾安全等重要功能。
烟道的质量验收记录是对烟道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进行检验和验收,确保其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从而确保建筑的安全和环境的舒适。
本文将从烟道施工前期准备、烟道安装、防护措施、验收标准和验收流程等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1. 烟道施工前期准备:1.1 确定设计要求:在开始施工前,应仔细研究烟道的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了解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
必要时,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和讨论,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
1.2 完成准备工作:在施工前需对工地进行清理,确保施工区域干净整洁。
并配备好所需的施工材料和工具,检查各项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提前准备好相关的安全措施。
2. 烟道安装:2.1 安装位置和定位:根据设计要求和构造图纸,确定烟道的安装位置和定位。
仔细测量并标记好安装位置,确保烟道可以正确地连接到相应的设备或建筑结构上。
2.2 烟道材料和构造: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烟道材料,并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安装。
对于不同类型的烟道,如砖烟道、金属烟道等,要按照相应的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和安装。
3. 防护措施:3.1 烟道保温:根据设计要求,对烟道进行保温处理,以防止烟道表面温度过高,并减少热损失。
应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并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施工。
3.2 防火措施:考虑到烟道与周围建筑材料和设备的安全性,应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
如在烟道周围设置防火隔离带、采用防火材料等,确保烟道的防火性能符合要求。
3.3 排烟措施:对于烟道的排烟功能,应根据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合理选择和安装排烟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和有效排除烟气。
4. 验收标准:4.1 外观质量:烟道的外观应平整光滑,没有明显的裂纹、凸起和渗漏等缺陷。
4.2 尺寸和定位:烟道的尺寸和定位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4.3 材料和结构:烟道所使用的材料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烟道的结构应稳固牢固,能够承受相应的荷载和温度变化。
解读GB50243-2016《通风与空调⼯程施⼯质量验收规范》(3)接上…D.6 室内空⽓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检测本附录温、湿度的检测主要应⽤于洁净室,也可以适⽤于⼀般舒适性空调系统。
D.6.1洁净室(区)的温、湿度测试可分为⼀般温、湿度测试和功能温、湿度测试。
D.6.2温度测试可采⽤玻璃温度计、电阻温度检测装置、数字式温度计等;湿度测试可采⽤通风⼲湿球温度计、数字式温湿度计、电容式湿度计、⽑发式湿度计等。
D.6.3温度和相对湿度测试应在洁净室(区)净化空调系统通过调试,⽓流均匀性测试完成,并应在系统连续运⾏24h以上时进⾏。
D.6.4 应根据温度和相对湿度允许波动范围,采⽤相应适⽤精度的仪表进⾏测定。
每次测定时间隔不应⼤于30 min。
D.6.5室内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原则:1 送回风⼝处;2 恒温⼯作区具有代表性的地点(如沿着⼯艺设备周围布置或等距离布置);3 没有恒温要求的洁净室中⼼;4 测点应布置在距外墙表⾯⼤于0.5m,离地⾯0.8m的同⼀⾼度上,也可以根据恒温区的⼤⼩,分别布置在离地不同⾼度的⼏个平⾯上。
D.6.6 温、湿度测点数应符合表D.6.6的规定。
表D.6.6 温、湿度测点数D.6.7有恒温恒湿要求的洁净室(房间),应进⾏室温波动范围的检测:并应测定并计算室内各测点的记录温度与控制点温度的差值,分别统计⼩于等于某⼀温差的测点数占测点总数的百分⽐,整理成温差累积统计曲线。
当90%以上测点偏差值在室温波动范围内,应判定为合格。
D.6.8区域温度应以各测点中最低(或最⾼的)的⼀次测试温度为基准,并应计算各测点平均温度与上述基准的偏差值,分别统计⼩于等于某⼀温差的测点数占测点总数的百分⽐,整理成偏差累计统计曲线,90%以上测点所达到的偏差值应为区域温差。
D.6.9相对湿度波动范围及区域相对湿度差的测定,可按室温波动范围及区域温差的测定规定执⾏。
D.7 ⽓流流型的检测D.7.1⽓流流型的检测宜采⽤⽓流⽬测和⽓流流向的⽅法。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竣工验收12.0.1通风与空调工程竣工验收前,应完成系统非设计满负荷条件下的联合试运转及调试,项目内容及质量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11章的规定。
12.0.2通风与空调工程的竣工验收应由建设单位组织,施工、设计、监理等单位参加,验收合格后应办理竣工验收手续。
12.0.3通风与空调工程竣工验收时,各设备及系统应完成调试,并可正常运行。
12.0.4当空调系统竣工验收时因季节原因无法进行带冷或热负荷的试运转与调试时,可仅进行不带冷(热)源的试运转,建设、监理、设计、施工等单位应按工程具备竣工验收的时间给予办理竣工验收手续。
带冷(热)源的试运转应待条件成熟后,再施行。
12.0.5通风与空调工程竣工验收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1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通知书和竣工图。
2主要材料、设备、成品、半成品和仪表的出厂合格证明及进场检(试)验报告。
3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工程设备、风管系统、管道系统安装及检验记录。
5管道系统压力试验记录。
6设备单机试运转记录。
7系统非设计满负荷联合试运转与调试记录。
8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9观感质量综合检查记录。
10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的核查记录。
11净化空调的洁净度测试记录。
12新技术应用论证资料。
12.0.6通风与空调工程各系统的观感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风管表面应平整、无破损,接管应合理。
风管的连接以及风管与设备或调节装置的连接处不应有接管不到位、强扭连接等缺陷。
2各类阀门安装位置应正确牢固,调节应灵活,操作应方便。
3风口表面应平整,颜色应一致,安装位置应正确,风口的可调节构件动作应正常。
4制冷及水管道系统的管道、阀门及仪表安装位置应正确,系统不应有渗漏。
5风管、部件及管道的支、吊架形式、位置及间距应符合设计及本规范要求。
6除尘器、积尘室安装应牢固,接口应严密。
7制冷机、水泵、通风机、风机盘管机组等设备的安装应正确牢固;组合式空气调节机组组装顺序应正确,接缝应严密;室外表面不应有渗漏。
通风与空调分部工程子分部划分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验收划分0601060206030604(净化空调系统)0605(制冷系统)0606(空调水系统)0607通风与空调工程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分项工程)(金属风管)GB 50243-2002(Ⅰ)060101060201060301060401(非金属、复合材料风管)GB 50243-2002(Ⅱ)060101060201060301060401(Ⅰ)主控项目060102060402(Ⅱ)一般项目060105060405(送、排风,防排烟,除尘系统)GB 50243-2002(Ⅰ)060103060203060303060403(空调系统)GB50243-2002(Ⅱ)(净化空调系统)GB 50243-2002(Ⅲ)通风机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GB 50243-2002 060104060204060304060404(净化空调系统)GB 50243-2002(Ⅲ)060504060505060506060507060508GB 50243-2002 060601060602(金属管道)GB 50243-2002空调水系统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非金属管道)GB 50243-2002空调水系统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设备)GB 50243-2002(Ⅲ)060705管道与设备的防腐与绝热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GB 50243-2002060705工程系统调试验收记录表GB 50243-2002 060100060200060300060400060500060600。
注:本表内容的填写需依据《现场验收检验批检查原始记录》。
本检验批质量验收的规范依据见本页背面。
填写说明一、填写依据1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GB50606-2010。
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二、检验批划分可按系统、区域等划分检验批。
三、GB50606-2010规范摘要主控项目3.5.1 材料、器具、设备进场质量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 需要进行质量检查的产品应包括智能建筑工程各子系统中使用的材料、硬件设备、软件产品和工程中应用的各种系统接口;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或实施生产许可证和上网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应进行产品质量检查,未列入的产品也应按规定程序通过产品质量检测后方可使用。
2 材料及主要设备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按照合同文件和工程设计文件进行的进场验收,应有书面记录和参加人签字,并应经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验收人员确认;2)应对材料、设备的外观、规格、型号、数量及产地等进行检查复核;3)主要设备、材料应有生产厂家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及性能的检测报告。
3 设备及材料的质量检查应包括安全性、可靠性及电磁兼容性等项目,并应由生产厂家出具相应检测报告。
12.1.1 材料、设备准备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和本规范第3.3.2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电动阀的型号、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经抽样实验阀体强度、阀芯泄漏应满足产品说明规定。
2 电动阀的驱动器输入电压、输出信号和接线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说明书的规定。
3 电动阀门的驱动器行程、压力和最大关闭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说明书的规定,必要时宜由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4 温度、压力、流量、电量等计量器具(仪表)应按相关规定进行校验,必要时宜由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12.3.1 主控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1 传感器的安装需进行焊接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的有关规定。
001
检查结果1/2/3/4/5/1///每米/总偏差/3/4/5/6/7/8/9/ 年 月 日变风量末端装置的安装第7.3.20条施工单位检查结果主控项目全部合格,一般项目满足规范规定要求;检查评定合格专业工长: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蒸汽加湿器安装第7.3.18条空气风幕机安装第7.3.19条消声器的安装第7.3.13条空气过滤器安装第7.3.14条现场组装静电除尘器安装第7.3.6条现场组装布袋除尘器安装第7.3.7条±10垂直度≤2≤10一般项目除尘器部件及阀安装第7.3.5-2、3条2除尘设备安装允许偏差(mm)平面位移≤10标高电加热器安装第7.2.8条过滤吸收器安装第7.2.10条主控项目除尘器安装第7.2.4条布袋与静电除尘器接地第7.2.4-3条静电空气过滤器安装第7.2.7条施工依据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验收依据《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验收项目设计要求及
规范规定
最小/实际抽样数量检查记录
分包单位/
分包单位
项目负责人
/检验批部位
空气处理设备
安装检验批质
量验收记录通
施工单位全套800项目负责人软件免费升级检验批容量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浙江资料软件销售:15824421188分部(子分部)工程名称通风与空调分部-
排风系统子分部
分项工程名称
风机与空气
处理设备安
装分项
06020402
06030402
06040402
空气处理设备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Ⅰ)(通风系统)
06010402
监理单位
验收结论同意验收专业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